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3485A - 插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插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3485A
CN103633485A CN201310195311.3A CN201310195311A CN103633485A CN 103633485 A CN103633485 A CN 103633485A CN 201310195311 A CN201310195311 A CN 201310195311A CN 103633485 A CN103633485 A CN 1036334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ylinder portion
chimeric cylinder
insulation crust
socke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9531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3485B (zh
Inventor
小野直之
高野龙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334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34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34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348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以与包围触点的接触部的周围的嵌合筒部分别接地的屏蔽罩覆盖从绝缘外壳向后方突出的触点的脚部的整体,可靠地对传输高频信号的触点的整体进行电磁屏蔽的插座连接器。通过覆盖嵌合筒部的外周面的绝缘外壳的插通孔使嵌合筒部的一部分为面向外侧的露出部,使露出部与从绝缘外壳的外侧安装,并覆盖触点的脚部的整体的屏蔽罩接触。

Description

插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绝缘外壳覆盖供对象侧插头插入的屏蔽壳金属件的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后方的开口的插座连接器,尤其涉及由与屏蔽壳金属件不同的屏蔽罩覆盖从绝缘外壳向后方突出的触点的脚部的插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连接主设备与周围设备的USB(通用连续总线)规格使用的USB连接器等在进行高速数据传输的用途中使用的插座连接器为形成插入适合的对象侧插头的嵌合凹部,在向嵌合凹部内涂层的绝缘外壳的支撑板部的表面配设与对象侧插头的插头侧触点接触的触点的结构。对象侧插头形成为外周面侧为接地电位的金属筒状,因此插座连接器的嵌合凹部也由接地的屏蔽壳金属件的嵌合筒部形成,从外部遮蔽插头侧触点与插座连接器的触点而进行电磁屏蔽,以免在这些触点中传输的高频信号向外部辐射,或干扰从外部重叠。
但是,贯通覆盖嵌合筒部的后方的绝缘外壳,焊接在印刷配线板的对应的图案上的触点的脚部无法由嵌合筒部屏蔽,因此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插座连接器100中,如图11所示,在屏蔽壳金属件101的嵌合筒部101a的后方一体地连接设置屏蔽片101c,折弯屏蔽片101c,覆盖从绝缘外壳102的后方突出的触点103的脚部103b的周围。
以下,当说明该现有的插座连接器100时,屏蔽壳金属件101由供对象侧插头插入的形成为筒状的嵌合筒部101a、从嵌合筒部101a的外周面向下方切割出的一对接地脚部101b、连接设置在嵌合筒部101a的后端的倒T字状的屏蔽片101c、在屏蔽片101c的两侧连接设置在嵌合筒部101a的后端的一对按压片101d和一张导电性金属板一体地形成。
绝缘外壳102包括覆盖嵌合筒部101a的后方的开口的形成为轮廓的外壳主体102a与从外壳主体102a的前面向嵌合筒部101a内突出设置的支撑板部102b,在外壳主体102a的平面形成夹住倒T字状的屏蔽片101c的基部并进行定位的一对定位突起102c。
多个触点103在上述绝缘壳体102成型时进行嵌入成形,互相绝缘地一体安装在绝缘外壳102上,因此以在被安装的状态下前方的接触部103a与插入嵌合筒部101的对象侧插头的对应的触点接触的方式沿支撑板部102b的底面面对,后方的脚部103b从外壳主体102a的后方突出。
插座连接器100的组装如图12所示,在将安装有触点103的绝缘外壳102从嵌合筒部101a的后方推入到一对定位突起102c与嵌合筒部101a的后端抵接后,将一对按压片101d沿外壳主体102a的后面向下方折弯并定位。另外,将从一对定位突起102c间向后方突出的倒T字状的屏蔽片101c向下方折弯,覆盖触点103的脚部103b的后方。
组装后的插座连接器100配置在未图示的印刷配线板上,将一对接地脚部101b焊接在未图示的印刷配线板的接地图案上,并且将多个各触点103的脚部103b焊接在对应的接地图案上,并安装在印刷配线板上。由此,与对象侧插头接触并传输高频信号的各触点103如图12所示,由接地的屏蔽壳金属件101的嵌合筒部101a与屏蔽片101c覆盖,从外部进行电磁屏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44472号公报
该现有的插座连接器100对一张导电性金属板进行冲压成型,在嵌合筒部101a的后端形成屏蔽片101c、相对于外壳主体102a将嵌合筒部101a向前方防脱的一对按压片101d,因此无法使屏蔽片101c为覆盖多个触点103的脚部103b与其焊接部的整体那样的形状,只利用倒T字状的屏蔽片101c无法得到充分的屏蔽效果。
另外,在嵌合筒部101a上切割出一对接地脚部101b或以插入嵌合筒部101a的对象侧插头无法简单地拔出的方式形成与对象侧插头配合的配合孔101e,因此在嵌合筒部101a的一部分产生开口,通过这些开口,存在产生干扰从外部侵入或在触点103中传输的高频信号泄露到外部的不必要辐射之类的问题。
另外,在将绝缘外壳102组装在嵌合筒部101a的插座连接器100中,在它们之间存在间隙,在未插入对象侧插头期间,水滴或尘埃有可能从嵌合筒部101a与外壳主体102a的间隙进入安装插座连接器100的设备内。因此,已知有在形成绝缘外壳时,对屏蔽壳金属件进行嵌入成形,利用一体成型的绝缘外壳覆盖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后方的开口,密封了嵌合筒部内的插座连接器,但由于绝缘外壳覆盖嵌合筒部的周围,因此使用于使嵌合筒部接地的接地脚部、覆盖触点的脚部的周围的屏蔽片从绝缘外壳突出地对屏蔽壳金属件进行嵌入成形,模具结构复杂。
另外,上述的插座连接器100、为防水结构的插座连接器的任一个都由一张导电性金属板形成嵌合筒部与屏蔽片,因此在基板的接地图案上,从接地脚部到各部距离变长,由于高频干扰流过,产生电位差,有可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屏蔽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可靠地屏蔽从绝缘外壳向后方突出的触点的脚部的整体的插座连接器。
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作为防水结构将由绝缘外壳覆盖的屏蔽壳金属件的嵌合筒部容易地连接在遮蔽触点的脚部的屏蔽罩,能对两者进行接地连接的插座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方案一的插座连接器具备:屏蔽壳金属件,其具有外嵌在从前方插入的对象侧插头上的嵌合筒部;绝缘外壳,其覆盖上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后方的开口,一体地安装在上述屏蔽壳金属件上,具有在上述嵌合筒部内向前方突出的支撑板部;多个触点,其互相绝缘地安装在上述绝缘外壳上,接触部沿上述支撑板部露出,脚部从上述绝缘外壳向后方突出;以及屏蔽罩,其覆盖上述多个触点的脚部,该插座连接器由分别接地的屏蔽壳金属件及屏蔽罩包围上述多个触点的周围,该插座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通过形成在覆盖上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的上述绝缘外壳上的插通孔使上述嵌合筒部的露出部面向外侧,使安装在上述绝缘外壳上的上述屏蔽罩与通过上述插通孔面向外侧的上述露出部接触。
嵌合筒部的露出部通过形成在绝缘外壳上的插通孔面向外侧,因此能够自然地与安装在绝缘外壳上的屏蔽罩接触。
在触点的周围,屏蔽壳金属件的嵌合筒部与屏蔽罩接触。
方案二的插座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上述屏蔽壳金属件及上述多个触点通过嵌入成形与上述绝缘外壳一体成形,上述嵌合筒部除了前方的开口外都被密封。
通过嵌入成形,绝缘外壳没有间隙地覆盖嵌合筒部的外侧面与后方的开口,因此嵌合筒部内除了前方的开口被完全密封。
多个触点与屏蔽壳金属件在绝缘外壳的成形工序中一体地安装在绝缘外壳上,节省组装工序。
方案三的插座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使上述嵌合筒部的露出部面向上述绝缘外壳的上述插通孔内,将形成在上述屏蔽罩上的接触舌片压入上述插通孔,将上述屏蔽罩固定在上述绝缘外壳上,并且使上述接触舌片与上述露出部接触。
在将接触舌片压入绝缘外壳的插通孔内的屏蔽罩向绝缘外壳的组装工序中,同时电连接屏蔽罩与嵌合筒部。
方案四的插座连接器在上述接触舌片上朝向与上述露出部的相对方向突出设置凸起。
由于凸起介于压入插入孔的接触舌片与嵌合筒部的露出部之间,因此接触舌片以规定的接触压力可靠地与嵌合筒部的露出部电连接。
方案五的插座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嵌合筒部形成向外侧凹的锁定凹部,使锁定凹部配合在插入上述嵌合筒部的对象侧插头上,并且使形成锁定凹部的上述嵌合筒部的部位的外周面为面向外侧的上述露出部。
由于能够不在嵌合筒部上设置开口地形成与对象侧插头配合的锁定凹部,因此能够为密封了嵌合筒部的防水结构,并且从外部完全遮蔽触点的接触部。
通过在绝缘外壳的插通孔内形成向外侧凹的锁定凹部,能够使其外周面为露出部,能够利用形成锁定凹部的结构使嵌合筒部与屏蔽罩接触。
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方案一的发明,在将屏蔽罩组装在绝缘外壳上的工序中,能够与屏蔽壳金属件的嵌合筒部接触。
另外,由于利用与具有嵌合筒部的屏蔽壳金属件不同部件形成屏蔽罩,因此将屏蔽罩形成为可靠地遮蔽触点的脚部与其焊接部的整体的形状。
另外,由于在接近触点的接触部的周围作为屏蔽导体起作用的嵌合筒部与屏蔽罩接触,因此能够以较短的导电路径使嵌合筒部接地。
另外,只要将屏蔽壳金属件与屏蔽罩的至少一方在印刷配线板上连接在接地图案上,就能够不格外设置与印刷配线板的接地连接机构地接地。并且,如果将两者焊接在接地图案上而接地,则接地连接位置增加,高频干扰不会在接地导体的较长的导电路径中传输,能够更可靠地进行电磁屏蔽。
根据方案二的发明,由于利用嵌入成形,绝缘外壳没有间隙地覆盖嵌合筒部的外侧面与后方的开口,因此嵌合筒部内除了前方的开口外被完全密封,能够使埋设在绝缘外壳的嵌合筒部与屏蔽罩接触地以较短的导电路径接地。
根据方案三的发明,能够只通过将屏蔽罩的接触舌片压入插入孔进行与嵌合筒部的接触、屏蔽罩向绝缘外壳的固定。
根据方案四的发明,由于凸起介于接触舌片与嵌合筒部的露出部之间且以规定的接触压力接触,因此可靠地将屏蔽罩安装在绝缘外壳上,并且,即使由于振动等,一方受到暂时的外力,也能够不间断地可靠地维持电连接。
根据方案五的发明,能够为密封了嵌合筒部内的防水结构,并且能够从外部完全遮蔽触点的接触部。
另外,利用在嵌合筒部上形成锁定凹部的加工工序,得到将由绝缘外壳覆盖的嵌合筒部电连接在屏蔽罩上的连接结构。
并且,在将屏蔽壳金属件嵌入成形在绝缘外壳上的场合,由于在嵌合筒部上形成向外侧凹的锁定凹部,因此能够利用模具结实地对屏蔽壳金属件进行定位并保持,能够高精度地在绝缘外壳上一体形成屏蔽壳金属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的主视图。
图2是插座连接器1的俯视图。
图3是安装在设备的机箱上的插座连接器1的侧视图。
图4是从前方观察插座连接器1的立体图。
图5是从后方观察插座连接器1的立体图。
图6(a)是从前方观察向绝缘外壳2的嵌入成形前的屏蔽壳金属件5与多个触点3的立体图,图6(b)是从后方观察向绝缘外壳2的嵌入成形前的屏蔽壳金属件5与多个触点3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一体形成触点3与屏蔽壳金属件5的绝缘外壳2上安装屏蔽罩4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9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10是从后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70的立体图。
图11是从斜后方观察现有的插座连接器100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插座连接器10的组装工序的立体图。
图中:1—插座连接器,2—绝缘外壳,3—触点,4—屏蔽罩,5—屏蔽壳金属件,23—支撑板部,26—插通孔,28—插通孔,31—接触部,33—脚部,43—接触舌片,44—凸起,51—嵌合筒部,53—锁定凹部,55—内部露出部(露出部),54—外部露出部(露出部),70—插座连接器,71—外部露出部(露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9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1。插座连接器1与从图1所示的正面侧插入的未图示的对象侧插头连接,以下,插座连接器1的各部的说明将与对象侧插头的连接方向作为前方,在图2的俯视图中,将下方作为前方,将上方作为后方,将左右方向作为左右方向进行说明。
如这些图所示,插座连接器1包括绝缘外壳2、一体成形地安装在绝缘外壳2上的屏蔽壳金属件5及多个触点3、沿绝缘外壳2的后方的平面与两侧面安装的屏蔽罩4。
如图6所示,屏蔽壳金属件5通过对不锈钢板等具有规定的强度的导电性薄板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具有六边筒状的嵌合筒部51、一体地连接设置在嵌合筒部51的后方的两侧的一对接地脚部52。嵌合筒部51与从前方插入的未图示的对象侧插头的六边形的外形一致地折弯加工为从前方观察横长长方形的下侧的两角为倾斜线的六边筒状,为与被插入的对象侧插头的外侧嵌合的形状。为了维持该六边形的筒状的形状,折弯前的带状板的在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片的轮廓为在加工为筒状时互相啮合的互补形状。
在嵌合筒部51的平面形成平面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的与被插入的对象侧插头的锁定突起(未图示)配合的一对锁定凹部53(参照图8)。当将对象侧插头插入嵌合筒部51内时,锁定突起嵌入锁定凹部53且两者配合,以连接在插座连接器1上的对象侧插头难以从嵌合筒部51拔出的方式保持。
一对接地脚部52从嵌合筒部51的后方的两侧向左右折弯为曲柄状,通过焊接在沿插座连接器1的底面配置的未图示的印刷配线板的对应部位所形成的接地图案上,使屏蔽壳金属件5的整体为接地电位。如上所述,由于不在嵌合筒部51上形成开口地形成与对象侧插头配合的锁定凹部53,因此配置在嵌合筒部51内的触点3、对象侧插头被绕其轴的外周接地的嵌合筒部51没有间隙地覆盖,更完全地进行电磁屏蔽。
绝缘外壳2使用在回流炉内的高温下不变形的耐热性优异的液晶聚合物等绝缘合成树脂,如图7至图9所示,一体地形成覆盖嵌合筒部51的外周面的绝缘覆盖部21、在使一对接地脚部52突出的状态下覆盖嵌合筒部51的后方开口的外壳主体22、从外壳主体22的前面在嵌合筒部51内向前方突出的长方形板状的支撑板部23。
绝缘覆盖部21形成为覆盖六边形的嵌合筒部51的外周面(平面、两侧面及底面)的整体的从前方观察为横长长方形,覆盖嵌合筒部51的前方的前方覆盖部21a与覆盖后方的后方覆盖部21b相比,与凹部53向外侧突出的高度对应地形成为厚壁。因此,形成一对锁定凹部53的部位的外表面通过形成在前方覆盖部21a上的插通孔28沿前方覆盖部21a的平面向外侧露出,能将该露出的部分作为使屏蔽壳金属件5与外部电连接的外部露出部54利用,例如,能够与安装插座连接器1的设备侧的屏蔽壳体等接触而接地。
外壳主体22以相同外周面与后方覆盖部21b的后方连续,在从后方覆盖部21b到外壳主体22的平面与两侧面安装有屏蔽罩4。前方覆盖部21a与后方覆盖部21b的壁厚的差与屏蔽罩4的厚度相等,因此,如图5所示,屏蔽罩4的平面及两侧面与前方覆盖部21a没有台阶地以相同面连续。另外,绝缘外壳主体22如后所述,由于使屏蔽壳金属件5嵌入成形,因此没有间隙地覆盖嵌合筒部51的后方开口,嵌合筒部51内除了前方开口都被密封。另一方面,在前方覆盖部21a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凸缘部24,如图3所示,通过在面向嵌合筒部51的前方开口的设备的机箱6与凸缘部24之间夹持O环8地将插座连接器1安装在设备上,即使在嵌合筒部51的开口的周围也密封插座连接器1与机箱6之间。因此,隔着O环8安装在设备的机箱6上的插座连接器1为了嵌合筒部51的前方插入对象侧插头而向外侧开口,但水滴、尘埃不会从嵌合筒部51、插座连接器1的周围进入设备内地得到设备的防水结构。
在外壳主体22的后方形成后端朝向前方凹的触点收放部25,另外,在外壳主体22的平面的两侧形成从平面分别到达嵌合筒部51的两侧面的一对插通孔26。一对插通孔26由在后述的屏蔽壳金属件5向绝缘外壳2的嵌入成形时,夹持嵌合筒部51的两侧面而将屏蔽壳金属件5定位在模具内的按压销的成形后的冲孔形成,在插通孔26内露出的嵌合筒部51的两侧面的部位为与屏蔽罩4接触的内部露出部55。
支撑板部23从外壳主体22的前面向作为与对象侧的连接方向的前方突出设置。另外,在支撑板部23的底面沿前后方向以等间距形成多个凹槽23a,触点3的后述的细长带状的接触部31在该凹槽23a内露出。
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各触点3分别通过冲压磷青铜等导电性金属板而形成为细长带状,一体地连接设置沿上述凹槽23a露出的接触部31、一体地固定在外壳主体22上的固定部32、从外壳主体22的后面向后方曲柄状地引出的脚部33。各触点3的脚部33在触点收放部25内引出到同一平面上,焊接在形成在未图示的印刷配线板的对应部位的接地图案上。
如上那样构成的多个触点3与屏蔽壳金属件5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定位支撑在对绝缘外壳2进行注塑成形的模具内,利用嵌入成形一体地安装在绝缘外壳2上。该成形时,利用形成插通孔26的模具的按压销、与外部露出部54及一对接地脚部52抵接的模具在模具内定位并固定,即使受到形成绝缘外壳2的成形树脂的流动压力,也不位置偏离地以覆盖嵌合筒部51的外周面与后方的开口的状态正确地一体成形。
如图7所示,从对多个触点3与屏蔽壳金属件5进行了嵌入成形的绝缘外壳2的上方安装屏蔽罩4。屏蔽罩4通过对导电性金属板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为覆盖绝缘外壳2的后方的触点收放部25的形状,由以沿外壳主体22的平面与两侧面的门形覆盖触点收放部25的平面的安装板部41、覆盖触点收放部25的后方的背板部42构成。
安装板部41的左右两端在后述的安装在绝缘外壳2上的状态下以在屏蔽壳金属件5的接地脚部52的前方与接地脚部52为同一水平面的方式水平地折弯,由此,通过与接地脚部52焊接的印刷配线板的相同的接地图案相对地焊接在接地图案上,使屏蔽罩4为接地电位。另外,背板部42从安装板部41的平面后端向下方折弯而形成,通过覆盖外壳主体22的平面与两侧面的安装板部41覆盖触点收放部25的周围整体。因此,向外壳主体22的后方突出的各触点3的脚部33与形成在其对应部位的印刷配线板上的接地图案的整体由被接地的屏蔽罩4覆盖,从而被电磁屏蔽。
在从安装板部41的平面到左右侧面的左右角部分别形成U字状的切槽而切割出向下的接触舌片43。一地接触舌片43分别形成在外壳主体22所形成的一对插通孔26的对应部位上,形成为比插通孔26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稍宽的板状。因此,接触舌片43能从上方压入插通孔26内,当向各插通孔26压入屏蔽罩4的接触舌片43时,接触舌片43在插通孔26内防脱,屏蔽罩4在覆盖绝缘外壳2的后方的状态下安装在绝缘外壳2上。同时,接触舌片43与面向插通孔26内的内部露出部55接触,在触点3的周围电连接屏蔽壳金属件5与屏蔽罩4。
在此,如图9所示,还在各接触舌片43的前端部与内部露出部55相对的面侧形成向内部露出部55的方向突出的凸起44。由此,当将接触舌片43压入插通孔26内时,凸起44以较高的接触压力与内部露出部55接触,以更低的接触阻力电连接屏蔽壳金属件5与屏蔽罩4。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屏蔽壳金属件5的接地脚部52与屏蔽壳金属件5的安装板部41分别焊接在印刷配线板的接地图案上而成为接地电位,并且在触点3的接触部31、对象侧插头的触点的周围的插通孔26内使屏蔽壳金属件5与屏蔽罩4间接触,因此高频干扰不会在屏蔽壳金属件5、密封罩4的较长的导电路径中传输,从而更有效地屏蔽高频干扰。
另外,在将屏蔽罩4安装在绝缘外壳2上的工序中,由于屏蔽壳金属件5与屏蔽罩4自然地接触,因此能够不必在屏蔽壳金属件5与屏蔽罩4的一方上设置焊接在印刷配线板的接地图案上的接地机构地使配设在绝缘外壳2的内侧与外侧的两者接地。
由绝缘外壳2覆盖外周面的屏蔽壳金属件5在外部露出部54面向外侧,因此连接在安装插座连接器1的印刷配线板的接地图案、设备侧的接地端子上,也能够使屏蔽壳金属件5接地。
屏蔽罩4与屏蔽壳金属件5未必在插通孔26内接触,可以使屏蔽壳金属件5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在绝缘外壳2上的插通孔面向绝缘外壳2的外周面,并与覆盖其外周面地安装的屏蔽罩4接触。以下,使用图10说明利用上述的外部露出部使屏蔽罩4与屏蔽壳金属件5接触的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70。该插座连接器70由于仅外部露出部的高度、前方覆盖部的厚度、屏蔽罩的安装板部的形状与第一实施方式稍微不同,因此对相同或发挥同样作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嵌合筒部51的形成有锁定凹部53的部位的前方覆盖部21a的厚度与其后方的后方覆盖部21b为相同的厚度,使嵌合筒部51的一部分向外侧突出并通过前方覆盖部21a的插通孔73向外侧露出的外部露出部71从与后方覆盖部21b在相同面上连续的前方覆盖部21a的平面稍微突出。另一方面,如图所示,屏蔽罩4的安装板部72的平面形状为覆盖到稍微为薄壁的前方覆盖部21a的平面的向前方扩大的形状,当将接触舌片43压入插通孔26并从绝缘外壳2的上方安装屏蔽罩4时,从外部露出部71的上方接触。
因此,根据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连接器70,屏蔽罩4利用向插通孔26内露出的内部露出部55、在前方覆盖部21a的平面露出的外部露出部71的各个与被绝缘外壳2覆盖的屏蔽壳金属件5接触,得到更可靠的屏蔽效果。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由于在外部露出部71与屏蔽罩4接触,因此未必使内部露出部55面向插通孔26地与屏蔽罩4接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嵌合筒部51的左右侧面向插通孔26内露出,成为内部露出部55,但不限于侧面,也可以使嵌合筒部51的另一外周面为内部露出部55。同样地,外部露出部54、71不限于嵌合筒部51的平面侧,也可以通过覆盖左右的侧面等另一外周面的绝缘外壳2的插通孔向外侧露出而成为外部露出部。
另外,屏蔽壳金属件5与多个触点3为了使嵌合筒部51内为密封结构,嵌入成形在绝缘外壳2上,但即使是将屏蔽壳金属件组装在绝缘外壳上而组装的插座连接器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另外,以外部露出部54、71利用形成锁定凹部53的加工并面向绝缘外壳2的外侧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也可以仅使嵌合筒部51的一部分通过绝缘外壳2的插通孔向外侧突出而形成。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如下。
本发明适于以被接地的屏蔽板包围连接在对象插头上的触点而进行屏蔽的插座连接器,尤其适于插入对象插头的嵌合筒部被密封,具备防水功能的插座连接器。

Claims (5)

1.一种插座连接器,其具备:
屏蔽壳金属件,其具有外嵌在从前方插入的对象侧插头上的嵌合筒部;
绝缘外壳,其覆盖上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与后方的开口,一体地安装在上述屏蔽壳金属件上,具有在上述嵌合筒部内向前方突出的支撑板部;
多个触点,其互相绝缘地安装在上述绝缘外壳上,接触部沿上述支撑板部露出,脚部从上述绝缘外壳向后方突出;以及
屏蔽罩,其包围上述多个触点的脚部,
该插座连接器由分别接地的屏蔽壳金属件及屏蔽罩包围上述多个触点的周围,
该插座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通过形成在覆盖上述嵌合筒部的外周面的上述绝缘外壳上的插通孔使上述嵌合筒部的露出部面向外侧,
使安装在上述绝缘外壳上的上述屏蔽罩与通过上述插通孔面向外侧的上述露出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上述屏蔽壳金属件及上述多个触点通过嵌入成形与上述绝缘外壳一体成形,上述嵌合筒部除了前方的开口外都被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嵌合筒部的露出部面向上述绝缘外壳的上述插通孔内,将形成在上述屏蔽罩上的接触舌片压入上述插通孔,将上述屏蔽罩固定在上述绝缘外壳上,并且使上述接触舌片与上述露出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接触舌片上朝向与上述露出部的相对方向突出设置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嵌合筒部形成向外侧凹的锁定凹部,使锁定凹部配合在插入上述嵌合筒部的对象侧插头上,并且使形成有锁定凹部的上述嵌合筒部的部位的外周面为面向外侧的上述露出部。
CN201310195311.3A 2012-08-23 2013-05-23 插座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348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84464A JP5696698B2 (ja) 2012-08-23 2012-08-23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JP2012-184464 2012-08-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3485A true CN103633485A (zh) 2014-03-12
CN103633485B CN103633485B (zh) 2016-08-10

Family

ID=50214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9531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633485B (zh) 2012-08-23 2013-05-23 插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696698B2 (zh)
CN (1) CN103633485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6995A (zh) * 2014-03-13 2015-09-16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305167A (zh) * 2014-06-27 2016-02-03 Smk株式会社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CN105990720A (zh) * 2014-09-04 2016-10-05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CN106058543A (zh) * 2015-04-08 2016-10-26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146981A (zh) * 2014-05-26 2017-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7333468A (zh) * 2014-11-20 2017-11-0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8448341A (zh) * 2018-03-08 2018-08-24 东莞市川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母座的屏蔽方法
CN109546425A (zh) * 2017-09-22 2019-03-29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10313108A (zh) * 2017-02-23 2019-10-0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基板安装用连接器
CN111801750A (zh) * 2018-03-22 2020-10-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连接器机器
CN114696165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08357B1 (ko) 2014-12-23 2016-04-01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고전압 커넥터
KR101927927B1 (ko) * 2014-12-23 2018-12-11 엘에스엠트론 주식회사 차폐 성능이 향상된 리셉터클 커넥터
JP6508463B2 (ja) * 2015-04-03 2019-05-0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108352659B (zh) * 2015-09-29 2019-06-11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TWI595708B (zh) * 2017-01-06 2017-08-11 慶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組合式連接器
KR102316657B1 (ko) * 2017-04-12 2021-10-25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KR102319021B1 (ko) * 2017-04-21 2021-10-29 히로세코리아 주식회사 리셉터클 커넥터
JP7183544B2 (ja) * 2018-02-26 2022-12-06 I-Pex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0815A (ja) * 1994-01-31 1995-08-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386518A (zh) * 2010-09-06 2012-03-21 Smk株式会社 带防水功能连接器
CN102544888A (zh) * 2010-12-02 2012-07-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6078U (zh) * 1988-12-22 1990-07-06
JPH0613064U (ja) * 1992-07-20 1994-02-18 京セラエルコ株式会社 コンタクト圧入コネクタ
CN201252259Y (zh) * 2008-07-24 2009-06-03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0815A (ja) * 1994-01-31 1995-08-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102386518A (zh) * 2010-09-06 2012-03-21 Smk株式会社 带防水功能连接器
CN102544888A (zh) * 2010-12-02 2012-07-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防水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16995A (zh) * 2014-03-13 2015-09-16 星电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146981B (zh) * 2014-05-26 2019-03-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7146981A (zh) * 2014-05-26 2017-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CN105305167A (zh) * 2014-06-27 2016-02-03 Smk株式会社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CN105305167B (zh) * 2014-06-27 2018-08-31 Smk株式会社 基板连接用连接器
CN105990720B (zh) * 2014-09-04 2019-06-11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CN105990720A (zh) * 2014-09-04 2016-10-05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连接构造
CN107333468A (zh) * 2014-11-20 2017-11-0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333468B (zh) * 2014-11-20 2020-01-07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058543A (zh) * 2015-04-08 2016-10-26 Smk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10313108A (zh) * 2017-02-23 2019-10-0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基板安装用连接器
CN109546425A (zh) * 2017-09-22 2019-03-29 莫列斯有限公司 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108448341A (zh) * 2018-03-08 2018-08-24 东莞市川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母座的屏蔽方法
CN111801750A (zh) * 2018-03-22 2020-10-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连接器机器
CN111801750B (zh) * 2018-03-22 2022-05-1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连接器机器
CN114696165A (zh) * 2020-12-25 2022-07-0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的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3485B (zh) 2016-08-10
JP5696698B2 (ja) 2015-04-08
JP2014041797A (ja) 2014-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3485A (zh) 插座连接器
TWI573351B (zh)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a cable connector having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731536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CN103579831B (zh) 插座连接器
CN203859329U (zh) 电连接器
CN102403618B (zh) 防水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JP5080307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CN109962353A (zh) 卡缘连接器
CN104466538B (zh) 电连接器
TWM518834U (zh) 電連接器
CN109089389B (zh) 电缆衬套和在机动车辆中的控制装置
CN105470690A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25994A (zh) 连接器
TW201834329A (zh) 電連接器
WO2014091931A1 (ja) 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
CN203983638U (zh) 电连接器
TWM521821U (zh) 電連接器
CN109089404B (zh) 电缆衬套和机动车辆中的控制装置
EP1693932B1 (en) A shielded connector, use of mating shielded connector and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140697A (zh) 插座电连接器
CN104638461A (zh) 连接器
TWI558003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WO2020241268A1 (ja) コネクタ
CN203871585U (zh) 电连接器
CN105990705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