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70009A -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0009A
CN103570009A CN201310459208.5A CN201310459208A CN103570009A CN 103570009 A CN103570009 A CN 103570009A CN 201310459208 A CN201310459208 A CN 201310459208A CN 103570009 A CN103570009 A CN 103570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ene
organic
regeneration
efficient adsorption
de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920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长林
王樑
蔡凤新
赵永胜
付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ORS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MORS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MORS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MORS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920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00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0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00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片状结构,或所述石墨烯为层数在2-50层,层内主要为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形蜂巢状晶格、层间主要为碳原子以π键结合。石墨烯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同时具有多孔结构,在水处理中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选择性弱等优点,可作为高效吸附材料;通过再生技术,实现石墨烯的高效脱附有机物,从而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通过脱附后,石墨烯材再吸附有机物的量大于首次吸附量的90%,循环吸附/脱附次数超过10次;本发明可用于水净化和水处理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中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通过脱附技术,从而循环使用的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不断向自然环境中释放,导致我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保护水环境,已经引起各方广泛的关注,污水处理技术由此应运而生,污水处理不但可以大幅度减少污水排放,保护水环境,也可以节约大量新鲜水。
已经开发出了多种污水处理技术,其中膜法工艺是具有竞争力的一种技术。在达标污水中通常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或油类物质,化学耗氧量(COD)值较高,这些有机物或油类物质会对膜处理过程产生影响,如会造成膜的溶胀破坏,特别是对反渗透膜(RO膜)的影响显著,一旦RO膜被破坏,其脱盐性能会迅速下降。由于较高的进水COD会对膜材料造成破坏性影响,因此大大降低膜的使用寿命。
在水处理中,通常采用吸附法来处理有机物或油类物质。吸附法是一种物理化学方法,对该方法中所采用的水处理吸附剂的要求是:成本低廉、选择性好、易再生,这是环保产业发展的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像石棉、矿棉、膨润土、白石英以及活性炭等材料,或经过有机改性,或直接利用天然的材料,已经广泛的被利用作为有机废水的吸附材料。
含油废水中的油以游离态、机械乳化态(油颗粒)、化学乳化态及溶解态的形式存在;含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废水中的有机物也可以以颗粒状、乳化态和溶解态的形式存在。目前,利用吸附方法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采用的吸附剂主要为活性炭,活性炭吸附是基于微孔表面吸附,对于溶解态的小分子油类和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好的吸附脱除。但是活性炭吸附容量耗尽后再生,常用的方法是加热法,废炭烘干后在850℃左右的再生炉内焙烧。活性炭每次再生约损耗5-10%,且吸附容量逐次减少,再生效率较低,能耗较大,对水处理的成本急剧加大。
2004年英国曼彻斯顿大学的Geim和Novoselov通过胶带剥离高定向石墨获得了独立存在的二维石墨烯(Gra-phene,GN)晶体以来,石墨烯已经成为材料科学领域极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石墨烯,实际上就是单原子层的石墨,它拥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力学、热力学、光学和电学性能。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是完全透明的,至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具有强度高,比表面积大,高化学反应活性,高填充性的特点。
公开号为CN1258564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岩棉、矿棉纤维的吸附材料,其配方是:有机氯硅烷1份,岩棉、矿棉纤维30-100份,0.1-1M氢氧化钠溶液100-400份。该吸附材料具有孔隙大、容量小、比表面积高等优点,具有很强的疏水性和亲油性,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成品可反复多次使用,应用于油田、炼油厂、化工厂、印染厂、港口等进行水处理及水上除油灯。该方法对水中游离态且含量高的油类污染物具有去除作用,而对于乳化态且含量低的油类污染物则效果差。
中国专利ZL03116257.6公开了一种有机膨润土合成-废水处理一体化方法。该方法将膨润土原土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直接投加到待处理有机废水中,可处理的有机污染物包括硝基苯酚、苯胺、菲或燃料。由于该方法的吸附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吸附剂和水的分离,因此不易实现工业化连续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吸附材料如活性炭再生效率较低,能耗较大,对水处理的成本急剧加大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水处理中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通过脱附技术,从而循环使用的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水处理中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通过脱附技术,从而循环使用的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的再生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片状结构,或所述石墨烯为层数在2-50层,层内主要为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形蜂巢状晶格、层间主要为碳原子以π键结合。在本技术方案中,石墨烯有巨大的比表面积(理论比表面积高达2630m2/g)并且含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π电子,石墨烯薄层上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垂直与平面的π电子轨道,所以某些具备碳碳双键或者苯环的含有π电子的有机物能够和石墨烯形成强烈的π-π键,大分子量和含有较多苯环的物质更易吸附在石墨烯上,并且能够多次重复利用,同时具有多孔结构,在水处理中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等优点,可作为高效吸附材料;作为高效吸附材料,石墨烯能够在吸附饱和后容易快速再生,并且再生后的吸附能力基本无损耗,本发明可用于水净化和水处理领域;氧化石墨烯在水中的亲水性和分散程度取决于边缘羧基的电离程度,可被看作弱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材料,能和金属阳离子和带正电荷的有机物分子进行离子交换;改性石墨烯表面带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在水中电离后带有负电荷,能够和带有正电荷的有机物通过静电引力作用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平均层数优选为1-30层,更优选为5-15层,石墨烯还包含有其他非碳元素,如氧、氮、氢、硫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技术方案中,氧化石墨烯在水中的亲水性和分散程度取决于边缘羧基的电离程度,可被看作弱酸性的阳离子交换材料,能和金属阳离子和带正电荷的有机物分子进行离子交换。
作为优选,石墨烯还包含有各种官能团的改性石墨烯,如羟基、羧基、羰基、氮基、氨基中的一种或几种。在本技术方案中,改性石墨烯表面带有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在水中电离后带有负电荷,能够和带有正电荷的有机物通过静电引力作用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为石墨烯团聚体,团聚体平均尺寸大于1微米。
    作为优选,所述石墨烯团聚体平均尺寸优选为10微米-1000毫米,更优选为50-200微米。
作为优选,石墨烯团聚体为多孔材料,有效平均孔径优选为1纳米至100微米之间,更优选为2纳米至50纳米之间。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的再生方法,所述再生方法为将吸附饱和后的石墨烯脱附,脱附方法为化学试剂再生、过热水蒸气再生、高温分解热再生、超声再生、电处理再生或微生物再生中的一种。在本技术方案中,吸附饱和后的石墨烯通过现有常规的再生方法进行快速再生,并且再生后的吸附能力基本无损耗。
作为优选,所述的化学试剂再生中,化学试剂包含高锰酸钾、氯酸钾、重铬酸、浓硫酸、硝酸、臭氧、双氧水、高氯酸,氯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作为优选,通过脱附后,石墨烯材再吸附有机物的量大于首次吸附量的90%,循环吸附/脱附次数超过10次。
作为优选,被吸附的有机物至少一个维度尺寸与石墨烯孔径相匹配,其尺寸优选2纳米至50纳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石墨烯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性能,同时具有多孔结构,在水处理中具有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选择性弱等优点,可作为高效吸附材料;通过再生技术,实现石墨烯的高效脱附有机物,从而达到循环使用的效果;通过脱附后,石墨烯材再吸附有机物的量大于首次吸附量的90%,循环吸附/脱附次数超过10次;本发明可用于水净化和水处理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
本发明中,若非特指,所采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购得或是本领域常用的,下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
石墨烯原料购自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为单层片状结构,或所述石墨烯为层数在2-50层,层内为碳原子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形蜂巢状晶格、层间为碳原子以π键结合;碳元素与非碳元素质量比大于4:1,非碳元素选自氟、氮、氧、硫、氢、氯、溴、碘中一种或几种。
石墨烯也可以包含有各种官能团的改性石墨烯,如羟基、羧基、羰基、氮基、氨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被吸附的有机物至少一个维度尺寸与石墨烯孔径相匹配,其尺寸为2纳米至50纳米。
实施例1
将石墨烯粉末填装在一个Ф150mm*500mm的圆柱体玻璃管过滤中,使用染料配制质量分数为0.3%的染料溶液,让该染料溶液从过滤器的底部流入,然后从过滤器的顶部流出,取过滤后的水样化验,结果见表1。其中,石墨烯粉末的用量为20g/L染料溶液,石墨烯的平均层数为5层,石墨烯包含有羧基官能团,该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团聚体形态,平均尺寸为50微米,有效平均孔径为2nm,染料为直接兰2B,购自上海士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2
将石墨烯粉末填装在一个200mm*200mm*200mm的尼龙布袋中,放置于含有染料100ppm的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取吸附后的水样化验;并将尼龙布袋中石墨烯材料使用现有高温分解热再生法进行再生,然后将吸附-再生-吸附的过程重复共10次,吸附后水样中染料含量的对比结果见表2。其中,石墨烯粉末的用量为20g/L染料溶液,石墨烯的平均层数为10层,石墨烯包含有羟基官能团,该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团聚体形态,平均尺寸为200微米,有效平均孔径为25nm,染料为直接大红4BE,购自江阴市和旺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实施例3
将石墨烯粉末填装在一个200mm*200mm*200mm的尼龙布袋中,放置于含有染料100ppm的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取吸附后的水样化验;并将尼龙布袋中石墨烯材料浸泡于氧化剂高锰酸钾中进行再生,高锰酸钾与石墨烯材料的质量比为1:1;然后将吸附-再生-吸附的过程重复共10次,吸附后水样中染料含量的对比结果见表3。其中,石墨烯粉末的用量为20g/L染料溶液,石墨烯的平均层数为15层,石墨烯包含有非碳元素硫与氧,该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团聚体形态,平均尺寸为80微米,有效平均孔径为50nm,染料为直接大红4BE,购自江阴市和旺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实施例4
将石墨烯粉末填装在一个200mm*200mm*200mm的尼龙布袋中,放置于含有染料100ppm的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取吸附后的水样化验;并将尼龙布袋中石墨烯材料浸泡于氯酸钾中进行再生,氯酸钾与石墨烯材料的质量比为1:1.5;然后将吸附-再生-吸附的过程重复共10次。其中,石墨烯粉末的用量为20g/L染料溶液,石墨烯的平均层数为15层,石墨烯包含有非碳元素硫与氧,该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团聚体形态,平均尺寸为80微米,有效平均孔径为50nm,染料为直接铜兰2R,购自江阴市和旺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实施例5
将石墨烯粉末填装在一个200mm*200mm*200mm的尼龙布袋中,放置于含有染料100ppm的溶液中,浸泡1小时后,取吸附后的水样化验;并将尼龙布袋中石墨烯材料使用现有过热水蒸气再生法进行再生;然后将吸附-再生-吸附的过程重复共10次。其中,石墨烯粉末的用量为20g/L染料溶液,石墨烯的平均层数为15层,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粉末,该石墨烯材料为石墨烯团聚体形态,平均尺寸为80微米,有效平均孔径为50nm,染料为直接紫2B,购自江阴市和旺化工贸易有限公司。
 
表1、检测结果
测试项目 原溶液 过滤后的溶液
COD 10000 mg/l 400 mg/l
由表1可见,经过本发明石墨烯材料吸附后的溶液中COD值大大减少,可见石墨烯吸附效果显著高效。
 
表2、对比结果
循环次数 原溶液/ppm 吸附后的溶液/ppm
1 100 5.1
2 100 5.6
3 100 5.7
4 100 6.2
5 100 6.3
6 100 6.7
7 100 7.3
8 100 7.8
9 100 8.5
10 100 8.9
由表2可见,本发明石墨烯材料再生后其吸附有机物的量大于首次吸附量的90%。
表3、对比结果
循环次数 原溶液/ppm 吸附后的溶液/ppm
1 100 5.1
2 100 5.5
3 100 5.4
4 100 5.8
5 100 5.6
6 100 5.9
7 100 5.5
8 100 5.4
9 100 5.7
10 100 5.9
由表3可见,经过本发明石墨烯材料吸附效果显著、高效,再生后的吸附能力基本无损耗。

Claims (10)

1.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单层片状结构,或所述石墨烯为层数在2-50层,层内主要为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形蜂巢状晶格、层间主要为碳原子以π键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平均层数优选为1-30层,更优选为5-15层,石墨烯还包含有其他非碳元素,如氧、氮、氢、硫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其特征在于,石墨烯还包含有各种官能团的改性石墨烯,如羟基、羧基、羰基、氮基、氨基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石墨烯团聚体,团聚体平均尺寸大于1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团聚体平均尺寸优选为10微米-1000毫米,更优选为50-200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其特征在于,石墨烯团聚体为多孔材料,有效平均孔径优选为1纳米至100微米之间,更优选为2纳米至50纳米之间。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方法为将吸附饱和后的石墨烯脱附,脱附方法为化学试剂再生、过热水蒸气再生、高温分解热再生、超声再生、电处理再生及微生物再生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学试剂再生中,化学试剂包含高锰酸钾、氯酸钾、重铬酸、浓硫酸、硝酸、臭氧、双氧水、高氯酸,氯气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脱附后,石墨烯材再吸附有机物的量大于首次吸附量的90%,循环吸附/脱附次数超过10次。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或9所述的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被吸附的有机物至少一个维度尺寸与石墨烯孔径相匹配,其尺寸优选2纳米至50纳米。
CN201310459208.5A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Pending CN1035700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9208.5A CN103570009A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9208.5A CN103570009A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0009A true CN103570009A (zh) 2014-02-12

Family

ID=50042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9208.5A Pending CN103570009A (zh) 2013-09-30 2013-09-30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0009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74354A (zh) * 2015-06-05 2015-09-02 陈国荣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石墨烯吸附薄膜
CN104977194A (zh) * 2014-04-10 2015-10-14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石墨烯加速样本处理的方法
CN105271191A (zh) * 2015-10-13 2016-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185489A (zh) * 2016-12-30 2017-09-22 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7174042A3 (zh) * 2016-04-07 2017-11-16 张麟德 氧化石墨烯纯化方法和氧化石墨烯
CN107394205A (zh) * 2017-03-29 2017-11-24 柯良节 平衡式多相石墨烯结构电池、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CN108097209A (zh) * 2017-12-18 2018-06-01 清华大学 一种高通量石墨烯-金属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2786A (zh) * 2018-03-26 2018-08-28 重庆大学 一种高锰酸盐再生炭材料的方法
CN108854958A (zh) * 2018-07-03 2018-11-23 苏州佰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吸附废水中重金属铬离子的方法
CN109304183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处理劣质油料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7853A (zh) * 2012-03-27 2012-08-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泡沫多孔石墨烯/聚吡咯复合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47510A (zh) * 2012-08-31 2013-01-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基净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92305A (zh) * 2012-10-25 2013-03-27 中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材料及固体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3241796A (zh) * 2013-05-31 2013-08-14 邓杰帆 一种利用石墨烯连续过滤吸附处理污水的工艺及其装置
CN103303913A (zh) * 2013-07-05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超级电容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7853A (zh) * 2012-03-27 2012-08-0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泡沫多孔石墨烯/聚吡咯复合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847510A (zh) * 2012-08-31 2013-01-02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基净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92305A (zh) * 2012-10-25 2013-03-27 中南大学 一种石墨烯材料及固体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CN103241796A (zh) * 2013-05-31 2013-08-14 邓杰帆 一种利用石墨烯连续过滤吸附处理污水的工艺及其装置
CN103303913A (zh) * 2013-07-05 2013-09-1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多孔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超级电容器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77194A (zh) * 2014-04-10 2015-10-14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石墨烯加速样本处理的方法
CN104977194B (zh) * 2014-04-10 2018-08-14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石墨烯加速样本处理的方法
CN104874354A (zh) * 2015-06-05 2015-09-02 陈国荣 一种挥发性有机物石墨烯吸附薄膜
CN105271191A (zh) * 2015-10-13 2016-01-2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271191B (zh) * 2015-10-13 2018-06-22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还原氧化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O2017174042A3 (zh) * 2016-04-07 2017-11-16 张麟德 氧化石墨烯纯化方法和氧化石墨烯
US10273160B2 (en) 2016-04-07 2019-04-30 Linde ZHANG Graphene oxide purification method and graphene oxide
CN107185489A (zh) * 2016-12-30 2017-09-22 常州碳星科技有限公司 大气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394205A (zh) * 2017-03-29 2017-11-24 柯良节 平衡式多相石墨烯结构电池、其制造方法及应用
CN109304183A (zh) * 2017-07-28 2019-02-05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处理劣质油料的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097209A (zh) * 2017-12-18 2018-06-01 清华大学 一种高通量石墨烯-金属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2786A (zh) * 2018-03-26 2018-08-28 重庆大学 一种高锰酸盐再生炭材料的方法
CN108854958A (zh) * 2018-07-03 2018-11-23 苏州佰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吸附废水中重金属铬离子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70009A (zh) 一种高效吸附有机物的石墨烯及其再生方法
Li et al. Removal of Cr (VI) by 3D TiO2-graphene hydrogel via adsorption enriched with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Kavitha et al. Experimental and kinetic studies on methylene blue adsorption by coir pith carbon
Wang et al. Nanomaterials as sorbents to remove heavy metal 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Song et al. Adsorption behavior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and oxygen derivatives in wastewater on N-doped reduced graphene oxide
Khan et al. Sustainable synthesis of graphene-based adsorbent using date syrup
CN105481043A (zh) 一种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碳化得到的多孔碳为吸附剂用于吸附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Chen et al. The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fluoride on commercial activated carbon treated with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Quats)
Ghanbari et al. Design and preparation the novel polymeric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 nanocomposite (LDH/Polymer) as an efficient and recyclable adsorbent for the removal of methylene blue dye from water
Maftouh et al. Comparative review of different adsorption techniques used in heavy metals removal in water
Zou et al. Adsorption research of tetracycline from water by HCl-modified zeolite
CN103241796A (zh) 一种利用石墨烯连续过滤吸附处理污水的工艺及其装置
Almanassra et al. Carbide-derived carbon as an extraordinary material for the removal of chromium from an aqueous solution
Kurkumin et al. Boron removal from aqueous solution using curcumin-impregnated activated carbon
Huang et al. Highly efficient fluoride removal from water using 2D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IL-53 (Al) with rich Al and O adsorptive centers
Zou et al. Application of hydroxyapatite-modified carbonized rice husk for the adsorption of Cr (VI) from aqueous solution
Zhang et al. New insight into the adsorption of sulfadiazine on graphite-like biochars prepared at different pyrolytic temperatures
Jiang et al. Preparation, modification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 of carbon monoliths assisted by the electric field: A review
Kumari et al. Biomass-derived carbon nano-onions for the effective elimination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 oils from water
Zhang et al. Novel montmorillonite/jute composites functionalized with polyethyleneimine and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for Cr (VI) adsorption
Huang et al. Intrinsic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raw coal fly ash for quinoline from aqueous solution: kinetic and equilibrium studies
CN103127913A (zh) 一种用于处理水中微污染物的纳米级吸附剂
KR101779764B1 (ko) 바이오가스에 포함된 실록산 화합물의 제거를 위한 재생 가능한 고분자 소재, 이를 이용한 실록산 제거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3083216B (zh) 二维镍基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及制法和去除磷酸根的应用
CN102847518B (zh) 一种去除水中亚磷酸根的复合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2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