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6184A - 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6184A
CN103636184A CN201280032899.4A CN201280032899A CN103636184A CN 103636184 A CN103636184 A CN 103636184A CN 201280032899 A CN201280032899 A CN 201280032899A CN 103636184 A CN103636184 A CN 1036361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obile radio
radio station
motion track
theore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28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6184B (zh
Inventor
中村良太
中村武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filed Critical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6361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1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61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61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5/0018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 G01S5/0027Transmission from mobile station to base station of actual mobile position, i.e. position determined on mobi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系统,其能够从监视器画面容易了解在空间中立体移动的移动站的移动轨迹。使用三维电子地图,在位于基站的监视器部的地图显示部(M)显示建筑物的图像(C)、丘陵的图像(H)、斜坡的图像(S)等地形,在此显示移动站的图形(201)和移动站的移动轨迹(203)后,还重叠显示水平0度线(204)和垂直0度线(205)、方位显示(206)、基站图形(211)以及天线方向线(212)。由此,仅通过观察监视器部的地图显示部(M)就能够简单地识别移动站在当前空间中的位置和基站的位置、在地形图上的移动站的移动轨迹和地形图的方位等。

Description

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无线传输的远程控制监视系统的显示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跟踪移动体并显示移动轨迹的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使用了无线传输的远程控制监视系统的例子,已知一种包括FPU方式的基站间的固定无线传输的微波接收基站系统。
因此,通过图8说明该微波接收基站系统的一个例子。
在此,FPU(实况转播)是Field Pickup Unit的缩写。
该图8例如是从发送点A11和发送点B14双方向总社13传输素材的微波接收基站系统的一个例子,但是,这里在该系统的情况下,发送点A11距离总社13比较远,另一个发送点B14距离总社13比较近。
于是,发送点A11成为远距离的传输,因此素材经由基站12无线中继到总社13。另一方面,发送点B14为近距离,因此将素材直接无线传输到总社13。
在此,所谓素材是指在电视的影像中包含声音和数据等的信号,也称为广播素材,因此,这种情况下,总社表示电视广播局的总社。
首先,说明从发送点A11的传输,此时,发送点A11的发送部11-1将素材变换为可无线传输的微波信号,作为电波从天线11-2进行发送。
这时发送部11-1具有以下功能:将SDI(串行数字接口)信号编码为在FPU的传输中使用的固定长的分组形式的格式即TS(传输流)信号,将其调制为中频信号后,频率变换为微波波段来提供给天线11-2。
如此当从天线11-2发送了电波时,设置在基站12中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2-1接收电波,将接收信号输入到接收部12-2。
这时接收部12-2具有以下功能:即将微波波段的信号频率变换为中频信号,在解调为TS后解码为SDI信号。但这里,在该基站12-2内的接收部12-2的情况下,只要具有至少能够应对直到变换为没有信号恶化的TS信号的处理的功能即可。
把从接收部12-2输出的TS信号提供给发送部12-3,作为电波从固定天线12-6进行发送。这里也和接收部12-2一样,在基站12内的发送部12-3的情况下,只要具备至少能够应对将TS信号变换为微波波段的处理的功能即可。
从固定天线12-6发送的电波被总社13的固定天线13-1接收,作为接收信号提供给接收部13-2。
因此,接收部13-2对接收信号实施希望的处理后输入到解码部13-5,接收部13-5将输入的信号解码为SDI信号。
因此,从解码部13-5将解码后的SDI信号提供给总线,结果,得到来自发送点A11的素材的传输。
接着,说明从发送点B14进行的传输。
此时,发送点B14的发送部14-1将素材变换为能够无线传输的微波信号,作为电波从天线14-2进行发送。
这时发送部14-1也具有以下功能:将SDI信号编码为TS信号,在将其调制为中频信号后,频率变换为微波波段来提供给天线14-2。
总社13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3-3直接接收从发送点B14的天线14-2发送的电波,通过接收部13-4和解码部13-5进行解码,提供给总线,结果,得到来自发送点B14的素材的传输。
另外,在该微波接收基站系统的情况下,首先,在基站12中如何能够高效地接收来自发送点11A的电波成为重要的问题,接着总社13如何能够高效地接收来自发送点14B的电波成为重要的问题。
即,此时,在基站12中必须根据发送点11A的位置改变接收天线的方向,在总社13中必须根据发送点14B的位置改变接收天线的方向。
因此,首先说明基站12和总社13的情况。
这时,在基站12中使用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2-1,在总社13设置操作终端13-10,这样能够从总社13远程控制基站12的接收天线的方向。
并且,首先,总社13的操作终端13-10能够将希望的控制分组发送给网络。
因此,通过控制终端13-9从网络接收由该操作终端13-10发送的控制分组,将其变换为串行信号。
这时,将多个操作终端、多个控制终端与网络连接,从而能够进行根据各自的设备ID特定发送/接收对象的发送接收。
在调制解调部13-8中进一步将通过控制终端13-9变换后的串行信号例如调制为模拟信号,经由网络向基站12进行发送。
然后,基站12的调制解调部12-5从网络接收所发送的模拟信号,在将其解调为串行信号后,作为控制信号提供给被控制终端12-4。
因此,被控制终端12-4译解输入的控制信号,进行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2-1的控制。
将这样受控制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2-1的角度等监视信息作为监视信号提供给被控制终端12-4,在此变换为串行信号后输入到调制解调部12-5,在此,例如调制为模拟信号,从互联网向总社13发送。
把总社13的调制解调部13-8从互联网接收到的信号在这里解调为串行信号,提供给控制终端13-9。
因此,控制终端13-9对接收到的所述串行信号进行译解,生成监视分组后发送给网络,通过操作终端13-10来接收。
因此,操作终端13-10接收监视分组,作为信息显示在终端上。
由此,能够进行位于基站12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2-1的控制和监视,该结果,能够从总社13正确地远程控制基站12的接收天线的方向,使基站12的接收天线的方向正确地面向发送点A11。
接着,说明发送点B14和总社13的情况。
此时,在总社13使用旋转接收天线13-3,这样能够从操作终端13-9控制总社13的接收天线的方向。
具体地说,使用从操作终端13-10经由控制终端13-9直到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3-3的控制装置的信号传输路径。
结果,通过操作终端13-9能够对总社13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3-3和接收部13-4等的装置进行控制和监视,因此,在该系统中能够使总社13的接收天线的方向正确地面向发送点B14。
此外,在该微波接收基站系统中,与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2-1的情况相同,能够通过从操作终端13-10到控制终端13-9、被控制终端12-5、各部的控制装置的一连串的信号传输来控制和监视设置在基站12的接收部12-2的接收电平和发送部12-3的发送电平、接收发送频道(波段)、调制方式、发送输出、解码方式以及例如信号切换器的接点选择和信号多重/分离装置的信号输入/输出选择等。
这里,在该微波接收基站系统的情况下,能够适用以下方法,传达用于进行接收天线的方向调整的更详细的信息,因此将包含接收部12-2和接收部13-4的接收频率和调制方式等传输参数的TMCC(传输和复用配置控制)信息、接收电平、裕度(Margin Degree)、BER(比特错误率)、MER(调制误差率)、延迟剖面、星座(Constellation)等数据与所述TS信号重叠后传输到总社13,通过信息生成部13-6进行分离,由信息编辑部13-7进行编辑,显示在操作终端13-10上。
另外,在上述说明的微波接收基站系统的情况下,具有通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取得发送点的位置而用于控制的例子。
图6是具备了该GPS的微波接收基站系统的一个例子,图中,601是移动站,611是基站。
并且,首先移动站601将直升机用作移动单元,在其上搭载了素材记录生成部602、位置信息取得/变换部603、发送部604、还有发送天线装置605。
接着,基站611具备旋转接收天线装置612、接收部613、素材处理部614、还有位置信息处理部615,例如设置在适于接收从移动站发送的电波的高建筑物等所希望的场所。
首先,在移动站601中,通过素材记录生成部602生成作为素材的影像/声音信号,将其输入到发送部604。
另一方面,把位置信息信号从位置信息信号位置信息取得/变换部603输入到发送部604。
这里,作为素材记录生成部602例如使用摄像机,位置信息取得/变换部603具备上述GPS终端。
这里如果取得影像声音信号的发送部和取得位置信息的发送部相同,则能够作为包括两种信号的电波来进行发送。
并且,作为该方法举例了以下的方式,例如将作为串行信号的位置信息调制为声音信号,作为发送部的多个声音输入中的一个一同进行发送。
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结构,取得影像声音信号的发送部和取得位置信息的发送部不需要相同。这表示包含影像/声音信号的电波与包含位置信息的电波不一定需要为相同的电波。
即,此时,在基站611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612接收的电波中至少包含影像/声音信号即可。
因此,在基站601,从发送天线装置605向基站611发送至少包含影像/声音信号的电波。
这里,在面向接收基站211的电波不包含位置信息信号时,另外将位置信息信号放到电波中进行发送。
另外,在只发送该位置信息信号的电波的情况下,不限于在这样的微波接收基站系统中通常使用的SHF频带,也可以使用VHF、UHF等的业务无线等。
在基站611,通过旋转接收天线装置612接收包含所述影像/声音信号的电波。
将接收到的电波的信号即接收信号发送给接收部613,例如返回到TS信号/SDI信号等,发送到素材处理部614。
这时,接收部613检测通过旋转接收天线装置612接收到的接收信号的电平,将其输入到位置信息处理部615。
另外,当在这时接收到的电波中包含位置信息的情况下,也输入到位置信息处理部615。
另一方面,当通过其他的电波发送位置信息信号时,另外从接收单元对素材处理部614发送位置信息即可。
由此,位置信息处理部615取得发送移动体601的当前位置和发送来的电波的接收电平,在位置信息处理部615内的显示单元(例如监视器画面)上进行显示。
这具有能够将当前的情况作为信息提供给系统的用户的优点。
这时候,特别是关于位置信息,在监视器部的显示面中映出电子地图,在此显示地点是有效的。
因此,在该系统中,如图所示,位置信息处理部615具有电子地图,由此在监视器部的显示面上显示电子地图,在该电子地图上显示移动站601的当前地点。
图7是此时的显示画面的一例,此时在监视器部的地图显示面M上显示电子地图700。
并且,如图所示,在该电子地图700中显示接收基站点701、发送移动体点702、接收天线方向线703、还有移动站的移动轨迹704。
这时电子地图是二维的地图,因此电子地图700将相应的地点作为从上空眺望的图映出到监视器部的显示面上。
因此,根据该系统能够识别移动站601进行移动的轨迹是否在地图上。
但是,在该例子中,在监视器部的显示面中不仅显示电子地图700,还显示表示接收天线的角度的天线角度显示部A和用截面图显示了发送接收点间的地形的轮廓显示部P。
这时在轮廓显示部P显示接收发送间地形轮廓GP,还显示连接移动站和基站的直线703P。
这里,作为与该现有技术相关的公知例子,例如能够举出专利文献1的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349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以上情况,提出一种三维电子地图的使用方式,为了飞跃性地扩大现有技术的功能,在接收来自移动发送体的素材的运用机会中,将包含该移动发送体的移动轨迹的接收经过有效地进行信息处理。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备能够检测自己的位置发送位置信息的移动站、具有能够显示三维电子地图的监视器单元的基站,所述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电波,逐次取得所述位置信息,并在所述监视器单元的显示面上所映出的所述三位电子地图上依次显示所述位置信息,由此在所述基站得到所述移动站的位置以及显示移动轨迹,在所述基站设置位置信息处理部,该位置信息处理部具备:实际接收电平设定单元,取得所述基站接收到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电波时的该电波的接收电平,将其设定为实际接收电平;理论接收电平设定单元,根据所述移动站的天线增益、发送频率、发送输出、以及在该时刻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的到所述基站的距离来计算在接收到所述电波的时刻在所述基站预想的接收电平,将其设定为理论接收电平;存储单元,是理论电平差单元或理论电平差期间存储单元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理论电平差单元将所述实际接收电平和所述理论接收电平的差作为理论电平差来进行存储,所述理论电平差期间存储单元将该理论电平差成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期间作为理论电平差期间来进行存储,将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理论电平差和理论电平差期间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移动站的位置和移动轨迹的显示一起映出在所述监视器单元的显示面所映出的所述三维电子地图上。
此时,所述位置信息处理部当在所述监视器单元的显示面上显示所述移动站的移动轨迹时,使表示该移动轨迹的线的显示模式根据所述接收电平的检测结果而变化,这时,所述位置信息处理部在显示所述移动站的移动轨迹时,在所述位置信息的接收中断的情况下,在所述移动轨迹上在所述接收中断的位置显示表示接收中断的符号标记,之后,在位置信息的接收恢复的情况下,在所述移动轨迹上在所述接收恢复的位置显示表示接收复活的符号标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接收来自移动站的电波的机会中进行该系统的飞跃的运用、分析/研究。一般能够划时代地提高系统向用户的信息提供以及功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方框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监视器显示画面的第一例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监视器显示画面的第二例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监视器显示画面的第三例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信息表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显示系统的方框结构图。
图7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显示系统中的监视器显示画面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包括FPU方式的基站间的固定无线传输的微波接收基站系统的一例的方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示的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将本发明的显示系统用于FPU方式的中继系统时的实施方式,在直升机中搭载素材记录生成部102(602)、位置信息取得/变换部103(603)、发送部104(604)、发送天线装置105(605),从而作为移动站101(601),与此对应,例如在大楼等高层建筑物上或丘陵上等视野良好的场所具备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12(612)、接收部113(613)、素材处理部114(614)、位置信息处理部115(615),从而作为中继接收用基站111(611)。
这里,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在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中对相同部分赋予的数字,因此,例如素材记录生成部102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素材记录生成部602。并且,对于其他数字和结构也相同。
因此,在该图1的实施方式中,从移动站101的发送天线装置105发送具有影像/声音信号和位置信息的微波波段的电波,并由基站111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12来接收这些电波。
结果,从移动站101将素材中继到基站111,从基站111经由传输线L将素材提供给电视广播站的总线,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能够将移动站101所拍摄的素材作为电视广播中的一个节目要素来使用,从而能够通过中继取材来施加广播素材,有助于生成富于多样化的节目。
接着,在该实施方式中说明位置信息处理部115进行的位置信息的处理。
首先,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现有技术的情况相同,将位置信息作为旋转天线装置112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声音信号中的一个进行传输。
因此,接收部113从该声音信号中的一个声音信号检测位置信息并提供给位置信息处理部115,此时在接收部113中还检测这时的接收电平,将其与该位置信息一起同样提供给位置信息处理部115。
这时的接收电平是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12所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场强度电平,也就是载波电平。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从接收部113向位置信息处理部115提供位置信息和接收电平双方。
另外,这时位置信息处理部115是以通过用于显示三位图像的希望的程序软件进行动作的CPU作为主体,在具备存储有电子地图的存储器和监视器部这点上与现有技术的位置信息处理部615相同。
但是,在该位置信息处理部115中,首先在其存储器中存储了三维的电子地图。
并且,与此对应,在CPU中搭载有根据从存储器读出的三位图像数据,在监视器部显示三维的地图所需的处理的程序软件。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该位置信息处理部115中设置有作为输入接口发挥功能的键盘等输入设备,由此能够对位置信息处理部115的处理赋予指示。
在此,当观看从移动站101的GPS赋予的位置信息时,如所说明的那样,在该位置信息中除了表示移动站101在地表面上的位置的数据以外,还包含表示高度的数据。
因此,位置信息处理部115根据从接收部113输入的位置信息来逐次计算移动站101的位置坐标(纬度、经度)和高度(海拔),并将其依次存储,并且,位置信息处理部115根据计算出的移动站101的位置来检索存储器中存储的三维电子地图,在三维电子地图中选出包括基站111的位置的希望的范围,将图2所示的三维图像200显示在监视器部的地图显示部M上,进行基于第一显示模式的显示。
作为一个例子,这时的三维图像如图2所示,是将圆筒形的建筑物(Construction)显示为图像C,此时丘陵(Hill)的图像H和悬崖等斜坡(Slope)的图像S也一起进行显示的图像。
因此,位置信息处理部115根据来自输入设备的指示,在该三维图像200中,在与移动站101的位置对应的点显示移动站图形201,在与基站111的位置对应的点显示基站图形211。
这里在基站图形211的下方,向左右倾斜方向延伸的2条直线211A、211B是表示基站111的基台的符号标记,通过在程序中预先设定的显示处理来自动赋予。
接着,显示从基站图形211向移动站图形201延伸的直线,作为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12的天线方向线212。
并且,当在需要的移动范围内立体绘制移动站101的位置,将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在监视器时,显示移动轨迹203。
这里,需要的移动范围是指从显示移动站图形201时的移动站101的位置到追溯希望的距离的位置的移动范围,但也能够根据来自输入设备的指示任意决定。
另外,与这些显示并行地,分别根据输入设备的指示将从基站111的位置(包括海拔的位置)看到的虚线的水平0度线(H0°线)204以及垂直0度线(V0°线)205一起显示在三维图像200中,并且显示通过圆形箭头表示三维图像200的方位的方位显示206。
在此,对于该方位显示206,将其显示在例如画面的右上角等不干扰其它图像显示的位置。
因此,当现在眺望位置信息处理部115的监视器部时,能够在其地图显示部M中看到丘陵或斜坡的地形图。
并且,在该地形图中将建筑物和移动站(直升机)以及基站分别显示为各个图像,这时对于移动站,进一步通过曲线来表示其飞行路径(移动站的移动轨迹)。
而且,在该地图显示部M中,进一步显示水平0度线和垂直0度线,进而在地形图中还显示方位。
结果,在2维地图上看到的位置信息和在轮廓显示上看到的接收发送点的地形信息的双方被汇总为1个信息,这时能够一次确认在现有技术中无法立刻确认的飞行经纬的高度信息。
因此,根据该第一显示模式,只通过观察监视器部的地图显示部M就能够简单地识别移动站101的当前飞行位置和基站111的设置位置、地形图上的移动站101的移动轨迹和地形图的方位等,结果,只要注意监视器的1面就能够容易且实时地掌握移动站101和基站111的位置关系、移动站101对于障碍物(高层建筑物等空中的物体)和地形的位置关系,对于安全并且切实地从空中的移动站中继取材有很大的帮助。
以上对于该实施方式的第一显示模式进行了说明,但是,以下通过图3同样对该实施方式的第二显示模式进行说明。
在该图3中,300是三维图像,307是斜线切入圆形图,308是无斜线圆形图,这时表示建筑物的图像C、表示丘陵的图像H以及表示斜坡的图像S全部与图2的第一显示模式相同。
并且,关于其他的点,例如在该第二显示模式的三维图像300的情况下,符号为第300,与图2所示的第一显示模式的情况相同,因此,例如图3的基站图形311与图2的基站图形211相同,图3的移动站图形301与图2的移动站201相同。
在此,首先关于斜线切入圆形图306,如图3所示,搭载在直升机上的移动站101移动到从基站111看成为障碍物的物体(高层建筑物等空中的物体)的相反侧,结果,关于微波的传播超出了预想,在基站111中接收中断时,在刚要变为无法接收的移动站101的位置、即进入图像C的背面时的位置,作为表示该情况的符号标记来显示。
然后,关于无斜线圆形图308,在基站111的接收中断后,在移动站101从图像C的背面出来,基站111的接收恢复时的位置,作为表示该情况的符号标记来显示。
这时,通过GPS与移动站101和基站111之间的通信关系无关地逐次检测移动站101的位置,并进行存储。
因此,对于移动站101从斜线切入圆形图307所表示的位置移动到无斜线圆形图308所表示的位置的移动轨迹,之后在通信恢复时从移动站101发送到基站111。
因此,可以将这时的移动轨迹如图所示那样显示为虚线的移动轨迹303X。
因此,在该第二显示模式中,在无法从作为移动发送体的移动站101进行接收时,能够在考虑了此时的地形的状态下一度理解和掌握该情况。
这时即使是现有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也许能够在2维地图上显示与能接收/不能接收相关的状况。
但是,在现有技术的这种情况下,作为研究具体原因所需要的信息材料,停留在作为其他信息的高度数值、通过参照不可能的地点和接收基站点的地形轮廓(指定的2点间的地形信息)得到的信息,因此,即使进行显示,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验证能够接收/不能够接收。
与此相对,在该第二显示模式中,将这些研究材料综合在一个画面内,因此在下次中继时,还能够针对增加了周边地形信息的障碍回避飞行计划进行研究。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将位置信息和接收电平的双方从接收部113提供给位置信息处理部115。
因此,关于使用了这些位置信息和接收电平双方的显示模式,以下通过图4作为第三显示模式来进行说明。
在该图4中,400是三维图像,这时表示建筑物的立体图像C和表示丘陵的立体图像H、还有表示斜坡的立体图像S都与图3的第二显示模式的情况相同。
并且,关于其他的点,例如在该第三显示模式的三维图像400的情况下,符号为第400,与图3所示的第二显示模式的情况相同,因此,例如图4的基站图形411与图3的基站图形311相同,图4的移动站图形401与图3的移动站301相同,图4的移动轨迹403与图3的移动轨迹303相同。
这时,图4的403R是表示移动轨迹403的黑色线的一部分,表示描绘为红色线的部分,在该图中,该移动轨迹403R位于2个地方。
如上所述,从接收部113向位置信息处理部115输入了位置信息和接收电平的双方,但是该接收电平是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12所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场强度电平、即载波电平,因此,根据从移动站101到基站111的微波传播状况进行变化。
因此,对于该接收电平预先计算理论接收电平,在位置信息处理部115将其设定为阈值。
在此,该理论接收电平是移动站101和基站111在预见期间时的标准条件下传播电波时理论得到的接收电平。
并且,这时的标准条件是指对于发送天线增益、发送频率、发送输出、接收天线增益、接收部的增益等实际的接收发送设备中的各种条件设定了标准值的情况。
换句话说,此时是根据移动站的发送天线增益、发送频率、发送输出以及根据该时刻的所述发送单元的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的到所述接收单元的距离(根据这些能够计算出发送电平、自由空间损失电平)、基站的接收设备/设定信息(天线直径、传输损耗、接收损失电平等)得到的理论的预想接收电平,表示在位于预想状态的相对的2点间,用指定的条件进行电波传播时的接收电平。
因此,位置信息处理部115根据从接收部113输入的位置信息,在需要的移动范围绘制移动站101的位置,将计算的结果显示为移动轨迹403,但是,此时与该处理并行地将从接收部113输入的接收电平RL与设定为阈值的理论接收电平TL逐次进行比较,求出表示接收电平RL和理论接收电平TL之间的差的理论差ΔL,将该理论差ΔL与预先设定的希望的判定值、例如10dB的判定值进行比较,判别是不满判定值(ΔL<10dB)还是在判定值以上(ΔL≥10dB)。
另外,这时的判定值=10dB是一个例子,能够设定为任意的大小。
并且,在理论差ΔL不满10dB的判定值期间,用黑色的粗线显示移动轨迹403,在理论差ΔL为10dB的判定值以上时,用红色的细线显示移动轨迹403。
因此,在该第三显示模式中,当移动轨迹403为红色线显示时可知接收电平RL降低,结果,当电波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某种障碍时或天线的指向方向发生偏差时,只要观察移动轨迹403就能够简单且确切地对其进行识别,并能够使素材的中继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例如,在图4的情况下,从基站111看,在移动站101位于建筑物(图像C)和丘陵(图像H)之后时出现用红色的细线显示的部分403R。
因此,如果移动轨迹403成为红色线,表示在该部分的电波传播发生某种障碍,结果,仅通过观察移动轨迹的显示就能够简单地判别接收电平RL是否合适,能够对障碍的控制进行适当地处理。
这时,在接收信息处理部115准备图5所示的信息表,在第三显示模式取得位置信息时,在该信息表中按照每个日期时间来保存位置信息(纬度、经度、高度)和接收电平。
于是,根据该图5的信息表,能够在3维电子地图上再现过去的移动轨迹,并能够对系统的运用进行回顾验证,因此,此时,该信息表成为极其有用的工作记录(Logging)。
此外,在这样的系统时,周期性取得位置信息,因此例如在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来再调整旋转接收系统装置112的天线方向的系统时,无法避免由于位置信息的取得间隔导致的天线调整前误差而造成的电平损失。
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这时的位置信息取得间隔,将预想的接收电平和实际的接收电平之间的差异为最小时刻的接收电平作为该间隔的接收电平来使用,如果与该接收电平下的预想接收电平的差异为预定电平以上,则能够作为检测出显著值的情况而反映到移动轨迹的显示中。
此时,根据该实施方式,即使在一定间隔内存在天线方向偏差所造成的已了解的电平损失,也能够不将该电平降低检测为显著的值,而是主要只对推定为传输路上的障碍的预想外的电平损失进行有意义的差异判定。
另外,在此根据图4所示的第三显示模式,能够对移动站101的移动轨迹403,还能够对各移动期间的可接收的程度综合监视,因此此时,能够提供对用户来说飞跃性有效的分析/研究的环境。
这里,关于与图4所示的第三显示模式的接收电平的差异对应的显示区分,可以仅根据实际接收电平的程度进行显示区分的程度。
另外,例如可以使用针对数字传输中的该调制方式下的理论破绽电平的裕度来代替此时的接收电平,另外,也可以使用星座收敛度或延迟剖面评价值等作为接收电平的值。
另外,在此在作为接收电平的差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通过该接收电平或裕度等多个值来增加预定的计算后的值。
另外,对于图3的第二显示模式和图4的第三显示模式中的不可接收/可接收时刻的显示,可以故意不设置符号标记,只消除表示移动轨迹的线即可,也可以用其他颜色、浓淡和标记等只对该地点进行夸张显示。
同样对于图4的移动轨迹的显示区分,也不限于所述的红色线,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显示区分方法,例如考虑用实线、虚线、点划线等不同的线种和线的粗细以及线的颜色进行区分的方法,因此可以适用任意的方法。
此外,图1的实施方式中,从移动站101向基站111传输位置信息,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情况一样,使用作为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12所接收到的信号中的声音信号中的一个进行传输的方法,因此,在移动站101,取得影像/声音信号的发送部和取得位置信息的发送部由相同的发送部104构成,这里,关于位置信息,如上所述例如成为以下的方式:作为串行信号调制为声音信息,作为发送部的多个声音输入中的一个输入来进行发送。
但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使用与广播素材的传输中所使用的微波不同的其他的电波来传输位置信息。
这时,取得影像/声音信号的发送部和取得位置信息的发送部不一定必须相同。即,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不一定需要用相同的电波来发送影像/声音信号和位置信息。
总之,由基站111的旋转接收天线装置112接收的电波中至少包括影像/声音信号即可,这时,将位置信息放到其他的电波中进行发送。
并且,作为只发送该位置信息信号的电波,不仅限于移动站101的发送部104所使用的SHF频带,也可以使用VHF带和UHF带等业务无线所使用的频带的电波。
产业上利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能够作为雷达、模拟装置以及游戏机等的显示系统来使用。
符号说明
101:移动站(搭载了移动站设备的直升机)
105:发送天线装置
111:基站
112:旋转接收天线装置
200、300、400:三维图像
201、301、401:移动站图形
203、301、403:移动轨迹
204、304、404:水平0度线(H0°线)
205、305、405:垂直0度线(V0°线)
206、306、406:方位显示
211、311、411:基站图形
212、312、412:天线方向线
303X、403X:移动轨迹(隐藏的部分)
307、407:斜线切入圆形图
308、408:无斜线圆形图
403R:移动轨迹的红色线部分
C:图像(建筑物)
H:图像(丘陵)
S:图像(斜坡)
M:监视器部的地图显示部

Claims (3)

1.一种显示系统,具备能够检测自己的位置发送位置信息的移动站、具有能够显示三维电子地图的监视器单元的基站,所述基站接收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电波,逐次取得所述位置信息,并在所述监视器单元的显示面上所映出的所述三位电子地图上依次显示所述位置信息,由此在所述基站得到所述移动站的位置以及显示移动轨迹,该显示系统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站设置位置信息处理部,
该位置信息处理部具备:
实际接收电平设定单元,取得所述基站接收到从所述移动站发送的电波时的该电波的接收电平,将其设定为实际接收电平;
理论接收电平设定单元,根据所述移动站的天线增益、发送频率、发送输出、以及在该时刻根据所述位置信息计算出的到所述基站的距离来计算在接收到所述电波的时刻在所述基站预想的接收电平,将其设定为理论接收电平;
存储单元,是理论电平差单元或理论电平差期间存储单元中的至少一方,所述理论电平差单元将所述实际接收电平和所述理论接收电平的差作为理论电平差来进行存储,所述理论电平差期间存储单元将该理论电平差成为预先设定的阈值以上的期间作为理论电平差期间来进行存储,
将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理论电平差和理论电平差期间中的至少一方与所述移动站的位置和移动轨迹的显示一起映出在所述监视器单元的显示面所映出的所述三维电子地图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信息处理部当在所述监视器单元的显示面上显示所述移动站的移动轨迹时,使表示该移动轨迹的线的显示模式根据所述接收电平的检测结果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信息处理部在显示所述移动站的移动轨迹时,在所述位置信息的接收中断的情况下,在所述移动轨迹上在所述接收中断的位置显示表示接收中断的符号标记,之后,在位置信息的接收恢复的情况下,在所述移动轨迹上在所述接收恢复的位置显示表示接收复活的符号标记。
CN201280032899.4A 2011-10-12 2012-08-03 显示系统 Active CN1036361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225095A JP5896512B2 (ja) 2011-10-12 2011-10-12 表示システム
JP2011-225095 2011-10-12
PCT/JP2012/069860 WO2013054586A1 (ja) 2011-10-12 2012-08-03 表示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6184A true CN103636184A (zh) 2014-03-12
CN103636184B CN103636184B (zh) 2015-12-02

Family

ID=480816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2899.4A Active CN103636184B (zh) 2011-10-12 2012-08-03 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96512B2 (zh)
KR (2) KR101661874B1 (zh)
CN (1) CN103636184B (zh)
WO (1) WO20130545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6601B (zh) * 2021-04-20 2022-11-04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直升机斜坡起降的计算与试飞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972A (zh) * 2004-06-16 2005-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719752A (zh) * 2004-07-09 2006-01-11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无线通信系统
JP2007134915A (ja) * 2005-11-10 2007-05-3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023935A (ja) * 2009-07-15 2011-02-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伝送状態表示方法
JP2011187029A (ja) * 2010-03-11 2011-09-2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39869A (ja) * 2003-02-10 2004-08-26 Alpine Electronics Inc 移動電話の電波確認機能を備えた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及び移動電話の電波状態確認方法
JP2005027203A (ja) * 2003-06-30 2005-01-27 Yukio Shimada Gps(全地球即位システム)ポケベル
US7440762B2 (en) * 2003-12-30 2008-10-21 Trueposition, Inc. TDOA/GPS hybrid wireless location system
US7873321B2 (en) * 2005-03-29 2011-01-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access performance of a wireless device
WO2010109769A1 (ja) * 2009-03-25 2010-09-30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JP2011024036A (ja) * 2009-07-16 2011-02-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伝送状態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0972A (zh) * 2004-06-16 2005-12-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
CN1719752A (zh) * 2004-07-09 2006-01-11 株式会社日立国际电气 无线通信系统
JP2007134915A (ja) * 2005-11-10 2007-05-31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JP2011023935A (ja) * 2009-07-15 2011-02-03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伝送状態表示方法
JP2011187029A (ja) * 2010-03-11 2011-09-22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661874B1 (ko) 2016-09-30
JP2013085188A (ja) 2013-05-09
KR20150141193A (ko) 2015-12-17
WO2013054586A1 (ja) 2013-04-18
CN103636184B (zh) 2015-12-02
JP5896512B2 (ja) 2016-03-30
KR20140023395A (ko) 201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3821B2 (en) Video display method and video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selection of a viewpoint from a plurality of viewpoints
US20230401957A1 (en)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US10271082B2 (en) Video distribution method, video reception method, serve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video distribution system
EP3629309A2 (en) Drone real-time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A2453669C (en) Precoordination of return link for hand-off between coverage areas being traversed by a mobile transceiver platform
US20150062339A1 (en)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for video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US8613030B2 (en) Transmission of uncompressed video for 3-D and multiview HDTV
CN105682158A (zh) 一种无人飞行器的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0130042A1 (en) Realtime video network
US11451853B1 (en) Measuring ATSC 3 RF environment using autonomous vehicle
CN100469136C (zh) 机载无线宽带图像传输系统
CN105208335A (zh) 高倍变焦无人机空中高清多维实时侦查传输系统
WO2012127189A1 (en)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636184B (zh) 显示系统
JP5332043B2 (ja)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CN105208336A (zh) 高倍变焦无人机空中高清多维实时侦查传输方法
JP6018894B2 (ja)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JP5148747B2 (ja)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CN204929047U (zh) 空地联合视频监测系统
US20030112264A1 (en) Real time authoring
RU2518054C1 (ru) Система радиосвязи с подвижными объектами
JP2007134915A (ja)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JP2014093618A (ja) 無線伝送システム
WO2023012757A1 (en) Measuring atsc 3 rf environment using autonomous vehicle
JPS62178027A (ja) 移動無線通信における回線設定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