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0389B -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 Google Patents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90389B
CN103590389B CN201210290357.9A CN201210290357A CN103590389B CN 103590389 B CN103590389 B CN 103590389B CN 201210290357 A CN201210290357 A CN 201210290357A CN 103590389 B CN103590389 B CN 1035903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dge
adjusting device
domatic
seat body
position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9035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90389A (zh
Inventor
周波
章琢
田佳佳
王文俊
周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121029035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90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90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0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90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90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的间隙调节起来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该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定位座体、紧固件以及调整螺栓,第二楔形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坡面,第一坡面与第二坡面相抵接;第一坡面设置于第一楔形块的底面且第一坡面朝接近定位座体的方向逐渐上升,或者,第一坡面设置于第一楔形块的顶面且第一坡面朝接近定位座体的方向逐渐下降;紧固件将第一楔形块固定于定位座体上,且紧固件与定位座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该强夯机包括本发明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本发明能降低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间隙的调节难度。

Description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间隙调整装置以及设置该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
背景技术
强夯机是一种用于地基夯实的机械设备。液压履带式强夯机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强夯机。
液压履带式强夯机主要由下车行走装置、液压系统、电气系统以及动力系统等组成。强夯机工作过程中反复将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后,利用自动脱钩装置释放夯锤或带锤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冲击应力,产生的强大的冲击波会对整个强夯机造成极大的冲击伤害。为此,提高强夯机的可靠性、作业的安全性以及结构的耐疲劳性显得非常重要。
为满足车辆运输和作业稳定性的双重要求,强夯机的下车采用伸缩式底盘。履带梁的上盖板(上盖板位于履带梁联接孔上方)与车架支腿(或称车架摆腿)间会存在一定的安装间隙(简称间隙),而强夯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极大的冲击、振动,过大的间隙会对车架支腿以及履带梁的上盖板的结构强度、可靠性造成很大破坏。
为了减小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的间隙,以避免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间发生相对滑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通过在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嵌入不同厚度的弯板来调整间隙的大小;
方法二:在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嵌入楔块(或称楔形块),通过楔块来调整间隙的大小。楔块的安装往往是先在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塞进楔块,然后用气枪将两侧螺栓拧紧。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对于方法一而言,由于现有制造水平很难保证每台强夯机的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的间隙保持一致,所以不同的强夯机可能需要不同厚度的弯板,准备多种厚度的弯板给车间现场的管理以及售后服务均带来不便,并且方法一难以保证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间隙的准确性,也无法彻底消除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的间隙。
对于方法二而言,在履带梁缩回时即车架支腿与履带梁的上盖板之间的间隙减少时,车架支腿以及履带梁的受力变形会将楔块挤的过紧而无法轻易拆卸,而一旦楔块装配过紧或者底盘结构受力变形过大会造成履带梁伸缩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间隙调整装置以及设置该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的间隙调节起来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定位座体、至少一个紧固件以及至少一个调整螺栓,其中:
所述第一楔形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坡面,所述第二楔形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坡面,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第二坡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坡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底面且所述第一坡面朝接近所述定位座体的方向逐渐上升,或者,所述第一坡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顶面且所述第一坡面朝接近所述定位座体的方向逐渐下降;
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楔形块固定于所述定位座体上,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座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调整螺栓包括螺栓头部以及与所述螺栓头部为一体式结构的螺杆部,所述螺杆部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还设置有限位螺孔,所述螺杆部上外螺纹与所述限位螺孔相配合且所述螺杆部背离所述螺栓头部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限位螺孔并与所述定位座体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坡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的夹角为锐角。
优选地,所述锐角为0°~60°。
优选地,所述锐角为0°~20°。
优选地,所述锐角为0°~15°。
优选地,所述锐角为3°~15°。
优选地,所述锐角为5°~15°。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杆或螺钉,所述定位座体上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紧固件设置外螺纹的部分贯穿所述导向孔且所述紧固件上的外螺纹与所述定位螺孔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导向孔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紧固件上的外螺纹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设置的所述限位螺孔的数目与所述调整螺栓的数目一致。
优选地,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紧固件,所述第一楔形块上的所述定位螺孔的数目与所述紧固件的数目一致,所述限位螺孔在所述第一楔形块上的位置介于两个所述定位螺孔之间。
优选地,所述螺杆或所述螺钉上还套设有垫圈,所述螺杆或所述螺钉的头部将所述垫圈抵压于所述第一楔形块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一坡面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二坡面的部分至少其中之一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还设置有把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强夯机,包括履带梁上盖板、车架支腿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履带梁上盖板或所述车架支腿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内的所述定位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履带梁上盖板与所述车架支腿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一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一坡面的部分互相抵接;
所述履带梁上盖板与所述车架支腿其中另一与所述第二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二坡面的部分互相抵接或互相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安装于履带梁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待履带梁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间隙变大时,移动第一楔形块,使第一坡面在第二坡面上朝接近定位座体的方向滑动以逐渐升高第一楔形块或第二楔形块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待第一楔形块或第二楔形块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达到需要的高度时使用紧固件将第一楔形块固定在定位座体上,从而将履带梁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的间隙调整至理想值(理想值既要保证间隙尽量少,又要保证履带梁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又不会太紧,通常理想值为零)。而且还可以在履带梁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间隙变小时,拧入调整螺栓,使调整螺栓朝接近定位座体的方向前进并抵接在定位座体上,从而通过调整螺栓与定位座体之间的抵接力的反作用力使第一坡面在第二坡面上朝远离定位座体的方向滑动以逐渐降低第一楔形块或第二楔形块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最终将履带梁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的间隙调整至理想值。
由上可见,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楔形块与第二楔形块的相对位置以调整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间隙的尺寸,从而实现调节第一楔形块以及第二楔形块与带梁的上盖板、车架支腿之间的抵压力的大小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改变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间隙的尺寸无需更换不同厚度尺寸的弯板,也无需提前准备多种不同厚度尺寸的弯板,而且降低第一楔形块或第二楔形块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时,可以通过拧紧调整螺栓的方式将第一楔形块撑开,从而可以比较容易的将第一楔形块拆卸下来,降低了第一楔形块以及第二楔形块的拆卸难度,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的间隙调节起来比较麻烦的技术问题。
除此之外,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存在以下优点:
1、本发明既能保证车架支腿与履带梁之间间隙的准确性,又便于设置本发明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转场过程中的拆卸和安装,提高强夯机的组装效率。
2、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成本低。
3、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车架支腿与履带梁之间间隙的尺寸,从而降低因车辆工作时地面冲击载荷对下车结构的破坏,提高整车安全性、稳定性以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一张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第一楔形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又一张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6为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8为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所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强夯机的局部结构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一楔形块;10、第一坡面;11、限位螺孔;12、导向孔;2、第二楔形块;20、第二坡面;3、定位座体;4、紧固件;5、调整螺栓;51、螺栓头部;52、螺杆部;6、垫圈;7、把手;81、履带梁上盖板;82、车架支腿;83、履带梁下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图1~图9以及列举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均是多种可选的技术特征或可选的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描述简洁的需要本文件中无法穷举本发明的所有可替代的技术特征以及可替代的技术方案,也不便于每个技术特征的实施方式均强调其为可选的多种实施方式之一,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本实施例内的任何技术特征以及任何技术方案均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所能想到的任何替代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调节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之间间隙的尺寸的间隙调整装置以及设置该间隙调整装置的强夯机。
下面结合附图图1~图9以举例的方式更为详细的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包括第一楔形块1、第二楔形块2、定位座体3、至少一个紧固件4以及至少一个调整螺栓5,其中:
第一楔形块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坡面10,第二楔形块2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坡面20,第一坡面10与第二坡面20相抵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坡面10设置于第一楔形块1的底面且第一坡面10朝接近定位座体3的方向逐渐上升,或者,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坡面10设置于第一楔形块1的顶面且第一坡面10朝接近定位座体3的方向逐渐下降。
紧固件4(本例中为螺杆)将第一楔形块1固定于定位座体3上,且紧固件4与定位座体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调整螺栓5包括螺栓头部51以及与螺栓头部51为一体式结构的螺杆部52,螺杆部52上设置有外螺纹。
第一楔形块1上还设置有限位螺孔11,螺杆部52上外螺纹与限位螺孔11相配合且螺杆部52背离螺栓头部51的一端延伸出限位螺孔11并与定位座体3相抵接。
如图1~图7所示,将第一楔形块1嵌入第二楔形块2与履带梁上盖板81时,在第二楔形块2沿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均静止的情况下,朝接近定位座体3的方向移动第一楔形块1的过程中,第一楔形块1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会增大,反之,朝远离定位座体3的方向移动第一楔形块1的过程中,第一楔形块1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会减小。
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中的虚线框表示第一楔形块1未嵌入第二楔形块2与履带梁上盖板81时第一楔形块1的位置,此时,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之间的距离为L。将第一楔形块1嵌入第二楔形块2与履带梁上盖板81时,在第二楔形块2沿水平方向静止的情况下,朝接近定位座体3的方向移动第一楔形块1的过程中,若第二楔形块2未与履带梁上盖板81固定连接(第一楔形块1、第二楔形块2均是活动的,此时,第一坡面10与水平面之间存在的夹角优选为小于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之间摩擦自锁角度,摩擦自锁角度通常为7°左右)时,第二楔形块2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会逐渐增大,若第二楔形块2与履带梁上盖板81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时,第一楔形块1会填实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之间的间隙,使图8中所示距离L为零,反之,朝远离定位座体3的方向移动第一楔形块1的过程中,若第二楔形块2未与履带梁上盖板81固定连接(第一楔形块1、第二楔形块2均是活动的,此时,第一坡面10与水平面之间存在的夹角优选为小于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之间摩擦自锁角度,摩擦自锁角度通常为7°左右)时,第二楔形块2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会逐渐减小,若第二楔形块2与履带梁上盖板81固定连接(例如焊接)时,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之间的间隙以及图8中所示距离L均会增大。
拧入调整螺栓5,使调整螺栓5朝接近定位座体3的方向移动时,可以通过调整螺栓5抵接于定位座体3上而产生的抵接力的反作用力,推动第一楔形块1朝远离定位座体3的方向移动,从而降低第一楔形块1或第二楔形块2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
本实施例中第一坡面10与水平面之间存在的夹角为锐角(从另一方向看锐角也可以视为钝角)。只要该夹角为锐角则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地该锐角可以为0°~60°,也可以为其他角度。优选为0°~15°或3°~15°或5°~15°。通常该锐角越小越好。当然,该锐角也可以制造为15°~60°,此时,较优选为15°~45°。
由于第一坡面10与第二坡面20相抵接,所以第一坡面10与水平面存在的夹角为锐角时,第二坡面2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也为锐角。
如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紧固件4可以为螺杆或螺钉,优选为螺杆,定位座体3上设置有定位螺孔,第一楔形块1上设置有导向孔12,紧固件4设置外螺纹的部分贯穿导向孔12且紧固件4上的外螺纹与定位螺孔相配合。
通过拧紧紧固件4的方式,可以通过紧固件4将第一楔形块1固定在定位座体3上。
本实施例中导向孔12(优选为如图3所示的长圆孔)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紧固件4上外螺纹的外径。
本实施例中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调整螺栓5,第一楔形块1上设置的限位螺孔11的数目与调整螺栓5的数目一致。
调整螺栓5的数目可以根据第一楔形块1的大小来设定,既可以设定一个,也可以设定两个或更多个。
本实施例中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紧固件4,第一楔形块1上的定位螺孔的数目与紧固件4的数目一致,限位螺孔11在第一楔形块1上的位置介于两个定位螺孔之间。
与调整螺栓5同理,紧固件4的数目也可以根据第一楔形块1的大小来设定,既可以设定一个,也可以设定两个或更多个。
本实施例中螺杆或螺钉上还套设有垫圈6,螺杆或螺钉的头部将垫圈6抵压于第一楔形块1上。
垫圈6可以减小螺杆或螺钉的头部承受的压强,而且可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落入导向孔12。
本实施例中第一楔形块1背离第一坡面10的部分与第二楔形块2背离第二坡面20的部分至少其中之一为与水平面相平行的平面。
这种结构中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装配起来难度较小,而且第二楔形块2与履带梁上盖板81、车架支腿82之间的连接操作更为容易。
本实施例中第一楔形块1上还设置有把手7。把手7可以使用管件或杆件弯折为C形或U形后再焊接于第一楔形块1上。通过把手7可以比较方便的抓拿、安装、拆卸第一楔形块1。
本实施例中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均为四棱柱,且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各自的横截面均呈直角梯形。这种结构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强度较高。当然,将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设计为三棱柱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强夯机,包括履带梁上盖板81、车架支腿82以及本发明实施例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其中:
履带梁上盖板81或车架支腿82与间隙调整装置内的定位座体3固定连接。当然,履带梁上盖板81或车架支腿82与定位座体3为一体式结构的技术方案也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其中之一与第一楔形块1背离第一坡面10的部分互相抵接。
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其中另一与第二楔形块2背离第二坡面20的部分互相抵接或互相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之一。如图8所示,车架支腿82与第一楔形块1背离第一坡面10的部分互相抵接,履带梁上盖板81与第二楔形块2背离第二坡面20的部分互相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焊接)。
如图1~图9所示,局部附图中还示意出了履带梁下盖板83。
当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间隙调整装置安装于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之间时,在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之间间隙变大的过程中,可以移动第一楔形块1,使第一坡面10在第二坡面20上朝接近定位座体3的方向滑动以逐渐升高如图1和图4所示的第一楔形块1或如图8所示的第二楔形块2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待第一楔形块1或第二楔形块2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达到需要的高度时使用紧固件4将第一楔形块1固定在定位座体3上,从而将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之间的间隙调整至理想值(理想值既要保证间隙尽量少,又要保证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之间又不会太紧,通常理想值为零),同时,在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之间间隙变小的过程中,可以拧入调整螺栓5,使调整螺栓5朝接近定位座体3的方向前进,从而通过调整螺栓5与定位座体3之间的抵接力的反作用力使第一坡面10在第二坡面20上朝远离定位座体3的方向滑动以逐渐降低第一楔形块1或第二楔形块2沿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尺寸,从而将履带梁上盖板81与车架支腿82之间的间隙调整至理想值。
由上可见,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楔形块1与第二楔形块2的相对位置以调整履带梁的上盖板与车架支腿82之间间隙的尺寸,从而实现调节第一楔形块1以及第二楔形块2与带梁的上盖板、车架支腿82之间的抵压力的大小的目的。同时,本发明通过调节调整螺栓5的位置,可以比较容易的将第一楔形块拆卸下来,降低了第一楔形块以及第二楔形块的拆卸难度。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同时,上述本发明所公开或涉及的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均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几何位置关系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楔形块、第二楔形块、定位座体、至少一个紧固件以及至少一个调整螺栓,其中:
所述第一楔形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坡面,所述第二楔形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坡面,所述第一坡面与所述第二坡面相抵接;
所述第一坡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底面且所述第一坡面朝接近所述定位座体的方向逐渐上升,或者,所述第一坡面设置于所述第一楔形块的顶面且所述第一坡面朝接近所述定位座体的方向逐渐下降;
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楔形块固定于所述定位座体上,且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座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所述调整螺栓包括螺栓头部以及与所述螺栓头部为一体式结构的螺杆部,所述螺杆部上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还设置有限位螺孔,所述螺杆部上外螺纹与所述限位螺孔相配合且所述螺杆部背离所述螺栓头部的一端延伸出所述限位螺孔并与所述定位座体相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坡面与水平面之间存在的夹角为锐角,所述锐角为0°~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杆或螺钉,所述定位座体上设置有定位螺孔,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紧固件设置外螺纹的部分贯穿所述导向孔且所述紧固件上的外螺纹与所述定位螺孔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紧固件上的外螺纹的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设置的所述限位螺孔的数目与所述调整螺栓的数目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紧固件,所述第一楔形块上的所述定位螺孔的数目与所述紧固件的数目一致,所述限位螺孔在所述第一楔形块上的位置介于两个所述定位螺孔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或所述螺钉上还套设有垫圈,所述螺杆或所述螺钉的头部将所述垫圈抵压于所述第一楔形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一坡面的部分与所述第二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二坡面的部分至少其中之一为平面,且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相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块上还设置有把手。
10.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履带梁上盖板、车架支腿以及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间隙调整装置,其中:
所述履带梁上盖板或所述车架支腿与所述间隙调整装置内的所述定位座体固定连接;
所述履带梁上盖板与所述车架支腿其中之一与所述第一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一坡面的部分互相抵接;
所述履带梁上盖板与所述车架支腿其中另一与所述第二楔形块背离所述第二坡面的部分互相抵接或互相固定连接。
CN201210290357.9A 2012-08-16 2012-08-16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Active CN103590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0357.9A CN103590389B (zh) 2012-08-16 2012-08-16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90357.9A CN103590389B (zh) 2012-08-16 2012-08-16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0389A CN103590389A (zh) 2014-02-19
CN103590389B true CN103590389B (zh) 2015-08-19

Family

ID=5008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90357.9A Active CN103590389B (zh) 2012-08-16 2012-08-16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903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27817B (zh) * 2016-12-30 2019-04-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蓬莱市供电公司 电力试验现场用履带运输车
CN109024538B (zh) * 2018-07-25 2020-07-14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夯实机
CN112681154A (zh) * 2021-01-23 2021-04-20 中交(福州)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挂篮标高调整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9749A (ja) * 1997-05-29 1998-12-15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カーボディとアクスルの連結装置
CN201901868U (zh) * 2010-11-17 2011-07-20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夯机回转平台缓冲装置
CN201921886U (zh) * 2010-12-01 2011-08-10 顾金叶 电池片轧机用保护装置
CN102493994A (zh) * 2011-12-21 2012-06-13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填补式间隙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N202293396U (zh) * 2011-09-20 2012-07-04 南通市腾达锻压机床厂 一种立式卧式液压机模具调整机构
CN202787214U (zh) * 2012-08-16 2013-03-1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329749A (ja) * 1997-05-29 1998-12-15 Sumitomo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のカーボディとアクスルの連結装置
CN201901868U (zh) * 2010-11-17 2011-07-20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强夯机回转平台缓冲装置
CN201921886U (zh) * 2010-12-01 2011-08-10 顾金叶 电池片轧机用保护装置
CN202293396U (zh) * 2011-09-20 2012-07-04 南通市腾达锻压机床厂 一种立式卧式液压机模具调整机构
CN102493994A (zh) * 2011-12-21 2012-06-13 上海三一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填补式间隙调整装置及调整方法
CN202787214U (zh) * 2012-08-16 2013-03-13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90389A (zh) 2014-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5940B (zh) 连续梁桥变坡比例交替顶升施工方法
CN103590389B (zh)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CN102296813B (zh) 一种钢柱脚的施工方法及其钢柱脚结构
CN104047367A (zh) 一种可更换钢连梁的新型连接结构
CN103215890A (zh) 一种新型减隔震支座及其更换方法
JP4702862B1 (ja) 構造物用高さ調整支承装置および構造物用支承装置の高さ調整工法
CN104153289A (zh) 可更换模数式桥梁伸缩装置及其安装和检修更换方法
CN204213118U (zh) 一种导轨防松减振连接装置
CN108350859A (zh) 用于装配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引导设备
CN204279470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横向止挡结构
KR20160138822A (ko) 교량 상부구조물 리프팅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교량받침 교체 시공방법 및 교량 하부구조물 교량받침 시공방법
CN202787214U (zh) 间隙调整装置以及强夯机
CN109338892A (zh) 一种钢结构桥梁安装分段线型调整及桥梁整体下降装置
CN211850107U (zh) 一种高度可调式摩擦阻尼器
CN107419916B (zh) 以内力矩对梁结构进行加固及校正装置
CN102765430A (zh) 履带组合张紧机构
CN102071745B (zh) 一种构架柱的柱脚节点
CN201713940U (zh) 一种钢柱脚结构
CN101920915B (zh) 支腿间隙调整装置
CN204025906U (zh) 一种应用于管道安装的焊接式钢固定件及其组合连接件
CN212359148U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泵管减震降噪的加固装置
CN202243211U (zh) 工程机械的走台板及具有该走台板的工程机械
CN202879319U (zh) 可调节限位装置以及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CN102797221B (zh) 滑杆式限位隔震支座
CN101806330A (zh) 缓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