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32645A -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32645A
CN103632645A CN201310520774.2A CN201310520774A CN103632645A CN 103632645 A CN103632645 A CN 103632645A CN 201310520774 A CN201310520774 A CN 201310520774A CN 103632645 A CN103632645 A CN 103632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witch module
control
conduct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07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32645B (zh
Inventor
洪凯尉
詹秉燏
陈勇志
张晴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32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2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32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32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包含至少N条信号线、M个开关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至少N条信号线用以传送至少N个驱动信号。每一个开关模块耦接于N条扫描线。控制模块耦接于至少N条信号线与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之间,用以产生M个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对应的M个开关模块。其中当M个控制信号的其中之一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控制模块选择至少N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控制模块依序导通M个开关模块,以传送依序的M*N个驱动信号。

Description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开关模块的栅极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主动式矩阵液晶显示器(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中,每个像素包含一个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其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至水平方向扫描线,源极连接至垂直方向的数据线,而漏极则连接至像素电极。若在水平方向的某一条扫描线提供足够的正电压,会使得在该条扫描线所有的晶体管打开,而在该条扫描线的像素电极会与垂直方向的数据线连接,将数据线的信号电压写入在该条扫描线的每一个像素电容中,控制不同像素液晶的透光度进而达到控制色彩的效果。
传统用以驱动每个像素晶体管栅极的栅极驱动电路使用移位寄存器电路(Shift Register)来产生连续的驱动信号到扫描线,以控制显示器中每个像素晶体管的开启和关闭。目前的技术是将移位寄存器电路直接制作在阵列(Array)基板上,来代替由外接硅芯片制作的驱动芯片,这样的技术又称作栅极驱动电路基板技术(Gate Driver on Array,GOA)。进一步来说,将移位寄存器电路直接制作在显示面板的边框(Border)上,可减少制作程序,并且降低产品成本,进而提高主动式矩阵面板的高集成度,使面板能更薄型化。
然而,随着显示面板的分辨率的增加,每一个像素可写入信号电压的时间,也就是每一个像素电容可充电的时间随之减少。为了让每一个像素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写入信号电压,移位寄存器电路必须提供较高的驱动电压驱动像素晶体管,但是这样会使得制作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面积增加,增加制作成本。另外,由于移位寄存器电路直接制作在显示面板的边框上,移位寄存器电路的面积增加也会使得显示面板的边框必须加大,造成显示面板的可视面积减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一方式在于提供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通过开关模块的设置以及设计控制导通各个开关模块与选择输出驱动信号的方式,可以实现栅极驱动电路产生各级依序的驱动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上连接至每条扫描线的像素晶体管。
本发明的一方式是关于一种栅极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含至少N条信号线、M个开关模块、以及控制模块。至少N条信号线用以传送至少N个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分别为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每一个开关模块耦接于N条扫描线。控制模块耦接于至少N条信号线与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之间,用以产生M个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对应的M个开关模块,并且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与拉降时间,以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一致能时间的长度。当M个控制信号的其中之一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控制模块选择至少N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控制模块依序导通M个开关模块,以传送依序的M*N个驱动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关于一种栅极驱动方法,用于输出M*N个驱动信号,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单位驱动时间。栅极驱动方法包含:产生M个控制信号分别对应M个开关模块;依据第一调整信号与第二调整信号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与拉降时间;依据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与拉降时间决定用以传送驱动信号的多条信号线;选择所述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N个驱动信号;当每一个控制信号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依序传送选择的N个驱动信号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依序导通M个开关模块,以传送依序的M*N个驱动信号。
综上所述,通过应用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简化了栅极驱动电路布局(layout)设计的复杂度,且栅极驱动电路所需要的布局面积亦缩小许多,使得阵列基板所需的边框大小减少,增加了显示面板的可视面积。另外,每一个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可依据显示器的分辨率而调整,而不用为了提高驱动电压而增加栅极驱动电路的面积。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2b为依据图2a的栅极驱动电路示出的信号时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4a为依据图3的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4b为依据图4a的栅极驱动电路示出的信号时序图;
图4c为依据图4a的栅极驱动电路示出的另一信号时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6a为依据图5的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6b为依据图6a的栅极驱动电路示出的信号时序图;以及
图7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栅极驱动电路    120:控制模块
200:栅极驱动电路    220:控制模块
300:栅极驱动电路    320:控制模块
400:栅极驱动电路    420:控制模块
500:栅极驱动电路    520:控制模块
600:栅极驱动电路    620:控制模块
700:栅极驱动电路    720:控制模块
730:第一调整模块    740:第二调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栅极驱动电路100包含至少N条信号线P1、P2、…、PN、…、PN+z、M个开关模块Q1、Q2、…、QM-1、QM、以及控制模块120,其中N代表每个开关模块连接的扫描线的数量,z为大于等于零的整数。N+z条信号线P1~PN+z用以传送对应信号线数量的驱动信号,即N+z个驱动信号G(1)、G(2)、…、G(N)、…、G(N+z)。每个驱动信号分别为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且每个驱动信号的责任周期(duty cycle)均为1/(N+z)。
每一个开关模块皆各自电连接于N条扫描线SM1~SMN(M为对应的开关模块)。因此,栅极驱动电路100共有M*N条扫描线S11~SMN。这些扫描线分别连接到显示器中的像素晶体管(未示出于图中),用以输出M*N个驱动信号以导通或截止像素晶体管。
控制模块120耦接于N+z条信号线P1~PN+z与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SM1~SMN之间(M为对应的开关模块),用以产生M个控制信号C1、C2…、CM-1、CM分别控制对应的M个开关模块Q1~QM。当控制模块120产生的M个控制信号的其中之一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控制模块120选择N+z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以输出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来导通连接于N条扫描线的像素晶体管(未示出于图1)。
另外,控制模块120产生的M个控制信号会依序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例如当开关模块Q1导通时,控制模块120选择N+z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开关模块Q1的N条扫描线。然后截止开关模块Q1以及导通下一个开关模块Q2,控制模块120再选择N+z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开关模块Q2的N条扫描线。以此类推,直到开关模块QM输出N个驱动信号。因此,栅极驱动电路100共可输出M*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用以驱动显示器中连接于M*N扫描线的像素晶体管。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电路100,其电路架构使用多个开关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多条控制线,并且通过控制信号的设计来取代复杂的稳压电路,以实现驱动像素晶体管的功能。相较于使用移位寄存器电路架构的栅极驱动器,其每一条扫描线皆需要一个移位寄存器以及稳压电路以提供稳定的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100所需布局(layout)面积与复杂度均大大地减少,其制作成本也可降低。另外,栅极驱动电路100并未使用稳压电路,所以可根据显示器分辨率的大小调整驱动信号的致能时间以及驱动电压,并且不会增加布局所需的面积,使得制作在阵列基板上的栅极驱动器所需的边框面积不必增加,甚至减少边框的面积,使显示器的可视面积增加。
请参照图2a,图2a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2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200包含N条信号线P1~PN、M个开关模块Q1~QM、以及控制模块220。类似地,N条信号线用以传送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G(1)~G(N),且每个驱动信号分别为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另外,每个驱动信号的责任周期均为1/N。
进一步来说,请一并参照图2b,图2b为依据图2a的栅极驱动电路200示出的信号时序图。如图2b所示,在一个周期中,当驱动信号G(1)位于高逻辑准位时,其它驱动信号则是皆位于低逻辑准位,而当驱动信号G(1)拉降的同时,驱动信号G(2)接着拉升,而其它驱动信号依然维持在低逻辑准位,以形成连续的时序信号,驱动信号G(2)之后的驱动信号则以此类推,以形成N个连续且周期性的时序信号。
栅极驱动电路200中的M个开关模块皆各自电连接于N条扫描线。控制模块220耦接于N条信号线P1~PN与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之间,用以产生M个控制信号C1~CM分别控制对应的M个开关模块的导通或截止。
如图2a与图2b所示,当控制模块220产生的M个控制信号的其中之一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控制模块120选择N条信号线P1~PN中的N个依序驱动信号G(1)~G(N)并且依序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例如当控制信号C1导通开关模块Q1时,控制模块220选择驱动信号G(1)~G(N)依序到开关模块Q1的扫描线S11~S1N上,也就是驱动信号G(1)传送到扫描线S11、驱动信号G(2)传送到扫描线S12,…,驱动信号G(N)传送到扫描线S1N上,完成输出N个驱动信号。
如图2b所示,驱动信号G(1)~G(N)皆具有相同的致能时间长度,也就是单位驱动时间TG。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控制信号C1~CM具有一致的致能时间长度TC1,且由于信号线的数量为N条,致能时间长度TC1为单位驱动时间TG的N倍,即TC1=N*TG。换句话说,当每一个控制信号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对应的控制信号在其致能时间长度TC1内即可以输出N个驱动信号。
当开关模块Q1截止时,控制模块220接着导通开关模块Q2,然后控制模块220继续将N条信号线P1~PN中的N个依序驱动信号G(1)~G(N)依序传送至开关模块Q2的N条扫描线S21~S2N上,以此类推,直到N个驱动信号传送到开关模块QM的扫描线SM1~SMN上。
如图2b所示,当控制信号C1拉升时,开关模块Q1导通,驱动信号G(1)~G(N)传送给开关模块Q1上的N条扫描线S11~S1N上,当驱动信号G(N)拉降时,控制信号C1同时拉降且控制信号C2拉升以导通开关模块Q2,驱动信号G(1)~G(N)传送给开关模块Q2上的N条扫描线S21~S2N上,以此类推,直到驱动信号G(1)~G(N)传送给开关模块Q2上的N条扫描线SM1~SMN上。借此,栅极驱动电路200可输出M*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以控制连接在扫描线的像素晶体管(未示出于图2a)。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信号改变时需要一定的切换时间(例如受电压转换速率Slew Rate影响),在本实施例中,当开关模块(如开关模块Q1)导通时,理想情况下控制信号C1与驱动信号G(1)为同时致能。但若是用以导通开关模块Q1的控制信号C1电压转换速率过慢而有延迟,将使驱动信号G(1)的启动时间点一并延后,将压缩到驱动信号G(1)的致能时间长度(也就是不足单位驱动时间TG),则会造成驱动信号G(1)的致能时间不足,使得位于导通的开关模块的第1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11)上的像素晶体管(未示出于图2a)开启时间不足,导致像素电容(未示出于图2a)的充电时间不够的情况发生。
据此,本发明提出另一实施例以解决上述栅极驱动电路200可能发生的问题。请参照图3,图3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300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栅极驱动电路300包含N+i条信号线P1~PN+i、M个开关模块Q1~QM、以及控制模块320。类似地,N+i条信号线用以传送N+i个依序的驱动信号G(1)~G(N+i),且每个驱动信号分别为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其中每个驱动信号的责任周期为1/(N+i)。每一个开关模块皆各自电连接于N条扫描线。控制模块120耦接于N+i条信号线P1~PN+i与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之间,用以产生M个控制信号C1~CM分别控制对应的M个开关模块的导通或截止。
当控制模块320产生的M个控制信号的其中之一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控制模块320选择N+i条信号线P1~PN+i中依序的N条信号线中的N个依序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当控制模块320依序导通开关模块Q1~QM,栅极驱动电路300则可输出M*N个驱动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长度可为每个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的(N+x)倍,其中x为任意正数。进一步来说,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中的N个单位驱动时间是用来输出N个驱动信号,而其它x个单位驱动时间则是用来防止像素电容充电时间不够的情况发生。另外,控制模块320还可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进一步来说,控制模块320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的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拉升前x个单位驱动时间(这段时间又称作预先充电(pre-charge)时间)拉升,以避免第一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不同时致能时造成的像素电容充电不足的情况。
另外,为了调整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长度,控制模块320必须依照致能时间长度决定用以传送驱动信号的信号线的数量,以避免当开关模块输出驱动信号时发生重叠(overlap)的现象。由于信号线的数量必定为整数,而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长度却不一定为整数。借此,当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长度为(N+x)个单位驱动时间时,控制模块320决定用以传送驱动信号的信号线的数量为(N+i)条,其中
Figure BDA0000404123680000071
,x为任意正数(
Figure BDA0000404123680000072
表示对x向上取整)。
请参照图4a,图4a为依据图3的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4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400包含的信号线的数量为N+1条,用以传送N+1个驱动信号G(1)~G(N+1),即i=1。控制模块420选择N+1条中依序的N条信号线中的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对应的开关模块上的N条扫描线。另外,控制模块420还产生M条控制信号C1~CM分别用以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Q1~QM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信号C1控制开关模块Q1导通时,控制模块420选择驱动信号G(1)~G(N)依序传送至开关模块Q1的扫描线S11~S1N上,然而本实施例中初始选择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的方式并不限制。
为了能继续输出依序的驱动信号,当下一个开关模块Q2导通时,控制模块420选择驱动信号G(N+1)传送到开关模块Q2的第一条扫描线S21上,然后回到前头选择驱动信号G(1)传送到开关模块Q2的下一条扫描线S22上,并且依序选择G(2)~G(N-1)依序传送到开关模块Q2的扫描线S23~S2N上(部分未示出于图4a)。
接着,控制模块420依序选择下一个驱动信号G(N)、与G(N+1)依序传送到下一个开关模块Q3的第一条扫描线S31与扫描线S32上,类似地,控制模块420再回到前头选择驱动信号G(1)以传送到开关模块Q3的下一条扫描线S33上(未示出于图4a),然后依序选择驱动信号G(2)~G(N-2)依序传送到开关模块Q2的扫描线S33~S3N上(部分未示出于图4a),以此类推,完成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皆依序接收到N+1个驱动信号中的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
请一并参照图4b,图4b为依据图4a的栅极驱动电路示出的信号时序图。如图4b所示,由于信号线的数量为(N+1)条,当控制信号C1~CM的致能时间长度TC2为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TG的(N+x)倍时,x可以是大于0且小于等于1的任何正数。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致能时间长度TC2为单位驱动时间TG的(N+1)倍,也就是x=1,TC2=(N+1)*TG,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另外,控制模块420还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升,也就是预先充电时间pre-charge=x*TG(在本实施例中,pre-charge=1TG)。换句话说,每一个开关模块在其控制信号拉升之后的x个单位驱动时间TG,才输出对应的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
以控制信号C1为例,当控制模块420将驱动信号G(1)传送到开关模块Q1时,控制模块420在驱动信号G(1)拉升之前1个单位驱动时间TG即预先拉升控制信号C1,也就是经过一个单位驱动时间TG后驱动信号G(1)才接着拉升。也就是说,在驱动信号G(1)拉升之前控制信号C1已完成拉升开启开关模块Q1,如此一来,驱动信号G(1)的信号切换便不会受到控制信号C1的切换延迟所影响。接着之后的驱动信号依序拉升,直到驱动信号G(N)拉降后才将控制信号C1拉降。此时开关模块Q2接着输出第一条扫描线S21上的驱动信号G(N+1),然后回到输驱动信号G(1),以输出总共依序的N个驱动信号。类似地,控制信号C2在开关模块Q2第一条扫描线S21上的驱动信号G(N+1)拉升之前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升,来避免驱动信号G(N+1)拉升延迟导致像素电容充电的时间不足的情况。
综述来说,请一并参照图3、图4a、以及图4b。当控制模块需要从N+i条信号线中选出依序N条信号线的N个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上的N条扫描线时,控制模块320选择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如开关模块Q2)的第K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21)的驱动信号为第N+i条信号线(如信号线PN+1)上的第N+i驱动信号(如驱动信号G(N+1))时,选择第一条信号线(如信号线P1)的第一驱动信号(如驱动信号G(1))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Q2的第K+1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22),K为1到N-1的正整数。
另外,当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如开关模块Q1)的第N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1N)的驱动信号为第L条信号线(如信号线PN)上的第L驱动信号(如驱动信号G(N))时,选择第L+1条信号线(如信号线PN+1)上的第L+1驱动信号(如驱动信号G(N+1))传送到下一个导通的开关模块(如开关模块Q2)的第一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21),L为1到N+i-1的正整数。但是当选择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第N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为第N+i条信号线的驱动信号时,也就是上述例子中L为N+i时,控制模块120则选择第一条信号线的第一驱动信号传送到下一个导通的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
借由上述控制模块选择传送到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的方式,并且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单位驱动时间拉升,并且决定用以传送驱动信号的信号线的数量为(N+i)条,
Figure BDA0000404123680000091
,x为任意正数。借此,可实现输出依序M*N个驱动信号,并且避免驱动信号开启像素晶体管时间不足造成像素电容充电时间不够的问题。
请回到图2a以及图2b。另外,当开关模块(如开关模块Q1)截止时,理想情况下开关模块完整地输出N个驱动信号,也就是控制信号C1与驱动信号G(N)为同时拉降。但是若N个驱动信号中G(1)~G(N)至少一个驱动信号发生延迟时,会导致驱动信号G(N)的启动时间点延后,造成当控制信号C1拉降时,驱动信号G(N)仍处于致能的状态。这样除了会导致位于第N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1N)上的像素晶体管(未示出于图2a)开启时间不足外,还会造成当控制信号C2致能时,连接到开关模块Q2的第N条扫描线S2N输出驱动信号G(N)(也就是当开关模块Q1截止时驱动信号G(N)剩下的致能时间),进而使得连接到第2N条扫描线S2N上的像素晶体管开启的时间错误,导致像素电容错充的情况发生。
据此,为了防止错充像素电容的情况发生。控制模块320还可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的开关模块的第N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拉降后x个单位驱动时间(这段时间又称作保留(hold)时间)拉降,以避免第N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延迟时造成的像素电容错充的情况。
请参照图4c,图4c为依据图4a的栅极驱动电路示出的另一信号时序图。类似地,控制信号C1~CM的致能时间长度TC3为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TG的(N+x)倍,x可以是大于0且小于等于1的任何正数。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致能时间长度TC3为单位驱动时间TG的(N+1)倍,也就是x=1,TC3=(N+1)*TG,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另外,控制模块420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x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降,也就是保留时间hold=x*TG(在本实施例中,hold=1TG)。换句话说,每一个开关模块在输出对应的开关模块的第N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拉降之后的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才将其控制信号拉降。
以控制信号C1为例,当控制模块420依序将驱动信号G(1)~G(N)传送到开关模块Q1时,控制模块420在驱动信号G(N)拉降之后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才拉降控制信号C1,并且当驱动信号G(N)拉降的同时,控制信号C2致能使开关模块Q2导通,并将下一个驱动信号G(N+1)传送至开关模块Q2的第一扫描线S21上。须补充的是值得一提的是,驱动信号G(N+1)并未连接至开关模块Q1,因此,即使在开关模块Q1仍为导通时,改变驱动信号G(N+1)的信号并不会造成开关模块Q1的错误充电。
接着,于开关模块Q2中,再从头选择第一个驱动信号G(1)传送到下一条扫描线S22,选择驱动信号G(2)传送到扫描线S23,以此类推,以输出总共依序的N个驱动信号。类似地,控制信号C2在开关模块Q2第N条扫描线S2N上的驱动信号G(N-1)拉降之后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降,来避免驱动信号G(N-1)的输出延迟时导致在下一个开关模块Q3导通时开启对应的像素晶体管造成像素电容错充的情况。
控制模块从N+i条信号线中选择依序的N条信号线中的驱动信号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据此,通过控制如图4b中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或是如图4c中控制信号的拉降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除了可实现输出M*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之外,还可防止像素电容充电时间不够或是像素电容错充的情况发生。
请参照图5,图5系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栅极驱动电路500包含N+i+j条信号线P1~PN+i+j、M个开关模块Q1~QM、以及控制模块520。类似地,N+i+j条信号线用以传送N+i+j个依序的驱动信号G(1)~G(N+i+j),且每个驱动信号分别为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其中每个驱动信号的责任周期为1/(N+i+j)。每一个开关模块皆各自电连接于N条扫描线。控制模块520耦接于N+i+j条信号线P1~PN+i+j与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之间,用以产生M个控制信号C1~CM分别控制对应的M个开关模块的导通或截止。
类似地,当控制模块520产生的M个控制信号的其中之一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时,控制模块520选择N+i+j条信号线P1~PN+i+j中依序的N条信号线中的N个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当控制模块520依序导通开关模块Q1~QM,栅极驱动电路500则可输出M*N个驱动信号。
类似地,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长度为每个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的(N+x+y)倍,其中x、y为任意正数。特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的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拉升前x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升,以及在对应的开关模块的第N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拉降后y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降,也就是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包含预先充电时间pre-charge以及保留时间hold,其中pre-charge=x*TG,hold=y*TG。换句话说,栅极驱动电路500除了输出M*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之外,还可同时避免第一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致能时间不同造成的像素电容充电不足的情况以及第N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的输出延迟时造成的像素电容错充的情况。
请参照图6a,图6a为依据图5的一实施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6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600包含的信号线的数量为N+2条,用以传送N+2个驱动信号G(1)~G(N+2),即0<x≤1,0<y≤1。类似地,控制模块620选择N+2条中依序的N条信号线中的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对应的开关模块上的N条扫描线。另外,控制模块620还产生M条控制信号C1~CM分别用以导通对应的开关模块Q1~QM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信号C1控制开关模块Q1导通时,控制模块620选择驱动信号G(1)~G(N)依序传送至开关模块Q1的扫描线S11~S1N上,然而本实施例中初始选择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的方式并不限制。接着,为了能继续输出依序的驱动信号,控制模块620选择驱动信号G(N+1)、G(N+2)依序传送到下一个开关模块Q2的第一条扫描线S21与第二条扫描线S22上,然后回到前头选择驱动信号G(1)传送到开关模块Q2的下一条扫描线S23上,并且依序选择G(2)~G(N-2)依序传送到开关模块Q2的扫描线S24~S2N上(部分未示出于图6a)。接着,控制模块620依序选择下一个驱动信号G(N-1)传送到下一个开关模块Q3的第一条扫描线S31上,并且依序传送驱动信号到对应的扫描线,直到选择的驱动信号为G(N+2)时,再从头选择驱动信号G(1)传送到接收驱动信号G(N+2)的扫描线的下一条扫描线。以此类推,完成每一个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皆依序接收到N+2个驱动信号中的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
请一并参照图6b,图6b为依据图6a的栅极驱动电路示出的信号时序图。如图6b所示,控制信号C1~CM的致能时间长度TC4为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TG的(N+x+y)倍,x、y可分别是大于0且小于等于1的任何正数。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致能时间长度TC4为单位驱动时间TG的(N+2)倍,也就是x=1,y=1,TC4=(N+2)*TG,然而本实施例并不限制。另外,控制模块620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升,即pre-charge=x*TG(在本实施例中,pre-charge=1TG),以及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降,即hold=y*TG(在本实施例中,hold=1TG)。
以控制信号C1为例,当控制模块620将驱动信号G(1)传送到开关模块Q1时,控制模块620在驱动信号G(1)拉升之前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才拉升控制信号C1,也就是经过一个单位驱动时间TG后驱动信号G(1)才接着拉升,接着之后的驱动信号依序拉升,直到驱动信号G(N)拉降之后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才将控制信号C1拉降。而在驱动信号G(N)拉降的同时,控制模块620选择将下一个驱动信号G(N+1)传送到开关模块Q2的第一条扫描线S21上。类似地,控制信号C2在驱动信号G(N+1)拉升前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升,避免驱动信号G(N+1)致能不同时导致像素电容充电不足(未示出于图6b),并且在开关模块Q2的第N条扫描线S2N上的驱动信号G(N-2)(未示出于图6b)拉降后1个单位驱动时间TG拉降控示信号C2,以避免驱动信号G(N-2)在下一个开关模块Q3导通时开启连接在扫描线S2N上的像素晶体管(未示出于图6b)造成像素电容错充的情况。之后的控制信号C3~CM以此类推,以完成输出M*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
当信号线的数量为N+i+j条时,控制模块620选择其中依序N条信号线的N个驱动信号以传送到对应的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的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并不赘述。据此,通过控制如图6a中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以及拉降时间,本发明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可以除了可实现输出M*N个依序的驱动信号之外,还可防止像素电容充电时间不够以及像素电容错充的情况同时发生。
请参照图7,图7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示出的栅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栅极驱动电路700包含至少N+i+j条信号线、M个开关模块Q1~QM、控制模块720、第一调整模块730、以及第二调整模块740,其中至少N+i+j条信号线、M个开关模块Q1~QM、和控制模块720的连接关系、调整控制信号的方式、以及选择信号线中的驱动信号的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720还依据第一调整模块730产生的第一调整信号E1以及第二调整模块740产生的第二调整信号E2来决定用以传送N个驱动信号的信号线以及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与拉降时间。进一步来说,第一调整信号E1和第二调整信号E2除了分别致能控制信号提早拉升或是延迟拉降之外,还分别包含预先充电时间以及保留时间的消息。换句话说,当第一调整信号E1致能时,控制模块720还依据第一调整信号E1提供的预先充电时间消息调整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长度以及拉升时间。类似地,当第二调整信号E2致能时,控制模块720还依据第二调整信号E2提供的保留时间消息调整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长度以及拉降时间。借此,借由第一调整信号E1和第二调整信号E2的控制,栅极驱动电路700可依据需求(如分辨率的改变)产生对应的控制信号,并且避免驱动信号开启像素晶体管的时间不足,或是避免错开像素晶体管,以确保完成驱动每一个像素晶体管。当第一调整信号E1与第二调整信号E2皆未致能时,控制模块720选择至少N+i+j条信号线中的其中依序的N条信号线,以及调整N条信号线的所有驱动信号形成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另外,控制模块720还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的长度为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的长度的N倍,并且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导通时,随着第一条扫描线的驱动信号拉升而拉升,以及随着第N扫描线的驱动信号拉降而拉降。简单来说,当第一调整信号E1与第二调整信号E2皆未致能时,控制模块220产生的控制信号并不包含预先充电时间以及保留时间,也就是如图2a与图2b所示的实施例。
当第一调整信号E1致能时,控制模块720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的长度为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的长度的(N+x)倍,并且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单位驱动时间拉升。另外,控制模块720决定至少N+i+j条信号线中的依序的N+i条信号线用以传送M*N个驱动信号,其中
Figure BDA0000404123680000141
,x为任意正数,并且调整N+i条信号线的所有驱动信号形成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简单来说,当第一调整信号E1致能时,控制模块220产生的控制信号包含预先充电时间,即如图4a与图4b所示实施例。
当第二调整信号E2致能时,控制模块720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的长度为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的长度的(N+y)倍,并且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单位驱动时间拉降。另外,控制模块720决定至少N+i+j条信号线中的依序的N+j条信号线用以传送M*N个驱动信号,其中
Figure BDA0000404123680000142
,y为任意正数,并且调整N+j条信号线的所有驱动信号形成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简单来说,当第二调整信号E2致能时,控制模块720产生的控制信号包含保留时间,即如图4a与图4c所示实施例(图4a中的i换成本实施例的j)。
当第一调整信号E1与第二调整信号E2皆致能时,控制模块720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致能时间的长度为驱动信号的单位驱动时间的长度的(N+x+y)倍,并且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单位驱动时间拉升,以及控制前述控制信号在前述导通的开关模块的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单位驱动时间拉降。另外,控制模块720决定至少N+i+j条信号线中的依序的N+i+j条信号线用以传送M*N个驱动信号,其中
Figure BDA0000404123680000143
,x、y为任意正数,并且调整N+i+j条信号线的所有驱动信号形成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简单来说,当第一调整信号E1与第二调整信号E2皆致能时,控制模块720产生的控制信号同时包含预先充电时间以及保留时间,即如图6a与图6b所示实施例。
据此,栅极驱动电路700仅需借由第一调整模块730产生的第一调整信号E1以及第二调整模块740产生的第二调整信号E2的控制,即可产生栅极驱动电路700所需的驱动信号,并且依据需求(如分辨率的改变)调整预先充电时间避免驱动信号开启像素晶体管的时间不足,或是调整保留时间来避免错开像素晶体管,以确保完成驱动每一个像素晶体管。
由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知,其电路架构使用多个开关模块、控制模块、以及多条控制线,并且通过控制信号的设计来取代复杂的稳压电路,以产生各级依序的驱动信号,驱动显示面板上连接至每条扫描线的像素晶体管。相较于使用移位寄存器电路架构的栅极驱动器,其每一条扫描线皆需要一个移位寄存器以及稳压电路以提供稳定的驱动信号,本发明提出的栅极驱动电路所需布局面积与复杂度均大大地减少,其制作成本也可降低。另外,由于本发明的栅极驱动电路并未使用稳压电路,所以可根据显示器分辨率的大小调整驱动信号的致能时间以及驱动电压,并且不会增加布局所需的面积,使得制作在阵列基板上的栅极驱动器所需的边框面积不必增加,甚至减少边框的面积,使显示器的可视面积增加。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示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变更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25)

1.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N条信号线,用以传送至少N个驱动信号,其中该些驱动信号分别为周期性的连续时序信号;
M个开关模块,每一个开关模块耦接于N条扫描线;以及
一控制模块,耦接于该至少N条信号线与每一个开关模块的该N条扫描线之间,用以产生M个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对应的该M个开关模块,并且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与拉降时间,以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一致能时间的长度;
其中当M个控制信号的其中之一导通对应的该开关模块时,该控制模块选择该至少N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驱动信号并且依序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条扫描线,该M个开关模块依序被导通,以传送依序的M*N个驱动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一单位驱动时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该致能时间的长度为N+x个单位驱动时间,x为任意正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一单位驱动时间,当该致能时间的长度为N+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时,该至少N条信号线的数量为N+i条,其中
Figure FDA0000404123670000011
,x为任意正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升。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选择该N+i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信号线的该N个驱动信号依序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条扫描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选择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K条扫描线的该驱动信号为第N+i条信号线的第N+i驱动信号时,选择第一条信号线的第一驱动信号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K+1条扫描线,K为1到N-1的正整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N条扫描线的该驱动信号为第L条信号线的第L驱动信号时,选择第L+1条信号线的第L+1驱动信号传送到下一个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L为1到N+i-1的正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L为N+i时,该控制模块选择第一条信号线的第一驱动信号传送到下一个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一单位驱动时间,当该致能时间的长度为N+x+y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时,该至少N条信号线的数量为N+i+j条,其中
Figure FDA0000404123670000021
,x、y为任意正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控制每一个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升,以及控制该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选择该N+i+j条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信号线的该N个驱动信号依序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条扫描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选择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K条扫描线的该驱动信号为第N+i+j条信号线的第N+i+j驱动信号时,选择第一条信号线的第一驱动信号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K+1条扫描线,K为1到N-1的正整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传送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N条扫描线的该驱动信号为第L条信号线的第L驱动信号时,选择第L+1条信号线的第L+1驱动信号传送到下一个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L为1到N+i+j-1的正整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当L为N+i+j时,该控制模块选择第一条信号线的第一驱动信号传送到下一个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第一条扫描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调整模块,用以产生一调整信号以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一单位驱动时间,当该调整信号致能时,该控制模块依据该调整信号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升,x为任意正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决定用以传送M*N个驱动信号的该至少N条信号线的数量为N+i条,其中
Figure FDA0000404123670000031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调整模块,用以产生一调整信号以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降时间,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一单位驱动时间,当该调整信号致能时,该控制模块依据该调整信号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降,y为任意正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决定用以传送M*N个驱动信号的该至少N条信号线的数量为N+j条,其中
Figure FDA0000404123670000032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调整模块,用以产生一第一调整信号以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以及
一第二调整模块,用以产生一第二调整信号以调整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降时间;
其中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一单位驱动时间,当该第一调整信号和该第二调整信号皆致能时,该控制模块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升以及在该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降,x、y为任意正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决定用以传送M*N个驱动信号的该至少N条信号线的数量为N+i+j条,其中
Figure FDA0000404123670000033
22.一种栅极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以输出M*N个驱动信号,每一个驱动信号具有相同的一单位驱动时间,该栅极驱动方法包含:
产生M个控制信号分别对应该M个开关模块;
依据一第一调整信号与一第二调整信号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与拉降时间;
依据每一个控制信号的拉升时间与拉降时间决定用以传送驱动信号的多条信号线;
选择该些信号线中的N条依序的信号线的N个驱动信号;
当每一个控制信号导通对应的该开关模块时,依序传送选择的该N个驱动信号至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N条扫描线;以及
依序导通该M个开关模块,以传送依序的M*N个驱动信号。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栅极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调整信号致能时,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升,并且决定该些信号线的数量为N+i条,其中
Figure FDA0000404123670000041
,x为任意正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栅极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二调整信号致能时,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降,并且决定该些信号线的数量为N+j条,其中,y为任意正数。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栅极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调整信号与该第二调整信号皆致能时,控制每一个控制信号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升之前x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升以及在对应导通的该开关模块的该N个驱动信号拉降之后y个该单位驱动时间拉降,并且决定该些信号线的数量为N+i+j条,其中
Figure FDA0000404123670000043
,x、y为任意正数。
CN201310520774.2A 2013-09-16 2013-10-29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Active CN1036326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33524 2013-09-16
TW102133524A TWI508053B (zh) 2013-09-16 2013-09-16 閘極驅動電路及閘極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2645A true CN103632645A (zh) 2014-03-12
CN103632645B CN103632645B (zh) 2016-01-06

Family

ID=50213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0774.2A Active CN103632645B (zh) 2013-09-16 2013-10-29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32645B (zh)
TW (1) TWI50805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7662A (zh) * 2018-09-13 2018-11-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32129A (zh) * 2022-07-07 2022-09-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9824B (zh) * 2016-04-01 2017-04-21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閘極驅動電路
TWI706406B (zh) * 2018-05-15 2020-10-01 矽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面板驅動電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700A (zh) * 2007-10-08 2009-04-15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
CN101561597A (zh) * 2008-04-14 2009-10-21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8169396B2 (en) * 2008-12-01 2012-05-01 Himax Technologies,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00121A (zh) * 2012-12-14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37785A (ja) * 2003-07-17 2005-02-10 Nec Electronics Corp 走査電極駆動回路、及び該走査電極駆動回路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
TWI282984B (en) * 2005-10-07 2007-06-21 Innolux Display Corp Shift register system, shift registering method and LCD driving circuit
US20100321412A1 (en) * 2009-06-23 2010-12-23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130063404A1 (en) * 2011-09-13 2013-03-14 Abbas Jamshidi Roudbari Driver Circuitry for Display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8700A (zh) * 2007-10-08 2009-04-15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平面显示器
CN101561597A (zh) * 2008-04-14 2009-10-21 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8169396B2 (en) * 2008-12-01 2012-05-01 Himax Technologies, Inc.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reduced power consumption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00121A (zh) * 2012-12-14 2013-03-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7662A (zh) * 2018-09-13 2018-11-23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8877662B (zh) * 2018-09-13 2020-03-31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5132129A (zh) * 2022-07-07 2022-09-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5132129B (zh) * 2022-07-07 2023-08-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24007529A1 (zh) * 2022-07-07 2024-01-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32645B (zh) 2016-01-06
TWI508053B (zh) 2015-11-11
TW201513082A (zh) 2015-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0587B (zh) 移位寄存器和具备它的显示装置以及移位寄存器的驱动方法
CN104505046B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700806B (zh) 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721510B2 (en) Gate driving unit for outputting gate driving signals of two rows of pixel units, gate driving circuit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KR10211809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8686990B2 (en)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equipped with same
CN101393718B (zh) 栅极驱动器以及驱动具有该栅极驱动器的显示设备的方法
KR101245438B1 (ko) 주사 신호선 구동 회로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US11335293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method of driving shift register unit, gate drive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303896B (zh) 可降低频率偶合效应的移位缓存器及移位缓存器单元
CN102013244B (zh)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5206210A (zh) 扫描驱动器及使用扫描驱动器的显示装置
CN103137081A (zh) 一种显示面板栅驱动电路及显示屏
CN104464595B (zh) 扫描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3208262A (zh) 栅极驱动电路以及具有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装置
US894157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dummy stages in shift register and its clock signal operation
CN104409038A (zh)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单元和一种amoled显示器
US11151956B1 (en) Scanning signal line drive circuit,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and driving method of scanning signal line
KR20080045498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202008813U (zh)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栅极驱动器、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器
CN104575379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137077A (zh) 控制电泳显示装置的稳定时段
CN110232895A (zh) 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具备其的显示装置
CN103632645A (zh) 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驱动方法
CN104778927A (zh) 适配于部分显示的液晶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