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5797A -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5797A
CN103635797A CN201280031153.1A CN201280031153A CN103635797A CN 103635797 A CN103635797 A CN 103635797A CN 201280031153 A CN201280031153 A CN 201280031153A CN 103635797 A CN103635797 A CN 103635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olventizing
drop
liquid chromatography
stream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311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冈信二
安田博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Hitachi High Tech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635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5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9/00Particle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 H01J49/02Details
    • H01J49/10Ion sources; Ion gu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2Mass spectrometers
    • G01N30/7233Mass spectrometers interfaced to liquid or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
    • G01N30/724Nebulising, aerosol formation or ionisation
    • G01N30/7266Nebulising, aerosol formation or ionisation by electric field, e.g. electrosp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9/00Particle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 H01J49/02Details
    • H01J49/04Arrangements for introducing or extracting samples to be analysed, e.g. vacuum locks; Arrangements for external adjustment of electron- or ion-optical components
    • H01J49/0431Arrangements for introducing or extracting samples to be analysed, e.g. vacuum locks; Arrangements for external adjustment of electron- or ion-optical components for liquid samples
    • H01J49/044Arrangements for introducing or extracting samples to be analysed, e.g. vacuum locks; Arrangements for external adjustment of electron- or ion-optical components for liquid samples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droplets from entering the analyzer; Desolvation of dropl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9/00Particle spectrometers or separator tubes
    • H01J49/02Details
    • H01J49/04Arrangements for introducing or extracting samples to be analysed, e.g. vacuum locks; Arrangements for external adjustment of electron- or ion-optical components
    • H01J49/0468Arrangements for introducing or extracting samples to be analysed, e.g. vacuum locks; Arrangements for external adjustment of electron- or ion-optical components with 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the sample
    • H01J49/049Arrangements for introducing or extracting samples to be analysed, e.g. vacuum locks; Arrangements for external adjustment of electron- or ion-optical components with mean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the sample with means for applying heat to desorb the sample; Evapo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质谱分析装置,其通过使喷雾后的试样溶液高效气化,从而生成微细的带电液滴,提高试样的离子化效率,离子强度高,通过使大液滴减少,从而检测灵敏度高。本发明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将试样溶液按各成分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将用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分离溶出的试样溶液作为液滴进行喷雾的试样喷雾部、使液滴带电(带电液滴)并生成离子的离子化生成单元、导入离子并进行质量分离的质谱分析部以及除去带电液滴中含有的溶剂的脱溶剂部,脱溶剂部具有:带电液滴流通的脱溶剂流通室、加热脱溶剂流通室的加热单元以及设置在脱溶剂流路室中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

Description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将从液相色谱部(LC)提供的液体试样的液滴进行离子化并导入质谱分析(MS)中。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环境、食品、医药、法医学等领域中,作为对微量(ppm~ppb数量级)的多成分高灵敏度地获得定性/定量信息的方法,大多使用质谱分析装置。但是,在质谱分析装置中所使用的离子化法均有很多由于在多成分体系中,基于夹杂成分(多成分)的影响带来的妨碍,阻碍目标成分的离子化,因而难以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的情况。
因此,在用质谱分析装置进行检测前,连接液相色谱等色谱分离装置,按各成分进行分离,从而进行各成分的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作为与液相色谱的连接中通常所使用的离子化法,有使用电喷雾离子化法的电喷雾离子源(ESI)、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这些是在大气压下将试样溶液作为液滴进行喷雾,由液滴进行离子生成的离子化法,其特征是选择性地生成具有分子量信息的离子。
在与液相色谱的连接中,通常在液相色谱中使用的流动相溶剂的流量为数百μL/min~数mL/min,像这样,将从液相色谱溶出的数百μL/min~数mL/min的试样溶液进行喷雾时,重要的是使喷雾后的试样溶液尽可能气化,高效生成离子。
基于通常所使用的离子化法即,使用电喷雾离子化法的电喷雾离子源(ESI)、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通过液相色谱将混合资料按各成分进行分离,在大气压化的离子化部中进行离子生成。
然后,经由第一细孔等导入质谱分析部,进行质量分离,在检测部进行离子强度的检测,在数据处理装置中以质谱和色谱图数据的方式进行显示。质谱分析部所使用的质谱分析装置有四级质谱分析仪、离子阱、串联四级质谱分析仪、时间飞行质谱分析仪等形态。
使用电喷雾离子化法的电喷雾离子源(ESI)、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的这两种离子化法中,还需要将从液相色谱溶出的试样溶液进行喷雾,提高生成的试样液滴的气化效率,提高离子化效率。
为了提高从液相色谱输液的以高流量进行喷雾的试样溶液的液滴的气化效率,有为了促进喷雾后的试样溶液的液滴的气化,将加热了的N2等干燥气体对试样液滴进行喷吹的方法。此时,为了将由喷雾生成的试样溶液的液滴充分气化,重要的是将试样溶液的液滴与N2等干燥气体充分搅拌。
如上所述,为了提高气化效率,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示的那样,有将离子化部的试样喷雾部与干燥气体的导入口以同轴进行喷雾的方法、在与离子化部的试样喷雾部相交这样的轴方向上配置干燥气体的导入口的方法。任一情况均是为了将试样液滴充分干燥,喷雾大量的干燥气体,提高气化效率。
此外,如专利文献3所示的那样,有从自离子源喷雾部喷雾出的液滴中,排除成为使分析精度恶化的主要原因的大液滴的方法。该方法有在离子源喷雾部的后段设置用来对喷雾出的液滴的粒径进行挑选的离心分离式腔,利用离心力将小液滴与大液滴分开的方法。
但是,虽然由于排除大液滴,能够改善分析精度,但离子强度本身降低,为了确保灵敏度更好的离子强度,大液滴也需要使液滴中的溶剂高效气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83938号
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759650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14149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与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中的液相色谱的连接中,通常在液相色谱中使用的流动相溶剂的流量为数百μL/min~数mL/min,将以这样的流量输液的试样溶剂进行喷雾时,难以使喷雾后的试样溶剂全部气化并生成离子。
为了提高以高流量进行喷雾的试样溶液的液滴的气化效率,有为了促进喷雾后的试样溶液的液滴的气化,将N2等干燥气体对试样液滴进行喷吹的方法。此时,为了将由喷雾生成的试样溶液的液滴充分气化,重要的是将试样溶液的液滴与N2等干燥气体充分搅拌。
作为例子,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示,有将离子化部的试样喷雾部与干燥气体的导入口以同轴进行喷雾的方法、在与离子化部的试样喷雾部相交这样的轴方向上配置干燥气体的导入口的方法。为了将试样液滴充分干燥,任一情况均需要喷雾大量的干燥气体,存在气化了的试样浓度被大量的干燥气体稀释而导致离子强度降低、向质谱分析部的试样导入效率降低,从而离子强度降低的问题。
气化不充分的粒径大的试样溶液的液滴成为问题,首先,第一,这样的粒径大的试样溶液的液滴直接被喷雾到质谱分析装置的试样导入部中时,引起试样导入部的温度降低,在试样导入部中的脱溶剂效果降低,发生质谱分析装置的灵敏度降低。
第二,这样的粒径大的试样溶液的液滴被导入质谱分析装置中并到达检测器时,成为检测器侧的噪声的主要原因,结果是成为灵敏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此外,这样的粒径大的液滴被断续地导入试样导入部和质谱分析部时,由于也会成为质谱分析部内部污垢的主要原因,因此最终,大多会牵连到质谱分析装置的灵敏度降低。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将试样溶液以高流量进行喷雾并进行离子化的离子源的情况下,将试样导入部的中心轴与离子源的喷雾部的轴偏离,使粒径大的气化不充分的试样液滴不直接向质谱分析装置的试样导入部喷雾,或使用在与试样导入部正交的方向上配置离子化部的试样溶液的喷雾部来喷雾试样的方法,配置以使粒径大的液滴不直接对试样导入部进行喷雾的情况有很多。
但是,作为进行这样配置时的问题,与从试样导入部正面进行喷雾的情况相比,离子化部的喷雾部变远,因而能够减轻成为噪声原因的大液滴的导入效率,但向质谱分析装置的试样离子的导入效率也降低,成为离子本身强度降低的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质谱分析装置,其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中所用的使用电喷雾离子化法的电喷雾离子源(ESI)、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等中,通过使喷雾后的试样溶液高效气化,从而生成微细的带电液滴,提高试样的离子化效率,离子强度高,检测灵敏度高。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将试样溶液按各成分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将用所述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分离溶出的所述试样溶液作为液滴进行喷雾的试样喷雾部、使所述液滴带电(带电液滴)并生成离子的离子化生成单元、导入所述离子并进行质量分离的质谱分析部、以及除去所述带电液滴中含有的溶剂的脱溶剂部,所述脱溶剂部具有:所述带电液滴流通的脱溶剂流通室、加热所述脱溶剂流通室的加热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溶剂流路室中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
此外,本发明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将试样溶液按各成分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将用所述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分离溶出的所述试样溶液作为液滴进行喷雾的试样喷雾部、使所述液滴带电(带电液滴)并生成离子的离子化生成单元、以及导入所述离子并进行质量分离的质谱分析部,所述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具备除去所述液滴中含有的溶剂的脱溶剂部,所述脱溶剂部具备:所述液滴流通的脱溶剂流通室、加热所述脱溶剂流通室的加热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溶剂流路室中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基于所述脱溶剂部的溶剂的去除是在所述离子化生成单元使所述液滴带电之前进行。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除去带电液滴中含有的溶剂的脱溶剂部具有:带电液滴流通的脱溶剂流通室、加热脱溶剂流通室的加热单元以及设置在脱溶剂流路室中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带电液滴被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所引导,在脱溶剂流路室内反复回旋并被加热,介质液体成分蒸发,成为微小的带电液滴,促进离子化。
此外,脱溶剂流路室的液滴导向流路为螺旋状,因此与液滴导向流路从入口侧向出口侧成直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格外延长设置在脱溶剂流路室中的液滴导向流路,能够在长的液滴导向流路中充分加热液滴。据此,能够提供小型且良好地进行离子化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除去液滴中含有的溶剂的脱溶剂部具备:液滴流通的脱溶剂流通室、加热脱溶剂流通室的加热单元以及在脱溶剂流路室中设置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将基于所述脱溶剂部的溶剂的去除设在离子化生成单元使液滴带电之前进行。在带电之前,液滴被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所引导,在脱溶剂流路室内反复回旋并被加热,介质液体成分蒸发并形成微小的液滴,因此促进基于离子化生成单元的离子化。此外,脱溶剂流路室的液滴导向流路形成螺旋状,因此,与液滴导向流路从入口侧向出口侧成直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格外延长设置在脱溶剂流路室中的液滴导向流路,能够在长的液滴导向流路中充分加热液滴。据此,能够提供小型且良好地进行离子化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在第一细孔部件的内部设置了形成倒圆锥形形状的脱溶剂流路室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为放大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形成倒圆锥形形状的脱溶剂流路室的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所涉及的、在紧接着试样喷雾部之后设置了形成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的质谱分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表示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的脱溶剂流路室的部分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图1所示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包含图2、图4来进行说明。
液相色谱1例如包含泵、自动进样器、空心柱(カラムオープン)、UV检测器。液相色谱1中溶出的试样溶液被供给至质谱分析仪,进行质谱分析。质谱分析仪包含离子化部6(离子生成单元)、离子导向器(イオンガイド)9、质谱分析部10。
此外,质谱分析仪包含喷雾离子源试样的试样喷雾部2、加热气体供给部3、设置有第一细孔的第一细孔部件7、设有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的脱溶剂部14、作为离子生成单元的针电极5、设有第二细孔的第二细孔部件8、四级质谱分析器11、离子检测部12、数据处理部13。
试样喷雾部2的喷出口侧和加热气体供给部3的喷出口侧被设置成靠近并与脱溶剂流路室4的入口侧对置。针电极5被设置成前端靠近脱溶剂流路室4的入口侧中央。脱溶剂流路室4的入口侧的直径为2mm~4mm左右,出口侧的直径为0.3mm左右。从入口侧向出口侧直径变小的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中,带电液滴从入口侧向出口侧流通。
设有脱溶剂流路室4的脱溶剂部14虽然没有图示但设有加热器等加热单元,在脱溶剂流路室4内流通的带电液滴被加热。脱溶剂流路室4的内周面设有如图4所示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20。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20是通过从脱溶剂流路室4的入口侧向出口侧连续延伸的槽而形成的。也可以用在脱溶剂流路室4的内周面突出的突起、凸缘来代替槽,形成为螺旋状液滴导向流路20。
从试样喷雾部2喷出的液滴被旋状液滴导向流路20所引导,如图2所示,一边回旋一边从入口侧向出口侧流通。所述的试样喷雾部2的喷出口侧和加热气体供给部3的喷出口侧,在朝向液滴导向流路20(槽)的入口侧端部的同时,配置成与槽所描绘的圆弧的切线方向相应,因此在槽中流动的液滴的回旋流变得顺利。
液滴导向流路20(槽)形成从脱溶剂流路室4的入口侧向出口侧的旋状,因此与从脱溶剂流路室的入口侧向出口侧成直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格外延长设置在脱溶剂流路室中的液滴导向流路,能够在长的液滴导向流路中充分加热液滴。据此,能够提供小型且可良好地进行离子化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对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的工作概要进行说明。
混合试样通过液相色谱1分离成单一成分,以数百μL/min~数mL/min的流量溶出。从液相色谱1溶出的试样溶液被导入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的离子化部6所具备的试样喷雾部2中。此时,在图1所示的使用电喷雾离子化法的电喷雾离子源的情况下,在试样喷雾部2的喷出口侧用离子生成单元施加高电压,进行离子生成。
此外,用来对从试样喷雾部2喷雾后的试样液滴进行干燥的、供给气体的加热气体供给部3,可以设置在紧接着试样喷雾部2之后。为了进行喷雾后的试样液滴与加热气体的搅拌及促进试样液滴的气化,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被设置在作为试样导入部的第一细孔部件7的中央部。从试样喷雾部2喷雾后的试样成分,经由第一细孔部件7的第一细孔、第二细孔部件8的第二细孔、离子导向器9,离子输送到质谱分析部10。
各个离子通过四级质谱分析仪11进行质量分离,被分离了的离子通过离子检测部12进行离子检测,在数据处理部13以质谱及质量色谱图数据的方式显示。
第一细孔部件7的第一细孔、第二细孔部件8的第二细孔为直径0.4mm左右的细孔,第一细孔部件7与第二细孔部件8之间的区域A、设置离子导向器9的区域B、质谱分析部的区域C都保持真空度。真空度的高度,从高开始依次为区域C、区域B、区域A。离子化部6(离子生成单元)的区域D为大气压左右。区域C、区域B、区域A连接有真空泵,通过真空泵的排气保持真空。第一细孔部件7的第一细孔和第二细孔部件8的第二细孔为0.4mm左右的细孔也是为了维持真空。
第一细孔部件7与第二细孔部件8、区域C、B的间隔部件与第二细孔部件8之间,分别施加有数十V的电压。试样喷雾部2与第一细孔部件7之间施加有数KV的电压。被所施加的电压的电位差诱导而在离子生成单元生成的离子以第一细孔部件7的第一细孔、第二细孔部件8的第二细孔、离子导向器9、质谱分析部10的顺序向下游侧流动。在流动的气体、液滴上不具有电荷的,由于基于电位差的诱导不起作用因而用真空泵进行排气。
如上述那样,由于液滴导向流路20(槽)为从脱溶剂流路室4的入口侧向出口侧的旋状,因此与从脱溶剂流路室的入口侧向出口侧成直线的情况相比,能够格外延长设置在脱溶剂流路室中的液滴导向流路,能够在长的液滴导向流路中充分加热液滴。因此,带电荷的液滴的溶剂液体蒸发,成为微小液滴,最终被离子化。由于能够减少用质谱分析部10进行分析的试样成分中含有的未离子化的液滴,因此分析的噪声降低,质谱分析精度提高。
对脱溶剂部的脱溶剂流路室进一步加以说明。
图2为图1中设置在第一细孔部件7的中央的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的结构图。上图为俯视图,下图为剖视图。俯视图的斜线部分设有空间,在该空间内导入从试样喷雾部2喷雾后的试样的带电液滴。此外,第一细孔部件7是由具有厚度的材料形成的,利用其厚度设置上述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从入口侧导入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内的试样的带电液滴,沿剖视图的以白色表示的加工成螺旋状的槽,作为气流向倒圆锥的顶点(出口侧)流动。
此时,通过在具有该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的脱溶剂部14中设置加热部,气流的带电液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特别地,由于脱溶剂流路室4为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因此与从脱溶剂流路室的入口侧向出口侧直线延伸的流路形态的情况相比,流路长度格外延长,带电液滴边在该长的液滴导向流路中流动一边被充分加热,一边带电液滴中的溶剂液体成分被气化,形成微小液滴,最终实现离子化。此外,通过紧接着在试样喷雾部2喷雾试样溶液之后,从加热气体供给部4供给的过热的N2等也同时导入该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也可得到与加热气体的搅拌效果,还可得到进一步促进气化的效果。
如上述这样,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成为预先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区块(block),其内面设有螺旋状流动到倒圆锥的顶点这样的槽,具有喷雾后的气体状成分流动的结构。在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的内面形成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的加热面,由于流路长度长,因而流动的气体状成分的接触时间增加,其流动期间脱溶剂效果提高。
此外,关于该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的加热部,可以使用放热加热器、PTC等加热单元。此外,在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内大量导入喷雾后的试样溶液,在一定空间内促进基于加热及搅拌的气化,随着朝向倒圆锥形的顶点,微小液滴浓度也变高,因此,能够向第二细孔部件8的下游侧高效输送微小液滴。因此,能够提高离子本身的透过率,能够减轻成为检测器12的噪声成分的主要原因的大液滴的导入、能够提高离子强度及分析精度。
此外,该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使用如下离子源,即,使用电喷雾离子化法的电喷雾离子源(ESI)、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由于将从这些离子源(离子生成单元等)喷雾出的带电液滴,在设置于第一细孔部件中央部的内部的第一细孔高效脱溶剂,因此作为带电液滴导入部的第一细孔的细孔内部形成为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位于该倒圆锥形的顶点的排出口被设置成朝向第二细孔部件的第二细孔的细孔方向。
此外,形成该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的脱溶剂部的区块,为加热到一定温度的加热区块。该加热区块内设有漩涡状的槽,以使喷雾后的试样液滴与N2等干燥气体充分搅拌,并与加热区块内面充分接触来促进气化,加热区块通过时高效生成微细的带电液滴,高效生成的离子被导入质谱分析装置。由于脱溶剂部设置在第一细孔部件中,因此与将脱溶剂部和第一细孔部件分开设置的情况相比,能够将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小型化。此外,由于脱溶剂部形成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在入口侧的相反侧设有成为第一细孔的直径小(0.4mm)的排出口,因此能够在该脱溶剂流路室的排出口(出口侧)保持区域A的真空。由于脱溶剂流路室的排出口(出口侧)兼作为第一细孔,因此成为简单的结构。
此外,提供一种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中,以在位于倒圆锥形的顶点的排出口附近设置针电极,仅将高效生成的微细液滴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离子化。
接着,关于其他实施例,引用图3并进行说明。
图3所示的实施例,在将离子化部6(离子生成单元)的针电极5配置在脱溶剂部14的脱溶剂流路室4的出口侧这一点上,与图1所示的先前的实施例有很大区别。此外,倾斜设置脱溶剂部14的脱溶剂流路室4,将试样喷雾部2与气体供给部3分开这一点上也与图1所示的先前的实施例不同。
具有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的脱溶剂部14,形成与图1所示的先前的实施例同样的形态。脱溶剂流路室4的内部具有形成螺旋形状的液滴导向流路20(槽),用液滴导向流路20(槽)输送试样液滴,以使试样液滴描绘出螺旋。此外,该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具有加热器等加热部,成为加热到一定高温的状态,试样液滴在通过该加热到高温的螺旋状槽期间,促进基于加热及搅拌的气化,生成微小液滴。该生成的微细液滴,从倒圆锥形的顶点部(出口侧)开始通过接下来的第一细孔部件、第二细孔部件之间的电位差,向质谱分析部高效输送离子。
此外,关于该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的加热,(可以与第一细孔部7同样,使用加热器等加热单元,也可以通过从加热到高温的加热气体供给部4提供的N2等气体进行加热。)此外,在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4内大量导入喷雾后的试样溶液,在一定空间内促进基于加热及搅拌的气化,随着朝向倒圆锥形的顶点(出口侧),微小液滴浓度也变高,因此在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的情况下,与在试样喷雾部2喷雾后,用针电极9进行离子化(图1所示的先前的实施例)的情况相比,抑制试样液滴的扩散,能够高效生成离子。此外,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的情况下,将来自液相色谱(LC)的溶剂液体在脱溶剂流路室4进行加热并促进气化,由此可期待离子化的提高。
形成有脱溶剂流路室的脱溶剂部的区块没有设置在第一细孔部件的内部,而是配置在紧接着试样喷雾部的下游侧之后,试样液滴被导入第一细孔部件的第一细孔之前,通过区块所具备的加热单元的加热来促进气化。基于气化的脱溶剂且粒径小的液滴,在位于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的顶点的排出口附近用针电极(离子生成单元)良好地进行离子化。离子化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同样,采用使用大气压化学离子化法的大气压化学离子源(APCI)。该脱溶剂部的区块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不同,与第一细孔部件分开设置,因此能够任意选择脱溶剂部的区块的配置。此外,由于脱溶剂部的区块不使用第一细孔部件,因此对第一细孔部件的板厚没有限制,可设为加热气化所需的大小。
符号说明
1…液相色谱,2…试样喷雾部,3…加热气体供给部,4…倒圆锥形的脱溶剂流路室,5…针电极,6…离子化部,7…第一细孔,8…第二细孔,9…离子导向器,10…质谱分析部,11…四级质谱分析仪,12…离子检测部,13…数据处理部,14…加热部,20…液滴导向流路(槽)。

Claims (7)

1.一种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试样溶液按各成分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将用所述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分离溶出的所述试样溶液作为液滴进行喷雾的试样喷雾部、使所述液滴带电而成为带电液滴并生成离子的离子化生成单元、导入所述离子并进行质量分离的质谱分析部、以及除去所述带电液滴中含有的溶剂的脱溶剂部,
所述脱溶剂部具有:所述带电液滴流通的脱溶剂流通室、加热所述脱溶剂流通室的加热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溶剂流路室中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
2.一种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试样溶液按各成分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将用所述液相色谱分离单元分离溶出的所述试样溶液作为液滴进行喷雾的试样喷雾部、使所述液滴带电而成为带电液滴并生成离子的离子化生成单元、以及导入所述离子并进行质量分离的质谱分析部,
所述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具备除去所述液滴中含有的溶剂的脱溶剂部,
所述脱溶剂部具备:所述液滴流通的脱溶剂流通室、加热所述脱溶剂流通室的加热单元、以及设置在所述脱溶剂流路室中的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
基于所述脱溶剂部的溶剂的去除是在所述离子化生成单元使所述液滴带电之前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其螺旋直径从所述脱溶剂流路室的入口侧向出口侧直径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其螺旋直径从所述脱溶剂流路室的入口侧向出口侧直径变小,所述离子化生成单元的针电极部的前端位于所述出口侧的中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溶剂流路室为口径从入口侧向出口侧直径变小的圆锥形,所述螺旋状的液滴导向流路沿脱溶剂流路室的内面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溶剂部位于所述离子化生成单元的下游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溶剂部位于所述离子化生成单元的上游侧。
CN201280031153.1A 2011-06-24 2012-04-09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Pending CN1036357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40134A JP2013007639A (ja) 2011-06-24 2011-06-24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質量分析装置
JP2011-140134 2011-06-24
PCT/JP2012/059690 WO2012176534A1 (ja) 2011-06-24 2012-04-09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質量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5797A true CN103635797A (zh) 2014-03-12

Family

ID=47422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31153.1A Pending CN103635797A (zh) 2011-06-24 2012-04-09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31570A1 (zh)
EP (1) EP2725351A4 (zh)
JP (1) JP2013007639A (zh)
CN (1) CN103635797A (zh)
WO (1) WO2012176534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4447A (zh) * 2014-06-27 2016-02-0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电离室
CN106471600A (zh) * 2014-07-07 2017-03-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质谱仪
CN106908556A (zh) * 2015-10-07 2017-06-30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气相色谱柱的锥形加热组件
CN108700552A (zh) * 2016-03-09 2018-10-2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质量分析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生物试样的分析方法
CN109564190A (zh) * 2016-08-19 2019-04-0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离子分析装置
CN111936848A (zh) * 2018-04-05 2020-11-1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质谱分析装置和质谱分析方法
CN117637436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合肥谱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及自动控制、显示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4003594B4 (de) * 2013-09-05 2021-10-21 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 Hybridionenquelle und Massenspektrometervorrichtung
WO2023003335A1 (ko) * 2021-07-20 2023-01-2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액체 크로마토그래피, 이온화 장치 그리고 질량 분석기의 인터페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시료 분석 방법
CN113720932A (zh) * 2021-08-20 2021-11-3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电弧热耦合的可直接分析含盐样品的液质联用的检测方法
WO2023026355A1 (ja) * 2021-08-24 2023-03-02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イオン化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169A1 (en) * 2002-04-04 2003-10-09 Wells Gregory J. Vortex f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source for mass spectrometry
US20090050801A1 (en) * 2007-08-24 2009-02-26 Fedorov Andrei G Confining/focusing vortex flow transmission structure, mass spectrometr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particles, droplets, and ions
CN101384339A (zh) * 2006-02-14 2009-03-11 卓漂仪谱公司 离子迁移谱议装置和方法
CN201788167U (zh) * 2010-08-04 2011-04-06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Esi源质谱仪中鞘气的流经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33974B2 (ja) * 1990-04-18 1997-07-2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試料のイオン化および質量分析のための装置
JP3087548B2 (ja) * 1993-12-09 2000-09-1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結合型質量分析装置
JP3201226B2 (ja) * 1995-08-31 2001-08-2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質量分析装置
JP2000214149A (ja) 1999-01-28 2000-08-04 Shimadzu Corp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質量分析装置
US6777672B1 (en) * 2000-02-18 2004-08-17 Bruker Dalt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multiple part capillary device for use in mass spectrometry
JP2003083938A (ja) 2001-09-12 2003-03-19 Shimadzu Corp 質量分析装置
JP2003222612A (ja) * 2002-01-30 2003-08-08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 大気圧イオン化質量分析装置および分析方法
US6759650B2 (en) 2002-04-09 2004-07-06 Mds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ionizing an analyte and ion source probe for use therewith
GB0503533D0 (en) * 2005-02-21 2005-03-30 Forstmanis Talivaldis Evaporate for dilute aqueous solutions
US7742167B2 (en) * 2005-06-17 2010-06-22 Perkinelmer Health Sciences, Inc. Optical emission device with boost device
US7564029B2 (en) * 2007-08-15 2009-07-21 Varian, Inc. Sample ionization at above-vacuum pressures
US20100078553A1 (en) * 2008-09-30 2010-04-01 Advion Biosciences, Inc. Atmospheric pressure ionization (api) interface structures for a mass spectrometer
JP2011113832A (ja) * 2009-11-27 2011-06-09 Shimadzu Corp 質量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9169A1 (en) * 2002-04-04 2003-10-09 Wells Gregory J. Vortex flow atmospheric 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source for mass spectrometry
CN101384339A (zh) * 2006-02-14 2009-03-11 卓漂仪谱公司 离子迁移谱议装置和方法
US20090050801A1 (en) * 2007-08-24 2009-02-26 Fedorov Andrei G Confining/focusing vortex flow transmission structure, mass spectrometry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particles, droplets, and ions
CN201788167U (zh) * 2010-08-04 2011-04-06 江苏天瑞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Esi源质谱仪中鞘气的流经加热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04447A (zh) * 2014-06-27 2016-02-0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电离室
CN106471600A (zh) * 2014-07-07 2017-03-01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质谱仪
US9892901B2 (en) 2014-07-07 2018-02-13 Hitachi High-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Mass spectrometry device
CN106471600B (zh) * 2014-07-07 2018-12-07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质谱仪
CN106908556A (zh) * 2015-10-07 2017-06-30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气相色谱柱的锥形加热组件
CN106908556B (zh) * 2015-10-07 2021-08-27 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气相色谱柱的锥形加热组件
CN108700552B (zh) * 2016-03-09 2021-02-26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质量分析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生物试样的分析方法
CN108700552A (zh) * 2016-03-09 2018-10-2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质量分析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生物试样的分析方法
CN109564190A (zh) * 2016-08-19 2019-04-02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离子分析装置
CN109564190B (zh) * 2016-08-19 2021-02-26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离子分析装置
CN111936848A (zh) * 2018-04-05 2020-11-13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质谱分析装置和质谱分析方法
CN117637436A (zh) * 2024-01-26 2024-03-01 合肥谱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及自动控制、显示系统
CN117637436B (zh) * 2024-01-26 2024-05-07 合肥谱佳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及自动控制、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25351A4 (en) 2015-04-29
WO2012176534A1 (ja) 2012-12-27
JP2013007639A (ja) 2013-01-10
US20140131570A1 (en) 2014-05-15
EP2725351A1 (en) 201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5797A (zh) 液相色谱质谱分析装置
US11817302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creasing sensitivity of direct sampling interfaces for mass spectrometric analysis
US1079689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onization of molecules for mass spectrometry and 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JP4560656B2 (ja) 質量分析計及び質量分析方法
US7960711B1 (en) Field-free electrospray nebulizer
US82277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ano-capillary/micro electrospray for use in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S9704699B2 (en) Hybrid ion source and mass spectrometric device
JP2010537371A (ja) 真空以上の圧力での試料のイオン化
JP3707348B2 (ja) 質量分析装置及び質量分析方法
CN109564190B (zh) 离子分析装置
US20140084154A1 (en)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gaseous sample ions/molecules and a corresponding method
JP5219274B2 (ja) 質量分析計
CN111052302B (zh) 具有不对称喷雾的apci离子源
JP2011113832A (ja) 質量分析装置
CN115116819A (zh) 一种电喷雾萃取电离源
JP2005197141A (ja) 質量分析装置
Crotti et al. Advanced spectroscopic detector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Mass spectrometry
CN102709146B (zh) 一种多通道旋转萃取电喷雾离子化质谱分析离子源
JP2002372516A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質量分析装置
EP2955742B1 (en) Off-axis channel i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for removal of particulate matter
CN111566779A (zh) 多分析物离子源
WO2000019193A1 (en) Split flow electrospray device for mass spectrometry
RU2587679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непрерывного стабильного электрораспыления растворов в источнике ионов при атмосферном давлении
TWI625524B (zh) 使用多游離源作爲連接介面及游離技術的層析質譜裝置
JP4400284B2 (ja) 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質量分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