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56219B -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56219B
CN103656219B CN201310675857.9A CN201310675857A CN103656219B CN 103656219 B CN103656219 B CN 103656219B CN 201310675857 A CN201310675857 A CN 201310675857A CN 103656219 B CN103656219 B CN 1036562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adix
rhizoma
herba
medic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758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56219A (zh
Inventor
蒋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758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562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56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62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562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562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伤口的药物,其是由如下方法步骤制得:一.称取原料按如下质量份配比称取原料:了哥王29~35份、七叶莲24~30份、三白草39~48份、土大黄49~59份、大黄栀子49~59份、小飞扬14~18份、马齿苋97~119份、半枝莲34~42份、白及97~119份、地榆39~47份、金荞麦59~72份、鱼腥草97~119份、洋金花97~119份、骨碎补147~179份、冰片29~35份;二、将称得的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治疗伤口的药物。该药物主要用于烧伤或创伤的伤口治疗;其对人体没有毒副伤害;其止痛效果好、止血快、消炎效果好;生肌生皮快,也无需植皮。

Description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主要用于烧伤或创伤的伤口治疗。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造成的外伤主要有烧伤和创伤。烧伤一般是由热力(包括热液,蒸汽、高温气体、火焰,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灼热金属液体或固体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是指皮肤和/或黏膜的损害,严重者也可伤及其下组织,也有将热液、蒸汽所致之热力损伤称为烫伤,火焰,电流等引起者称为烧伤。创伤主要有锐器伤刀伤、交通伤、坠落伤、机械伤、跌伤等。交通伤占创伤的首要位置,现代创伤中交通伤以高能创伤,常造成多发伤、多发骨折、脊柱脊髓损伤、脏器损伤、开放伤等严重损伤。随着高层建筑增多,坠落伤的比重逐渐加大,坠落伤通过着地部位直接摔伤和力的传导致伤,以脊柱和脊髓损伤、骨盆骨折为主,也可造成多发骨折、颅脑损伤、肝脾破裂。机械伤以绞伤、挤压伤为主,常导致单肢体开放性损伤或断肢、断指,组织挫伤血管、神经、肌腱损伤和骨折。锐器伤,例如刀伤,伤口深,易出现深部组织损伤,胸腹部锐器伤可导致内脏或大血管损伤,出血多。跌伤,常见于老年人,造成前臂、骨盆、脊柱压缩性骨折和髋部骨折。火器伤,一般表现为伤口小,但伤口深,常损伤深部组织、器官,也可表现为穿透伤,入口伤小,出口伤严重。以上各种外伤创伤和烧伤,基本上会造成破皮的开放式伤口,目前,对于这种开放性伤口,医院主要是采用外表消炎、止痛、止血、包扎、输液的方法进行治疗,严重的还要进行植皮术,这些药物与治疗该去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1.消炎、止痛、输液的药物主要是西药,对人体副作用大,对人体脏器会造成伤害;2.止痛效果不好,一般止痛药在3个小时会失效,这样对于伤口较大面积的病人会造成很大的痛苦;4.止血慢,渗水渗血不断,严重影响愈合,甚至有带来发炎的风险;5.消炎效果有限,当对伤口进行消炎清洗后,并不能很好地达到消炎的目的,还需要每天不断地输入很大量的抗生素性药物,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病人的费用开支,另一方面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6.生肌生皮很慢,伤口很难愈合,对于稍大一点的伤口就需要进行手术植皮,结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有时数个月还不能愈合,时间长了还增加了造成发炎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治疗伤口的药物,其对人体没有毒副伤害;其止痛效果好、止血快、消炎效果好;生肌生皮快,也无需植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种治疗伤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工艺简单,其原料药常见、便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伤口的药物,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了哥王29~35份、七叶莲24~30份、三白草39~48份、土大黄49~59份、大黄栀子49~59份、小飞扬14~18份、马齿苋97~119份、半枝莲34~42份、白及97~119份、地榆39~47份、金荞麦59~72份、鱼腥草97~119份、洋金花97~119份、骨碎补147~179份、冰片29~35份。
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了哥王29~34份、七叶莲24~28份、三白草39~46份、土大黄49~57份、大黄栀子49~57份、小飞扬14~17份、马齿苋97~113份、半枝莲34~40份、白及97~113份、地榆39~45份、金荞麦59~68份、鱼腥草97~113份、洋金花97~113份、骨碎补147~172份、冰片29~34份。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了哥王30~35份、七叶莲26~30份、三白草42~48份、土大黄51~59份、大黄栀子51~59份、小飞扬15~18份、马齿苋103~119份、半枝莲36~42份、白及103~119份、地榆41~47份、金荞麦62~72份、鱼腥草103~119份、洋金花103~119份、骨碎补154~179份、冰片30~35份。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优选质量份配比为:了哥王30~34份、七叶莲26~28份、三白草42~46份、土大黄51~57份、大黄栀子51~57份、小飞扬15~17份、马齿苋103~113份、半枝莲36~40份、白及103~113份、地榆41~45份、金荞麦62~68份、鱼腥草103~113份、洋金花103~113份、骨碎补154~172份、冰片30~34份。
本发明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了哥王32份、七叶莲27份、三白草44份、土大黄54份、大黄栀子54份、小飞扬16份、马齿苋108份、半枝莲38份、白及108份、地榆43份、金荞麦65份、鱼腥草108份、洋金花108份、骨碎补163份、冰片32份。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伤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称取原料
按如下质量份配比称取原料:了哥王29~35份、七叶莲24~30份、三白草39~48份、土大黄49~59份、大黄栀子49~59份、小飞扬14~18份、马齿苋97~119份、半枝莲34~42份、白及97~119份、地榆39~47份、金荞麦59~72份、鱼腥草97~119份、洋金花97~119份、骨碎补147~179份、冰片29~35份;
二、将称得的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治疗伤口的药物。
本发明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步骤一取得的原料优选质量份配比为:了哥王30~34份、七叶莲26~28份、三白草42~46份、土大黄51~57份、大黄栀子51~57份、小飞扬15~17份、马齿苋103~113份、半枝莲36~40份、白及103~113份、地榆41~45份、金荞麦62~68份、鱼腥草103~113份、洋金花103~113份、骨碎补154~172份、冰片30~34份。
本发明更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步骤一取得的原料优选质量份配比为:了哥王32份、七叶莲27份、三白草44份、土大黄54份、大黄栀子54份、小飞扬16份、马齿苋108份、半枝莲38份、白及108份、地榆43份、金荞麦65份、鱼腥草108份、洋金花108份、骨碎补163份、冰片32份。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步骤二粉碎的原料能过100~300目筛。
本发明还进一步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将步骤二制得的药物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本发明用到的主要符号及名称解析如下:
~:数值范围,例如1~5表示1至5。
本发明用到的主要原料药说明如下:
了哥王:属瑞香科荛花属植物。根、茎、叶及果实入药。其叶片的水煮液可杀虫,茎皮纤维可造纸、造棉,种子因含油脂可制皂,整株可作毒鱼药。药用部位:了哥王的茎叶。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结逐水。用于肺热咳嗽、痄腮、瘰疬,风湿痹痛,疮疖肿毒,水肿腹胀。别名,九信菜,鸡子麻,山黄皮,鸡杧头,南岭荛花,蒲仑,大黄头树,地棉麻树,桐皮子,山雁皮,了哥麻,消山药,铺银草,雀儿麻,鸡儿苦,铁乌散,山石榴,千年矮,乌子麻,地巴麻,山棉皮,火索木,毒鱼藤,曝牙郎,熟薯,假黄皮,山六麻,山豆了,铁骨伞,狗颈树,鸡断肠,山麻,山之一,白棉儿,野麻朴,山络麻,小叶金腰带,石谷皮,金腰带,红灯笼,鬼辣椒。
七叶莲,即龙爪叶。龙爪叶,又称七叶莲、多蕊木、龙爪树、大七叶莲等(种子植物名称)、脱辟木《中国树木分类学》、大七叶莲、汉桃叶、小叶鸭脚木、龙爪树、七叶莲(云南)、珠砂莲、老虎鞭(贵州)、单卮(云南傣语),常绿灌木。性味:甘、苦、温。产中国、缅甸、印度。具备行气止痛,活血消肿,壮筋骨等功效。【功效】:舒筋活络,行气祛湿,散寒祛风,祛湿止泻。【主治】: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疼痛者,寒湿瘀阻的痛痹,外感风寒,发热畏寒、头身疼痛。用于脘腹胀满,全身乏力,不思饮食、纳差,痢疾者。
三白草,又名水荖叶,【别名】:水木通(《纲目拾遗》),五路白、白水鸡(《福建民间草药》),五叶白、白桔朝、白花照水莲(《福建中草药》),天性草(《中草药治肿瘤资料选编》),土玉竹、田三白、白黄脚(《闽东本草》),白面姑、水伴深鸟(《广西中兽医药植》),三点白、水牛草、水九节莲(《江西民间草药》》),白叶莲、白花莲(《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一白二白(《湖南药物志》),过塘莲(《南宁市药物志》)。【归经】:肺;脾;胃;大肠经。【性味】:寒,味:甘,辛。【功效】:清热利水;解毒消肿。【考证】:出自《唐本草》。【主治】:热淋;血淋;水肿;脚气;黄疸;痢疾;带下;痈肿疮毒;湿疹;蛇咬伤。
土大黄,别名红筋大黄、金不换、血三七、化雪莲、鲜大青。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10月采收。具有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功效。主治:清热,行瘀,杀虫,解毒。治咳血,肺痈,腮腺炎,大便秘结,痈疡肿毒,湿疹,疥癣,跌打损伤,烫伤。
大黄栀子:《云南种子植物名录》记载,别名:麦托罗(云南西双版纳)、糯帅聋(傣语);科中文名:茜草科;属中文名:栀子属。功能用途医药:叶、花、果实:清热解毒,止血,泻火,消肿,舒筋活血;用于充血性炎症,目赤热痛,吐血,衄血,血痢;外用于跌打损伤,痈疮肿毒。
小飞扬,即通奶草。通奶草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一年生草本,长达15厘米,折断有白色乳汁。茎纤细,匍匐,多分枝,通常红色,稍被毛。单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圆形至矩圆形,长4~8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钝,基部偏斜,边缘有极细锯齿。夏日开淡紫色花,花单性,同株。药理作用性味:微酸、涩,微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收敛止痒。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痔疮出血;外用治湿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药用部位:全草。功能:消炎、止痢、解毒。主治:热毒痢疾、肠炎、痈肿疮毒、蛇虫咬伤。【性味】酸;性寒,【归经】大肠;肝经。【用法】内服:煎汤。外用:适量,捣敷;烧灰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性味归经】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除尘杀菌,消炎止痛,止血凉血。主治痢疾,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等病症。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治产后虚汗。
半枝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收载的半支莲即为本品。别名:并头草,狭叶韩信草,牙刷草,四方马兰,半枝莲,挖耳草,通经草,紫连草,小韩信草,小韩信,小耳挖草,金挖耳草,盒挖耳,耳挖草,溪边黄芩,野夏枯草,方儿草,半向花,半面花,偏头草,四方草,小号向天盏,虎咬红,再生草,赶山鞭,狭叶向天盏。处方名:半支莲,半枝莲,鲜半支莲。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止血药。科属分类:唇形科、黄芩属。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尿消肿,定痛。主治:治吐血,衄血,血淋,赤痢,黄疸,咽喉疼痛,肺痈,疔疮,瘰疬,疮毒,癌肿,跌打刀伤,蛇咬伤。性味:味辛;苦;性寒。半枝莲归经:归肺经;肝经;肾经。
白及,【别名】甘根,白根,白给,白芨,冰球子,白乌儿头,地螺丝,羊角七,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又名:连及草,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名称考证】白及、甘根(《本经》)、白根(《吴普本草》)、白给(《别录》)、白芨(《证治准绳》)、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白乌儿头(《江苏植药志》)、地螺丝、羊角七(《湖南药物志》)、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江西《草药手册》),连及草(《本经》),箬兰、朱兰(《花镜》)。【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兰科植物。【药用部位】白及的干燥块茎。【性味归经】苦甘,凉。【功效分类】止血药【功效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地榆,为蔷薇科地榆属的植物。【药性】苦酸;寒;无毒。【归经】肝;肺;肾;大肠经。【功效】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消肿敛疮。【功效分类】止血药;凉血止血药。【主治】吐血,咯血,衄血,尿血,便血,痔血,血痢,崩漏,赤白带下,疮痈肿痛,湿疹,阴痒,水火烫伤,蛇虫咬伤。
金荞麦,为蓼科植物,别名:苦荞麦、野桥荞麦、天荞麦。其性凉,味辛、苦,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作用。
鱼腥草,【别名】:蕺菜,折耳根、臭菜、侧耳根、臭根草、臭灵丹、朱皮拱、猪皮公。【性味】:性微寒,味苦。《别录》:味辛,微温。《履巉岩本草》:性凉,无毒。《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纲目》:辛,微寒,有小毒。《医林纂要》:甘辛成。【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本草经疏》:入手太阴经。《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经。【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主治】: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治肺炎,肺脓疡,热痢,疟疾,水肿,淋病,白带,痈肿,痔疮,脱肛,湿疹,秃疮,疥癣。
洋金花,别名:曼罗花、蔓陀罗花、千叶蔓陀罗花、层台蔓陀罗花、山茄花、押不芦、胡茄花、大闹杨花、马兰花、风茄花、佛花、天茄弥陀花、洋大麻子花、关东大麻子花、虎茄花、风麻花、酒醉花、羊惊花、枫茄花、广东闹羊花、大嗽叭花。属茄科植物,是中医学常用的草药,但具有毒性,不能过量服用。性味归经:(1)味辛;性温;有毒。归肺;肝经。(2)味辛,性温;有毒。归心、肺、肝经。功效主治:平喘止咳;麻醉止痛;解痉止搐。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癫痫;惊风;外科麻醉。
骨碎补,本品为槲蕨的干燥根茎。【性味】苦,温。①《日华子本草》:″平。″②《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③《广西中药志》:"甘微苦涩,温。″【归经】入肝、肾经。①《纲目》:″足少阴。″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心。"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功用主治: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于纯粹的右旋龙脑。亦有用化学方法合成。性味:辛苦,凉。归经:入心、肝经。功用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治乳腺结块,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1.其为纯中药,且为外用,对人体没有毒副伤害;2.止痛效果好,对于伤口不是特别大时,撤上本发胆的药物,约两秒钟立即止痛,并且药力长久,直至愈合不会发痛;3.止血快,不会渗水渗血;4.消炎效果好,伤口不会发炎,基本上不要再输抗生素;5生肌生皮快,小伤口九个小时左右可以结痂,3天可以痊愈,对于大伤口,一般20天左右可以痊愈;也无需植皮。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列举以下临床资料和实施例,但其对发明的范围无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称取了哥王32克、七叶莲27克、三白草44克、土大黄54克、大黄栀子54克、小飞扬16克、马齿苋108克、半枝莲38克、白及108克、地榆43克、金荞麦65克、鱼腥草108克、洋金花108克、骨碎补163克、冰片32克,其计1000克;这些原料成分均为经过晒干后的质量,用粉碎机粉碎成100~300目,混合均匀,然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制得治疗伤口的药物。
临床观察1(烧伤)
1、诊断标准
a.轻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0%以下,小儿占全身体表面积的5%以下;
b.中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11%~30%;
c.重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31%~50%,已有休克、复合伤、合并中毒、合并伤、个重度吸人性损伤;
d.特重度烧伤: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51%以上。
2、病例选择
烧伤患者6人,年龄5-50岁,其中男性4人,女性2人,2人轻度烧伤,2人中度烧伤,1人重度烧伤,1人特重度烧伤。
3、治疗方法
将本实施例的药物撒在伤口处,药物全部盖住伤口,不需要包扎,伤口处不能潮湿,一当潮湿就马上撒上本实施例的药物吸干。
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脱痂、结皮。
好转:止痛、止血、结痂。
无效:疼痛、出血、发炎。
5、治疗结果
总之在20天内,本发明药物治疗了6名烧伤患者,痊愈5人,好转1人,无效0人,治愈率83%,好转率17%,无效率0%,有效率100%。
临床观察2(创伤)
1、诊断标准
a.轻伤:烧口宽度2厘米以下;
b.中度伤:烧口宽度2~5厘米;
c.重度伤:烧口宽度5~10厘米;
d.特重度伤:烧伤宽度10厘米以上。
2、病例选择
外伤创伤(主要为刀伤、摔伤等机械性外伤)患者8人,年龄6-55岁,其中男性5人,女性3人,2人轻伤,3人中度伤,2人重度伤,1人特重度伤。
3、治疗方法
将本实施例的药物撒在伤口处,药物全部盖住伤口,不需要包扎,伤口处不能潮湿,一当潮湿就马上撒上本实施例的药物吸干。
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脱痂、结皮。
好转:止痛、止血、结痂。
无效:疼痛、出血、发炎。
5、治疗结果
总之在20天内,本发明药物治疗了8名外伤创伤患者,痊愈6人,好转2人,无效0人,治愈率75%,好转率25%,无效率0%,有效率100%。
实施例2-16
实施例2-16所使用的原料及质量如下面的表1所示,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下面的表1示出了实施例1-16所使用的具体原料及质量。
表1
实验病例情况:近8年来,申请人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临床观察方法,使用实施例1至实施例16配方的药物对烧伤与多种外伤创伤病者进行了治疗,其中每个实施例配方的药物均试验了2~6个烧伤病例和2~8个外伤创伤病例,总共试验了56个烧伤病例和76外伤创伤病例(包括实施例1的14人);其中烧伤病例治愈54人,其余2人病情好转,该2人均为特重度烧伤病例,并且伤情也完全得到控制,只是在20天内皮肤还没有完全愈合;外伤创伤病例治愈72人,其余5人病情好转,该5人均为特重度伤病例,并且伤情也完全得到控制,只是在20天内皮肤还没有完全愈合。病例实验还证明本发明的药物对烧伤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创伤,特别适合于烧伤治疗。

Claims (10)

1.一种治疗伤口的药物,其特征是: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了哥王29~35份、七叶莲24~30份、三白草39~48份、土大黄49~59份、大黄栀子49~59份、小飞扬14~18份、马齿苋97~119份、半枝莲34~42份、白及97~119份、地榆39~47份、金荞麦59~72份、鱼腥草97~119份、洋金花97~119份、骨碎补147~179份、冰片29~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其特征是: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了哥王29~34份、七叶莲24~28份、三白草39~46份、土大黄49~57份、大黄栀子49~57份、小飞扬14~17份、马齿苋97~113份、半枝莲34~40份、白及97~113份、地榆39~45份、金荞麦59~68份、鱼腥草97~113份、洋金花97~113份、骨碎补147~172份、冰片29~34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其特征是: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了哥王30~35份、七叶莲26~30份、三白草42~48份、土大黄51~59份、大黄栀子51~59份、小飞扬15~18份、马齿苋103~119份、半枝莲36~42份、白及103~119份、地榆41~47份、金荞麦62~72份、鱼腥草103~119份、洋金花103~119份、骨碎补154~179份、冰片30~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其特征是: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了哥王30~34份、七叶莲26~28份、三白草42~46份、土大黄51~57份、大黄栀子51~57份、小飞扬15~17份、马齿苋103~113份、半枝莲36~40份、白及103~113份、地榆41~45份、金荞麦62~68份、鱼腥草103~113份、洋金花103~113份、骨碎补154~172份、冰片30~34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其特征是:其是由下列质量份配比的原料药制成:了哥王32份、七叶莲27份、三白草44份、土大黄54份、大黄栀子54份、小飞扬16份、马齿苋108份、半枝莲38份、白及108份、地榆43份、金荞麦65份、鱼腥草108份、洋金花108份、骨碎补163份、冰片32份。
6.一种治疗伤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其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一.称取原料
按如下质量份配比称取原料:了哥王29~35份、七叶莲24~30份、三白草39~48份、土大黄49~59份、大黄栀子49~59份、小飞扬14~18份、马齿苋97~119份、半枝莲34~42份、白及97~119份、地榆39~47份、金荞麦59~72份、鱼腥草97~119份、洋金花97~119份、骨碎补147~179份、冰片29~35份;
二、将称得的原料粉碎,混合均匀,得到治疗伤口的药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取得的原料份配比为:了哥王30~34份、七叶莲26~28份、三白草42~46份、土大黄51~57份、大黄栀子51~57份、小飞扬15~17份、马齿苋103~113份、半枝莲36~40份、白及103~113份、地榆41~45份、金荞麦62~68份、鱼腥草103~113份、洋金花103~113份、骨碎补154~172份、冰片30~34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取得的原料份配比为:了哥王32份、七叶莲27份、三白草44份、土大黄54份、大黄栀子54份、小飞扬16份、马齿苋108份、半枝莲38份、白及108份、地榆43份、金荞麦65份、鱼腥草108份、洋金花108份、骨碎补163份、冰片32份。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二粉碎的原料过100~300目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治疗伤口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步骤二制得的药物用塑料袋密封包装。
CN201310675857.9A 2013-12-07 2013-12-07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62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5857.9A CN103656219B (zh) 2013-12-07 2013-12-07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75857.9A CN103656219B (zh) 2013-12-07 2013-12-07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6219A CN103656219A (zh) 2014-03-26
CN103656219B true CN103656219B (zh) 2016-02-24

Family

ID=50295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7585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56219B (zh) 2013-12-07 2013-12-07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562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12448A (zh) * 2019-11-26 2020-02-21 张冬芬 一种用于伤口消炎的中药药液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8575A (zh) * 2010-10-19 2011-05-25 洪东坑 一种创伤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26350A (zh) * 2011-01-04 2012-07-04 谭祝芳 一种外用治疗炎症和病痛的药物
CN102579694A (zh) * 2012-03-22 2012-07-18 祝亮环 一种用于预防口腔手术后感染的漱口液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8575A (zh) * 2010-10-19 2011-05-25 洪东坑 一种创伤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526350A (zh) * 2011-01-04 2012-07-04 谭祝芳 一种外用治疗炎症和病痛的药物
CN102579694A (zh) * 2012-03-22 2012-07-18 祝亮环 一种用于预防口腔手术后感染的漱口液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56219A (zh) 201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960A (zh) 一种治疗风寒湿痛的药物及其生产方法
CN104069474A (zh) 一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2526B (zh) 一种治疗早期骨伤及软组织损伤的药物
CN104147574A (zh) 治疗感冒发烧的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3656219B (zh) 治疗伤口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50657A (zh) 一种治疗风湿病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860787B (zh) 含有花蛤有效成分的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
CN105168610A (zh) 一种感冒咳嗽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98906A (zh) 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酊剂药物及制备方法
CN105168821A (zh) 一种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27746B (zh) 一种快速减轻术后疼痛的喷雾剂及制备方法
CN104906439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药物
CN104189513A (zh) 淋巴结核理气消肿制剂及制法
CN104178399A (zh) 一种用于脑膜炎后遗症的保健药酒
CN109430558A (zh) 治疗猪阻塞性肺气肿的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08379516A (zh) 一种治疗脑中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69613A (zh) 一种治疗口眼歪斜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96096A (zh) 一种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73013A (zh) 一种治疗系统性硬化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53862A (zh) 一种可有效治疗头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75138A (zh) 一种治疗鼻炎的中药组合物
CN107260878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6485A (zh) 一种用于治疗头痛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3565A (zh) 一种治疗妊娠恶阻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3901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汤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1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