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7376U -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017376U
CN205017376U CN201520711127.4U CN201520711127U CN205017376U CN 205017376 U CN205017376 U CN 205017376U CN 201520711127 U CN201520711127 U CN 201520711127U CN 205017376 U CN205017376 U CN 205017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or
telephone set
circuit
intelligent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7111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洪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ewsmy Feng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洪锋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洪锋 filed Critical 王洪锋
Priority to CN2015207111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017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017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017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能电话机和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该智能电话机包括存储器,摘机判断电路,拨号电路,来电提取电路和语音输入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处理器和用于与外部智能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与存储器、摘机判断电路、拨号电路、来电提取电路和语音输入输出电路间接连接。该系统包括该智能电话机和智能终端,智能终端还包括第二处理器;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接口;通讯录模块,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电话机无法提供类似于智能终端能提供的通讯录功能,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机的功能。

Description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移动电话的普及,智能移动电话的相关技术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但目前各种基于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的电话机(如基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的固定电话机、移动固话机或无线固话机,以下简称电话机)技术方面的发展历程却十分缓慢,尤其是当前市场上普通的电话机的通讯录和显示单元无法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通过普通的电话机无法提供市面上普通智能移动电话上的通讯录所能提供的,通过联系人的姓或名、姓或名的拼音、号码的部分数字等手段来快捷方便地获得联系人的如电话号码、工作单位等若干关键信息;通过普通的电话机接听来电时,也无法获得像智能移动电话的通讯录所能提供的,直接在智能移动电话上展示来电人的姓名、单位、号码归属地、过往通信记录等关键信息。同时由于传统电话机的显示屏较小,从物理器件上也无法直接在电话机上直接提供类似于智能移动电话上能够直接提供的信息展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人民为了提高传统电话机的使用体验做过不少技术上的努力,最主要的是终端智能化,即将成熟的智能移动电话上的通讯录技术和大显示屏等技术方案直接引入到传统的电话机上,从而改善传统的电话机的使用体验,但这样势必造成电话机的制造成本大幅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电话机和基于智能电话机的通信系统,以解决传统电话机上无法在不显著增加传统电话机制造成本的条件下,提供类似于现在智能移动电话上的通讯录和大屏等扩展功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电话机,包括存储器,摘机判断电路,拨号电路,来电提取电路和语音输入输出电路;还包括: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摘机判断电路,所述拨号电路、所述来电提取电路和所述语音输入输出电路分别相连;
用于与外部智能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分别与所述存储器、所述摘机判断电路、所述拨号电路、所述来电提取电路和所述语音输入输出电路间接相连。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Wifi无线接口、蓝牙接口或国际公共认证开放的免费频段无线通信接口。
其中,所述蓝牙接口支持蓝牙2.X和/或蓝牙4.0标准。
一种智能电话机扩展通信系统,包括:
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话机;
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接口;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相连;通讯录模块,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通信录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间接相连;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
其中,所述智能电话机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智能电话机进行蓝牙配对的二维码或条形码。
其中,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蓝牙语音电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蓝牙语音电路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间接相连。
其中,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听筒,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听筒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蓝牙语音电路间接相连。
其中,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送话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送话器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蓝牙语音电路间接相连。
其中,所述智能电话机还包括功能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所述功能切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间接相连。
其中,所述智能终端是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电话机上新增一个第一通信接口形成智能电话机,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使得智能电话机能与外部智能终端上的第二通信接口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使得智能电话机的用户可以使用所述智能终端上的通讯录模块的便捷查找联系人信息;同时,当智能电话机接收来电呼叫时,可以将来电号码的联系人信息显示到智能终端的显示装置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的电话机无法提供类似于智能移动电话能提供的通讯录功能,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电话机制造成本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机的通讯录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电话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智能电话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话机10。智能电话机10包括存储器110,摘机判断电路120,拨号电路130,来电提取电路140和语音输入输出电路150,还包括:第一处理器160,与存储器110、摘机判断电路120,拨号电路130和来电提取电路140和语音输入输出电路150分别相连;用于与外部智能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接口170,与第一处理器160相连,第一通信接口170通过第一处理器160与分别与存储器110、摘机判断电路120、拨号电路130、来电提取电路140和语音输入输出电路150间接相连。
示例性的,当智能电话机10接收到来电呼入时,来电提取电路140提取所述来电呼入的电话号码,通过第一处理器160,将所述来电号码发送给第一通信接口170,第一通信接口170可以将所述来电号码,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如台式机、智能平板电脑等外部智能终端,供外部智能终端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处理。
同理,当用户想要通过智能电话机10联系某个目标联系人时,可以先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70接收,从外部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摘机信号,然后通过第一处理器160将所述摘机信号发送给控制摘机判断电路120进行摘机判断;再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70接收,从外部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然后再通过第一处理器160,将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发送给拨号电路140,拨号电路140根据所述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进行号码拨打。
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通过智能电话机10接通来电呼入或目标联系人后,语音输入输出电路150可以通过第一处理器160,借助第一通信接口170,与所述外部终端间进行输入和输出语音数据交换。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电话机10包括,基于有线通信技术的有线固定电话机和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线固定电话机。例如,目前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所述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无线固定电话机有,基于中国电信无线通信网络的电信无线固定电话机、基于中国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固定电话机、基于中国联通无线通信网络的无线固定电话机或联通固定电话机。
进一步的,第一通信接口170可以为无线Wifi(WIreless-FIdelity)接口、蓝牙(BlueTooth)接口或国际公共认证开放的免费频段无线通信接口等常用无线通信接口。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通信接口170为无线Wifi接口或蓝牙接口时,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70与智能电话机10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对应的接口也必须是与第一通信接口170适配的无线Wifi或蓝牙接口。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综合考虑第一通信接口170与外部智能终端进行通信连接所使用的通信频率、连接距离、连接智能终端数量、数据传输速率、功耗、通讯安全性、障碍物跨越性、组网复杂度、植入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第一通信接口170进一步优选为蓝牙接口。
具体的,由于目前市面上部分基于安卓系统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仅支持蓝牙2.0或2.1标准,而部分基于安卓和苹果IOS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支持蓝牙3.0或4.0标准,考虑到蓝牙的高版本能兼容低版本,但是蓝牙的低版本无法兼容蓝牙的高版本的特点,所以当第一通信接口170为蓝牙接口时,进一步优选为同时支持蓝牙2.X和/或蓝牙4.0标准的蓝牙接口。以兼容市面上绝大部分带有蓝牙功能的主流智能终端。
综上所述,智能电话机10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70与外部智能终端保持通信连接的基础上,借助第一处理器160,可以将来电提取电路140提取的来电号码发送给外部智能终端,供外部智能终端分析;也可以接收外部智能终端发送过来的电话号码,发送给拨号电路130进行电话号码拨打;也可以通过语音输入输出电路与外部终端交换语音输入输出数据;从而扩展了传统电话机的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电话机的体验。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话机10;智能终端20。智能终端20还包括:用于与第一通信接口170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接口210;第二处理器220,与第二通信接口210相连;通讯录模块230,与第二处理器210相连,通信录模块230通过第二处理器210与第二通信接口210间接相连;显示模块240,与所述第二处理器220相连。
示例性的,当智能电话机10接收到一个来电呼入时,第一通信接口170将来电号码发送给智能终端20的第二通信接口220,第二通信接口220将该来电号码通过第二处理器210发送给通讯录模块230,通讯录模块230根据该来电号码,借助第二处理器210,直接在显示模块240上显示该来电号码在通讯录230中所对应存储的,如具体电话号码,号码归属地、号码联系人姓名、号码联系人所述公司等信息,甚至还可以显示该来电号码在所述通讯录中所记载的历史通信记录。进一步的,如果该通讯模块230具备类似于360通讯录、微信电话本(原QQ通信录)、百度通讯录等主流通讯录提供的诸多电话号码智能判断和标注等功能,则可以对来电号码进行号码性质的智能判断,即判断该号码是不是被别人标注多次的广告推销等骚扰电话,也可以对所述来电号码进行属性标注等。
同理,当用户想要通过智能电话机10联系某个目标联系人时,可以借助智能终端20上的通讯录模块230,通过目标联系人的姓或名,姓或名的拼音、号码的部分数字等查询手段快捷方便地获得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然后通过第二处理器220,将摘机信号和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通过第二通信接口210发送给第一通信接口170即可。
进一步的,智能电话机10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便于智能终端20与智能电话机10进行快速蓝牙配对的二维码或条形码180。
示例性的,当第一通信接口170和第二通信接口210均为相互适配的蓝牙接口时,当智能终端20通过第二通信接口210与智能电话机10的第一通信接口170进行蓝牙配对时,有可能智能终端20能扫描到其附近的多个蓝牙设备,这个时候,如果智能电话机10上设置有用来标识智能电话机10的蓝牙名称或内置的蓝牙连接密码的二维码或条形码180,则智能终端20可以利用相关的二维码或条形码识别软件自动识别出智能电话机10,从而完成智能电话机10和智能终端20的蓝牙快速配对操作。
综上所述,智能电话机10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70与智能终端20保持通信连接,借助通讯录模块230,可以在智能终端20的显示模块240上,自动弹出智能电话机10的来电号码在通讯录模块230中记录的对应信息和历史通信记录等。也可以在智能终端20上,利用通讯录模块230进行目标联系人查找,找到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通过第二通信接口210,将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发给第一通信接口170,从而利用拨号电路140,通过智能电话机10进行目标联系人的电话号码拨打。从而扩展了传统电话机的功能,提升了用户使用电话机的体验。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智能终端20还包括,蓝牙语音电路250,与第二处理器220相连,蓝牙语音电路250通过第二处理器220与第二通信接口210间接相连;
进一步的,智能终端20还包括听筒260,与第二处理器220相连,听筒260通过第二处理器220与蓝牙语音电路250间接相连。
进一步的,智能终端20还包括送话器270,与第二处理器220相连,送话器270通过第二处理器220与蓝牙语音电路250间接相连。
示例性的,当用户智能电话机10接通了一个电话时,语音输入输出电路150可以将对方的语音输入数据,通过第一处理器160处理后传输给第一通信接口170,第一通信接口170将处理后的语音输入数据发送给第二通信接口210,第二通信接口210传输给第二处理器220,第二处理器220处理后传输给蓝牙语音电路250,智能终端20通过听筒260即可智能终端20的用户播放所述语音输入数据。
与接听电话相反,当用户通过智能终端20应答该语音输入时,所述用户的语音输出经过送话器270接收,经过第二处理器220处理后,传输给蓝牙语音电路250,蓝牙语音电路250将所述语音输出通过第二处理器,传输给第二通信接口210,第二通信接口210将所述蓝牙语音数据发送给第一通信接口170,第一通信接口170利用第一处理器160,将所述语音输出传输给语音输入输出电路150,实现了智能终端20的用户通过送话器270将语音输出发送到了智能电话机10的语音输入输出电路150,从而完成了智能电话机10上接通的电话的主叫和被叫间的语音交互过程。
进一步的,智能电话机10还包括功能切换电路190,与第一处理器160相连,按钮切换电路190通过第一处理器160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170间接相连。
示例性的,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智能电话机10收到了一个来电请求时,用户可以通过功能切换电路190,选择性的触发第一处理器160控制第一通信接口170是否向智能终端20的第二通信接口210发起通信连接,是否发送来电号码、摘机信号、语音输入或输出数据等数据,从而完成用户是否选择通过通过使能智能电话机10的第一通信接口170、智能终端20的第二通信接口210、第二处理器220、通讯录模块230等对智能电话机10的通信功能进行扩展。
例如,当功能切换电路190切换到使用智能终端20配合智能电话机10扩展智能电话机10的通信功能时,切换电路190可以触发第一处理器170,通过第二通信接口210,第二处理器220,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听筒260和送话器270接听和应答智能电话机10接通的电话;当功能切换电路190切换到不使用智能终端20配合智能电话机10扩展通信功能时,用户可以通过切换电路190触发第一处理器170,控制第一通信接口170,不向第二通信接口210发送相关数据或命令。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智能终端20可以是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电脑,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智能终端20为智能手机。
示例性的,智能手机20可以借助手机内的扫码软件,利用摄像头扫描设置于智能电话机10上的二维码或条形码180,扫码软件利用二维码或条形码提供的下载地址信息,引导智能手机20下载所述通讯录模块230并完成安装,通讯录模块230提示智能手机20自动打开第二通信接口210。如果此时功能切换电路190切换为择利用智能手机20扩展智能电话机10的通信功能,则功能切换电路190触发第一处理器160打开第一通信接口170,再利用智能手机20扫描智能电话机10上设置的二维码或条形码180,即可完成第一通信接口170和第二通信接口210的蓝牙配对。此时,即可利用通讯录模块230进行联系人电话号码查找,并通过智能电话机10进行联系人电话号码拨打;也可以通过信息显示模块240进行智能电话机10的来电号码的信息展示;也可以通过蓝牙语音电路250、听筒260和送话器270接听和应答智能电话机10上的电话。反之,当智能手机上有来电接入时,也可以通过智能电话机10上的听筒和送话器进行接听和应答,由于智能电话机10电磁辐射远远低于移动电话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间接减少利用智能手机20接听电话时的电磁波辐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电话机上新增一个第一通信接口170形成了一种智能电话机10,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70,使得智能电话机10能与智能终端20上的第二通信接口210建立通信连接,从而使得智能电话机10的用户可以使用智能终端20上的通讯录模块230的诸多便捷功能。同时,借助智能电话机10的听筒和送话器,可以接听智能终端20上的电话,从而减少利用智能终端20上接听电话时的电磁波辐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的电话机无法提供类似于现有的智能移动电话能提供的通讯录功能,达到了在不显著增加电话机制造成本的基础上,扩展了电话机的通讯录功能的目的。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使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电话机,包括存储器,摘机判断电路,拨号电路,来电提取电路和语音输入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所述摘机判断电路,所述拨号电路、所述来电提取电路和所述语音输入输出电路分别相连,
用于与外部智能终端进行通信连接的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并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存储器、所述摘机判断电路、所述拨号电路、所述来电提取电路和所述语音输入输出电路间接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为Wifi无线接口或蓝牙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话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蓝牙接口支持蓝牙2.X和/或蓝牙4.0标准。
4.一种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话机;
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进行通信的第二通信接口;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相连;通讯录模块,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通信录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间接相连;显示模块,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话机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智能电话机进行蓝牙配对的二维码或条形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蓝牙语音电路,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蓝牙语音电路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间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听筒,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听筒模块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蓝牙语音电路间接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送话器,与所述第二处理器相连,所述送话器通过所述第二处理器与所述蓝牙语音电路间接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话机还包括功能切换电路,与所述第一处理器相连,所述功能切换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间接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4~9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是智能手机或智能平板电脑。
CN201520711127.4U 2015-09-14 2015-09-14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Active CN205017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1127.4U CN205017376U (zh) 2015-09-14 2015-09-14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711127.4U CN205017376U (zh) 2015-09-14 2015-09-14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17376U true CN205017376U (zh) 2016-02-03

Family

ID=55215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711127.4U Active CN205017376U (zh) 2015-09-14 2015-09-14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173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47A (zh) * 2021-05-26 2021-07-23 珠海禾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电话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3047A (zh) * 2021-05-26 2021-07-23 珠海禾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电话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2436A (zh) 通话中的交互方法和设备
KR101474568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국제 전화 오토 다이얼링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4380254A (zh) 快速启动应用服务的方法和终端
CN105338178A (zh) 基于双卡双待单通终端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945034A (zh) 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电话的固定电话扩展通信系统
CN201608742U (zh) 一种智能固定电话
CN2924950Y (zh) 可对来电进行过滤的通讯装置
CN104539790A (zh) 一种平板电脑共享手机通讯功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20481A (zh) 无线通信终端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3068077A (zh) 双模移动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CN101826967A (zh) 数据卡及拨号上网方法
CN101351000A (zh) 一种信息呈现方法及通讯终端
CN102638624A (zh) 一种实现自动转发来电信息的移动终端及其转发方法
CN102348006A (zh) 一种手机及其拨号方法
CN102035907A (zh) 一种智能固定电话
CN101257679A (zh) 一种分体式移动终端通话记录同步方法及其系统
CN205017376U (zh) 智能电话机及基于智能电话机的扩展通信系统
CN101150869B (zh) 一种实现移动终端智能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CN1571459A (zh) 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门禁系统
CN100484155C (zh) 一种ip电话回拨系统及使用该系统的手机
CN202197329U (zh) 根据联系人转送对应手机的座机
CN102098658B (zh) 一种查询呼叫状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88040A (zh) 通讯终端及其获取语音信箱号码的方法
US7627308B2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coming-call filtering
CN104754771B (zh) 一种具有转接功能的无线通讯装置及转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710

Address after: 100085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information road 28, 10 floor A block 10C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ewsmy Fenghuang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floor 10, block A, 28 real estate, Haidian District Road,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Hong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