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5055B -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 Google Patents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5055B
CN103575055B CN201310345441.0A CN201310345441A CN103575055B CN 103575055 B CN103575055 B CN 103575055B CN 201310345441 A CN201310345441 A CN 201310345441A CN 103575055 B CN103575055 B CN 1035750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means
section
function
light sourc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454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5055A (zh
Inventor
筧仁志
大和康成
岡部诚
铃木和贵
前田剛
米田俊之
上田智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750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50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50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50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23/00Advertising on or in specific articles, e.g. ashtrays, letter-boxes
    • G09F23/0058Advertising on or in specific articles, e.g. ashtrays, letter-boxes on electrical household appliances, e.g. on a dishwasher, a washing machine or a refrigerat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13/00Illuminated signs; Luminous advertising
    • G09F13/04Signs, boards or panels, illuminated from behind the insigni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36Visual displays
    • F25D2400/361Interactive visual display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在本发明的操作装置中,多个显示要素(9)的至少一部分将至少3个区段(10、11、12)形成为一列,将与形成3个区段(10、11、12)中的位于中央的区段(11)的至少一个显示要素(9)相对应而设置的光源(15)配置成光轴与列的列方向大致垂直,从而在使用者的视线朝向变化时,光源(15)的发光部进入使用者的视野的频度降低,因此降低了显示要素(9)的阅读难度。

Description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操作装置以及装载了该操作装置的冷藏冷冻库。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冷藏冷冻库中,为了应对饮食生活的多样化而具有不同温度带的多个箱室的冷藏冷冻库成为主流。
并且,在这种冷藏冷冻库中,使用者能够自由地设定功能、例如能够自由地设定改变各箱室的温度、性能等的功能。例如,使用者能够设定将各箱室的温度降低或者提高规定温度的功能、或使性能临时地变化为冷却能力提高的速冻模式的功能、使性能变化为抑制功耗的节电模式的功能。另外,例如在具有温度切换室的冷藏冷冻库中,使用者能够自由地设定使性能变化为箱室的温度成为冰点以上的冷藏模式或箱室的温度低于冰点的冷冻模式的功能。
并且,在这种冷冻冷藏库中,在门的表面设置操作装置,使用者通过操作该操作装置能够选择并设定功能、或更详细地设定所选择的功能。
操作装置具有:表面部件,设置有具有记载部的层,该记载部例如通过印刷等记载有图案、文字等显示要素;显示单元,配置在表面部件的背面侧,点亮发光二极管(LED)等光源而在表面部件中显示显示要素;以及按钮等输入单元,供使用者进行功能的选择或设定、所选择的功能进行作用的箱室的设定、所选择的功能变化的温度的设定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47550号公报(段落[0021]-[0023]、图3)
发明内容
在以往的冷藏冷冻库的操作装置中,将光源配置为光轴与使用者的视线相对,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点:光源的发光部进入使用者的视野,使用者难以读出图案、文字等显示要素。
另外,即使将光源配置为使光轴不与使用者的视线相对、即光轴与表面部件的表面平行,从光源发射的光以光轴为中心而具有扩散角,因此依然存在如下问题点:光源的发光部进入使用者的视野,使用者难以读出图案、文字等显示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而作出的,获得一种降低显示要素的阅读难度的操作装置和装载了该操作装置的冷藏冷冻库。
本发明的操作装置,至少具备:层,具有多个记载部,该记载部通过透射部以及非透射部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形状来记载用于操作的信息;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层的背面侧,具有与所述记载部相对置的面,从所述面发射所入射的光;以及多个光源,针对所述记载部的每一个至少设置一个,被配置为光轴与所述层大致平行,对所述发光构件入射光,其中,所述多个记载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至少3个区段,所述3个区段形成为一列,关于所述3个区段,在描绘出作为包含该3个区段的图形且是全周长度最小的图形的情况下,该图形形成为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宽度尺寸,与形成所述3个区段中的位于中央的区段的至少一个所述记载部相对应而设置的所述光源,被配置成光轴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大致垂直。
在本发明的操作装置中,多个记载部的至少一部分将至少3个区段形成为一列,与形成3个区段中的位于中央的区段的至少一个记载部相对应而设置的光源配置成光轴与列的列方向大致垂直,由此,在使用者的视线的朝向变化了时,降低光源的发光部进入使用者的视野的频度,因此降低了显示要素的阅读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装载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冷藏冷冻库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显示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不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显示用于选择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6是卸下显示用于选择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第1层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7是存在显示用于选择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第1层的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8是在示出显示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
图9是表示选择设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选择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而解除设定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在中途中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的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是表示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正面视觉辨认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点亮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的第1光源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的图。
图14是表示比较例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下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上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
图15是表示比较例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上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下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的视觉辨认顺序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选择区段的显示状态的变形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选择区段的显示状态的变形例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设定区段的变形例的图。
图20是表示用于中止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的图标的变形例的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导光板一体化时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2是在示出显示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下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上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上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下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
图25是在示出显示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
图26是在示出显示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不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
图2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冷藏冷冻库;2:冷藏室;2a、2b:门;3:制冰室;4:温度切换室;5:冷冻室;6:蔬菜室;7:操作装置;8:表面部件;8a:第1层;8b:第2层;8c:具有透射性的构件;9:显示要素;10:功能选择区段;10a:图标;10b:图标;11:功能说明区段;11a:文字;11b:图案;12:功能设定区段;12a:图标;12b:文字;12c:图标;13:显示单元;14:印刷基板;15:第1光源;16:导光板;17:遮蔽壁;18:输入单元;19:第2光源;20:标记;A:区域;B:槽部或者孔部;C:凸部;D:散光图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操作装置。
此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说明操作装置装载于冷藏冷冻库的例子,但本发明的操作装置包括装载于具有与所说明的冷藏冷冻库不同的结构的冷藏冷冻库、其它设备的操作装置。另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适当地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例如,“正面”、“背面”、“上”、“下”、“左”、“右”等),但是并非通过这些术语来限定本发明。另外,在各图中,对同一构件或者同一部分附加相同标记。另外,关于细微的结构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图示。另外,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了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
(冷冻冷藏库的结构)
首先,说明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冷藏冷冻库的结构。
图1是装载有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冷藏冷冻库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冷藏冷冻库1具有冷藏室2、制冰室3、温度切换室4、冷冻室5以及蔬菜室6。在冷藏室2设置有门2a、2b。门2a、2b能够通过以铰链为中心进行旋转来开闭。制冰室3在内部具有储冰盒,提供给设置于冷藏室2内的罐内的水被自动地制冰并储存。温度切换室4能够切换冷藏模式和冷冻模式,能够设定为任意的温度。在设置于冷藏室2的门2a的表面设置操作装置7。此外,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冷藏冷冻库1的正面方向记为“表面侧”,将背面方向记为“背面侧”。
(操作装置的结构)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结构。
图2是表示显示有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如图2所示,在操作装置7的表面设置表面部件8。在表面部件8显示多个显示要素9。通过控制单元(未图示)点亮设置在表面部件8的背面侧的显示单元的光源,从而对显示要素9进行显示。在显示要素9的各个中记载操作所需的信息。显示单元设置在显示要素9的各个中。
显示要素9的至少一部分按所记载的信息的每个用途被归纳,形成功能选择区段10(此外,功能选择区段10相当于由至少包含本发明中的“记载有用于选择功能的信息的记载部”的“记载部”所形成的“区段”。)、功能说明区段11(此外,功能说明区段11相当于由至少包含本发明中的“记载有用于说明功能的信息的记载部”的“记载部”所形成的“区段”。)、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此外,功能设定区段12相当于由至少包含本发明中的“记载有用于设定功能的信息的记载部”的“记载部”所形成的“区段”。)。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设置为一列。此外,在该例子中,表示了各区段设置为纵向一列的情况,但是也可以设置为横向一列,另外也可以在其它方向上设置为一列。
在功能选择区段10中例如显示:用于使用者接触而开始设定功能的动作的图标10a;以及针对所设定的每个功能设置、用于选择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10b。
在功能说明区段11中例如显示:用于说明与使用者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当的功能且询问是否设定该功能的文字11a;以及用于说明与使用者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当的功能所作用的箱室的图案11b。
在功能设定区段12中例如显示:用于设定或者解除使用者接触而选择了的功能的图标12a;以及用于向使用者告知功能被设定或者解除了的文字12b。
各显示要素9也可以显示在区段内的不同位置。例如,在图2中,在功能说明区段11中,文字11a显示在图案11b的上侧,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图案11b也可以显示在文字11a的上侧。在文字11a显示在图案11b的上侧的情况下,强调图标10b与文字11a的关联性。另外,在图案11b设置在文字11a的上侧的情况下,强调图标10b与图案11b的关联性。
在表面部件8中既可以显示也可以不显示形成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的显示要素9以外的显示要素9。在该例子中,在功能设定区段12的下侧设置用于设定与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以外的功能或者更详细地设定所选择的功能的显示单元、输入单元等。这些显示单元、输入单元既可以设置在功能选择区段10的上侧、各区段间,也可以设置在离开区段的列的位置。
图标10a设置在功能选择区段10的中央,始终显示而始终能够进行视觉辨认。图标10a具有作为使用者设定功能时最先接触的输入单元的功能。
图标10b也同样地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使用者通过接触图标10b来选择所设定的功能。在图标10b中记载选择图标10b时所设定的功能本身或使得联想使用功能的场面的图案。
针对每个图标10b各准备一文字11a。在使用者选择了图标10b时,显示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文字。
图案11b显示与使用者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所作用的箱室,供使用者进行识别。
这样,通过文字11a、图案11b来说明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因此使用者即使不读操作说明书等也能够识别设定了功能时的作用。此外,文字11a和图案11b根据需要也可以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
在图标12a中记载“はい”、“いいえ”等的符号(字)。图标12a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使用者通过选择接触“はい”、“いいえ”等的符号(字)以回答文字11a,从而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被设定或者解除。
在选择了图标12a时,在文字12b中记载告知使用者功能被设定或者解除的情况的文字。通过显示文字12b,使用者能够识别操作的完成。此外,在图2中,示出了记载告知功能被设定了的文字的情况。既可以记载告知功能被解除了的文字,也可以记载告知功能被设定了的文字和告知功能被解除了的文字这两者。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不显示文字12b,本发明的操作装置还包含不显示文字12b的操作装置。此外,文字12b根据需要也可以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
(表面部件和显示单元的结构)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显示单元的结构。
首先,使用图3说明表面部件和不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结构。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不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如图3所示,显示单元13设置在表面部件8与印刷基板14之间。
在表面部件8中设置记载有操作装置7的基本颜色、花纹的第1层8a、以及记载有显示要素9的第2层8b。第1层8a设置在表面部件8的最表面侧,第2层8b设置在第1层8a的背面侧。在第2层8b形成透射部,通过透射部的形状来记载各显示要素9(此外,第2层8b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层”。另外,第2层8b的记载有显示要素9的各区域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记载部”。)。第1层8a和第2层8b与树脂等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一体成形。此外,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只要具有透射性即可,例如也可以是玻璃等。另外,既可以对全部显示要素9只设置一个表面部件8,也可以例如针对每个区域、显示要素9的每个方式而设置表面部件8。另外,第2层8b既可以通过非透射部的形状来记载各显示要素9,也可以将透射部和非透射部的形状适当地灵活使用来记载各显示要素9。另外,也可以形成透射性高的透射部和透射性低的透射部,并通过透射性高的透射部、透射性低的透射部的形状来记载各显示要素9。
显示单元13具有第1光源15、导光板16以及遮蔽壁17(此外,导光板16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发光构件”。)。对表面部件8的第2层8b的每个显示要素9各设置一个显示单元13。针对每个显示单元13设置一个或者多个第1光源15,第1光源15的光轴设置为与表面部件8的表面平行。另外,导光板16通过反射作用将来自设置于侧方的第1光源15的光折弯90°,向表面部件8侧发出面状的光。表面部件8由于成形上的制约而具有某个程度的、例如2mm以上的厚度。表面部件8也可以与设置在背面侧的导光板16一体化。表面部件8与导光板16一起作为导光层而发挥功能。此外,第1光源15能够改变亮度地点亮。
在第1光源15灭灯的情况下,由第1层8a来隐藏记载在第2层8b的显示要素9,使用者无法视觉辨认显示要素9。另一方面,在第1光源15点亮的情况下,光透射第2层8b的透射部,从而记载在第2层8b的显示要素9浮到第1层8a的表面。另外,在各显示单元13之间设置遮蔽壁17,能够单独地显示显示要素9。此外,通过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的一部分光还到达第2层8b的显示要素9之间的区域,但是在各显示要素9通过透射部的形状来记载的情况下,在第2层8b的显示要素9之间的区域形成非透射部,因此能够更清楚地只显示设置有点亮着的第1光源15的显示要素9。
接着,使用图4说明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9的显示单元的结构。此外,关于显示图标10b、即用于选择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结构将后述。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如图4所示,显示单元13具有第1光源15、导光板16、遮蔽壁17以及输入单元18。
输入单元18是静电电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极。输入单元18安装在印刷基板14的表面。输入单元18设置在针对每个显示要素9而设置的导光板16的背面侧。输入单元18在使用者接触到表面部件8的显示有显示要素9的区域时,经由表面部件8和导光板16检测静电电容值变化的情况,并向控制单元(未图示)发送信号。
接着,使用图5~图7说明显示图标10b、即用于选择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结构。
图5是表示显示用于选择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图6是除去显示用于选择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第1层的状态下的主视图。如图5、6所示,显示图标10b的显示单元13除了第1光源15、导光板16、遮蔽壁17以及输入单元18之外,还具有第2光源19。第2光源19在与设置有第2光源19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为设定状态时被点亮。第2光源19发射与第1光源15不同颜色的光。第2光源19在导光板16的左上设置成光轴与表面部件8的表面垂直。
图7是存在显示用于选择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的第1层的状态下的主视图。如图7所示,从第2光源19的光源发射的光透过第2层8b的透射部,从而标记20浮到第1层8a。控制单元(未图示)在点亮第1光源15而显示图标10b时,在与该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被设定的情况下,点亮第2光源19。另外,控制单元(未图示)在功能的设定被解除了的情况下,不点亮第2光源19。
(第1光源的配置)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第1光源的配置。
图8是在示出显示有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如图8所示,在表面部件8中,将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设置为纵向一列,第1光源15从与该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在该例子中为左右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此外,在各区段设置为横向一列的情况下,第1光源15从上下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
(操作装置的动作)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动作。
首先,说明选择并设定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时的动作。图9是表示选择并设定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
步骤901是操作前的状态。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图标10a的第1光源15始终点亮,设为始终能够视觉辨认图标10a。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图标10a以外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灭灯,设为不能进行视觉辨认。通过进行这样动作,能够抑制待机中的功耗。当使用者接触到图标10a时,进入步骤902。
在步骤902中,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位于功能选择区段10的图标10a以外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全部点亮,设为能够对全部的图标10b进行视觉辨认。当使用者接触到图标10b时,进入步骤903。
在步骤903中,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文字11a的第1光源15点亮,设为能够视觉辨认文字11a。另外,同时在需要显示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发挥作用的箱室的情况下,将设置在图案11b的全部第1光源15点亮。此时,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第1光源15的亮度,以使得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发挥作用的箱室所对应的图案11b的区域亮显示,与除此以外的箱室相对应的图案11b的区域暗显示。另外,同时,将设置在图标12a的第1光源15点亮,设为能够视觉辨认图标12a。当使用者接触到记载为“是”的图标12a时,进入步骤904。这样,通过设置在选择图标10b之后确认是否设定的步骤,使用者能够一边操作一边决定是否进行功能的设定。
此外,在图9中示出了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所选择的图标10b以外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灭灯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为将设置在所选择的图标10b以外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点亮的状态。另外,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第1光源15的亮度以使得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发挥作用的箱室以外的箱室所对应的图案11b的区域暗显示,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控制第1光源15以使得不显示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发挥作用的箱室以外的箱室所对应的图案11b的区域。
在步骤904中,控制单元(未图示)点亮设置在文字12b的第1光源15,设为能够视觉辨认文字12b。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该状态维持规定时间(例如5秒),进入步骤905。此外,在图9中,控制单元(未图示)控制第1光源15的亮度以使得图案11b的全部区域亮显示,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控制第1光源15的亮度以使得图案11b维持步骤903的状态。另外,也可以控制第1光源15的亮度以使得不显示图案11b。
在步骤905中,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与所设定的功能相对应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和第2光源19点亮,设为能够视觉辨认图标10b和标记20。在之后使用者哪个显示要素9都不接触而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0秒)的情况下,回到步骤901。此外,在图9中示出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全部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点亮的情况,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将设置在功能被设定了的图标10b以外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灭灯。
此外,也可以适当地变更配置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的顺序。另外,也可以不将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连续配置。这样,在以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功能设定区段12的顺序连续配置的情况下,以使用者操作时进行视觉辨认的顺序来配置区段,使用者能够以自然的流程一边确认功能的内容一边进行操作。另外,使用者不会迷惑接下来接触哪个显示要素9好,不会感到紧张。
接着,说明选择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而解除设定时的动作。图10是表示选择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来解除设定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关于与选择功能来设定时的动作重复的说明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
在步骤1001中,当使用者接触到图标10a时,进入步骤1002。
在步骤1002中,控制单元(未图示)除了将设置在全部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点亮之外,还将设置在功能被设定了的图标10b的第2光源19点亮。当使用者接触到功能被设定了的图标10b时进入到步骤1003。
在步骤1003中,控制单元(未图示)与步骤903同样地,将设置在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文字11a的第1光源15点亮,设为能够视觉辨认文字11a。另外,在需要同时显示与所选择的图标10b相对应的功能发挥作用的箱室的情况下,将设置在图案11b的全部第1光源15点亮。另外,同时将设置在图标12a的第1光源15点亮,设为能够视觉辨认图标12a。当使用者接触到记载为“いいえ”的图标12a时,进入步骤1004。此外,当使用者接触到记载为“はい”的图标12a的情况下,进入步骤904。
在步骤1004中,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功能被解除了的图标10b的第2光源19灭灯。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该状态维持规定时间(例如5秒),进入步骤1005。此外,在图10中示出控制单元(未图示)没有将设置在文字12b的第1光源15点亮的情况,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也可以如下:例如在文字12b中记载了“解除了设定”这样的文字的情况下,将设置在文字12b的第1光源15点亮,设为能够视觉辨认“解除了设定”这样的文字。
在步骤1005中,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全部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点亮,设为能够视觉辨认全部的图标10b。在之后使用者哪个显示要素9都不接触而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0秒)的情况下,回到步骤1001。
接着,说明在中途中止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时的动作。图11是示出在中途中止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变化的一个例子的图。此外,关于与选择并设定功能时的动作、选择功能而解除设定时的动作重复的说明,适当简化或者省略。
在步骤1101中,当使用者接触到图标10a时,进入步骤1102。
在步骤1102中,当使用者接触到想设定或者解除功能的图标10b时,进入步骤1103。此外,在图11中示出使用者接触到想要解除功能的图标10b的情况。
在步骤1103中,控制单元(未图示)与步骤903或者步骤1003同样地控制第1光源15以及第2光源19。使用者在对文字11a、图案11b进行视觉辨认而发觉功能选择的错误等、想到要中止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的情况下,接触图标10a。控制单元(未图示)识别出向图标10a的接触时,进入步骤1104。通过这样地准备用于中止设定或者解除的图标,使用者能够一边操作是否进行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一边决定。
在步骤1104中,控制单元(未图示)将显示要素9的显示状态恢复为步骤1102的显示状态。在之后使用者哪个显示要素9都不接触而经过了规定时间(例如30秒)的情况下,回到步骤1101。
(操作装置的作用)
首先,作为以往的操作装置而示出比较例1以及比较例2,说明各比较例中的作用。
首先,使用图12以及图13来说明比较例1。图12是示出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正面视觉辨认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图13是表示将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的第1光源点亮时的显示要素的显示状态的图。如图12所示,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以光轴与表面部件8的表面垂直的方式设置第1光源15。因此,使用者从正面视觉辨认显示要素9时,使用者的视线与第1光源15的光轴相对,导致产生如图13所示那样的第1光源15的发光部的球现,存在使用者难以读取显示要素9这样的问题点。
接着,使用图14以及图15来说明比较例2。图14是表示比较例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下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上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图15是表示比较例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上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下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比较例2的操作装置与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不同,以光轴与表面部件8的表面平行的方式设置第1光源15。因此,使用者从正面视觉辨认显示要素9时,使用者的视线不会与第1光源15的光轴相对,不会产生如图13所示那样的球现现象。但是,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在设置于上方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设置在导光板16的上侧的情况、设置于下方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设置在导光板16的下侧的情况下,从第1光源15发射的光以光轴为中心而具有扩散角,因此使用者的视线与扩散了的光的一部分相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缓和了如图13所示那样的球现现象,但是第1光源15的发光部依然进入使用者的视野,存在使用者难以读到显示要素9这样的问题点。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作用。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的视觉辨认顺序的图。此外,在图16中示出文字11a显示在图案11b的上侧的情况和图案11b显示在文字11a的上侧的情况这两者。如图16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按照使用者的视觉辨认顺序设置为一列。即,使用者在设定功能时,按照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功能设定区段12的顺序来移动视线。
功能说明区段11设置在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因此,在对功能选择区段10进行视觉辨认时的使用者的视线朝上、在对功能设定区段12进行视觉辨认时的使用者的视线朝下。通过这样构成,使用者能够从大致正面对显示在功能说明区段11的文字11a、图案11b进行视觉辨认,能够以喜欢的姿势确认功能的说明。另外,3个区段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心与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能够使视线的上下移动上下大致均等。此外,这里所说的标准身高意味着女性的平均身高(20~60岁女性身高中的、除掉上下5%后的平均值),例如在日本是160cm左右。因此,功能说明区段11离设置面的高度,例如在日本可以设为约130~150cm,以使得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
并且,与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以及比较例2的操作装置不同,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如图8所示,第1光源15的光轴与表面部件8的表面平行,且配置在与区段的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在该例子中为左右方向。
通过这样构成,使用者的视线不会与第1光源15的光轴相对,能够防止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那样的球现现象,因此降低了显示要素9的阅读难度。
另外,关于3个区段,在描绘有包含该3个区段的图形、且全周长度为最小的图形的情况下,该图形形成为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比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小、即在该例子中形成为纵向长,使用者的视线与左右方向相比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更大。即,与在左右方向上移动的情况相比,在上下方向移动时第1光源15的发光部更容易进入使用者的视野。因此,通过这样地将第1光源15的光轴设置在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从而针对第1光源15的发光部容易进入使用者的视野的上下方向的移动,能够防止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球现现象,其结果,降低第1光源15的发光部进入使用者的视野的频度,降低了显示要素9的阅读难度。
此外,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例如装载在高度低的设备、自由挪动的设备等使用者能够自由地改变功能说明区段11的位置与使用者正视时的视线的位置的相对关系的设备中的情况下,使用者为了不遗漏地对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全都进行视觉辨认而改变站立位置、姿势,以使得正视配置在中央的区段、即在该例子中为功能说明区段11。因此,即使功能说明区段11没有设置在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使用者以视觉辨认功能选择区段10时朝上、视觉辨认功能设定区段12时朝下的方式改变视线的朝向,将第1光源15的光轴设置在与上下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从而与上述同样地能够针对上下方向的移动防止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球呈现现象。
另外,各区段设置为横向一列的情况也同样地,使用者改变站立位置、姿势以使得正视配置在中央的区段。因此,使用者以视觉辨认右侧的区段时向右、视觉辨认左侧的区段时向左的方式改变视线的朝向,将第1光源15的光轴设置在与左右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由此与上述同样地能够针对左右方向的移动防止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球呈现现象。此外,在各区段设置在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以喜欢的姿势视觉辨认各区段。
另外,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将全部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左右方向,但是也可以仅将一部分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左右方向。在将全部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左右方向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球呈现现象的频度。
(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在图9的步骤902、图10的步骤1002、图11的步骤1102等中,控制单元(未图示)将设置在功能选择区段10的全部图标10b中的第1光源15点亮,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
图17以及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选择区段的显示状态的变形例的图。例如如图17所示,在有根据冷冻冷藏库的动作状态而无法设定的功能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设置在与无法设定的功能相对应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灭灯。通过这样构成,能够让使用者识别哪个是无法设定的功能。
另外,如图17所示,当将设置在与无法设定的功能相对应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灭灯时,会担心被使用者误识别为第1光源15故障,因此也可以如图18所示地将设置在与无法设定的功能相对应的图标10b的第1光源15较暗地点亮。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令使用者区别与能够设定的功能相对应的图标10b和与无法设定的功能相对应的图标10b来进行视觉辨认。
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如图2所示,在功能设定区段12中图标12a显示在文字12b的下侧,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设定区段的变形例的图。例如如图19所示,图标12a也可以显示在文字12b的上侧。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者接触到图标12a时显示文字12b,由于接触到图标12a的手而导致文字12b被隐藏,使用者也不能识别功能被设定了的情况。另一方面,如图2那样,图标12a显示在文字12b的下侧的情况下,不会由于手而文字12b被隐藏,使用者能够更可靠地识别功能被设定了的情况。
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如图11所示地,作为用于中止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的图标而使用了图标10a,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
图20是表示用于中止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功能设定或者解除的图标的变形例的图。例如图20所示,也可以为其专用而追加图标12c。在图标12c设置具有输入单元18的显示单元13。在图标12c中记载“返回”、“取消”等的符号(字)。通过这样构成,使用者容易识别用于中止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的图标,操作装置7的操作性进一步得到提高。另外,作为用于中止功能的设定或者解除的图标也可以使用图标10a以外的图标。
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如图3~图5所示,在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的表面设置有第1层8a以及第2层8b,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在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的表面以外设置层。另外,也可以在第1层8a的表面侧设置其它的层、其它的构件。另外,也可以如下:将第1层8a以及第2层8b设置在与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不同的构件,该不同的构件设置在表面部件8的表面侧或者背面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表面部件8与该不同的构件一体化。
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针对每个显示要素9设置导光板16,但是各导光板16也可以一体化。通过这样构成,不需要一个一个地安装导光板16,组装作业变得更容易。例如,全部的导光板16既可以一体化为一个部件,也可以针对每个区段或显示要素9的每个方式进行一体化。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的导光板被一体化时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在设置于文字11a的导光板16被一体化的情况下,只要设为如图21所示那样的形状即可。此外,第1光源15在该例子中配置在设置于导光板16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的区域A。另外,遮蔽壁17在该例子中配置在与导光板16的左右方向平行设置的槽部或者孔部B。
在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中,如图4以及图5所示,输入单元18由组装于显示单元13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极构成,但是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也可以如下:输入单元18由按钮等的开关构成,该开关设置在显示单元13的上下左右方向的附近、或能够与操作装置7进行通信的其它壳体等。如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那样,在输入单元18由组装于显示单元13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极构成的情况下,与开关不同,没有可动部,因此能够提高耐久性。另外,与开关不同,没有水分等侵入的槽,因此能够提高防水性。另外,静电也不会蓄积在水分等侵入的槽中,使用者在操作时不会感到紧张。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相对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而第1光源的配置不同。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结构。此外,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重复的说明适当进行简化或者省略。
图22是在示出显示有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如图22所示,在表面部件8中纵向一列地设置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第1光源15从与该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在该例子中为从上下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
设置于位于比功能说明区段11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心更上侧的显示要素9、在该例子中为图标10a、图标10b以及文字11a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下侧。另外,设置于位于比功能说明区段11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心更下侧的显示要素9、在该例子中为图案11b、图标12a以及文字12b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上侧。此外,在各区段横向一列地设置的情况下,设置于位于比功能说明区段11的横方向的大致中心更右侧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左侧。另外,设置于位于比功能说明区段11的横方向的大致中心更左侧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右侧。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作用。
功能说明区段11设置成高度方向大致中心的高度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因此,在该例子中,视觉辨认图标10a、图标10b以及文字11a时的使用者的视线朝上,视觉辨认图案11b、图标12a以及文字12b时的使用者的视线朝下。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下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上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的使用者从上方视觉辨认显示在下方的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与比较例1的操作装置以及比较例2的操作装置不同,在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中,如图22所示,第1光源15在显示在上方的显示要素9中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下侧,并且在显示在下方的显示要素9中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上侧,因此如图23以及图24所示,即使使用者的视线在区段间移动、即在该例子中朝上、朝下变化,第1光源15的发光部也不会进入使用者的视野而产生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球呈现现象,降低了显示要素9的阅读难度。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中,将功能说明区段11设置为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心、即显示有文字11a的区域与显示有图案11b的区域之间的区域的高度和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高度大致一致。但是,使用者的身高有偏差,不是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高度与除了显示有文字11a的区域和显示有图案11b的区域之间的区域以外的部分的高度一致。因此,需要考虑在显示有文字11a的区域与显示有图案11b的区域之间设置用于吸收使用者的身高偏差的空间等。
将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例如装载在高度低的设备、自由挪动的设备等使用者能够自由地改变功能说明区段11的位置与使用者正视时的视线位置的相对关系的设备中的情况下,不需要考虑使用者的身高偏差。
另外,即使不考虑使用者的身高偏差,关于在除了功能说明区段11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心、和与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的部分之间显示的显示要素9以外的显示要素9,因为防止了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球呈现现象,因此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显示要素9的阅读难度。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中,使功能说明区段11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的高度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高度大致一致,但是也可以使表面部件8的其它部分的高度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高度大致一致。即,只要如下即可:设置在位于比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的部分更上方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下侧,设置在位于比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的部分更下方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上侧。如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那样,在使功能说明区段11的高度方向的大致中心的高度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的情况下,能够使视线的上下移动上下大致均等。
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中,显示在上方的全部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下侧,另外显示在下方的全部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上侧,但是也可以只将一部分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这样配置。在全部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被这样配置了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球呈现现象的频度。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相比第1光源的配置不同。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
首先,说明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的结构。此外,与实施方式1以及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重复的说明适当进行简化或者省略。
图25是在示出显示有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如图25所示,在表面部件8中纵向一列地设置有功能选择区段10、功能说明区段11以及功能设定区段12。
设置于显示在功能说明区段11的显示要素9、在该例子中为文字11a和图案11b的第1光源15从与区段的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从左右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此外,在各区段横向一列地设置的情况下,从上下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另外,设置于显示在功能选择区段10和功能设定区段12的显示要素9、在该例子中为图标10a、图标10b、图标12a以及文字12b的第1光源15从与区段的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从上下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此外,在各区段横向一列地设置的情况下,从左右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
设置于显示在功能选择区段10的显示要素9、在该例子中为图标10a和图标10b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下侧。另外,设置于显示在功能设定区段12的显示要素9、在该例子中为图标12a、文字12b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上侧。此外,在各区段横向一列地设置的情况下,设置于显示在位于比功能说明区段11更右侧的区段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左侧。另外,设置于显示在位于比功能说明区段11更左侧的区段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右侧。
接着,说明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的作用。
功能说明区段11设置在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视觉辨认功能选择区段10时的使用者的视线朝上,视觉辨认功能设定区段12时的使用者的视线朝下。
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以及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同样地,在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中,不会有第1光源15的光轴与使用者的视线相对而产生如图12以及图13所示那样的球呈现现象,因此降低了显示要素9的阅读难度。
另外,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以及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同样地,在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中,降低了使用者的视线移动时第1光源15的发光部进入使用者的视野而产生如图14以及图15所示那样的球呈现现象的频度,因此降低了显示要素9的阅读难度。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中,设置于显示在功能选择区段10和功能设定区段12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从上下方向对导光板16照射光,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视觉辨认显示在功能选择区段10和功能设定区段12的显示要素9时的球呈现现象的频度。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中,设置于显示在功能说明区段11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从左右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因此如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那样,不需要考虑使用者的身高偏差而在显示有文字11a的区域与显示有图案11b的区域之间设置空间等。
另外,在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中,设置于显示在功能说明区段11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从左右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因此如实施方式2的操作装置那样,不需要在显示于功能说明区段11的文字11a、图案11b的各显示要素9间设置第1光源15,因此能够以更窄的间隔来配置文字11a、图案11b的各显示要素9,能够将操作装置7进行小型化。
图26是在示出显示有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的全部显示要素的状态的图中重叠绘有第1光源的图。此外,在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中,设置于显示在功能设定区段12的文字12b的第1光源15从与区段的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即从上下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但是也可以如图26所示地从与区段的列方向垂直的方向、即从左右方向对导光板16发射光。通过这样构成,设置于横宽的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的光轴方向与显示要素9的长方向一致,能够以少的第1光源15更均匀地显示显示要素9。
此外,在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中,显示在功能说明区段11的全部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左右方向,另外显示在功能选择区段10的全部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下侧,显示在功能设定区段12的全部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配置在导光板16的上侧,但是也可以只将一部分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这样配置。在全部显示要素9的第1光源15被这样配置了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降低球呈现现象的频度。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相比表面部件和显示单元的结构不同。
下面,说明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显示单元的结构。此外,与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3的操作装置重复的说明适当进行简化或者省略。
首先,使用图27说明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不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结构。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不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7所示,显示单元13设置在表面部件8与印刷基板14之间。
显示单元13具有第1光源15和遮蔽壁17。在表面部件8的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上,在记载有显示要素的区域形成凸部C,凸部C突出于遮蔽壁17间。另外,在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的与印刷基板14相对置的面形成散光图案D。表面部件8在来自设置于侧方的第1光源15的光入射时,根据散光图案D的扩散作用而发出面状的光(形成了散光图案D的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与本发明中的“发光构件”相当。)。此外,散光图案D也可以形成于与具有透射性的构件8c不同的构件,该不同的构件设置在表面部件8的背面侧(形成了散光图案D的该不同的构件与本发明中的“发光构件”相当。)。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表面部件8和该不同的构件一体化。
接着,使用图28说明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结构。此外,显示图标10b、即用于选择使用者进行接触而设定的功能的图标的显示单元与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同样地具有第2光源19。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和具有作为输入单元的功能的显示显示要素的显示单元的剖面结构的图。如图28所示,显示单元13具有第1光源15、遮蔽壁17以及输入单元18。
输入单元18是静电电容式的触摸传感器的电极。输入单元18安装于印刷基板14的表面。输入单元18设置在散光图案D的背面侧。输入单元18在使用者接触了表面部件8的显示有显示要素9的区域时,经由表面部件8检测静电电容值发生变化的情况并向控制单元(未图示)发生信号。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的表面部件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在一个表面部件8中显示文字11a的情况下,只要将表面部件8设为如图29所示那样的形状即可。在该例子中,第1光源15配置在设置于表面部件8的左右方向的外侧的区域A。遮蔽壁17设置在凸部C间。在表面部件8的背面形成散光图案D。散光图案D形成为随着远离第1光源15而图案密度增加。通过这样构成,能够使显示要素9的显示状态更均匀。
此外,在实施方式4的操作装置中,在表面部件8形成有散光图案D,但是也可以如实施方式1的操作装置那样在表面部件8的背面侧设置导光板16,在导光板16形成散光图案D。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4,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例如,还能够将各实施方式、各变形例进行组合。

Claims (13)

1.一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
层,具有多个记载部,该记载部通过透射部以及非透射部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形状来记载用于操作的信息;
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层的背面侧,具有与所述记载部相对置的面,从所述面发射所入射的光;以及
多个光源,针对所述记载部的每一个至少设置一个,被配置为光轴与所述层大致平行,对所述发光构件入射光,
所述多个记载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至少3个区段,
所述3个区段形成为一列,
关于所述3个区段,在描绘出作为包含该3个区段的图形且是全周长度最小的图形的情况下,该图形形成为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宽度尺寸,
与形成所述3个区段中的位于中央的区段的至少一个所述记载部相对应而设置的所述光源,被配置成光轴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大致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与形成所述3个区段中的、存在于位于所述中央的区段的外侧的区段的至少一个所述记载部相对应而设置的所述光源,被配置成光轴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大致平行,且从离位于所述中央的区段近的一侧对所述发光构件入射光。
3.一种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具备:
层,具有多个记载部,该记载部通过透射部以及非透射部中的至少某一方的形状来记载用于操作的信息;
发光构件,设置在所述层的背面侧,具有与所述记载部相对置的面,从所述面发射所入射的光;以及
多个光源,针对所述记载部的每一个至少设置一个,被配置为光轴与所述层大致平行,对所述发光构件入射光,
所述多个记载部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至少3个区段,
所述3个区段形成为一列,
关于所述3个区段,在描绘出作为包含该3个区段的图形且是全周长度最小的图形的情况下,该图形形成为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尺寸小于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平行的方向的宽度尺寸,
与形成所述3个区段中的、存在于位于中央的区段的外侧的区段的至少一个所述记载部相对应而设置的所述光源,被配置成光轴与所述列的列方向大致平行,且从离位于所述中央的区段近的一侧对所述发光构件入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位于所述中央的区段的记载部中,至少包含记载有用于说明功能的信息的记载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存在于位于所述中央的区段的外侧的一个区段的记载部中,至少包含记载有用于选择功能的信息的记载部,
在形成存在于位于所述中央的区段的外侧的另一个区段的记载部中,至少包含记载有用于设定功能的信息的记载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3个区段是连续地形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设置于具有透射性的构件,
所述发光构件是导光板,
所述导光板与所述具有透射性的构件的背面侧一体化。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设置于具有透射性的构件,
在所述具有透射性的构件中形成散光图案,
所述发光构件是所述具有透射性的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光图案形成为随着离所述光源的距离变远而图案的密度增加。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发光构件的背面侧设置输入单元,
所述输入单元是静电电容式触摸传感器的电极。
11.一种冷藏冷冻库,其特征在于,
至少具备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操作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藏冷冻库,其特征在于,
所述3个区段形成为纵向一列。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者12所述的冷藏冷冻库,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中央的区段形成在与标准身高的使用者站立而正视时的视线的高度大致一致的高度。
CN201310345441.0A 2012-08-09 2013-08-09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Active CN1035750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76700A JP5881554B2 (ja) 2012-08-09 2012-08-09 操作装置及び冷凍冷蔵庫
JP2012-176700 2012-08-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5055A CN103575055A (zh) 2014-02-12
CN103575055B true CN103575055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0473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474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29199U (zh) 2012-08-09 2013-08-09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CN201310345441.0A Active CN103575055B (zh) 2012-08-09 2013-08-09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84743.1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629199U (zh) 2012-08-09 2013-08-09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5881554B2 (zh)
CN (2) CN203629199U (zh)
AU (1) AU2013300820B2 (zh)
HK (1) HK1191087A1 (zh)
SG (1) SG11201500016UA (zh)
TW (1) TWI528007B (zh)
WO (1) WO20140246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81554B2 (ja) * 2012-08-09 2016-03-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及び冷凍冷蔵庫
JP2015203525A (ja) * 2014-04-14 2015-11-16 株式会社東芝 冷蔵庫
JP6198682B2 (ja) * 2014-06-24 2017-09-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8013304A (ja) * 2016-07-22 2018-01-25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冷蔵庫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7997A (ja) * 2003-01-24 2004-08-12 Alps Electric Co Ltd 照光式タッチパネル
WO2010073653A1 (ja) * 2008-12-24 2010-07-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0230226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ai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温度表示器及び温度表示器を備えた冷却貯蔵庫
JP2011047550A (ja) * 2009-08-26 2011-03-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12059612A (ja) * 2010-09-10 2012-03-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面発光装置
CN203629199U (zh) * 2012-08-09 2014-06-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7997A (ja) * 2003-01-24 2004-08-12 Alps Electric Co Ltd 照光式タッチパネル
WO2010073653A1 (ja) * 2008-12-24 2010-07-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蔵庫
JP2010230226A (ja) * 2009-03-26 2010-10-14 Hai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温度表示器及び温度表示器を備えた冷却貯蔵庫
JP2011047550A (ja) * 2009-08-26 2011-03-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冷蔵庫
JP2012059612A (ja) * 2010-09-10 2012-03-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面発光装置
CN203629199U (zh) * 2012-08-09 2014-06-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81554B2 (ja) 2016-03-09
SG11201500016UA (en) 2015-02-27
WO2014024631A1 (ja) 2014-02-13
CN203629199U (zh) 2014-06-04
TWI528007B (zh) 2016-04-01
TW201413200A (zh) 2014-04-01
JP2014035138A (ja) 2014-02-24
HK1191087A1 (zh) 2014-07-18
CN103575055A (zh) 2014-02-12
AU2013300820A1 (en) 2015-02-05
AU2013300820B2 (en) 2016-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5055B (zh) 操作装置以及冷藏冷冻库
JP5897932B2 (ja) 冷蔵庫
KR102184333B1 (ko) 냉장고
EP2320181B1 (en) Refrigerator
KR102091649B1 (ko) 냉장고
KR102011019B1 (ko) 냉장고
CN102338544A (zh) 冰箱
CN102997604A (zh) 冰箱
US9897372B2 (en) Integrated lighting system for the interior liner of an appliance
CN104508410A (zh) 冰箱
KR101990588B1 (ko) 냉장고
CN203274429U (zh) 冰箱
JP2012063136A (ja) 冷蔵庫
TWI633264B (zh) 冰箱
CN106461315A (zh) 冰箱
JP5858880B2 (ja) 冷蔵庫及び操作装置
CN103453713A (zh) 冰箱
JP4970617B2 (ja) 冷蔵庫
JP2018077044A (ja) 冷蔵庫
CN102706090A (zh) 用于冰箱的触控装置及具有其的冰箱
JP2015055361A (ja) 冷蔵庫
KR20200040736A (ko) 냉장고 도어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7299855B2 (ja) 冷蔵庫
JP6912533B2 (ja) 冷蔵庫
KR20190073319A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910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910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