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00634A - 钻机车专用底盘 - Google Patents

钻机车专用底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600634A
CN103600634A CN201310597613.3A CN201310597613A CN103600634A CN 103600634 A CN103600634 A CN 103600634A CN 201310597613 A CN201310597613 A CN 201310597613A CN 103600634 A CN103600634 A CN 103600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suspension
semi
oil cylinder
suspension oil
vehicle bri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976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600634B (zh
Inventor
於磊
史先信
丁宏刚
李丽
陈建凯
张永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976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600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600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0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600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600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机车专用底盘,包括车架和两轴以上的车桥,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在所述车架下方沿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桥的数量匹配的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所述车架与所述车桥之间,用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并对所述车架进行支撑,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还分别连接有贯通阀,用于将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贯通,且所述贯通阀可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开启或关闭。本发明能够使钻机车适用于恶劣工况,减小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提高越野能力。

Description

钻机车专用底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钻机车专用底盘。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快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量消耗,未来能源紧缺是各国都将面临的重大问题,目前各国均在积极地寻求新的替代能源。近期,我国连续出台政策加大煤层气、油页岩等非常规新型替代能源的勘探、开采。而适用于煤层气、油页岩开采的新型专用车载钻机是属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朝阳产业。
钻机车是一种在动力头的驱动下,满足一定的钻进工艺,可进行钻进施工的工程车辆。这种工程车辆集勘探、开采、钻井、抢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工作情况非常恶劣。目前,市场上的钻机车的底盘大部分为通用汽车底盘改制或自制汽车底盘,悬架均是采用普通的板簧支撑的悬架形式,也有部分厂家自制汽车底盘,悬架也均是采用钢板弹簧形式。由于板簧支撑可调节的范围较小,导致钻机车受地形因素影响较大。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见路况不好的路面时,会造成整机的上下、左右颠簸,严重影响到整机的转向性能及整机的行驶稳定性。一旦车辆超高且通过限高桥洞等时,车辆高度不可调节,造成车辆不能通过,严重制约了车载钻机的通过性能,影响了车载钻机的普及应用。车辆在短距离转场过程中,会随机携带较多部件直接转场,而板簧支撑对车辆的重量限制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钻机车专用底盘,能够使钻机车适用于恶劣工况,减小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提高越野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机车专用底盘,包括车架和两轴以上的车桥,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在所述车架下方沿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其中,还包括:与所述车桥的数量匹配的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所述车架与所述车桥之间,用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并对所述车架进行支撑,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还分别连接有贯通阀,用于将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贯通,且所述贯通阀可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车桥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按照相邻车桥两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和单一车桥,每个车桥组对应着两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所述单一车桥对应着一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
进一步的,每个车桥组均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一左贯通阀和第一右贯通阀,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所述单一车桥也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二左贯通阀和第二右贯通阀,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二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二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进一步的,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左蓄能器,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右蓄能器,所述第一左蓄能器和第一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二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二左蓄能器,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二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二右蓄能器,所述第二左蓄能器和第二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进一步的,所述车桥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按照相邻车桥两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每个车桥组对应着两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
进一步的,每个车桥组均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一左贯通阀和第一右贯通阀,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进一步的,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左蓄能器,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右蓄能器,所述第一左蓄能器和第一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进一步的,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按照相邻车桥三个一组或四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每个车桥组对应着左右两组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
进一步的,每个车桥组均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三左贯通阀和第三右贯通阀,每个车桥组的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三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三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进一步的,每个车桥组的第三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三左蓄能器,每个车桥组的第三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三右蓄能器,所述第三左蓄能器和第三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进一步的,相邻车桥组之间也设有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四左贯通阀和第四右贯通阀,相邻车桥组的相邻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四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相邻车桥组的相邻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四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进一步的,所述贯通阀的先导控制油口外接先导控制压力油,所述先导控制油口之外的油路上还设有模式切换阀,通过外部控制所述模式切换阀来开启或关闭所述贯通阀。
进一步的,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均分别对应有充油按钮和放油按钮,用于对各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进行充油和放油操作。
进一步的,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中设有中位检测开关,能够自动检测活塞杆的位置,通过对各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充油或放油操作来实现整机的调平。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针对于钻机车底盘的车桥配置了多个半主动悬架油缸,利用半主动悬架油缸来连接车架和车桥,并对车架进行支撑,而半主动悬架油缸之间设有贯通阀,可以对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贯通,而贯通阀还可以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实现可控开启或关闭,这就使得在贯通阀开启时,钻机车底盘能够在路面行进时根据路面激励的情况半主动悬架油缸之间自动地进行油液的调节,带动悬架油缸的活塞杆实现自动的伸出和收缩,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而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切换贯通阀使其关闭,则可以使车桥与车架形成刚性连接,极大地提高车辆转场时的承载能力,避免小范围转场时拆装零部件的麻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钻机车专用底盘的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钻机车专用底盘的另一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钻机车专用底盘的再一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于钻机车底盘的车桥配置了多个半主动悬架油缸,利用半主动悬架油缸来连接车架和车桥,并对车架进行支撑,而半主动悬架油缸之间设有贯通阀,可以对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贯通,而贯通阀还可以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实现可控开启或关闭,这就使得在贯通阀开启时,钻机车底盘能够在路面行进时根据路面激励的情况半主动悬架油缸之间自动地进行油液的调节,带动悬架油缸的活塞杆实现自动的伸出和收缩,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车架能够保持水平状态。
本发明的钻机车专用底盘主要适用于两轴以上的车桥,其中两轴以上的车桥在车架下方沿车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在车架的两侧对称布置有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这些左右对称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数量与车桥的数量匹配,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还分别连接有贯通阀,该贯通阀可以将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贯通,而该贯通阀可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开启或关闭。
在不同的钻机车专用底盘产品中,车桥的数量可以是奇数个或者偶数个,对于奇数个车桥来说,两轴以上的车桥可以按照相邻车桥两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和单一车桥,每个车桥组对应着两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所述单一车桥对应着一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
图1所示的钻机车专用底盘所展示的部分正是单一车桥所对应的结构,从图1可以看到,单一车桥2设置在车架1的下方,对应着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3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4,这两个半主动悬架油缸相对于车架左右对称,同时支撑着车架1,在车架1上还设有左右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二左贯通阀5和第二右贯通阀6。结合图2所示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单一车桥2的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3的无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4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二左贯通阀5的两个工作油口,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3的有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4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二右贯通阀6的两个工作油口。
第二左贯通阀和第二右贯通阀的开闭均可以通过外部进行控制,可以理解,当第二左贯通阀和第二右贯通阀均关闭时,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内的油液分别被第二左贯通阀和第二右贯通阀锁死,钻机车整车的重量主要由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承受,鉴于油液的不可压缩性,整个半主动悬架油缸实际上已相当于一个刚性连接杆,将单一车桥和车架刚性的连接在一起,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极大地提高车辆转场时的承载能力,避免小范围转场时拆装零部件的麻烦。
而当第二左贯通阀和第二右贯通阀均打开时,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处于连通的状态,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处于连通的状态,也就是说,当车桥受到路面不同的激励时,一侧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活塞杆被压缩,则无杆腔的油液可以自动的流动到另一侧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使该侧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活塞杆也缩回,这就使得两侧半主动悬架油缸能够自动的进行水平的调整,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车架的水平状态。
另外,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在车架上还可以布置两个蓄能器,结合图2,单一车桥2的第二左贯通阀5的一个工作油口与第二左蓄能器7连接,第二右贯通阀6的一个工作油口与第二右蓄能器8连接,第二左蓄能器7和第二右蓄能器8分别作用在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3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4的有杆腔。蓄能器连接在贯通阀上,能够在半主动悬架油缸收缩时吸收有杆腔多余的油液,而在半主动悬架油缸伸出时,为无杆腔供油,同时蓄能器还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对于奇数个车桥来说,还可以包括多个两车桥一对的车桥组,该车桥组所对应的结构参见图3,图4为该部分的液压原理示意图。从图3中可以看到每个车桥组对应着两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1、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5、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2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6。
对于每个车桥组来说,一侧半主动悬架油缸只需对应一个贯通阀,这样只需对应左右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一左贯通阀13和第一右贯通阀17。结合图4,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1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2的无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5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6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一左贯通阀13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1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2的有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5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6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一右贯通阀17的两个工作油口。
第一左贯通阀和第一右贯通阀的开闭均可以通过外部进行控制,可以理解,当第一左贯通阀和第一右贯通阀均关闭时,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均被第一左贯通阀锁死,而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均被第一右贯通阀锁死。由于钻机车整车的重量主要由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承受,鉴于油液的不可压缩性,整个半主动悬架油缸实际上已相当于一个刚性连接杆,将车桥组和车架刚性的连接在一起,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极大地提高车辆转场时的承载能力,避免小范围转场时拆装零部件的麻烦。
而当第一左贯通阀和第一右贯通阀均打开时,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座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与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处于连通的状态,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座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处于连通的状态。也就是说,当车桥受到路面不同的激励时,一侧的两个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活塞杆被压缩,则无杆腔的油液可以自动的流动到另一侧的两个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使该侧的两个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活塞杆也缩回,这就使得两侧半主动悬架油缸能够自动的进行水平的调整,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车架的水平状态。
每个车桥组还在车架的两侧分别对应有左右两个蓄能器,分别为第一左蓄能器14和第一右蓄能器18,第一左贯通阀13的一个工作油口与第一左蓄能器14连接,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右贯通阀17的一个工作油口与第一右蓄能器18连接,第一左蓄能器14和第一右蓄能器18分别作用在左侧的半主动悬架油缸以及和右侧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蓄能器连接在贯通阀上,能够在半主动悬架油缸收缩时吸收有杆腔多余的油液,而在半主动悬架油缸伸出时,为无杆腔供油,同时蓄能器还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
对于偶数个车桥来说,两轴以上的车桥可以按照相邻车桥两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每个车桥组对应着两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
偶数个车桥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实施例仍可以参考图3和图4所示的车桥组结构,即对于每个车桥组来说,一侧半主动悬架油缸对应左右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一左贯通阀13和第一右贯通阀17。结合图4,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1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2的无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5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6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一左贯通阀13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1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12的有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5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16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一右贯通阀17的两个工作油口。
每个车桥组还可在车架的两侧分别对应有左右两个蓄能器,分别为第一左蓄能器14和第一右蓄能器18,第一左贯通阀13的一个工作油口与第一左蓄能器14连接,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右贯通阀17的一个工作油口与第一右蓄能器18连接,第一左蓄能器14和第一右蓄能器18分别作用在左侧的半主动悬架油缸以及和右侧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实际上,两轴以上的车桥还可以按照相邻车桥三个一组或四个一组来分为多个车桥组,例如图5所示的液压原理图,可以看到,每个车桥组对应着左右两组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其中,每个车桥组均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三左贯通阀和第三右贯通阀,每个车桥组的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三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三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进一步的,每个车桥组的第三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可以连接有第三左蓄能器,每个车桥组的第三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可以连接有第三右蓄能器,所述第三左蓄能器和第三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当然,过多的车桥组成的分组可能会导致车辆性能下降,因此每个车桥组中的车桥个数不宜超过4个。无论是奇数个车桥还是偶数个车桥中的车桥组,其相邻车桥组之间也可以通过贯通阀进行油液的沟通,如图6所示,相邻车桥组之间设置的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四左贯通阀19和第四右贯通阀20,相邻车桥组的相邻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四左贯通阀19的两个工作油口,相邻车桥组的相邻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第四右贯通阀20的两个工作油口。通过该贯通阀的开启可以使整个车架保持水平状态。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贯通阀的先导控制油口可以外接先导控制压力油,而先导控制油口之外的油路上还可以设有模式切换阀,通过外部控制模式切换阀来开启或关闭贯通阀。模式切换阀可以实现个半主动悬架油缸的刚性状态和弹性状态之间的切换。
对于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来说,还可以在操纵室内分别对应设置充油按钮和放油按钮,可以根据需要对任何一个或几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或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进行充油和放油操作。也就是说,这使得半主动悬架油缸具备一种可调功能,操纵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只对部分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活塞杆的伸出或缩回操作。例如,当钻机车需要通过高度受限的区域时,操纵人员可以使所有半主动悬架油缸均缩回一定距离,使得车架整体下沉,降低整车的高度,以确保车辆的通行。同时较之板簧支撑的钻机车底盘来说,由于半主动悬架油缸占用的空间较小,因此本发明的钻机车专用底盘能够允许更大的车轮转角,获得同类车较小的转向半径,从而极大地提高车辆的小范围转场能力和车辆的越野能力。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中还可以设有中位检测开关,能够自动检测活塞杆的位置,通过对各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充油或放油操作来实现整机的调平,以确保车辆行驶过程中车架的水平状态。
通过上述对本发明钻机车专用底盘实施例的分析,可以理解本发明的钻机车专用底盘相比于现有的板簧支撑的钻机车底盘,至少具有以下优点之一:
1、通过半主动悬架油缸和贯通阀的配合,可以使半主动悬架油缸能够在左右两侧相互贯通,能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路面激励情况自动调平,而蓄能器的使用则可以进一步的吸收和弥补由于路况变化所造成的整车振动,减少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驾乘的舒适度;
2、利用贯通阀和控制贯通阀的先导控制压力油的模式切换阀实现了半主动悬架油缸的刚性状态和弹性状态的可切换性,利用刚性状态进行短距离转场,提高车辆底盘的承载能力,减少车辆上功能部件的拆除和安装,提高作业效率;利用弹性状态来实现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架水平状态的保持;
3、通过各个半主动悬架油缸的充油按钮和放油按钮,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一个或多个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活塞杆的伸缩进行调整,同时能够实现车架的高度的调节,提高车辆的桥洞通过能力。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4)

1.一种钻机车专用底盘,包括车架和两轴以上的车桥,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在所述车架下方沿所述车架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车桥的数量匹配的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竖直设置在所述车架的左右两侧,并安装于所述车架与所述车桥之间,用来连接所述车架和所述车桥,并对所述车架进行支撑,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还分别连接有贯通阀,用于将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贯通,且所述贯通阀可通过外部控制方式开启或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的数量为奇数个,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按照相邻车桥两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和单一车桥,每个车桥组对应着两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所述单一车桥对应着一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车桥组均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一左贯通阀和第一右贯通阀,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所述单一车桥也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二左贯通阀和第二右贯通阀,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二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三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第三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二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左蓄能器,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右蓄能器,所述第一左蓄能器和第一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二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二左蓄能器,所述单一车桥的第二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二右蓄能器,所述第二左蓄能器和第二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桥的数量为偶数个,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按照相邻车桥两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每个车桥组对应着两对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车桥组均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一左贯通阀和第一右贯通阀,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以及第一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和第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一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左蓄能器,每个车桥组的第一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一右蓄能器,所述第一左蓄能器和第一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轴以上的车桥按照相邻车桥三个一组或四个一组分为多个车桥组,每个车桥组对应着左右两组半主动悬架油缸,分别为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车桥组均对应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三左贯通阀和第三右贯通阀,每个车桥组的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三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每个车桥组的左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右一组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三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每个车桥组的第三左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三左蓄能器,每个车桥组的第三右贯通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还连接有第三右蓄能器,所述第三左蓄能器和第三右蓄能器分别作用在所述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
11.根据权利要求3、4、6、7、9或10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相邻车桥组之间也设有两个贯通阀,分别为第四左贯通阀和第四右贯通阀,相邻车桥组的相邻左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四左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相邻车桥组的相邻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无杆腔分别通过油管连接到所述第四右贯通阀的两个工作油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阀的先导控制油口外接先导控制压力油,所述先导控制油口之外的油路上还设有模式切换阀,通过外部控制所述模式切换阀来开启或关闭所述贯通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均分别对应有充油按钮和放油按钮,用于对各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的有杆腔和无杆腔分别进行充油和放油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机车专用底盘,其特征在于,多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中设有中位检测开关,能够自动检测活塞杆的位置,通过对各个左半主动悬架油缸和右半主动悬架油缸进行充油或放油操作来实现整机的调平。
CN201310597613.3A 2013-11-25 2013-11-25 钻机车专用底盘 Active CN103600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613.3A CN103600634B (zh) 2013-11-25 2013-11-25 钻机车专用底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97613.3A CN103600634B (zh) 2013-11-25 2013-11-25 钻机车专用底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0634A true CN103600634A (zh) 2014-02-26
CN103600634B CN103600634B (zh) 2015-12-16

Family

ID=5011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97613.3A Active CN103600634B (zh) 2013-11-25 2013-11-25 钻机车专用底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6006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8587A2 (en) * 2000-05-25 2002-03-20 Husco International, Inc.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for an off-road vehicle
CN1781748A (zh) * 2004-12-03 2006-06-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悬架系统
US20070289298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Thompson Dennis G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a boom assembly mounted on an agricultural sprayer
CN10161866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102039792A (zh) * 2010-08-26 2011-05-04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悬挂阀、油气悬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2059929A (zh) * 2010-12-20 2011-05-18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轮式车辆
CN203600940U (zh) * 2013-11-25 2014-05-2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钻机车专用底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88587A2 (en) * 2000-05-25 2002-03-20 Husco International, Inc. Regenerative suspension for an off-road vehicle
CN1781748A (zh) * 2004-12-03 2006-06-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悬架系统
US20070289298A1 (en) * 2006-06-15 2007-12-20 Thompson Dennis G Suspension arrangement for a boom assembly mounted on an agricultural sprayer
CN101618669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102039792A (zh) * 2010-08-26 2011-05-04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悬挂阀、油气悬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2059929A (zh) * 2010-12-20 2011-05-18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轮式车辆
CN203600940U (zh) * 2013-11-25 2014-05-21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钻机车专用底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600634B (zh) 2015-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2893B (zh) 油气悬挂系统及工程车辆
CN203600940U (zh) 钻机车专用底盘
CN103057374A (zh) 油气悬挂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2059929B (zh) 油气悬挂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轮式车辆
CN101618669B (zh) 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107116985B (zh) 一种用于多轴重型车辆的大行程悬架系统
CN205349893U (zh) 一种具有同步升降及调姿功能的油气悬挂系统
CN108944313B (zh) 一种可切换悬架及其减震馈能方法
CN105443636A (zh) 混合连通式油气减震装置
CN109050192B (zh) 油气悬挂与主动悬挂切换控制回路
CN103009953A (zh) 工程车辆补偿式单纵臂液压主动悬挂系统
CN201272219Y (zh) 油气悬架控制回路、多轴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起重机
CN110450592B (zh) 油气悬挂装置及工程车辆
CN103600634B (zh) 钻机车专用底盘
CN109808435B (zh) 悬架系统和车辆
CN106704440A (zh) 双通道侧向刚度半主动油气悬架
CN100381727C (zh) 橡胶弹簧减震器
CN203528230U (zh) 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悬架机构
CN201970815U (zh) 工程车辆和双前桥联动前悬系统
CN103879257A (zh) 悬架阀、油气悬架控制系统及工程车辆
CN102963233B (zh) 可升降式防爆胶轮车底盘
CN203093658U (zh) 一种新型油气悬架系统
CN107053986B (zh) 一种五轴自卸车油气悬架液压控制系统
CN205326732U (zh) 一种高性能减震器
CN111775648B (zh) 矿用自卸车半主动油气悬挂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1000 68 Gaoxi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65, Tongshan Road,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uzhou Heavy Machinery Co., 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