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23213A -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23213A
CN103623213A CN201310634673.8A CN201310634673A CN103623213A CN 103623213 A CN103623213 A CN 103623213A CN 201310634673 A CN201310634673 A CN 201310634673A CN 103623213 A CN103623213 A CN 1036232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chinese medicine
compound buccal
buccal tablet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6346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本松
王法红
宋瑞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6346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23213A/zh
Publication of CN1036232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232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麦冬120~150份、黄芩110~130份、玄参100~120份、知母90~115份、金银花80~110份射干75~100份莱菔子65~90份甘草60~80份、葶苈子55~75份、桔梗50~60份、款冬花45~55份、杏仁42~50份、化橘红36~45份、细辛32~40份、生石膏28~35份、诃子23~32份、五味子20~28份、前胡18~25份、紫苏子15~22份、黄荆子12~19份、白芥子10~16份、麻黄8~13份、苍耳子5~10份、南星3~7份。本发明选材大胆,组方奇峻,依君臣佐使之理精心炮制,求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经临床验证,治疗效果极好,毒副作用极小,口感好,制备成本低廉,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支气管哮喘用药。

Description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家熟知而又非常喜爱的著名歌星邓丽君就被哮喘夺去了生命。目前,全球哮喘患者约3亿人,中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哮喘是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不规范,哮喘可能致命。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宿主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遗传因素在很多患者身上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绝大多数患者的亲人(有血缘关系、近三代人)当中,都可以追溯到有哮喘(反复咳嗽、喘息)或其他过敏性疾病(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病史。大多数哮喘患者属于过敏体质,本身可能伴有过敏性鼻炎和/特应性皮炎,或者对常见的经空气传播的变应原(螨虫、花粉、宠物、霉菌等)、某些食物(坚果、牛奶、花生、海鲜类等)、药物过敏等。
哮喘的发病机制包括: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根据临床表现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慢性持续期是指每周均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临床缓解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3个月以上。哮喘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少数患者还可能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这些症状经常在患者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发作,夜间和(或)清晨症状也容易发生或加剧。很多患者在哮喘发作时自己可闻及喘鸣音。症状通常是发作性的,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很多哮喘患者在确诊之前常常经历很长时间的误诊过程,被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咽炎等,由于错误的诊断导致治疗方案的错误,不仅延误治疗,给患者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也给患者带来精神上、心理上的痛苦,经济上的付出也白白浪费掉。并且他们会经常使用抗生素,由于抗生素对哮喘病没有治疗作用,反复使用容易造成耐药。当然合并细菌感染时,抗生素会有效。哮喘患者若出现严重急性发作,救治不及时时可能致命。控制不佳的哮喘患者对日常工作及日常生活都会发生影响,可导致误工、误学,导致活动、运动受限,使生命质量下降,并带来经济上的负担及对家人的生活发生负面影响。哮喘反复发作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心病、心功能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哮喘是一种对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都有明显影响的慢性疾病。气道炎症几乎是所有类型哮喘的共同特征,也是临床症状和气道高反应性的基础。气道炎症存在于哮喘的所有时段。虽然哮喘目前尚不能根治,但现代医学以抑制炎症为主的规范治疗能够控制哮喘临床症状,采用的综合治疗手段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及其他哮喘触发因素,规范化的药物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患者教育。
现代医学技术对哮喘的控制,有相当好的疗效,但不论是控制药物还是缓解药物,花费都非常高贵,从而导致相当多经济条件不佳的患者失去了救治机会,长期受哮喘困扰,生活质量非常低下,严重时可能会因为延误治疗而丧生。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哮喘是由于机体免疫力低下(包括先天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所致),主要表现为痰饮喘咳、痰火犯肺、肺脾两虚、痰浊壅肺、肺失肃降等表征,需要从宣肺化痰、平喘止阂、调和阴阳入手,着眼点在于不局限于肺部功能的调理,而是肺经、脾经双管齐下,通过调动人体免疫机制的活性来治疗哮喘。
不可否认,虽然哮喘在中医的发展历史中一直是非常难以治疗的顽症之一,但前人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组方、验方,如覃义昌的七子定喘汤、焦树德的麻杏二三汤、郑桥的加味前胡汤,节礼的清喘汤,这些验方选药平和,经实践检验,对支气管哮喘确实有一定的疗效,但可能是出于对一些有毒药材的取舍过于保守,对药性的理解过于偏狭,如南星有毒,通常在治疗中风、手足麻痹、肝癌、腹水癌等方面常见,而通常不见于哮喘药方。而南星的化痰散结效力强劲,主寒热、结气和积聚,其毒性在其他佐、使药材调配下,足以保证安全。
再比如,款冬花此药,传统中医经验认为,其畏贝母、麻黄和黄芩,尤其慎用于阴虚劳嗽之症,因此在相关药方中,很少见到款冬花与麻黄、黄芩同用。但款冬花在以杏仁为使、甘草为佐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充分发挥其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提高呼吸系统的兴奋度,舒张支气管,对治疗运气管哮喘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本发明试图针对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痰饮喘咳、痰火犯肺、肺脾两虚、痰浊壅肺、肺失肃降等问题,大胆选材,精心炮制,求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为广大哮喘患者提供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的口服含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针对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痰饮喘咳、痰火犯肺、肺脾两虚、痰浊壅肺、肺失肃降等问题,大胆选材,精心炮制,求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经现代工艺制备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的口服含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Figure BSA0000098352940000031
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Figure BSA0000098352940000032
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Figure BSA0000098352940000033
Figure BSA0000098352940000041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所述重量份数的麦冬、知母、金银花、射干、甘草、桔梗、化橘红、前胡、紫苏子、苍耳子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五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四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三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为室温下密度1.05~1.10的稠膏,备用;
2)取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芩、麻黄放入容器中,文火翻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后,均匀喷洒即墨老酒后,继续翻炒至表皮干燥,取出放凉,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3)取所述重量份数的玄参、款冬花、葶苈子、杏仁、细辛、五味子、南星放入容器中,加入三倍量的乙醇,室温下浸泡三小时后,文火加热至沸腾,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加入两倍量的乙醇,文火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两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为室温下密度为1.10~1.14的稠膏,备用;
4)取所述重量份数的莱菔子、诃子放入容器中,文火翻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后,取出放凉,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5)取所需重量份数的生石膏、白芥子粉碎后放入容器中,加入等倍量的白醋,研磨为稀糊后,过120目滤网,备用;
6)取所需份量的黄荆子放入容器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7)将步骤1)、步骤3)制得的稠膏,步骤2)、步骤4)、步骤6)制得的细分,与步骤5)制得的稀糊混合,加入适量的炼蜜后,以现代科学工艺制备为每粒1.5g的片剂。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肺;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主治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名医别录》载:“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虚劳客热,口干烦渴,止呕吐,愈痿蹶,保神,定肺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麦冬含有多种甾体皂甙、胡萝卜素、粘液质、糖类、豆甾醇等成分,有升高白细胞,延长抗体存在时间的作用,同时提高免疫功能和核酸合成率,促进抗体、补体、干扰素、溶菌酶等免疫物质的产生,有增强正气、加强抗邪作用。
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肺热咳嗽。《本经》载:“主诸热黄疸,肠僻,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芩有显著的抑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能降低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此外还有保肝、利胆、抗氧化、抗癌功效。
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主治温热病热和营血;身热;烦渴;舌绛;发斑;骨蒸劳嗽;虚烦不寤;津伤便秘;咽喉肿痛;瘰疬痰核;痈疽疮毒。《日华子本草》载:“治头风热毒游风,补虚劳损,心惊烦躁,劣乏骨蒸,传尸邪气,止健忘,消肿毒。”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玄参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能扩张血管、强心。
知母:味苦;性寒。入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骨蒸潮热;虚烦不眠。《药性论》载:“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知母能抑制肝脏对皮质醇的分解代谢,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糖、抑制肿瘤生长和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金银花:味甘;性寒。入肺;胃经。清热解毒。主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行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本草通玄》载:“主胀满下痢,消痈散毒,补虚疗风,世人但知其消毒之功,昧其胀利风虚之用,余子诸症中用之,屡屡见效。”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伤寒、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以及流感病毒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增强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射干:味苦;性寒;有毒。入肺;肝经。降火;解毒;散血;消痰。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痈肿疮毒。《滇南本草》载:“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肋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射干对外感及咽喉疾患中的某些病毒有抑制和延缓作用,抗病原微生物,对抗透明质酸酶,抑制芽囊的炎性渗出和炎性增生。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入脾;胃;肺;大肠经。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咳嗽多痰;气逆喘满。《纲目》载:“莱菔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整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医学临床研究表明,莱菔子所含的莱菔素,对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同心性毛癣菌等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醇提物具有降压作用,能增强回肠节律性收缩,抑制胃排空,缓解胃底部纵行肌紧张性,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冠状动脉粥状硬化。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脚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本草纲目》载:“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从药有功。”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甘草有较强的解毒作用,还有抗溃疡、抗炎症、镇痉镇咳、降血压、降血脂、抗癌作用,广泛用于治疗咽喉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咳嗽、咳血等疾病。
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入肺;心;肝;胃;膀胱经。泻肺降气;祛痰平喘;利水消肿;泄逐邪。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瘰疬结核。《别录》载:“下膀胱水,伏留热气,皮间邪水上出,面目浮肿,身暴中风热痱痒,利小腹。”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葶苈子具有显著的强心作用,加强心收缩,减慢心率,阻滞心传导,降低静脉压。
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胃经。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肋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日华子本草》载:“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被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桔梗除含糖量较高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C等,有祛痰作用,并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增加胆酸的分泌,此外还有解热、镇痛、抗炎、镇静等作用。
款冬花:味辛;微甘;性温。归肺经。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药性论》载:“主疗肺气心促,急热乏劳,咳连不绝,涕唾稠粘。治肺痿肺痈吐脓。”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款冬花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和平喘作用,能提高呼吸系统的兴奋度,对血小板活化因子引起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款冬花醚提报液有支气管舒张作用。乙酸乙酯乙醇提取,前者有祛痰作用,乙醇有镇咳作用。
杏仁:味苦;性温;有毒。入肺;脾;大肠经。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下气开痹。主治外感咳嗽;喘满;伤燥咳嗽;寒气奔豚;惊痫;胸痹;食滞脘痛;血崩;耳聋;疳肿胀;湿热淋症;疥疮;喉痹;肠燥便秘。《药性论》载:“治腹痹不通,发汗,主温病。治心下急满痛,除心腹烦闷,疗肺气咳嗽,上气喘促,润心肺,可和酪作汤,益润声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杏仁可以有效控制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心脏病和多种慢性病的发病危险,具有润肺、止咳、滑肠等功效,对干咳无痰、肺虚久咳等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化橘红:味苦;辛;性温。入脾;肺经。燥湿化痰;理气。主治风寒咳嗽痰多;呕吐呃逆;食积不化;脘腹胀痛。《本草从新》载:“化州陈皮,消痰至灵,然消伐太峻,不宜轻用”。经典古方有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治湿痰咳嗽。”,导痰汤,“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以及肝风挟痰,呕不能食,甚或痰厥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化橘红有显著的抗炎、降低血小板聚集、增快血流等作用,有效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细辛:味辛;性温;热。入肺;肾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通窍。《别录》载:“温中下气,破痰,利水道,开胸中,除喉痹,齆鼻,风痫癫疾,下乳结。治汗不出,血不行,安五脏,益肝胆,通精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细辛水浸剂和醇浸剂能阻断坐骨神经的冲动传导。
生石膏:味辛甘;性寒;无毒。入肺;胃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主治热病壮热不通;心烦神错;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胃火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本草衍义补遗》载:“石膏能缓脾益气,止渴去火,其辛也,能解肌出汗,可为三经之主者,泻胃火、痰火、食积”。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生石膏对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神经应激能,缓解肌肉痉挛,减少血管渗透性,有解毒、镇痉、消炎作用。
诃子:味苦;酸;涩;性平。入肺;大肠经。涩肠敛肺;降火利咽。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肺虚喘咳;久嗽不止;咽痛音哑。《药性论》载:“通利津液,主破胸脯结气,止水道,敛肺,五膈气结。”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诃子肉富含鞣质,有收敛、止泻之效,水煎剂对多种痢疾杆菌有效,对绿脓杆菌、白喉杆菌作用显著,醇提物具有抗菌及抗真菌作用,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五味子:味辛;苦;性温。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祛风利湿;理气活血。主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肾炎。《本经》载:“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类黄酮、植物固醇及有强效复原作用的木酚素,它也是兼具精、气、神三大补益的少数药材之一,能益气强肝、增进细胞排除废物的效率、供应更多氧气、营造和运用能量、提高记忆力及性持久力。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脾;肝细。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日华子本草》载:“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前胡醇提物能显著对抗乙酰胆碱和组胺引起的肠收缩,对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聚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此外还有扩张冠状动脉和增加呼吸道分泌液的祛痰作用。
紫苏子:味辛;性温。归肺;大肠经。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主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药品化义》载:“苏子专利郁痰。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隔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紫苏子有降低血脂、血压,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癌,以及显著的抑菌作用。内服煎汤或入丸散。
黄荆子:味辛;苦;性温。归肺;胃;肝经。祛风解表;止咳平喘;理气消食止痛。主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胃痛吞酸;消化不良;食积泻痢;胆囊炎;胆结石;疝气。《广州植物志》载:“黄荆子祛风、涤痰、镇咳。”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荆子煎剂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扩张作用,可解除气管、支气管痉挛。“内服煎汤或入丸散;焙干研末,炼蜜为丸。
白芥子:味辛;性温。入肺;肝;脾;胃;心包经。化痰逐饮;散结消肿。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纲目》载:”利气豁痰;除寒暖中;散肿止痛。治喘嗽反胃;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白芥子有显著的抗刺激、抗菌作用,增加支气管分泌活性,祛痰。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风寒表实证;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本经》载:“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坚积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麻黄所含的麻黄碱能间接发挥类肾上腺素的作用,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脉、脑、肌肉血管,收缩肾、脾等内脏和皮肤、粘膜血管,升高血压,松驰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此外还有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免疫、镇咳、平喘、祛痰、利尿作用。
苍耳子:味苦;甘;辛。性温;有小毒。归肺;肝经。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本草备要》载:“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苍耳子有明显的抗炎、抑菌、降血糖和短暂的降压作用,此外还有缓解惊厥症状、增强呼吸功能的效用。
南星:味苦;辛;性温;有毒。入肺;肝;脾经。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口眼歪斜;风痰眩晕;癫闲;惊风;破伤风;咳嗽多痰;痈肿;瘰疬;跌打麻痹。《本经》载:“主心痛,寒热,结气,积聚,伏梁,痿,拘缓,利水道。”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南星含有三萜皂甙,安息香酸,淀粉,D-甘露醇和鸟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有明显的抗惊厥作用,对肺癌、肝癌、艾氏腹水癌等多种移植性肿瘤均有杀伤及抑制作用。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选材大胆,组方奇峻,依君臣佐使之理精心炮制,求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之功,经临床验证,治疗效果极好,毒副作用极小,口感好,制备成本低廉,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支气管哮喘用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所述重量份数的麦冬、知母、金银花、射干、甘草、桔梗、化橘红、前胡、紫苏子、苍耳子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五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四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三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为室温下密度1.05~1.10的稠膏,备用;
2)取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芩、麻黄放入容器中,文火翻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后,均匀喷洒即墨老酒后,继续翻炒至表皮干燥,取出放凉,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3)取所述重量份数的玄参、款冬花、葶苈子、杏仁、细辛、五味子、南星放入容器中,加入三倍量的乙醇,室温下浸泡三小时后,文火加热至沸腾,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加入两倍量的乙醇,文火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两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为室温下密度为1.10~1.14的稠膏,备用;
4)取所述重量份数的莱菔子、诃子放入容器中,文火翻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后,取出放凉,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5)取所需重量份数的生石膏、白芥子粉碎后放入容器中,加入等倍量的白醋,研磨为稀糊后,过120目滤网,备用;
6)取所需份量的黄荆子放入容器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7)将步骤1)、步骤3)制得的稠膏,步骤2)、步骤4)、步骤6)制得的细分,与步骤5)制得的稀糊混合,加入适量的炼蜜后,以现代科学工艺制备为每粒1.5g的片剂。
用法用量:七天为一个疗程,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含化,重症患者在哮喘发作时加服一片,一般2~3个疗程起效,重症患者需5~9个疗程起效。
实施例2
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Figure BSA0000098352940000101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Figure BSA0000098352940000102
本实施例的药物制备方法工艺步骤及用法用量与实施例1相同。
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选择本院确认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180人,在三年时间内分三期临床观察,每期60人,分为治疗甲组、治疗乙组、对照甲组和对照乙组。其中,治疗甲组15人,包括男性患者9人,女性患者6人,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17岁,平均年龄39.2岁;对照甲组15人,包括男性患者8人,女性患者7人,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41.2岁;治疗乙组15人,包括男性患者10人,女性患者5人,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5.7岁;对照乙组15人,包括男性患者9人,女性患者6人,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36.2岁。
2、对比治疗:治疗甲组、治疗乙组均给予本发明所述含化片,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哮喘症状发作时加服一片;对照甲组分阶段给予吸入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抗IgE抗体等药物治疗;对照乙组分阶段给予皮下或舌下含服变应原提取液(如尘螨、猫毛、豚草等),同时给予减轻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抗IgE抗体等。
3、疗效判定:
痊愈:患者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可能存在的胸痛症状完全消失,在接触烟雾、香水、油漆、灰尘、宠物、花粉等刺激性气体或变应原之后不会发作哮喘。
好转:患者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部分消失,偶尔发作,可能存在的胸痛症状消失,在接触上述刺激后有不适症状,或发作后很快平息。
无效:患者喘息、气急、胸闷、咳嗽等症状依旧,无改善。
4、对比结果(见下页表一):
表一四期对比治疗效果对照表
Figure BSA0000098352940000121
典型病例举例:
1、李某某,女,40岁,家中务农。该患者哮喘一个月余,三四年前开始打喷嚏、流清水涕、伴有眼痒、耳痒,每年春季开始发作,到夏秋季时近一个多月症状加重,出现咳嗽、喘,晚上明显,家族中姥姥是哮喘。2008年7月份来我院就诊,双飞听诊检查出哮鸣音,咳嗽、喘、打喷嚏、流清水涕、眼痒、耳痒,经诊断、生化检查为粉螨三级、早春花粉四级过敏。患者自述,曾经过免疫治疗调节,但因为花费过高无法承担而放弃治疗,经我院诊断后,遵医嘱口服含化本发明所述含化片,4周后复诊时,症状已基本消失,继续服药7周后复诊,已痊愈。
2、田某某,男,37岁,河北邢台患者。患者自述已有十几年的哮喘史,曾在很多地方治疗过,但因为哮喘不是先天喘,所以大多时候都是复发的时候就诊,不复发的时候就不治疗,这种断续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每年夏天复发一周到一个月,再到三、五个月,病发时期一年比一年长。来我院就诊后,遵医嘱坚持口服含化本发明所述含化片,症状发作时添加辅助西药治疗,经两个疗程后复诊时,患者自述复发过一次,但症状已大为改观。五个疗程后复诊,患者自述又复发过一次,但原来的胸闷、气急症状已没有太大感觉,用药9个疗程后停药,至今未再复发。
3、康某某,男,36岁,中学教师。患者自述三年前因食青辣椒而引发哮喘,始终未离西药治疗未愈,冬夏无休,每次发作,常因偶尔咳嗽或喷嚏引发。自觉消化不好,大便干燥即为将发之预兆。曾在长春、沈阳、哈尔滨等各大医院治疗均不见效。曾用割治疗法、两侧颈动脉体手术等疗法,皆毫无效果。颇感精神痛苦,以至绝望,后来我院就诊,临床症状表现为喘闷、胸腹胀满,昼轻夜重,晚上哮喘发作,倚息不得卧,大汗淋漓,口干。便秘.心中悸烦.眠差易醒.舌苔薄白,脉沉缓。来我院后,遵医嘱口服本发明所述含化片,并完全停用西药,住院观察一周后症状有所减缓,按患者要求出院在家继续服药治疗,三周后复诊时,自述症状已大为减轻,继续服药至四个疗程后,症状已基本消失,现继续服药治疗。
临床效果
临床实验及门诊治疗经历表明,本发明所述的口服化含片口感好,对各种症状的支气管哮喘均有极好的疗效,虽然目前对小儿患者因为剂量不好把握而收效甚微,但对成人患者的治愈率、好转率均完全达到临床用药标准,适用于单独服用,也可以与西药一起服用,是一种理想的针对支气管哮喘的定向特效中药组方。

Claims (4)

1.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包括,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Figure FSA000009835293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Figure FSA000009835293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复方含片有效成份的原料药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取所述重量份数的麦冬、知母、金银花、射干、甘草、桔梗、化橘红、前胡、紫苏子、苍耳子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五小时,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四倍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三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为室温下密度1.05~1.10的稠膏,备用;
2)取所述重量份数的黄芩、麻黄放入容器中,文火翻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后,均匀喷洒即墨老酒后,继续翻炒至表皮干燥,取出放凉,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3)取所述重量份数的玄参、款冬花、葶苈子、杏仁、细辛、五味子、南星放入容器中,加入三倍量的乙醇,室温下浸泡三小时后,文火加热至沸腾,取浸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加入两倍量的乙醇,文火加热至沸腾后继续浸泡两小时,取浸液;合并两次所得浸液,加热蒸发为室温下密度为1.10~1.14的稠膏,备用;
4)取所述重量份数的莱菔子、诃子放入容器中,文火翻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后,取出放凉,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5)取所需重量份数的生石膏、白芥子粉碎后放入容器中,加入等倍量的白醋,研磨为稀糊后,过120目滤网,备用;
6)取所需份量的黄荆子放入容器粉碎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7)将步骤1)、步骤3)制得的稠膏,步骤2)、步骤4)、步骤6)制得的细分,与步骤5)制得的稀糊混合,加入适量的炼蜜后,以现代科学工艺制备为每粒1.5g的片剂。
CN201310634673.8A 2013-12-03 2013-12-03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36232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4673.8A CN103623213A (zh) 2013-12-03 2013-12-03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634673.8A CN103623213A (zh) 2013-12-03 2013-12-03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23213A true CN103623213A (zh) 2014-03-12

Family

ID=50204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634673.8A Pending CN103623213A (zh) 2013-12-03 2013-12-03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2321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7456A (zh) * 2015-11-12 2016-01-27 常州大学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CN106474450A (zh) * 2016-12-27 2017-03-08 储可英 一种治疗百日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5993A (zh) * 2017-06-19 2017-08-29 马绪梅 一种治疗呼吸内科支气管肺曲菌病的中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7944A (zh) * 2007-10-25 2008-04-30 张津 清痰止咳的中药方剂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67944A (zh) * 2007-10-25 2008-04-30 张津 清痰止咳的中药方剂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光若静等: "止咳类药材的功效及性味归经规律的探讨", 《时珍国医国药》 *
杨景海等: "《古今中医效验秘方宝典》", 31 January 2009, 北京燕山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67456A (zh) * 2015-11-12 2016-01-27 常州大学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气雾剂的制备方法
CN106474450A (zh) * 2016-12-27 2017-03-08 储可英 一种治疗百日咳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5993A (zh) * 2017-06-19 2017-08-29 马绪梅 一种治疗呼吸内科支气管肺曲菌病的中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9115A (zh) 一种鸡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3826A (zh) 一种可清肺祛湿的茶饮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23213A (zh) 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复方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01045A (zh) 一种用于治疗犬肺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17886B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05530B (zh) 用于治疗变异性麻疹的中药组合物
CN103638475B (zh) 一种治疗乳癖的中药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1279B (zh) 一种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组合物
CN101342331B (zh) 治疗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喷剂
CN103623111B (zh) 一种治疗荨麻疹的中药
CN105535730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新型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60844B (zh) 一种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1812A (zh) 一种治疗伤风感冒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61147B (zh) 一种治疗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6166251A (zh) 一种用于治疗哮喘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21573A (zh) 一种治疗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2029A (zh) 一种治疗丹痧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94429A (zh) 一种治疗支气管哮喘病的中药制剂
CN104906439A (zh) 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药物
CN105617095A (zh) 一种用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05232879A (zh) 一种治疗慢性咽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作工艺
CN104491537A (zh) 一种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4958531A (zh) 一种治疗偏头痛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15143A (zh) 用于儿童哮喘健康促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77541A (zh) 一种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的脐疗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