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268189B -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68189B
CN104268189B CN201410476608.1A CN201410476608A CN104268189B CN 104268189 B CN104268189 B CN 104268189B CN 201410476608 A CN201410476608 A CN 201410476608A CN 104268189 B CN104268189 B CN 1042681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data
evaluation
operation data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766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68189A (zh
Inventor
陈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4766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268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4268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8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68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68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1Indexing; Web crawling techniqu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属于互联网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将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所述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如果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基于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比较模块和评价模块。本发明可以得到理性的数据支持,从而得到科学、客观和合理的评价结果,进而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比如,游戏应用、即时通讯应用、天气应用、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等。当用户使用某个应用之后,可以在提供该应用的平台中对该应用进行评价,使得应用运营商等可以获知大众对应用的实际使用感受。其中,对该应用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或者采用数字评分,比如,5分表示对该应用非常满意,4分表示对该应用满意,3分表示对该应用比较满意,2分表示对该应用比较不满意,1分表示对该应用非常不满意。然而,不管是采用语言描述对应用进行评价,还是采用数字评分对该应用进行评价,这些评价都是用户以感性的方式得到,缺乏理性的数据支持,从而使最终的评价结果不够客观和科学,进而无法保证最终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将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所述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基于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
优选地,所述应用运行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包括应用画面总帧数、所述应用在终端上的每次安装时间、每次卸载时间、每次启动时间、每次已运行时长、系统环境参数、用户特征信息、启动总次数和启动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动态数据包括当前运行所述应用时所述终端的内存占用率、所述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占用率、应用运行流畅度、所述终端的硬件温度和本次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所述将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所述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之后,还包括:
如果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将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
对于所述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时间段,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
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根据所述应用标识、所述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所述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之后,还包括:
创建第一评价报表,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为空白的评价报表;
将所述评价结果填充到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中,得到第二评价报表;
将所述第二评价报表发送给所述终端。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评价应用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所述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评价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基于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
优选地,所述应用运行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包括应用画面总帧数、所述应用在终端上的每次安装时间、每次卸载时间、每次启动时间、每次已运行时长、系统环境参数、用户特征信息、启动总次数和启动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动态数据包括当前运行所述应用时所述终端的内存占用率、所述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占用率、应用运行流畅度、所述终端的硬件温度和本次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将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
优选地,所述评价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时间段,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所述评价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根据所述应用标识、所述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所述评价模块还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第一评价报表,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为空白的评价报表;
填充单元,用于将所述评价结果填充到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中,得到第二评价报表;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评价报表发送给所述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该多个终端发送的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其中,应用运行数据是终端运行该应用时得到的理性的数据,并不是通过用户以感性的方式得到;并且对该应用进行评价时也是根据该应用运行数据,进行客观和科学地计算得到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保证对该应用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应用的系统架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应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应用的系统架构图。在图1中包括终端侧和服务器侧,终端侧用于运行该应用,在运行该应用的过程中采集应用运行数据,并将采集的应用运行数据上传到服务器侧。如图2所示,服务器侧可以包括应用评价数据库、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和应用评价查询模块,且应用评价数据库、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和应用评价查询模块可以位于同一服务器上,还可以位于不同服务器上。另外,应用评价数据库用于存储终端侧上传的应用运行数据;应用数据分析模块用于对应用评价数据库中存储的应用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应用评价查询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侧发送的评价查询请求消息,并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应用运行数据,以生成评价结果返回给终端侧。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3,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301: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步骤302:将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步骤303:如果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基于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该多个终端发送的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其中,应用运行数据是终端运行该应用时得到的理性的数据,并不是通过用户以感性的方式得到;并且对该应用进行评价时也是根据该应用运行数据,进行客观和科学地计算得到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保证对该应用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优选地,应用运行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包括应用画面总帧数、该应用在终端上的每次安装时间、每次卸载时间、每次启动时间、每次已运行时长、系统环境参数、用户特征信息、启动总次数和启动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动态数据包括当前运行该应用时终端的内存占用率、终端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占用率、应用运行流畅度、终端的硬件温度和本次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将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之后,还包括:
如果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将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
优选地,基于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
对于该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应用标识和该时间段,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基于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
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对于该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根据该应用标识、该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之后,还包括:
创建第一评价报表,第一评价报表为空白的评价报表;
将该评价结果填充到第一评价报表中,得到第二评价报表;
将第二评价报表发送给终端。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均可按照任意结合形成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流程图。参见图4,该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401: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为了客观、科学、合理地对应用进行评价,需要运行该应用的终端运行该应用时采集应用运行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侧。在本步骤中的多个终端均是运行该应用的终端,且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包括应用画面总帧数、该应用在终端上的每次安装时间、每次卸载时间、每次启动时间、每次已运行时长、系统环境参数、用户特征信息、启动总次数和启动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动态数据包括当前运行该应用时该终端的内存占用率、该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占用率、应用运行流畅度、该终端的硬件温度和本次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由于静态数据是不会随着该应用的运行时长而变化的,所以,可以在终端开始运行该应用时,将该静态数据发送给服务器侧。而对于动态数据,由于动态数据是随着该应用的运行时长而变化的,所以,终端可以周期性的采集动态数据,并发送给服务器侧。
下面对上述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中的部分概念进行解释说明:
每次安装时间和每次卸载时间:终端可能会多次安装和卸载该应用,所以终端可以记录每次安装该应用时间,以及每次卸载该应用的时间。
每次已运行时长:在本次运行该应用之前,该终端每次运行该应用的运行时长,比如,之前在该终端上运行该应用的次数为3次,而每次已运行时长为这3次运行该应用的时长。
系统环境参数:运行该应用的终端的系统参数,比如,该终端的系统版本、该终端的内存大小、该终端的处理器型号等等。
用户特征信息:表示该用户的特征的一些信息,比如,年龄、性别、所在地理区域等等。
启动总次数:在该终端上第一次安装该应用与当前时间之间,该终端启动该应用的总次数。
启动频率:在单位时间内启动该应用的次数。
当前运行该应用时该终端的内存占用率:当前运行该应用时该终端的内存占用大小除以该终端的内存总大小。
该终端的CPU占用率:当前运行该应用时该终端的CPU占用大小处于该终端的CPU总大小。
应用运行流畅度:该终端每秒显示该应用的画面帧数,即,该终端在一秒之内可以显示多个帧画面。
该终端的硬件温度:该应用的运行时长不同时,该终端的硬件温度也不同。当该应用的运行时长较短时,该终端的硬件温度较低,反之,当该应用的运行时长较长时,该终端的硬件温度较高。所以,此处的硬件温度是当终端周期采集动态数据时,该终端的硬件温度。
本次运行时长:终端结束运行该应用时,从本次启动该应用到结束运行该应用之间的时长确定为本次运行时长。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应用运行数据中涉及到的单位时间是事先设置的,且单位时间的时间长度可以为1小时、一天或者5天,本发明实施例对单位时间的时间长度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运行数据不仅可以包括上述提到的数据,还可以包括应用下载次数、应用卸载次数等,另外,后续根据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时,该应用运行数据中不仅包括终端发送的数据,还可以包括服务器统计的数据,比如,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等等。其中,应用下载次数和应用卸载次数可以为该终端对应的,且可以是终端对下载次数和卸载次数进行统计,并发送给服务器侧,还可以是服务器侧直接针对该终端,对该应用的下载次数和卸载次数进行统计。
其中,日留存率是第一用户数与第二用户数之间的比值,第一用户数为第一天内安装该应用的用户数,第二用户数为第二天第一用户数中还保留的用户数。周留存率是第三用户数与第四用户数之间的比值,第三用户数为本周的第一天内安装该应用的用户数,第四用户数为本周的最后一天结束时第三用户数中还保留的用户数。同理,月留存率为第五用户数与第六用户数之间的比值,第五用户数为本月的第一天内安装该应用的用户数,第六用户数为本月的最后一天结束时第五用户数中还保留的用户数。比如,第一用户数为100,第二用户数为50,则日留存率为50%。第三用户数为500,第四用户数为300,则周留存率为60%。第五用户数为1000,第六用户数为800,则月留存率为80%。
针对于图1中服务器侧包括应用评价数据库、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和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步骤401中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应用评价数据库,即,步骤401具体可以为:应用评价数据库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步骤402:将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由于用户很有可能会出现操作错误,以错误地打开该应用,从而导致应用运行数据比较极端,比如,某个终端运行该应用不到3秒就结束运行该应用,此时,该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可能会影响该应用的评价结果,所以,当服务器侧的应用评价数据库接收到应用运行数据,应用评价数据需要将该应用运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数据分析模块,使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对该应用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该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具体地,步骤402可以为:应用评价数据库将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发送给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当应用数据分析模块接收到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时,对于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该应用数据分析模块获取该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并将该类型数据与该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当该类型数据位于该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之内,确定该类型数据有效。
进一步地,当该类型数据不位于该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之内时,则确定该类型数据无效。
例如,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包括的数据类型有应用运行流畅度、终端的硬件温度、CPU占用率和启动频率,且应用运行流畅度对应的类型数据为10xps,终端的硬件温度对应的类型数据为40度,CPU占用率对应的类型数据为25%,启动频率对应的类型数据为35次。此时,该应用数据分析模块根据每个数据类型,从如下表1所示的数据类型与数据区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应用运行流畅度对应的数据区间为(5,20),终端的硬件温度对应的数据区间为(30,50),CPU占用率对应的数据区间为(20%,80%),启动频率对应的数据区间为(1,10)。应用运行流畅度10xps位于应用运行流畅度对应的数据区间为(5,20)内,确定应用运行流畅度对应的类型数据有效;终端的硬件温度40度位于终端的硬件温度对应的数据区间为(30,50)内,确定硬件温度对应的类型数据有效;CPU占用率25%位于CPU占用率对应的数据区间为(20%,80%)内,确定CPU占用率对应的类型数据有效;启动频率为35次不位于启动频率对应的数据区间为(1,10)内,确定启动频率对应的类型数据无效。
表1
数据类型 数据区间
应用运行流畅度 (5,20)
终端的硬件温度 (30,50)
CPU占用率 (20%,80%)
启动频率 (1,10)
…… ……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上述表1中的数据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可能会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是事先设置的,且随着服务器中存储的应用运行数据的增多,可以根据存储的应用运行数据建立正态分布模型,从而对数据区间进行更新。
可选地,通过步骤402判断该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之后,应用数据分析模块还可以对每个数据类型对应的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每个数据类型对应的分析结果。之后,将每个数据类型对应的分析结果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比如,应用数据分析模块可以对应用运行流畅度进行分析,以确定最终的分析结果为流畅、普通还是缓慢。
步骤403:如果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将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
当确定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时,将该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后续,基于该应用评价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对该应用进行评价,从而避免了无效数据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其中,该多个终端向服务器侧发送应用运行数据时,会携带该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的应用标识,此时,将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的具体操作可以为:根据该应用标识和数据类型,将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和该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的时间戳存储在应用标识、数据类型、应用运行数据与时间戳之间的对应关系中。
该应用标识可以为该应用的名称、该应用在服务器中的编号等等,该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的时间戳可以是终端向服务器侧发送应用运行数据时携带的,还可以是服务器侧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时确定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均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有效数据包括:应用运行流畅度10xps、终端的硬件温度40度、CPU占用率25%。并且,应用运行流畅度10xps、终端的硬件温度40度和CPU占用率25%对应的时间戳均为2014-3-20-14:00,该应用标识为ID1。根据该应用标识ID1和数据类型,将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和该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的时间戳存储在如下表2所示的应用标识、数据类型、应用运行数据域时间戳之间的对应关系中。
表2
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上述表2所示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实际应用中,应用评价数据库中的结构可能会有所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步骤404:如果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基于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不仅可以对同一应用的不同评价指标生成评价结果,还可以对不同应用的同一评价指标生成评价结果,下面对该两种情况分别进行说明,第一种情况是对同一应用的不同评价指标生成评价结果进行说明,第二种情况是对不同应用的同一评价指标生成评价结果进行说明:
第一种情况,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对于该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该应用标识和该时间段,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具体地,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对于该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该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该应用标识和该时间段,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其中,上述还提到应用运行数据中的动态数据是终端周期性上传的,而此处的时间段是大于或等于该周期长度的,并且第一评价查询请求是用于查询该应用在该时间段内的多个评价指标对应的评价结果。另外,评价指标是用于表示该应用的特性的指标,且该评价指标可以是上述的数据类型,还可以是综合多个数据类型得到的综合性的指标,比如,热门程度、用户群特征、用户的行为习惯、综合排名、整体行业特征等等。当评价指标是综合多个数据类型得到的综合性指标时,需要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进而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比如,该评价指标为综合排名,根据该综合排名,可以从如下表3所示的评价指标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为启动次数、每次已运行时长和安装次数。
表3
评价指标 数据类型
热门程度 运行次数、下载次数、启动频率
用户群特征 年龄、性别
综合排名 启动次数、每次已运行时长和安装次数
…… ……
其中,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的具体操作可以为:对于该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获取该评价指标对应的算法;根据获取的算法和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计算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其中,应用的评价指标可能包括多个,且每个评价指标对应的算法可能都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每个评价指标的算法不进行一一赘述。
第二种情况,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对于该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根据该应用标识、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具体地,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对于该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根据该应用标识、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之后,应用评价查询模块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上述两种情况生成评价结果之后,服务器侧还需要将该评价结果发送给终端,具体为:创建第一评价报表,第一评价报表为空白的评价报表。将该评价结果填充到第一评价报表中,得到第二评价报表。将第二评价报表发送给该终端。
其中,第二评价报表可以为表格、饼图或者直方图。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评价报表到底是表格、饼图和直方图中的哪种形式,是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的,当用户选择表格时,第二评价报表的形式为表格;当用户选择饼图时,第二评价报表为饼图;当用户选择直方图时,第二评价报表为直方图。当然,除了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第二评价报表的形式以外,服务器侧还可以事先对每个评价指标定义一个形式。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该多个终端发送的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其中,应用运行数据是终端运行该应用时得到的理性的数据,并不是通过用户以感性的方式得到;并且对该应用进行评价时也是根据该应用运行数据,进行客观和科学地计算得到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保证对该应用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评价应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01、比较模块502和评价模块503。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比较模块502,用于将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评价模块503,用于如果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基于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
优选地,应用运行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包括应用画面总帧数、该应用在终端上的每次安装时间、每次卸载时间、每次启动时间、每次已运行时长、系统环境参数、用户特征信息、启动总次数和启动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动态数据包括当前运行该应用时终端的内存占用率、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占用率、应用运行流畅度、终端的硬件温度和本次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如果该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将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
优选地,评价模块503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对于该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该应用标识和该时间段,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评价模块503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该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对于该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根据该应用标识、该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该应用的评价结果。
优选地,评价模块503还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第一评价报表,第一评价报表为空白的评价报表;
填充单元,用于将评价结果填充到第一评价报表中,得到第二评价报表;
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二评价报表发送给该终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该多个终端发送的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其中,应用运行数据是终端运行该应用时得到的理性的数据,并不是通过用户以感性的方式得到;并且对该应用进行评价时也是根据该应用运行数据,进行客观和科学地计算得到的。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保证对该应用的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评价应用的装置在评价应用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评价应用的装置与评价应用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评价应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将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所述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如果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将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对于所述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时间段,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或者,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根据所述应用标识、所述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运行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包括应用画面总帧数、所述应用在终端上的每次安装时间、每次卸载时间、每次启动时间、每次已运行时长、系统环境参数、用户特征信息、启动总次数和启动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动态数据包括当前运行所述应用时所述终端的内存占用率、所述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占用率、应用运行流畅度、所述终端的硬件温度和本次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之后,还包括:
创建第一评价报表,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为空白的评价报表;
将所述评价结果填充到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中,得到第二评价报表;
将所述第二评价报表发送给所述终端。
4.一种评价应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
比较模块,用于将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的每个类型数据与所述每个类型数据对应的数据区间进行比较,以判断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是否有效;
存储模块,用于如果所述多个终端发送的应用运行数据中存在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则将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存储在应用评价数据库中;
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有效的应用运行数据,对应用进行评价;
所述评价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一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一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应用标识、多个评价指标标识和时间段;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多个评价指标标识中的任一评价指标标识,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数据类型、所述应用标识和所述时间段,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
或者,
所述评价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评价查询请求,所述第二评价查询请求中携带评价指标标识、时间段和多个应用标识;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评价指标标识,从存储的评价指标标识与数据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类型;
第四获取单元,用于对于所述多个应用标识中的任一应用标识,根据所述应用标识、所述时间段和获取的数据类型,从所述应用评价数据库中获取对应的应用运行数据;
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获取的应用运行数据,生成所述应用的评价结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运行数据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所述静态数据包括应用画面总帧数、所述应用在终端上的每次安装时间、每次卸载时间、每次启动时间、每次已运行时长、系统环境参数、用户特征信息、启动总次数和启动频率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动态数据包括当前运行所述应用时所述终端的内存占用率、所述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占用率、应用运行流畅度、所述终端的硬件温度和本次运行时长中的一项或多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模块还包括:
创建单元,用于创建第一评价报表,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为空白的评价报表;
填充单元,用于将所述评价结果填充到所述第一评价报表中,得到第二评价报表;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评价报表发送给所述终端。
CN201410476608.1A 2014-09-17 2014-09-17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4268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608.1A CN104268189B (zh) 2014-09-17 2014-09-17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476608.1A CN104268189B (zh) 2014-09-17 2014-09-17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8189A CN104268189A (zh) 2015-01-07
CN104268189B true CN104268189B (zh) 2018-06-22

Family

ID=5215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76608.1A Active CN104268189B (zh) 2014-09-17 2014-09-17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2681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5411B (zh) * 2015-07-09 2018-08-24 中山大学 一种基于app质量的app排名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172016A (zh) * 2018-07-11 2019-01-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电动牙刷的刷牙评分系统及方法
CN110796461B (zh) * 2018-08-01 2024-04-1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评价选品正确性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7139B2 (en) * 2003-08-07 2007-06-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ices heuristics for computer adapter placement in logical partitioning operations
CN102082694A (zh) * 2011-03-04 2011-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评价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3648089A (zh) * 2013-11-07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648180A (zh) * 2013-12-04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02304A (zh) * 2012-12-26 2014-07-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评测Web应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89465A1 (en) * 2010-10-06 2012-04-12 Walt Froloff Activity based mobile ad system and internet business model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37139B2 (en) * 2003-08-07 2007-06-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rvices heuristics for computer adapter placement in logical partitioning operations
CN102082694A (zh) * 2011-03-04 2011-06-0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评价方法及应用服务器
CN103902304A (zh) * 2012-12-26 2014-07-0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评测Web应用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648089A (zh) * 2013-11-07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648180A (zh) * 2013-12-04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之间分享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68189A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87958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onitor media presentations
US1168203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estimate population reach from different marginal ratings and/or unions of marginal ratings based on impression data
US10896243B1 (en) Real-time event transcrip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3686237B (zh) 推荐视频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US1145728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reate a panel of media device users
Wu et al. Modeling dynamics of online video popularity
CN103647800A (zh) 推荐应用资源的方法及系统
CN105224343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更新提示方法和装置
CN104881803B (zh) 一种分析广告点击链接的方法及装置
US9471624B1 (en) Method for recommending applications for deletion
US20140082660A1 (en) Ad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CN102929938A (zh) 一种可播放型网络资源的排序方法及装置
CN109996122B (zh) 一种视频推荐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3997662A (zh) 节目推送的方法及系统
CN104268189B (zh) 评价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10982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Audience Measurements of a Television Program
US20210297739A1 (en) Optimization of broadcast event effectiveness
CN103700004A (zh) 一种微博广告服务信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8259207A (zh) 流量统计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810638A (zh) 通过跳过冗余片段优化顺序内容的传递
CN106303591A (zh) 一种视频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6909567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57500B (zh) 用户流量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6156270A (zh) 多媒体数据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7395377A (zh) 一种广播列表推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1446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nyu District, South Village, Huambo Business District Wanda Plaza, block B1, floor 28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55, Guangzhou, Whampoa Avenue, No. 2, creative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3-08,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Huadu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