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6384B - 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6384B
CN103576384B CN201310339437.3A CN201310339437A CN103576384B CN 103576384 B CN103576384 B CN 103576384B CN 201310339437 A CN201310339437 A CN 201310339437A CN 103576384 B CN103576384 B CN 1035763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flecting surface
exit surface
light exit
luminous flu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394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6384A (zh
Inventor
徐银晟
康利任
金基喆
李基锡
李昌奕
崔岘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kin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76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3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63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63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02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 F21V13/04Combinations of only two kinds of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reflectors and refra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61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the light source comprising a 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9/00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 G02B19/0033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 G02B19/0047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 G02B19/0071Condensers, e.g. light collectors or similar non-imaging op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for use with a light source adapted to illuminate a complete hemisphere or a plane extending 360 degrees around the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8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公开了一种光通量控制构件、具有该光通量控制构件的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该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入射表面,光入射到该入射表面;反射表面,其反射入射光;以及光出射表面,其根据基于垂直于连接入射表面的中心与反射表面的中心的中心轴的一个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所反射的光。确保显示装置的亮度的均匀性并且以小尺寸实现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可以实现为轻快和纤薄,并且可以减少功耗,所以LCD已经被广泛使用。LCD通过使用根据电压或温度调整的液晶的特性来显示图像。LCD包括背光单元(backlight unit,BLU)和液晶显示面板。BLU安装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底部表面上来向液晶显示面板输出光。液晶显示面板通过使用从BLU入射到其上的光来显示图像。
在这种情形下,BLU包括实际生成光的光源,并且根据光源的位置分类为边缘型BLU和直接型BLU。根据边缘型BLU,在BLU的侧部放置光源,并且通过导光板引导光源生成的光,使得向液晶显示面板输出光。根据直接型BLU,对应于液晶显示面板的底部表面放置光源,并且从光源生成的光直接向液晶显示面板输出。
然而,BLU具有BLU向液晶显示面板不规则地照射光的问题。因此,LCD的性能可能劣化。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必须确保直接型BLU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形下,随着BLU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增加,LCD的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
然而,以对应于BLU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的较厚厚度实现LCD。换句话说,实现较小尺寸的LCD可能是困难的。因此,需要确保LCD亮度的均匀性和实现较小尺寸的LCD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其能够确保显示装置亮度的均匀性并且可以以小尺寸实现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光通量控制构件,该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入射表面,光入射到该入射表面上;反射表面,该反射表面反射入射光;以及光出射表面,该光出射表面根据基于垂直于连接入射表面的中心与反射表面的中心的中心轴的一个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所反射的光。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光源,该光源连接到驱动基板;以及光通量控制构件,从光源生成的光入射到该光通量控制构件上。
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入射表面,所生成的光入射到该入射表面上;反射表面,该反射表面反射入射光;以及光出射表面,该光出射表面根据基于垂直于连接入射表面的中心与反射表面的中心的中心轴的一个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所反射的光。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驱动基板;光源,该光源连接到驱动基板;光通量控制构件,从光源生成的光入射到该光通量控制构件上;以及显示面板,从光通量控制构件输出的光入射到该显示面板上。
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入射表面,所生成的光入射到该入射表面上;反射表面,该反射表面反射入射光;以及光出射表面,该光出射表面根据基于垂直于连接入射表面的中心与反射表面的中心的中心轴的一个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所反射的光。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中,光通量控制构件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使得从光源生成的光可以在较宽的范围扩散。因此,发光装置可以有效地朝向显示面板照射光。因此,即使在背光单元中不增加光源的数目,也可以确保显示装置的性能。此外,可以减少背光单元和显示面板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可以减少显示装置的厚度。因此,可以确保显示装置的亮度的均匀性,并且可以以小尺寸实现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的一个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中的光通量控制构件的方位角的视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到第九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5是沿图14的第一方向所取的截面图。
图16是沿图14的第二方向所取的截面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18是沿图17的线B-B’所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中,为了说明性的目的,将为相同的部件分配相同的附图标记。如果确定关于公知的功能或配置的说明可使得实施例的主题不清楚,则将省略其细节。
在下面的实施例说明中,将理解:当面板、片、构件、导向装置或单元被称为在其他面板、片、构件、导向装置或单元“之上”或“之下”时,其可以“直接”或“间接”在其他面板、片、构件、导向装置或单元之上、或也可存在一个或更多个中间层。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这样的每一部件的位置。为了方便或清楚,附图中示出的每一部件的尺寸可被扩大、省略或示意性地画出。此外,部件的尺寸不完全反映实际的尺寸。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此外,图2是示出了图1的一个部分的截面图。此外,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发光装置中的光通量控制构件的方位角的视图。
参考图1和2,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包括光源110、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和驱动基板130。
光源110生成光。光源110安装在驱动基板130上。光源110根据在驱动基板130中接收的驱动信号来生成光。在这种情形下,光源110可根据施加到驱动基板130的电流或电压的强度来调节光的量。
在这种情形下,光源110可充当诸如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等的点光源。此外,光源110可充当通过布置多个LED形成的表面光源。换句话说,通过在预定的距离分布LED可形成光源110。在这种情形下,每一LED表示包括LED芯片的封装LED。此外,LED可输出白光,并且可单独输出蓝光、绿光和红光。
光通量控制构件120控制从光源110发射的光的光通量。换句话说,光通量控制构件120扩散从光源110生成的光。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安装在驱动基板130上。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20覆盖光源110。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接纳部分或整个部分的光源110。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单独覆盖光源110的LED。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具有各向同性结构。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具有22mm的直径。此外,光源110的光轴OA可通过光通量控制构件120的中心。
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包括透明材料。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具有约1.4到约15的折射率。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包括透明树脂。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包括热塑树脂。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包括硅基树脂。例如,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 methyl methacrylate,PMMA)。
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121和槽部1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包括入射表面123、反射表面124、光出射表面125以及后表面126。
在光通量控制构件120的上部中形成凹部121。此外,凹部121对应于光源110。在这种情形下,凹部121朝向光源110下凹。此外,凹部121设置在光通量控制构件120的中心部分。在这种情形下,凹部121的中心设置在光源110的光轴OA上。换句话说,凹部121具有关于光源110的光轴OA的线对称结构。
在光通量控制构件120的下部中形成槽部122。此外,槽部122对应于光源110。在这种情形下,将槽部122与凹部121相对设置。此外,槽部122朝向凹部121下凹。换句话说,在光通量控制构件120的中心部分形成槽部122。在这种情形下,槽部122的中心设置在光源110的光轴OA上。换句话说,槽部122具有关于光源110的光轴OA的线对称结构。槽部122接收部分或整个部分的光源110。换句话说,在凹部121中设置光源110。
入射表面123是从光源110生成的光入射到其上的表面。入射表面123与光源110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形下,入射表面123的中心设置在光源110的光轴OA上。此外,在槽部122设置入射表面123。在这种情形下,入射表面123是槽部122的内表面。入射表面123可与光源110紧密接触。换句话说,入射表面123可直接与光源110接触。因此,从光源110生成的光可入射到入射表面123上,而未有光源110和入射表面123之间的光损失。
反射表面124是反射通过入射表面123入射的光的表面。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124可完全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124可沿侧向、沿侧向上方向或沿侧向下方向反射光。换句话说,反射表面124可将光反射到光出射表面125。因此,反射表面14可防止光被过度集中在光通量控制构件120的中心部分的热点现象。
反射表面124可根据至少两个反射角来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124可沿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来反射光。换句话说,反射表面124可基于反射角中的一个反射角来沿侧向上方向反射光。反射角中的一个反射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此外,反射表面124可基于反射角中的另一反射角沿侧向下方向来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角中的另一反射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
反射表面124与入射表面123相对设置。反射表面124的中心设置在光源110的光轴OA上。此外,反射表面124设置在凹部121。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124是凹部121的内表面。换句话说,反射表面124从光源110的光轴OA向光出射表面125延伸。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124沿垂直于或倾斜于光源110的光轴OA的外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形下,随着反射表面124远离光源110,反射表面124和光源110的光轴OA之间的距离可逐渐增加。此外,反射表面124可围绕光源110的光轴OA。此外,反射表面124是球面。
反射表面124包括第一反射表面124a和第二反射表面124b。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反射表面124a连接到第二反射表面124b以形成单球面。
第一反射表面124a根据第一反射角来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反射表面124a可沿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反射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可小于180°。此外,第一反射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可小于360°。
此外,第一反射表面124a从光轴OA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反射表面124a从光轴OA以第一斜率倾斜。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反射表面124a可具有圆锥的形状,该圆锥具有指向光源110的顶点。
第二反射表面124b根据第二反射角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反射表面12b可沿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反射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可小于180°。此外,第二反射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可小于360°。
此外,第二反射表面124b从光出射表面125延伸。在这种情形下,当第二反射表面124b从光出射表面125延伸时,第二反射表面124b弯曲或成曲形。此外,第二反射表面124b从光出射表面125向第一反射表面124a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反射表面124b从第一反射表面124a弯曲。此外,第二反射表面124b从光轴OA以第二斜率倾斜。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斜率可小于第一斜率。
光出射表面125是将入射到入射表面123的光或从反射表面124反射的光输出的表面。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125可折射光。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125可沿侧向、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折射光。
在这种情形下,如图3所示,光出射表面125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125可沿侧向上方向和侧向下方向输出光。换句话说,光出射表面125可沿侧向上方向根据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来输出光。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优选地,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57°。此外,光出射表面125可沿侧向下方向根据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优选地,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90°。
在这种情形下,可在反射表面124和光出射表面125中的至少一个上确定方位角。例如,可依据光出射表面125从光源1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此外,可依据反射表面124从光源1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换句话说,方位角可对应于反射表面124的反射角。
此外,光出射表面125从反射表面124延伸。此外,当光出射表面125从反射表面124延伸时,光出射表面125弯曲或成曲形。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125可延伸到接近驱动基板130的程度。光出射表面125围绕光源110的光轴OA。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125可围绕反射表面124。
光出射表面125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125a和125b。
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根据第一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可沿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优选地,第一方位角可以是157°或更大。此外,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优选地,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90°。此外,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可折射光。
此外,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从反射表面124延伸。在这种情形下,当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从反射表面124延伸时,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弯曲或成曲形。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从反射表面124沿侧向下方向延伸。换句话说,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沿从光轴OA以第三斜率倾斜的方向延伸。优选地,第三斜率可以是-26°。在这种情形下,随着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远离反射表面124,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和光源110的光轴OA之间的距离可逐渐增加。此外,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
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根据第二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可沿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优选地,第二方位角可以是157°或更大。此外,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优选地,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90°。此外,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可折射光。
此外,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从入射表面123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从入射表面123向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从第一光出射表面125b弯曲。此外,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从入射表面123沿侧向上方向延伸。换句话说,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沿从光轴OA以第四斜率倾斜的方向延伸。优选地,第四斜率可以是18°。在这种情形下,随着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远离入射表面123,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和光源110的光轴OA之间的距离可逐渐下降。此外,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
在入射表面123和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之间插入后表面126。换句话说,后表面126从入射表面123向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延伸。在这种情形下,后表面126沿垂直于光源110的光轴的外方向延伸。此外,后表面126将入射表面123连接到光出射表面125。此外,后表面126与驱动基板130相对设置。在这种情形下,后表面126可与驱动基板130紧密接触。换句话说,后表面126可直接接触驱动基板130。
驱动基板130支撑光源110并且控制光源110的驱动。换句话说,驱动基板130电连接到光源110。驱动基板130将驱动信号传送到光源110。在这种情形下,驱动基板13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例如,驱动基板130可具有平板结构。此外,驱动基板130可在其中设置有多个传输线(未示出)。在这种情形下,每一传输线的一端可连接到驱动单元(未示出)。驱动单元可以是将能量提供给传输线的功率单元。此外,传输线的对端暴露给外部以充当连接器(未示出)。在这种情形下,由于通过粘贴将光源110连结到连接器上,所以驱动基板130可电连接到光源110。
此外,驱动基板130反射从光通量控制构件120输出的光。在这种情形下,驱动基板130反射从光通量控制构件120沿侧向下方向输出的光。在这种情形下,驱动基板130可反射根据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输出的光。此外,驱动基板130可完全反射光。在这种情形下,驱动基板130可沿侧向上方向反射光。为此目的,可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上涂覆反射材料来形成驱动基板130。此外,可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反射结构来形成驱动基板130。
根据本实施例,光源110生成光。此后,光通量控制构件120根据如图3中所示的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120沿侧向上方向和侧向下方向输出光。换句话说,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沿侧向上方向根据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优选地,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57°。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20可沿侧向下方向根据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优选地,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90°。在下文中,驱动基板130反射光。
例如,在从光源1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从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从第二反射表面124b反射,并且在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一光出射表面125a根据第一方位角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从驱动基板130反射第一光L1。
例如,在从光源1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从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从第一反射表面124a反射,并且在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二光出射表面125b根据第二方位角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4,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200包括光源210、光通量控制构件220以及驱动基板230。光通量控制构件2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221和槽部2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220包括入射表面223、反射表面224、光出射表面225和后表面226。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225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225a和225b。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2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对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220,反射表面224是非球面。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224从光源210的光轴OA以预定斜率倾斜。此外,反射表面224反射从光源210生成的光。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224可沿侧向、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反射光。换句话说,反射表面224可将光反射到光出射表面225。在这种情形下,反射表面224可通过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225a和225b反射光。
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225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可在光出射表面225上确定方位角。例如,可依据光出射表面225从光源2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
例如,在从光源2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从第一光出射表面225a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从反射表面224反射,并且在第一光出射表面225a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一光出射表面225a根据第一方位角来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从驱动基板230反射第一光L1。
例如,在从光源2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从第二光出射表面225b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从反射表面224反射,并且在第二光出射表面225b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二光出射表面225b根据第二方位角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5,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300包括光源310、光通量控制构件320和驱动基板330。光通量控制构件3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311和槽部3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320包括入射表面323、反射表面324、光出射表面325和后表面326。反射表面324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射表面324a和324b。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3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对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320,光出射表面325是非球面。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325从光源310的光轴OA以预定的斜率倾斜。此外,光出射表面325输出从反射表面324反射的光。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325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光出射表面325可保持光的传播路径。此外,光出射表面325可折射光。此外,光出射表面325可沿侧向、侧向上方向或侧向后方向输出光。换句话说,光出射表面325可沿侧向上方向根据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来输出光。此外,光出射表面325可沿侧向下方向根据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来出射光。
在这种情形下,可在反射表面324上确定方位角。换句话说,方位角可对应于反射表面324的反射角。
例如,在从光源3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第一光L1从第二反射表面324b反射并且从光出射表面325输出。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可在光出射表面325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光出射表面325根据第一方位角来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从驱动基板330反射第一光L1。
同时,在从光源3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第一光L1从第一反射表面324a反射,并且从光出射表面325输出。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在光出射表面325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光出射表面325根据第二方位角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6,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400包括光源410、光通量控制构件420和驱动基板430。光通量控制构件4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421和槽部4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420包括入射表面423、反射表面424、光出射表面425和后表面426。反射表面424包括第一和第二反射表面424a和424b。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4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对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420,反射表面424是非球面。在反射表面424中,第二反射表面424b从第一反射表面424a弯曲。
换句话说,第一反射表面424a从光轴OA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反射表面424a沿从光轴OA以第一斜率倾斜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反射表面424a可具有圆锥的形状,该圆锥具有指向光源410的顶点。
此外,第二反射表面424b从光出射表面425延伸。在这种情形下,当第二反射表面424b从光出射表面425延伸时,第二反射表面424b弯曲或成曲形。此外,第二反射表面424b从光出射表面425向第一反射表面424a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反射表面424b沿从光轴OA以第二斜率倾斜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斜率可小于第一斜率。
在这种情形下,光出射表面425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光。可在反射表面424上确定方位角。换句话说,方位角可对应于反射表面424的反射角。
例如,在从光源4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第一光L1从第二反射表面424b反射并且从光出射表面425输出。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可在光出射表面425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可从光出射表面425根据第一方位角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从驱动基板430反射第一光L1。
同时,在从光源4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第一光L1从第一反射表面424a反射并且从光出射表面425输出。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在光出射表面425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光出射表面425根据第二方位角来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7,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500包括光源510、光通量控制构件520和驱动基板530。光通量控制构件5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521和槽部5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520包括入射表面523、反射表面524、光出射表面525和后表面526。光出射表面525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525a和525b。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5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对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520,光出射表面525是球面。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连接到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来形成单球面。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从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弯曲。
换句话说,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从反射表面524延伸。此外,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沿从光轴OA以第三斜率倾斜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形下,随着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远离反射表面524,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和光源510的光轴OA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此外,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
此外,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从入射表面523延伸。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从入射表面523向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延伸。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从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弯曲。换句话说,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沿从光轴OA以第四斜率倾斜的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形下,随着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远离光入射表面523,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和光源510的光轴OA之间的距离可逐渐下降。此外,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可以是球面或非球面。
此外,光出射表面525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可在光出射表面525上确定方位角。换句话说,可依据光出射表面525从光源5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
例如,在从光源5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从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从反射表面524反射,并且在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一光出射表面525a根据第一方位角来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从驱动基板530反射第一光L1。
同时,在从光源5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从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从反射表面524反射,并且在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二光出射表面525b根据第二方位角来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8,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600包括光源610、光通量控制构件620和驱动基板630。光通量控制构件6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621和槽部6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620包括入射表面623、反射表面624、光出射表面625和后表面626。光出射表面625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625a和625b。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6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对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620,光出射表面625沿侧向上方向输出光。换句话说,光出射表面625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方位角彼此不同。此外,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在这种情形下,可在反射表面624和光出射表面625中的至少一个上确定方位角。例如,可依据光出射表面625从光源6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此外,可依据反射表面624从光源6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换句话说,方位角可对应于反射表面624的反射角。
例如,在从光源6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从第一光出射表面625a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从反射表面624反射,并且在第一光出射表面625a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一光出射表面625a根据第一方位角来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同时,在从光源6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从第二光出射表面625b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从反射表面624反射,并且在第二光出射表面625b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二光出射表面625b根据第二方位角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9,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700包括光源710、光通量控制构件720和驱动基板730。光通量控制构件7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721和槽部7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720包括入射表面723、反射表面724、光出射表面725和后表面726。光出射表面725可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725a和725b。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7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相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720,光出射表面725沿侧向下方向输出光。换句话说,光出射表面725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方位角彼此不同。此外,所有的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
在这种情形下,可在反射表面724和光出射表面725中的至少一个上确定方位角。例如,可依据光出射表面725从光源7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此外,可依据反射表面724从光源710的光轴OA的斜率来确定方位角。换句话说,方位角可对应于反射表面724的反射角。
例如,在从光源7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从第一光出射表面725a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从反射表面724反射,并且在第一光出射表面725a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一光出射表面725a根据第一方位角来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例如,在从光源7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从第二光出射表面725b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从反射表面724反射,并且在第二光出射表面725b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二光出射表面725b根据第二方位角来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10,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800包括光源810、光通量控制构件820和驱动基板830。光通量控制构件8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821和槽部8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820包括入射表面823、反射表面824、光出射表面825和后表面826。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8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相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820,光出射表面825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825a和823b以及至少一个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第一光出射表面825a从反射表面824延伸。第二光出射表面82b从入射表面823延伸。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在第一和第二光出射表面825a和825b之间延伸。
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将第一光出射表面825a连接到第二光出射表面825b。在这种情形下,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从第一光出射表面825a弯曲或成曲形。此外,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从第二光出射表面825b弯曲或成曲形。此外,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从光轴OA以第五斜率倾斜。在这种情形下,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平行于光轴OA。
在这种情形下,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彼此依次连接以将第一光出射表面825a连接到第二光出射表面825b。在这种情形下,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可从光轴OA以不同的斜率倾斜。
此外,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根据第三方位角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可沿侧向上方向或侧向下方向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第三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替换地,第三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可折射光。
例如,在从光源810生成第三光L3之后,从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输出第三光L3。在这种情形下,第三光L3可从反射表面824反射,并且在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三光出射表面825c根据第三方位角来输出第三光L3。在这种情形下,第三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替换地,第三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截面图。
参考图11,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900包括光源910、光通量控制构件920和驱动基板930。光通量控制构件9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921。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920包括入射表面923、反射表面924、光出射表面925和后表面926。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9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相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900,光通量控制构件920不接纳光源910。在这种情形下,后表面926与驱动基板930分隔。此外,在与后表面926的平面相同的平面上设置入射表面923。换句话说,入射表面923距驱动基板930的高度可与后表面926距驱动基板930的高度相同。此外,入射表面923可与光源910紧密接触。此外,入射表面923可与光源910分隔。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900还包括支撑构件940。支撑构件940将光通量控制构件920与驱动基板930分开。支撑构件940安装在驱动基板930上。在这种情形下,使用接纳孔941将支撑构件940设置在驱动基板930的中心部分。此外,支撑构件940通过接纳孔941接纳光源910。另外,支撑构件940与光通量控制构件920的边缘部分耦接。因此,光通量控制构件920与驱动基板930分隔对应支撑构件940的厚度的高度。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到第九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此外,图13是沿图12的线A-A’所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12和13,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包括背光单元20、显示面板31、面板控制基板33和35、面板导向装置(panel guide)37和上壳体39。
背光单元20生成和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背光单元20实现为根据实施例的直接型背光单元。背光单元20包括下盖板21、发光装置23以及至少一个光学片29。
下盖板21实现为具有开口顶表面的盒子的形状。下盖板21通过其上部来接纳发光装置20以支撑和保护发光装置23。此外,下盖板21支撑光学片29和显示面板31。在这种情形下,下盖板21可包括金属。例如,可通过弯曲金属板或使得金属板成曲形来形成下盖板21。在这种情形下,随着金属片弯曲或成曲形,可在下盖板21中形成发光装置23的插入空间。
发光装置23包括驱动基板25、多个光源26以及多个光通量控制构件27。
驱动基板25支撑光源26和光通量控制构件27。此外,驱动基板25控制光源26的驱动。换句话说,驱动基板25将驱动信号传送到光源26。
光源25安装在驱动基板25上。在这种情形下,在驱动基板25上,以预定的距离分布光源26。例如,可以网格结构布置光源26。此外,将光源26电连接到驱动基板25。
每一光通量控制构件27单独覆盖每一光源26。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27可具有上面的结构。光通量控制构件27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从光源26生成的光。
光学片29改进从发光装置23入射到其上的光的特性以允许光通过。在这种情形下,例如,光学片29可包括偏光片、棱镜片或扩散片。
显示面板31通过使用从背光单元20输入的光来显示图像。显示面板31通过其底部表面安装在背光单元20上。
虽然未示出,但是显示面板31包括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基板和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C/F)基板、以及在TFT基板和C/F基板之间插入的液晶层,TFT基板和C/F基板彼此相对并且以均匀保持液晶层间隙(cell gap)的方式来彼此连结。TFT基板改变液晶层上的液晶的排列。因此,TFT基板改变穿过光学片的光的透射率。TFT基板具有如下结构:在该结构中,形成多个栅极线,并且形成与栅极线交叉的多个数据线,并且在栅极线和数据线之间的交叉区域形成薄膜晶体管。彩色滤光片基板允许穿过液晶层的光表达为具有预定颜色的光。
面板控制基板33和35被设置为控制显示面板31。面板控制基板33和35包括栅极驱动基板33和数据驱动基板35。在这种情形下,面板控制基板33和35通过覆晶薄膜(chip onfilm,COF)电连接到显示面板31。在这种情形下,可用带载封装(tape carrier package,TCP)来代替COF。
面板导向装置27支撑显示面板31。面板导向装置27插入在背光单元20和显示面板31之间。
上壳体39围绕显示面板31的边缘部分。此外,上壳体39可与面板导向装置37耦接。
根据本实施例,光通量控制构件27根据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光,使得从光源26生成的光可以在更宽的范围内扩散。因此,发光装置23可以有效地朝向显示面板31照射光。因此,即使在背光单元20中不增加光源26的数目,也可以确保显示装置10的性能。此外,可以减少背光单元20和显示面板31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可以减少显示装置10的厚度。因此,可以确保显示装置10的亮度的均匀性,并且可以以小尺寸实现显示装置10。
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发光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15是沿图14的第一方向所取的截面图。图16是沿图14的第二方向所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14、15和16,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0包括光源1010、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和驱动基板1030。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在其中形成有凹部1021和槽部1022。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包括入射表面1023、反射表面1024、光出射表面1025和后表面1036。在下文中,由于上面的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装置100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相应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具有各向异性结构。换句话说,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具有平面对称结构,而非线对称结构。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102在第一方向上具有较短的长度,并且在第二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和第二方向垂直于光源1010的光轴OA。此外,第一和第二方向彼此垂直。换句话说,当从平面图中观察时,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可具有椭圆形的形状。此外,当从平面图中观察时,凹部1021可具有椭圆形的形状。
在这种情形下,定义了第一和第二对称表面。第一对称表面是从光源1010的光轴OA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平面。第二对称表面是从光源1010的光轴OA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平面。换句话说,在第一和第二对称表面上设置光源1010的光轴OA。在光源1010的光轴OA上,第一对称表面穿越第二对称表面。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对称表面的面积超过第一对称表面的面积。
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具有关于第一和第二对称表面中的每一个的平面对称结构。换句话说,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可通过第一对称表面分割成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可通过第二对称表面分割成两个相等的部分。
根据本实施例,光源1010生成光。以后,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根据方向以相互不同的方位角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随着光从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行进,从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输出的光的方位角可逐渐减小。
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根据基于第一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光。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沿基于第一方向的侧向上方向和侧向下方向中的一个输出光。换句话说,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可根据方位角沿侧向上方向输出光。此外,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可根据方位角沿侧向下方向输出光。详细地,光通量控制构件1020可根据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沿侧向上方向输出光,并且根据方位角中的另一方位角沿侧向下方向输出光。此后,驱动基板1030可反射光。
例如,在从光源1010生成第一光L1之后,从第一光出射表面1025a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光L1从反射表面1024反射,并且在第一光出射表面1025a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一光出射表面1025a根据第一方位角来输出第一光L1。在这种情形下,第一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从驱动基板1030反射第一光L1。
同时,在从光源1010生成第二光L2之后,从第二光出射表面1025b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光L2可从第一反射表面1024a反射,并且在第二光出射表面1025b上折射。在这种情形下,从第二光出射表面1025b根据第二方位角输出第二光L2。在这种情形下,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此外,第二方位角可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此外,可从驱动基板1030反射第二光L2。
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透视图。此外,图18是沿图17的线B-B’所取的截面图。
参考图17和18,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包括背光单元70、显示面板81、面板控制基板83和85、面板导向装置87和上壳体89。此外,背光单元70包括下盖板71、发光装置73和至少一个光学片79。在下文中,由于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的部件类似于上述的先前实施例的部件,所以为了避免冗余将省略其细节。
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发光装置73包括多个驱动基板75、多个光源76和多个光通量控制构件77。
在驱动基板75彼此平行延伸的同时,驱动基板75沿第一方向彼此分开。在这种情形下,驱动基板75沿第二方向延伸。在这种情形下,驱动基板75可具有沿第二方向纵向形成的条状。此外,可依据显示面板81的面积来确定驱动基板75的数目。在这种情形下,可通过对应于第一方向的宽度和对应于第二方向的长度来确定显示面板81的面积。可依据显示面板81的宽度来确定对应于每一驱动基板75的第一方向的宽度。在这种情形下,每一驱动基板75的宽度可在约5mm到约3cm的范围内。此外,可依据显示面板81的长度来确定对应于每一驱动基板75的第二方向的长度。
驱动基板75支撑光源76和光通量控制构件77。此外,驱动基板75控制光源75的驱动。换句话说,驱动基板75将驱动信号传送给光源76。
光源76安装在驱动基板75上。在这种情形下,在光源76形成线的同时,光源76在驱动基板75上沿第二方向设置。换句话说,光源76以彼此成线的方式安装在驱动基板75上。光源76在相关的驱动基板75上彼此分开预定的距离。在这种情形下,安装在同一驱动基板75上的光源76之间的第一距离D1小于安装在两个相邻的驱动基板75上的光源76之间的第二距离D2。例如,第二距离D2可以比第一距离D1大约1.3倍到约10倍。
光源76电连接到驱动基板75。此外,在驱动基板75的控制下驱动光源76以生成光。
每一光通量控制构件77单独覆盖每一光源26。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77可具有以上根据实施例描述的结构。换句话说,光通量控制构件77扩散从光源76生成的光。在这种情形下,相比于光通量控制构件77沿第一方向扩散光的情形,光通量控制构件77较少沿第二方向扩散光。在这种情形下,光通量控制构件77可折射光。
此外,根据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60,下盖板71将从光通量控制构件77输出的光反射。在这种情形下,下盖板71将从光通量控制构件77沿基于第一方向的侧向下方向输出的光进行反射。在这种情形下,下盖板71可根据至少一个方位角来反射光。此外,下盖板71可完全反射光。此外,下盖板71可沿侧向上方向反射光。结果,通过在金属板上涂覆反射材料而形成下盖板71。替换地,通过在金属板上安装反射结构而形成下盖板71。
根据本实施例,光通量控制构件77根据基于第一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来输出光,使得从光源76生成的光可在较宽的范围内扩散。因此,发光装置73可以有效地朝向显示面板81照射光。因此,即使在背光单元20中不增加光源76的数目,也可以确保显示装置60的性能。此外,可以减少背光单元70和显示面板81之间的距离。换句话说,可以减少显示装置60的厚度。因此,可以确保显示装置60的亮度的均匀性,并且可以以小尺寸来实现显示装置60。
同时,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仅是例示性的并且不限制本公开。换句话说,本发明所属的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知道:在不脱离实施例的实质特点的范围内可执行未例示的各种修改和应用。

Claims (3)

1.一种发光装置,包括:
驱动基板;
光源,所述光源连接到所述驱动基板;以及
光通量控制构件,从所述光源生成的光入射到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上,
其中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
入射表面,所生成的光入射到所述入射表面上;
反射表面,所述反射表面反射入射光;以及
光出射表面,所述光出射表面根据基于垂直于连接所述入射表面的中心与所述反射表面的中心的中心轴的一个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所反射的光,
其中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槽部,
其中所述槽部在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的下部中形成,
其中所述槽部接收所述光源的整个部分,
其中所述入射表面是所述槽部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入射表面直接与所述光源接触,
其中所述反射表面包括第一反射表面和第二反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表面从所述光源的光轴延伸,所述第一反射表面从所述光轴以第一斜率倾斜,并且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具有圆锥的形状,其中所述圆锥具有指向所述光源的顶点,
其中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光出射表面延伸,当从所述光出射表面延伸时所述第二反射表面弯曲或成曲形,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光出射表面向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延伸,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弯曲,并且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光轴以第二斜率倾斜,
其中所述第二斜率小于所述第一斜率,
其中所述光出射表面包括:
第一光出射表面,所述第一光出射表面从所述第二反射表面延伸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折射所反射的光;和第二光出射表面,所述第二光出射表面从所述入射表面延伸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另一个方位角折射所反射的光,
其中所述驱动基板是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上涂覆反射材料来形成的,
其中所述第二反射表面反射所述光中包含的第一光,所述第一光出射表面折射所述第一光,所述第一光出射表面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第一方位角输出所述第一光,其中所述第一方位角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并且所述驱动基板反射所述第一光,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反射所述光中包含的第二光,所述第二光出射表面折射所述第二光,所述第二光出射表面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第二方位角输出所述第二光,其中所述第二方位角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其中所述反射表面沿侧向上方向和侧向下方向反射光,
其中所述光出射表面沿侧向上方向和侧向下方向出射光。
2.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驱动基板;
光源,所述光源连接到所述驱动基板;
光通量控制构件,从所述光源生成的光入射到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上;以及
显示面板,从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输出的光入射到所述显示面板上,
其中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
入射表面,所生成的光入射到所述入射表面上;
反射表面,所述反射表面反射入射光;以及
光出射表面,所述光出射表面根据基于垂直于连接所述入射表面的中心与所述反射表面的中心的中心轴的一个方向的至少两个方位角,输出所反射的光,
其中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包括槽部,
其中所述槽部在所述光通量控制构件的下部中形成,
其中所述槽部接收所述光源的整个部分,
其中所述入射表面是所述槽部的内表面,
其中所述入射表面直接与所述光源接触,
其中所述反射表面包括第一反射表面和第二反射表面,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表面从所述光源的光轴延伸,所述第一反射表面从所述光轴以第一斜率倾斜,并且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具有圆锥的形状,其中所述圆锥具有指向所述光源的顶点,
其中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光出射表面延伸,当从所述光出射表面延伸时所述第二反射表面弯曲或成曲形,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光出射表面向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延伸,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弯曲,并且所述第二反射表面从所述光轴以第二斜率倾斜,
其中所述第二斜率小于所述第一斜率,
其中所述光出射表面包括:
第一光出射表面,所述第一光出射表面从所述第二反射表面延伸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一个方位角折射所反射的光;和第二光出射表面,所述第二光出射表面从所述入射表面延伸并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另一个方位角折射所反射的光,
其中所述驱动基板是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上涂覆反射材料来形成的,
其中所述第二反射表面反射所述光中包含的第一光,所述第一光出射表面折射所述第一光,所述第一光出射表面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第一方位角输出所述第一光,其中所述第一方位角大于或等于180°并且小于360°,并且所述驱动基板反射所述第一光,
其中所述第一反射表面反射所述光中包含的第二光,所述第二光出射表面折射所述第二光,所述第二光出射表面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方位角中的第二方位角输出所述第二光,其中所述第二方位角大于或等于0°并且小于180°,
其中所述反射表面沿侧向上方向和侧向下方向反射光,
其中所述光出射表面沿侧向上方向和侧向下方向出射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接纳所述驱动基板并朝向所述显示面板反射所输出的光。
CN201310339437.3A 2012-08-08 2013-08-06 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5763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20086889A KR102023540B1 (ko) 2012-08-08 2012-08-08 광속 제어 부재, 발광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KR10-2012-0086889 2012-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6384A CN103576384A (zh) 2014-02-12
CN103576384B true CN103576384B (zh) 2018-10-26

Family

ID=5004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39437.3A Active CN103576384B (zh) 2012-08-08 2013-08-06 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546774B2 (zh)
KR (1) KR102023540B1 (zh)
CN (1) CN1035763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009860A (ko) * 2013-07-17 2015-01-27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광 확산 렌즈, 이를 구비한 발광 디바이스
KR102174249B1 (ko) * 2014-01-17 2020-11-0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광속제어부재, 발광장치 및 표시장치
KR20150116665A (ko) * 2014-04-08 2015-10-16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프라이머리 옵틱 렌즈 및 이를 구비한 차량용 램프
CN105867013A (zh) * 2015-01-24 2016-08-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以及光源模组
KR20170025396A (ko) * 2015-08-28 2017-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형 확산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조명 장치
JP6869667B2 (ja) * 2016-08-31 2021-05-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826325B1 (ko) * 2017-05-08 2018-02-07 주식회사 제이텍 확산렌즈 및 이를 채용한 발광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4713A (en) * 1955-08-15 1959-05-05 Campbell James Harold Power and time board
EP1255132B1 (en) * 2001-05-04 2005-08-31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Lens for light-emitting devices
TW200719020A (en) * 2005-11-04 2007-05-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Direct type back light module
CN102282416A (zh) * 2009-11-04 2011-12-14 纳卢克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GB2484713A (en) * 2010-10-21 2012-04-25 Optovate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8713A (en) * 1925-03-09 1926-11-11 Crane Packing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ndensers
KR101080355B1 (ko) * 2004-10-18 2011-1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발광다이오드와 그 렌즈
EP2757401A1 (en) * 2005-04-26 2014-07-23 LG Innotek Co., Ltd. Optical lens,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using the optical lens, and backlight unit
KR101221066B1 (ko) * 2006-10-30 2013-02-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측면 방출 렌즈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액정표시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84713A (en) * 1955-08-15 1959-05-05 Campbell James Harold Power and time board
EP1255132B1 (en) * 2001-05-04 2005-08-31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Lens for light-emitting devices
TW200719020A (en) * 2005-11-04 2007-05-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Direct type back light module
CN102282416A (zh) * 2009-11-04 2011-12-14 纳卢克斯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
GB2484713A (en) * 2010-10-21 2012-04-25 Optovate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40020465A (ko) 2014-02-19
US9546774B2 (en) 2017-01-17
CN103576384A (zh) 2014-02-12
KR102023540B1 (ko) 2019-09-24
US20140043826A1 (en) 201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6384B (zh) 光通量控制构件、发光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5572963B (zh) 一种显示器及其导光板
KR10050608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04508364B (zh) 用于控制光通量的构件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以及发光装置
CN104487887B (zh) 显示装置和发光装置
EP3015884B1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lens, and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apparatus
TWI626482B (zh) 可切換視角的背光單元
US9028128B2 (en) Side-edge backlight module
CN107850806A (zh) 侧光型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5527672B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2005196178A (ja) 液晶表示素子のバックライト構造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CN105867014B (zh) 背光单元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9684113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428736A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I484262B (zh) 控制光通量之元件、顯示裝置以及光發射裝置
KR20140141304A (ko) 라운드 다각패턴을 가진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CN108594527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JP2017103187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2008002271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080029284A (ko) 광원 어셈블리, 이를 포함하는 백 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이들을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53386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774572B1 (ko) 표시장치
TWI408462B (zh)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KR20110065043A (ko) 선택 반사투과형 편광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EXSB Decision made by sipo to initiate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6

Address after: 168 Changsheng North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Leyu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INNOTEK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