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8089A -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8089A
CN103648089A CN201310551805.0A CN201310551805A CN103648089A CN 103648089 A CN103648089 A CN 103648089A CN 201310551805 A CN201310551805 A CN 201310551805A CN 103648089 A CN103648089 A CN 103648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imei
server
sim card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518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8089B (zh
Inventor
张皓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518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48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48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80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4/087170 priority patent/WO2015067102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8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8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04W12/126Anti-theft arrangements, e.g. protection against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cl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60Context-dependent security
    • H04W12/69Identity-dependent
    • H04W12/71Hardware id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其中,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后,获取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并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移动设备的IMEI的记录;若否,则将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在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若是,则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是否移动设备被盗。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有效防止移动设备被盗,保护用户移动设备安全。

Description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应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移动设备的丢失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及不便,有时甚至是很大的损失。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设备在更新,移动设备的防盗方法却没有很大的突破。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的防盗方法分为两类。
一类移动设备防盗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1、获取移动设备的IMEI信息与SIM卡信息;
2、将获取到的上述信息存储于本地;
3、当SIM卡被更换之后,发现IMEI与SIM卡信息不匹配,则认为移动设备被盗。
上述移动设备防盗方法简单易行,但随着盗窃者技术水平的上升,只要将移动设备恢复出厂设置或者进行刷机操作,即可以清除SIM卡与IMEI信息的映射关系。SIM卡与IMEI信息的映射关系清除之后,第一类移动设备防盗方法就会失效。另外,此类方法存在时限问题,即被盗者存在查询时机,超过此查询时机,被盗者不再追究被盗移动设备时,盗窃者能够轻易倒卖被盗移动设备,获取利润。这种查询时机问题的存在也间接激励了盗窃者的盗窃行为。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后,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并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若否,则将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服务器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若是,则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是否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可选地,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包括:若匹配结果为两者相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未被盗或被盗后已找回;若匹配结果为两者不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可选地,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还包括:将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加密后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所述移动设备已被盗。
可选地,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还包括:获取所述移动设备使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时产生并存储在本地的通信信息;上传所述通信信息至所述用户账户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应用于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若否,接收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若是,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可选地,所述查询请求发送方为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可选地,在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设置不同标识,标识所述移动设备是否丢失。
可选地,在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设置不同标识,标识所述移动设备是否丢失,包括:当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IMEI对应标识为0时,标识所述移动设备未丢失;当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IMEI对应标识为1时,标识所述移动设备已丢失。
可选地,所述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还包括:当反馈至所述客户端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与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不匹配时,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对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进行加密;将加密后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写入所述用户账户信息。
可选地,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之后,还包括:待所述移动设备开启GPS功能,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并进行显示。
可选地,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和继任使用者之间进行匿名通信。
可选地,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和继任使用者之间进行匿名通信,包括:接收所述前任使用者通过云服务端传输的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继任使用者;接收所述继任使用者通过加密后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传输的消息,并转发至所述前任使用者。
可选地,当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IMEI对应标识为1时,将所述IMEI以及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UID存储在高速缓存表中;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包括:在所述高速缓存表中查询所述IMEI;若所述高速缓存表中存在所述IMEI,根据所述UID查找到所述本地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获取所述SIM卡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包括:检测器,配置为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数据获取器,配置为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数据查询器,配置为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的记录;数据发送器,配置为将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数据匹配器,配置为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是否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可选地,所述数据匹配器还配置为:若匹配结果为两者相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未被盗或已找回;若匹配结果为两者不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可选地,所述客户端设置于移动设备上。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数据接收器,配置为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数据查询器,配置为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存储器,配置为接收所述移动设备的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数据反馈器,配置为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可选地,所述查询请求发送方为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还包括:数据写入器,配置为若所述移动设备丢失,在所述服务器中的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移动设备丢失信息。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三者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至服务器,并且通过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确认移动设备是否被盗,避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盗窃者使用恢复出厂设置或刷机等方法破解移动设备防盗。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移动设备被盗之后,不论时间长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时,服务器能够实时监测到被盗移动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查询时机,超过预定时间,则无法找回移动设备的问题,进而能够打击盗窃犯罪,降低盗窃犯罪率,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客户端一侧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一侧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提及,盗窃者能够通过恢复出厂设置或者刷机等方法破解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设备防盗方法,破解之后,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设备防盗方法失效,无法保障用户的移动设备安全。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移动设备防盗方法存在查询时机问题,间接激励盗窃行为。另外,有的移动设备防盗方法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是不利于推广,只能小范围实行,进而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移动设备防盗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客户端一侧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起始于步骤S102,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后,获取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Identity,以下简称IMEI),并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该IMEI的记录。若经查询,服务器中未存储有包括该IMEI的记录,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4,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以下简称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其中,服务器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若经查询,服务器中存储有包括该IMEI的记录,则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6,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并执行步骤S108,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是否移动设备被盗。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三者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至服务器,并且通过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确认移动设备是否被盗,避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盗窃者使用恢复出厂设置或刷机等方法破解移动设备防盗。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移动设备被盗之后,不论时间长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时,服务器能够实时监测到被盗移动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查询时机,超过预定时间,则无法找回移动设备的问题,进而能够打击盗窃犯罪,降低盗窃犯罪率,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具体地,如图1所示,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之后,执行步骤S102,设置于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获取移动设备的IMEI,并将该IMEI发送至服务器,进而根据该IMEI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该IMEI的记录。
若根据在服务器中进行查询的结果,服务器中未存储有包括该IMEI的记录,则执行步骤S104,设置于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记录中至少可以包括用户名称、用户身份证明(User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UID)、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的号码(即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移动设备的IMEI。例如,服务器接收到上述信息之后,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用户账户信息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下面这一记录:
Username(用户账户信息):29702xxyy.com
UID:1
Phone:19002335896
IMEI:[“752499820,0”,“752499821,0”]
需要说明的是,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账号、IMEI号码以及SIM卡信息仅用作示例,并非真实存在,所选取的各个号码以及记录中各标识的位数多少不能用作真实参考。进一步,记录中所包含的各标识还可以包括与用户相关的其他信息,例如用户之前若干天内的通话数量、短信数量等。
如上文所述的记录中,移动设备的IMEI本身与移动设备是终身绑定且唯一不变,并且可识别性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能够保证当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能够利用移动设备信息中的一个数据信息查找到相应的其他数据。例如,用户移动设备被盗之后,通过云服务平台发送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至服务器,则能够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与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相对应的IMEI信息以及使用该SIM卡的用户账户信息。同样,发送移动设备的IMEI至服务器,就能够获取包括该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以及用户账户信息,而利用用户账户信息也能够获得移动设备的IMEI以及包括该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设备中的客户端实现。
若根据在服务器中进行查询的结果,服务器中存储有包括该IMEI的记录,则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S106,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并执行步骤S108,根据匹配结果确定移动设备是否被盗。具体地,若匹配结果为两者相同,则确认移动设备未被盗或被盗后已找回,若匹配结果为两者不同,则确认移动设备被盗。
移动设备被盗之后,移动设备中的客户端将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在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移动设备已被盗的信息,并写入加密后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另外,确认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设置于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能够获取移动设备使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时产生并存储在本地的通信信息,并将该通信信息上传至用户账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认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设置于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能够获取移动设备使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时产生并存储在本地的通信信息,并将该通信信息上传至用户账户信息,保证用户在找回丢失的移动设备之后,能够及时获取存储于被盗移动设备中的通信信息。即使被盗移动设备无法找回,利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也能够找回存储于被盗移动设备中的通信信息,降低因移动设备丢失带给用户的不便,保证用户的通信信息不会随用户移动设备的丢失而丢失。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一侧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流程起始于步骤S202,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进而根据查询结果执行下一步骤。具体地,当查询到本地未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时,执行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4,接收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当查询到本地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时,执行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6,根据上述IMEI在包括该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该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将该SIM卡信息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三者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至服务器,并且通过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确认移动设备是否被盗,避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盗窃者使用恢复出厂设置或刷机等方法破解移动设备防盗。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移动设备被盗之后,不论时间长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时,服务器能够实时监测到被盗移动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查询时机,超过预定时间,则无法找回移动设备的问题,进而能够打击盗窃犯罪,降低盗窃犯罪率,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一侧。首先,执行步骤S202,服务器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其次,根据查询结果选择执行的下一步骤。若根据查询结果,服务器本地未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执行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4,接收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进而,由服务器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若根据查询结果,服务器本地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执行如图2所示的步骤S206,根据上述IMEI在包括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将该SIM卡信息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查询请求发送方为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当反馈至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的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与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不匹配时,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将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上述客户端发送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之后,将该SIM卡信息写入用户账户信息。待被盗移动设备开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以下简称GPS)之后,移动设备中的客户端获取移动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上对被盗移动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进行显示,从而能够实时追踪到被盗移动设备的位置,增加找回被盗移动设备的可能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和继任使用者能够通过服务器进行匿名通信。具体地,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通过云服务端传输消息至服务器,由服务器转发前任使用者的消息至继任使用者,继任使用者通过加密后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传输消息至服务器,由服务器转发至前任使用者。本发明实施例中,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以及继任使用者能够通过服务器进行通信,通过两任使用者的通信能够提取线索抓取偷窃者,继而减少偷窃犯罪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以及继任使用者之间进行通信时,两任使用者各自的信息是加密的,保证两任使用者各自隐私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移动设备丢失之后,用户能够登录服务器,将移动设备报失。每个用户账户信息中的IMEI的标识默认为0,报失之后,由服务器将用户账户信息中的IMEI的标识修改为1,标识移动设备被盗,并将IMEI以及用户账户信息中UID存储在高速缓存表中。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高速缓存表缓存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当移动设备被盗,被盗者能够通过高速缓存表实时获取被盗移动设备的信息,而不用依赖现有技术中存在查询时机问题的查询机制。高速缓存表能够存储被盗移动设备的信息直到被盗移动设备被找回,当高速缓存表中缓存信息过大,数据量过大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速缓存表能够创建索引,保证实时返回被盗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
当移动设备中插入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之后,客户端发送IMEI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IMEI,扫描高速缓存表。若高速缓存表中存在IMEI,服务器根据UID查找到对应的记录,获取其中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给客户端,以便客户端进行匹配,进而判断移动设备是否被盗。
实施例一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的处理流程图,用于支持上述任意一个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将上述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阐述得更清楚明白。
本发明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个人视频播放器等用户能够随身携带的设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能够通过客户端实现,也能够集成于移动设备上常用客户端的单一功能上实现。为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阐述得简明易懂,本优选实施例中,移动设备为手机,手机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可以通过手机卫士中的手机防盗功能实现。
参见图3,用户购买到手机之后,首先执行步骤S302,在手机中安装手机卫士客户端。其次,利用手机卫士中的手机防盗功能进行手机防盗。具体地,如图3中的步骤S304所示,用户开启手机防盗功能并允许手机卫士获取手机的IMEI,获取之后,执行步骤S306,用户使用账号(以下称为Username)29702xxyy.com登陆手机卫士,并将获取到的IMEI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经查询,本地未存储包括该IMEI的记录,则由手机卫士将用户账户信息、IMEI、SIM卡信息以及UID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到上述信息之后,将IMEI、包括移动设备的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以及用户账户信息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
Username:29702xxyy.com
UID:1
Phone:19002335896
IMEI:[“752499820,0”,“752499821,0”]
服务器生成如上文所述的记录之后,保存该记录。需要说明的是,与上文相同,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账号、IMEI号码以及SIM卡信息仅用作示例,并非真实存在,各个号码的具体选取以及各参数的位数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而定。
当发生如图3中的步骤S308所示的情况,用户手机被盗,则用户登录云服务器,并执行如图3所示的步骤S310,在云服务器中标记该手机被盗。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手机被盗的信息之后,服务器执行如下操作:
用户29702xxyy.com标识752499820的IMEI所对应的手机被盗,将数据变更为:
Username:29702xxyy.com
UID:1
Phone:19002335896
IMEI:[“752499820,1”,“752499821,0”]
服务器变更数据之后,将752499820与UID加入一个高速缓存表,加入的格式为:[7524998201]。
如图3所示的步骤S312以及步骤S314,盗窃者对手机进行刷机操作并将手机卖出,购买者在手机中安装手机卫士。手机卫士被重新安装之后,执行步骤S316,获取手机的IMEI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手机卫士发送的IMEI之后,执行步骤S318,接收该IMEI并扫描高速缓存表,查询高速缓存表中是否存在匹配数据,匹配到高速缓存表中的[7524998201]之后,通过UID:1进行查询,得到如上文所述的记录:
Username:29702xxyy.com
UID:1
Phone:19002335896
IMEI:[“752499820,1”,“752499821,0”]
得到IMEI对应的记录之后,服务器返回包括移动设备的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至手机。由手机卫士执行步骤S320,获取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并将接收到的包括移动设备的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和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若包括移动设备的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和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一致,执行步骤S322,手机卫士弹出信息“恭喜您,您的手机找到了!是否登录并取消丢失信息?”,并根据用户选择执行操作,结束流程。
若根据匹配结果,包括移动设备的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和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不一致,则执行如图3所示的步骤S324将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经过加密处理之后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之后,执行步骤S326,提示用户手机已找到。当手机开启GPS功能时,手机卫士执行步骤S328,将手机的实时位置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向用户展示手机的当前位置。另外,手机被盗者与手机当前使用者能够通过服务器执行步骤S330,即两者通过服务器进行匿名通信,其中,被盗者通过网页版的云服务器与手机当前使用者进行通信,手机当前使用者通过加密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号与被盗者进行通信。本优选实施例中,通过被盗者与手机当前使用者进行匿名通信,能够查找到盗窃者,对进而对盗窃者进行依法制裁,有效减少盗窃行为。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客户端,用于实现上述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400至少包括:检测器410、数据获取器420、数据查询器430、数据发送器440以及数据匹配器45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客户端400的各器件或组成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检测器410检测到移动设备移动启用之后,由数据获取器420获取移动设备的IMEI,并由与其耦合的数据查询器430发送携带有上述IMEI的查询请求至服务器。若在服务器本地未查询到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数据查询器430触发数据发送器440。由数据发送器440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档期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将上述信息生成记录并保存。
若在服务器本地查询到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数据查询器430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将该SIM卡信息发送至数据匹配器450进行匹配。数据匹配器450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认移动设备是否被盗。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三者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至服务器,并且通过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确认移动设备是否被盗,避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盗窃者使用恢复出厂设置或刷机等方法破解移动设备防盗。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移动设备被盗之后,不论时间长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时,服务器能够实时监测到被盗移动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查询时机,超过预定时间,则无法找回移动设备的问题,进而能够打击盗窃犯罪,降低盗窃犯罪率,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如图4所示的客户端400实现。如图4所示,检测器410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之后,触发与其耦合的数据获取器420。数据获取器420获取移动设备的IMEI,并发送至数据查询器430,由数据查询器430发送携带有上述IMEI的查询请求至服务器。
服务器接收查询请求之后,根据查询请求中携带的IMEI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其中,IMEI本身与移动设备是终身绑定且唯一不变,并且可识别性高,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IMEI、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能够保证当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能够利用移动设备信息中的一个数据信息查找到相应的其他数据信息,例如,用户移动设备被盗之后,通过云服务平台发送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至服务器,则能够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与该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相对应的IMEI信息以及使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的用户账户信息。同样,发送IMEI至服务器,就能够获取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以及用户账户信息,而利用用户账户信息也能够获得IMEI以及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
当客户端400中的数据查询器430接收到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之后,根据查询结果进行下一步骤。具体地,若根据查询结果,服务器本地未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数据查询器430触发数据发送器440,并由数据发送器440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在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记录中至少可以包括用户名称、用户身份证明(User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UID)、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的号码(即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IMEI。例如,服务器接收到上述信息之后,将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用户账户信息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下面这一记录:
Username(用户账户信息):29702xxyy.com
UID:1
Phone:19002335896
IMEI:[“752499820,0”,“752499821,0”]
需要说明的是,本优选实施例中提供的用户账号、IMEI号码以及SIM卡信息仅用作示例,并非真实存在,所选取的各个号码以及记录中各标识的位数多少不能用作真实参考。进一步,记录中所包含的各标识还可以包括与用户相关的其他信息,例如用户之前若干天内的通话数量、短信数量等。
若根据查询结果,在服务器本地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数据查询器430触发数据匹配器450,由数据匹配器450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是否移动设备被盗。具体地,若匹配结果为两者相同,则确认移动设备未被盗或被盗后已找回,若匹配结果为两者不同,则确认移动设备被盗。
确认移动设备被盗之后,数据匹配器450触发数据发送器440,由数据发送器440将移动设备档期使用的SIM卡信息加密后发送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在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移动设备已被盗的信息,并写入加密后的移动设备档期使用的SIM卡信息。另外,确认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设置于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能够获取移动设备使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时产生并存储在本地的通信信息,并将该通信信息上传至用户账户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确认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设置于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能够获取移动设备使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时产生并存储在本地的通信信息,并将该通信信息上传至用户账户信息,保证用户在找回丢失的移动设备之后,能够及时获取存储于被盗移动设备中的通信信息。即使被盗移动设备无法找回,利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也能够找回存储于被盗移动设备中的通信信息,降低因移动设备丢失带给用户的不便,保证用户的通信信息不会随用户移动设备的丢失而丢失。
基于上文各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用于实现上述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以及完善上述移动设备防盗处理客户端。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500至少包括:数据接收器510、数据查询器520、存储器530、数据反馈器540以及数据写入器550。
现介绍本发明实施例的服务器500的各器件或组成的功能以及各部分间的连接关系。如图5所示的服务器500中,数据接收器510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IMEI的查询请求,并触发数据查询器520。数据查询器520根据上述IMEI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该IMEI的记录。若根据数据查询器520的查询结果,服务器500本地未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触发与其耦合的存储器530,由存储器530接收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若根据数据查询器520的查询结果,服务器500本地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数据查询器520触发欲求和的数据反馈器540,由数据反馈器540根据上述IMEI在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将该SIM卡信息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三者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至服务器,并且通过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确认移动设备是否被盗,避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盗窃者使用恢复出厂设置或刷机等方法破解移动设备防盗。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移动设备被盗之后,不论时间长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时,服务器能够实时监测到被盗移动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查询时机,超过预定时间,则无法找回移动设备的问题,进而能够打击盗窃犯罪,降低盗窃犯罪率,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如上文所述,首先由服务器500中的数据接收器510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并触发与其耦合的数据查询器520,由数据查询器520查询服务器500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其次,根据数据查询器520的查询结果进行下一步骤。
具体地,若根据数据查询器520的查询结果,服务器500本地未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由存储器530接收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进而,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若根据数据查询器520的查询结果,服务器500本地存储有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则由数据反馈其540根据上述IMEI在包括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将该SIM卡信息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查询请求发送方为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当反馈至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的包括上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与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不匹配时,设置在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将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进行加密,并将加密后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发送至服务器500。服务器500中的存储器530接收到上述客户端发送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之后,将该SIM卡信息写入用户账户信息。待被盗移动设备开启GPS之后,移动设备中的客户端获取移动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并将该位置信息发送至服务器500,在服务器500上对被盗移动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进行显示,从而能够实时追踪到被盗移动设备的位置,增加找回被盗移动设备的可能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和继任使用者能够通过服务器500进行匿名通信。具体地,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通过云服务端传输消息至服务器500,由服务器500转发前任使用者的消息至继任使用者,继任使用者通过加密后的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传输消息至服务器500,由服务器500转发至前任使用者。本发明实施例中,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以及继任使用者能够通过服务器500进行通信,通过两任使用者的通信能够提取线索抓取偷窃者,继而减少偷窃犯罪率。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被盗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以及继任使用者之间进行通信时,两任使用者各自的信息是加密的,保证了两任使用者各自隐私的安全性。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用户移动设备丢失之后,用户能够登录服务器500,将移动设备报失。每个用户账户信息中的IMEI的标识默认为0,报失之后,由服务器500中的数据写入器550将存储在存储器530中的用户账户信息中的IMEI的标识修改为1,标识移动设备被盗,并将IMEI以及用户账户信息中UID存储在高速缓存表中。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高速缓存表缓存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当移动设备被盗,被盗者能够通过高速缓存表实时获取被盗移动设备的信息,而不用依赖现有技术中存在查询时机问题的查询机制。高速缓存表能够存储被盗移动设备的信息直到被盗移动设备被找回,当高速缓存表中缓存信息过大,数据量过大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速缓存表能够创建索引,保证实时返回被盗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
当移动设备中插入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之后,客户端发送IMEI至服务器500,服务器500中的数据接收器510接收移动设备发送的IMEI,扫描高速缓存表。若高速缓存表中存在上述IMEI,服务器500中的数据反馈器540根据UID查找到对应的记录,获取其中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给客户端,以便客户端进行匹配,进而判断移动设备是否被盗。
根据上述任意一个优选实施例或多个优选实施例的组合,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将移动设备的IMEI、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三者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至服务器,并且通过判断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确认移动设备是否被盗,避免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盗窃者使用恢复出厂设置或刷机等方法破解移动设备防盗。进一步,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移动设备被盗之后,不论时间长短,当确认移动设备被盗时,服务器能够实时监测到被盗移动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存在查询时机,超过预定时间,则无法找回移动设备的问题,进而能够打击盗窃犯罪,降低盗窃犯罪率,保护用户的财产安全,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高速缓存表缓存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当移动设备被盗,被盗者能够通过高速缓存表实时获取被盗移动设备的信息,而不用依赖现有技术中存在查询时机问题的查询机制。高速缓存表能够存储被盗移动设备的信息直到被盗移动设备被找回,当高速缓存表中缓存信息过大,数据量过大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高速缓存表能够创建索引,保证实时返回被盗移动设备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A1、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后,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并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若否,则将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若是,则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所述移动设备是否被盗。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若匹配结果为两者相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未被盗或被盗后已找回;
若匹配结果为两者不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加密后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所述移动设备已被盗。
A4、根据A2或A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设备使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时产生并存储在本地的通信信息;
上传所述通信信息至所述用户账户信息。
A5、根据A1至A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B6、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若否,接收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若是,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B7、根据B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查询请求发送方为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B8、根据B6或B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设置不同标识以标识所述移动设备是否丢失。
B9、根据B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设置不同标识以标识所述移动设备是否丢失包括:
当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IMEI对应标识为0时,标识所述移动设备未丢失;
当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IMEI对应标识为1时,标识所述移动设备已丢失。
B10、根据B6至B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还包括:
当反馈至所述客户端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与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不匹配时,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
对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进行加密;
将加密后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写入所述用户账户信息。
B11、根据B10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之后,还包括:
待所述移动设备开启GPS功能,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并进行显示。
B12、根据B10或B11所述的方法,其中,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和继任使用者之间进行匿名通信。
B13、根据B1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移动设备的前任使用者和继任使用者之间进行匿名通信,包括:
接收所述前任使用者通过云服务端传输的消息,并转发至所述继任使用者;
接收所述继任使用者通过加密后的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传输的消息,并转发至所述前任使用者。
B14、根据B9至B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的IMEI对应标识为1时,将所述IMEI以及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的用户标识UID存储在高速缓存表中;
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包括:
在所述高速缓存表中查询所述IMEI;
若所述高速缓存表中存在所述IMEI,根据所述UID查找到所述本地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获取所述SIM卡信息。
B15、根据B6至B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C16、一种客户端,包括:
检测器,配置为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
数据获取器,配置为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
数据查询器,配置为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数据发送器,配置为将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数据匹配器,配置为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是否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C17、根据C16所述的客户端,其中,所述数据匹配器还配置为:
若匹配结果为两者相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未被盗或已找回;
若匹配结果为两者不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C18、根据C16或C17所述的客户端,其中,所述客户端设置于移动设备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D19、一种服务器,包括:
数据接收器,配置为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
数据查询器,配置为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存储器,配置为接收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数据反馈器,配置为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D20、根据D19所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查询请求发送方为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D21、根据D20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
数据写入器,配置为若所述移动设备丢失,在所述服务器中的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移动设备丢失信息。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设备防盗处理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后,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并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若否,则将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若是,则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所述移动设备是否被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包括:
若匹配结果为两者相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未被盗或被盗后已找回;
若匹配结果为两者不同,则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加密后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由所述服务器在所述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所述移动设备已被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认所述移动设备被盗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移动设备使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时产生并存储在本地的通信信息;
上传所述通信信息至所述用户账户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6.一种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若否,接收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若是,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查询请求发送方为设置在所述移动设备上的客户端。
8.一种客户端,包括:
检测器,配置为检测到移动设备启用;
数据获取器,配置为获取所述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
数据查询器,配置为查询服务器中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数据发送器,配置为将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在所述服务器以互相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数据匹配器,配置为判断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信息与所述服务器中存储的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是否匹配,并根据匹配结果确认是否所述移动设备被盗。
9.一种服务器,包括:
数据接收器,配置为接收携带有移动设备的国际移动身份码IMEI的查询请求;
数据查询器,配置为查询本地是否存储有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
存储器,配置为接收所述IMEI,所述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用户识别模块SIM卡信息以及当前使用者的用户账户信息,将三者以相互映射关系生成记录并保存;
数据反馈器,配置为根据所述IMEI在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查找到包括所述IMEI的记录中的SIM卡信息,并反馈至查询请求发送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服务器,还包括:
数据写入器,配置为若所述移动设备丢失,在所述服务器中的用户账户信息中写入移动设备丢失信息。
CN201310551805.0A 2013-11-07 2013-11-07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Active CN103648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1805.0A CN103648089B (zh) 2013-11-07 2013-11-07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PCT/CN2014/087170 WO2015067102A1 (zh) 2013-11-07 2014-09-23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51805.0A CN103648089B (zh) 2013-11-07 2013-11-07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8089A true CN103648089A (zh) 2014-03-19
CN103648089B CN103648089B (zh) 2017-05-17

Family

ID=50253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51805.0A Active CN103648089B (zh) 2013-11-07 2013-11-07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8089B (zh)
WO (1) WO2015067102A1 (zh)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68189A (zh) * 2014-09-17 2015-01-0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506491A (zh) * 2014-11-28 2015-04-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数据帐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WO2015067102A1 (zh) * 2013-11-07 2015-05-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5131705A1 (zh) * 2014-10-17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防盗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100130A (zh) * 2014-04-25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5100131A (zh) * 2014-04-25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WO2016015199A1 (zh) * 2014-07-28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锁定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CN105635488A (zh) * 2016-03-17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04697A (zh) * 2016-03-25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侧实现移动设备丢失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30749A (zh) * 2016-05-09 2016-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31169A (zh) * 2016-10-14 2017-01-1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挂失的方法及云客户端、云服务器、移动终端
CN106453375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寻回方法和装置
CN106454730A (zh) * 2016-10-12 2017-02-22 深圳铂睿智恒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572462A (zh) * 2015-10-13 2017-04-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12507A (zh) * 2015-10-21 2017-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21959A (zh) * 2017-04-26 2017-07-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刷机方法、装置及刷机设备
CN106954196A (zh) * 2017-02-14 2017-07-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号码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197102A (zh) * 2017-06-29 2017-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368760A (zh) * 2017-08-03 2017-11-21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80132A (zh) * 2017-09-05 2018-01-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7967327A (zh) * 2017-11-24 2018-04-27 吉旗(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自动识别、匹配的方法
CN109145022A (zh) * 2018-08-15 2019-01-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网络身份标识写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566685A (zh) * 2017-11-14 2020-08-21 闪亮之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装置的实时事件管理系统
CN112460752A (zh) * 2020-10-27 202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器的防盗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空调器及终端
CN112637830A (zh) * 2019-10-08 2021-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终端找回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4666782A (zh) * 2020-12-03 2022-06-24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卡号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定位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015A (zh) * 2003-10-31 2004-10-27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实现手机防盗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980457A (zh) * 2005-11-30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实现报警的方法
CN101990209A (zh) * 2009-07-30 2011-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丢失后提供查找线索的方法和系统
WO2013086845A1 (zh) * 2011-12-15 2013-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用户身份识别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52024A (zh) * 2012-12-06 2013-04-1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防盗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3648089B (zh) * 2013-11-07 2017-05-1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015A (zh) * 2003-10-31 2004-10-27 大唐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实现手机防盗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980457A (zh) * 2005-11-30 2007-06-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实现报警的方法
CN101990209A (zh) * 2009-07-30 2011-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丢失后提供查找线索的方法和系统
WO2013086845A1 (zh) * 2011-12-15 2013-06-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用户身份识别方法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7102A1 (zh) * 2013-11-07 2015-05-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5100130A (zh) * 2014-04-25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05100131A (zh) * 2014-04-25 2015-11-25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终端设备防盗方法及系统
WO2016015199A1 (zh) * 2014-07-28 2016-0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锁定方法、装置、终端和服务器
CN104268189B (zh) * 2014-09-17 2018-06-22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N104268189A (zh) * 2014-09-17 2015-01-07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WO2015131705A1 (zh) * 2014-10-17 2015-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防盗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578451A (zh) * 2014-10-17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方法及防盗装置
CN104506491A (zh) * 2014-11-28 2015-04-08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数据帐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6572462B (zh) * 2015-10-13 2020-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572462A (zh) * 2015-10-13 2017-04-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612507A (zh) * 2015-10-21 2017-05-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635488A (zh) * 2016-03-17 2016-06-01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防盗处理的方法及设备
CN105704697B (zh) * 2016-03-25 2019-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侧实现移动设备丢失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CN105704697A (zh) * 2016-03-25 2016-06-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侧实现移动设备丢失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CN105930749A (zh) * 2016-05-09 2016-09-0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防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454730A (zh) * 2016-10-12 2017-02-22 深圳铂睿智恒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防盗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6331169A (zh) * 2016-10-14 2017-01-1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挂失的方法及云客户端、云服务器、移动终端
CN106453375A (zh) * 2016-11-04 2017-02-22 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的寻回方法和装置
CN106954196A (zh) * 2017-02-14 2017-07-14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话号码的获取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6921959A (zh) * 2017-04-26 2017-07-04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刷机方法、装置及刷机设备
CN107197102A (zh) * 2017-06-29 2017-09-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通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368760A (zh) * 2017-08-03 2017-11-21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状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580132A (zh) * 2017-09-05 2018-01-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66685A (zh) * 2017-11-14 2020-08-21 闪亮之星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装置的实时事件管理系统
CN107967327A (zh) * 2017-11-24 2018-04-27 吉旗(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im卡自动识别、匹配的方法
CN109145022A (zh) * 2018-08-15 2019-01-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网络身份标识写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145022B (zh) * 2018-08-15 2022-01-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网络身份标识写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637830A (zh) * 2019-10-08 2021-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终端找回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2637830B (zh) * 2019-10-08 2022-10-1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终端找回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2460752A (zh) * 2020-10-27 2021-03-0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器的防盗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空调器及终端
CN112460752B (zh) * 2020-10-27 2022-03-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器的防盗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空调器及终端
CN114666782A (zh) * 2020-12-03 2022-06-24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卡号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定位系统
CN114666782B (zh) * 2020-12-03 2023-12-12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卡号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67102A1 (zh) 2015-05-14
CN103648089B (zh) 2017-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8089A (zh)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US10462128B2 (en) Verification of both identification and presence of objects over a network
US10171449B2 (en) Account login method and device
US9361457B1 (en) Use of decoy data in a data store
CN110602216B (zh) 多终端使用单账号的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802919B (zh) 一种web网页访问拦截方法及装置
CN103647746A (zh) 用户登录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702317A (zh)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
CN108063833B (zh) Http dns解析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KR20150090204A (ko) 프라이버시 보호 데이터베이스 시스템
CN106254319B (zh) 一种轻应用登录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451488B (zh) 一种提供个人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337210A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系统
KR101258986B1 (ko) 어플리케이션 자동 설치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17375A (zh) 一种账号及口令的保存及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3702299A (zh) 移动终端防盗方法及客户端
CN103686667A (zh) 终端状态的查询方法及设备
CN112131564A (zh) 加密数据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以及介质
US1004923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fuscating the properties of a web browser
CN108463970A (zh) 保护和检索秘密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4394227A (zh) 浏览器的用户数据传输方法、系统以及浏览器
CN101842783B (zh) 用于管理数字版权管理权利对象的方法和装置
US9098882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products for anonymous loan documents
CN103647652A (zh) 一种实现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20170163792A1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FOR DATA BACK TRANSMISSION AFTER LOSS OF MOBILE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1

Address after: Room 801, 8th floor, No. 104, floors 1-19, building 2, yard 6, Jiuxianqia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8 room 112, block D, 28 new street, new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