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7686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7686A
CN103677686A CN201310400020.3A CN201310400020A CN103677686A CN 103677686 A CN103677686 A CN 103677686A CN 201310400020 A CN201310400020 A CN 201310400020A CN 103677686 A CN103677686 A CN 10367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recorder
template
printer
record
templat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000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77686B (zh
Inventor
浅田健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7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77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7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7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by using pre-stored settings, e.g. job templates, presets, print sty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3Configuration of print job parameters, e.g. using UI at the client
    • G06F3/1255Settings incompatibility, e.g. constraints, user requirements vs. device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将按照模板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更换为新的记录装置时,能够利用该新的记录装置进行基于模板的记录。模板终端构成为能够与存储第1模板所涉及的第1模板数据库,并按照上述第1模板进行记录的第1打印机连接,控制部从第1打印机获取第1模板数据库,根据第1打印机与按照第2模板进行记录的第2打印机的构成的差异,加工第1模板数据库,生成登记于上述第2打印机的、上述第2模板所涉及的第2模板数据库。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与可按照模板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了用于控制该信息处理装置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利用预先准备的模板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种记录装置与控制装置连接,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按照模板进行记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48415号公报
这里,假定将按照模板进行了记录的记录装置更换为其他的新的记录装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更换前的记录装置与新的记录装置存在构造的差异的情况下,若能够利用新的记录装置进行基于模板的记录,则记录装置的更换就变得容易,用户的便利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将按照模板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更换为新的记录装置时,利用该新的记录装置能够进行基于模板的记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构成为能够与存储第1模板所涉及的第1模板数据,并按照上述第1模板进行记录的第1记录装置连接,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从上述第1记录装置获取上述第1模板数据,并基于获取的上述第1模板数据,生成登记于按照第2模板进行记录的第2记录装置的、上述第2模板所涉及的第2模板数据,上述控制部从上述第1记录装置获取上述第1模板数据,并根据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上述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加工上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上述第2模板数据。
根据该构成,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第1记录装置与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对从第1记录装置获取的第1模板数据进行加工来生成第2模板数据。因此,将与控制装置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记录装置更换为第2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存在构造的差异的情况下,第2记录装置也能够基于生成的第2模板数据,按照第1记录装置所涉及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上述第2记录装置是记录分辨率不同的装置,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上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上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上述第2模板数据。
根据该构成,将与控制装置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记录装置更换为第2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第2记录装置也能够基于生成的第2模板数据,按照第1记录装置所涉及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2记录装置能够以多个记录分辨率进行记录,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上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上述第1模板数据,针对上述第2记录装置对应的多个记录分辨率的每一个,生成上述第2模板数据。
根据该构成,即使第2记录装置为能够以多个记录分辨率进行记录的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第1记录装置与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针对多个记录分辨率的每一个生成第2模板数据,所以即使在第2记录装置以任意的记录分辨率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当地进行基于模板的记录。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第2记录装置是记录方式不同的装置,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上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方式的差异,加工上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上述第2模板数据。
这里,所谓的记录方式例如是指喷墨打印方式、针式打印方式、热敏方式等根据记录的原理等分类的记录的方式。
而且,根据上述构成,将与控制装置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记录装置更换为第2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的记录方式不同的情况下,第2记录装置也能够基于生成的第2模板数据,按照第1记录装置所涉及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第1记录装置以及上述第2记录装置中的一方是使记录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另一方是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头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上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所涉及的动作的差异,加工上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上述第2模板数据。
根据该构成,将与控制装置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记录装置更换为第2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进行记录时的动作不同的情况下,第2记录装置也能够基于生成的第2模板数据,按照第1记录装置所涉及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构成为能够与存储第1模板所涉及的第1模板数据,并按照上述第1模板进行记录的第1记录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第1记录装置获取上述第1模板数据,并根据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按照第2模板进行记录的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加工上述第1模板数据,生成登记于上述第2记录装置的、上述第2模板所涉及的第2模板数据。
根据该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第1记录装置与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对从第1记录装置获取的第1模板数据进行加工来生成第2模板数据。因此,将与控制装置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记录装置更换为第2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存在构造的差异的情况下,第2记录装置也能够基于生成的第2模板数据,按照第1记录装置所涉及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是存储了由控制部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能够读取的存储介质,上述控制部对构成为能够与存储第1模板所涉及的第1模板数据,并按照上述第1模板进行记录的第1记录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存储介质使上述控制部从上述第1记录装置获取上述第1模板数据,根据上述第1记录装置与按照第2模板进行记录的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对上述第1模板数据进行加工,来生成登记于上述第2记录装置的、上述第2模板所涉及的第2模板数据。
根据该程序,信息处理装置根据第1记录装置与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对从第1记录装置获取的第1模板数据进行加工来生成第2模板数据。因此,将与控制装置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记录装置更换为第2记录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存在构造的差异的情况下,第2记录装置也能够基于生成的第2模板数据,按照第1记录装置所涉及的模板进行记录。
根据本发明,将按照模板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更换为新的记录装置时,利用该新的记录装置进行基于模板的记录。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控制系统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意地表示模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第2模板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模板终端的动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1的构成的功能框图。
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1具备:主机2(控制装置);第2打印机3(第2记录装置),其经由网络4与该主机2连接,在主机2的控制下,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打印机3设置有在长条的剥离薄片上剪切成规定尺寸的带有粘着材料的标签排列而成的标签用纸,第2打印机3在剥离薄片上的各标签上按照模板(第2模板)记录图像。
网络4例如是由依据Ethernet(注册商标)标准的有线LAN或者无线LAN构成的网络。网络4也可以包含依据USB、RS-232C标准的网络设备。
在由第2打印机3进行记录之前,主机2连接有第1打印机6(第1记录装置),主机2控制该第1打印机6,按照模板(第1模板)向标签记录图像。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系统1的目的之一在于,即使在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之间存在构造上的差异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更换后的第2打印机3进行基于更换前的第1打印机6所使用的模板的记录。
如图1所示,网络4能够连接后述的模板终端5(信息处理装置)。即,模板终端5能够经由网络4与第1打印机6、以及第2打印机3的任意一个进行通信。
主机2具备主机侧控制部18、和主机侧存储部19。
主机侧控制部18具备CPU、ROM、RAM、以及其他的外围电路等,集中控制主机2的各部。
另外,主机侧存储部19具备非易失性地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器,至少存储有应用程序21、以及设备驱动程序23。
应用程序21在第2打印机3向标签记录图像时,生成与应该记录于标签的图像有关的信息(以下,称为“标签图像信息”。),输出给设备驱动程序23。
另外,设备驱动程序23是根据第1打印机6的硬件规格以及软件规格制作而成的、用于控制第1打印机6的程序。若从应用程序21输入标签图像信息,则设备驱动程序23生成控制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所记述的控制指令,并输出给第2打印机3。第2打印机3按照后面详述的方法,基于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所记述的控制指令,按照模板向标签记录图像。
第2打印机3具备第2记录执行部39,该第2记录执行部39具备记录头、输送辊等执行图像的记录的硬件、以及控制这些硬件的控制器,该第2记录执行部39在标签用纸的标签上记录图像。
另外,第2打印机3具备打印机侧控制部30,该打印机侧控制部30具有CPU、ROM、RAM等,并集中控制第2打印机3的各部。控制第2打印机3的指令体系也可以与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不同,打印机侧控制部30具备记录控制部32,在从主机2接收了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的控制指令的情况下,该记录控制部32解释控制指令,并使第2记录执行部39执行图像的记录。该记录控制部32的功能通过打印机侧控制部30的CPU读出固件并执行等、硬件与软件的配合来实现。通过该功能,即使控制第2打印机3的指令体系与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不同,第2打印机3也能够执行与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的控制指令对应的图像的记录。
另外,第2打印机3具备非易失性地存储程序、数据的第2打印机侧存储部33。第2打印机侧存储部33的存储区存储有第2模板数据库35(第2模板数据),后面对其进行叙述。
另一方面,第1打印机6具备:具备与记录有关的各种机构的第1记录执行部61、和存储各种数据的第1打印机侧存储部62。第1打印机侧存储部62存储有后述的第1模板数据库63(第1模板数据)。
模板终端5具备控制部51、显示部52、输入部53、以及存储部54。
控制部51具备CPU、ROM、RAM等,集中控制模板终端5。
显示部52具备液晶面板等显示面板,在控制部51的控制下,将各种信息显示于显示面板。
输入部53具备鼠标、键盘等各种输入设备,检测对输入设备的操作,并输出给控制部51。
存储部54具备硬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地存储各种数据。模板终端5安装有作为软件工具的专用工具55。控制部51通过专用工具55的功能执行后述的各种处理。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第2打印机3在主机2的控制下,按照模板执行向标签记录图像。
所谓的模板是表示在标签的记录区记录图像时的规则的信息,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表示在标签的记录区所形成的区域的形态(图案)的信息。所谓的标签的记录区是在一个标签中能够记录图像(形成点)的最大的区。另外,所谓的区域是根据记录的图像(信息)的内容划分的区。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准备多个记录区中的区域的形态不同的模板,第2打印机3能够按照任意一个模板向标签记录图像。
图2是表示预先准备的多个模板之一的模板T1的图。如图2所示,在模板T1中,在标签的记录区从上到下依次形成区域A1~A3的三个矩形区域。
与模板上所形成的各区域有关的信息按照各模板在第2模板数据库定义。
图3是示意地表示第2模板数据库的数据结构的图。在图3中,例示图2的模板T1所涉及的记录。此外,在图3的例子中,第2模板数据库是关系数据库,但第2模板数据库的形态可以任意。
所谓的模板名称D1是唯一地赋予给各模板的名称(识别信息)。
所谓的区域名称D2是赋予模板上所形成的各区域的名称(识别信息)。如图2所示,模板T1形成有区域A1~A3的三个区域,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第2模板数据库设有与三个区域A1~A3的各个对应的三个记录,在各记录的对应的字段储存有适当的区域名称D2。
所谓的区域基准坐标D3是以标签的记录区的特定的位置为原点的坐标系中的、区域的基准点的坐标。通过该坐标系中的坐标,能够指定标签的记录区中的任意的位置。这里,在本例中,记录区中的各区域的形状是形成与标签的短边方向YJ1(参照图2)平行地对置的两边,且形成与长边方向YJ2(参照图2)平行对置的另外两边而成的矩形。而且,所谓的区域的基准点是指区域的框上所形成的四个顶点中的位于特定方向的顶点。在本例中,如图2的区域A1的顶点P1、图2的区域A2的顶点P2所示,四个顶点中,图2中的左上的顶点为基准点。
所谓尺寸D4是表示各区域的短边方向YJ1的长度W、以及长边方向YJ2的长度H的信息。例如,在图2的区域A2中,表示长度W2、长度H2的信息对应尺寸D4。如上述,各区域为矩形,所以根据区域基准坐标D3、以及尺寸D4,能够唯一地确定各区域在记录区中的位置、形状、以及尺寸。
所谓的默认图像信息D5是与在各区域不依靠主机2的指示而预先记录于区域内的图像(以下,称为“默认图像”。)有关的信息。默认图像信息D5具有图像基准坐标D51、和记录图像信息D52。所谓的图像基准坐标D51是上述的坐标系中的默认图像的基准点的坐标。所谓的记录图像信息D52是表示应该记录的默认图像的信息。
例如,在图2的区域A1的上部记录有作为默认图像的图像G1。该情况下,如图3的区域A1中的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所示,在该字段储存有该图像G1的图像数据(例如,位图数据)即图像数据GD1。
另外例如,在图2的区域A3的下部记录有作为默认图像的由字符串“THANK△YOU”(△为空隔)构成的图像G2。该情况下,如图3的区域A3中的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所示,该字段储存有表示字符串“THANK△YOU”的信息、表示该字符串的字体大小的信息等为了确定由字符串构成的默认图像所需要的信息。
所谓的框信息D6是确定区域的框的颜色的信息。在第2打印机3能够进行彩色记录的情况下,能够按照各区域指定框的颜色,能够以指定的颜色将框记录于标签。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颜色”包括无色(无框的记录,或者无后述的背景颜色)。
所谓的背景信息D7是确定区域的背景颜色的信息。在第2打印机3能够进行彩色记录的情况下,能够按照各区域指定背景颜色。例如,在背景信息D7是表示蓝色的信息的情况下,对应的区域的整个区域成为蓝色。
所谓的区域属性D8是表示区域的属性的信息。所谓的区域的属性是表示记录于区域的图像(信息)的特征、特性、内容等的信息。
这里,模板终端5的控制部51具有基于存储于第1打印机6的第1模板数据库63,生成第2模板数据库的各记录的功能。由此,针对第1打印机6能够使用的各模板,生成适于第2模板数据库的记录,第2打印机3能够执行基于第1打印机6所使用的模板的图像的记录。
详细来说,在第1打印机6存储的第1模板数据库63中,对第1打印机6能够使用的各模板,相对应地存储有模板的名称、模板中的各区域的名称、表示各区域的位置以及尺寸的信息、以及与应该记录于各区域的默认图像有关的信息。例如,针对成为模板T1的基础的模板,在第1模板数据库63中对应地存储有作为模板的名称的模板T1、作为区域的名称的区域A1~A3、表示各区域A1~A3的位置和尺寸的信息、以及与各区域中的默认图像有关的信息。
模板终端5的控制部51通过经由网络4的通信,对第1打印机6进行第1模板数据库63的发送请求。第1打印机6根据该发送请求,将第1模板数据库63发送给模板终端5。
接下来,模板终端5的控制部51基于接收的第1模板数据库63,生成适于第2模板数据库35的记录。此外,模板终端5的控制部51通过适当地经由网络4访问第2模板数据库35,并储存适于该数据库的适当的字段的信息,从而生成记录。该处理与“从第1记录装置获取第1模板数据,基于获取的第1模板数据,生成登记于第2记录装置的第2模板数据”处理对应。
详细来说,控制部51针对第1打印机6能够使用的各模板,按照各区域,在第2模板数据库35生成记录。然后,控制部51针对生成的各记录,将存储于第1模板数据库63的模板的名称保持原样地储存于模板名称D1所涉及的字段。另外,控制部51针对生成的各记录,将存储于第1模板数据库63的区域的名称保持原样地储存于区域名称D2所涉及的字段。由此,成为第1打印机6的第1模板数据库63所管理的模板的名称、以及区域的名称、与第2打印机3的第2模板数据库35所管理的模板名称D1所表示的模板的名称、以及区域名称D2所表示的区域的名称完全一致的状态。
另外,控制部51针对模板的各区域,基于更换前模板数据所包含的表示区域的位置以及尺寸的信息,计算出区域基准坐标D3、以及尺寸D4,将计算出的值储存于生成的各记录的区域基准坐标D3、以及尺寸D4所涉及的字段。此外,专用工具55包括具有将更换前模板数据所包含的表示区域的位置以及尺寸的信息作为输入,并输出区域基准坐标D3、以及尺寸D4的算法的程序,通过该程序的功能计算出各区域的区域基准坐标D3、以及尺寸D4。
后述将信息储存于默认图像信息D5时的模板终端5的动作。
如以上那样,控制部51针对按照模板所包含的各区域生成的各记录,将模板名称D1、区域名称D2、区域基准坐标D3、尺寸D4、以及默认图像信息D5储存到适当的字段之后,针对框信息D6、背景信息D7、以及区域属性D8分别储存对应的默认值。成为应该储存的默认值能够由用户预先设定的构成。
另外,模板终端5的控制部51在用户的指示下,能够更新构成第2模板数据库的记录中特定的记录的、特定的信息。即,专用工具55具有与第2打印机3的打印机侧控制部30通信,访问存储于第2打印机侧存储部33的第2模板数据库并获取其内容的功能,还具有提供将第2模板数据库的内容显示于显示面板之后,受理特定的记录的特定的信息的更新的用户界面的功能。用户能够通过参照显示面板上的用户界面,操作输入部53的输入设备,来更新各种信息。
接下来,对按照模板将图像记录于标签时的主机2、以及第2打印机3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
如上述,向标签记录图像时,首先,主机2的应用程序21生成标签图像信息并输出给设备驱动程序23,设备驱动程序23基于标签图像信息,生成指示向标签记录图像的控制指令,并输出给第2打印机3。
该控制指令是依据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的指令,包括指定使用的模板的名称的信息,并且包括按照各区域,区域的名称和与应该记录于被赋予该区域的名称的区域的图像有关的信息相对应的信息。
若输入控制指令,则第2打印机3的记录控制部32解析控制指令,并提取出指定的模板的名称。如上述,第1打印机6所管理的模板的名称、和第2打印机3的第2模板数据库中的模板名称D1完全一致。而且,记录控制部32参照第2模板数据库35,确定出模板名称D1所涉及的字段中储存有提取出的模板的名称的记录。这里确定出的记录是用于向标签记录图像的模板所涉及的记录。接下来,记录控制部32基于确定出的记录,并基于模板所包含的各区域的区域基准坐标D3、尺寸D4、默认图像信息D5,管理区域的位置、形状、应该记录的默认图像、及其位置,并按照模板向各区域记录图像。此外,在能够进行彩色记录的情况下,基于框信息D6、以及背景信息D7,管理框的颜色、以及背景颜色,并进行记录。此时,记录控制部32通过解析依据了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的指令,管理应该记录于各区域的图像及其位置,在各区域的适当的位置记录由控制指令指示的适当的图像。此外,在固件安装有对依据第1打印机6的指令体系的控制指令进行解析的功能。
接下来,详述模板终端5的控制部51基于第1模板数据库63,在第2模板数据库35的默认图像信息D5所涉及的字段储存信息时的动作。
这里,假设表示默认图像的位置的信息、和成为记录该默认图像时的原数据的图像数据(位图数据等按照构成图像的像素保持信息的数据)与表示某一个区域的信息相对应地存储于第1模板数据库63。该情况下,控制部51基于第1模板数据库63中的表示默认图像的位置的信息,计算出图像基准坐标D51,在第2模板数据库35中的对应的记录的、图像基准坐标D51所涉及的字段储存计算出的图像基准坐标D51。
并且,控制部51基于第1模板数据库63中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储存于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1在向记录图像信息D52储存图像数据时,在对图像数据实施了基于第1打印机6和第2打印机3的构造的差异的(与差异对应的)适当的加工后,进行该储存。
图4是表示针对第1模板数据库63所存储的一个图像数据(以下,称为“加工前图像数据”。),对加工前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并储存于第2模板数据库35所对应的记录的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时的模板终端5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模板终端5的控制部51获取第1打印机6的记录分辨率、记录方式、以及记录的形态(步骤SA1)。这里,所谓的记录方式是指喷墨打印方式、针式打印方式、热敏方式等,根据记录原理等分类的记录方式。另外,所谓的记录的形态是指向记录介质记录图像时,操作串行打印头在固定的记录介质上进行记录的所谓的串行方式的记录的形态,或者,向记录介质记录时,输送记录介质使其通过固定的行式打印头上进行记录的所谓的行方式的记录的形态的任意一种。
在步骤SA1中,控制部51例如像以下那样,获取记录分辨率、记录方式、以及记录的形态。
例如,控制部51按照规定的协议,与第1打印机6进行通信,进行记录分辨率等信息的发送请求,基于根据该请求发送来的信息,获取记录分辨率等。该情况下,需要在预先决定上述协议后,第1打印机6与该协议对应。
另外例如,控制部51通过专用工具55的功能,将用于输入第1打印机6的记录分辨率等的用户界面显示于显示部52的显示面板,并基于用户针对该用户界面的输入,获取第1打印机6的记录分辨率等。此外,也可以预先将第1打印机6的型号、产品名称等与记录分辨率等相对应地进行存储,控制部51使用户经由用户界面输入第1打印机6的型号、产品名称,基于该输入,获取第1打印机6的记录分辨率等。
接下来,控制部51获取第2打印机3的记录分辨率、记录方式、以及记录的形态(步骤SA2)。获取方法可以是步骤SA1所例示的任意方法。
接下来,控制部51根据记录分辨率等(构造)的差异,对加工前图像数据实施加工,生成新的图像数据(以下,称为“加工后图像数据”。)(步骤SA3)。
以下,列举具体例,对与记录分辨率等的差异对应的加工的形态进行说明。
记录分辨率不同的情况
以下,以第1打印机6的记录分辨率为300dpi,第2打印机3的记录分辨率能够与180dpi、300dpi、以及720dpi都对应的情况为例。该情况下,第1模板数据库63的图像数据是300dpi的记录装置用(以下,仅称为“300dpi用”。)的图像数据。此外,为了方便说明,记录方式、记录的形态设为相同。
该情况下,控制部51基于300dpi用的加工前图像数据,通过现有的分辨率转换算法,生成180dpi、300dpi、以及720dpi用的加工后图像数据。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第2打印机3所存储的第2模板数据库35的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是能够适当地储存各分辨率所涉及的加工后图像数据的数据结构。
记录方式和记录的形态不同的情况
以下,以第1打印机6是行式的热敏打印机,第2打印机3是串行式的喷墨串行打印机的情况为例。行式的热敏打印机是输送记录介质,并通过固定的行式的热敏头进行图像的记录(点的形成)的记录装置,记录元件列(发热元件列)沿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另一方面,串行式的喷墨打印机是使喷墨头沿主扫描方向扫描固定的记录介质,并在适当的定时喷出墨,进行图像的记录(点的形成)的记录装置,记录元件列(喷嘴列)沿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与主扫描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以下的例子中,假设加工前图像数据是热敏打印机用的二值数据。
该情况下,控制部51对以二值表示的加工前图像数据的各点,将该值转换为能够转换为墨的量的规定的灰度的灰度值,并且对记录元件列沿与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行式打印头用的加工前图像数据,通过现有的数据处理适当地进行点的再配置,并转换为记录元件列沿记录介质的输送方向延伸的串行打印头用的数据,从而生成加工后图像数据。此外,适当地进行其他的必要的图像处理。
然后,在生成了加工后图像数据后,控制部51经由网络4访问第2打印机3的第2模板数据库35,将生成的加工后图像数据以适当的形态储存于该数据库中的对应的记录的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步骤SA4)。
根据以上,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储存有与第2打印机3的构造(记录分辨率、记录方式、以及记录形态)对应的加工后图像数据。由此,第2打印机3能够基于储存于记录图像信息D52所涉及的字段的图像数据,进行默认图像的记录。另外,用户无需有目的地制作与第2打印机3的构造(记录分辨率、记录方式、以及记录形态)对应的图像数据后,登记于第2模板数据库35,用户的便利性提高,另外,容易从第1打印机6更换为第2打印机3。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信息处理装置的模板终端5具备控制部51,该控制部51从第1打印机6(第1记录装置)获取第1模板数据库63,并基于获取的第1模板数据库63生成登记于第2打印机3(第2记录装置)的第2模板数据库35。而且,控制部51从第1打印机6获取第1模板数据库63,并基于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的构造的差异,加工第1模板数据库63中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加工前图像数据),生成储存于第2模板数据库35的规定的字段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数据)。
根据该构成,将与主机2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打印机6更换为第2打印机3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存在构造的差异的情况下,第2打印机3也能够基于生成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记录默认图像,由此,能够按照第1打印机6所使用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为记录分辨率不同的记录装置的情况下,控制部51基于这些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第1模板数据库63中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生成储存于第2模板数据库35的图像数据。
根据该构成,将与主机2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打印机6更换为第2打印机3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第2打印机3也能够基于生成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数据),按照第1打印机6所使用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打印机3能够以多个记录分辨率进行记录的情况下,控制部51基于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第1模板数据库63中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加工前图像数据),针对第2打印机3对应的各多个记录分辨率,生成储存于第2模板数据库35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数据)。
根据该构成,第2打印机3即使在以任意一个记录分辨率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对应的加工后图像数据,适当地进行基于模板的记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是记录方式不同的记录装置的情况下,控制部51基于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的记录方式的差异,加工第1模板数据库63中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加工前图像数据),生成储存于第2模板数据库35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数据)。
根据该构成,将与主机2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打印机6更换为第2打印机3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的记录方式不同的情况下,第2打印机3也能够基于生成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数据)记录默认图像,由此,能够按照第1打印机6所使用的模板进行记录。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打印机6是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头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另一方面,第2打印机3是使记录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而且,控制部51基于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的记录所涉及的动作的差异,加工第1模板数据库63中的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加工前图像数据),生成储存于第2模板数据库35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数据)。
根据该构成,将与主机2连接并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从第1打印机6更换为第2打印机3的情况下,即使在这些记录装置进行记录时的动作不同的情况下,第2打印机3也能够基于生成的图像数据(加工后图像数据)适当地记录默认图像,由此,能够按照第1打印机6所使用的模板进行记录。
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仅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任意地变形以及应用。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第1模板数据库63(加工前图像数据)生成第2模板数据库35(加工后图像数据)的功能是模板终端5所具有的,但具有该功能的装置并不局限于模板终端5,主机2也可以具有该功能,另外,第2打印机3也可以具有该功能。该情况下,主机2、或者第2打印机3作为“信息处理装置”发挥作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基于第1打印机6与第2打印机3的构造上的差异加工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为例,对发明进行了说明,但被加工的对象并不局限于默认图像所涉及的图像数据,只要是模板所涉及的数据,且为因构造上的差异而使其形态不同的数据,则可以为任何数据。
另外例如,图1所示的各功能模块能够通过硬件与软件的配合而任意地实现,并不暗示特定的硬件构成。另外,各设备也可以通过执行存储于外部连接的存储介质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动作。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信息处理装置构成为能够与存储第1模板所涉及的第1模板数据,且按照所述第1模板进行记录的第1记录装置连接,
且该信息处理装置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从所述第1记录装置获取所述第1模板数据,并基于获取的所述第1模板数据,生成登记于按照第2模板进行记录的第2记录装置的、所述第2模板所涉及的第2模板数据,
所述控制部从所述第1记录装置获取所述第1模板数据,并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是记录分辨率不同的装置,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记录装置能够以多个记录分辨率进行记录,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针对所述第2记录装置对应的多个记录分辨率的每一个,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第2记录装置是记录方式不同的装置,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方式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记录装置以及所述第2记录装置中的一方是使记录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另一方是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头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所涉及的动作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构成为能够与存储第1模板所涉及的第1模板数据,并按照所述第1模板进行记录的第1记录装置连接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从所述第1记录装置获取所述第1模板数据,并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按照第2模板进行记录的第2记录装置的构造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生成登记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所述第2模板所涉及的第2模板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是记录分辨率不同的装置,
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记录装置能够以多个记录分辨率进行记录,
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分辨率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针对所述第2记录装置对应的多个记录分辨率的每一个,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第2记录装置是记录方式不同的装置,
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方式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记录装置和所述第2记录装置中的一方是使记录头相对于记录介质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另一方是使记录介质相对于记录头移动来进行记录的装置,
根据所述第1记录装置与所述第2记录装置的记录所涉及的动作的差异,加工所述第1模板数据来生成所述第2模板数据。
CN201310400020.3A 2012-09-07 2013-09-05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3677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97265 2012-09-07
JP2012197265A JP6069977B2 (ja) 2012-09-07 2012-09-07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7686A true CN103677686A (zh) 2014-03-26
CN103677686B CN103677686B (zh) 2016-08-31

Family

ID=4908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00020.3A Active CN103677686B (zh) 2012-09-07 2013-09-05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908226B2 (zh)
EP (1) EP2706453A3 (zh)
JP (1) JP6069977B2 (zh)
CN (1) CN103677686B (zh)
TW (1) TWI50655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36040B2 (ja) * 2012-09-07 2016-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87752B2 (ja) * 2014-09-04 2018-09-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制御装置、プリンタ制御プログラム
GB2603933B (en) * 2021-02-19 2023-01-25 Silver Fox Group Ltd Label Printing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8944A (ja) * 2005-09-22 2007-04-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335543A (zh) * 2007-06-27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预定格式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模板数据的方法
US20090213406A1 (en) * 2008-02-22 2009-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20110122429A1 (en) * 2009-11-20 2011-05-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2048415A (ja) * 2010-08-25 2012-03-08 Brother Ind Ltd 印字管理装置及び印字システム
CN102602168A (zh) * 2011-01-24 2012-07-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2692B2 (ja) * 2000-10-04 2009-09-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
JP2002144682A (ja) * 2000-11-16 2002-05-22 Nec Corp プリンタにおける解像度エミュレーション方法
JP2002287940A (ja) * 2000-12-28 2002-10-04 Seiko Epson Corp ロゴデータ作成装置、ロゴデータ作成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4627683B2 (ja) * 2005-06-02 2011-02-09 スター精密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TW201226215A (en) * 2010-12-31 2012-07-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nter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8944A (ja) * 2005-09-22 2007-04-05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1335543A (zh) * 2007-06-27 2008-12-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打印预定格式数据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模板数据的方法
US20090213406A1 (en) * 2008-02-22 2009-08-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US20110122429A1 (en) * 2009-11-20 2011-05-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cording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2048415A (ja) * 2010-08-25 2012-03-08 Brother Ind Ltd 印字管理装置及び印字システム
CN102602168A (zh) * 2011-01-24 2012-07-25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方法以及记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71495A1 (en) 2014-03-13
TWI506554B (zh) 2015-11-01
JP2014052866A (ja) 2014-03-20
US8908226B2 (en) 2014-12-09
TW201411489A (zh) 2014-03-16
JP6069977B2 (ja) 2017-02-01
EP2706453A3 (en) 2014-07-09
CN103677686B (zh) 2016-08-31
EP2706453A2 (en) 201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15305B2 (en) Electronic paint brush with scanner and dispensers
US8792136B2 (en) Processing condition selecting apparatus, processing condition selec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8146815B2 (en) Bar code generator
KR20140138070A (ko) 인쇄 장치, 인쇄 제어 시스템 및 인쇄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02555548A (zh) 印刷系统及对应关系信息制作方法
CN103677687A (zh) 记录装置、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3677686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103115A (zh)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装置、数据处理方法以及打印控制装置的设定方法
US20080212112A1 (en) Print control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printing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203520306U (zh) 基于人机交互的书写笔
CN108891130A (zh) 一种条码印刷系统
CN1874403B (zh) 记录设备和用于控制记录设备的方法
CN103365611A (zh) 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装置以及数据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US5570464A (en) Controller for a recording apparatus
JP6160289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03677684A (zh) 记录装置以及记录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794388A (zh)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2442047B (zh) 用于拼版的标记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625121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US20100157333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printing method
US20070086032A1 (en) Printing of documents with position identification pattern
Rohland et al. The design of an OCR system for reading hand written numerals
JP2003308193A (ja) テスト記録パターン展開方法
CN201931736U (zh) 一种具有自阅读功能的打印机
JP4816188B2 (ja) 電子ペン用帳票製造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