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5269B -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5269B
CN103645269B CN201310580498.9A CN201310580498A CN103645269B CN 103645269 B CN103645269 B CN 103645269B CN 201310580498 A CN201310580498 A CN 201310580498A CN 103645269 B CN103645269 B CN 1036452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analytical column
ultra pure
single port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04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5269A (zh
Inventor
李英辉
朱颜
王陆平
马潇
许从应
王仕华
王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JIAO NANDA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JIAO NANDA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JIAO NANDA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JIAO NANDA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804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452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452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52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52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52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装置,首先,取样:采用负压进样、静态分析方式,通过分子泵机组将定量管抽空至1×10-4~1×10-7Pa,并伴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将氧、氮真空本底降至10ppb以下,然后将超纯砷烷充入定量管至零表压进样分析;然后,分离痕量杂质:将上述取样后的待测样品气用20~50mL/min流速的载气送入经防腐防吸附处理过的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痕量杂质;最后,检测:将上述经过分离痕量杂质的待测样品气输入检测器得出分析结果。超纯砷烷中的痕量杂质得以分离,由直流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DID)分析杂质气体;安全、稳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平衡的分析值、定量准确、检测限低及分析周期短。

Description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砷烷用于半导体工业中外延硅的“N”型掺杂、硅中“N”型扩散、离子注入、生长砷化镓(GaAs)、磷砷化镓(GaAsP)以及与Ⅲ/V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半导体。另外,砷烷还用作标准气、校正气及标准混合气。因此,积极进行超纯砷烷气体的开发研究对促进电子工业及其它有关技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对超纯砷烷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
直流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DID)是非选择性、通用性很强的检测器,除了载气He以外,对任何气体都有十分灵敏的响应,最低检测限可至10-9(ppb级)是目前应用在超纯电子气体检测领域中应用的最为广泛的检测器。
在超纯砷烷痕量分析中,难点主要体现在安全性上。因为砷烷的剧毒性质,所以在分析方法的设定上除了考虑分析的准确性外还要考虑安全性。
目前,在国内的文献中尚未有公开关于砷烷分析方法的报道,在GB/T 26250-2010国标中采用的方法是都为双检测器(TCD+FID、PDD)、双气路的分析方案。上述方法的缺点是:1)双检测器、双气路,易造成分析方案复杂、死体积大、分析周期长的不利因素,已不适合高纯电子气体的痕量分析和现代色谱发展的趋势。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在分析CO、CO2时需要先转换为甲烷才能检测,因为存在转化率、转化机理的问题,从而带来二次误差。3)气路复杂不能实现一次进样全分析,延长分析周期、降低分析效率。4)在分析中均采用正压或常压进样、动态分析方式,其缺点是必须伴随正压置换和吹扫才能定量准确,而随之带来的问题是泄漏和尾气处理,从安全的角度看是不合理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特点是:包括四通进样阀、预分离柱、第一分析柱、第二分析柱、十通阀、六通阀和四通阀,四通进样阀的端口分别与超纯砷烷样品气管路、氦气管路、氮气管路以及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分子泵机组相连,其相连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隔膜阀,十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定量管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预分离柱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载气管路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载气管路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第一分析柱相连,第一分析柱与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第二分析柱相连,第二分析柱与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检测器相连,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
进一步地,上述的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所述检测器为直流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所述预分离柱为长0.5~1.0m、内径1/8″、内装80~100目的CST填充柱。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所述第一分析柱为长1~3m、内径1/8″、内装80~100目的5A分子筛填充柱,第二分析柱为长1~3m、内径1/8″、内装80~100目的Haysep Q填充柱。
本发明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特点是:
首先,取样:采用负压进样方式,通过分子泵机组将定量管抽空至1×10-4~1×10-7Pa,并伴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将氧、氮真空本底降至10ppb以下,然后将超纯砷烷充入定量管至零表压进样分析;
然后,分离痕量杂质:将上述取样后的待测样品气用20~50mL/min流速的载气送入经防腐防吸附处理过的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痕量杂质;
最后,检测:将上述经过分离痕量杂质的待测样品气输入检测器得出分析结果。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超纯砷烷为样品,超纯氦气、氮气作为吹扫辅助气,打开隔膜阀,开启分子泵机组对管路分别抽空至1×10-4~1×10-7Pa,然后将四通进样阀与氦气管路连通,并以20~50mL/min流速吹扫定量管,吹扫结束后将管路内的氦气抽空至1×10-4~1×10-7Pa;
定量管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完毕后,将四通进样阀与超纯砷烷样品气管路连通,并缓慢将砷烷充入定量管直至压力传感器显示0.00MPa后,关闭砷烷气源;打开十通阀,载气将样品气送入预分离柱,样品气在预分离柱中得到分离,分离顺序依次为混合峰[H2、O2+Ar+N2+CO]、CH4、CO2、AsH3,混合峰[H2、O2+Ar+N2+CO]最先通过预分离柱,在第一分析柱中得到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待确保混合峰中最后一个组分CO进入第一分析柱且CH4未从预分离柱中流出来时,打开六通阀将CH4、CO2引入第二分析柱中,待CO2进入第二分析柱后,关闭十通阀,将停留在预分离柱中的AsH3通过载气管路反吹出去,待第一分析柱中的H2、O2+Ar、N2经检测器检测完毕后,打开四通阀,使第二分析柱中的CH4进入检测器得到检测,关闭四通阀,使第一分析柱中的CO进入检测器得到检测,打开四通阀,使第二分析柱中的CO2进入检测器得到检测,最后待所有预分析的组分都得到检测后,关闭六通阀和四通阀。
本发明技术方案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防腐防吸附处理的高气密性管路系统、负压进样系统、以及三阀三柱切割反吹气路系统使超纯砷烷中的痕量杂质得以分离,并用直流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DID)分析杂质气体;安全、稳定,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平衡的(稳定状态)分析值、定量准确、检测限低及分析周期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负压取样系统及相应的气路分离系统保证在安全的基础上将所有待测组分分离,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平衡的(稳定状态)分析值以及定量准确、检测限低和分析周期短等特点。
如图1所示,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包括四通进样阀9、预分离柱3、第一分析柱4、第二分析柱5、十通阀2、六通阀7和四通阀8,四通进样阀9的端口分别与超纯砷烷样品气管路、氦气管路、氮气管路以及十通阀2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十通阀2的其中一端口与分子泵机组12相连,其相连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10和隔膜阀11,十通阀2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定量管1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十通阀2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预分离柱3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十通阀2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载气管路相连,十通阀2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十通阀2的其中一端口与六通阀7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六通阀7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载气管路相连,六通阀7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六通阀7的其中一端口与第一分析柱4相连,第一分析柱4与四通阀8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六通阀7的其中一端口与第二分析柱5相连,第二分析柱5与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四通阀8的其中一端口与DID检测器6相连,四通阀8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
超纯砷烷的分析工艺为:
首先,取样:采用负压进样、静态分析方式,通过分子泵机组将定量管抽空至1×10-4~1×10-7Pa,并伴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将氧、氮真空本底降至10ppb以下,然后将超纯砷烷充入定量管至零表压进样分析;
然后,分离痕量杂质:将上述取样后的待测样品气用20~50mL/min流速的载气送入经防腐防吸附处理过的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痕量杂质;
最后,检测:将上述经过分离痕量杂质的待测样品气输入检测器得出分析结果。
其中,负压取样:由四通进样阀9、定量管1、压力传感器10、隔膜阀11和分子泵机组12构成,通过高真空分子泵机组将定量管抽空至1×10-4~1×10-7Pa,并伴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可将氧、氮真空本底降至10ppb以下,是在满足超纯气体痕量分析的基础上特别适合剧毒气体取样的一种方法。
气路分离:为三阀三柱结构,包括一个预分离柱3、两个分析柱、一个十通阀2、一个六通阀7、一个四通阀8,通过气动阀门进行两次切割一次反吹将样品气中的混合峰、CH4、CO2与AsH3先后通过预分离柱分离,混合峰含有H2、O2+Ar+N2+CO,混合峰进入第一分析柱4,CH4、CO2进入第二分析柱5,AsH3经预分离柱3反吹进入尾气处理装置。
管路阀门:上述分析方法中所有与样气接触的管路均采用在316L(EP)的基础上内壁做磷化处理的1/8″不锈钢管线,磷化剂采用浓H3PO4,防止管壁的吸附影响定量分析。所有与样气接触的阀门选用吹扫型阀门,阀门平面始终处于高纯氦气的保护中,确保切换时无空气渗漏而混入样品之中。
色谱条件:定量管0.5~1.0mL、载气压力0.3~0.5MPa、驱动气压力0.2~0.4MPa、载气流量20~50mL/min、柱温50~70℃、检测器温度120~180℃。
预分离柱3:长0.5~1.0m,内径1/8″的不锈钢管,内装80~100目的CST填充柱。
第一分析柱4:长1~3m,内径1/8″的不锈钢管,内装80~100目的5A分子筛填充柱;
第二分析柱5:长1~3m,内径1/8″的不锈钢管,内装80~100目的Haysep Q填充柱;
检测:选用直流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DID)检测经分离系统分离的杂质含量,平均检测极限5.0×10-9
实施例
超纯砷烷为样品,超纯氦气、氮气作为吹扫辅助气。将超纯砷烷样品气管路、6N的氦气管路、6N的氮气管路分别与四通进样阀9相连,打开隔膜阀11,开启分子泵机组12对三路分别抽空至1×10-4~1×10-7Pa,然后将四通进样阀9与6N氦气管路连通,并以20~50mL/min的流量吹扫定量管1,吹扫结束后将管路内的氦气抽空至1×10-4~1×10-7Pa,以上操作重复三次。
定量管1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完毕后,将四通进样阀9与超纯砷烷样品气管路连通,并缓慢将砷烷充入定量管1直至压力传感器10显示0.00MPa后,关闭砷烷气源,启动操作程序。0.00min打开十通阀2,载气将样品气送入预分离柱3,样品气在预分离柱3中得到分离,分离顺序依次为混合峰[H2、O2+Ar+N2+CO]、CH4、CO2、AsH3,混合峰[H2、O2+Ar+N2+CO]最先通过预分离柱3,在第一分析柱4中得到分离,并通过DID检测器6检测;待确保混合峰中最后一个组分CO进入第一分析柱4且CH4未从预分离柱3中流出来时,0.65~1.15min打开六通阀7将CH4、CO2引入第二分析柱5中,待CO2进入第二分析柱5后,6.15~6.65min关闭十通阀2,将停留在预分离柱3中的AsH3通过载气管路反吹出去,待第一分析柱4中的H2、O2+Ar、N2经DID检测器6检测完毕后,1.85~2.35min打开四通阀8,使第二分析柱5中的CH4进入DID检测器6得到检测,3.25~3.75min关闭四通阀8,使第一分析柱4中的CO进入DID检测器6得到检测,4.35~4.85min打开四通阀8,使第二分析柱5中的CO2进入DID检测器6得到检测,最后待所有预分析的组分都得到检测后6.75~7.25min关闭六通阀7和四通阀8。分析谱图,得到分析结果。操作程序如下:
注:表中事件1表示十通阀2、事件2表示六通阀7、事件3表示四通阀8;序号1、3代表阀门开启,2、4代表阀门关闭;表中的时间代表对应的时间阀门的状态,- 代表阀门没有操作。
综上所述,本发明采用单一仪器测定超纯砷烷中至少六种关键杂质的方法,其灵敏度小于十亿分之一。使用一种系统,可以用单一仪器测定超纯砷烷中至少六种关键杂质,其灵敏度小于十亿分之一。从而有效降低了分析的时间。使用负压进样系统、管路阀门系统、尾气吸收系统,确保整个分析过程中的安全性。
需要理解到的是: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进样阀、预分离柱、第一分析柱、第二分析柱、十通阀、六通阀和四通阀,四通进样阀的端口分别与超纯砷烷样品气管路、氦气管路、氮气管路以及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分子泵机组相连,其相连的管路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隔膜阀,十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定量管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预分离柱的进口和出口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载气管路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十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两端口分别与载气管路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第一分析柱相连,第一分析柱与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六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第二分析柱相连,第二分析柱与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相连,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检测器相连,四通阀的其中一端口与放空管路相连;所述检测器为直流放电氦离子化检测器,所述预分离柱为CST填充柱,所述第一分析柱为5A分子筛填充柱,第二分析柱为Haysep Q填充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ST填充柱是长0.5~1.0m、内径1/8″、内装80~100目的CST填充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5A分子筛填充柱是长1~3m、内径1/8″、内装80~100目的5A分子筛填充柱,Haysep Q填充柱是长1~3m、内径1/8″、内装80~100目的HaysepQ填充柱。
4.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实现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取样:采用负压进样、静态分析方式,通过分子泵机组将定量管抽空至1×10-4~1×10-7Pa,并伴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将氧、氮真空本底降至10ppb以下,然后将超纯砷烷充入定量管至零表压进样分析;
然后,分离痕量杂质:将上述取样后的待测样品气用20~50mL/min流速的载气送入经防腐防吸附处理过的分离系统进行分离痕量杂质;
最后,检测:将上述经过分离痕量杂质的待测样品气输入检测器得出分析结果;
具体为:超纯砷烷为样品,超纯氦气、氮气作为吹扫辅助气,打开隔膜阀,开启分子泵机组对管路分别抽空至1×10-4~1×10-7Pa,然后将四通进样阀与氦气管路连通,并以20~50mL/min流速吹扫定量管,吹扫结束后将管路内的氦气抽空至1×10-4~1×10-7Pa;
定量管经氦气吹扫、负压置换完毕后,将四通进样阀与超纯砷烷样品气管路连通,并缓慢将砷烷充入定量管直至压力传感器显示0.00MPa后,关闭砷烷气源;打开十通阀,载气将样品气送入预分离柱,样品气在预分离柱中得到分离,分离顺序依次为混合峰[H2、O2+Ar+N2+CO]、CH4、CO2、AsH3,混合峰[H2、O2+Ar+N2+CO]最先通过预分离柱,在第一分析柱中得到分离,并通过检测器检测;待确保混合峰中最后一个组分CO进入第一分析柱且CH4未从预分离柱中流出来时,打开六通阀将CH4、CO2引入第二分析柱中,待CO2进入第二分析柱后,关闭十通阀,将停留在预分离柱中的AsH3通过载气管路反吹出去,待第一分析柱中的H2、O2+Ar、N2经检测器检测完毕后,打开四通阀,使第二分析柱中的CH4进入检测器得到检测,关闭四通阀,使第一分析柱中的CO进入检测器得到检测,打开四通阀,使第二分析柱中的CO2进入检测器得到检测,最后待所有预分析的组分都得到检测后,关闭六通阀和四通阀。
CN201310580498.9A 2013-11-19 2013-11-19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36452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0498.9A CN103645269B (zh) 2013-11-19 2013-11-19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0498.9A CN103645269B (zh) 2013-11-19 2013-11-19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5269A CN103645269A (zh) 2014-03-19
CN103645269B true CN103645269B (zh) 2015-04-15

Family

ID=5025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0498.9A Active CN103645269B (zh) 2013-11-19 2013-11-19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52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0651B (zh) * 2018-08-09 2022-01-28 全椒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基于中心切割的双柱分离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4136721B (zh) * 2021-11-29 2024-05-14 华能核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氦气中的水痕量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CN116840399B (zh) * 2023-07-07 2023-12-19 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三氟化氯的气相色谱分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77157A (ja) * 1990-11-10 1992-06-24 Kinki Reinetsu Kk ガス分析方法
JP3103985B2 (ja) * 1991-03-06 2000-10-30 日本酸素株式会社 濃縮分析法及び装置
CN102183610B (zh) * 2011-03-11 2013-06-05 苏州金宏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7n电子级超纯氨的分析方法
CN102620957A (zh) * 2012-04-17 2012-08-01 南京特种气体厂有限公司 一种瓶装硅烷样品色谱分析取样系统
CN102879506B (zh) * 2012-10-12 2014-07-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气体自动进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3091271B (zh) * 2012-11-28 2016-05-18 贵州瓮福蓝天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测定四氟化硅气体中杂质碘含量的方法
CN203616296U (zh) * 2013-11-19 2014-05-28 苏州丹百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5269A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5253A (zh) 一种超纯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CN102183610B (zh) 7n电子级超纯氨的分析方法
CN110308216B (zh) 一种气体中微量永久性杂质气体和水的一体化分析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US951890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quantifying impurities mixed within a sample of hydrogen gas
CN102445508B (zh) 一种氦离子气相色谱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3645269B (zh) 超纯砷烷的分析方法及其装置
CN203616296U (zh) 超纯砷烷的分析装置
CN203758978U (zh) 大气中温室气体体积含量的自动连续测定装置
CN105181851A (zh) 环境中氮氧化物的测定方法
JPH09236564A (ja) 微量相互作用性ガスの検出方法
CN112798714A (zh) 非甲烷总烃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5954416B (zh) 一种测定水体中溶解异戊二烯的装置和方法
CN105510492A (zh) 一种电子级氯化氢的分析装置和方法
CN202256274U (zh) 一种氦离子气相色谱仪
CN203811584U (zh) 纯氧气相色谱检测通用装置
CN114660221A (zh) 一种三氟碘甲烷中杂质的分析装置及其分析方法
CN114062540B (zh) 一种快速测定纯气中杂质气体氧气和氩气的方法
JP2682882B2 (ja) 可燃性ガスのガス種を識別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15452987B (zh) 一种高纯磷烷氮气混合气的分析装置和分析方法
CN105510503A (zh) 一种电子级氯气的分析装置和方法
CN1900711A (zh) 一种低沸点烃类中微量含氧化合物的测定方法及设备
CN217060100U (zh) 一种三氟碘甲烷中杂质的分析装置
CN214374539U (zh) 非甲烷总烃的检测系统
CN116223708A (zh) 用于四氟化碳中三氟化氮气体含量分析的气相色谱阀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5218217U (zh) 一种气味成分平行采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QUANJIAO NANDA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ZHOU DANBAILI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05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15021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TO: 239500 CHUZHOU, ANHUI PROVINCE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5

Address after: 239500 Quanjiao, Anhui Province, the town of the town of Tan Tan Industrial Park, the ten

Applicant after: QUANJIAO NANDA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021 No. 40 Sheng Ping Road, Suzhou Park, Jiangsu, China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DANBAILI ELECTRONIC MATERIAL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