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4039A -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4039A
CN103634039A CN201210297929.6A CN201210297929A CN103634039A CN 103634039 A CN103634039 A CN 103634039A CN 201210297929 A CN201210297929 A CN 201210297929A CN 103634039 A CN103634039 A CN 103634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relay apparatus
telephone
telephone number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79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毅
丁正安
葛宁
蒙智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NTONE TIMES SCI-TECH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NTONE TIMES SCI-TECH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NTONE TIMES SCI-TECH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NTONE TIMES SCI-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979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340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34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40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将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融合的问题。本申请中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进行短距离无线连接(如蓝牙),并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拨打和接听电话,实现了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地高效融合。而且,本申请还解决了移动终端与有线电话之间的号码不统一的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无线中继装置,以及一种包含该无线中继装置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移动用户已经超过5亿。移动终端能给用户提供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通信体验。然而,由于建筑物、玻璃、金属外墙等对移动通信信号的衰减、反射、干扰,最终导致移动终端接收信号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通过提高发射功率,来弥补这种恶劣环境下移动通信信号的损耗。但是,提高发射功率又使得移动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越来越大。据估算,2007年中国仅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基站耗电量将接近32亿千瓦时,基站电费将接近20亿元,而这还不包括空调、变电、传输等能耗,按照1千克标准煤发出3度电计算,全国GSM基站每年需要耗费105万吨煤,这将会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其产生的电磁污染不可避免地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危害。
相比较而言,稳定的固定电话网络具有更多优势。例如,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有线网络系统,是以电路交换为信息交换方式,以电话为主要业务的电信网。它的优点是:覆盖区域广、使用简单、通话质量好、话费较低、联网容易。电话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所必需的传输媒体。
因此,如何高效地融合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的双重优点,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以解决将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融合的问题。
相应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中继装置以及包含该无线中继装置的系统,可以高效地融合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向无线中继装置发送请求拨号消息,无线中继装置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无线中继装置接收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无线中继装置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叫所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建立与固定电话网络的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并完成拨号。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向无线中继装置发起拨号请求;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方式。
优选地,所述无线中继装置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包括:无线中继装置接收到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后,做出回应,并检测所连接的电话线路使用情况并摘机;若检测到电话线路忙,则无线中继装置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失败;若检测到电话线路空闲,则无线中继装置完成摘机,并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成功,移动终端开始拨号。
优选地,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包括: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所述号码类型包括移动电话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还包括本地号码和外地号码;以及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依据所述号码类型的识别结果和局内/局外的识别结果,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优选地,所述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包括: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优选地,所述号码归属地数据库存储在所述无线中继装置中,或者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中。
优选地,所述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包括:针对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在该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前添加服务接入码和预设的IP号码;针对外地固定电话号码,在该外地固定电话号码前添加预设的IP号码。
优选地,如果所述外地移动电话号码是国内号码,则所述服务接入码为“0”;如果所述外地移动电话号码是国外号码,则针对不同的国家,所述服务接入码为不同的“非0”码。
优选地,所述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包括: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是否预先设置了出局码,如果是,则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如果否,则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外。
优选地,所述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包括:针对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的无线中继装置,在所述电话号码前添加出局码。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向无线中继装置发起拨号请求之前,还包括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建立连接的步骤,所述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周边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中继装置;如果直到超时仍未检测到,则连接建立失败;如果检测到,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建立数据连接;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查找是否存在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号码;如果不存在,则连接建立失败;如果存在,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建立链路连接;移动终端向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请求获取使用权。
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建立连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无线中继装置中的初始化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设置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移动终端号码、服务接入码和IP号码;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则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优选地,一个无线中继装置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号码。
优选地,如果所述无线中继装置移动位置,则还包括:重新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并且不同于原来的局内,则重新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听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所述方法包括:无线中继装置接收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信息,所述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无线中继装置将包含所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的来电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若移动终端接听来电,则无线中继装置与移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若移动终端未接听来电,则接听失败。
优选地,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包括:根据来电号码长度识别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内部号码;当所述来电号码是内部号码时,在所述来电号码前添加预先设置的内部局码。
优选地,当所述来电号码不是内部号码时,还包括:无线中继装置通过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翻译,识别出所述来电号码的归属地。
优选地,所述无线中继装置通过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翻译,包括: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中继装置,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包括:无线模块,一端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另一端与电话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拨号消息,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并接收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发送给所述电话模块;电话模块,一端与固定电话网络有线连接,另一端与无线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叫所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建立与固定电话网络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的一端与移动终端短距离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通过以下方式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无线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后,做出回应,并通知电话模块检测所连接的电话线路使用情况并摘机;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忙,则向无线模块发送线路忙的指令,无线模块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失败;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空闲,则完成摘机,并向无线模块发送线路空闲的指令和拨号音,无线模块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成功,移动终端开始拨号。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来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所述号码类型包括移动电话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还包括本地号码和外地号码;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前缀码添加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号码类型的识别结果和局内/局外的识别结果,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号码归属地数据库;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了预先设置的出局码;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判断所述存储器中是否保存了预先设置的出局码,如果是,则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如果否,则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外。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还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所述建立连接包括:移动终端检测周边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模块;如果直到超时仍未检测到,则连接建立失败;如果检测到,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模块建立数据连接;所述无线模块查找是否存在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号码;如果不存在,则连接建立失败;如果存在,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模块建立链路连接;移动终端向所述无线模块请求获取使用权。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初始化子模块,用于设置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号码,还包括服务接入码和IP号码;以及判断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则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无线中继装置,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接听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包括:电话模块,一端与固定电话网络有线连接,另一端与无线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信息,并将所述来电信息发送给无线模块,所述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无线模块,一端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另一端与电话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并将包含所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的来电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来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根据来电号码长度识别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内部号码;前缀码添加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来电号码是内部号码时,在所述来电号码前添加预先设置的内部局码。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来电号码不是内部号码时,通过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翻译,识别出所述来电号码的归属地。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号码归属地数据库;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以及如上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首先,本申请中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进行短距离无线连接(如蓝牙),并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拨打和接听电话,实现了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地高效融合。
其次,本申请还解决了移动终端与有线电话之间的号码不统一的问题。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可以在用移动终端拨打、接听电话时,自动在拨叫的号码、来电号码与有线电话号码之间进行转换,利用号码前缀、区号等规则,实现移动网络与有线中继环境下号码的统一使用。进而,使得移动用户通过短距离无线方式与固定电话网建立连接后,方便地进行接听和呼叫等呼叫处理业务,无需考虑移动通信网与固定电话网的电话号码之间的差异。
再次,本申请还可以自动识别号码归属地,在电话号码前添加IP号码,为用户节省话贽。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进行拨号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移动终端接听固定电话网来电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4A是图3实施例中无线中继装置的结构图;
图4B是图4A实施例中蓝牙模块的结构图;
图4C是图4B实施例中电话模块的结构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与蓝牙模块建立连接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拨号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蓝牙模块转换电话号码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接听电话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蓝牙模块识别来电号码归属地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无线中继装置的结构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无线中继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的融合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可以与移动终端通过无线方式连接通信,同时还可以与固定电话网络有线连接。这样,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就可以接入固定电话网络,完成拨打电话和接听电话的操作,从而实现了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的融合。
其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可以放置到一定的空间区域中,如家里、办公室中,并且可以同时与该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的无线通信。
此外,当获得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后,通常直接存储在电话簿中,移动终端可以直接呼叫,但固定电话有时需要人工加拨号码前缀(如拨打外地手机号码加拨0),因此本申请不仅解决了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的融合问题,同时还解决了移动终端与有线电话之间的号码不统一的问题。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主要包括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进行拨号的流程,以及如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接听固定电话网来电的流程,下面分别详细说明。
参照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进行拨号的流程图。
步骤101,移动终端向无线中继装置发送请求拨号消息,无线中继装置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向无线中继装置发起拨号请求。例如,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为蓝牙方式。当然,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包括目前已经存在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也不排除非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方式。
其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的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无线中继装置接收到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后,做出回应,并检测所连接的电话线路使用情况并摘机;
若检测到电话线路忙,则无线中继装置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失败;
若检测到电话线路空闲,则无线中继装置完成摘机,并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成功,移动终端开始拨号。
步骤102,无线中继装置接收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
步骤103,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可以是移动电话号码,可以是固定电话号码,可以是本地号码,还可以是外地号码。对于不同类型的电话号码,有些号码是不能直接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叫的,所以需要进行号码转换,以实现移动终端与有线电话之间的号码统一。具体的号码转换过程将在后面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进行详细说明,此处略。
步骤104,无线中继装置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叫所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建立与固定电话网络的连接;
步骤105,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并完成拨号。
参照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移动终端接听固定电话网来电的流程图。
步骤201,无线中继装置接收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信息,所述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
此外,所述来电信息还可以包括来电时间等信息;
步骤202,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
基于同样的理由,为了实现移动终端与有线电话之间的号码统一,需要进行号码转换;
步骤203,无线中继装置将包含所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的来电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204,若移动终端接听来电,则无线中继装置与移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
步骤205,若移动终端未接听来电,则接听失败。
以上图1和图2两个实施例概括说明了本申请的主要内容,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了解本申请,下面通过图3至图9所示的更详细的例子进行说明。
参照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所述无线通信系统100主要包括:移动终端120和无线中继装置110。
无线中继装置110配置为耦合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102,移动终端120配置为搜索无线中继装置110并经由无线中继装置110向所述PSTN发起电话呼叫。移动终端120和无线中继装置110放置到室内环境101中。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20进一步配置为,在搜索到无线中继装置110后,连接至所述无线中继装置110。所述无线中继装置110进一步配置为,在从所述移动终端120接收了登记请求后,向包含有多个移动终端的登记信息的数据库登记所述移动终端。
1)具体地,所述无线中继装置110可以包括:
电话模块,与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耦合,用于接收、发起电话呼叫;
无线模块,耦合至电话模块以处理电话呼叫,配置为无线地连接至移动终端,以便在短距离无线链接中将电话呼叫传送至移动终端;或接收来自相匹配的移动终端的符合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如蓝牙)的信号,将此通信信号转换为符合公共交换电话网传输标准的通信信号,并发送给PSTN。其中,所述相匹配的移动终端是指:向该无线中继装置110登记注册的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
2)具体地,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120,用于接收来自无线中继装置110的符合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并向无线中继装置110发送符合短距离无线通信协议的信号。
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中继装置与公共交换电话网连接;所述的公共交换电话网与无线中继装置通过有线方式进行通信;所述的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方式与无线中继装置进行通信。
以蓝牙技术为例,在上述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110具体结构如图4A所示,主要包括电话模块202和蓝牙模块20,其中:
蓝牙模块208,即上述无线模块,分别与电话模块202和移动终端相连,用于分别接收电话模块202和移动终端的工作状态信息,并分别向电话模块202和移动终端发送工作指令,将来自相匹配的移动终端的符合短距离无线蓝牙协议的通信信号RF 214转换为符合PSTN传输标准的通信信号,将来自PSTN的通信信号转换为符合短距离无线蓝牙协议的通信信号RF 214;
电话模块202,耦合于公共交换电话网,用于通过PSTN接口210接收PSTN的通信信号,并通过PSTN接口210向PSTN发送通信信号,接收蓝牙模块208的工作指令,并向蓝牙模块208发送工作状态信息。
此外,所述电话模块202与蓝牙模块208之间可进行语音204的双向传输,以及进行双向控制206。
进一步地,所述蓝牙模块208的具体结构如图4B所示,主要包括:
一个蓝牙芯片222,采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压控制的一种放大器件)工艺的集成化射频、基带、带有全部集成蓝牙协议栈的MCU(Micro Control Unit,控制单元)以及采用CMOS工艺的收发器;
一个存储设备(存储器224),用于存储开发的程序和数据库文件,系统中的号码转换程序和号码归属地数据库均保存在存储设备上;当然,所述号码转换程序和号码归属地数据库也可以保存在移动终端上;
一个接口电路(接口226),提供与电话模块202连接的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串口(串行接口236)和PCM(脉码调制)音频数据流接口(语音接口234);
一个按键区(键盘232)和一个显示屏(显示器230),用于增强蓝牙模块208的人机交互功能,提高蓝牙模块208的可操作性和良好的交互性。
一个天线单元228,与蓝牙芯片222连接,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蓝牙无线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电话模块202的具体结构如图4C所示,主要包括:
一个控制器242,用于处理控制各模块电路之间的协同运行;
一个存储器248,用于存储电话电路的程序;
一个语音电路244,用于外接电话线,实现来电、拨号检测等功能,以及提供双向通话音频PCM流,送至蓝牙模块208;
一个电源电路(电源250),给电话模块202提供电源;
一个串口电路(串口246),提供UART串行接口236,与蓝牙模块208进行交互命令的通信;
一个PSTN接口210;
一个语音接口234。
综上所述,以上无线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无线中继装置与外部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进行语音通信,而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之间利用短距离无线连接技术(如蓝牙)分别建立信令与语音无线连接。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本申请以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可靠性、支持较高质量语音传输的无线通信方式,可作为连接移动通信和固定电话网的最优方案。
下面图5至图9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式均是方法实施例,其实施不限定于图3、图4A至图4C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但为了描述简单,下面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无线模块均以蓝牙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下面是实现移动终端利用有线电话进行通信的方法的几个步骤:
步骤(1),构建一个基于无线中继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
步骤(2),蓝牙模块初始化;
步骤(3),移动终端与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步骤(4),移动终端拨号流程,并完成在此流程中相应的号码转换处理;
步骤(5),移动终端接听PSTN来电的流程,并完成相应的号码转换处理。
其中,上述步骤(1)构建的无线通信系统可参见图3所示系统。
下面分别详细说明步骤(2)至步骤(5)。
1、步骤(2),蓝牙模块初始化;
所述初始化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2.1),设置相关参数;
所述相关参数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号、服务接入码、IP号码、进行双模话务切换的参数、移动终端的登录状态等。
所述设置是指用户首次使用前按照说明书来设置。
其中:
移动终端号,一个无线中继装置中可设置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号码。例如,如果家庭有多个用户,就可以将每个用户的移动终端号设置到蓝牙模块。
服务接入码,是指向网络登记进行双模话务切换的号码前缀,例如固定电话拨打外地手机号码需要加拨服务接入码“0”。所述双模是指移动网络与固定电话网,双模话务切换是指在这两个网络之间切换。
IP号码,蓝牙模块固化了IP号,即固定电话网只有属于自己的唯一IP号。例如,接入到的PSTN是网通的其IP号码设为17911,是电信的其IP号码设为17900。此外,加IP号码是为用户节省话费,而号码转换是为了解决移动用户拨打电话时,不需考虑PSTN中拨打手机号码,尤其是外地手机号码需加0的限制。
双模话务切换的参数,用于在室内拨打电话时选择GSM还是PSTN,如果参数设置为选择GSM,则移动终端按照现有技术拨打电话;如果参数设置为选择PSTN,则移动终端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固定电话网拨打电话。
移动终端的登录状态,初始化时设置初始值,并在移动终端与蓝牙模块配对(具体配对过程参见下面的步骤3.1至3.3)成功后终端屏幕上会显示登录状态,比如电量、蓝牙信号强弱、连接状态等。
步骤(2.2),判断无线中继装置是否为内部电话,如果是,则预先设置单位内部局码(如某大学内部局码是“627”)和出局码(如0或9)。
所述内部电话,是指公司或单位内部使用的电话号码,一般公司内部电话拨打是免费的,例如某大学中每个办公室都有自己的内部号码。因此所述判断也即: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则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一个单位的局码(包括内部局码和出局码)是根据各个单位的情况来设置的,单位不同局码也不同。
上述蓝牙模块的初始化,在用户第一次使用前无线中继装置就设置好了,首次设置后如果有线线路不变更,就无需再做初始化步骤,以后启动也不会再进行步骤(2.2)的判断。
但是,如果所述无线中继装置移动位置,移动到了其他地方(如从一个办公室移动到另一个办公室),并且该无线中继装置更换了其他的PSTN网络的接口,则需要重新手动设置局码。
具体地,还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重新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并且不同于原来的局内,则重新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进一步地,如果需要,还可以重新设置相关参数。
2、步骤(3),移动终端与蓝牙模块建立连接;
参照图5所示,所述建立连接的步骤具体包括:
步骤(3.1),移动终端上的工作程序扫描周边,检测蓝牙模块;
通常,移动终端会检测周边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中继装置,所述预设范围依据最远蓝牙传输距离而定;
步骤(3.2),倘若直到超时移动终端仍未发现蓝牙模块,则连接建立失败;
步骤(3.3),倘若移动终端发现蓝牙模块,则移动终端上的工作程序和蓝牙模块建立数据连接;
上述步骤(3.1)至(3.3)可称为蓝牙配对过程;
步骤(3.4),蓝牙模块查找是否存有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号码、蓝牙配对码等信息,所述蓝牙配对码用于在蓝牙配对过程中使用;
步骤(3.5),倘若没有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则连接建立失败;
步骤(3.6),倘若有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则移动终端与蓝牙模块建立物理链路、逻辑链路、TCS链路;
步骤(3.7),移动终端向蓝牙模块请求获取使用权。
若移动终端向蓝牙模块获取到使用权,则移动终端与蓝牙模块建立了蓝牙数据和语音通路。
3、步骤(4),移动终端拨号流程,并完成在此流程中相应的号码转换处理;
参照图6所示,所述拨号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移动终端向蓝牙模块发送请求拨号消息;
步骤(4.2),蓝牙模块通过虚拟串口接收到该请求拨号消息后,做出回应,并通知电话模块检查电话线路使用情况并摘机;
其中,所述虚拟串口是指蓝牙连接的方式,蓝牙就是通过虚拟串口建立连接。如果采用非蓝牙技术的短距离无线技术,其传输接口取决于该技术的协议。
所述摘机是指,通常靠提起手柄使线路接通电话机话音电路的动作。
步骤(4.3),电话模块判别线路忙闲状况;
步骤(4.3.1),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忙,则给蓝牙模块发送线路忙的指令,蓝牙模块再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失败;
步骤(4.3.2),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空闲,则完成摘机,并给蓝牙模块发送线路空闲的命令指令和拨号音;
步骤(4.4),蓝牙模块在得到线路空闲的消息后,通过进程消息通知移动终端可以将双方语音通路与SCO(Synchronous Connection Oriented link,面向连接的同步链路)链接连接起来以接收带内信号音,移动终端开始拨号,蓝牙模块接收电话号码;
步骤(4.5),蓝牙模块接收到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后,蓝牙模块开始进行号码转换;
步骤(4.6),蓝牙模块完成号码转换后,通过串口发送给电话模块;
步骤(4.7),电话模块通过电话线完成PSTN的拨号;
步骤(4.8),电话模块与PSTN建立连接,完成移动终端拨号过程。
其中,步骤(4.5)所述的号码转换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处理:
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所述号码类型包括移动电话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还包括本地号码和外地号码;以及
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
依据所述号码类型的识别结果和局内/局外的识别结果,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其中,识别号码类型的步骤和识别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的步骤没有先后之区分,或者也可以同时进行识别。
具体地,所述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其中,所述号码归属地数据库存储在所述无线中继装置的蓝牙模块中,或者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中。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号码类型的识别,所述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具体包括:
针对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在该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前添加服务接入码和预设的IP号码;
针对外地固定电话号码,在该外地固定电话号码前添加预设的IP号码。
如果所述外地移动电话号码是国内号码,则所述服务接入码为“0”;
如果所述外地移动电话号码是国外号码,则针对不同的国家,所述服务接入码为不同的“非0”码。
具体地,所述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可以包括以下处理:
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是否预先设置了出局码,如果是,则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如果否,则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外。
进一步地,基于所述局内/局外的识别,所述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具体包括:
针对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的无线中继装置,在所述电话号码前添加出局码。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流程描述来说明上述的号码转换流程。参照图7所示,蓝牙模块转换电话号码的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5.1),蓝牙模块接收到电话号码后,对号码进行分析;
步骤(4.5.2),对号码前缀(国家码CC或移动接入码MAC)和区号进行分析,判定号码类型;
手机号码采取E.164编码方式,其结构为:CC+MAC+H0H1H2H3+ABCD。其中,CC是国家码,中国使用86;MAC是移动接入码,例如:采用133网号方案;H0H1H2H3是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归属位置寄存器)识别码,由蜂窝网运营商统一分配,用于标识地名;ABCD是手机用户号,由各HLR(HLR负责移动用户管理的数据库)自行分配。
固定电话号码常以2-8开头,并且号码长度不超过8位的电话是本地电话号码(400、700、800等除外),而长途电话号码长度超过10位,通常是在本地电话号码前加长途字冠即区号。
因此,识别号码类型的具体方法是:
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手机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电话号码符合CC+MAC+H0H1H2H3+ABCD的结构,或者符合MAC+H0H1H2H3+ABCD的结构(不加86),则判定为手机号码;否则,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
步骤(4.5.3),如果判定号码是手机号码,则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是本地手机号码还是外地手机号码:
所述号码归属地数据库中存储了H0H1H2H3与地名的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可以确定手机号码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而且,号码归属地数据库中还可以存储固定电话区号与地名的对应关系,在需要的时候,以方便确定外地固定电话号码的归属地。
所述号码归属地数据库可以存放在无线中继装置的蓝牙模块中,也可以存放在移动终端中。如果存放在移动终端中,则所述比对过程在移动终端中完成。
步骤(4.5.4),如果是本地手机号码,执行第(4.5.9)步;
步骤(4.5.5),如果是外地手机号码,蓝牙号码转换程序给手机号码前添加“0”和IP号码,执行第(4.5.8)步;
通常,外地手机号码如果是中国号码,则加拨“0”和IP号码;如果是国外号码,则针对不同的国家可以是不同的“非0”码,例如美国加拨“1”。
步骤(4.5.6),如果判定号码是固定电话号码,可根据号码的长短,判定号码是本地市话号码还是长途电话号码;
如前所述,以2-8开头,并且号码长度不超过8位的电话是本地电话号码(400、700、800等除外),号码长度超过10位(加了区号)的通常为长途电话号码。
步骤(4.5.7),如果号码是市话号码,执行第(4.5.9)步;
步骤(4.5.8),如果号码是长途电话号码,则在号码前添加预设的IP号码;
步骤(4.5.9),根据预先的初始化设置,判别电话线路是否为单位内部的,是否要在号码前加出局码;
如前所述,步骤(4.5.9)也可以在步骤(4.5.2)之前执行。
所述初始化设置是指步骤(2.2)的设置。
步骤(4.5.10),若电话线路为单位内部的,则要在号码前加出局码;
步骤(4.5.11),若电话线路不是单位内部的,则不需在号码前加出局码。
4、步骤(5),移动终端接听PSTN来电的流程,并完成相应的号码转换处理;
参照图8所示,所述接听来电的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PSTN来电时,电话模块接收标准的来电详细信息;
所述来电详细信息包括:来电的时间和来电号码等信息;
步骤(5.2),电话模块将来电信息通过串口接口传输给蓝牙模块处理;
当然,电话模块与蓝牙模块之间的接口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串口,主要用于实现模数转换;
步骤(5.3),蓝牙模块根据号码的长短来判定来电号码是否是单位内部号码;
单位内部号码一般号长比正常的市话号码短,内部号码不属于本地号码,本地号码是电信局登记过的,单位内部号码的设置一般需要提前根据用户的需要来设定。例如,如某大学内部的号码是5位,而其他的号码如手机号码通常超过7位。
步骤(5.3.1),若判断来电号码是单位内部号码,则在单位号码前加上预先设置的单位内部局码,补齐号码;
例如,某大学设置的内部局码是“627”,如果来电时该大学的内部号码,则该来电号码是5位,再添加上3未的内部局码,补齐号码为通常的固定8位。
步骤(5.3.2),若判断的来电号码是不是单位内部的号码,则蓝牙模块对来电号码进行翻译处理,并识别出来电号码归属地;
如果号码转换程序和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设置在蓝牙模块,则由蓝牙模块完成所述翻译处理;如果号码转换程序和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设置在移动终端上,则翻译处理在移动终端上完成。
步骤(5.4),蓝牙模块将处理的结果连同来电时间和电话号码一起,通过虚拟串口发送给移动终端;
步骤(5.5),移动终端接收到号码信息后,比对电话簿;
步骤(5.5.1),若来电号码是电话簿已经存储的,则显示出来电号码对应的人名或单位名和来电时间;
步骤(5.5.2),若来电号码没在电话簿中,则在终端上显示来电号码的归属地、电话号码和来电时间;
步骤(5.6),移动终端是否接听电话;
此处判断未接电话的时间条件以正常不接电话的时间来参考。
步骤(5.6.1),移动终端没有接听电话,接听电话失败,记录未接电话号码和来电时间;
步骤(5.6.2),移动终端接听电话,在移动终端接听电话后,无线中继装置与移动终端按照TCS(Telephony Control Protocol Specification,电话控制协议规范)的协议规定完成信令交互并进入通话状态,此后蓝牙模块通知电话模块摘机;
步骤(5.7),移动终端开始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听来自PSTN的呼叫电话,通话结束后挂断电话。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流程描述来说明上述步骤(5.3.2)中的来电号码翻译及号码归属地识别流程。
其中,蓝牙模块对来电号码进行翻译处理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参照图9所示,蓝牙模块识别来电号码归属地的流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3.2.1),从来电号码中提取出归属地识别码;
手机号码采用E.164编码方式,提取出手机的HLR识别码(H0H1H2H3)作为归属地识别码即可,长途固定电话号码直接提取出区号作为归属地识别码即可;
步骤(5.3.2.2),循环判断来电的归属地识别码是否与号码归属地数据库中的号码相等;
步骤(5.3.2.3),如果能从归属地数据库中找到对应的HLR识别码或区号,就把对应的地名取出;
步骤(5.3.2.4),如果在数据库中没有找到对应的区号地名,就赋值NUL。
综上所述,首先,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进行短距离无线连接(如蓝牙),并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拨打和接听电话,实现了移动通信网和固定电话网地高效融合。
其次,还解决了移动终端与有线电话之间的号码不统一的问题。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可以在用移动终端拨打、接听电话时,自动在拨叫的号码、来电号码与有线电话号码之间进行转换,利用号码前缀、区号等规则,实现移动网络与有线中继环境下号码的统一使用。进而,使得移动用户通过短距离无线方式与固定电话网建立连接后,方便地进行接听和呼叫等呼叫处理业务,无需考虑移动通信网与固定电话网的电话号码之间的差异。
再次,还可以自动识别号码归属地,在电话号码前添加IP号码,为用户节省话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需的。
基于上述图1、图2、图5至图9各方法实施例的说明,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装置和系统实施例,其中装置实施例具体参见下面的图10和图11。
参照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述一种无线中继装置的结构图。
具有图10所示结构的无线中继装置001可实现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进行拨号的功能。
所述无线中继装置001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无线模块10,一端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另一端与电话模块11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拨号消息,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并接收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发送给所述电话模块11;
电话模块11,一端与固定电话网络有线连接,另一端与无线模块10连接,用于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叫所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建立与固定电话网络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10的一端与移动终端短距离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
其中,所述无线模块10可通过以下方式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
无线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后,做出回应,并通知电话模块检测所连接的电话线路使用情况并摘机;
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忙,则向无线模块发送线路忙的指令,无线模块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失败;
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空闲,则完成摘机,并向无线模块发送线路空闲的指令和拨号音,无线模块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成功,移动终端开始拨号。
其中,所述无线模块10包括以下子模块来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
第一识别子模块101,用于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所述号码类型包括移动电话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还包括本地号码和外地号码;
第二识别子模块102,用于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
前缀码添加子模块103,用于依据所述号码类型的识别结果和局内/局外的识别结果,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10还可包括:
存储器104,用于保存号码归属地数据库;
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101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此外,所述号码归属地数据库也可以存放在移动终端上。
优选地,所述存储器104还保存了预先设置的出局码;
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102判断所述存储器104中是否保存了预先设置的出局码,如果是,则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如果否,则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外。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10还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所述建立连接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周边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模块;
如果直到超时仍未检测到,则连接建立失败;
如果检测到,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模块建立数据连接;
所述无线模块查找是否存在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号码;
如果不存在,则连接建立失败;
如果存在,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模块建立链路连接;
移动终端向所述无线模块请求获取使用权。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10还可包括初始化子模块105,用于
设置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号码,还包括服务接入码和IP号码;以及
判断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则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实施例中,无线模块10中的存储器104类似于图4B中的存储器224,无线模块10中的第一识别子模块101、第二识别子模块102、前缀码添加子模块103和初始化子模块105所实现的功能类似于图4B中的蓝牙芯片222具有的功能。但是,蓝牙模块208明显是无线模块10的一种实施例,无线模块10还可以是目前已经存在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参照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无线中继装置的结构图。
具有图11所示结构的无线中继装置002可实现移动终端接听固定电话网来电的功能。
所述无线中继装置002可以包括以下模块:
电话模块21,一端与固定电话网络有线连接,另一端与无线模块20连接,用于接收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信息,并将所述来电信息发送给无线模块20,所述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
无线模块20,一端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另一端与电话模块21连接,用于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并将包含所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的来电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其中,所述无线模块20包括以下子模块来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
第一识别子模块201,用于根据来电号码长度识别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内部号码;
前缀码添加子模块203,用于当所述来电号码是内部号码时,在所述来电号码前添加预先设置的内部局码。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20还可包括:
第二识别子模块202,用于当所述来电号码不是内部号码时,通过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翻译,识别出所述来电号码的归属地。
此外,所述翻译和识别过程也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实现。
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20还可包括:
存储器204,用于保存号码归属地数据库;
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202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11所示实施例中,无线模块20中的存储器204类似于图4B中的存储器224,无线模块20中的第一识别子模块201、第二识别子模块202和前缀码添加子模块203所实现的功能类似于图4B中的蓝牙芯片222具有的功能。但是,蓝牙模块208明显是无线模块20的一种实施例,无线模块20还可以是目前已经存在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能够进行语音通话的其他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
对于上述图10和图11所示的无线中继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图1、图2、图5至图9各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基于图10和图11提供的无线中继装置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系统实施例,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以及如图10和/或图11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
其中,所述“和/或”是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中的无线中继装置,当实现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进行拨号的功能时,可以采用图10的结构;而当实现移动终端接听固定电话网来电的功能时,所述系统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不局限于图11所示的结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中的无线中继装置,当实现移动终端接听固定电话网来电的功能时,可以采用图11的结构;而当实现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进行拨号的功能时,所述系统可采用其他结构实现,不局限于图10所示的结构;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系统中的无线中继装置,当实现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进行拨号的功能时,可以采用图10的结构;而当实现移动终端接听固定电话网来电的功能时,可以采用图11的结构。换而言之,该无线中继装置同时具备图10和图11的结构,例如图3中的无线中继装置即是此种情况的一个实施例。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一方面可以完成手机蜂窝网与固定电话交换网之间的号码统一,使得(蓝牙)手机用户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与固定电话交换网建立连接后,方便地进行接听和呼叫等呼叫处理业务,无需考虑蜂窝网与固定电话交换网的电话号码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还可以自动识别号码归属地,在电话号码前添加IP号码,为用户节省话费。
总之,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移动终端与固定电话网络建立通信,可以利用固定电话网络来传输语音信号,而不是蜂窝网;
2)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接入固定电话网,可以方便用户使用移动终端中的号码簿来直接拨打电话,并不受固定座机在距离上的限制。
3)允许蜂窝网与固定电话网络号码存在差异,并消除该差异(自动添加IP号码)。利用本申请,移动终端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完成语音电话业务的呼叫处理,只需支付固定电话网的话费,而不必付出昂贵的手机话费;由于手机用户是通过无线蓝牙的方式接入到固定电话网络,完成拨打、接听电话等业务,其通话的话费全部是按照固话网的标准来计费。通常情况下固定电话网络的资费较蜂窝网要便宜,并且通话质量比较稳定可靠。
4)蓝牙手机用户无需考虑蜂窝网与有线电话网的电话号码规则之间的区别,保持手机用户的拨号习惯。手机用户一般习惯于将联系人的号码保存在手机上,而号码保存的格式一般适用于蜂窝网,如手机保存的号码前经常加+86,这样的手机号码格式拨打到固定电话网里,有时是不认的。另外手机拨打号码的方式与固话的拨打号码方式还有所不同,如手机用户拨打外地的手机号码不需要在号码前加“0”,而用电话座机拨打外地的手机号码时,则需要在外地手机号码前加“0”,否则是拨打不通的。而采用了号码转换方法后,手机用户不需要考虑这些,较好地保持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想到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的任意组合应用都是可行的,故上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任意组合都是本申请的实施方案,但是由于篇幅限制,本说明书在此就不一一详述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一种实现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无线中继装置,以及一种包含该无线中继装置的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31)

1.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移动终端向无线中继装置发送请求拨号消息,无线中继装置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
无线中继装置接收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
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无线中继装置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叫所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建立与固定电话网络的连接;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并完成拨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向无线中继装置发起拨号请求;
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包括:
无线中继装置接收到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后,做出回应,并检测所连接的电话线路使用情况并摘机;
若检测到电话线路忙,则无线中继装置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失败;
若检测到电话线路空闲,则无线中继装置完成摘机,并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成功,移动终端开始拨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包括:
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所述号码类型包括移动电话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还包括本地号码和外地号码;以及
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
依据所述号码类型的识别结果和局内/局外的识别结果,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包括:
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号码归属地数据库存储在所述无线中继装置中,或者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包括:
针对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在该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前添加服务接入码和预设的IP号码;
针对外地固定电话号码,在该外地固定电话号码前添加预设的IP号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外地移动电话号码是国内号码,则所述服务接入码为“0”;
如果所述外地移动电话号码是国外号码,则针对不同的国家,所述服务接入码为不同的“非0”码。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包括:
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是否预先设置了出局码,如果是,则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如果否,则识别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包括:
针对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的无线中继装置,在所述电话号码前添加出局码。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向无线中继装置发起拨号请求之前,还包括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建立连接的步骤,所述建立连接的步骤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周边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中继装置;
如果直到超时仍未检测到,则连接建立失败;
如果检测到,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建立数据连接;
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查找是否存在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号码;
如果不存在,则连接建立失败;
如果存在,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建立链路连接;
移动终端向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请求获取使用权。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与无线中继装置建立连接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所述无线中继装置中的初始化步骤,所述初始化步骤包括:
设置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移动终端号码、服务接入码和IP号码;
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则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个无线中继装置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号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无线中继装置移动位置,则还包括:
重新判断所述无线中继装置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并且不同于原来的局内,则重新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15.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中继装置接听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所述方法包括:
无线中继装置接收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信息,所述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
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
无线中继装置将包含所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的来电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若移动终端接听来电,则无线中继装置与移动终端进入通话状态;
若移动终端未接听来电,则接听失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包括:
根据来电号码长度识别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内部号码;
当所述来电号码是内部号码时,在所述来电号码前添加预先设置的内部局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来电号码不是内部号码时,还包括:
无线中继装置通过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翻译,识别出所述来电号码的归属地。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中继装置通过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翻译,包括:
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
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19.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接入固定电话网络,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包括:
无线模块,一端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另一端与电话模块连接,用于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请求拨号消息,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并接收移动终端拨叫的电话号码,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发送给所述电话模块;
电话模块,一端与固定电话网络有线连接,另一端与无线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固定电话网络拨叫所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并建立与固定电话网络的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模块的一端与移动终端短距离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连接包括蓝牙连接。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通过以下方式依据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向固定电话网络请求拨号:
无线模块接收到所述请求拨号消息后,做出回应,并通知电话模块检测所连接的电话线路使用情况并摘机;
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忙,则向无线模块发送线路忙的指令,无线模块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失败;
若电话模块检测到电话线路空闲,则完成摘机,并向无线模块发送线路空闲的指令和拨号音,无线模块通知移动终端请求拨号成功,移动终端开始拨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来对所述电话号码进行号码转换:
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电话号码的号码类型,所述号码类型包括移动电话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还包括本地号码和外地号码;
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
前缀码添加子模块,用于依据所述号码类型的识别结果和局内/局外的识别结果,对需要添加前缀的电话号码添加相应的前缀号码,得到转换后的电话号码。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号码归属地数据库;
所述第一识别子模块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器还保存了预先设置的出局码;
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判断所述存储器中是否保存了预先设置的出局码,如果是,则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如果否,则识别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外。
2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还用于与移动终端建立连接,所述建立连接包括:
移动终端检测周边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无线模块;
如果直到超时仍未检测到,则连接建立失败;
如果检测到,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模块建立数据连接;
所述无线模块查找是否存在该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的设置信息包括移动终端号码;
如果不存在,则连接建立失败;
如果存在,则移动终端与所述无线模块建立链路连接;
移动终端向所述无线模块请求获取使用权。
26.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初始化子模块,用于
设置相关参数,所述相关参数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号码,还包括服务接入码和IP号码;以及
判断所述电话模块连接的电话线路为局内/局外,如果是局内,则设置内部局码和出局码。
27.一种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移动终端通过所述无线中继装置接听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所述无线中继装置包括:
电话模块,一端与固定电话网络有线连接,另一端与无线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固定电话网络的来电信息,并将所述来电信息发送给无线模块,所述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
无线模块,一端与移动终端无线连接,另一端与电话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得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并将包含所述转换后的来电号码的来电信息发送给移动终端。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包括以下子模块来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转换:
第一识别子模块,用于根据来电号码长度识别所述来电号码是否为内部号码;
前缀码添加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来电号码是内部号码时,在所述来电号码前添加预先设置的内部局码。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
第二识别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来电号码不是内部号码时,通过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翻译,识别出所述来电号码的归属地。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模块还包括:
存储器,用于保存号码归属地数据库;
所述第二识别子模块根据号码结构判定所述电话号码为移动电话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移动电话号码,则通过比对号码归属地数据库,识别出所述移动电话号码为本地移动电话号码或外地移动电话号码;如果判定为固定电话号码,则根据号码长度识别出所述固定电话号码为本地固定电话号或外地固定电话号。
31.一种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移动终端,以及如上述权利要求19和/或权利要求27所述的无线中继装置。
CN201210297929.6A 2012-08-20 2012-08-20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036340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7929.6A CN103634039A (zh) 2012-08-20 2012-08-20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7929.6A CN103634039A (zh) 2012-08-20 2012-08-20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4039A true CN103634039A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14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7929.6A Pending CN103634039A (zh) 2012-08-20 2012-08-20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4039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075A (zh) * 2014-03-25 2014-07-23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获取固定电话来电信息装置及方法
CN103945028A (zh) * 2014-05-04 2014-07-23 北京纽曼腾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音频的固定电话扩展通信系统及固定电话
CN104159223A (zh) * 2014-07-15 2014-11-19 清华大学 一种中继通信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
CN104158982A (zh) * 2014-07-15 2014-11-19 清华大学 一种手机与有线电话的号码转换方法
CN104243726A (zh) * 2014-09-02 2014-12-24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无线电话系统实现有线拨打和接听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80273A (zh) * 2015-03-30 2015-07-15 武汉智慧城市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固话云终端
CN106792606A (zh) * 2017-03-07 2017-05-31 包荷雅 基于飞行模式下的移动终端通信方法、系统和通信终端
CN107509183A (zh) * 2017-08-15 2017-1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公用电话及通话中心平台
CN113794793A (zh) * 2020-05-25 2021-12-14 邓学胜 语音通信终端、语音通信系统、语音通信的拨号方法、接听方法及实现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936A (zh) * 2001-06-18 2001-10-24 尹远裕 在固定电信网上实现宽带可移动通信的方法
CN101083837A (zh) * 2007-07-09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固网的方法
CN102571184A (zh) * 2010-12-22 2012-07-11 北京格林思通科技有限公司 短距离无线中继方法和系统
JP2013078146A (ja) * 2013-01-11 2013-04-25 Nakayo Telecommun Inc 代理通信機能を有するip中継装置の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8936A (zh) * 2001-06-18 2001-10-24 尹远裕 在固定电信网上实现宽带可移动通信的方法
CN101083837A (zh) * 2007-07-09 2007-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接入固网的方法
CN102571184A (zh) * 2010-12-22 2012-07-11 北京格林思通科技有限公司 短距离无线中继方法和系统
JP2013078146A (ja) * 2013-01-11 2013-04-25 Nakayo Telecommun Inc 代理通信機能を有するip中継装置の通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明艳: "固网与PHS融合的HOME-BOX业务发展", 《通信世界》 *
易高雄: "蓝牙免提及电话簿转移让固定电话变身为手机休息站", 《现代电信科技》 *
杨凌艳: "简析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融合", 《世界电信》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5075A (zh) * 2014-03-25 2014-07-23 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智能手机获取固定电话来电信息装置及方法
CN103945028A (zh) * 2014-05-04 2014-07-23 北京纽曼腾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音频的固定电话扩展通信系统及固定电话
CN104159223A (zh) * 2014-07-15 2014-11-19 清华大学 一种中继通信的用户身份识别方法
CN104158982A (zh) * 2014-07-15 2014-11-19 清华大学 一种手机与有线电话的号码转换方法
CN104243726A (zh) * 2014-09-02 2014-12-24 艾体威尔电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无线电话系统实现有线拨打和接听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80273A (zh) * 2015-03-30 2015-07-15 武汉智慧城市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固话云终端
CN106792606A (zh) * 2017-03-07 2017-05-31 包荷雅 基于飞行模式下的移动终端通信方法、系统和通信终端
CN107509183A (zh) * 2017-08-15 2017-12-2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通话方法、公用电话及通话中心平台
CN113794793A (zh) * 2020-05-25 2021-12-14 邓学胜 语音通信终端、语音通信系统、语音通信的拨号方法、接听方法及实现方法
CN113794793B (zh) * 2020-05-25 2022-12-30 邓学胜 语音通信的接听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4039A (zh) 移动终端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通话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736304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changing data and audio between cellular telephones and landline telephones
US7212816B2 (en) Fixed wireless telephone device
CN101248683A (zh) 在发展中地区内提供通信业务
CN101370046A (zh) 全方位通话记录系统、移动电话机、适配器
WO2004019595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fixed wireless telephone service
CN201199697Y (zh) 智能信息终端
US20060240817A1 (en) Multi-wireless connection device
CN104158982A (zh) 一种手机与有线电话的号码转换方法
CN103095792B (zh) 通话系统及其通话连接方法
JP2002271478A (ja) 電話機及び呼接続制御方法
KR100728403B1 (ko) 구내무선교환시스템 및 구내무선교환시스템에서의 발신방법
CN101252766A (zh) 小灵通手机生产测试系统
KR100610867B1 (ko) 근접형 통신을 이용한 자동 착신 전환 방법 및 장치
KR100492006B1 (ko) 블루투스를 이용한 무선공중전화 시스템의 운용 방법
KR100607703B1 (ko) 듀얼모드 착발신 전화 단말기
CN1960414B (zh) 确认呼叫中心系统内部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63481C (zh) 一种在公用电话交换网实现短距离无线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N205017376U (zh)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KR100684015B1 (ko) 휴대 전화기를 이용한 콜백 서비스 방법
KR20070007527A (ko) 바이너리 씨디엠에이 무선 통신을 이용한 통화 시스템 및방법
CN103428324A (zh) 手机智能ip拨号方法
KR20040036457A (ko) 전화번호 우선순위에 따른 호신호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및그를 이용한 전화통신시스템 및 단말기
CN101106614A (zh) 蓝牙电话网关装置及通信方法
KR20040087544A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로 유선전화망을 이용하여 서로송.수신하기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통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