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4996B -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4996B
CN113794996B CN202110975961.4A CN202110975961A CN113794996B CN 113794996 B CN113794996 B CN 113794996B CN 202110975961 A CN202110975961 A CN 202110975961A CN 113794996 B CN113794996 B CN 1137949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equipment
bear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59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4996A (zh
Inventor
杨斌
张海涛
苏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loud Comput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596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499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49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9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49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99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08User group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设备通信方法可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所述的设备通信方法包括: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能够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

Description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设备通信方法、设备控制方法、一种设备通信装置、一种设备控制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是一种无线数据和语音通信开放的全球规范,它是基于低成本的近距离无线连接,为固定和移动设备建立通信环境的一种特殊的近距离无线技术连接。
目前物联网设备通常会配置基于蓝牙技术的蓝牙功能,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的过程中,通常通过智能终端设备依据蓝牙功能对处在其连接范围内的具有蓝牙功能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点对点的管控(如控制或获取数据)。
但是采用这样的方式,通常只能对蓝牙连接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对物联网设备管控十分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通信方法,以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一种设备通信装置、一种设备控制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用以保证上述系统的实现及应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通信方法,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所述的方法包括: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所述的方法包括: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组,所述通信组包括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关联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和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所述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设备连接模块,用于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配网信息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第二设备连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通信组生成模块,用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模块,用于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配网信息确定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通信组确定模块,用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控制指令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组获取模块,用于确定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组,所述通信组包括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关联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和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所述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控制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其他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依据通信组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配置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提升了无线通信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互组网能力,从而可以通过组网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对更大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的管控,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E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配置页面的示意图;
图1F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风扇的控制页面的示意图;
图1G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扫地机器人的控制页面的示意图;
图1H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智能灯的控制页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的设备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设备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于设备的组网领域,组网是将设备与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以实现组网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理解为包含有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功能和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功能的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可以理解为第一网络覆盖下的设备,第二设备可以理解为第二网络覆盖下的设备,在一个示例中,如图1A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与蓝牙网络覆盖下蓝牙设备和本地无线网络覆盖下的wifi设备进行组网的场景中,相应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理解为包含有蓝牙功能和wifi功能的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为具有组合芯片(combo芯片)的设备,组合芯片具有与第一设备连接的功能(蓝牙连接功能)和与第二设备连接的功能(wifi连接功能)。其中,蓝牙功能还可以称为蓝牙低能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功能,是一种局域网技术;wifi(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无线联网的技术。
下面,以第一设备为蓝牙设备、第二设备为wifi设备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设备通信方法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依据蓝牙功能与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建立连接,还可以依据wifi功能与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建立连接,形成通信组,并在通信组之间进行信息的传输。本方案可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wifi设备的连接,还可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蓝牙设备的连接,使得wifi设备和蓝牙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完成互联,能够便于对物联网设备(wifi设备、蓝牙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管控。
具体来说,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配置承载层,在承载层可以配置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承载组件可以理解为通信的通道,可以基于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的连接功能进行通信,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承载组件为不同的通信通道。具体的,在图1B所示的示例中,在第一设备为蓝牙设备,第二设备为wifi设备的场景中,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可以理解为蓝牙通信承载组件,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可以理解为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其中,网络通信承载组件是指通过本地无线网络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可以理解为基于wifi功能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网络通信承载组件与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可以理解为两种进行通信的通道。网络通信承载组件还可以称为网络通信承载器、网络承载器、网际互连协议是(Internet Protocol,IP)IP承载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与wifi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及通信。其中,wifi设备可以理解为具有wifi功能的设备,wifi设备具有网络通信承载组件。无线通信设备与wifi设备的网络通信承载器之间可以基于约束应用协议(The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CoAP)或者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Protocol,UDP)进行通信。
蓝牙通信承载组件为通过蓝牙进行设备间通信的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可以理解为基于蓝牙功能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可以包括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和第二蓝牙通信模块。其中,第一蓝牙通信模块还可以称为蓝牙广播通信组件、蓝牙广播承载组件、蓝牙广播承载器等,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可以理解为通过蓝牙进行广播通信的通信模块,广播通信是指向至少一个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通信,对端的设备通过扫描的方式来接收通信的信息。通常来说,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之间是通过广播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蓝牙通信模块与蓝牙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及通信。其中,蓝牙设备可以理解为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蓝牙设备具有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蓝牙设备可以为符合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Bluetooth SIG)标准的蓝牙设备。
第二蓝牙通信模块可以理解为通过蓝牙进行协议通信的通信模块,协议通信是指按照预设的协议进行点对点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的协议可以采取通用属性协议(Generic Attribute Profile,GATT)作为点对点之间的通信协议。第二蓝牙通信模块还可以称为蓝牙协议通信组件、蓝牙协议承载组件、蓝牙协议承载器、蓝牙GATT承载器等。通常来说,终端设备(如手机)通常会采用协议通信的方式与具有蓝牙功能的设备进行点对点之间的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及通信。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连接以及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以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其中,配网指令可以包括第一网络的第一网络验证信息(如账户名、密码等),以便第一网络依据第一网络验证信息进行验证。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建立连接之后,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其中,第一设备从第二网络获取配网信息是指第一设备从第二网络下的设备中获取配网信息,第二网络下的设备可以包括第一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第二网络的设备(如网关)等。之后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该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依据该配网信息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以使无线通信设备加入到通信组中进行通信。在本实施例中,用户无需过多的参与无线通信设备的配网过程,能够便于无线通信设备入网。例如,在无线通信设备加入到已组网的通信组的场景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先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第一设备可以存储有配网信息,或第一设备可以从第二网络下的设备获取配网信息,第一设备可以将配网信息传输给无线通信设备,使得无线通信设备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的,举例来说,以第一设备为蓝牙网络(通过蓝牙网关设备产生)下蓝牙设备,第二设备为本地无线网络(通过路由器产生)下的wifi设备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承载组件与蓝牙设备建立连接,蓝牙设备可以从与该蓝牙设备连接的设备中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依据配网信息与本地无线网络建立连接,具体的,配网信息还可以称为配网数据(provisioning data)、第二网络验证信息,配网信息用于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本地无线网络的连接(身份验证),配网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网络的账户名(ID)以及密码(password)。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依据配网信息与本地无线网络下的wifi设备建立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依据配网信息,生成用于建立连接的邀请信息;并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向本地无线网络下的wifi设备发送邀请信息;然后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接收wifi设备反馈的应答信息,以建立与wifi设备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依据与其连接的设备(wifi设备、蓝牙设备、关联无线通信设备),确定通信组,以进行通信。其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转发(relay)其他设备发来的第一通信信息,也可以发送无线通信设备产生的第二通信信息。
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通信信息,如在图1C所示的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蓝牙设备以及wifi设备发送通信信息,以便通过多个链路进行数据传输,提升数据传输的成功率。其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也可以通过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向蓝牙设备发送通信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向wifi设备发送通信信息;还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端配置通信信息的转发条件,并在无线通信设备在发送通信信息之前,分析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从而在通信信息满足转发条件时,发送该通信信息。其中,转发条件可以包括通信信息是否已被发送、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是否满足发送次数阈值。其中,本地缓存还可以称为信息缓存(message cache),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本地缓存存储已发送的通信信息,以依据本地缓存是否保存有待转发的通信信息来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本申请实施例除了可以配置以上的转发条件之外,还可以配置其他转发条件对通信信息的转发进行限制,具体可以依据需求进行配置。
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对于通信信息来说,无线通信设备在发送通信信息之前,可以采用网络密钥对发送给wifi设备、蓝牙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的通信信息进行加密。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通信承载组件以及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可以复用网络密钥对多个通信信息进行加密以及解密,能够便于通信组之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下的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依据通信组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配置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提升了无线通信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互组网能力,从而可以通过组网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对更大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的管控,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无线通信设备与wifi设备之间的连接需要通过产生本地无线网络的设备(如路由器)进行通信,无线通信设备与wifi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不方便,失败率较高(网络不稳定、路由器型号不适配等原因),可能需要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进行二次连接。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配网信息存储在蓝牙设备中或通过蓝牙设备转发配网信息给无线通信设备,在新增无线通信设备时,通过蓝牙设备将配网信息传输给无线通信设备,使得无线通信可以通过与蓝牙设备的交互来获取配网信息,无需用户多次发送配网信息,能够便于用户操作。
对于配置有wifi功能和蓝牙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来说,部分方案是通过无线通信设备的蓝牙与终端设备连接,以接收终端设备传输的配网信息,之后依据配网信息使得无线通信设备与本地无线网络连接,以使无线通信设备与网络连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本地无线网络对本地无线网络覆盖下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管控。相比于该方案,本方案可以利用无线通信设备中配置的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wifi设备的连接,还可以利用无线通信设备中配置的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蓝牙设备的连接,形成通信组,使得能够通过通信组中设备间的通信,对更大范围内的wifi设备、蓝牙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进行管控。
另外,如图1D所示,本方案还可以在无本地无线网络(第二网络)的情况下,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蓝牙设备的连接,形成通信组,以在无线通信设备、蓝牙设备之间进行通信,从而到达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无线通信设备是具有combo芯片的设备,combo芯片具有wifi连接功能和蓝牙连接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作为组网的通信组中的一个网络节点,具体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作为本地无线网络下的节点设备,也可以作为蓝牙网络下的节点设备,本地无线网络可以称为wifi网络,可以通过路由器(或称网络网关设备)产生,蓝牙网络可以通过蓝牙网关产生。其中,网关设备还可以称为网关(Gateway)、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网关在网络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是复杂的网络互连设备,仅用于两个高层协议不同的网络互连。网关是一种充当转换重任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使用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之间,网关是一个翻译器。网关并不是简单地传达信息,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要重新打包,以适应目的系统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为第二网络配置与服务端通信的能力,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服务端的交互,来远程的对通信组中的设备进行控制。另外,现有的对网络进行配置的方式是通过终端设备与产生网络的网关连接,并在终端设备中登录对应的网页,进而在网页中对网关设备的账户和密码进行修改,以修改网络的信息,但是采取这样的操作,十分麻烦,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中可以配置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控制页面,用户可以在设备控制页面中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控制,在设备控制页面中,还可以配置配网信息更新控件,用户可以触发配网信息更新控件,以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配网信息的更新信息。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配网信息的更新信息之后,可以首先对终端设备进行验证,以判断终端设备是否包含修改的权限,例如,包含修改权限的终端设备可以为第一个(或前几个)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终端设备,也可以为用户指定的终端设备,具体可以依据需求进行配置。在权限验证通过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向第一设备、第二网络和第二设备发送该更新信息,第一设备可以更新存储在第一设备中的配网信息,产生第二网络的设备可以依据更新信息更新第二网络,第二设备可以依据更新信息与更新后的第二网络建立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更新信息与更新后的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具有wifi功能和蓝牙功能的无线通信设备的组网场景中,能够提升无线通信设备的组网能力,从而扩大用户的管控范围,便于用户对于物联网设备进行管理和控制。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各类无线通信设备中,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家居场景、商场场景、物流仓储场景、教育场所、医疗场所、企业场所、智能楼宇等场景中,对各类的物联网设备进行管理以及控制。例如,可以应用在对具有wifi功能和蓝牙功能的智能插座、智能开关、智能摄像头、智能电风扇、智能灯、扫地机、窗帘机、智能洗衣机、智能冰箱等各类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的场景中,能够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
举例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对智能灯进行控制的场景中,其中,智能灯可以为wifi设备、蓝牙设备或无线通信设备,以智能灯为蓝牙设备为例,智能灯可以与无线通信设备(如智能冰箱)建立连接,智能冰箱可以与本地无线网络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远程通过本地无线网络传输,将终端设备(如手机)的控制指令传输给智能冰箱,通过智能冰箱与智能灯的交互,将控制指令传递给智能灯,以达到对智能灯进行控制的效果。
再举例来说,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在对扫地机进行控制的场景中,扫地机可以为wifi设备、蓝牙设备或无线通信设备,以扫地机为无线通信设备为例,扫地机可以与关联无线通信设备(如智能冰箱、智能电风扇、智能灯)建立连接,扫地机也可以与蓝牙设备和wifi设备连接。在扫地机距离用户的终端设备(如手机)过远时,用户可以通过其他无线通信设备或蓝牙设备或wifi设备的中转,将控制指令发送给扫地机,以对扫地机进行控制。
其中,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之前,物联网设备之间可以进行连接,以形成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物联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反馈扫描到的周边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在配置页面中显示无线通信设备的周边设备,并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来选中待连接的设备。在如图1E所示的示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在与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建立连接之后,可以扫描周边的设备(wifi设备、蓝牙设备等),并将扫描到的周边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以在配置页面中进行显示。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的配置页面中选中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以向无线通信设备返回连接指令,无线通信设备依据连接指令,可以向相应的设备发送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连接,以便于对物联网设备的管控。
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的过程中,在智能终端可以提供控制页面,用户可以通过在控制页面中进行操作,来做出相应的控制指令,例如,在如图1F所示的控制页面中,用户可以在控制页面中对风扇进行控制,如可以通过开机关机按钮控制风扇开启或关闭,可以通过风量调节控件来调整风量的大小,可以通过风扇摇头按钮来控制风扇是否摇头,可以通过风扇角度选择控件来选择风扇的摇头角度,还可以对风扇进行定时关机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远程通过服务端与网络的交互对风扇进行控制,也可以在近端通过通信组设备之间的信息转发对风扇进行控制。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wifi设备、蓝牙设备或无线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以终端设备将控制指令传输给无线通信设备为例进行描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或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控制指令,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将控制指令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发送给wifi设备,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发送给蓝牙设备,以进行控制指令的转发,使得控制指令传递到风扇,风扇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启、关闭、摇头、定时关闭等操作。
再例如,在如图1G所示的控制页面中,用户可以在控制页面中对扫地机器人进行控制,在控制页面中用户可以设定扫地机器人自动工作,也可以采取手动控制的方式对扫地机器人进行操控,如控制扫地机器人向前、向后、向左和向右进行清洁。还可以远程控制扫地机器人开始工作或停止工作。在控制页面中还可以展示扫地机器人的电量、扫地机器人的工作进度等信息。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控制指令之后,可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wifi设备、蓝牙设备或无线通信设备,本实施例以终端设备将控制指令传输给无线通信设备为例进行描述,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或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以获取控制指令,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将控制指令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发送给wifi设备,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发送给蓝牙设备,以进行控制指令的转发,使得控制指令传递到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可以依据控制指令进行开启、关闭等操作。另外,扫地机器人也可以向终端设备反馈设备状态信息,例如,扫地机器人(以扫地机器人为具有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的设备为例)可以向wifi设备、蓝牙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发送设备状态信息,以向终端设备反馈扫地机器人的电量、清扫时长等信息,以在控制页面中进行显示,便于用户依据设备状态信息对扫地机器人进行控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户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远程的对扫地机器人进行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做出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输给服务端,服务端与第二网络连接,以将控制指令通过第二网络传递给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通过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将控制指令传递给通信组中的扫地机器人,以远程对扫地机器人进行控制。
再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近距离但待控制的物联网设备超出终端设备的控制范围的场景中,可以对超出终端设备的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例如,用户在家庭场景中,可能人在客厅休息,但是忘记关闭主卧室的灯,在如图1H所示的控制页面中,用户在客厅时,可以在终端设备控制页面中对主卧的智能灯进行控制。在控制页面中,可以展示用户可控制的智能灯,用户可以选择待控制的智能灯,并对智能灯进行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其中,部分智能灯可以对亮度进行控制,相应的,在控制页面中还可以提供亮度调整控制,以对智能灯的亮度进行调整。此外,部分智能灯还可以对灯光颜色进行控制,相应的,可以在控制页面中提供颜色调整控件,以对智能灯的灯光颜色进行控制。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的控制页面中,对主卧的智能灯发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可以发送给客厅灯,客厅灯可以为无线通信设备,客厅灯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将控制指令传输给蓝牙设备(如卫生间灯),通过蓝牙设备将指令传递给主卧灯,以对主卧灯进行控制;客厅灯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将控制指令传输给wifi设备(如次卧灯),通过wifi设备将指令传递给主卧灯,以对主卧灯进行控制;客厅灯还可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主卧灯,以对主卧灯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通信方法,可以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理解为具有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的物联网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依据无线通信设备建立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之间的连接,能够提升组网能力,从而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2、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步骤204、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可以建立终端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的连接,之后,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进行操作,以向无线通信设备发出配网指令,以依据配网指令进行配网。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设备可以为蓝牙设备,第一网络可以为蓝牙网络,蓝牙网络可以理解为基于蓝牙网关设备产生的网络,第二网络可以理解为本地无线网络,第二设备可以理解为wifi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并从第一网络的设备(如第一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获取配网信息,依据配网信息与本地无线网络建立连接。配网信息可以包括本地无线网络的账号以及密码,无线通信设备获取到配网信息之后,可以依据配网信息与本地无线网络建立连接,本地无线网络依据配网信息进行身份验证,并在验证通过时建立连接。本地无线网络可以理解为通过网关设备(如路由器)形成的无线网络。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连接范围内的第一设备均建立连接,也可以对连接范围内的第一设备进行筛选,并筛选出部分第一设备(如信号强的几个第一设备)以进行连接,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确定无线通信设备与待连接的第一设备之间的信号强度,并按照信号强度将待连接的第一设备的设备列表以及各第一设备的信号强度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便用户依据信号强度来选中相应的第一设备,以连接选中的第一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除了可以从第一网络下的设备获取配网信息之外,还可以通过与终端设备的交互,来获取配网信息,以进行连接,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终端设备获取配网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从终端设备获取配网信息。终端设备可以配置网络通信承载组件或蓝牙通信承载组件中的至少一个,以通过相应的承载组件,与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
其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可以为蓝牙通信承载组件,蓝牙通信承载组件按照通信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类,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蓝牙通信承载组件包括:通过蓝牙进行广播通信的第一蓝牙通信模块、通过蓝牙进行协议通信的第二蓝牙通信模块。终端设备通常配置有第二蓝牙通信模块,因此,终端设备通过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设备进行协议通信,从而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配网信息。
无线通信设备在接收到配网信息之后,可以在步骤206中,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依据配网信息,向本地无线网络下的wifi设备发送邀请,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和wifi设备之间的连接,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包括:依据配网信息,生成用于建立连接的邀请信息;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向本地无线网络下的wifi设备发送所述邀请信息;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接收wifi设备反馈的应答信息,以建立与wifi设备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本地无线网络向wifi设备发送邀请信息,以接收相应的应答,从而建立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除了可以与蓝牙设备、wifi设备建立连接之外,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与关联无线通信设备建立连接,以进行组网,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和蓝牙通信承载组件中的任一个与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建立连接以及通信。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与关联无线通信设备之间可以依据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一蓝牙通信模块中的任一个进行连接以及通信。
无线通信设备与其他设备建立连接之后,可以在步骤208中,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建立通信组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作为通信组中进行数据输出的节点(Node)、数据中转的节点以及数据接收的节点(Node),以进行通信,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通信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接收待转发的第一通信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生成待发送的第二通信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二通信信息。
无线通信设备作为数据转发的节点(或称节点设备)时,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wifi设备以及蓝牙设备传输的第一通信信息,并输出给wifi设备、蓝牙和关联无线通信设备,以使得第一通信信息到达目标设备。例如,在通过终端设备对通信组中的目标设备(如风扇、智能灯)进行控制时,终端设备可以向通信组中的wifi设备、蓝牙设备以及无线通信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控制指令,各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进行转发,直至目标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本方案可以通过多条链路进行数据转发,在单一设备出现故障时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设备进行数据的传输。
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作为接收信息并进行相应的处理的节点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的控制指令,以执行相应的动作,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为智能灯、智能风扇、智能洗衣机、智能扫地机等,可以依据控制指令,控制设备进行启闭、调节。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接收其他设备的信息,以执行相应的动作,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为智能风扇,可以接收其他设备(如温度传感器)传输的信息,以控制设备启闭、调节。
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主动输出信息给其他设备,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周期性的输出心跳信息,以便确定该设备处在工作状态;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输出采集的信息,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为体重秤,可以输出采集的重量信息;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为传感器、以周期性输出采集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除了可以在近距离的范围内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之外,还可以依据网络的远程通信能力,在远程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网络与服务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接收第二网络传输的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第二网络从服务端接收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服务端从终端设备获取所述控制指令。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服务端进行通信,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服务端,之后,通过服务端与产生第二网络的交互,以将控制指令转发给第二网络,并通过第二网络和第一网络之间的通信进行控制指令的转发,使得待控制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达到远程控制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将通信信息(第一通信信息或第二通信信息)传输给终端设备、wifi设备以及蓝牙设备中的至少一个,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发送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设备发送通信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二设备发送通信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采取多链路发送信息的方式,来减小信息丢失的概率。其中,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向蓝牙设备以广播通信的方式发送通信信息。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二蓝牙通信模块以协议通信的方式或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或第一蓝牙通信模块向与其连接的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为了防止信息被过度转发,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预先配置转发条件,以对通信信息的发送进行限制,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发送通信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在通信消息满足所述转发条件时,执行发送信息的步骤。
转发条件可以包括通信信息是否已被发送、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是否满足发送次数阈值等,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本地缓存是否保存有待发送的通信信息,以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所述本地缓存用于存储已发送的通信信息;确定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并依据发送次数和发送次数阈值,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本地缓存存储已发送的通信信息,以在本地缓存保存有待转发的通信信息时,确定通信信息不满足转发条件;在本地缓存未保存有待转发的通信信息时,确定通信信息满足转发条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预先设置发送次数阈值,并判断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是否达到发送次数阈值,在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达到发送次数阈值时,确定通信信息不满足转发条件;在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未达到发送次数阈值时,确定通信信息满足转发条件。需要说明的是,在无线通信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设置过滤条件,以过滤掉设备已发出的信息。
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密钥对信息进行加密,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通信信息,包括:与第二设备协商第一通信承载组件的网络密钥;基于第一通信承载组件的网络密钥,为所述通信信息进行加密,并向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通信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以理解为wifi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与wifi设备(或无线通信设备)在通过网络通信承载组件(第二通信承载组件)进行通信时,可以复用蓝牙通信承载组件(第一通信承载组件)的网络密钥,使得网络通信承载组件无需重复协商新的密钥,能够便于通信组各设备之间的通信。
现有的更新配网信息的过程十分不方便,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终端设备与无线通信设备的交互,以更新网络的配网信息,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终端设备获取配网信息的更新信息,所述更新信息依据在终端设备的设备控制页面中的操作确定;依据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权限验证;在权限验证通过时,向第一设备、第二网络和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更新信息,以使第一设备更新存储在第一设备中的配网信息、更新第二网络、使第二设备依据配网信息与更新后的第二网络建立连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更新信息与更新后的第二网络建立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中可以配置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控制的设备控制页面,用户可以在设备控制页面中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控制,在设备控制页面中,还可以配置配网信息更新控件,用户可以触发配网信息更新控件,以向无线通信设备发送配网信息的更新信息,能够更加方便的对无线通信设备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下的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依据通信组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配置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提升了无线通信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互组网能力,从而可以通过组网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对更大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的管控,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通信设备,具体的,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2、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步骤304、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步骤306、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308、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
步骤310、接收待转发的第一通信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步骤312、生成待发送的第二通信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二通信信息。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发送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设备发送通信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二设备发送通信信息;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为了保证通信信息的安全性,本方案还可以对通信信息进行加密,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通信信息,包括:与第二设备协商第一通信承载组件的网络密钥;基于第一通信承载组件的网络密钥,为所述通信信息进行加密,并向第二设备发送加密后的通信信息。
为了防止通信信息被多次转发,本实施例可以预先配置转发条件对通信信息的发送进行限制。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在发送通信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在通信消息满足所述转发条件时,执行发送信息的步骤。所述转发条件包括通信信息是否已被转发、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是否满足发送次数阈值。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本地缓存是否保存有待发送的通信信息,以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所述本地缓存用于存储已发送的通信信息;确定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并依据发送次数和发送次数阈值,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配置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并从第一网络下的设备获取配网信息。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依据通信组进行通信。
确定通信组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作为信息转发的节点设备,以接收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任一个输出的第一通信信息,并转发给与其连接的节点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作为信息输出的节点设备,以生成第二通信信息,并转发给与其连接的节点设备。具体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或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设备发送通信信息,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二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的场景中,本方法可以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以依据无线通信设备向目标设备转发控制指令,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2、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步骤404、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步骤406、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408、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
步骤410、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的场景中,物联网设备可以理解为第一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或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确定通信组之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向通信组中的设备(如wifi设备、蓝牙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控制指令,通信组中的设备向与其连接的设备转发相应的控制指令,直至目标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目标设备可以按照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多种场景中,例如,可以应用在家居场景中,对家居场景中的物联网设备(如风扇、智能灯、智能开关、智能插座)进行控制。再例如,还可以应用在教育场所的场景中,可以对教育场所(如学校)中的物联网设备(如各类传感器、摄像头)进行控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在对医疗场所、企业场所、智能楼宇等中各类的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的场景中。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在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控制的场景中,本方法可以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以依据无线通信设备向目标设备转发控制指令,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502、确定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组,所述通信组包括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关联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和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所述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使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以及关联无线通信设备建立连接,从而形成通信组,并生成相应的通信组信息,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依据通信组信息来确定通信组。
步骤504、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实施方式类似,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确定通信组之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生成通信组信息,并保存,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读取通信组信息,以确定通信组,并向通信组中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控制指令到达目标设备,以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实施例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通信装置,参照图6,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设备连接模块602,用于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配网信息获取模块604,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第二设备连接模块606,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通信组生成模块608,用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依据通信组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中配置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提升了无线通信设备、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相互组网能力,从而可以通过组网的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对更大范围内的物联网设备的管控,便于对物联网设备进行管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通信装置,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设备连接处理模块,用于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配网信息获取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第二设备连接处理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通信组获取处理模块,用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
第一通信信息发送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待转发的第一通信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一通信信息。
第二通信信息发送处理模块,用于生成待发送的第二通信信息,并发送所述第二通信信息。
为了防止通信信息被多次转发,本实施例可以预先配置转发条件对通信信息的发送进行限制。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通信信息分析处理模块,用于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以在通信消息满足所述转发条件时,执行发送信息的步骤。所述转发条件包括通信信息是否已被转发、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是否满足发送次数阈值。具体的,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所述通信信息分析处理模块,包括以下模块中的至少一种:通信信息第一分析处理子模块,用于确定本地缓存是否保存有待发送的通信信息,以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所述本地缓存用于存储已发送的通信信息;通信信息第二分析处理子模块,用于确定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并依据发送次数和发送次数阈值,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配置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设备建立连接,并从第一网络下的设备获取配网信息。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依据通信组进行通信。确定通信组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作为信息转发的节点设备,以接收第一设备、第二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终端设备中的任一个输出的第一通信信息,并转发给与其连接的节点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也可以作为信息输出的节点设备,以生成第二通信信息,并转发给与其连接的节点设备。具体的,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或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设备发送通信信息,无线通信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二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参照图7,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模块702,用于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配网信息确定模块704,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模块706,用于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通信组确定模块708,用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
控制指令转发模块710,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确定通信组之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控制终端向通信组中的设备(如wifi设备、蓝牙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发送控制指令,通信组中的设备向与其连接的设备转发相应的控制指令,直至目标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目标设备可以按照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动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控制装置,参照图8,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模块:
通信组获取模块802,用于确定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组,所述通信组包括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关联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和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所述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控制指令发送模块804,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其他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网络之间的连接,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向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发出连接邀请,并接收相应的应答,以建立无线通信设备与第一设备之间的连接。无线通信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设备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还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之后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确定通信组之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生成通信组信息,并保存,在无线通信设备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无线通信设备可以读取通信组信息,以确定通信组,并向通信组中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设备发送控制指令,以使控制指令到达目标设备,以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programs),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应用在设备时,可以使得该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方法步骤的指令(instructions)。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上述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服务器、终端设备等设备。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被实现为使用任意适当的硬件,固件,软件,或及其任意组合进行想要的配置的装置,该装置可包括服务器(集群)、终端等电子设备。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可被用于实现本申请中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示例性装置900。
对于一个实施例,图9示出了示例性装置900,该装置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被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中的至少一个的控制模块(芯片组)904、被耦合到控制模块904的存储器906、被耦合到控制模块904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存储设备908、被耦合到控制模块904的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910,以及被耦合到控制模块904的网络接口912。
处理器90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单核或多核处理器,处理器902可包括通用处理器或专用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应用处理器、基频处理器等)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900能够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终端等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900可包括具有指令914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器906或NVM/存储设备908)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相合并被配置为执行指令914以实现模块从而执行本公开中所述的动作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
对于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904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接口控制器,以向(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中的至少一个和/或与控制模块904通信的任意适当的设备或组件提供任意适当的接口。
控制模块904可包括存储器控制器模块,以向存储器906提供接口。存储器控制器模块可以是硬件模块、软件模块和/或固件模块。
存储器906可被用于例如为装置900加载和存储数据和/或指令914。对于一个实施例,存储器906可包括任意适当的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适当的DRAM。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906可包括双倍数据速率类型四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4SDRAM)。
对于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90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控制器,以向NVM/存储设备908及(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910提供接口。
例如,NVM/存储设备908可被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914。NVM/存储设备908可包括任意适当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和/或可包括任意适当的(一个或多个)非易失性存储设备(例如,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HDD)、一个或多个光盘(CD)驱动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数字通用光盘(DVD)驱动器)。
NVM/存储设备908可包括作为装置900被安装在其上的设备的一部分的存储资源,或者其可被该设备访问可不必作为该设备的一部分。例如,NVM/存储设备908可通过网络经由(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910进行访问。
(一个或多个)输入/输出设备910可为装置900提供接口以与任意其他适当的设备通信,输入/输出设备910可以包括通信组件、音频组件、传感器组件等。网络接口912可为装置900提供接口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通信,装置900可根据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标准和/或协议中的任意标准和/或协议来与无线网络的一个或多个组件进行无线通信,例如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3G、4G、5G等,或它们的组合进行无线通信。
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9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例如,存储器控制器模块)的逻辑封装在一起。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9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封装在一起以形成系统级封装(SiP)。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9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对于一个实施例,(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02中的至少一个可与控制模块904的一个或多个控制器的逻辑集成在同一模具上以形成片上系统(SoC)。
在各个实施例中,装置900可以但不限于是:服务器、台式计算设备或移动计算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平板电脑、上网本等)等终端设备。在各个实施例中,装置900可具有更多或更少的组件和/或不同的架构。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900包括一个或多个摄像机、键盘、液晶显示器(LCD)屏幕(包括触屏显示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端口、多个天线、图形芯片、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扬声器。
其中,检测装置中可采用主控芯片作为处理器或控制模块,传感器数据、位置信息等存储到存储器或NVM/存储设备中,传感器组可作为输入/输出设备,通信接口可包括网络接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软件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执行时,实现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设备通信方法、设备控制方法、一种设备通信装置、一种设备控制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和一种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设备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包括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和第二通信承载组件,所述的方法包括:
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包括蓝牙通信承载组件;
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包括网络通信承载组件;
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依据所述通信组进行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与服务端通信连接,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接收第二网络传输的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所述第二网络从服务端接收所述控制指令,所述服务端从终端设备获取所述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终端设备获取配网信息的更新信息,所述更新信息依据在终端设备的设备控制页面中的操作确定;
依据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对终端设备进行权限验证;
在权限验证通过时,向第一设备、第二网络和第二设备发送所述更新信息,以使第一设备更新存储在第一设备中的配网信息、更新第二网络、使第二设备依据配网信息与更新后的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更新信息与更新后的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通信信息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通过第一通信方式向第一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向第二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通过第二通信方式向终端设备发送通信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送通信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
在通信消息满足所述转发条件时,执行发送信息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通信信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包括以下步骤中的至少一种:
确定本地缓存是否保存有待发送的通信信息,以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所述本地缓存用于存储已发送的通信信息;
确定通信信息的发送次数,并依据发送次数和发送次数阈值,确定所述通信消息是否满足转发条件。
7.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无线通信设备的通信组,所述通信组包括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的连接设备,所述连接设备包括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关联无线通信设备,所述无线通信设备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和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建立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设备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以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所述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和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承载组件包括蓝牙通信承载组件,所述第二通信承载组件包括网络通信承载组件;
接收控制指令,并向通信组中的设备传输所述控制指令,以将控制指令传输给目标设备,以便对目标设备进行控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依据终端设备的配网指令,识别第一网络,并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网络的连接,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一网络下的第一设备进行通信,以建立与第一设备的连接;
通过第一通信承载组件从第一网络获取第二网络的配网信息,并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与第二网络进行通信,以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建立连接;
通过第二通信承载组件,依据配网信息与第二网络下的第二设备建立连接;
依据建立连接的设备,确定通信组,以便进行通信。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10.一个或多个机器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被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75961.4A 2021-08-24 2021-08-24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949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5961.4A CN113794996B (zh) 2021-08-24 2021-08-24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5961.4A CN113794996B (zh) 2021-08-24 2021-08-24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996A CN113794996A (zh) 2021-12-14
CN113794996B true CN113794996B (zh) 2023-08-01

Family

ID=79182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5961.4A Active CN113794996B (zh) 2021-08-24 2021-08-24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49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4377B (zh) * 2022-08-05 2023-11-03 浙江瑞瀛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快速配网工具的智能家居快速配网系统及方法
CN115988037B (zh) * 2023-02-17 2023-05-30 中汽研汽车工业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工业装备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2958B (zh) * 2019-12-31 2023-06-06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组网方法、设备、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7932A (zh) * 2020-06-30 2020-10-23 江门市英特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蓝牙通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12114526A (zh) * 2020-09-11 2020-12-22 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12261631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四川虹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家用电器配网系统及配网方法
CN112637931A (zh) * 2020-12-18 2021-04-09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网络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996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2095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for smart home service
US9596603B2 (en) Distributed bulk onboarding process
CN109150568B (zh) 一种网络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169086B1 (en) Connection method for multimedia playing device, master device, control terminal, and system
US9843886B2 (en) User interactive application enabled gateway
US9363099B2 (en) UPnP/DLNA with RADA hive
CN110636483A (zh) 一种配网方法及系统
CN105766016B (zh) 用于网络中的配置文件间调试的方法和装置
US10264038B2 (en) Discovery and management of synchronous audio or video streaming service to multiple sinks in wireless display system
CN113794996B (zh) 设备通信、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121902B (zh) 一种通信建立的方法及终端
US20150071216A1 (en) Allowing mass re-onboarding of headless devices
CN107070933A (zh) 建立和控制Wi‑Fi显示连接的音频和语音反向信道
CN111490916B (zh) 紫蜂ZigBee子设备的绑定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WO2019134595A1 (zh) 配置系统、客户端设备、嵌入式设备配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3634657A (zh) 电视同步移动终端wifi连接设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33469B (zh) 用于智能设备的入网方法及装置、智能设备
CN111372222A (zh) 设备连接方法、系统以及相应的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US201201439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remote control user interface
CN106506573B (zh)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和系统
EP3398297B1 (en) Establishment of a connection between two local devices connected to different networks
KR20130017631A (ko) 스트리밍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451049B2 (en) Sharing media among remote access clients in a universal plug and play environment
KR201401435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722037B (zh) 一种wlan设备与wfd设备交互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