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2135A - 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用途和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用途和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2135A
CN103572135A CN201310312575.2A CN201310312575A CN103572135A CN 103572135 A CN103572135 A CN 103572135A CN 201310312575 A CN201310312575 A CN 201310312575A CN 103572135 A CN103572135 A CN 1035721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ompound
bonded carbon
weight
ratio
co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257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沃尔夫
G·罗德尔
A·黑尔德费尔
D·施密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nametal Inc
Original Assignee
Kennametal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nametal Inc filed Critical Kennametal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5721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21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9/00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 C22C29/02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 C22C29/06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based on carbides, but not containing other metal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4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powder metallurgy
    • C22C1/05Mixtures of metal powder with non-metallic powder
    • C22C1/051Making hard metals based on borides, carbides, nitrides, oxides or silicides; Preparation of the powder mixture use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CMILLING
    • B23C5/00Milling-cutters
    • B23C5/16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 B23C5/20Milling-cutter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features other than shape with removable cutter bits or teeth or cutting inser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9/00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 C22C29/02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 C22C29/06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based on carbides, but not containing other metal compounds
    • C22C29/067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based on carbides, but not containing other metal compounds comprising a particular metallic bind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5/00Manufacture of workpieces or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characterised by the special shape of the product
    • B22F2005/001Cutting tools, earth boring or grinding tool other than table wa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9/00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 C22C29/02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 C22C29/06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based on carbides, but not containing other metal compounds
    • C22C29/10Alloys based on carbides, oxides, nitrides, borides, or silicides, e.g. cermets, or other metal compounds, e.g. oxynitrides, sulfides based on carbides or carbonitrides based on carbides, but not containing other metal compounds based on titanium carb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09/00Gear cutting, milling, or planing
    • Y10T409/30Milling
    • Y10T409/303752Proces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用途和生产方法。一种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包括碳化钨作为硬质材料以及一种包含钴(Co)、铬(Cr)和铜(Cu)的金属粘结剂。钴在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中是以按重量计7.0%至14.0%的比例存在。铜的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05%至3.8%并且铬的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2%至1.9%,在各自的情况下均是基于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该粘结碳化物本体有利地用于切削钛和钛合金、铸铁以及钢。

Description

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用途和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包括碳化钨作为硬质材料相以及一种包含钴、铬、和铜的金属粘结剂。
背景技术
在用于切削目的粘结碳化物的情况下,粘结碳化物等级的品质大部分是由其高温特性决定的。这些粘结碳化物的硬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增大显著下降,并且同时由该粘结碳化物生产的切削镶片或其他本体的变形行为同样地剧烈变化。
这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的机械特性同样受通过粉末冶金法生产它们的方式所影响。在相应的生坯烧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晶粒生长对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的横向断裂强度和/或硬度具有负面影响。因此,特定的碳化物被混合至起始粉末混合物中作为晶粒生长抑制剂。最常使用的晶粒生长抑制剂是碳化钽、碳化铬和碳化钒,其中由于金属钽和铌的自然缔合并且考虑成本原因,碳化钽通常被用作(Ta,Nb)C混合碳化物。
在这些粘结碳化物粉末烧结的过程中,来自碳化钨和这些晶粒生长抑制剂的金属二者中的钨均扩散至该粘结剂相中并且溶解在其中而形成一种固溶体。由于这些金属在该粘结剂金属中的溶解度在较高温度下大于在室温下,在室温下不再可溶解的过剩量可能再次从该粘结剂相中沉淀出来。
在某些应用中,例如在金属和金属合金的铣削中,切削操作被不断地中断,其中切削刀具通过该切削操作过程中的加热以及该中断阶段中的冷却而被暴露在热膨胀与收缩之间的连续交替中。这种波动的温度加载产生了热裂纹,这可能是该切削刀具的不均匀磨损的一个原因。
基于具有钴-铬粘结剂相的碳化钨(例如WC-11.5%Co-0.5%Cr)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已经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性能和良好的热冲击耐受性。这些粘结碳化物因此优选地被用作用于铣削钢或铸铁的切削刀具。
DD267063A1描述了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这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被用作切削木材和塑料的切削镶片。这些切削镶片中钴的比例按重量计是约4%至6%。另外,存在按重量计0.5%至1%的铬和按重量计0.5%至1.5%的铜,在各自情况下均是基于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组成。与对比性的无铜合金相比并且在给定相同的硬度时,铜的添加应该会产生更高的横向断裂强度和改进的热导率。
然而,已知的含铜的粘结碳化物的极低的磁饱和表明了该粘结剂合金中存在着相当比例的亚化学计量的脆性相。由于缺乏韧性,因此DD267063A1中描述的切削镶片不适合用于机加工金属和金属合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提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等级的目的,这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等级在切削试验中具有改善的磨损行为并且可以被用于所有种类的金属切削操作,特别是用于铣削金属和金属合金以及用于生产切削镶片和其他切削刀具。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一种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包括碳化钨作为硬质材料以及一种包含钴(Co)、铬(Cr)和铜(Cu)的金属粘结剂。钴在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中是以按重量计7.0%至14.0%、优选按重量计9.0%至12.0%的比例存在。铜的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05%至3.8%、优选的是按重量计0.2%至3.6%,并且铬的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2%至1.9%、优选的是按重量计0.4%至1.9%、特别是按重量计0.8%至1.9%,在各自情况下均是基于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
本发明已经成功提供了具有良好的耐热冲击性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并且这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特别适用于具有中断的切削操作的应用中,例如钢、铸铁以及其他金属合金特别是钛和钛合金的铣削。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在多种多样的应用中,铜的添加在切削试验中带来了这些工具的使用寿命的显著改善。假设的是在切削操作过程中铜的添加抵消了热裂纹的出现,即使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具有低于不含铜添加的对比组成的热导率。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硬度不受铜添加的不利影响并且可以通过例如使用一种细粒碳化钨来设定,其方式是获得已知的含铬粘结碳化物的硬度。
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明了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并且这些优选实施例可以任选地并且彼此独立地进行组合。
为了生产该粘结碳化物本体,优选地是以切削镶片的形式,将包含WC作为硬质材料、Co和Cu作为金属粘结剂并且包含Cr的化合物(特别是Cr3C2)并且适当时包含其他元素(例如Ti、Zr、Hf、Ta、Nb、V和/或Mo)的化合物在球磨机或磨碎机中研磨,如果适当的话添加碳或钨以及普通的研磨助剂和/或压制助剂,进行压制以便形成具有所希望形式的生坯并且然后将其进行烧结,并且如果适当的话向其提供一个硬质耐磨损涂层。
有待添加至该起始粉末混合物中的碳和/或钨的量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熟悉的。有待添加的这些量以一种既不形成脆性η相也不形成游离碳的方式来选择。
由于铜的熔点低,所以在含铜的起始粉末混合物的烧结过程中可能发生铜损失。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可以具有一个铜梯度,该铜梯度具有的铜含量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内核朝向外壳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硬质材料优选地由碳化钨(除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组成。
用来生产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WC粉末的平均粒度优选地位于约0.1至8.0μm的范围内、优选地在约0.9与5.0μm之间。
作为碳化钨的替代物,该粘结碳化物本体可以包含至少一种另外的硬质材料,其比例为按质量计高达5%、优选地按质量计高达3%、并且特别优选地按质量计0.4%至2.5%,这种硬质材料是选自:金属钛、锆、铪、铌、钽、钒和钼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包括其混合物和固溶体。
优选的另外的硬质材料是TaC、TaNbC以及ZrNbC还以及TiC。
为了生产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本体,还可能的是有利地使用那些已经掺杂了碳化铬(Cr3C2)的商业WC等级。
该金属粘结剂优选地在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中是以按体积计19.0%至23.0%的比例存在。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具有的钴比例为按重量计9.0%至12%。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总重量,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中的铜比例是从1.7%至24.5%。
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总重量,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中的铬比例优选地是从6.0%至14.4%。
在Co、Cr和Cu的所述比例范围内,有可能的是生产出对于具有中断的切削操作的金属材料切削而言具有硬度和韧性还以及横向断裂强度的最佳组合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
根据另外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铜比例位于室温下该3相体系Co-Cu-Cr中Cu的溶解度极限以下。
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优选地具有在粘结碳化物本体中按重量计0.2%至0.8%的铜比例。
基于该金属粘结剂的总重量,铜比例优选地位于1.7%至6.1%的范围内。
由这些粘结碳化物制成的切削刀具优选地用于切削钛和钛合金。
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包括一种金属粘结剂,该金属粘结剂具有的铜比例位于该3相体系Co-Cu-Cr中Cu的溶解度极限以上。
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中的铜比例优选地位于按重量计1.2%至3.6%的范围内。
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总重量,该铜比例优选地是从8.4%至24.5%。
具有高的铜比例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特别适用于铣削铸铁和钢并且优选地用于没有冷却剂的应用。
根据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另外一个实施例,该粘结碳化物本体中的铬比例位于该3相体系Co-Cu-Cr中Cr的溶解度极限以下。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该铬比例优选地位于按重量计0.4%至0.8%的范围内。
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总重量,该铬比例优选地是从6.0%至8.0%。
根据另外一个实施例,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中的Cr比例位于该3相体系Co-Cu-Cr中Cr的溶解度极限以上。
在这个实施例中,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铬比例优选地位于按重量计1.4%至1.9%的范围内。
基于该金属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总重量,该铬比例优选地是从9.7%至14.4%。
如果铬和/或铜的比例位于各自的溶解度极限以上,则将进行假设:该金属粘结剂除了该Co-Cu-Cr固溶体相至外,在各自情况下还具有该过量金属的第二或第三相。
根据本发明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优选地用作切削刀具并且具有至少一个切削刃,该切削刃是在一个侧面与一个前刀面相遇的点处形成的。该切削刀具可以按钻头、钻尖、车床、铣刀或这些工具的一部分的形式、切削镶片或可转位镶片的形式存在。
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优选地配备有施加至该本体上的至少一个耐磨涂层。
该耐磨涂层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并且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CVD或PVD)施加至该本体上。这些层彼此独立地通常由以下各项组成:来自元素周期表的第4、5、和6族中的金属的碳化物、碳氮化物、羧基氮化物(carboxynitride)或氮化物,特别是TiC、TiN和/或TiCN,还以及氧化铝、TiAl和TiAlN。
该耐热涂层优选地包括按CVD工艺中所施加的至少一个TiCN涂层以及施加至该TiCN层上的一个氧化铝层。进一步优选的是具有TiAlN的PVD层的涂层。
以下实例中对本发明的另外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例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作用。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与已知的含铬的粘结碳化物等级相比,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在20℃与600℃之间的热导率的图形展示;
-图2示出了与已知的含铬的粘结碳化物等级相比而言取决于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的温度的热膨胀系数的图形展示;并且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的含量三角形,指出了在该三相体系Co-Cu-Cr中Cr和Cu在室温下的溶解度极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生产根据本发明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在以下所有实例中,将粉状原材料Co、Cu和Cr3C2以及剩余物WC还以及任选的W和/或C在磨碎机或球磨机中进行湿式研磨并且接着干燥。接着由该研磨和干燥过的粉末混合物压制成具有在各自情况下指出的几何形状的工具生坯。然后将这些生坯在1400℃与约1450℃之间的温度下、在氩气中进行烧结直到达到最大密度。
在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成型本体已经冷却至室温之后,借助于普通切削试验来测定所获得的这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的高温特性。
另外,对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等级和一些已知的粘结碳化物等级的根据ISO3369的密度、根据ISO3878的维氏硬度(HV50)、根据ISO3326的矫顽力(Hc)、磁饱和(MS)、根据ISO28079的Palmqvist韧度(K1c)以及根据ISO3327类型B的横向断裂强度(TRS)进行测定并相互比较。磁饱和是在来自塞塔拉姆(Setaram)的Sigmameter D-5001上测量的。
表1指出了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在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中所测定的粘结剂比例的组成还以及所研究的粘结碳化物等级(如该起始粉末混合物中所使用的)的碳化钨的平均粒度。标记“mass500”表示来自世泰科(H.C.Starck)的高度渗碳的碳化钨,具有约4.7μm至5.8μm的粒度。
表1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01
粘结碳化物等级E-1至E-15是根据本发明的,而等级V-1和V-2是已知的粘结碳化物等级或并非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等级。
表2指出了对于所研究的每个粘结碳化物等级所测量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表2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11
实例1
由粘结碳化物等级V-1、E-1、E-2和E-3通过在1400℃与1435℃之间的温度下进行压力烧结并且维持5至60分钟的时间生产了用于端面铣刀的具有SEKN1203AFTN几何形状的切削镶片。用作起始材料的碳化钨是一种粉末混合物,该粉末混合物具有的平均粒度为5.0μm(50%)和2.5μm(50%)。该粒度可以使用费氏微筛分粒器FSSS按照ASTMB330以一种已知的方式来测定。
这些切削镶片配备有一个通过PVD工艺形成的厚度为约3.5μm的TiAlN涂层。
将由以上描述的这些粘结碳化物等级所生产的这些切削镶片进行一个切削试验,使用了带有4.00605R551类型刀夹具的一个端面铣刀,该端面铣刀具有63mm的直径和50mm的切削宽度以及45°的设定角。使该铣刀同步操作。每个刀夹具装配有这些有待研究的切削镶片之一。该切削试验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
待切削的工件的材料:钢1.1730(C45)
切削速度:350m/min
进给速率:0.2毫米/转
切削深度(DOC):2.0mm
冷却剂:湿式冷却
直到在侧面上达到0.4mm的最大磨损标记宽度时获得的切削长度表示在下 3中。
表3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21
这些结果显示,这些含铜的粘结碳化物等级提供了与可商购的含铬粘结碳化物等级(V-1)至少相等的(E-1)或甚至改善的切削性能(E-2和E-3)。从粘结碳化物E-1和E-2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工具的使用寿命在相同的铬比例的情况下随着铜比例的增大而改善。在给定了相对低的铜比例的情况下,铬比例的增大同样导致该工具的使用寿命改善。
实例2
将由粘结碳化物等级V-1、E-1、E-2和E-3所生产的具有几何形状SEKN1203AFTN的另外的切削镶片(按照实例1)经受在钢1.8159上的切削试验。对于该切削试验,在同步操作中使用在实例1中所描述的端面铣刀。在下表4a中指出试验条件:
表4a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31
直到在侧面上达到0.4mm的最大磨损标记宽度时获得的切削长度表示在下 4b中。
表4b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32
这些切削试验的结果同样显示,通过将铜添加至含铬的碳化钨粘结碳化物中,在要求具有高波动温度加载的条件下这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的切削性能可以显著概述,或至少达到可商购的粘结碳化物的切削性能。
含铬和含铜的粘结碳化物E-1、E-2和E-3的物理特性,例如硬度(HV50)、断裂韧性(K1C)以及横向断裂强度(TRS)也是与商业等级V-1的这些特性可比的。
相比之下,由无铬添加的含铜粉末混合物生产的粘结碳化物似乎在所研究的应用中没有显示出优势。
实例3
由粘结碳化物等级V-1和V-2还有E-4、E-5以及E-6生产了用于端面铣刀的具有SEKN1203AFTN几何形状的切削镶片,并且这些切削镶片配备有一个厚度约3.5μm的TiAlN PVD耐磨涂层。具有对于合金V-1所指出的组成的切削镶片可以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拉特罗布市的肯纳金属公司(Kennametal Inc.,Latrobe,PA,USA)以商标名KC725M获得。
通过将具有对应组成的这些粉末混合物在1400℃与1435℃之间的温度下在氩气中进行烧结并且维持5至30分钟的时间,来生产这些粘结碳化物等级。烧结温度优选是大约1420℃。在这些条件下,在烧结过程中存在铜损失,这可以在起始粉末混合物的配方中通过略微更高的铜添加来加以考虑。根据本发明如此形成的粘结碳化物等级具有一个铜梯度,该铜梯度具有的铜比例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内核在朝向外壳的方向上下降。
将以这种方式获得的这些切削镶片在不同工件上、在之前的实例中描述的端面铣刀中、在下表5a中所指明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对于每个切削镶片,对于直到在侧面上达到0.25mm的最大磨损标记宽度时获得的切削长度进行测量并且与用合金V-1制成的切削镶片所获得的切削长度进行关联。以百分比计的刀具使用寿命的变化在表5b中指出。
表5a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51
表5b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52
表2中指出的粘结碳化物V-2与E-4的物理特性的比较显示,在相同的铬比例的情况下,铜的添加略微减小了该粘结碳化物的硬度。平均而言,在该切削试验中对于该含铜的粘结碳化物E-4出现了略微改善的结果。补充试验能够显示,铜比例进一步增加按重量计约1%引起了硬度(HV50)下降约140点。
由铜的添加所造成的硬度降低可以部分地通过更高的铬比例或通过使用细粒的碳化钨来进行补偿。因此,烧结的粘结碳化物V-1和E-6在相同的粘结剂体积下展现出基本上相同的硬度。含铜的粘结碳化物E-6在上表5中指出的条件下在该切削试验中具有显著改善的性能。烧结的粘结碳化物V-2与E-5的对比显示出相同的结果。
研究了烧结的粘结碳化物V-1和E-4在20℃至400℃的热导率以及热膨胀系数。将如此获得的结果编译在图1和图2中。
已经出乎意料地发现,烧结的粘结碳化物E-4具有比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合金V-1更低的热导率。通过比较,粘结碳化物E-4的热膨胀系数仅仅轻微地低于该对比合金的热膨胀系数。
实例4
由粘结碳化物等级V-1还有E-7至E-15按照实例3中指出的工艺生产了用于端面铣刀的具有SEKN1203AFTN几何形状的切削镶片,并且这些切削镶片配备有一个厚度约3.5μm的TiAlN PVD涂层。原材料中的碳化钨的平均粒度的选择方式是获得具有与该对比组成基本上相同的硬度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
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中的铜比例(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所确定的)从按重量计0.2%至3.6%变化,并且铬的比例是在按重量计0.8%至1.9%的范围内。
钴的比例的设定方式是使得该对比组成V-1以及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粘结碳化物具有基本上相同的粘结剂体积。该研究的粉末混合物中的钴比例是在按重量计约9.4%至11.0%的范围内。
图3中示出了一个显示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中Co、Cu和Cr的比例的含量三角形。从中可以得出,粘结碳化物E-12、E-13、E-14和E-15中的铬比例位于室温下该三相体系Co-Cr-Cu中铬的溶解度极限以上。粘结碳化物E-10、E-11、E-13和E-15中的铜比例位于室温下该三相体系Co-Cr-Cu中铜的溶解度极限以上。
将由这些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所生产的这些切削镶片在不同工件上、在端面铣刀中、在同步操作中、在下表6至8中所指明的条件下进行测试。
表6
表7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72
表8
对于每个切削镶片,对于直到在侧面上达到最大磨损标记宽度时获得的切削长度进行测量并且与用粘结碳化物等级V-1制成的切削镶片所获得切削长度进行关联。
这些切削试验的结果在下表9中指出。
表9
Figure BDA00003556503400181
在Ti6Al4V上的切削试验的结果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粘结碳化物等级E-7、E-8、E-9和E-10(具有的铜比例低于室温下在该三相体系Co-Cu-Cr中铜的溶解度极限,具体地在该粘结碳化物中具有的铜比例为按重量计0.2%至约1.2%)给出了与不含铜的对比组成V-1相比差不多的或更好的切削性能。
随着铜比例的增大可以观察到Palmqvist韧度(K1c)的下降。
如果铬和/或铜的比例位于对应的溶解度极限以上,则通过对比不可能在测试条件下在Ti6Al4V上获得改善的切削性能。
当切削球墨铸铁GGG60时,事实上所有的含铜粘结碳化物等级都与对比组成V-1相比显示出了改进。使用由以下粘结碳化物制成的切削刀具获得了最好的结果:这些粘结碳化物具有高的铜比例,为按重量计约0.7%至3.6%(E-10至E-15)、优选地按重量计1.2%至约2.6%(E-10、E-11和E-13)。
通过以下粘结碳化物等级获得了对波动温度的最佳耐受性:这些粘结碳化物等级在烧结的粘结碳化物中具有的铜比例为按重量计约2.4%至2.6%,即使铬含量较低并且位于按重量计约0.8%至1.3%的范围内(E-11和E-13)。
在按重量计约0.7%至1.0%的较低铜比例的情况下,通过按重量计1.4%至1.9%的更高铬含量(E-12和E-14)可以改善在铸铁上的切削性能。
在钢上的切削试验也显示,事实上所有研究的含铜粘结碳化物等级都提供了与由对比组成V-1生产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相比差不多的或更好的切削性能。具体而言,具有的铜含量高于约按重量计0.8%、特别是按重量计0.8%至3.6%(E-10、E-11、E-13、E-14、E-15)、特别优选地按重量计2.4%至3.6%的铜(E-11、E-13和E-15)的这些粘结碳化物等级在测试条件下提供了显著改善的工具使用寿命。
对热冲击的耐受性似乎在给定了恒定的铬含量时随着该粘结碳化物中的铜比例增加。因此,使用具有按重量计2.4%至3.6%的铜含量的粘结碳化物等级获得了最好的结果。这些粘结碳化物等级中的铬比例是按重量计约0.8%至1.9%(E-11、E-13和E-15)。

Claims (36)

1.一种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包含碳化钨和一种包含钴、铬以及铜的金属粘结剂,其中钴是以按重量计7.0%至14.0%的比例存在,铜是以按重量计0.05%至3.8%的比例存在并且铬是以按重量计0.2%至1.9%的比例存在,在各自的情况下均是基于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钴的比例是按重量计从9.0%至12.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铬的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4%至1.9%、特别地是按重量计0.8%至1.9%。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铜的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2%至3.6%。
5.如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标称总重量,该金属粘结剂中的铜比例是按重量计从1.7%至28.8%、优选地按重量计1.7%至24.5%。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标称总重量,该金属粘结剂中的铬比例是按重量计6.0%至14.4%。
7.如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剂是以按体积计19.0%至23.0%的比例存在。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铜比例位于该3相体系Co-Cu-Cr中Cu的溶解度极限以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铜比例位于按重量计0.2%至0.8%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标称总重量,该金属粘结剂中的铜比例位于1.7%至6.1%的范围内。
11.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铜比例位于该3相体系Co-Cu-Cr中Cu的溶解度极限以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铜比例位于按重量计1.2%至3.6%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标称总重量,该金属粘结剂中的铜比例位于按重量计8.4%至24.5%的范围内。
14.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铬比例位于该3相体系Co-Cu-Cr中Cr的溶解度极限以下。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Cr比例位于按重量计0.4%至0.8%的范围内。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标称总重量,该金属粘结剂中的铬比例位于按重量计6.0%至8.0%的范围内。
17.如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铬比例位于该3相体系Co-Cu-Cr中Cr的溶解度极限以上。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铬比例位于按重量计1.4%至1.9%的范围内。
19.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基于该粘结剂中Co、Cu和Cr组分的标称总重量,该金属粘结剂中的铬比例位于按重量计9.7%至14.4%的范围内。
20.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本体具有一个铜梯度,该铜梯度具有的铜含量从内核向外壳下降。
21.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本体除了碳化钨之外还包含一种或多种化合物作为硬质材料,该一种或多种化合物是选自:金属钛、锆、铪、铌、钽、钒和钼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包括其混合物和固溶体。
22.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其中该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切削刃,该至少一个切削刃是在一个侧面与一个前刀面的相遇点处形成的。
23.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具有施加至该本体上的至少一个耐磨涂层。
24.如以上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用于切削、特别是铣削金属和金属合金的用途。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是用于切削钛和钛合金。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途,其中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该粘结碳化物本体具有的铜比例是按重量计0.2%至1.2%。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中的铜比例位于室温下铜的溶解度极限以下。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用途,其中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中Co、Cu和Cr组分的标称总重量,该粘结碳化物本体具有的在该金属粘结剂中的铜比例是按重量计最大约10%。
29.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是用于切削铸铁、特别是球墨铸铁。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用途,其中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该粘结碳化物本体具有的铜比例是按重量计0.7%至3.6%、特别是按重量计1.2%至2.6%。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途,其中该铜比例是按重量计从2.4%至2.6%,并且铬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8%至1.3%。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途,其中该铜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7%至1.4%,并且铬比例是按重量计从1.4%至1.9%。
33.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途,其中该粘结碳化物本体是用于切削铸铁、特别是球墨铸铁。
34.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用途,其中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重量,该粘结碳化物本体具有的铜比例是按重量计0.8%至3.6%、特别是按重量计2.4%至3.6%。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用途,其中该铬比例是按重量计从0.8%至1.9%。
36.一种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至23之一所述的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形成一种包含碳化钨、Co、Cu还以及Cr化合物的粉状混合物以产生一个生坯并且将其在1400°C至1450°C的温度下进行烧结并且任选地进行热等静压,其中该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包含比例为按重量计7.0%至14.0%的钴、比例为按重量计0.05%至3.8%的铜以及比例为按重量计0.2%至1.9%的铬,在各自的情况下均是基于该粘结碳化物本体的总质量。
CN201310312575.2A 2012-08-06 2013-07-24 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用途和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35721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2015565.4A DE102012015565A1 (de) 2012-08-06 2012-08-06 Gesinterter Hartmetallkörper, Verwe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Hartmetallkörpers
DE102012015565.4 2012-08-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2135A true CN103572135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25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2575.2A Pending CN103572135A (zh) 2012-08-06 2013-07-24 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用途和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037395A1 (zh)
CN (1) CN103572135A (zh)
DE (1) DE10201201556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7279A (zh) * 2016-05-23 2017-12-01 肯纳金属公司 烧结陶瓷体及其应用
CN108893642A (zh) * 2018-06-25 2018-11-27 浙江立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开关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78888A (zh) * 2020-01-02 2020-07-07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粒子界面强化的高氮含量Ti(C,N)基金属陶瓷材质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6629B (zh) * 2016-11-08 2021-09-03 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加工ti、ti合金和ni基合金的方法
CN114698373A (zh) * 2020-10-30 2022-07-01 住友电工硬质合金株式会社 硬质合金及具备该硬质合金的切削工具
CN113416877A (zh) * 2021-06-22 2021-09-21 株洲鑫品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加工高性能硬质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20844B (sv) * 1979-05-17 1981-11-02 Sandvik Ab Sintrad hardmetall av nickelbaserad bindemetall och volframkarbid
US4733715A (en) * 1986-03-20 1988-03-29 Hitachi Carbide Tools, Ltd. Cemented carbide sleeve for casting apparatus
DD267063A1 (de) 1987-12-07 1989-04-19 Immelborn Hartmetallwerk Sinterhartmetallegierung, insbesondere fuer schneidplatten zur holz- und kunststoffbearbeitung
JP2803337B2 (ja) * 1990-07-06 1998-09-24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高硬度炭化タングステン基超硬合金
US6010283A (en) * 1997-08-27 2000-01-04 Kennametal Inc. Cutting insert of a cermet having a Co-Ni-Fe-binder
JP2004292905A (ja) * 2003-03-27 2004-10-21 Tungaloy Corp 傾斜組成燒結合金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T1548136E (pt) * 2003-12-15 2008-06-12 Sandvik Intellectual Property Ferramenta de carboneto cementado e método para a sua produção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7279A (zh) * 2016-05-23 2017-12-01 肯纳金属公司 烧结陶瓷体及其应用
CN108893642A (zh) * 2018-06-25 2018-11-27 浙江立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开关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378888A (zh) * 2020-01-02 2020-07-07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粒子界面强化的高氮含量Ti(C,N)基金属陶瓷材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78888B (zh) * 2020-01-02 2021-11-12 四川轻化工大学 一种纳米粒子界面强化的高氮含量Ti(C,N)基金属陶瓷材质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2015565A1 (de) 2014-05-15
US20140037395A1 (en) 2014-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10283A (en) Cutting insert of a cermet having a Co-Ni-Fe-binder
JP4377685B2 (ja) 微細粒焼結超硬合金、その製造・使用方法
JP5587858B2 (ja) 超硬合金工具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AU2008229200B2 (en) Composite articles
US7309373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ceramic body of densified tungsten carbide
CN103572135A (zh) 烧结的粘结碳化物本体、粘结碳化物本体的用途和生产方法
JP2012131700A (ja) 焼結体
JP2009061579A (ja) 被覆された超硬合金切削工具インサート
JPH0860201A (ja) タングステンを基にした浸炭処理された炭化物粉末混合物およびそれから製造される浸炭処理された炭化物生成物
JP2009066741A (ja) 耐欠損性に優れた表面被覆wc基超硬合金製切削工具
JPWO2011065468A1 (ja) 回転工具
JP2013129915A (ja) 超硬合金体およびその応用
KR20060110811A (ko) 바인더상 밀집 표면 영역을 갖는 코팅된 초경합금
JP2024513729A (ja) 切削工具
CN112840050B (zh) 具有增韧结构的硬质金属
EP3120956B1 (en) Cermet tool
JP2009006413A (ja) Ti基サーメット
JP2004223666A (ja) 荒加工用切削工具
JP2010105100A (ja) サーメット焼結体および切削工具
JP2008307622A (ja) 耐欠損性に優れた炭窒化チタン基サーメット製切削工具
JP2006137623A (ja) 立方晶窒化硼素焼結体および被覆立方晶窒化硼素焼結体並びに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S61266550A (ja) 強靭性焼結硬質合金
JPH06335808A (ja) 炭化タングステン基超硬合金及び切削工具
JPH04300105A (ja) 硬質相密着性のすぐれた超高圧焼結材料製切削工具
JPS636617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