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8614A - 垫圈及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垫圈及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8614A
CN103608614A CN201280029994.9A CN201280029994A CN103608614A CN 103608614 A CN103608614 A CN 103608614A CN 201280029994 A CN201280029994 A CN 201280029994A CN 103608614 A CN103608614 A CN 103608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ing ring
sealing
sealing surface
mounting groov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99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永田淳
牛岛慎二
向井真吾
林英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 Corp filed Critical No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608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8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061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position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06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f the s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02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 F16J15/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 F16J15/10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 F16J15/104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 F16J15/106Sealings between relatively-stationary surfaces with solid packing compressed between sealing surfaces with non-metallic packing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e homogeneou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JPISTONS; CYLINDERS; SEALINGS
    • F16J15/00Sealings
    • F16J15/46Sealings with packing ring expanded or pressed into place by fluid pressure, e.g. inflatable packings
    • F16J15/48Sealings with packing ring expanded or pressed into place by fluid pressure, e.g. inflatable packings influenced by the pressure within the member to be seal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密封对象表面为铸造面等的形成有凹凸的面,也可以稳定地起密封作用的垫圈以及密封结构。本发明所提供的垫圈(10),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被安装在两个部件中至少一个上所设置的安装槽内,密封该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并具有: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的第1密封面(10a);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的第2密封面(10b);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面接触的第3密封面(10c);以及在第3密封面(10c)对侧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一侧开口,并与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并行的承压槽(11)。

Description

垫圈及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两个部件间的间隙的垫圈及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实现制造工序简化为目的,有不对设置于铝压铸等铸件的安装槽进行表面加工,而直接用作垫圈用的安装槽的情形。但是,在铸件中,不经表面加工的原始铸造面具有微小的凹凸面,而且也会形成砂眼等比较大的凹陷部。因此,用一般的垫圈无法起到密封作用。
对此,在现有技术中,采用下列解决手段,即,使用液态垫圈,或令密封面为圆弧形状以增大其面积(参照专利文献1),又或者设置两道密封线(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在使用液态垫圈的情形下,存在密封性能随使用时间而降低的问题。另外,在增大密封面,或设置两道密封线的情形下,在对垫圈施加密封流体压力的环境下,可能会使垫圈倾斜或变形,无法稳定地发挥密封性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申请公开2011-946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申请公开2010-24497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发明申请公开2011-1174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垫圈以及密封结构,即使密封对象表面为铸造面等的形成有凹凸的面,也可以稳定发挥密封性能。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以下手段。
即,本发明的垫圈,其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被安装在设于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安装槽内,密封该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
第2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和
第3密封面,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面接触,
第1密封面、第2密封面和第3密封面,在垫圈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均与所要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为相同形状。
本发明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垫圈,其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被安装在设于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安装槽内,密封该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
第2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和
第3密封面,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面接触,
第1密封面、第2密封面和第3密封面,在垫圈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均与所要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为相同形状。
根据本发明,设置在橡胶状弹性体制的垫圈上的第1密封面、第2密封面和第3密封面,分别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另一个部件表面以及安装槽的侧面进行面接触。在受外力作用之前,上述的密封面在垫圈分别与其所面接触的对象侧部件表面形状相同。因此,即使密封对象面是铸造面等形成有凹凸的面,也能够稳定地发挥密封性能。
优选所述垫圈具有开口于与第3密封面相反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一侧,并与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平行设置的承压槽。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承压槽,而对承压槽的内壁面施加密封流体压力,因此分别使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推压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和另一个部件表面,且使第3密封面推压安装槽的侧面。由此,即使密封对象面是铸造面等形成有凹凸的面,也能够更加稳定地发挥密封性能。另外,由于承压槽被设置为与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平行,因此能够适当地兼顾压缩率和填充率。因而,在组装两个部件和垫圈时,不需很大的力,不使两个部件变形,就能够获得理想的密封性能。
优选在所述垫圈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表面一侧,夹着所述承压槽,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侧面紧贴的多个突起部。
由此,能够使垫圈在安装槽中的安装状态稳定,并能够抑制脱漏。还能够使第3密封面对安装槽侧面的密封性稳定。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即使密封对象面是铸造面等形成有凹凸的面,也能够稳定地发挥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垫圈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垫圈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用于实验装置的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在治具中放入有试验样品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
图8是比较例的垫圈的平面图和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垫圈的平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垫圈内侧的侧面图的一部分。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垫圈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剖视图。
10、100    垫圈
10a、100a  第1密封面
10b、100b  第2密封面
10c、100c  第3密封面
11   承压槽
12、14     突起部
13、15     凹陷部
20、40     壳盖
21   对置面
30、50     壳体
31、41、51    安装槽
31a、41a、51a   槽底面
31b、41b、51b   侧面
31c、41c、51c   侧面
150、200   垫圈
300  治具
310  第1金属板
311  通孔
320  第2金属板
321  圆孔
330  垫圈
400  水槽
410  水
500  管道
510  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例子进行详细说明。但实施例中所记载的组件的尺寸、材质、形状、其相对配置等,若无特殊说明,不作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垫圈及密封结构,可用在CVT(无级变速)或AT(自动变速)等的变速箱或引擎、或者水泵等的配件中。即,适用于在上述配件中,使用了铝压铸等的铸件的密封结构部。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8,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垫圈及密封结构进行说明。
<垫圈>
参照图1及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的垫圈100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垫圈100的平面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垫圈100的剖视图,为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垫圈100,其两个面(图2中的上面与下面)为平面。其中一个面起到第1密封面100a的功能,另一个面起到第2密封面100b的功能。在垫圈100的两个侧面中,外侧(外周面侧)的侧面(图2中左侧的侧面)起到第3密封面100c的功能。该第3密封面100c为圆柱面。
<密封结构1>
参照图3,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垫圈100的密封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垫圈100用于密封壳盖20(一个部件)与壳体30(另一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垫圈100安装在设置于壳体30的安装槽31中。在该例中,壳体30为铸件,且安装槽31的表面未进行加工处理,为铸造面。
上述安装槽31设置在壳体30的与壳盖20的对置面一侧。安装槽31为截面呈矩形的圆环形状,垫圈100沿安装槽31设置。垫圈100安装为被安装槽31的槽底面31a和壳盖20压缩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垫圈100的内侧(内周面侧)封入作为密封对象的流体。由此,在图3中,图中右侧形成高压侧(H),左侧形成低压侧(L)。安装槽31的槽底面31a为平面,壳盖20的与壳体30的对置面21也为平面。
根据上述结构,垫圈100中平面状的第1密封面100a,整个面紧贴于壳盖20的平面状对置面21;垫圈100中平面状的第2密封面100b,整个面紧贴于安装槽31的平面状槽底面31a。这样,在垫圈100受外力作用前,第1密封面100a形成与该第1密封面100a面所面接触的对置面21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同样地,在垫圈100受外力作用前,第2密封面100b也形成与该第2密封面100b面所面接触的槽底面31a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
垫圈100中作为外侧侧面的第3密封面100c,几乎整个面与安装槽31的低压侧(L)的侧面31b贴紧。这里,如上所述,垫圈100的第3密封面100c形成圆柱面。安装槽31的低压侧(L)的侧面31b也形成圆柱面。这样,在垫圈10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3密封面100c也形成与该第3密封面100c面所面接触的侧面31b的表面相同的圆柱面。
根据图3可知,本实施例的垫圈100的截面呈大致矩形。并且,垫圈100中,高压侧(H)的侧面以外的部分,几乎所有的面均紧贴密封对象面(安装槽31的槽底面31a、低压侧(L)的侧面31b和壳盖20的对置面21)。
在垫圈100的高压侧(H)的侧面(内周面),施加有密封流体压力。
<密封结构2>
参照图4,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垫圈100的密封结构的另一例子。在该图4所示的例子中,垫圈100用于密封壳盖40(一个部件)与壳体50(另一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垫圈100安装在分别设置于两部件的安装槽41、51中。在该例子中,壳盖40和壳体50均为铸件,且安装槽41、51的表面未进行加工处理,为铸造面。
上述安装槽41、51,分别设置于壳盖40的与壳体50的对置面,以及壳体50的与壳盖40的对置面。安装槽41、51均为截面呈矩形的圆环形状,垫圈100沿上述安装槽41、51设置。垫圈100安装位被安装槽41的槽底面41a和安装槽51的槽底面51a压缩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垫圈100的内侧(内周面侧)封入作为密封对象的流体。由此,在图4中,图中右侧形成高压侧(H),左侧形成低压侧(L)。安装槽41的槽底面41a和安装槽51的槽底面51a均为平面。
根据上述结构,垫圈100中平面状的第1密封面100a,整个面紧贴于壳盖40中安装槽41的平面状槽底面41a;垫圈100中平面状的第2密封面100b,整个面紧贴于壳体50中安装槽51的平面状槽底面51a。这样,在垫圈10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1密封面100a形成与该第1密封面100a面所面接触的槽底面41a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同样地,在垫圈10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2密封面100b也形成与该第2密封面100b面所面接触的槽底面51a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
垫圈100中作为外侧侧面的第3密封面100c,几乎整个面与安装槽41的低压侧(L)的侧面41b和安装槽51的低压侧(L)的侧面51b分别紧贴。此处,如上所述,垫圈100的第3密封面100c形成圆柱面。安装槽41的低压侧(L)的侧面41b和安装槽51的低压侧(L)的侧面51b也形成圆柱面。这样,在垫圈10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3密封面100c也形成与该第3密封面100c面所面接触的侧面41b、51b的表面相同的圆柱面。
根据图4可知,本实施例的垫圈100的截面呈大致矩形。并且,垫圈100中,高压侧(H)的侧面以外的部分,几乎整个面紧贴密封对象面(安装槽41、51的槽底面41a、51a,低压侧(L)的侧面41b、51b)。
在垫圈100的高压侧(H)的侧面(内周面),施加有密封流体压力施力。
<本实施例的垫圈及密封结构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橡胶状弹性体制成的垫圈100中,该垫圈100的第1密封面100a、第2密封面100b和第3密封面100c,几乎整个面与密封对象面紧贴。根据图3和图4以及上述的说明可知各密封面的密封对象面为何部位,因此省略其说明。以下相同。
在垫圈100受外力作用前,第1密封面100a、第2密封面100b和第3密封面100c均为与其所面接触的对象侧部件表面(密封对象面)相同形状。进而,由于垫圈100的高压侧(H)的侧面(内周面)受到密封流体压力的作用,因此形成将第1密封面100a、第2密封面100b和第3密封面100c向密封对象面推压的状态。
由上所述,即使密封对象面是铸造面等形成有凹凸的面(形成有砂眼),由于垫圈100填入凹部内,并且凹部的上面被垫圈100覆盖,因此也能够稳定地发挥密封性能。
这里,参照图5~图8,详细说明将本实施例与比较例进行对比的比较试验以及试验结果。图5表示试验装置整体的简要结构,图6表示试验装置内配置的治具的简要结构。图6(a)为治具的平面图,图6(b)为表示治具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6(c)为治具的剖视图(图6(a)的AA剖视图)。
治具300由两片金属制的板状部件构成。以下,将上述板状部件分别称为第1金属板310,第2金属板320。在第1金属板310上形成有作为空气通道的通孔311。在第2金属板320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试验样品的圆孔321。在将试验样品安装在该第2金属板320的圆孔321中的状态下,将第1金属板310与第2金属板320固定。由此,使试验样品以被第1金属板310和第2金属板320压缩的状态配置在治具300内。
这里,第2金属板320的圆孔321的表面,形成有模拟Rz(表面粗糙度)=15.5μm的铸造面的面。“Rz”为JIS标准所定义的“最大高度”。JIS B2406中,当平面固定且无振动(脈動)时,安装垫圈的槽的侧面及底面的Rz被规定为12.5μm以下。在本试验中,在表面比上述规定粗糙的条件下对密封性进行试验。
如上所述,在将试验样品配置于治具300内的状态下,将用于向治具300内输送空气的管道500的前端,固定在第1金属板310的通孔311的开口部。在该状态下,将治具300配置于蓄有水410的水槽400内。在管道500上连接压力计510,测量治具300的内部压力。
利用上述结构的试验装置,在施加规定的内部压力的状态下,能够用肉眼确认水槽400内是否产生气泡,由此可检查是否发生泄漏。
接下来,对试验样品进行说明。该试验所使用的垫圈的材料为乙烯丙烯橡胶(EPDM)。作为试验样品,使用3种垫圈。一种是本实施例的垫圈100。图7(a)为表示在将垫圈100安装在治具300内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垫圈100的矩形截面的尺寸为3.3mm×3.3mm。
作为比较例1,与本实施例相同,为截面呈大致矩形的圆环形垫圈150,并且使用比本实施例的垫圈100直径小的垫圈150。该垫圈150的外周面不与第2金属板320的圆孔321的内周面紧贴。即,该比较例1的垫圈150不具有第3密封面,在这一点上有别于本实施例的垫圈100。图7(b)为表示在将垫圈150安装在治具300内的状态的示意剖视图。垫圈150的矩形截面的尺寸为3.3mm×3.3mm。
作为比较例2,使用截面为圆形的垫圈200。图8(a)为比较例2的垫圈200的平面图,图8(b)为该垫圈200的剖视图(图8(a)中AA线的剖视图)。该比较例2的垫圈200,与本实施例的垫圈100相同,其外周面紧贴第2金属板320的圆孔321的内周面。该比较例2的垫圈200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因此,在垫圈200受外力作用之前,垫圈200的密封面形成与该密封面所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不同的形状。垫圈200的截面为直径3.3mm的圆。
使用上述试验装置和试验样品,在内部压力500kPa的情形下,测定能够维持密封性(不产生泄漏)的垫圈最小压缩率。在上述治具300中,在将任意厚度的垫片330夹持在第1金属板310和第2金属板320之间的状态下,固定上述各金属板,由此,改变垫圈的压缩率,而进行上述最小压缩率的检测(参照图7)。这里,关于“压缩率”,一般来说,压缩率(%)=[设定压缩量(垫圈高度-设定槽深度)÷垫圈高度]×100。这里,由于如上所述假借垫圈330调整槽深度,因此设定槽深度=圆孔321的深度+垫圈330的厚度。
首先,对硬度计(Durometer)A(肖氏A)硬度为50、70、90的本实施例的垫圈100,测定能够维持密封性的垫圈最小压缩率。其结果是,该最小压缩率在样品硬度50时为5%,样品硬度70时为8%,样品硬度90时为7%。
然后,对硬度计A硬度70的比较例1的垫圈150,测定能够维持密封性的垫圈最小压缩率。其结果是,该最小压缩率为14%。
进一步地,对硬度计A硬度为50、70、90的比较例2的垫圈200,测定能够维持密封性的垫圈最小压缩率。其结果是,该最小压缩率在样品硬度50时为14%,样品硬度70时为21%,样品硬度90时为28%。
如上,根据本实施例和比较例1的比较结果可知,本实施例的垫圈100具有第3密封面100c,由此可以减小能维持密封性的垫圈最小压缩率,密封性能优异。
根据本实施例和比较例2的比较结果可知,通过使垫圈的密封面形成为,在垫圈受外力作用前,与该密封面所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形状相同,可使密封性良好,并且因橡胶硬度不同对密封性造成的影响也小。这里,一般来说,在硬度计A硬度为50左右的低硬度材料的情形下,虽然能够填充凹凸面而得到密封性,但存在使用寿命上容易老化等缺点。但是,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情形下,因橡胶硬度不同对密封性造成的影响小,所以也扩大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材料选择范围。不必因考虑到对铸造面的密封性而强行使用低硬度材料,而可任意选用硬度计A硬度为70左右的广泛应用的材料。
(实施例2)
参照图9~图13,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垫圈和密封结构进行说明。
<垫圈>
参照图9~图11,对本发明实施例2的橡胶状弹性体制成的垫圈10进行说明。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垫圈10的平面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垫圈10内侧的侧面图的一部分,即从图9中P方向所见的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垫圈10的剖视图,即图9中AA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垫圈10,其两个面(图10和图11中的上面与下面)为平面。其中一个面起到第1密封面10a的功能,另一个面起到第2密封面10b的功能。在垫圈10的两个侧面中,外侧的侧面(图11中左侧的侧面)起到第3密封面10c的功能。该第3密封面10c包括4个平面,和连接相邻两平面的共计4个弯曲面(参照图9的平面图)。
垫圈10设置有承压槽11,其开口于内侧的侧面(第3密封面10c的相反侧),并与第1密封面10a和第2密封面10b平行。
在本实施例的垫圈10中,在其内侧的侧面,在夹着承压槽11的两侧设置有多个突起部12、14。如图9所示,遍布全周面设置有多个该突起部12、14。在相邻的突起部12之间以及相邻的突起部14之间,分别形成有凹陷部13、15。
<密封结构1>
参照图12,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垫圈10的密封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垫圈10用于密封壳盖20(一个部件)与壳体30(另一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垫圈10安装在壳体30的安装槽31中。在该例在中,壳体30为铸件,且安装槽31的表面未进行加工处理,为铸造面。
上述安装槽31设置在壳体30的与壳盖20对置侧的表面。垫圈10沿安装槽31设置。垫圈10安装为被安装槽31的槽底面31a和壳盖20压缩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垫圈10的内侧封入作为密封对象的流体。由此,在图12中,图中右侧形成高压侧(H),左侧形成低压侧(L)。安装槽31的槽底面31a为平面,壳盖20的与壳体30的对置面21也为平面。
根据上述结构,垫圈10中平面状的第1密封面10a,整个面紧贴于壳盖20的平面状对置面21;垫圈10中平面状的第2密封面10b,整个面紧贴于安装槽31的平面状槽底面31a。这样,在垫圈1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1密封面10a形成与该第1密封面10a所面接触的对置面21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同样地,在垫圈1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2密封面10b形成与该第2密封面10b所面接触的槽底面31a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
此外,垫圈10中作为外侧侧面的第3密封面10c,几乎整个面与安装槽31中低压侧(L)的侧面31b紧贴。这里,本实施例的安装槽中低压侧(L)的侧面31b,沿着垫圈10的外侧侧面,包括4个平面和连接相邻两平面的共计4个弯曲面。因此,在垫圈1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3密封面10c也由与该第3密封面10c所面接触的侧面31b表面相同形状的多个面构成。
根据图12可知,本实施例的垫圈10的截面呈大致矩形。此外,在垫圈10中,高压侧(H)的侧面以外的部分,几乎整个面与密封对象面(安装槽31的槽底面31a、低压侧(L)的侧面31b和壳盖20的对置面21)贴紧。进而,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垫圈10的多个突起部12、14与安装槽31的高压侧(H)的侧面31c贴紧。
由于密封对象的流体充满垫圈10的承压槽11和凹陷部13、15,因此对上述位置施加有密封流体压力。
<密封结构2>
参照图13,说明使用本实施例的垫圈10的密封结构的另一例子。在该图13所示的例子中,垫圈10用于密封壳盖40(一个部件)与壳体50(另一部件)之间的间隙。并且,垫圈10安装分别设置于两者的安装槽41、51中。在该例子中,壳盖40和壳体50均为铸件,且安装槽41、51的表面未进行加工处理,为铸造面。
上述安装槽41、51分别设置于壳盖40的与壳体50的对置面,以及壳体50的与壳盖40的对置面。垫圈10沿着上述安装槽41、51设置。垫圈10安装为被安装槽41的槽底面41a和安装槽51的槽底面51a压缩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垫圈10的内侧(内周面侧)封入作为密封对象的流体。由此,在图13中,图中右侧形成高压侧(H),左侧形成低压侧(L)。安装槽41的槽底面41a和安装槽51的槽底面51a均为平面。
根据上述结构,垫圈10中平面状的第1密封面10a,整个面紧贴于壳盖40中安装槽41的平面状槽底面41a;垫圈10中平面状的第2密封面10b,整个面紧贴于壳体50中安装槽51的平面状槽底面51a。这样,在垫圈1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1密封面10a形成与该第1密封面10a所面接触的槽底面41a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同样地,在垫圈1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2密封面10b也形成与该第2密封面10b所面接触的槽底面51a的表面相同的平面形状。
垫圈10中作为外侧侧面的第3密封面10c,几乎整个面分别与安装槽41的低压侧(L)的侧面41b和安装槽51的低压侧(L)的侧面51b紧贴。此处,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安装槽41的低压侧(L)的侧面41b和安装槽51的低压侧(L)的侧面51b沿着垫圈10的外侧的侧面,包括4个平面和连接相邻两平面的共计4个弯曲面。因此,在垫圈10受到外力作用前,第3密封面10c也由与该第3密封面10c所面接触的侧面41b、51b表面相同形状的多个面构成。
根据图13可知,本实施例的垫圈10的截面呈大致矩形。并且,在垫圈10中,高压侧(H)的侧面以外的部分,几乎整个面与密封对象面(安装槽41、51的槽底面41a、51a,低压侧(L)的侧面41b、51b)贴紧。进而,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垫圈10的多个突起部12、14分别与安装槽41的高压侧(H)的侧面41c和安装槽51的高压侧(H)的侧面51c分别紧贴。
由于密封对象的流体充满垫圈10的承压槽11和凹陷部13、15,因此对上述位置施加有密封流体压力。
<本实施例的垫圈及密封结构的优点>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橡胶状弹性体制成的垫圈10中,该垫圈10的第1密封面10a、第2密封面10b和第3密封面10c,几乎整个面与密封对象面贴紧。根据图12和图13以及上述的说明可知各密封面的密封对象面为何部位,因此省略其说明。以下相同。
在垫圈10受外力作用前,第1密封面10a、第2密封面10b和第3密封面10c均为与其所面接触的对象侧部件表面(密封对象面)相同形状。进而,由于对承压槽11的内壁面作用密封流体压力,因此形成将第1密封面10a和第2密封面10b向密封对象面推压的状态。并且,由于密封流体压力作用于承压槽11的内壁面和凹陷部13、15,因此也形成将第3密封面10c向密封对象面推压的状态。
由上所述,即使密封对象面是铸造面等形成有凹凸的面(即使形成有砂眼),由于垫圈10填入凹部内,并且凹部的上表面被垫圈10覆盖,因此能够稳定地发挥密封性能。
因为在垫圈10上,与第1密封面10a和第2密封面10b平行地设置有承压槽11,所以能够适当地兼顾压缩率和填充率。因此,在组装两个部件(壳盖20、40和壳体30、50)和垫圈10时,不需要大的力气,两部件也不会变形,能够获得所需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有以下构成,即,在垫圈10的受密封流体压力作用的面一侧(即高压侧(H)),在夹着承压槽11的两侧,设置与安装槽31、41、51的侧面贴紧的多个突起部12、14。
由此,能够使垫圈10相对于安装槽31、41、51的安装状态稳定。另外,在安装工序中,能够抑制垫圈10从安装槽31、41、51脱落。进而,能够使第3密封面10c对安装槽31、41、51的侧面31b、41b、51b的密封性稳定。
若能够获得充分的垫圈10对安装槽31、41、51的安装稳定性和密封性,则也可以不设置突起部12、14。即,也可以在垫圈10与安装槽31、41、51的高压侧(H)的侧面之间形成间隙。在这种情形下,由于垫圈10受到来自高压侧(H)的密封流体压力,因此将第3密封面10c推压向密封对象面。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垫圈,其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被安装在设于两个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表面由铸造面构成的安装槽内,密封该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一方的部件表面面接触;
第2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另一方的部件表面面接触;和
第3密封面,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面接触,
第1密封面、第2密封面和第3密封面,在垫圈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均与所要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为相同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
具有开口于与第3密封面相反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一侧,并与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平行设置的承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
在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表面一侧,夹着所述承压槽,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侧面紧贴的多个突起部。
4.(删除)
5.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两个部件,其中至少一方设有表面由铸造面构成的安装槽;和
垫圈,其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密封该两个部件间的间隙,其中,
所述垫圈具有
第1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
第2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和
第3密封面,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面接触,
第1密封面、第2密封面和第3密封面,在垫圈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均与所要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为相同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圈具有开口于与第3密封面相反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一侧,并与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平行设置的承压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垫圈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表面一侧,夹着所述承压槽,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侧面紧贴的多个突起部。
8.(删除)

Claims (8)

1.一种垫圈,其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被安装在设于两个部件中至少一方的安装槽内,密封该两个部件之间的间隙,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1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
第2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和
第3密封面,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面接触,
第1密封面、第2密封面和第3密封面,在垫圈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均与所要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为相同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
具有开口于与第3密封面相反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一侧,并与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平行设置的承压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
在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表面一侧,夹着所述承压槽,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侧面紧贴的多个突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垫圈,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的表面由铸造面构成。
5.一种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两个部件,其中至少一方设有安装槽;和
垫圈,其由橡胶状弹性体制成,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密封该两个部件间的间隙,其中,
所述垫圈具有
第1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
第2密封面,其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表面面接触;和
第3密封面,其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相反侧的侧面面接触,
第1密封面、第2密封面和第3密封面,在垫圈未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均与所要面接触的对象侧的部件表面为相同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垫圈具有开口于与第3密封面相反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一侧,并与第1密封面和第2密封面平行设置的承压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垫圈的承受密封流体压力的表面一侧,夹着所述承压槽,在两侧设置有与所述安装槽的发生密封流体压力一侧的侧面紧贴的多个突起部。
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槽的表面由铸造面构成。
CN201280029994.9A 2011-09-13 2012-08-10 垫圈及密封结构 Pending CN1036086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99670 2011-09-13
JP2011-199670 2011-09-13
JP2012-076872 2012-03-29
JP2012076872 2012-03-29
PCT/JP2012/070422 WO2013038855A1 (ja) 2011-09-13 2012-08-10 ガスケット及び密封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8614A true CN103608614A (zh) 2014-02-26

Family

ID=4788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9994.9A Pending CN103608614A (zh) 2011-09-13 2012-08-10 垫圈及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175759A1 (zh)
EP (1) EP2757291B1 (zh)
JP (1) JP5392442B2 (zh)
KR (1) KR20140004253A (zh)
CN (1) CN103608614A (zh)
WO (1) WO20130388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445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罗茨泵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91013B2 (ja) * 2014-09-29 2017-03-08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鋳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363923B2 (ja) * 2014-09-30 2018-07-25 株式会社Subaru 揮発性燃料用ガスケット
JP6923403B2 (ja) * 2017-09-20 2021-08-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高圧容器
JP7384880B2 (ja) * 2021-10-19 2023-11-2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9352A (en) * 1984-01-23 1986-04-01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 Seal
JPS61186722U (zh) * 1985-05-15 1986-11-21
JPS63126674U (zh) * 1987-02-10 1988-08-18
TW517143B (en) * 1999-04-08 2003-01-11 Norton Asti S A Sealing method, seal, pumps for carrying special fluid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421629A (zh) * 2001-11-29 2003-06-04 沙厄-丹福丝股份有限公司 车削表面密封件及不规则状空腔的密封方法
JP2004301173A (ja) * 2003-03-28 2004-10-28 Calsonic Kansei Corp シール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24502A (en) * 1964-03-10 Composite fibrous lubricant packing
US392931A (en) * 1888-11-13 Metallic wire packing
US2467061A (en) * 1946-01-24 1949-04-12 Halliburton Oil Well Cementing Sealing device for high-pressure vessels
US3087370A (en) * 1955-06-20 1963-04-30 Joseph A Iaia Bolt with an omiron-ring seal and antifriction resinous shim
US3079651A (en) * 1960-05-31 1963-03-05 Hagmann Three-dimensional seal
US3918725A (en) * 1972-09-07 1975-11-11 Shamban & Co W S Captive plastic seal
US3888496A (en) * 1973-05-03 1975-06-10 Shamban & Co W S Captive seal with retainers loaded against non-parallel surfaces
US3878031A (en) * 1973-10-12 1975-04-15 Frederic J Dormer Packing for movable machine parts
DE3414180A1 (de) * 1984-04-14 1985-10-24 Georg Prinzing GmbH & Co KG Betonformen- und Maschinenfabrik, 7902 Blaubeuren Dichtungseinrichtung fuer aneinanderstossende, zumindest etwa rohrfoermige bauteile, insbesondere fuer betonformteile
SE442433B (sv) * 1985-02-05 1985-12-23 Sigurd Kaller Tetningspackning
US5076591A (en) * 1988-12-22 1991-12-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Gas leakage seal
US5253875A (en) * 1988-12-22 1993-10-1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for sealing a high pressure section of a gas turbine casing
NO175388C (no) * 1990-05-25 1994-10-05 Steelproducts Offshore As Forseglings/tetningsring med spenningsavlastningsspor
US5513859A (en) * 1992-11-12 1996-05-07 Avl Medical Instruments Ag Sealing element
US5492336A (en) * 1993-04-20 1996-02-20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O-ring gasket material and method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5551706A (en) * 1993-04-20 1996-09-03 W. L. Gore & Associates, Inc. Composite gasket for sealing flanges and method for making and using same
US5516122A (en) * 1993-12-10 1996-05-14 Caffee; Barry K. Ultra high vacuum elastomer seal
US5553902A (en) * 1994-07-12 1996-09-10 Powers; Patrick J. Leak-proof coupling
SE515033C2 (sv) * 1995-12-27 2001-06-05 Forsheda Ab Tätningsanordning
DE19632956A1 (de) * 1996-08-16 1998-02-19 Bosch Gmbh Robert Dichtungsanordnung
US5687975A (en) * 1996-08-21 1997-11-18 Fel-Pro Incorporated Sealing assembly employing oppositely directed wedges and complementary recesses
US7316762B2 (en) * 2003-04-11 2008-01-08 Curtiss-Wright Flow Control Corporation Dynamic flange seal and sealing system
DE102004061108B4 (de) * 2004-12-16 2017-12-28 Mann + Hummel Gmbh Flüssigkeitsfilter
DE102006052239A1 (de) * 2006-11-03 2008-05-08 Schaeffler Kg Schalt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Wechselgetriebe eines Kraftfahrzeugs, umfassend eine Schaltschiene
CN101551013A (zh) * 2008-12-31 2009-10-07 浙江华夏阀门有限公司 槽垫密封结构
JP2010244976A (ja) 2009-04-09 2010-10-28 Yazaki Corp 自動車用電線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ための面シールパッキン
JP2011094667A (ja) 2009-10-28 2011-05-12 Nok Corp ガスケット及び密封構造
JP5365484B2 (ja) 2009-11-30 2013-12-11 Nok株式会社 ガスケット及び密封構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9352A (en) * 1984-01-23 1986-04-01 Single Buoy Moorings Inc. Seal
JPS61186722U (zh) * 1985-05-15 1986-11-21
JPS63126674U (zh) * 1987-02-10 1988-08-18
TW517143B (en) * 1999-04-08 2003-01-11 Norton Asti S A Sealing method, seal, pumps for carrying special fluid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CN1421629A (zh) * 2001-11-29 2003-06-04 沙厄-丹福丝股份有限公司 车削表面密封件及不规则状空腔的密封方法
JP2004301173A (ja) * 2003-03-28 2004-10-28 Calsonic Kansei Corp シール構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6445A (zh) * 2020-04-30 2021-11-02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罗茨泵
CN113586445B (zh) * 2020-04-30 2022-10-28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罗茨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175759A1 (en) 2014-06-26
JP5392442B2 (ja) 2014-01-22
EP2757291B1 (en) 2017-03-29
JPWO2013038855A1 (ja) 2015-03-26
EP2757291A4 (en) 2014-09-03
WO2013038855A1 (ja) 2013-03-21
KR20140004253A (ko) 2014-01-10
EP2757291A1 (en) 2014-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12660B2 (en) Gasket
CN103608614A (zh) 垫圈及密封结构
US9269933B2 (en) Gasket
CN102159858B (zh) 气缸盖衬垫
EP1584850A1 (en) Molded plastic gasket
EP3614024A1 (en) Positive/negative pressure gasket
JP2012067790A (ja) ガスケット
EP1832787B1 (en) Sealing device
EP2647890A2 (en) Absorber Seal
JP2009156445A (ja) ガスケット
EP2050990A1 (en) Gasket
KR101889092B1 (ko) 가스켓
CN214578832U (zh) 一种内环带储油结构的橡胶密封圈
CN100587297C (zh) 用于多个壳体的接合表面结构
CN210397654U (zh) 一种防油堵泄漏结构及变速箱
CN201751558U (zh) 曲轴箱合箱面密封结构
CN219570844U (zh) 一种高压型密封垫圈
CN204493666U (zh) 一种油封座
CN217633818U (zh) 一种采用多结构型式的空压机活塞环组
CN210661630U (zh) 一种多重密封式唇形密封圈
CN114483865B (zh) 一种高气密性的密封结构及气体弹簧隔振器
CN213512074U (zh) 一种油气双向密封结构
CN215109819U (zh) 一种变幅油缸
WO2017056884A1 (ja) ピストン型アキュムレータのピストンシール構造
KR20190061312A (ko) 어큐뮬레이터용 피스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