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61563A - 施肥量设定方法、施肥量设定装置、施肥量设定程序 - Google Patents

施肥量设定方法、施肥量设定装置、施肥量设定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61563A
CN103561563A CN201380001479.4A CN201380001479A CN103561563A CN 103561563 A CN103561563 A CN 103561563A CN 201380001479 A CN201380001479 A CN 201380001479A CN 103561563 A CN103561563 A CN 1035615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ste
output
poor
fertilizing amoun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14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61563B (zh
Inventor
三浦敬典
高原一浩
鱼谷安久
藤本义知
田中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61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1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61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61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Z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6Z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7Determining fertilization requi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2Foo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能够在谷物栽培中设定能够实现良好的味道和高的产量的施肥量。在施肥量设定装置(5)中,具备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与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关联的施肥量的施肥量设定部(50)。在施肥量设定部(50)中,具备计算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的产量差计算部(51)、和计算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的味道差计算部(52),根据所计算的产量差和所计算的味道差设定施肥量。

Description

施肥量设定方法、施肥量设定装置、施肥量设定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设定向田地的施肥量的施肥量设定方法、施肥量设定装置、以及施肥量设定程序。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米、麦等谷物的蛋白含有率对味道造成影响,为了栽培谷物,使蛋白含有率成为恰当的值是重要的。作为测定谷物的蛋白含量来决定向田地的施肥量的技术,有专利文献1的技术。
专利文献1的谷粒施肥诊断装置具备:测定谷粒的蛋白含量的蛋白含量测定单元;输入针对该谷粒的施肥信息的输入单元;输入作为目标的蛋白含量的输入单元;以及运算施肥改善信息的运算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5364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另外,向田地的施肥量不仅左右对谷物的味道造成影响的蛋白含有率,而且还左右谷物的产量。专利文献1的技术虽然着眼于谷物的蛋白含量,但未考虑谷物的产量。在米、麦这样的谷类中,期待同时实现良好的味道和高的产量,但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存在无法决定能够同时实现这样的味道和产量的施肥量这样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谷物栽培中考虑味道和产量这两方来简单地设定施肥量的施肥量设定方法、施肥量设定装置、以及施肥量设定程序。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采用接下来的单元。
即,根据方案1的施肥量设定方法,具备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与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关联的施肥量。
根据方案2的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根据方案3的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产量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产量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产量差;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以及味道差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味道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味道差,根据校正后的所述产量差和校正后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根据方案4的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收获前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使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变化的氮施肥量,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产量与所述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与所述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根据方案5的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具有产量差以及味道差的式(3),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数式1】
N=S+(YO-Yp)-(Qp-QO)……(3)
其中,
N:氮施肥量(kg/10a)
S:施肥标准量(kg/10a)
YO:目标产量(袋/10a)
Yp:实绩产量(袋/10a)
YO-Yp:产量差
Qp:实绩蛋白含有率(味道)(%)
QO:目标蛋白含有率(味道)(%)
Qp-QO:味道差。
根据方案6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施肥量设定部,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与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关联的施肥量。
根据方案7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量设定部具有:产量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味道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根据方案8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量设定部具有:产量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产量校正部,通过加权来校正由所述产量差计算部计算的产量差;味道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以及味道差校正部,通过加权来校正由所述味道差计算部计算的味道差,根据校正后的所述产量差和校正后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根据方案9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施肥量设定部,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收获前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使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变化的氮施肥量,所述施肥量设定部具有:产量差计算部,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产量与所述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味道差计算部,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与所述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根据方案10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具有产量差以及味道差的式(3),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数式2】
N=S+(YO-Yp)-(Qp-QO)……(3)
其中,
N:氮施肥量(kg/10a)
S:施肥标准量(kg/10a)
YO:目标产量(袋/10a)
Yp:实绩产量(袋/10a)
YO-Yp:产量差
Qp:实绩蛋白含有率(味道)(%)
QO:目标蛋白含有率(味道)(%)
Qp-QO:味道差。
根据方案11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与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关联的施肥量。
根据方案12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根据方案13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产量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产量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产量差;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以及味道差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味道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味道差,根据校正了的所述产量差和校正了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根据方案14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收获前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使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变化的氮施肥量,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产量与所述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与所述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根据方案15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根据具有产量差以及味道差的式(3),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数式3】
N=S+(YO-Yp)-(Qp-QO)……(3)
其中,
N:氮施肥量(kg/10a)
S:施肥标准量(kg/10a)
YO:目标产量(袋/10a)
Yp:实绩产量(袋/10a)
YO-Yp:产量差
Qp:实绩蛋白含有率(味道)(%)
QO:目标蛋白含有率(味道)(%)
Qp-QO:味道差。
根据方案1、方案6以及方案11,能够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施肥量,所以能够设定考虑了产量和味道这双方的施肥量。
根据方案2、方案4、方案5、方案7、方案9、方案10、方案12、方案14以及方案15,能够计算目标产量与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并且计算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来设定施肥量,所以生产者能够为了得到作为目标的产量和味道而设定适合的施肥量。
根据方案3、方案8以及方案13,能够通过加权来校正所计算的产量差,并且通过加权来校正所计算的味道差,所以能够设定使产量优先或者使味道优先这样的、实现生产者期望的产量和味道的平衡的施肥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施肥量设定系统的概略的图。
图2是关于氮量而示出产量的增减的倾向和味道的变化的倾向的图形。
图3(a)是示出储存了产量的实绩值的产量数据库的图,(b)是示出储存了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味道值数据库的图。
图4是示出储存了田地特性以及田地特性系数的田地特性数据库的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施肥量设定装置的输入接口的概略图。
图6是示出施肥量设定装置的动作流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施肥量设定系统;2:联合机械;3:拖拉机;4:实绩数据库;5:施肥量设定装置;20:产量传感器;21:味道传感器;30:施肥量控制部;50:施肥量设定部;51:产量差计算部;52:味道差计算部;53:产量差校正部;54:味道差校正部;55:氮施肥量决定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一般在田地中播撒的肥料的主成分(基本三要素)为氮、磷酸、钾。已知米、麦等谷物的蛋白含有率对味道造成影响,但味道与肥料中包含的成分的关系尚不充分明确。另外,关于产量与肥料中包含的成分的关系,也尚不充分明确。
因此,发明者针对田地的土壤中包含的成分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与该田地有关的味道、产量从各种角度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发现了作为土壤中包含的成分之一的氮的量(氮量)是针对对味道造成影响的蛋白含有率与谷物的产量之间提供关联性的要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味道通过米粒中包含的蛋白质的比例(蛋白质含有率)来评价,将蛋白质含有率(%)用作表示味道的味道值。
图2是示出针对氮量的产量的增减的倾向和味道的变化的倾向的图形。图2的虚线L1表示针对氮量的产量的变化的倾向,产量具有如果氮量少则变少,如果氮量多则变多的倾向。另外,图2的实线L2表示针对氮量的味道的变化的倾向,味道具有如果氮量少则变得良好,如果氮量多则变得不佳的倾向。其原因为,如果氮量多,则米粒中的蛋白含有率变高,所以成为即使煮饭仍变硬或者粘度变少这样的味道不佳的米粒。即,可以说产量和味道关于氮量处于相反的关系。
另外,氮在田地的土壤中以及肥料中,作为氨氮以铵盐的形式存在。如果通过土壤分析等得知田地的土壤中包含的氨氮的量,则能够计算在田地中存在的氮量。关于向田地的施肥可以计算在田地中存在的氮量,根据生产者期望的味道、产量设定应补充的氮量,播撒与所设定的氮量对应的量的肥料。
本发明根据上述考量,能够适合地设定向栽培例如米、麦等谷物类的田地播撒肥料时的施肥量。生产者在考虑产量、味道的程度的同时,决定应向田地补充的氮量(氮施肥量),并且设定施肥量。
以下,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施肥量设定系统1。
图1所示的施肥量设定系统1由进行谷物的收获、脱谷、挑选等的联合机械2、进行田地中的施肥、耕耘等的拖拉机3、实绩数据库4、以及施肥量设定装置5构成。另外,也可以代替拖拉机3,采用进行田地中的施肥、插秧等的插秧机等农业机械。
联合机械2具备:产量传感器20,根据在粮箱内储存的稻谷的重量取得并输出实际收获的米粒的重量(产量);以及味道传感器21,使用近红外线等来测定并输出表示稻谷内的米粒的味道的蛋白含有率(味道值)。
拖拉机3具备接收后述的施肥量设定装置5输出的施肥量,以依照所接收的施肥量播撒肥料的方式,控制拖拉机3中安装的撒播机等肥料播撒装置的施肥量控制部30。
实绩数据库(DB)4例如构成于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内,从产量传感器20直接或者经由后述施肥量设定装置5取得联合机械2的产量传感器20输出的产量,储存为产量的实绩值,从味道传感器21,直接或者经由施肥量设定装置5取得作为味道传感器21输出的味道值的蛋白含有率,储存为味道的实绩值。
参照图3,进一步说明实绩数据库4储存的产量的实绩值、以及味道值的实绩值。图3(a)是示出作为储存了产量的实绩值的数据库的产量数据库(DB)的图,图3(b)是示出作为储存了味道值的实绩值的数据库的味道值数据库(DB)的图。
如图3(a)所示,实绩数据库4将产量的实绩值储存为产量数据库(DB)。在产量数据库中,将产量传感器20输出的产量换算为田地的每1反(土地面积的单位,约991.7平方米)的产量(袋/10a),针对每个田地不限于单年量而储存有多年量。
另外,如图3(b)所示,实绩数据库4将味道值的实绩值储存为味道值数据库(DB)。在味道值数据库中,根据味道传感器21输出的多个米粒的味道值,计算例如平均值,针对每个田地不限于单年量而储存有多年量。
施肥量设定装置5参照实绩数据库4储存的产量数据库以及味道值数据库,决定在田地中播撒的氮量(氮施肥量)来设定施肥量,并将其输出到拖拉机3的施肥量控制部30。
返回到图1,施肥量设定装置5由被称为智能手机的多功能便携电话等便携终端、个人计算机(PC)等构成。这些便携终端以及个人计算机(PC)具备无线通信功能,能够与联合机械进行通信,接收从产量传感器20以及味道传感器21输出的数据并将其输出到实绩数据库4,与拖拉机3进行通信,将所设定的施肥量输出到施肥量控制部30。
如图5所示,施肥量设定装置5具有输入为了决定氮施肥量而所需的数值的输入接口56。施肥量设定装置5的输入接口56是例如液晶式的触摸面板,能够输入田地编号、目标产量、目标味道值、田地特性系数、产量加权系数、以及味道加权系数的各值。在由个人计算机(PC)构成施肥量设定装置5的情况下,由键盘、鼠标、监视器等构成用于输入目标产量、目标味道值、田地特性系数、以及加权的各值的输入接口即可。
这样的施肥量设定装置5根据输入到输入接口的信息(田地编号、目标产量、目标味道值、产量加权系数、味道加权系数)、和实绩数据库4中保存的味道值以及产量,运算在田地中播撒的氮施肥量。
接下来,参照图1,详细说明施肥量设定装置5。
施肥量设定装置5具备产量差计算部51、味道差计算部52、产量差校正部53、味道差校正部54、以及氮施肥量决定部55。这些产量差计算部51、味道差计算部52、产量差校正部53、味道差校正部54、以及氮施肥量决定部55由计算机程序等构成。
产量差计算部51根据式(1),计算并输出经由施肥量设定装置5的输入接口56输入到施肥量设定部50的产量的目标值(目标产量)YO(袋/10a)、与产量数据库中储存的产量的实绩值(实绩产量)YP(袋/10a)的差即产量差(袋/10a)。
【数式4】
YO-YP……(1)
YO:目标产量(袋/10a)
YP:实绩产量(袋/10a)
此处,关于实绩产量YP,即可以采用去年的产量等单年量的产量,也可以采用多年量的产量。在采用多年量的产量的情况下,即可以使用通过单纯平均计算的平均值,也可以使用对各年的产量进行加权而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
味道差计算部52根据式(2),计算并输出味道值数据库中储存的味道值的实绩值(实绩味道值)QP(%)、与输入到施肥量设定部50的蛋白含有率(味道值)的目标值(目标味道值)QO(%)的差即味道差(%)。
【数式5】
QP-QO……(2)
QP:实绩蛋白含有率(%)
QO:目标蛋白含有率(%)
此处,关于作为实绩味道值QP表示的实绩蛋白含有率,即可以采用去年的味道值等单年量的味道值,但也可以采用多年量的味道值。在采用多年量的味道值的情况下,即可以使用通过单纯平均计算的平均值,也可以使用对各年的味道值进行加权而计算出的加权平均值。
通过将从上述产量差计算部51输出的产量差(YO-YP)、和从味道差计算部52输出的味道差(QP-QO)应用于式(3),能够求出氮施肥量N(kg/10a)。
【数式6】
N=S+(YO-Yp)-(Qp-QO)……(3)
N:氮施肥量
S:施肥标准量
关于式(3)所示的基准施肥量S,在求出氮施肥量N时,例如,考虑已经在田地(土壤)中含有的氮量(每1反田地的氮量)等来求出,从每1反田地期望的标准的氮量减去田地中的氮量,求出成为基准的施肥基准量S。例如,在每1反田地期望的标准的氮量是12.0kg/10a,田地中的氮量是8.50kg/10a的情况下,施肥基准量S成为从12.0kg/10a减去8.50kg/10a而得到的值3.50kg/10a。另外,基准施肥量S不限于上述计算方法,例如,生产者也可以考虑谷物的品种等而任意地设定。
施肥基准量S的单位是“kg/10a”,产量差(YO-YP)的单位是“袋/10a”,味道差(QP-QO)的单位是“%”,施肥基准量S、产量差(YO-YP)、味道差(QP-QO)分别是不同的单位的值,但依照通过施肥基准量S、产量差(YO-YP)、味道差(QP-QO)构筑的式(3)仅计算数值,对得到的结果赋予单位“kg/10a”。由此,能够决定考量了基于用重量表示的产量差的氮施肥量的增减量、和基于用百分比表示的味道差的氮施肥量的增减量的氮施肥量N(kg/10a)。
在参照式(3)时,(YO-YP)是根据产量的观点校正施肥基准量S的校正项,能够处理为为了实现目标产量YO而应增量或者应减量的氮施肥量。另外,(QP-QO)是根据味道值的观点校正施肥基准量S的校正项,能够处理为为了实现目标味道值QO而应减量或者应增量的氮施肥量。
由此,如式(3)所示,对施肥基准量S,加上由产量差计算部51得到的产量差(YO-YP),减去由味道差计算部52得到的味道差(QP-QO),从而能够求出加入了基于产量差(YO-YP)的氮施肥量的增减量、和基于味道差(QP-QO)的氮施肥量的增减量的氮施肥量N。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每1反收获的袋数来表示产量,但也可以用每1反收获的重量(kg)来表示产量。在将每1反的重量(kg/10a)作为单位表示目标产量YO和实绩产量YP的情况下,以原样的单位,在式(1)中应用目标产量YO和实绩产量YP,如果将得到的产量差除以作为每1袋的重量的60kg,则能够将通过式(1)得到的产量差的单位“kg/10a”变换为单位“袋/10a”。
施肥量设定部50为了决定适合的氮施肥量N,还具备产量差校正部53、以及味道差校正部54。
产量差校正部53采用决定从产量差计算部51输出的产量差(YO-YP)的重要度的产量加权系数α,如式(4)所示,对产量差(YO-YP)乘以产量加权系数α并输出。
【数式7】
α(YO-YP)……(4)
α:产量加权系数
YO:目标产量
YP:实绩产量
另外,产量加权系数α也可以是表现产量差(YO-YP)的重要度的任意的数值。
味道差校正部54采用决定从味道差计算部52输出的味道差(QP-QO)的重要度的味道加权系数β,如式(5)所示,对产量差(QP-QO)乘以味道加权系数β并输出。
【数式8】
β(QP-QO)……(5)
β:味道加权系数
QP:实绩蛋白含有率
QO:目标蛋白含有率
另外,味道加权系数β也可以是表现味道差(QP-QO)的重要度的任意的数值。
氮施肥量决定部55通过将从产量差校正部53输出的校正产量差α(YO-YP)、和从味道差校正部54输出的校正味道差β(QP-QO)应用于式(6),来决定氮施肥量N。
【数式9】
N=S+α(YO-Yp)-β(Qp-QO)……(6)
其中,α+β=1
N:氮施肥量
S:施肥基准量
YO:目标产量
Yp:实绩产量
Qp:实绩蛋白含有率
QO:目标蛋白含有率
α:产量加权系数
β:味道加权系数
另外,在求出氮施肥量N时,为了设定相互相反的产量和味道的平衡,在式(6)中,产量加权系数α和味道加权系数β的和(α+β)成为1。通过设为“α+β=1”,如果对产量以及味道的一方附加大的加权,则另一方的加权变小,能够得到更适合地反映了产量和味道的相反的关系的结果。产量加权系数α和味道加权系数β优选都设定为成为正的值(0≦α≦1、0≦β≦1)。
施肥量设定部50将氮施肥量决定部55依照式(6)决定的氮施肥量N除以所播撒的肥料的氮含有率(%)而换算为对每1反田地(10a)播撒的肥料的量(施肥量)并且进行设定,将其输出到拖拉机(肥料播撒装置)3的施肥量控制部30。
施肥量控制部30依照从施肥量设定部50输出的施肥量,向田地播撒肥料。
此处,氮施肥量决定部55也可以使用图4所示的田地特性数据库(DB)所示的田地特性系数进一步校正从产量差校正部53输出的校正产量差α(YO-YP)、和从味道差校正部54输出的校正味道差β(QP-QO)。
图4示出田地特性数据库。在田地特性数据库中,针对每个田地储存有具有对在田地中发现的氮的量造成影响的可能性的特征(田地特性),并且储存有评价了所储存的田地特性对氮量造成影响的程度的田地特性系数C。例如,如果田地特性处于促进氮的发现的状态,则存在氮施肥量少也可的可能性,所以进行将田地特性系数C设定为小于1的值,其反对地,如果田地特性处于抑制氮的发现的状态,则将田地特性系数C设定为大于1的值这样的评价即可。
通过如式(7)所示,氮施肥量决定部55对校正产量差α(YO-YP)和校正味道差β(QP-QO)乘以田地特性系数C,能够计算与进行施肥的田地的各个对应的氮施肥量N。另外,在求出氮施肥量N时,为了设定产量和味道的平衡,在式(7)中,产量加权系数α(0≦α≦1)和味道加权系数β(0≦β≦1)的和(α+β)成为1。
【数式10】
N=S+α(YO-Yp)×C-β(Qp-QO)×C……(7)
其中,α+β=1
N:氮施肥量
S:施肥基准量
YO:目标产量
Yp:实绩产量
Qp:实绩蛋白含有率
QO:目标蛋白含有率
α:产量加权系数
β:味道加权系数
C:田地特性系数
施肥量设定部50通过将氮施肥量决定部55根据式(7)决定的氮施肥量N除以所播撒的肥料的氮含有率(%)而计算对每1反田地(10a)播撒的肥料的量(施肥量),能够设定适合于各个田地的施肥量。
以下,参照图3、图5以及图6,说明施肥量设定装置5的动作(施肥量设定方法)。图6是示出施肥量设定方法的各步骤的流程的流程图。
施肥量设定方法由根据关于米粒的产量的目标产量YO和关于米粒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QO设定与谷物即米粒的产量和谷物的味道即米粒的味道值关联的氮施肥量N(施肥量)的施肥量设定步骤构成。
如图5所示,作为施肥量设定步骤中的最初的动作,对施肥量设定装置5的输入接口56,例如,作为田地编号,输入“1”,作为目标产量YO,输入“9.5袋/10a”,作为目标味道值(目标蛋白含有率)YP,输入“6.00%”,作为田地特性系数C,输入“1.1”,进而作为产量加权系数α,输入“0.75”,作为味道加权系数β,输入“0.25”。
产量差计算部51取得目标产量YO(9.5袋/10a)(步骤S10)。
产量差计算部51从产量DB取得与田地编号对应的实绩产量YP(例如,在田地编号1中2011年的9.0袋/10a),计算在步骤S10中取得的目标产量YO(9.5袋/10a)与所取得的实绩产量YP(9.0袋/10a)的差即产量差(YO-YP=9.5-9.0=0.5),保持所计算的“0.5”(步骤S11:产量差计算步骤)。
产量差校正部53取得作为在步骤S11中计算的产量差(YO-YP)的“0.5”,使用从输入接口56输入的产量加权系数α(0.75)进行校正,求出校正产量差α(YO-YP)的值即“0.375”(步骤S12:产量校正步骤)。
氮施肥量决定部55对在步骤S12中得到的校正产量差α(YO-YP)的值即“0.375”,乘以从输入接口56输入的田地特性系数C(1.1)来进行校正,求出校正后的值即“0.4125”(步骤S13)。
与步骤S10~步骤S13的动作并行地,味道差计算部52取得目标味道值(目标蛋白含有率)QO(6.00%)(步骤S20)。
味道差计算部52从图3(b)的产量DB取得实绩味道QP(例如,在田地编号1中2011年的5.79%),计算所取得的实绩味道QP(5.79%)与在步骤S20中取得的目标味道QO(6.00%)的差即味道差(QP-QO=5.79-6.00=-0.21),保持所计算的“-0.21”(步骤S21:味道差计算步骤)。
味道差校正部54取得在步骤S21中计算的味道差(QP-QO)即“-0.21”,使用从输入接口56输入的味道加权系数β(0.25)来进行校正,求出校正味道差β(QP-QO)即“-0.0525”(步骤S22:味道校正步骤)。
氮施肥量决定部55对在步骤S22中得到的校正味道差β(QP-QO)即“-0.0525”乘以从输入接口56输入的田地特性系数C(1.1)来进行校正,求出校正后的值即“-0.05775”(步骤S23)。
接下来,氮施肥量决定部55从每1反田地期望的标准的氮量减去在田地的土壤中存在的氮量,求出成为基准的施肥基准量S。例如,在每1反田地期望的标准的氮量是12.0kg/10a,且在田地中的土壤中存在的氮量是8.50kg/10a的情况下,施肥基准量S成为从12.0kg/10a减去8.50kg/10a而得到的值3.50kg/10a。另外,也可以使用施肥量设定装置5的输入接口来输入施肥基准量S。
在此基础上,氮施肥量决定部55根据式(7),从考虑了通过步骤S13得到的田地特性系数C的校正产量差α(YO-YP)即“0.4125”,减去考虑了通过步骤S23得到的田地特性系数C的校正味道差β(QP-QO)即“-0.05775”(0.4125-(-0.05775)),求出氮施肥量的校正值即“0.47025”(步骤S30)。
氮施肥量决定部55根据式(7),对施肥基准量S(3.50),加上在步骤S30中得到的氮施肥量的校正值(0.47025),计算并决定氮施肥量N(3.97025kg/10a)(步骤S31)。
最后,施肥量设定部50将在步骤S31中决定的氮施肥量(3.97025kg/10a)除以所播撒的肥料的氮含有率(%),计算并设定对每1反田地(10a)播撒的肥料的量(施肥量)(步骤S32)。
例如,在所播撒的肥料的氮含有率是14%的情况下,将氮施肥量(3.97025kg/10a)除以14%而得到的值、约28.3589kg/10a被设定为每1反田地(10a)的施肥量。施肥量设定部50将所设定的施肥量28.3589kg/10a输出到拖拉机(肥料播撒装置)3的施肥量控制部30。
根据进行以上那样的动作的施肥量设定装置5,能够根据产量差(YO-YP)和味道差(QP-QO)决定氮施肥量N,所以能够设定与目标产量YO和目标味道值QO符合的施肥量。另外,如果根据校正产量差α(YO-YP)和校正味道差β(QP-QO)决定氮施肥量,则能够设定与目标产量和目标味道值中更想实现的一方符合的施肥量。
通过除此以外还导入田地特性系数C,能够根据田地的特征(田地特性)使施肥量增减,能够设定更适合的施肥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校正产量差α(YO-YP)和校正味道差β(QP-QO)都乘以相同的田地特性系数C。但是,也可以分别准备用于对校正产量差α(YO-YP)进行校正的田地特性系数C1、用于对校正味道差β(QP-QO)进行校正的田地特性系数C2,设定更适合的施肥量。
另外,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点中仅为例示,但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基于上述说明而是基于权利要求书所表现的,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另外,所谓田地不仅是实际划分的农田,而且也可以是为了农业作业计划而假想地划分的农田。

Claims (15)

1.一种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与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关联的施肥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
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
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
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
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
产量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产量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产量差;
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以及
味道差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味道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味道差,
根据校正后的所述产量差和校正后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4.一种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收获前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使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变化的氮施肥量,
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
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产量与所述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
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与所述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
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施肥量设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具有产量差以及味道差的式(3),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数式1】
N=S+(YO-Yp)-(Qp-QO)……(3)
其中,
N:氮施肥量(kg/10a)
S:施肥标准量(kg/10a)
YO:目标产量(袋/10a)
Yp:实绩产量(袋/10a)
YO-Yp:产量差
Qp:实绩蛋白含有率(味道)(%)
QO:目标蛋白含有率(味道)(%)
Qp-QO:味道差。
6.一种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肥量设定部,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与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关联的施肥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量设定部具有:
产量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
味道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
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量设定部具有:
产量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
产量校正部,通过加权来校正由所述产量差计算部计算的产量差;
味道差计算部,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以及
味道差校正部,通过加权来校正由所述味道差计算部计算的味道差,
根据校正后的所述产量差和校正后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9.一种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肥量设定部,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收获前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使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变化的氮施肥量,
所述施肥量设定部具有:
产量差计算部,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产量与所述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
味道差计算部,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与所述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
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施肥量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具有产量差以及味道差的式(3),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数式2】
N=S+(YO-Yp)-(Qp-QO)……(3)
其中,
N:氮施肥量(kg/10a)
S:施肥标准量(kg/10a)
YO:目标产量(袋/10a)
Yp:实绩产量(袋/10a)
YO-Yp:产量差
Qp:实绩蛋白含有率(味道)(%)
QO:目标蛋白含有率(味道)(%)
Qp-QO:味道差。
11.一种使计算机执行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执行如下步骤:
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与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关联的施肥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
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
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
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
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产量与所述谷物的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
产量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产量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产量差;
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目标味道值与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以及
味道差校正步骤,通过加权来校正在所述味道差计算步骤中计算的味道差,
根据校正了的所述产量差和校正了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施肥量。
14.一种使计算机执行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包括:
施肥量设定步骤,根据关于谷物的产量的收获前的目标产量和关于所述谷物的味道的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设定使所述谷物的产量和该谷物的味道变化的氮施肥量,
所述施肥量设定步骤具有:
产量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产量与所述产量的实绩值的差即产量差;以及
味道差计算步骤,计算所述收获前的目标味道值与所述味道值的实绩值的差即味道差,
根据计算的所述产量差和计算的所述味道差,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肥量设定程序,其特征在于:
根据具有产量差以及味道差的式(3),设定所述氮施肥量,
【数式3】
N=S+(YO-Yp)-(Qp-QO)……(3)
其中,
N:氮施肥量(kg/10a)
S:施肥标准量(kg/10a)
YO:目标产量(袋/10a)
Yp:实绩产量(袋/10a)
YO-Yp:产量差
Qp:实绩蛋白含有率(味道)(%)
QO:目标蛋白含有率(味道)(%)
Qp-QO:味道差。
CN201380001479.4A 2012-05-09 2013-03-28 施肥量设定方法以及施肥量设定装置 Active CN103561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08037A JP5912827B2 (ja) 2012-05-09 2012-05-09 施肥量設定方法、施肥量設定装置、施肥量設定プログラム、施肥量設定システム
JP2012-108037 2012-05-09
PCT/JP2013/059390 WO2013168482A1 (ja) 2012-05-09 2013-03-28 施肥量設定方法、施肥量設定装置、施肥量設定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1563A true CN103561563A (zh) 2014-02-05
CN103561563B CN103561563B (zh) 2015-07-01

Family

ID=49550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1479.4A Active CN103561563B (zh) 2012-05-09 2013-03-28 施肥量设定方法以及施肥量设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912827B2 (zh)
KR (1) KR101560963B1 (zh)
CN (1) CN103561563B (zh)
WO (1) WO201316848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1223A (zh) * 2016-07-19 2016-12-0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亩产潜力与目标产量的变量施肥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05976B2 (ja) * 2014-03-05 2018-10-17 Tdk株式会社 農作物の味推測装置及び農作物の味推測プログラム
CN103999620B (zh) * 2014-06-11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一种基于目标产量的红壤稻田减量化肥施用方法
JP6394445B2 (ja) * 2014-06-16 2018-09-26 Tdk株式会社 農作物の収穫時期推測装置及び農作物の収穫時期推測プログラム
CN106570770B (zh) * 2016-11-11 2020-12-18 山东农业大学 果园水肥一体化追肥量精准估算方法
WO2019004305A1 (ja) 2017-06-28 2019-01-03 株式会社クボタ 農業支援システム、農業支援装置及び農業支援方法
JP7293070B2 (ja) * 2019-09-25 2023-06-19 株式会社クボタ 散布支援システム
KR102206968B1 (ko) 2019-12-24 2021-01-25 (주)영주이앤아이 작물의 생장 주기에 따라 실시간으로 시비를 처방하기 위한 토양 상태 분석 방법 및 서버
CN115039549B (zh) * 2022-06-28 2023-03-10 安徽未来种业有限公司 一种农作物种植施肥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783A (ja) * 1994-07-08 1996-01-30 Satake Eng Co Ltd 葉の成分量を基にした植物の生育管理方法
JPH09105718A (ja) * 1995-10-12 1997-04-22 Iseki & Co Ltd 穀粒施肥診断装置
JPH1056882A (ja) * 1996-06-18 1998-03-03 Suomen Rehu Oy 栽培作物用土壌に対する施肥方法
JPH11313594A (ja) * 1998-04-30 1999-11-16 Omron Corp 農作業決定支援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251737A (zh) * 1998-09-09 2000-05-03 株式会社佐竹制作所 确定谷物施肥量品质产量的方法及提供其生产信息的设备
CN1489886A (zh) * 2003-08-22 2004-04-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对作物施肥量进行推荐的方法
CN1489887A (zh) * 2003-08-22 2004-04-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指导科学施肥的智能工具
CN101578936A (zh) * 2009-05-27 2009-11-18 中国农业大学 施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720609A (zh) * 2009-07-22 2010-06-09 河南农业大学 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70830A (ja) * 1993-12-17 1995-07-11 Kubota Corp 自動施肥機
JPH10313668A (ja) * 1997-05-20 1998-12-02 Kubota Corp 収穫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3783A (ja) * 1994-07-08 1996-01-30 Satake Eng Co Ltd 葉の成分量を基にした植物の生育管理方法
JPH09105718A (ja) * 1995-10-12 1997-04-22 Iseki & Co Ltd 穀粒施肥診断装置
JPH1056882A (ja) * 1996-06-18 1998-03-03 Suomen Rehu Oy 栽培作物用土壌に対する施肥方法
JPH11313594A (ja) * 1998-04-30 1999-11-16 Omron Corp 農作業決定支援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251737A (zh) * 1998-09-09 2000-05-03 株式会社佐竹制作所 确定谷物施肥量品质产量的方法及提供其生产信息的设备
CN1489886A (zh) * 2003-08-22 2004-04-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对作物施肥量进行推荐的方法
CN1489887A (zh) * 2003-08-22 2004-04-21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一种指导科学施肥的智能工具
CN101578936A (zh) * 2009-05-27 2009-11-18 中国农业大学 施肥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1720609A (zh) * 2009-07-22 2010-06-09 河南农业大学 潮土区高产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71223A (zh) * 2016-07-19 2016-12-07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基于亩产潜力与目标产量的变量施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61563B (zh) 2015-07-01
KR101560963B1 (ko) 2015-10-15
KR20140005371A (ko) 2014-01-14
WO2013168482A9 (ja) 2014-01-03
WO2013168482A1 (ja) 2013-11-14
JP2013234935A (ja) 2013-11-21
JP5912827B2 (ja) 2016-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1563B (zh) 施肥量设定方法以及施肥量设定装置
Salo et al.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11 crop simulation models in predicting yield response to nitrogen fertilization
Bachinger et al. ROTOR, a tool for generating and evaluating crop rotations for organic farming systems
Van Ittersum et al. Yield gap analysis with local to global relevance—a review
US20160309646A1 (en) Agronomi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Aravindakshan et al. What does benchmarking of wheat farmers practicing conservation tillage in the eastern Indo-Gangetic Plains tell us about energy use efficiency? An application of slack-based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cCarthy et al. Decision support tools for site-specific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and agricultural planning in selected countries in sub-Sahara Africa
Link et al. Evaluating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payment policy under uniform and variable-rate nitrogen management
CN103562949A (zh) 农务作业支援系统
Berghuijs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pecies traits enhancing yield in wheat-faba bean intercropping: development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a minimalist mixture model
Berghuijs et al. Calibrating and testing APSIM for wheat-faba bean pure cultures and intercrops across Europe
Park et al. Increasing yield stability and input efficiencies with cost-effective mechanization in Nepal
Ghaffari et al. Simulating winter wheat yields under temperate conditions: exploring different management scenarios
Graeff et al. Crop models a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in crop production
Shi et al. Optimized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method for nitrate residue control in a wheat–maize double cropping system in dryland farming
Van Oosterom et al. Simulating growth, development, and yield of tillering pearl millet: I. Leaf area profiles on main shoots and tillers
Tumusiime et al. How much does considering the cost of lime affect the recommended level of nitrogen?
Wegerer et al. Soybean maturity group selection: Irrigation and nitrogen fixation effects on returns
Myers A simple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nitrogen fertilizer requirement of a cereal crop
Wolday et al. A review: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rop simulation model (APSIM) in prediction crop growth, development and yield in semiarid tropics
Purucker et al. Comparing nitrogen timing and sidedressing placement strategies on corn growth and yield in Michigan
Riley et al.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optimization of nitrogen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s for cereals in Norway
Chen et al.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rates on open-field vegetable growth and nitrogen utiliza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Klocke et al. Planning for deficit irrigation
Ishaque et al. Determining optimum nitrogen management as a function of planting date for spring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under semi-arid conditions using a modeling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