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78980A -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78980A
CN103678980A CN201310657076.7A CN201310657076A CN103678980A CN 103678980 A CN103678980 A CN 103678980A CN 201310657076 A CN201310657076 A CN 201310657076A CN 103678980 A CN103678980 A CN 1036789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terminal
sign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5707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65707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789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789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789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8Detecting or preventing theft or lo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该装置包括设置模块、指令发送模块及第一验证模块。本发明能及时获取偷盗者的体征信息,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力度,且获得偷盗者信息的精确度高,从而为报警提供依据,极大地节省了公安的破案时间,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Description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设备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智能设备(如移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广泛了。而智能设备被盗取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第一时间获取偷盗者的相关信息,从而为报警提供依据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包括:
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
指令发送模块,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第一验证模块,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能及时获取偷盗者的体征信息,从而为报警提供依据,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力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其包括:
步骤10、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
其中,用户体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之一:指纹、掌纹、手印、指节印、血管模式、视网膜模式、虹膜模式、耳道模式及DNA序列。监控方包括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登陆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例如,即时通信号码账户(例如,QQ账户或微信账户等),或专门用于提供防盗服务的网站(后台对应的是监控服务器)提供的网络账户,用户可以通过网络账户登录网站对应的后台监控服务器。
步骤20、通过监控方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具体实现方式是:可通过步骤10设置的授信的授信的手机号码或通信终端设备直接向智能终端发送指令,或者是利用步骤10设置的网络账户登录监控服务器,通过监控服务器直接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步骤30、智能终端在接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具体实现方式是:智能终端在接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通过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器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或通过具有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功能的触摸装置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例如,可通过指纹采集器采集用户的指纹信息;可通过掌纹仪来采集用户的掌纹信息;或将指纹感应器藏在触控屏下,和电路传导基座封装在一起共同构成触摸装置,当需要进行指纹识别时,这个传导基座就会传送微量电流到使用者的手指,让指纹感应器能读到回馈的指纹信息等。此处就不一一做列举说明了。
为了确保监控方发送的指纹获取指令有效,在智能终端在接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之前,还应对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即: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的发送方是否由指定地址(例如,某固定网络地址)发送。或者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带有身份验证码是否与智能终端自身对应的身份验证码一致。例如,指纹获取指令带有身份验证码,每个实现指纹获取功能的手机都有一个对应的身份验证码,而该身份验证码对应保存在监控方中,该身份验证码会随着指纹获取指令发送给手机,手机收到指纹获取指令后,比对指令中的验证码是否正确,从而检验指令的有效性。
为了确保智能终端在刷机或重装系统后依然可以实现体征信息获取功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智能终端(例如,手机)的系统框架层应当参与接收指纹获取指令、并发送用户体征信息的工作,框架层在设备刷机后还会继续接收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并发送用户体征信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把智能终端的设备标识发送给监控方,然后监控方在发送指纹获取指令时,按照智能终端的设备标识发送,从而确保智能终端能收到。例如,可以把智能手机的IMEI号发送给监控方,然后监控方在发送指纹获取指令时,按照智能手机的IMEI号发送,从而确保智能手机换SIM卡号码之后依然能收到。以上,两种方式能进一步提高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力度。
智能终端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具体可包括以下方式: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直接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例如,公安专设的网址,或者是监控方的网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等;或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短信或彩信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例如,先把体征信息按照预定算法编排为文本数据,然后通过短信发送等。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通过监控方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智能终端在接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能及时获取偷盗者的体征信息,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力度,且获得偷盗者信息的精确度高,从而为报警提供依据,极大地节省了公安的破案时间,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参见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设置模块1、指令发送模块2及第一验证模块3。其中,设置模块1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其中,监控方包括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登陆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指令发送模块2通过监控方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具体是,指令发送模块2通过监控终端直接向智能终端发送指令,或者是利用网络账户登录监控服务器,通过监控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第一验证模块3在接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第一验证模块3具体是通过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器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或通过具有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功能的触摸装置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
为了确保监控方发送的指纹获取指令有效,该装置还包括第二验证模块,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之前,对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从而确保监控方发送的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有效。具体是,第二验证模块用于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的发送方是否由指定地址发送;或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带有身份验证码是否与智能终端自身对应的身份验证码一致。
为了确保智能终端在刷机或重装系统后依然可以实现体征信息获取功能,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验证模块具体是通过智能终端的框架层接收来自监控方发送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智能终端的框架层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该装置还包括设备标识发送模块及控制模块。设备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将智能终端的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监控方;控制模块,控制监控方在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时,按照智能终端的设备标识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从而确保智能终端能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例如,可以把智能手机的IMEI号发送给监控方,然后控制监控方在发送指纹获取指令时,按照智能手机的IMEI号发送,从而确保智能手机换SIM卡号码之后依然能收到。以上,两种方式能进一步提高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力度。
第一验证模块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直接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或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短信或彩信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
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通过监控方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能及时获取偷盗者的体征信息,提高了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力度,且获得偷盗者信息的精确度高,从而为报警提供依据,极大地节省了公安的破案时间,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弹窗的处理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A1、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包括:
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
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A2、根据A1所述的方法,所述监控方包括:
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登陆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
A3、根据A2所述的方法,所述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包括:
通过所述授信的手机号码或通信终端设备直接向智能终端发送指令,或者是利用网络账户登录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监控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A4、根据A1所述的方法,在所述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确保监控方发送的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有效。
A5、根据A4所述的方法,所述对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的发送方是否由指定地址发送;或
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带有身份验证码是否与智能终端自身对应的身份验证码一致。
A6、根据A1所述的方法,所述获取用户体征信息包括:
通过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器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或通过具有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功能的触摸装置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
A7、根据A1所述的方法,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框架层接收来自监控方发送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框架层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A8、根据A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智能终端的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监控方;
所述监控方在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时,按照智能终端的所述设备标识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从而确保智能终端能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A9、根据A1所述的方法,所述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包括:
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直接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或
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短信或彩信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
A10、根据A1-A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体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之一:
指纹;
掌纹;
手印;
指节印;
血管模式;
视网膜模式;
虹膜模式;
耳道模式;
DNA序列。
B11、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装置,包括:
设置模块,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
指令发送模块,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第一验证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B12、根据B11所述的装置,所述监控方包括:
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登陆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
B13、根据B12所述的装置,所述指令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通过所述授信的手机号码或通信终端设备直接向智能终端发送指令,或者是利用网络账户登录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监控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B14、根据B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验证模块,在所述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之前,对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确保监控方发送的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有效。
B15、根据B14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二验证模块进一步用于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的发送方是否由指定地址发送;或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带有身份验证码是否与智能终端自身对应的身份验证码一致。
B16、根据B11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验证模块是通过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器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或通过具有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功能的触摸装置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
B17、根据B11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验证模块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框架层接收来自监控方发送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框架层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B18、根据B1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设备标识发送模块,将智能终端的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监控方;
控制模块,控制监控方在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时,按照智能终端的所述设备标识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从而确保智能终端能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B19、根据B11所述的装置,所述第一验证模块进一步用于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直接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或
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短信或彩信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
B20、根据B1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体征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之一:
指纹;
掌纹;
手印;
指节印;
血管模式;
视网膜模式;
虹膜模式;
耳道模式;
DNA序列。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
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方包括:
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登陆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包括:
通过所述授信的手机号码或通信终端设备直接向智能终端发送指令,或者是利用网络账户登录所述监控服务器,通过所述监控服务器向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智能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对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确保监控方发送的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有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中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的发送方是否由指定地址发送;或
验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带有身份验证码是否与智能终端自身对应的身份验证码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用户体征信息包括:
通过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器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或通过具有用户体征信息采集功能的触摸装置来获取用户体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框架层接收来自监控方发送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所述智能终端的框架层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智能终端的设备标识发送至所述监控方;
所述监控方在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时,按照智能终端的所述设备标识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从而确保智能终端能收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包括:
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直接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或
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通过短信或彩信发送至指定的网络地址、授信的手机号码、通信终端设备或用于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服务器的网络账户。
10.一种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模块,设置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验证智能终端开机、启动应用程序、和/或解除锁屏的用户体征信息,和至少一个已授信的、用于对所述智能终端进行防盗监控的监控方;
指令发送模块,通过监控方向所述智能终端发送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
第一验证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用户体征信息获取指令后,获取用户体征信息,验证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是否是授信的所述用户体征信息,验证失败时,将获取的用户体征信息发送至指定方。
CN201310657076.7A 2013-12-06 2013-12-06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036789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7076.7A CN103678980A (zh) 2013-12-06 2013-12-06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57076.7A CN103678980A (zh) 2013-12-06 2013-12-06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78980A true CN103678980A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16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57076.7A Pending CN103678980A (zh) 2013-12-06 2013-12-06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78980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5774A (zh) * 2014-10-14 2016-04-20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偷盗侦破系统及方法
CN106033382A (zh) * 2015-03-12 2016-10-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状态提醒方法及相关设备与系统
CN106572462A (zh) * 2015-10-13 2017-04-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1803957B2 (en) 2017-10-03 2023-10-31 Ecolab Usa In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cleaning oper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9776A1 (en) * 2007-02-01 2008-08-07 Credit Suisse Securities (Us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Network
CN101330386A (zh) * 2008-05-19 2008-12-24 刘洪利 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系统及其身份认证方法
CN101596895A (zh) * 2009-07-02 2009-12-09 烟台麦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采集和生物面部识别的车辆防盗方法及装置
CN102034060A (zh) * 2010-12-23 2011-04-2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权限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189776A1 (en) * 2007-02-01 2008-08-07 Credit Suisse Securities (Usa)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Network
CN101330386A (zh) * 2008-05-19 2008-12-24 刘洪利 基于生物特征的认证系统及其身份认证方法
CN101596895A (zh) * 2009-07-02 2009-12-09 烟台麦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视频采集和生物面部识别的车辆防盗方法及装置
CN102034060A (zh) * 2010-12-23 2011-04-27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操作权限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15774A (zh) * 2014-10-14 2016-04-20 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 偷盗侦破系统及方法
CN106033382A (zh) * 2015-03-12 2016-10-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状态提醒方法及相关设备与系统
CN106572462A (zh) * 2015-10-13 2017-04-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6572462B (zh) * 2015-10-13 2020-07-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US11803957B2 (en) 2017-10-03 2023-10-31 Ecolab Usa Inc. Methods and system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of cleaning operation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9346B (zh) 基于账号隐匿的第三方有效身份托管敏捷认证访问方法
CN110569658B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用户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2624705B (zh) 一种智能图像验证方法及系统
CN104954383A (zh) 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及系统
CN106157344A (zh) 验证图片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936772A (zh) 一种云平台资源的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480513B (zh) 一种认证实现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3368928A (zh) 帐号密码重置系统及方法
CN104202345A (zh) 验证码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678980A (zh) 智能终端的安全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CN106845181A (zh) 一种密码的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147711A (zh) 应用服务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6559386B (zh) 一种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08600241A (zh) 一种支持多模式的安全验证的快速注册方法及系统
CN111600701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私钥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3685259A (zh) 账户登录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2260983B (zh) 一种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53140A (zh) 验证码的生成、显示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473497A (zh) 自动行走设备及其密码重置方法、自动行走系统
CN105760729A (zh) 一种登录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18174A (zh) 一种文档保护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04965701A (zh) 获取应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34060A (zh) 用户验证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6790159A (zh) 密级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0990821A (zh) 一种身份类型验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