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1556B - 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1556B
CN103591556B CN201310183581.2A CN201310183581A CN103591556B CN 103591556 B CN103591556 B CN 103591556B CN 201310183581 A CN201310183581 A CN 201310183581A CN 103591556 B CN103591556 B CN 1035915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light source
frame structure
source module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1835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1556A (zh
Inventor
邱怡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Nanj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91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15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15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15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适用于装载导光板与至少一光源。此框架结构包含背板、胶框及前框。背板包含数个第一侧板。每一第一侧板设有至少一固定孔且包含至少二上定位凸块。胶框包含数个第二侧板对应设置在第一侧板上。每一第二侧板包含连结部、至少一固定件及至少二定位片。连结部设于对应之第一侧板上。固定件接合于连结部下,且卡掣在固定孔中。定位片凸设于连结部之外侧面上。每一定位片具有一定位槽。上定位凸块分别嵌设于定位槽中。前框包含数个边条设于第二侧板上。每一边条设有至少二定位孔。第二侧板之定位片分别嵌设在定位孔中。

Description

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
本申请要求于2013年1月25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102102944、发明名称为“光源模组之框架结构”的台湾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框架,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与图2,其系分别绘示一般背光模块之框架结构之局部的组装示意图、以及立体示意图。背光模块之框架结构132主要包含背板100、胶框110与前框120。在框架结构132中,背板100主要包含底板102与数个侧板104。这些侧板104接合在底板102之外缘上。为了使背板100可与胶框110和前框120结合,侧板104通常设有一或多个凸包106,且侧板104之顶面设有数个定位片108。
胶框110包含侧板112与114。侧板114接合在侧板112之外缘上。侧板114之下缘设有一或多个凹槽116。其中,凹槽116之数量与背板100之凸包106的数量相同,且凹槽116之宽度约等于凸包106的宽度。另一方面,侧板112设有数个定位孔118。定位孔118之数量与背板100之定位片108的数量相同,且定位孔118之尺寸约略大于定位片108之尺寸。
前框120则包含侧板122与124。侧板124接合在侧板122之外缘上。侧板124之下侧部分设有一或多个开孔126。开孔126之数量与背板100之凸包106的数量相同,且开孔126之尺寸约略小或等于凸包106的尺寸。另外,侧板122同样设有数个定位孔128。定位孔128之数量与背板100之定位片108的数量相同,且定位孔128之尺寸约略大于定位片108之尺寸。
如图1与图2所示,组装背光模块之框架结构132时,先将胶框110设置在背板100之侧板104上,并使背板100之凸包106对应设置在胶框110之凹槽116中,且使背板100之定位片108对应设置在胶框110之定位孔118中。接着,将前框120设置在胶框110上,并使背板100之凸包106对应设置在前框120之开孔126中,且使背板100之定位片108对应设置在前框120之定位孔128中。
如图2所示,背光模块之框架结构132组装完成后,胶框110之侧板114的内侧面与背板100之侧板104的外侧面贴合,且前框120之侧板124的内侧面与胶框110之侧板114的外侧面贴合。如此一来,框架结构132之厚度130大约等于背板100之厚度、胶框110之厚度与前框120之厚度的总合。因此,框架结构132之厚度130受限于背板100、胶框110与前框120之厚度,无法缩减。
请参照图3A,其系绘示一种传统背光模块之装置示意图。背光模块216a系利用设置在背板(未绘示)上之数个定位插梢206来定位与支撑导光板204。在背光模块216a中,导光板204设有数个凹槽208,以供定位插梢206设置于其中。
请参照图3B,其系绘示另一种传统背光模块之装置示意图。类似于背光模块216a,背光模块216b系利用设置在背板(未绘示)上之数个定位片212来定位与支撑导光板204。在背光模块216b中,导光板204同样设有数个凹槽208,以供定位片212设置于其中。
然而,如图3A与图3B所示,在背光模块216a与216b中,前框200之侧板202需覆盖住定位插梢206与定位片212、以及导光板204之凹槽208。因此,背光模块216a之前框200a之侧板202a的宽度210、与背光模块216b之前框200b之侧板202b的宽度214无法有效缩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之一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采用共平面的定位卡合方式,使得背板与胶框、以及胶框与前框可在同一平面上卡合。故,可在兼顾框架结构之各机构件之强度与卡合定位的稳定度的情况下,有效缩减光源模块之边框的宽度。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背板之侧板上设有弹性的定位部,利用定位部上的凸状部可固定导光板,并可提供导光板对于冲击力的缓冲空间。由于定位部系设在背板之侧板而非设在底板上,且凸状部仅微凸于侧板之内侧面,因此可在兼顾导光板之固定下,达到缩减光源模块之边框宽度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适用于装载一导光板与至少一光源。此框架结构包含一背板、一胶框以及一前框。背板包含复数个第一侧板,其中每一第一侧板设有至少一固定孔且包含至少两个上定位凸块。胶框包含复数个第二侧板对应设置在前述之第一侧板上。每一第二侧板包含一连结部、至少一固定件以及至少二定位片。连结部设于对应之第一侧板上。前述之至少一固定件接合于连结部下,且卡设在对应之第一侧板之至少一固定孔中。前述之至少二定位片凸设于连结部之外侧面上。每一定位片具有一定位槽,其中对应之第一侧板之上定位凸块分别嵌设于定位槽中。前框包含复数个边条对应设于前述之第二侧板上。每一边条设有至少二定位孔。对应之第二侧板之定位片分别嵌设在定位孔中。
优选地,上述连结部之外侧面与对应之第一侧板之外侧面共平面。
优选地,上述之至少一固定件系一倒勾状结构。
优选地,上述之至少一固定件系一倒T字型结构。
优选地,上述之至少一固定件之形状与至少一固定孔之形状相同。
优选地,上述每一边条包含一第三侧板、以及一第四侧板接合在第三侧板之一边。上述之定位孔设于第四侧板中,且第四侧板与对应之第一侧板之外侧面贴合。
优选地,上述之第四侧板之外侧面与每一定位片之外侧面共平面。
优选地,上述每一定位片之顶面以及每一上定位凸块之顶面与第三侧板之顶面共面。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二侧板更包含一压制件,此压制件凸设于连结部之内侧面上,且延伸在导光板周缘上。
优选地,上述每一第一侧板更包含至少一定位部以及二开槽。此至少一定位部之内侧面包含一凸状部。前述二开槽分别设于此至少一定位部之相对二侧。
优选地,上述之背板更包含一底板,第一侧板设于底板之外缘上,这些开槽自第一侧板延伸至底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之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之说明如下:
图1为一般背光模块之框架结构之局部的组装示意图;
图2为一般背光模块之框架结构之局部的立体示意图;
图3A为一种传统背光模块之装置示意图;
图3B为另一种传统背光模块之装置示意图;
图4A至图4C为依照本发明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的组装流程图;
图5A为依照本发明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的背板和导光板之间的装置示意图;
图5B为依照本发明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之背板的侧视图;
图6为依照本发明之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之背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7为依照本发明之再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之背板的局部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而言,应用在平面显示器或照明装置中之光源模块主要可包含框架结构、导光板与光源。框架结构可装载并保护导光板与光源。其中,框架结构围设于导光板之周边,而光源组件设于框架结构中且邻设于导光板之一侧。请参照图4A至图4C,其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的组装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此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360可例如为矩形,而图4A至图4C仅绘示框架结构360之一侧的局部结构。
如图4A所示,框架结构360主要包含背板300、胶框312与前框364。背板300与前框364之材料可例如为金属。背板300可包含数个第一侧板304,其中这些第一侧板304互相接合成一框状结构。背板300亦可进一步包含底板302,而第一侧板304设于底板302之外缘上。每个第一侧板304可包含至少二上定位凸块308,且穿设有至少一固定孔306。在每个第一侧板304中,上定位凸块308设于第一侧板304之顶端,且固定孔306可设置在二上定位凸块308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固定孔306之开口位于第一侧板304之顶面,且固定孔306之开口的口径较固定孔306之平均孔径小。
胶框312可包含数个第二侧板362,其中这些第二侧板362同样互相接合成一框状结构。胶框312系设置在背板300上,且第二侧板362分别对应设置在背板300之第一侧板304上。每个第二侧板362主要包含连结部314、至少一固定件316与至少二定位片318。连结部314可连接固定件316与定位片318。固定件316接合在连结部314下,且固定件316可设置在二定位片318之间。此外,固定件316可对应卡掣在背板300之固定孔306中。其中,固定件316之形状可与对应之固定孔306的形状相同,亦可不同。在一实施例中,固定件316自连接部314之底部延伸而下,且固定件316之外侧面346可与连接部314之外侧面322共平面。固定件316可为任意形状,包含规则形状或不规则形状。在一些例子中,固定件316可为倒勾状结构或倒T型结构,以避免固定件316自背板300之固定孔306脱离,进而可稳定胶框312与背板300的结合。
另外,定位片318凸设在连结部314之外侧面322上,亦即定位片318之外侧面324与连接部314之外侧面322并没有共平面。此外,每个定位片318设有定位槽320。背板300之第一侧板304上的定位凸块308可对应嵌设在这些定位槽320中。
在一实施例中,胶框312之第二侧板362更可选择性地包含压制件344。此压制件344凸设于连结部314之内侧面342上,并延伸在设于框架结构360之内部的导光板的周缘上。因此,藉由此压制件344,可将光源模块之导光板压制固定在框架结构360中。
前框364包含数个边条326,其中这些边条326同样互相接合成一框状结构。前框364系设置在背板300与胶框312上,且边条326分别对应设置在胶框312之第二侧板362上。每个边条326可设有至少二定位孔332。与边条326对应之第二侧板362的定位片318可分别嵌设在这些定位孔332中。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边条326可包含第三侧板330以及第四侧板328,其中第四侧板328接合在第三侧板330之一边。此外,每个边条326之定位孔332系设置在第四侧板328中,且定位孔332紧邻第三侧板330。当胶框312之第二侧板362的定位片318分别嵌设于对应之边条326的定位孔332中时,边条326之第四侧板328可紧邻于背板300之第一侧板304,甚至可使第四侧板328的内侧面350与第一侧板304的外侧面310贴合。
如图4B所示,组装框架结构360时,可先将胶框312设置在背板300上,并使此胶框312之第二侧板362对应设置在背板300的第一侧板304上。此时,第二侧板362之连结部314设在对应之第一侧板304上,且固定件316卡掣在对应之第一侧板304的固定孔306中。而且,第一侧板304之上定位凸块308分别嵌设在对应之第二侧板362之定位槽320中。此时,胶框312之压制件344突出于对应之第一侧板304的内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当胶框312与背板300结合后,连结部314之外侧面322、固定件316之外侧面346、对应之第一侧板304的外侧面310共平面。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316之外侧面346可突出于对应之第一侧板304的外侧面310,或者凹陷于对应之第一侧板304的外侧面310。
此外,背板300之上定位凸块308的顶面338可与胶框312之第二侧板362的顶面340共平面。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定位凸块308之顶面338可突出于第二侧板362之顶面340,或者凹陷于第二侧板362之顶面340。
将胶框312设置在背板300之第一侧板304后,如第4C图所示,将前框364设置在胶框312与背板300上,并使此前框364之边条326对应设置在胶框312的第二侧板362上。此时,第二侧板362之定位片318分别嵌设在对应之边条326之第四侧板328的定位孔332中。
在一实施例中,当前框364与胶框312结合后,第四侧板328之外侧面334与对应之第二侧板362之定位片318的外侧面324共平面。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四侧板328之外侧面334可突出于对应之第二侧板362之定位片318的外侧面324,或者凹陷于对应之第二侧板362之定位片318的外侧面324。
此外,背板300之上定位凸块308的顶面338可与胶框312之定位片318之顶面、以及前框364之第三侧板330的顶面336共平面。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定位凸块308之顶面338可突出于第二侧板362之顶面340与第三侧面330之顶面336、可突出于第二侧板362之顶面340但与第三侧面330之顶面336共平面、凹陷于第二侧板362之顶面340与第三侧面330之顶面336、或者凹陷于第三侧面330之顶面336但与第二侧板362之顶面340共平面。
请再次参照图4C,在完成组装后之框架结构360中,框架结构360之背板300与胶框312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卡合,且胶框312与前框364在同一平面上进行卡合。如此一来,框架结构360之厚度348可仅为背板300之第一侧板304的厚度与前框364之第四侧板328的厚度的总合。因此,在兼顾背板300、胶框312与前框364的卡合定位稳定度,以及框架结构360的机构强度下,框架结构360之厚度348可获得有效缩减,使得框架结构360的设计可适用于超级狭窄边框的光源模块产品。而且,框架结构360之厚度348的缩减亦可有助于增加光源之混光区的长度,而可有效解决光源模块之亮点(hotspot)问题。
在一示范实施例中,框架结构360之厚度348可缩减到小于5mm。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框架结构360之厚度348可缩减到3.5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框架结构360的结合更为稳固,可选择性地在背板300之第一侧板304上设置一或多个凸状物(未绘示),且在前框364之第四侧板328少设置与这些凸状物对应的固定孔(未绘示)。其中,凸状物与固定孔卡合后并未凸出前框364之外侧面334,因此并不会影响整个框架结构360之厚度。而藉由背板300之凸状物与前框364之固定孔的对应卡合,可更进一步增加背板300、胶框312与前框364之间的结合强度。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在背板上设置弹性的定位机构,来达到减少框架结构之宽度且又可兼顾导光板之固定的效果。请参照第5A图与第5B图,其系分别绘示依照本发明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的背板和导光板之间的装置示意图、以及背板的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300a除了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之背板300的设计外,背板300a之第一侧板304a更各包含至少一定位部354、以及二开槽356。
如图5A与图5B所示,在背板300a之第一侧板304a中,定位部354之内侧面366包含凸状部358。在一实施例中,可利用在背板300a之第一侧板304a上打上凸包的方式,而在定位部354之内侧面366上形成凸状部358。此外,在第一侧板304a之每个定位部354的相对二侧,分别形成有二开槽356。
利用开槽356来隔开定位部354与第一侧板304a的其它部分,定位部354可具有相对于背板300a之底板302a而前后倾的弹性。如此一来,当导光板352设置在背板300a之底板302a时,第一侧板304a之定位部354之内侧面366上的凸状部358可固定导光板352在背板300a中的位置。且由于定位部354具有弹性,而可提供导光板352移动的缓冲空间,降低冲击力对导光板352的影响。
利用直接在背板300a之第一侧板304a的定位部354的内侧面366上设置凸状部358的方式,不仅可有效减少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的宽度,并可同时兼顾定位导光板的目的。
请参照图6,其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之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之背板的局部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300b之架构大致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之背板300a的架构相同,二者的差异在于背板300b之开槽356a自背板300b之第一侧板304b延伸至底板302b的一部分。如此一来,可提高定位部354a之弹性,而可提供导光板(未绘示)更大的移动缓冲空间,进而可更降低冲击力对导光板的影响。
请参照图7,其系绘示依照本发明之又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之背板的局部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背板300c之架构大致上与上述实施方式之背板300a的架构相同,二者的差异在于背板300c中除了设有定位部354外,更同时设有如第4A图所示之背板300的固定孔306。如此一来,可同时达到缩减光源模块之边框的厚度以及降低冲击力对导光板之影响的效果。
由上述之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之一优点就是因为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系采用共平面的定位卡合方式,而使得背板与胶框、以及胶框与前框可在同一平面上卡合。因此,可在兼顾框架结构之各机构件之强度与卡合定位的稳定度的情况下,有效缩减光源模块之边框的宽度。
由上述之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之另一优点就是因为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之背板的侧板上设有弹性的定位部,而利用定位部上的凸状部可固定导光板,并可提供导光板对于冲击力的缓冲空间。由于定位部系设在背板之侧板而非设在底板上,且凸状部仅微凸于侧板之内侧面,因此可在兼顾导光板之固定下,达到缩减光源模块之边框宽度的效果。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在此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适用于装载一导光板与至少一光源,包含:
一背板,包含复数个第一侧板,其中每一所述第一侧板设有至少一固定孔且包含至少两个上定位凸块;
一胶框,包含复数个第二侧板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其中每一所述第二侧板包含:
一连结部,设于所述第一侧板上;
至少一固定件,接合于该连结部下,且卡设于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固定孔中;以及
至少两个定位片,凸设于该连结部之一外侧面上,且每一所述定位片具有一定位槽,其中所述上定位凸块分别嵌设于所述定位槽中;以及
一前框,包含复数个边条对应设于所述第二侧板上,其中每一所述边条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第二侧板的所述定位片分别嵌设在所述定位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该连结部的外侧面与对应的所述第一侧板之一外侧面共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至少一所述固定件系一倒勾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至少一所述固定件系一倒T字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至少一所述固定件之形状与至少一所述固定孔之形状相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每一所述边条包含:
一第三侧板;以及
一第四侧板,接合在该第三侧板之一边,其中所述定位孔设于该第四侧板中,且该第四侧板与对应之该第一侧板之一外侧面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该第四侧板之一外侧面与每一所述定位片之一外侧面共平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每一所述定位片之一顶面以及每一所述上定位凸块之一顶面与该第三侧板之一顶面共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二侧板还包含一压制件,该压制件凸设于该连结部之一内侧面上,且延伸在该导光板周缘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侧板还包含:
至少一定位部,其中该至少一定位部之一内侧面包含一凸状部;以及
两个开槽,分别设于该至少一定位部之相对两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其中该背板还包含一底板,所述第一侧板设于该底板之外缘上,且所述开槽自该第一侧板延伸至该底板。
CN201310183581.2A 2013-01-25 2013-05-15 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 Active CN1035915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102944A TWI504839B (zh) 2013-01-25 2013-01-25 光源模組之框架結構
TW102102944 2013-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1556A CN103591556A (zh) 2014-02-19
CN103591556B true CN103591556B (zh) 2015-07-15

Family

ID=5008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183581.2A Active CN103591556B (zh) 2013-01-25 2013-05-15 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1556B (zh)
TW (1) TWI5048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698A (zh) 2014-09-28 2014-12-2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95812B (zh) * 2015-02-10 2017-07-2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
CN104950498B (zh) * 2015-06-29 2018-06-12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和用于显示装置的安装固定支架
TWI564622B (zh) * 2015-08-14 2017-01-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彈性固定設計之顯示模組
CN109996018B (zh) * 2017-12-29 2021-06-2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该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10805847B (zh) * 2018-12-05 2022-03-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TWI778439B (zh) * 2020-10-27 2022-09-2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WO2023283817A1 (zh) * 2021-07-14 2023-01-19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框架结构、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14200705B (zh) * 2021-12-09 2023-12-0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结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9470U (en) * 2004-12-31 2005-07-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 light module
CN202032388U (zh) * 2011-01-25 2011-11-0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277852B1 (ko) * 2007-07-27 2013-06-2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515459B1 (ko) * 2008-06-12 2015-05-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5318717B2 (ja) * 2009-09-29 2013-10-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TWI467270B (zh) * 2011-07-01 2015-01-01 Au Optronics Corp 承載座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M435618U (en) * 2012-02-10 2012-08-11 Chi Lin Optoelectronics Co Ltd Light-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69470U (en) * 2004-12-31 2005-07-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 light module
CN202032388U (zh) * 2011-01-25 2011-11-09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1556A (zh) 2014-02-19
TW201430284A (zh) 2014-08-01
TWI504839B (zh) 2015-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1556B (zh) 光源模块之框架结构
CN104089216B (zh) 背光源和显示装置
CN107884974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210129366U (zh) 支撑框架、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JP2013131340A (ja) 表示装置
US20170131454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US9250377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3982869B (zh) 显示装置
KR101656034B1 (ko) 모바일 장치용 터치키 어셈블리 및 라이트 인디케이터 어셈블리의 제조 방법
CN110349514B (zh) 一种带边框防磕碰led显示屏
CN104267524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6597754A (zh) 超薄背光模组及其对位结构、显示装置
CN104061529B (zh) 导光板组件
KR102122334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1441358A (zh) 背光模组
JP4592086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207198373U (zh) 导光板
CN102819986B (zh) 显示器
CN201348697Y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10737045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09342962U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JP4796899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101373292A (zh) 背光模块
CN112882289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
CN210038400U (zh) 一种包括垫块结构的侧入式背光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