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572462A -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572462A
CN106572462A CN201510669871.7A CN201510669871A CN106572462A CN 106572462 A CN106572462 A CN 106572462A CN 201510669871 A CN201510669871 A CN 201510669871A CN 106572462 A CN106572462 A CN 1065724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code
terminal
user identification
matching relations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66987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572462B (zh
Inventor
任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66987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57246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5724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24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5724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5724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与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向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在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用户使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学习、娱乐等等,不仅可丰富生活,还给用户带来便利。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为了方便操作,用户把更多的个人信息存储在了智能的移动终端上,这样在带来的互联网移动化便捷的体验中,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移动设备相比传统的台式计算机,更容易丢失,因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也随之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旨在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其中包括:
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
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其中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
获取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并且第一终端号信息与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会向该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告知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在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的发送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在以下的说明中,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将参考由一部或多部计算机所执行的步骤及符号来说明,除非另有述明。因此,这些步骤及操作将有数次提到由计算机执行,本文所指的计算机执行包括了由代表了以一结构化型式中的数据的电子信号的计算机处理单元的操作。此操作转换该数据或将其维持在该计算机的内存系统中的位置处,其可重新配置或另外以本领域测试人员所熟知的方式来改变该计算机的运作。该数据所维持的数据结构为该内存的实体位置,其具有由该数据格式所定义的特定特性。但是,本发明原理以上述文字来说明,其并不代表为一种限制,本领域测试人员将可了解到以下所述的多种步骤及操作亦可实施在硬件当中。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执行的软件对象。本文所述的不同组件、模块、引擎及服务可看做为在该运算系统上的实施对象。而本文所述的装置及方法优选的以软件的方式进行实施,当然也可在硬件上进行实施,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参见图1a,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系统的场景示意图,该告警信息发送系统可以包括告警信息发送装置,主要用于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并且第一终端号信息与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会向该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等等。
如图1a所示,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对手机A的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信息以及手机A卡上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当匹配关系变更,如用户手机A被偷,到运营商更换手机卡时,根据原IMSI信息获取对应的手机号码,并将告警信息发送至该手机号码,如手机A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用户对其进行追踪,等等。
以下将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将从告警信息发送装置的角度进行描述,该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服务器或网关等网络设备中。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包括: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与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向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在步骤S101中,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该第一终端号信息与该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号信息是指终端的标识信息,比如可以是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层)标签,也就是网卡的物理地址;或者,可以指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又称为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即手机的唯一识别号码;或者,还可以是用户设定的用于唯一识别终端的标识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识别码信息是指用户的标识信息,比如可以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储存在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中,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或者是用户关联的通讯账号信息等用于唯一识别用户的标识。
优选的,“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可以具体如下:
a、通过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身份信息监控请求;
b、根据该身份信息监控请求,获取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
c、建立该第一终端号信息和该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
d、对该第一终端号信息和该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比如,首先需要用户在终端(如手机)上下载安装该终端应用客户端,用于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并发送告警信息等,其中,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功能由系统后台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身份信息监控请求由用户点击或触摸该终端应用所输入,以开启监控功能;其中,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可以是身份监控请求中携带的,也可以是预先进行设置,当接收到身份信息监控请求时,由服务器自动读取;在获取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后,建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实时的对该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在步骤S102中,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该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
在步骤S103中,向该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所述步骤S102与步骤S103可具体为:
比如,当监控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如用户识别码信息在改变时,可以认为匹配关系发现异常,由此可以向原用户识别码信息(即变更前的用户识别码信息)或者第一终端号信息所对应的用户账号,如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发送告警信息,为了描述方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均以向原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进一步的,比如,在对手机的IMEI信息和手机SIM卡上的IMSI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时,如果发现IMSI信息发生改变,可以认为当前IMEI信息和IMSI信息发生异常,其后获取该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并向该改手机号码发送告警信息。
优选的,“向该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可以具体为:向该预设用户账号发送位置信息,其中,该位置信息为第一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的位置信息。
比如,当用户发现手机丢失时,用户可以即时向运营商请求更换手机SIM卡(手机号码不变),那么,此时IMSI信息会发生改变,导致IMSI信息与IMEI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或者,当手机被非法使用者盗用之后,非法使用者更换手机SIM卡(手机号码发生改变),那么,此时IMSI信息也会发生改变,导致IMSI信息与IMEI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等等;在上述各种情况下,系统后台均会向该变更前的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发送一个告警信息,如提醒重要信息的更改,匹配关系的重新设置,以及第一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即丢失手机)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用户对其进行追踪等。
其中,发送告警信息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可以通过短信息、推送信息、邮件或其他即时通讯信息,如微信信息或微博私信等方式来发送该告警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向该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后,系统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匹配关系,如该新的匹配关系指示第二终端号信息和该预设用户账号当前对应的用户识别码信息相互匹配;也就是说,当前变更后的用户识别码信息与预设用户账号相对应,并且,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向用户展示该告警信息。
更为有选的,为了防止坏人想关闭监控功能,更好的实现实时监控,还可以对关闭监控功能的条件进行设定,比如,在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时,还可以包括:
通过该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的请求;
根据该请求进行用户身份鉴权;
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后,通过终端应用向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进一步的,进行用户身份鉴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用户指纹识别进行鉴权,若指纹识别通过后才可以解除监控功能,或者,也可以利用视频图像识别进行鉴权,若视频图像识别通过后才可以解除监控功能等。
可以理解的是,增加身份鉴权可以避免在被三方工具强行卸载或者在不鉴别身份下关闭监控,进一步提高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在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或者检测出该终端应用被三方工具强行卸载时,还可以通过当前所连接的网络环境向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通过该告警信息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
当然了,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通过后,可以认为该解除操作合法,允许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并且第一终端号信息与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会向该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告知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在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提高安全性。
第二实施例
根据第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以下将举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该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信号为手机A的IMEI信息,用户识别码信息为手机A上SIM卡的IMSI信息。以下将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在步骤S201中,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对手机A的IMEI信息和手机A上SIM卡的IMSI信息进行监控。
本实施例中,首先需要用户在终端(如手机)上下载安装该终端应用客户端,用于对手机A的终端号信息和手机卡上的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并发送告警信息,如基于位置服务(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等,其中,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功能由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完成。
比如,告警信息发送装置通过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身份信息监控请求,根据该身份信息监控请求,获取手机A的IMEI信息和手机A上SIM卡的IMSI信息,从而建立手机A的IMEI信息和手机A上SIM卡的IMSI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对该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其中,IMEI指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是手机的唯一识别号码,IMSI指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通常的,在SIM卡正常使用时,每一SIM卡上的IMSI与手机号码唯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该身份信息监控请求由用户点击或触摸该终端应用客户端所输入,以开启监控功能;其中,手机A的IMEI信息和手机A上SIM卡的IMSI信息可以是身份监控请求中携带的,也可以是预先在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存储的,等等,当接收到身份信息监控请求时,由告警信息发送装置自动读取;在获取IMEI信息和IMSI信息后,建立IMEI信息和IMSI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实时的对该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在步骤S202中,告警信息发送装置监测到IMEI信息和IMSI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该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账号信息。
在步骤S203中,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向手机账号信息指示的手机号码发送IMEI信息所指示的手机的位置信息。
其中,所述步骤S202与步骤S203可具体为:
比如,在对手机A的IMEI信息和手机A上SIM卡的IMSI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时,如果发现IMSI信息发生改变,可以认为当前IMEI信息和IMSI信息发生异常,其后获取该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并向该手机号码发送告警信息。
优选的,可以具体为向该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位置信息,其中,该位置信息为该IMEI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即手机A)的位置信息。
比如,可一并参考图1a,当用户发现手机(手机A)丢失时,用户可以即时向运营商请求更换手机SIM卡(手机号码不变),从而导致IMSI信息发生改变,IMSI信息与IMEI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这时,系统后台会向该变更前的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一个告警信息,如提醒重要信息的更改,匹配关系的重新设置,以及IMEI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即丢失手机A)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用户对其进行追踪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向该变更前的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告警信息后,用户可以利用手机B接收该告警信息,从而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匹配关系,如该新的匹配关系指示手机B的IMEI信息和该手机号码当前对应的IMSI信息相互匹配;可以理解的是,SIM卡进行更换后,相对应的IMSI信息发生了变更,但是由于手机号码没有改变,因此当前变更后的IMSI信息与手机号码是相对应的;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手机B查看该告警信息。
更为优选的,为了防止坏人想关闭监控功能,更好的实现实时监控,还可以对关闭监控功能的条件进行设定,比如:
在步骤S204中,告警信息发送装置接收解除对IMEI信息和IMSI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的请求。
在步骤S205中,告警信息发送装置根据该请求进行用户身份鉴权。
在步骤S206中,告警信息发送装置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后,向该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发送告警信息。
其中,所述步骤S204至步骤S206可具体为:
优选的,通过前述预设终端应用来接收用户发送的解除监控请求,其中,进行用户身份鉴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用户指纹识别进行鉴权,若指纹识别通过后才可以解除监控功能,或者,也可以利用视频图像识别进行鉴权,若视频图像识别通过后才可以解除监控功能等。
可以理解的是,增加身份鉴权可以避免在被三方工具强行卸载或者在不鉴别身份下关闭监控,进一步提高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在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或者检测出该终端应用被三方工具强行卸载时,还可以通过当前所连接的网络环境向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通过该告警信息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并且第一终端号信息与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会向该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告知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在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发送告警信息,如提醒重要信息的更改,匹配关系的重新设置,以及第一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用户对其进行追踪等,以便用户能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提高安全性。
第三实施例
为便于更好的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装置。其中名词的含义与上述告警信息的发送的方法中相同,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可以包括监控单元301、获取单元302以及告警信息发送单元303。
其中该监控单元301,用于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号信息是指终端的标识信息,比如可以是个人电脑PC的MAC标签,也就是网卡的物理地址;或者,可以指移动设备国际识别码IMEI,又称为国际移动设备标识,即手机的唯一识别号码;或者,还可以是用户设定的用于唯一识别终端的标识等。
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识别码信息是指用户的标识信息,比如可以是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储存在SIM卡中,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或者是用户关联的通讯账号信息等用于唯一识别用户的标识。
优选的,该监控单元301可以具体包括:
a、接收子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身份信息监控请求;
b、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身份信息监控请求,获取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
c、匹配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
d、监控子单元,用于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比如,首先需要用户在终端(如手机)上下载安装该终端应用客户端,用于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并发送告警信息等,其中,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功能由系统后台完成。
可以理解的是,身份信息监控请求由用户点击或触摸该终端应用所输入,以开启监控功能;其中,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可以是身份监控请求中携带的,也可以是预先进行设置,当接收到身份信息监控请求时,由服务器自动读取;在获取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后,建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实时的对该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进一步的,获取单元302,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告警信息发送单元303,用于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比如,当监控单元301监控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如用户识别码信息在改变时,可以认为匹配关系发现异常,由此告警信息发送单元303可以向原用户识别码信息(即变更前的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用户账号,如手机号、QQ号、微信号等发送告警信息。
进一步的,比如,在对手机的IMEI信息和手机SIM卡上的IMSI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时,如果发现IMSI信息发生改变,可以认为当前IMEI信息和IMSI信息发生异常,其后获取该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码,并向该改手机号码发送告警信息。
优选的,告警信息发送单元303,还用于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的位置信息。
比如,当用户发现手机丢失时,用户可以即时向运营商请求更换手机SIM卡(手机号码不变),从而导致IMSI信息发生改变,IMSI信息与IMEI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这时,系统后台会向该变更前的IMSI信息所对应的手机号发送一个告警信息,如提醒重要信息的更改,匹配关系的重新设置,以及第一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即丢失手机)的位置信息,以便于用户对其进行追踪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向该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后,系统可以重新建立新的匹配关系,获取单元302,还可以用于获取新的匹配关系,该新的匹配关系指示第二终端号信息和预设用户账号当前对应的用户识别码信息相互匹配;也就是说,当前变更后的用户识别码信息与预设用户账号相对应;还包括展示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向用户展示该告警信息。
更为有选的,为了防止坏人想关闭监控功能,更好的实现实时监控,还可以对关闭监控功能的条件进行设定,比如,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的请求;
鉴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进行用户身份鉴权;
该告警信息发送单元303还可以用于: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后,通过终端应用向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进一步的,进行用户身份鉴权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可以利用用户指纹识别进行鉴权,若指纹识别通过后才可以解除监控功能,或者,也可以利用视频图像识别进行鉴权,若视频图像识别通过后才可以解除监控功能等。
可以理解的是,增加身份鉴权可以避免在被三方工具强行卸载或者在不鉴别身份下关闭监控,进一步提高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在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或者检测出该终端应用被三方工具强行卸载时,还可以通过当前所连接的网络环境向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通过该告警信息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
当然了,该装置还可以包括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通过后,允许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具体实施时,以上各个单元可以作为独立的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作为同一或若干个实体来实现,以上各个单元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该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具体可以集成在服务器或网关等网络设备中。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监控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并且第一终端号信息与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当监测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会向该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的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以告知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化;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监测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并在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发送告警信息,以便用户能及时对个人信息进行安全处理,提高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装置,譬如为计算机、平板电脑、具有触摸功能的手机等等,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装置与上文实施例中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属于同一构思,在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装置上可以运行所述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中提供的任一方法,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所述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发明所述告警信息发送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测试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终端的存储器中,并被该终端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所述告警信息发送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告警信息发送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
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包括:
通过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身份信息监控请求;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监控请求,获取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
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
对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的请求;
根据所述请求进行用户身份鉴权;
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通过后,允许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请求进行用户身份鉴权之后,还包括:
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后,通过终端应用向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包括:
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的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新的匹配关系,所述新的匹配关系指示第二终端号信息和预设用户账号当前对应的用户识别码信息相互匹配;
通过第二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展示所述告警信息。
7.一种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控单元,用于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进行监控,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与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对应匹配;
获取单元,用于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发生变更时,获取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
告警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包括:
接收子单元,用于通过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身份信息监控请求;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监控请求,获取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
匹配建立子单元,用于建立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
监控子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预设终端应用,接收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的请求;
鉴权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请求进行用户身份鉴权;
控制单元,用于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通过后,允许解除对第一终端号信息和用户识别码信息的匹配关系进行监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
当确定出用户身份鉴权不通过后,通过终端应用向所述用户识别码信息所对应的预设用户账号发送告警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信息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预设用户账号发送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为所述第一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的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任一项所述的告警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新的匹配关系,所述新的匹配关系指示第二终端号信息和预设用户账号当前对应的用户识别码信息相互匹配;
展示单元,用于通过第二终端号信息所指示的终端,展示所述告警信息。
CN201510669871.7A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5724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9871.7A CN106572462B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69871.7A CN106572462B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2462A true CN106572462A (zh) 2017-04-19
CN106572462B CN106572462B (zh) 2020-07-24

Family

ID=5850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69871.7A Active CN106572462B (zh) 2015-10-13 2015-10-13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57246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536A (zh) * 2019-12-30 2020-05-1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3561A1 (en) * 2002-03-08 2004-10-14 Peter Jakubowski Hand portable monitor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personnel presence at a location
CN101909279A (zh) * 2010-07-07 2010-12-08 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手机视频监控的鉴权方法
CN101990209A (zh) * 2009-07-30 2011-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丢失后提供查找线索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48089A (zh) * 2013-11-07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678980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EP2793495A1 (en) * 2011-12-15 2014-10-22 ZTE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us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3561A1 (en) * 2002-03-08 2004-10-14 Peter Jakubowski Hand portable monitoring device for monitoring personnel presence at a location
CN101990209A (zh) * 2009-07-30 2011-03-2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丢失后提供查找线索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09279A (zh) * 2010-07-07 2010-12-08 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手机视频监控的鉴权方法
EP2793495A1 (en) * 2011-12-15 2014-10-22 ZTE Corporation Mobile terminal and user identification method
CN103648089A (zh) * 2013-11-07 2014-03-19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设备防盗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3678980A (zh) * 2013-12-06 2014-03-2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82536A (zh) * 2019-12-30 2020-05-19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Sim卡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572462B (zh)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0466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EP3780539A1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login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device
CN105303097B (zh) 移动终端的验证方法、移动终端及验证系统
WO2013138714A1 (en) Authentication system
CN10567751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394259B (zh) 来电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992204A (zh) 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的访问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2958008A (zh) 一种实现即时通讯的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
CN112770129B (zh) 基于直播的群聊建立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06790727A (zh) 消息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06878108B (zh) 网络流量回放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1885007B (zh) 信息溯源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3067257A (zh) 在社会性网络服务中实现数据互通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5337739B (zh) 安全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4917796A (zh) 信用账户创建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5306202A (zh)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04935548A (zh) 基于智能纹身设备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7054307A1 (zh) 用户信息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3679068A (zh) U盘的安全处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3420230B (zh) 基于群聊的匹配咨询推送方法、相关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209584A (zh) 基于互联网的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7294981B (zh) 一种认证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48055B (zh) 多地区sim卡的选取方法、系统、装置及工控机
CN106161108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参数处理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6559556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