CN112469007B -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9007B
CN112469007B CN202011304940.1A CN202011304940A CN112469007B CN 112469007 B CN112469007 B CN 112469007B CN 202011304940 A CN202011304940 A CN 202011304940A CN 112469007 B CN112469007 B CN 1124690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login
equipment
login end
connection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49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9007A (zh
Inventor
何卓略
何卓杰
何卓亮
何卓毫
何卓林
谢辉
谢乐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3049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90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90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0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90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0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包括:在与第二用户登录端建立连接后,第一用户登录端通过用户关系获取得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第二设备列表;第一用户登录端将第二设备列表中的第二设备条目添加至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授权映射表建立起目标第一设备与目标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借助软件平台用户关系链从而简单快速进行连接及授权,另外不再要求设备端必须同时具备近程连接和远程连接的能力,并实现了设备互联互动数据的去中心化。

Description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远程的一对一教学、医疗咨询、居家互动、办公互动、商业互动、生产排障等等,属于临时短暂多发的不特定对象的远程互联互动场景,其特点包括:
1、发起方完全不管理设备,但需要互联互动到合作方平时管理且随时更替的设备,例如,老师要远程转动学生家里的激光笔,而且学生可能随时买个新的激光笔,或者设备专家远程连接到检测设备从而对生产设备排查故障。
2、要求短暂的不特定的快速授权,举例,一个家庭医生需要互联互动到多个居民家里血压计血糖仪等设备,一个居民家里设备需要允许多个医生远程互联互动,这些不特定的授权一般要求做到快速便捷、且持续短时间,发起方对于远程设备的期望是,平时不用管、随时可以用、用后不留痕。
对于上述的互联互动场景,在当前物联网领域,设备远程连接到设备/人/app的现有技术方案基本是让数据经过云服务端才能进行远程连接/远程互动,即是:设备端-(近程及远程连接方式)-云服务端-(近程及远程连接方式)-设备/人/app端。普遍要求设备同时具备远程及近程连接能力,并且连接步骤相对复杂,举例,苹果手机Home App主要工作模式是手机先连上设备自身WIFI热点(近程连接能力),以便让设备获得家里WIFI密码之后再连上WIFI互联网(远程连接能力)。
综上所述,现有的物联网控制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对于短暂&不特定的连接互动的场景,比如同一学生家里的书法坐姿、练琴手法等等需要不同老师临时短暂连接摄像头激光笔指导,再如同一科目的老师需要临时短暂连接到多个不同学生家里,这是多对多的交叉连接关系。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大范围地良好支持短暂&不特定的连接互动,因为其在设备端和控制端之间建成新的连接及权限,需要多个特定步骤,一旦确定之后不容易改变。举例,小米手环/扫地机器人需要用户在设备旁边才能配置好连接权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能够借助软件平台用户关系链对设备简单快速地进行连接及授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登录端、第二用户登录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设备;
所述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建立连接后,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通过用户关系获取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第二设备列表;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代表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设置的可供对端连接的目标第二设备,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
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将所述第二设备列表中的第二设备条目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包含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代表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设置的可供对端连接的目标第一设备,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
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所述授权映射表建立起所述目标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仅具备近程连接功能、远程连接功能中的其中一种;其中,所述近程连接包括蓝牙连接、红外线连接、超声波连接、RFID/NFC近场通信连接、ZigBee连接、局域网WiFi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远程连接包括手机运营商网络、NB-IoT、LoRa、互联网WiFi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之间建立的连接为p2p流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条目为由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所连接的所有第一设备进行选择得到;所述第二设备条目为由用户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所连接的所有第二设备进行选择得到。
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在响应授权映射表修改请求进行修改授权映射表之后,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修改后的授权映射表重新建立起两端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登录端接收到控制模式更换请求后,该用户登录端从预设的虚拟控制界面库中匹配出与遥控端设备相对应的虚拟控制界面并进行显示,以使该用户登录端采用所述虚拟控制界面代替所述遥控端设备获取用户控制指令;其中,所述遥控端设备为处于互联状态的所述目标第一设备或所述目标第二设备中的作为控制端的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任意用户登录端的设备自动连接请求时,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自身保存的长期授权映射表,控制与所述长期授权映射表中的设备条目相对应的设备自动接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与第三用户登录端建立互联通信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登录端进行消息包中转。
进一步地,每一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为在该用户登录端首次登录时根据预设的规则生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设备首次连接到用户登录端时,该用户登录端根据预设的第二规则为所述设备生成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登录端、第二用户登录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设备;
所述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包括:在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建立连接后,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通过用户关系获取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第二设备列表;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代表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设置的可供对端连接的目标第二设备,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将所述第二设备列表中的第二设备条目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包含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代表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设置的可供对端连接的目标第一设备,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所述授权映射表建立起所述目标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
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借助软件平台用户关系链从而简单快速进行连接及授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登录端、第二用户登录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设备;
所述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包括步骤:
S1、在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建立连接后,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通过用户关系获取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第二设备列表;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代表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设置的可供对端连接(不仅可供对端连接,而且可主动连接对端)的目标第二设备,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用户登录端和第二用户登录端可以借助所属软件平台的用户关系链,建立可相互发送信息的连接,或者向对方查询其对外开放的设备列表。
S2、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将所述第二设备列表中的第二设备条目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包含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代表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设置的可供对端连接的目标第一设备,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
S3、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所述授权映射表建立起所述目标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二用户登录端可以根据本地授权映射表,允许第一用户登录端发起的互联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仅具备近程连接功能、远程连接功能中的其中一种;其中,所述近程连接包括蓝牙连接、红外线连接、超声波连接、RFID/NFC近场通信连接、ZigBee连接、局域网WiFi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远程连接包括手机运营商网络、NB-IoT、LoRa、互联网WiFi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之间建立的连接为p2p流式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设备条目为由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所连接的所有第一设备进行选择得到;所述第二设备条目为由用户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所连接的所有第二设备进行选择得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在响应授权映射表修改请求进行修改授权映射表之后,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修改后的授权映射表重新建立起两端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登录端接收到控制模式更换请求后,该用户登录端从预设的虚拟控制界面库中匹配出与遥控端设备相对应的虚拟控制界面并进行显示,以使该用户登录端采用所述虚拟控制界面代替所述遥控端设备获取用户控制指令;其中,所述遥控端设备为处于互联状态的所述目标第一设备或所述目标第二设备中的作为控制端的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任意用户登录端的设备自动连接请求时,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自身保存的长期授权映射表,控制与所述长期授权映射表中的设备条目相对应的设备自动接受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与第三用户登录端建立互联通信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登录端进行消息包中转。
具体地,第二用户登录端获得第一个用户登录端对其开放的设备条目列表之后,有选择地为这些设备条目设立对应的虚拟设备条目,然后第二用户登录端把这些虚拟设备条目对外开放给第三用户登录端,借助这些虚拟设备条目建立起第一用户登录端与第三用户登录端之间的互联通信。从而第二用户登录端把第一用户登录端的设备条目,以中继接力的方式对外开放给第三用户登录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每一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为在该用户登录端首次登录时根据预设的规则生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所述设备首次连接到用户登录端时,该用户登录端根据预设的第二规则为所述设备生成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
基于上述方案,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的设备远程连接到设备/人/app的方案,互联互动数据不需借助云服务端,从而可以去中心化;同时本发明的方案,不再要求设备端必须同时具备近程连接和远程连接的能力,而是可仅具备其中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均可以是实物的物联网设备,也可以是用软件虚拟出来的设备,例如一个H5Web插件。
(1)endpoint及deviceId标识
每个手机IM登录端有一个IM平台之内唯一的登录端标识(可以首次登录随机生成,之后再固定使用,作为优选方案,同一个用户ID反复登录同一部手机使用相同的登录端标识),举例,两个登录端endpoint1、endpoint2,在P2P流式连接建立之后各自把自身的登录端标识通知给另一端。IM登录端连接到一个新的设备端之后,给其赋予设备标识(可以首次连接时随机生成,之后再固定使用,生成的设备标识可以是设备自身固定的IP地址/MAC地址),例如设备1的设备标识为deviceId1,设备2的设备标识为deviceId2,这样在所有IM登录端里面的任何一个设备都可以通过<endpointX,deviceIdY>来表示及寻找。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优选方案,手机IM登录端对于每个P2P流式连接,在本地打上另一端的endpoint标识作为命名,举例,图2中的手机IM登录端2本机为endpoint2,但其与手机IM登录端1的P2P流式连接将命名为另一个端名称endpoint1。因为从手机IM登录端2发往endpoint1的信息需要相应选择这个P2P流式连接。
(2)用户手动授权
用户登录端在任何时候可以设定对外开放的设备列表,具体做法为修改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从而在任何时候,第一个用户登录端都可以主动/被动地查询到第二用户登录端向第一用户登录端开放的设备列表。
用户在界面上手动设定允许本机哪个<endpoint,deviceId>与远程哪个<endpoint或*,deviceId或*>进行对接以实现互联互动,并添加到本机授权映射表。
作为举例,授权映射表包含多条此类记录(星号*可以表示任意endpoint或任意设备):
<endpoint1,deviceId1>=><endpoint2,deviceId2>;
<endpoint2,deviceId2>=><endpoint1,deviceId1>;
<endpoint1,deviceId1>=><endpoint3,*>;
<endpoint3,*>=><endpoint1,deviceId1>;
<endpoint1,deviceId3>=><*,*>;
<*,*>=><endpoint1,deviceId3>。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做到更加实时,每个P2P流式连接建立时/连接到新设备时,用户登录端将可以向P2P流式连接的另一端广播本机对外设备的设备连接列表(包含若干个条目<endpoint,deviceId>),从而在此之后,任意用户登录端可以看到本机及其他手机IM登录端所有已连接的设备条目<endpoint,deviceId>以及这些设备条目之间允许的连接关系。
对于本机endpoint任意deviceId设备发出的消息包,可以从授权映射表找到目的信息,从而让消息包具有:来源<endpoint,deviceId>以及目的<endpoint,deviceId>。远程的用户登录端设备对于消息包的响应,则把来源<endpoint,deviceId>以及目的<endpoint,deviceId>对调交换,然后把响应的消息包发送回去。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用户登录端可以通过好友关系/群聊/邀请/广播等等方式而获得的远程用户登录端/用户标识,进而通过主动/被动方式发出请求并获取到远程用户登录端向自己开放的设备标识列表,再把本方设备条目跟远程设备标识加入本方的授权映射表。
第一/第二用户登录端可以通过被动收到广播/邀请、主动发起查询等方式,获得对方开放给本方的设备条目。
另外,用户可以有选择地长久保存授权映射表中的条目,从而支持自动且安全地被动接通远程的连接。
(3)用户登录端的分发逻辑
从任何endpoint出来的消息包(含有:来源<endpoint,deviceId>以及目的<endpoint,deviceId>),在本登录端时以及达到下一个登录端时,都由其本机用户登录端的分发逻辑负责转发给下一个中间endpoint/最终目的endpoint。步骤为:
<a>检查一下目的endpoint是否即为本机,是则查询本机的授权映射表,确认来源及目的都符合,则转发给本机的对应deviceId设备;
<b>检查一下目的endpoint是否对应某个P2P连接,是则转发,让对应P2P连接的另一个端收到消息包之后,运行其本机用户登录端的分发逻辑;
<c>若a、b均不满足,丢弃消息包。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用户登录端可以以普通聊天消息的方式,把消息包发送给另一个用户登录端。
本发明实施例使用P2P连接以及消息包分发,使得用户登录端相互能够直接发送信息,不再强制通过中央服务器,从而实现了互联通信的去中心化。
(4)允许软件界面功能充当遥控端
作为举例,图2中<endpoint2,deviceId2>作为遥控端要去控制<endpoint1,deviceId1>设备端、与之互联互动,遥控端可能发出指令turnon/turnoff表示开/关,turnleftXX角度/turnrightXX角度表示转动。那么手机IM登录端2可以让用户点击一个软件界面上的不同按钮,发出对应指令,而不需要一个真实的硬件<endpoint2,deviceId2>作为遥控端,即采用虚拟控制界面代替实际的遥控端设备。当然,指令特别复杂或者用户体验要求较高,也可以使用真实的硬件作为遥控端。
详细做法:预先制作好多个软件插件、包含不同的控制端界面,比如:智能空调窗帘控制插件、全向车机械臂控制插件、前行车激光灯控制插件,然后<endpoint1,deviceId1>携带设备种类的信息,比如deviceId1开头为"<设备种类编号>_",从而让endpoint2可以自动匹配/让用户选择一个合适的软件插件及界面,对远程deviceId1进行控制。这些能发出控制信息的插件也可以使用H5 Web制作。
(5)虚拟设备条目及多个用户登录端之间中继接力
第二用户登录端(endpoint2)通过主动/被动方式获知第一用户登录端(endpoint1)向其开放了第一设备条目(deviceId1)之后,可以在第二用户登录端设立一个虚拟设备条目(deviceVirtual2)。
这个虚拟设备条目,自身包含5个数据:自身对外的设备标识(deviceVirtual2),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A(endpoint1),被中继的设备标识A(deviceId1),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B(初始为空),被中继的设备标识B(初始为空)。
首先,用户在第二用户登录端(endpoint2)把虚拟设备条目(deviceVirtual2)当作普通设备条目,正常地在授权映射表之中把它设定为对外开放给其他用户登录端,即是正常地允许其他用户登录端(比如endpoint3)主动/被动地查询到它。
其次,当其他用户登录端(暂称endpoint3)的设备(暂称deviceId3)向第二用户登录端(endpoint2)的虚拟设备deviceVirtual2发送消息包的时候,第二用户登录端把消息包:来源<endpoint3,deviceId3>以及目的<endpoint2,deviceVirtual2>,交给虚拟设备条目处理,其处理逻辑为:
<1>查看: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B(初始为空),被中继的设备标识B(初始为空),因为两个都还为空、而且消息包来源(即是<endpoint3,deviceId3>)并未存在于虚拟设备条目的5个数据之中,则填上去。即是变为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B(endpoint3),被中继的设备标识B(deviceId3)。
<2>根据消息包来源(即是<endpoint3,deviceId3>),发现其匹配: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B,被中继的设备标识B,则选择出另一个不同的: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A(endpoint1),被中继的设备标识A(deviceId1),并用其来修改消息包为:来源<endpoint2,deviceVirtual2>以及目的<endpoint1,deviceId1>,然后发送给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A。
从而第二用户登录端把第三用户登录端发到虚拟设备的消息包,改成了从虚拟设备发往第一用户登录端,同时第三用户登录端对此毫不知情,正常地认为是与endpoint2,deviceVirtual2互联通信。那么从第一用户登录端发回来的响应消息包:来源<endpoint1,deviceId1>以及目的<endpoint2,deviceVirtual2>,同样由虚拟设备条目根据上述<1>和<2>运行其处理逻辑。
只不过在<2>步骤,这次响应消息包是来源<endpoint1,deviceId1>,发现其匹配: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A,被中继的设备标识A,则选择出另一个不同的: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B(endpoint3),被中继的设备标识B(deviceId3),并用其来修改消息包为:来源<endpoint2,deviceVirtual2>以及目的<endpoint3,deviceId3>,然后发送给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B。从而第一用户登录端和第三用户登录端相互完成了互联通信,他们都以为是连接到了第二用户登录端的那个虚拟设备条目(deviceVirtual2)。
作为小结,虚拟设备条目及中继接力示意如下:
第一用户登录端:endpoint1,deviceId1;
第二用户登录端:endpoint2,deviceVirtual2(被中继的用户登录端标识A&B,被中继的设备标识A&B,以及上述<1>和<2>中继处理逻辑);
第三用户登录端:endpoint3,deviceId3;
其他变通的做法也应该属于本发明范围,包括:
(a)第三用户登录端可以类似第二用户登录端的做法,把endpoint2,deviceVirtual2视为来自第二用户登录端的普通设备,进一步地为它设立虚拟设备条目deviceVirtual3,然后允许第四用户登录端主动/被动地查询到它、并与其互联通信。
(b)简化方案,第二用户登录端允许用户设定中继接力方向:用户登录端标识A(为endpoint1)->用户登录端标识B(为endpoint3),在用户登录端标识B(为endpoint3)来查询授权映射表时,把来自用户登录端标识A(为endpoint1)的所有设备标识都返回去,并且在收到来自用户登录端标识A或B的消息包时,把消息包改成发向另外一个用户登录端B或A。
在具体实施例中,关于局部采用现有技术的进一步说明如下:
(1)图中"P2P流式连接(如WebRTC)",指的是本质同于现有音视频实时通话的P2P连接,举例,现有的WebRTC技术可以让两个手机IM登录端,在实时的音频通道、视频通道基础上,额外创建一个/多个数据通道。手机IM登录端之间的普通聊天消息虽然一般都经过IM平台中央服务器,但大数据量或快速响应情况一般建立起P2P流式连接,例如常见的音视频实时通话的功能。两端需借助IM平台中央服务器相互通知两端的连接信息,以便建立起P2P流式连接,但之后的数据传输不再经过IM平台中央服务器、而是直接经过P2P流式连接,不再是强制中心化。
现有开源WebRTC技术以及主流的音视频实时通话技术,其P2P连接在无法穿透少数的外网内网之间防火墙的情况下,会让数据经过预先设定的流量中转服务器,但其不同于物联网中央服务器:(a)P2P连接可能用到的流量中转服务器已经非常标准化,比如开源WebRTC的TURN服务器标准,而且跟任何IM平台或技术完全无关。(b)P2P连接仅在遇到少数严苛的防火墙造成无法建立直接P2P连接时,才使用流量中转服务器。
此"P2P流式连接(如WebRTC)"通道的建立,基于IM社交软件/办公社交等软件平台的用户关系链。
(2)手机IM登录端连接到设备端,本发明推荐使用近程连接方式中的蓝牙技术,比如一只能控制转动的智能激光笔,跟手机IM登录端进行蓝牙配对&连接之后,可以接收来自手机IM登录端的开关指令/转动指令。这样,所有配合用户/手机场景而设计的设备,可以只提供近程连接能力,甚至只支持蓝牙连接,再由本方案提供的系统去扩展为支持远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手机IM登录端连接到设备端,也可以是其他任何连接方式,包括:
近程连接方式:蓝牙、红外线、声音、超声波、手势、RFID/NFC近场通信、ZigBee、WiFi/局域网;
远程连接方式:手机运营商网络、NB-IoT、LoRa、WiFi/互联网。
不管是采用近程连接还是远程连接,同一个设备仅需连接到与其对应的一个用户登录端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为一种通过IM社交/办公社交等软件平台建立连接进行物联网远程控制的方法,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通过游戏社交/微博软件/直播软件/短视频软件/电商账户社交软件/运营商手机号码等方式建立用户登录端之间的连接。
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授权映射表也可以被简化处理为不存在,即是:(1)用户登录端把所有已连接的设备都对外开放,允许其他用户登录端主动/被动地查询到他们;(2)消息包只要目的匹配得上该用户登录端任意设备标识,就转发到对应设备,由其处理。
基于上述方案,以下列举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说明:
(1)第一个应用场景:
小车设备端(或移动机器人设备端、或飞行无人机)<--(蓝牙连接)-->用户1的聊天App<-–(WebRTC的P2P连接)-->用户2的聊天App<--(蓝牙连接)-->遥控端;
(a)用户1在聊天App中,用蓝牙连接上旁边的小车设备端(或移动机器人设备端、或飞行无人机),然后给用户2发起一个音视频实时通话&流式连接数据通道的P2P连接,用户2接受之后也用蓝牙连接上旁边的遥控端。
(b)用户1把设备端信息广播给另一端,用户2把遥控端信息广播给另一端,他们看到对方设备后,手动授权与本机设备互联互动,即是让授权映射表里加上<endpoint,deviceId>之间映射信息。
(c)用户2操作遥控端,其发出的前进/后退/转向/打开激光笔等指令信息包,由用户2的聊天App接收之后,经过流式连接数据通道,到达用户1的聊天App,再到达小车设备端(或移动机器人设备端、或飞行无人机)。反之亦然。
这样,用户2的遥控端可以远程控制,并且在视频聊天中实时看到用户1的小车设备端(或移动机器人设备端、或飞行无人机)。
(2)第二个应用场景:
小车设备端(或多足移动机器人)<--(蓝牙连接)-->用户1的聊天App<-–(WebRTC的P2P连接)-->用户2的聊天App(带方向按钮的软件界面);
不同于第一个应用场景,用户2不使用实物遥控端,而是仅仅使用聊天App中带方向按钮的软件界面,发出的前进/后退/转向/打开激光笔等指令信息包。仅有普通手机的用户2,随时随地可以在跟用户1远程音视频沟通的同时,控制小车设备端(或多足移动机器人)的运动位置和激光笔甚至更多设备如机械手,完成复杂的沟通任务。
(3)第三个应用场景:
会议室可转动的激光笔<--(蓝牙连接)-->会议室放置手机的聊天App<--(WebRTC的P2P连接)-->销售岗员工手机的聊天App<--(WebRTC的P2P连接)-->外部客户手机聊天App(带方向按钮的软件界面);
对于这个中继接力的应用场景,会议室放置手机的聊天App事先设置为:自动接通来自公司内部某个销售岗员工手机的连接。这样销售岗员工即使不在会议室(比如在家或出差),也能随时连接到公司会议室的设备。进一步地,销售岗员工手机的聊天app把公司会议室的设备,向外部某客户开放、允许其与公司会议室里面人员进行复杂的沟通任务。销售岗员工实现了不受地域限制地把会议室的设备对外开放,随时允许/禁止任意外部客户使用会议室的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物联网控制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1、对于短暂&不特定的连接互动的场景,比如同一学生家里的书法坐姿、练琴手法等等需要不同老师临时短暂连接摄像头激光笔指导,再如同一科目的老师需要临时短暂连接到多个不同学生家里,这是多对多的交叉连接关系。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大范围地良好支持短暂&不特定的连接互动,因为其在设备端和控制端之间建成新的连接及权限,需要多个特定步骤,一旦确定之后不容易改变。举例,小米手环/扫地机器人需要用户在设备旁边才能配置好连接权限。
2、设备端普遍需要同时具备近程连接(如蓝牙)和远程连接(如WiFi互联网MQTT协议)的能力,造成开发新设备接入复杂度高、耗时长、难度大,并且用户理解及使用起来相对复杂。
3、强制中心化。虽然大量工业物联网设备应该中心化处理数据,但是例如远程查看/打开智能洗衣机这类互动,其实并不需要中心化、而点对点方案也足够实用。过于中心化的云服务端将消耗大量计算能力及带宽,而且相对容易出现单点故障影响全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通过实施本发明能够借助软件平台用户关系链从而简单快速进行连接及授权,另外不再要求设备端必须同时具备近程连接和远程连接的能力,并实现了设备互联互动数据的去中心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可以通过常用的IM社交软件或网上会议等软件平台的用户账号以及关系链,去发现有权限访问的设备端、与之互联及使用。在便利程度、支持种类、触达数量方面,将远远高于当前市面上各不相同的物联网app软件。
2、设备端可以用仅支持近程连接方式(比如蓝牙连接),从而极大解决了开发新设备接入复杂度高、耗时长、难度大等问题。
3、可以抽象化设备端和遥控端的互联信息及数据的格式协议,使之变得简化、通用。举例,turnon/turnoff统一表示开/关,不管发给智能洗衣机、电饭煲、智能窗帘或者门禁;turnleftXX角度/turnrightXX角度统一表示左转/右转,不管发给轮式智能车/双足机器人;大数据流用于传送设备端的音视频/实时检监测值;文件形式用于传送批量数据。这样,当用户购买新的设备端,大多数情况下无需安装新软件、无需学习新用法,即可连接使用。
4、改进后的IM社交/办公社交软件运行于现成的设备上(手机、电脑、平台、树莓派等等),直接复用为物联网连接的控制端,极大降低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在于:
1、物联网设备远程连接到设备/人/app,互联互动数据不借助中心化的云服务端,而是通过IM社交/办公社交等软件平台一个以上的用户账号登录端之间的连接通道。
2、对于设备端的远程发现及权限设定,借助于IM社交软件/办公社交等软件平台的用户关系链。举例,用户账号登录端1/用户账号1可以预先/当时设定一个或多个设备端是否在授权映射表中授权给用户账号登录端2/用户账号2,并让登录端2/用户账号2随时可以看到/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以上方法或流程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系统包括第一用户登录端、第二用户登录端,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连接有若干个第二设备;
所述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包括:
在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建立连接后,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通过用户关系获取得到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第二设备列表;其中,所述第二设备列表包括若干个第二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代表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设置的供对端连接的目标第二设备,每一所述第二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二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
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将所述第二设备列表中的第二设备条目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其中,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包含有若干个第一设备条目,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代表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设置的供对端连接的目标第一设备,每一所述第一设备条目由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以及所述目标第一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表示;
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所述授权映射表建立起所述目标第一设备与所述目标第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其中,所述互联通信连接为p2p流式连接;
当用户登录端接收到控制模式更换请求后,该用户登录端从预设的虚拟控制界面库中匹配出与遥控端设备相对应的虚拟控制界面并进行显示,以使该用户登录端采用所述虚拟控制界面代替所述遥控端设备获取用户控制指令;其中,所述遥控端设备为处于互联状态的所述目标第一设备或所述目标第二设备中的作为控制端的设备;
在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与第三用户登录端建立互联通信连接之后,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与所述第三用户登录端进行消息包中转,包括:
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创建一个虚拟设备条目并加入所述第二设备列表;
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将所述第二设备列表中的虚拟设备条目添加至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
所述第三用户登录端将所述第二设备列表中的虚拟设备条目添加至所述第三用户登录端的授权映射表中;
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收到目的为所述虚拟设备条目的消息包后,根据所述消息包的来源以及预设的中继标识将所述消息包转发至对应的第一用户登录端或第三用户登录端,所述中继标识包括用户登录端标识和用户设备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仅具备近程连接功能、远程连接功能中的其中一种;其中,所述近程连接包括蓝牙连接、红外线连接、超声波连接、RFID/NFC近场通信连接、ZigBee连接、局域网WiFi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远程连接包括手机运营商网络、NB-IoT、LoRa、互联网WiFi连接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条目为由用户根据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所连接的所有第一设备进行选择得到;所述第二设备条目为由用户根据所述第二用户登录端所连接的所有第二设备进行选择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响应授权映射表修改请求进行修改授权映射表之后,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修改后的授权映射表重新建立起两端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接收到任意用户登录端的设备自动连接请求时,所述第一用户登录端根据自身保存的长期授权映射表,控制与所述长期授权映射表中的设备条目相对应的设备自动接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用户登录端的登录端标识为在该用户登录端首次登录时根据预设的规则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备首次连接到用户登录端时,该用户登录端根据预设的第二规则为所述设备生成一个唯一的设备标识。
CN202011304940.1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Active CN1124690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4940.1A CN112469007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4940.1A CN112469007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007A CN112469007A (zh) 2021-03-09
CN112469007B true CN112469007B (zh) 2024-06-04

Family

ID=748373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4940.1A Active CN112469007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900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644A (zh) * 2012-09-12 2014-03-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CN104125145A (zh) * 2014-08-12 2014-10-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227320A (zh) * 2015-10-28 2016-0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授权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CN105745898A (zh) * 2013-12-10 2016-07-06 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通过业务质量敏感的网络传输具有不同媒体类型的媒体数据的方法和电信装置
WO2018006840A1 (zh) * 2016-07-07 2018-01-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登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18789A (zh) * 2018-01-22 2018-08-1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RTC的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信令服务器
CN109922156A (zh) * 2019-03-20 2019-06-2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0445882A (zh) * 2019-09-19 2019-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26328A (zh) * 2019-03-22 2020-09-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远程访问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39760A1 (en) * 2013-07-31 2015-02-05 Avaya Inc. Remotely controlling 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webrtc) client functionality via webrtc data channels, and related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a
KR102202110B1 (ko) * 2014-04-30 2021-0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전자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FR3022093A1 (fr) * 2014-06-10 2015-12-11 Orange Procede d'etablissement d'une session webrtc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644A (zh) * 2012-09-12 2014-03-26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终端转接的远程操控方法、远程操控系统及服务器
CN105745898A (zh) * 2013-12-10 2016-07-06 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用于通过业务质量敏感的网络传输具有不同媒体类型的媒体数据的方法和电信装置
CN104125145A (zh) * 2014-08-12 2014-10-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227320A (zh) * 2015-10-28 2016-01-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授权方法、服务器、终端及系统
WO2018006840A1 (zh) * 2016-07-07 2018-01-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登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418789A (zh) * 2018-01-22 2018-08-17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ebRTC的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信令服务器
CN109922156A (zh) * 2019-03-20 2019-06-21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1726328A (zh) * 2019-03-22 2020-09-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对第一设备进行远程访问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0445882A (zh) * 2019-09-19 2019-11-1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007A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44744B1 (ko) 이동로봇을 원격으로 제어하는 원격 제어 장치 및 시스템과 그의 수행방법
CN101473597B (zh) 远程访问通用即插即用装置的方法和系统
US920409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rticipants in a conferencing environment
US9131104B2 (en) Management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CN102893572B (zh) 为在线通信会话注册客户计算设备
JP5903533B1 (ja) マルチユーザー無線ドッキング
CN106713118B (zh) 基于智能路由和聊天室机制的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EP136555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stant messaging
US20070005809A1 (en)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N103442224A (zh) 一种基于nat穿透的视频监控访问策略和实现方法
EP31173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eripheral devices via a social networking platform
WO2014044073A1 (en) Instant messaging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GB2445791A (en) Interconnection of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Networks using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 Streams
CN112470430A (zh) 到包括数字协作工具的位置的用户中心式连接
CN110174848A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方法
JP4559476B2 (ja) パーソナ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内の装置を管理す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トコル
Moorthy et al. Cloudraft: A cloud-based framework for remote experimentation for mobile networks
CN104539722B (zh) 一种远近程通信操控数据的收集方法
CN113794996B (zh)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469007B (zh) 一种物联网系统的连接方法
CN106506573B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和系统
KR20060084932A (ko) 휴대폰 번호 기반의 모바일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서비스 방법
CN11374681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766436B (zh) 一种无线内部通话方法及系统
WO2022091446A1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