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8960A -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8960A
CN103578960A CN201310589191.5A CN201310589191A CN103578960A CN 103578960 A CN103578960 A CN 103578960A CN 201310589191 A CN201310589191 A CN 201310589191A CN 103578960 A CN103578960 A CN 103578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hmic contact
sic substrate
substrate back
sic
me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919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8960B (zh
Inventor
韩林超
申华军
白云
汤益丹
许恒宇
王弋宇
杨谦
刘新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31058919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8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8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8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8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8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4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 H01L21/0445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the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e.g. a PN junction, depletion layer or carrier concentration layer the devices having semiconductor bodies comprising crystalline silicon carbide
    • H01L21/048Making electrodes
    • H01L21/0485Ohmic electr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des Of Semi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该方法是在SiC衬底背面上依次蒸发金属Ni、Ti和Ni,并对衬底-金属层进行高温退火处理。金属Ni、Ti和Ni的厚度分别为20nm、20nm和100nm。本发明可应用于SiC JBS肖特基二极管的背面欧姆接触与SiC MOSFET的背面欧姆接触的制备,以及其它类似SiC器件的背面欧姆接触。本发明采用Ni/Ti/Ni混合金属组分,采用高温退火的方式得到致密而且接触面比较平滑的欧姆接触,减小界面处空洞的存在,并且提高与加厚金属的粘附性,欧姆接触电阻率达到与采用纯Ni金属制备欧姆接触相当的水平。

Description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欧姆接触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可应用于SiC JBS肖特基二极管的欧姆接触,与SiCMOSFET的背面欧姆接触制备,以及其他类似的垂直结构的SiC器件欧姆接触制备。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作为新一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具有大禁带宽度、高临界击穿场强、高电子迁移率、高热导率等特点,在国际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SiC基JBS器件已经在电力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SiC基JBS器件中欧姆接触是影响器件性能的关键工艺,形成欧姆接触可以有效减掉导通电阻,减小大电流工作下的损耗。
目前常规欧姆接触制作的SiC基JBS器件,通常的工艺采取背面采用纯Ni金属制作欧姆接触。
本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虽然现有技术采用纯Ni金属能够得到欧姆接触,但存在以下缺陷,第一,形成欧姆接触之后会有大量的碳元素存在接触面与表面。第二,生成的欧姆接触接触面很粗糙。第三,界面处存在大量的空洞,并且界面处存在内部应力的问题。第四,Ni/SiC退火之后,表面也会变得很粗糙,甚至部分SiC衬底露出来。第五,由于碳元素运动到表面,金属加厚之后,加厚的金属粘附性不好,稳定性差,高温后容易脱落。第六,采用Ni/SiC形成欧姆接触,界面处会变宽,形成的欧姆接触成蓬松壮。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SiC上欧姆接触制备方法显然仍存在有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应用在SiC材料上的欧姆接触制备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制备方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本发明采用蒸发Ni/Ti/Ni多层金属,用N2氛围下的退火工艺进行欧姆合金,已达到与纯Ni金属合金相当水平的欧姆接触。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制备的欧姆接触与纯Ni相当的欧姆接触,但欧姆接触接触面得到较大改善,提高与加厚金属的粘附性。
(二)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该方法是在SiC衬底背面上依次蒸发金属Ni、Ti和Ni,并对衬底-金属层进行高温退火处理。
上述方案中,所述金属Ni、Ti和Ni的厚度分别为20nm、20nm和100nm。
上述方案中,所述在SiC衬底背面上依次蒸发金属Ni、Ti和Ni之前,还包括:去除SiC衬底背面的自然氧化层;以及对SiC衬底烘干以去除水汽。
上述方案中,所述去除SiC衬底背面的自然氧化层,首先采用缓冲氢氟酸腐蚀液,去除自然氧化层,然后进行清洗。
上述方案中,所述对SiC衬底烘干以去除水汽,是使用115摄氏度的热板,烘干时间10分钟。
上述方案中,所述对衬底-金属层进行高温退火处理,退火氛围采用N2气氛,采用阶段式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退火。
上述方案中,所述采用阶段式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退火,包括:常温升到300度,维持1分钟,经历100秒,升到1050度,维持2分钟,降温到500度,自然降温到室温取出。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由于采用Ni/Ti/Ni金属制备欧姆接触能达到3.32×10-5Ω·cm2,所以可以在SiC材料上制作良好的欧姆接触。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由于采用Ni/Ti/Ni合金制备欧姆接触,可以抑制碳元素石墨化的过程,所以有效降低了欧姆接触界面处的粗糙度。
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由于采用Ni/Ti/Ni组分金属,中间Ti金属可以与C元素反应形成TiC。所以消除Ni/SiC形成欧姆接触时产生的自由碳元素。
4、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由于采用Ni/Ti/Ni金属,Ti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Ni与SiC过于激烈的反应。所以有效的减少了Ni/SiC接触面处的空洞。
5、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由于没有自由形式的碳元素在表面,所以可以提高与加厚金属的粘附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欧姆接触退火工艺的升温降温曲线图。
图3为将本发明在SiC衬底背面制备的欧姆接触应用于SiC JBS肖特基二极管背面的示意图。
图4为将本发明在SiC衬底背面制备的欧姆接触应用于SiC MOSFET背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是在SiC衬底背面上依次蒸发金属Ni、Ti和Ni,并对衬底-金属层进行高温退火处理。其中,金属Ni、Ti和Ni的厚度分别为20nm、20nm和100nm。在SiC衬底背面上依次蒸发金属Ni、Ti和Ni之前,还包括:去除SiC衬底背面的自然氧化层;以及对SiC衬底烘干以去除水汽。所述去除SiC衬底背面的自然氧化层,首先采用缓冲氢氟酸腐蚀液,去除自然氧化层,然后进行清洗。所述对SiC衬底烘干以去除水汽,是使用115摄氏度的热板,烘干时间10分钟。所述对衬底-金属层进行高温退火处理,退火氛围采用N2气氛,采用阶段式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退火。所述采用阶段式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退火,包括:常温升到300度,维持1分钟,经历100秒,升到1050度,维持2分钟,降温到500度,自然降温到室温取出。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清洗半导体芯片;
将半导体芯片依次用丙酮、乙醇、水清洗干净。
步骤2:去除自然氧化层;
采用缓冲氢氟酸腐蚀液,腐蚀液配比为NH4F∶HF=6∶1,去除自然氧化层,腐蚀时间30秒,使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吹干。将芯片放到热板上,使用115摄氏度的烘箱,烘干时间10分钟。
步骤3:蒸发Ni/Ti/Ni=20/20/100nm;
放入真空蒸发台蒸发Ni/Ti/Ni的厚度分别为20/20/100nm。
步骤4:欧姆合金退火;
将步骤3中蒸发好金属的芯片放入退火炉中,使用N2氛围退火,通入N2流量2.5L/min。欧姆合金的工艺过程如图2所示。
图2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欧姆接触退火的升温降温曲线图,主要包括:
步骤1:从常温升温至300摄氏度,升温速度为27℃/s,经历时间10s。
步骤2:温度达到300度后,维持1min。
步骤3:从300摄氏度升温至1050摄氏度,升温速度7.5℃/s,经历时间100s.
步骤4:温度达到1050度后,维持2min。
步骤5:从1000摄氏度降温至500摄氏度,降温速度1.8℃/s,经历时间300s.
步骤6:从500摄氏度自然降温至100度以下,取出。
按照以上所述工艺制作出来的欧姆接触,退火后蒸发的金属由肖特基接触转变为欧姆接触,欧姆接触电阻率达到3.32×10-5Ω·cm2。形成的欧姆接触比电阻与纯Ni金属形成的欧姆接触达到了相同的数量级。能够满足SiC器件欧姆接触的要求。
实施例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清洗半导体芯片;将半导体芯片依次用丙酮、乙醇、水清洗干净。
步骤2:腐蚀自然氧化层,并烘干;首先采用缓冲氢氟酸腐蚀液,腐蚀液配比为NH4F∶HF=6∶1,去除自然氧化层,腐蚀时间30sec,然后进行常规清洗;使用115摄氏度的热板,烘干时间10分钟。
步骤3:蒸发Ni/Ti/Ni多层金属;SiC衬底蒸发Ni/Ti/Ni厚度为20/20/100nm的金属。蒸发台条件如下,温度:100摄氏度,压力:20mTorr。
步骤4:将蒸发完金属层的衬底放入退火炉中;蒸发金属后的衬底放入退火炉中,使用N2氛围退火,通入N2流量2.5L/min。
步骤5:升温至300度;从常温升温至300摄氏度,经历时间10s,升温速率为27℃/s。
步骤6:300度保持1min;温度达到300度后,维持1min。
步骤7:继续升温至1050度;从300摄氏度升温至1050摄氏度,升温速度7.5℃/s,经历时间100s。
步骤8:1050度保持2min;温度达到1050度后,维持2min。
步骤9:降温至500度;从1050摄氏度降温至500摄氏度,降温速度1.8℃s,经历时间300s。
步骤10:自然降温,后取出;从500摄氏度自然降温至100度以下,取出。
基于本实施例制作的欧姆接触,退火后蒸发的金属由肖特基接触转变为欧姆接触,欧姆接触电阻率达到3.32×10-5Ω·cm2。形成的欧姆接触电阻率与纯Ni金属形成的欧姆接触电阻率达到了相同的数量级。
利用本发明在SiC衬底材料背面制备的欧姆接触,可应用于SiC JBS肖特基二极管的背面欧姆接触(如图3所示)与SiC MOSFET的背面欧姆接触(如图4所示)的制备,以及其它类似SiC器件的背面欧姆接触。该SiC JBS肖特基二极管与SiC MOSFET包括正面p+注入掺杂、衬底背面欧姆接触结构,所述的衬底为碳化硅衬底,所述的欧姆接触在碳化硅晶圆背面,该欧姆接触金属采用Ni/Ti/Ni混合金属组份,所述欧姆接触层与所述的衬底接触。本发明采用Ni/Ti/Ni混合金属组分,采用高温退火的方式,得到致密而且接触面比较平滑的欧姆接触,减小界面处空洞的存在,并且提高与加厚金属的粘附性,欧姆接触电阻率达到与采用纯Ni金属制备欧姆接触相当的水平。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SiC衬底背面上依次蒸发金属Ni、Ti和Ni,并对衬底-金属层进行高温退火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Ni、Ti和Ni的厚度分别为20nm、20nm和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iC衬底背面上依次蒸发金属Ni、Ti和Ni之前,还包括:
去除SiC衬底背面的自然氧化层;以及
对SiC衬底烘干以去除水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除SiC衬底背面的自然氧化层,首先采用缓冲氢氟酸腐蚀液,去除自然氧化层,然后进行清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SiC衬底烘干以去除水汽,是使用115摄氏度的热板,烘干时间1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衬底-金属层进行高温退火处理,退火氛围采用N2气氛,采用阶段式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退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阶段式快速升温和快速降温退火,包括:
常温升到300度,维持1分钟,经历100秒,升到1050度,维持2分钟,降温到500度,自然降温到室温取出。
CN201310589191.5A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Active CN103578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9191.5A CN103578960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9191.5A CN103578960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8960A true CN103578960A (zh) 2014-02-12
CN103578960B CN103578960B (zh) 2016-08-17

Family

ID=50050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9191.5A Active CN103578960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8960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075A (zh) * 2014-06-12 2014-09-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耐高温处理的碳化硅背面金属加厚方法
CN104992965A (zh) * 2015-05-25 2015-10-2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Igbt背面金属化退火的工艺方法
CN105826437A (zh) * 2016-05-25 2016-08-03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31606A (zh) * 2017-05-09 2017-11-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SiC器件背面金属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7546113A (zh) * 2017-07-1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耐高温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
CN107546112A (zh) * 2017-07-1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C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9830456A (zh) * 2018-12-25 2019-05-31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功率器件的背面金属加厚的方法和功率器件的制备方法
US10629686B2 (en) 2018-08-02 2020-04-2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Carbon-controlled ohmic contact layer for backside ohmic contact on a silicon carbide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11509032A (zh) * 2020-03-25 2020-08-07 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碳化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2883A (ja) * 2005-01-19 2006-08-03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605068B2 (en) * 2005-11-04 2009-10-2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silicide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237460A (zh) * 2010-04-23 2011-11-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02883A (ja) * 2005-01-19 2006-08-03 Shindengen Electric Mfg Co Ltd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605068B2 (en) * 2005-11-04 2009-10-2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silicide lay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2237460A (zh) * 2010-04-23 2011-11-09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发光器件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7075A (zh) * 2014-06-12 2014-09-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耐高温处理的碳化硅背面金属加厚方法
CN104037075B (zh) * 2014-06-12 2017-01-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耐高温处理的碳化硅背面金属加厚方法
CN104992965A (zh) * 2015-05-25 2015-10-21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Igbt背面金属化退火的工艺方法
CN104992965B (zh) * 2015-05-25 2018-04-17 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Igbt背面金属化退火的工艺方法
CN105826437A (zh) * 2016-05-25 2016-08-03 扬州乾照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低成本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CN107331606A (zh) * 2017-05-09 2017-11-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五研究所 SiC器件背面金属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7546112A (zh) * 2017-07-1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C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46113A (zh) * 2017-07-18 2018-01-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耐高温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
CN107546112B (zh) * 2017-07-18 2020-02-0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SiC欧姆接触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7546113B (zh) * 2017-07-18 2020-02-1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耐高温碳化硅欧姆接触结构制作方法及其结构
US10629686B2 (en) 2018-08-02 2020-04-21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Carbon-controlled ohmic contact layer for backside ohmic contact on a silicon carbide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9830456A (zh) * 2018-12-25 2019-05-31 厦门市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功率器件的背面金属加厚的方法和功率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1509032A (zh) * 2020-03-25 2020-08-07 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碳化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09032B (zh) * 2020-03-25 2024-04-09 泰科天润半导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碳化硅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8960B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8960A (zh) 一种在SiC衬底背面制备欧姆接触的方法
TWI357101B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onded wafer
JP6108588B2 (ja) 炭化珪素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3489760B (zh) SiC衬底同质外延碳硅双原子层薄膜的方法
CN102244108A (zh) 复合介质层的SiCMOS电容及其制作方法
JP2012514850A (ja) 太陽電池用電極の製造方法、これを用いて製造された太陽電池用基板および太陽電池
CN103140916A (zh) 碳化硅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4037075B (zh) 耐高温处理的碳化硅背面金属加厚方法
CN106683994A (zh) 一种p型碳化硅欧姆接触的制作方法
CN104576410A (zh) 一种垂直结构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衬底转移方法
JP3733792B2 (ja) 炭化珪素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7785250A (zh) 碳化硅基肖特基接触制作方法及肖特基二极管制造方法
KR101706804B1 (ko) 고온 및 저온의 2개의 스크린-프린트된 부분으로 구성된 광기전력 전지
CN109473354A (zh) 一种基于碳化硅的漂移阶跃恢复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及产品
CN102768946A (zh) 一种碳化硅器件背面欧姆接触的快速退火方法
CN103489759B (zh) SiC衬底同质网状生长Web Growth外延方法
CN103474332B (zh) 提升网状生长Web Growth的刻蚀方法
CN106611696B (zh) 一种碳化硅表面氧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6611700B (zh) 一种碳化硅表面氧化膜的制备方法
CN105448673A (zh) 一种碳化硅器件背面欧姆接触的制作方法
CN107331606A (zh) SiC器件背面金属体系的制备方法
CN107993926A (zh) 碳化硅欧姆接触的制备方法
TWI732282B (zh) 複合式基板製造方法
CN106711237B (zh) 一种高压功率型肖特基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CN111725330A (zh) 一种碳化硅mos电容栅氧化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