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43287B -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43287B
CN103643287B CN201310565943.4A CN201310565943A CN103643287B CN 103643287 B CN103643287 B CN 103643287B CN 201310565943 A CN201310565943 A CN 201310565943A CN 103643287 B CN103643287 B CN 1036432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rmanium
crystal material
platinum
alkene
atomic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659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43287A (zh
Inventor
王业亮
李林飞
高鸿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5659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43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43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3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43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43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Physical Deposition Of Substances That Are Components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真空环境下,将适量锗蒸发沉积到铂基底上;对整个样品进行退火处理,以使锗原子发生相互作用,在基底表面形成二维长程有序的膜状结构,其中锗原子成六角蜂窝状周期性排布,形成一种新型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锗烯。这种类石墨烯结构的新型材料拓展了非碳基二维蜂窝状晶体材料的研究领域,在未来信息电子学及器件开发研究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Description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因其单原子厚度的平面晶体结构,丰富和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巨大应用价值成为近年来世界科技界的研究热点。其中,石墨烯自2004年被成功剥离后成为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焦点和代表。
石墨烯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奇特的电子和物理特性,如高迁移率、高光透率、高导电性等,在微电子学、微纳米器件、透明导电膜、高效转换电池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石墨烯的研究热潮激发了人们对其他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非碳基、类石墨烯结构)的探索和研究热情。
例如,锗烯,作为石墨烯的锗基对应物,已有理论预言其存在的可能性和类似于石墨烯的优异性能。其他类石墨烯结构的二维晶体材料,如硅烯,氮化硼,二硫化钼等都表现出了许多优异的物理特性。
在当今微电子学面临物理尺寸极限之时,这些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二维平面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有望融合当前的微电子硅基技术,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遇到的瓶颈问题,为我国基础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能源科学等研究领域提供新的机遇与平台,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安全的高科技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生长出一种新型的二维原子晶体材料,这种新材料表现为二维有序、锗原子成六角蜂窝状排布的二维周期性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锗原子成六角蜂窝状排布,并在二维平面内周期性扩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
1)在真空环境下,将适量锗蒸发沉积到过渡金属基底上;
2)对整个样品进行退火处理,以使覆盖在基底表面的锗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六角蜂窝状分布的二维有序的周期性结构。
上述所用的锗是通过电子束蒸发的方法沉积到过渡金属基底上的。
上述用于生长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过渡金属基底为铂的(111)面。
上述进行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生长的退火温度为350℃~500℃,优选为400℃。
上述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形成了周期为1.2nm的超结构,该周期性结构可以被扫描隧道显微镜和低能电子衍射仪所表征。
本发明通过外延方法生长高质量的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锗烯原子成六角蜂窝状排布,并在二维平面内扩展,便于进一步研究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电子性质及相关器件开发。这种锗烯二维晶体材料不同于石墨烯,比石墨烯具有更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为研究二维体系中新的量子现象和电子行为提供了全新的平台,所以这种新型二维原子晶体材料也可应用于自旋电子学及器件研究。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整体制备过程效果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在铂的(111)表面沉积的高覆盖度锗颗粒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在铂的(111)面上制备的高质量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样品400℃退火处理后制得的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低能电子衍射图案,包括基底铂和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超结构的衍射斑点;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中在铂的(111)面上制备的高质量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图像以及对应的原子结构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实施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具体地说明此发明之用,而不应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本实施例在过渡金属表面制备高质量的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本发明的整体制备过程效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部分图示出了本发明中在铂的(111)表面沉积的高覆盖度的锗颗粒;下部分图示出了本发明中样品退火处理后在铂的(111)表面生长出的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具体步骤为:首先在真空腔内对铂单晶进行十几次氩离子溅射,然后通过将铂基底加热并保持在900℃,高温退火得到干净平整的(111)晶面。
之后在干净平整的铂表面,通过电子束蒸发源将锗均匀沉积其上,基底保持在室温。锗在衬底表面呈无规则分布,如图2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图像所示。
将沉积有锗颗粒的样品在400℃下退火,原来沉积在衬底表面的锗颗粒消失了,如图3所示,而在铂表面形成了一种周期为1.2nm的超结构,该结构源于退火处理后在样品表面形成的二维有序的锗烯原子晶体材料。图4的低能电子衍射图案表明该有序结构的存在。这种周期为1.2nm的超结构对应于锗原子在衬底表面的六角蜂窝状排布后形成的二维有序的锗烯原子晶体材料,如图5所示。
上面虽然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然而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要思想的条件下,进行各个条件的适当变化。可以理解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而归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其包括所述每个因素的等同替换。例如,锗烯可以通过除电子束蒸发之外的其他方法如直接加热锗棒沉积到基底上,亦可取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当的效果。

Claims (3)

1.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真空环境下,对作为基底的铂单晶进行十几次氩离子溅射,然后通过将铂基底加热并保持在900℃,高温退火得到干净平整的晶面;
2)将适量锗材料蒸发沉积到铂基底上,铂基底保持在室温;
3)在400℃下对整个样品进行退火处理,以使覆盖在铂基底表面的锗原子产生相互作用,形成六角蜂窝状排布的二维有序的周期性结构,从而获得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锗材料是通过电子束蒸发的方法沉积到铂基底上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锗材料形成了周期为1.2nm的超结构,该周期性超结构可以被扫描隧道显微镜和低能电子衍射所表征。
CN201310565943.4A 2013-11-14 2013-11-14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643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5943.4A CN103643287B (zh) 2013-11-14 2013-11-14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65943.4A CN103643287B (zh) 2013-11-14 2013-11-14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3287A CN103643287A (zh) 2014-03-19
CN103643287B true CN103643287B (zh) 2016-05-25

Family

ID=50248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65943.4A Active CN103643287B (zh) 2013-11-14 2013-11-14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432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2289B (zh) * 2014-04-08 2015-08-12 河南理工大学 一种二维晶体化合物复合金属氧化物纳米粉体及其制备、应用
CN104233214B (zh) * 2014-08-28 2018-10-1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二硒化铂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62298B (zh) 2014-12-03 2018-11-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储能装置
CN104392931B (zh) * 2014-12-03 2018-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显示装置
CN106298867B (zh) * 2015-05-25 2019-09-10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基于锯齿形锗烯纳米带的半金属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0838B (zh) * 2016-08-11 2020-02-11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二硒化铂面内拼图结构材料及其制备与调制方法
CN106191999B (zh) * 2016-09-19 2018-11-20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锑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7904A (zh) * 2017-03-23 2017-07-28 厦门圣之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锡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37152B (zh) * 2021-09-03 2023-05-26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基于锯齿形锗烯纳米带的半金属材料的制备装置
CN115652260B (zh) * 2022-11-11 2023-05-16 湖南大学 一种单原子锗与少原子团簇的制备方法
CN115612985B (zh) * 2022-12-20 2023-02-28 湖南大学 一种锗烯/碲化亚铜垂直异质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4769A (zh) * 2012-04-02 2012-08-15 徐明生 一种连续制备二维纳米薄膜的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4769A (zh) * 2012-04-02 2012-08-15 徐明生 一种连续制备二维纳米薄膜的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Weak interaction between germanene and GaAs(0001) by H intercalation: A route to exfoliation;T.P. Kaloni et al.;《J. Appl. Phys.》;第184307页;20131113;第114卷;第18430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43287A (zh) 2014-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43287B (zh) 一种锗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233214B (zh) 一种二硒化铂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6317B (zh) 一种透明超疏水纳米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Kenanakis et al. Growth of c-axis oriented ZnO nanowires from aqueous solution: the decisive role of a seed layer for controlling the wires’ diameter
CN102154695A (zh) 一种氧化镍纳米棒阵列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17617A (zh) 一种三维纳米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2923712B (zh) 一种硅烯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91999B (zh) 一种锑烯二维原子晶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0637A (zh) BiOCl,BiOBr及Bi2S3的微/纳米分级结构
CN103074680B (zh) 一种铪二维原子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016077B (zh) 一种硫化镉-硫铟锌异质结纳米棒阵列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23757A (zh) 一种锡掺杂Sb2S3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4347A (zh) 一种制备方形铜纳米粒子‑石墨烯‑泡沫镍材料的方法
CN102773025B (zh) 制备金属有机骨架膜的方法
CN105244442A (zh) 一种薄膜晶硅钙钛矿异质结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3466726B (zh) 大规模直接合成高导电率硫化镍二维纳米片阵列的方法
CN102963883A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CN103864460A (zh) 一种有序氧化钨纳米线阵列结构的制备方法
CN103663539B (zh) 一种CuO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6472A (zh) 一种SnO2纳米线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3320828B (zh) 一种六次甲基四胺掺杂纳米氧化锌薄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
Zhang et al. Chemically controllable fabrication of one-dimensional ZnO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olar cells
CN105097989A (zh) 一种制备硫化锌光电薄膜的方法
CN106744673B (zh) 一种横向生长非晶硅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2881832B (zh) 一种反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