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8603A -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8603A
CN103558603A CN201310539930.XA CN201310539930A CN103558603A CN 103558603 A CN103558603 A CN 103558603A CN 201310539930 A CN201310539930 A CN 201310539930A CN 103558603 A CN103558603 A CN 1035586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signal end
secondary signal
sensors
auxiliary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99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8603B (zh
Inventor
黄诚标
王雄
王秀妹
黄阿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ng Thih Electron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99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8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8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8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8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93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5/931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93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5/931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G01S2015/932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for parking ope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感测器以及报警器或总线模块,该至少两个感测器包括第一感测器以及其他感测器,该第一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报警器或总线模块相连,其他感测器彼此间呈并联关系并均与第一感测器相连,其他感测器与第一感测器之间的连接方式彼此不同。本发明的至少两个感测器具有定位简单、几乎无需花消定位程序资源,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程序空间来做Bootload功能或其它功能;另外本发明还具有让泊车辅助系统发挥最大性能以及诊断效率高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泊车辅助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本申请人曾于2011年7月20日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并获得了ZL201110001720.6的中国发明专利,其采用串联式结构来实现第一感测器10a与第二感测器10b、第三感测器10c和第四感测器10d之间的通信相连,每一感测器均设置有模拟开关10e,在第二感测器10b中模拟开关10e关闭时,该第一感测器10a可以直接与第三感测器10c相连;在第二感测器10b和第三感测器10c中的模拟开关10e均关闭时,该第一感测器10a可以直接与第四感测器10d相连。
但是,本申请人经研究发现,上述专利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一、上述专利在对感测器进行定位时,是先依靠端部感测器线束连接,自动识别出整个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的端部感测器,即第一感测器10a,并将其确定为起点感测器;接着以起点感测器为主节点,并通过内部网络而自动识别出第二感测器10b;再以起点感测器为主节点,而依次配置与第二感测器10b相连的第三感测器10c,以此类推配置完所有的感测器;由此可知,其在对每个感测器进行定位,即ID配置时,均需要控制不同的虚拟开关依次关闭,然后利用第一感测器10a进行逐一配置,故具有定位复杂、定位花消时间长以及占用程序资源大的缺点;
二、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下,若第二感测器10b损坏,那么第二感测器10b及往后的第三感测器10c和第四感测器10d均无法工作;若第三感测器10c损坏,第三感测器10c及之后的第四感测器10d均无法工作,即其中一个感测器损坏,会造成一系列的感测器均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发挥整个辅助系统的最大性能;
三、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下,在诊断整个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的故障时,若发现第二感测器10b、第三感测器10c和第四感测器10d均无法工作,则仅可判断出第二感测器10b存在故障,而无法对第三感测器10c和第四感测器10d是否有故障进行判断,如此当维修人员将第二感测器10b修理好时,整个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还可能出现因为第三感测器10c和第四感测器10d损坏,而需要进一步诊断和维修的事宜,诊断维修效率低。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泊车辅助系统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定位复杂、定位花消时间长、占用定位程序资源大、无法发挥整个泊车辅助系统最大性能以及故障诊断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感测器以及报警器或总线模块,每一感测器均包括微处理器、超声波传感器、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设置在微处理器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驱动发送模块和超声波接收模块,该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均与微处理器相连;
其中:该至少两个感测器包括第一感测器以及其他感测器,该第一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报警器或总线模块相连,其他感测器彼此间呈并联关系并均与第一感测器相连,其他感测器中的感测器,即第二感测器至第N感测器与第一感测器的连接方式以不重叠的方式从如下七种连接方式中选择一个:
①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均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②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接地;
③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接高电平;
④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悬空;
⑤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接地,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⑥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接高电平,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⑦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悬空,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N选自二、三、四、五、六、七或八中的一个。
进一步,该第一感测器与报警器或总线模块之间通过LIN总线相连。
进一步,该第一感测器与其他感测器之间通过LIN总线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其根据实际探头数量需要,可以设置为2~8个探头,即其他感测器可以为1~7个,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其他感测器中的感测器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的连接方式各不相同,如此在前期设计时,即可让每个感测器的微处理器根据当前感测器所属的硬件连接方式而进行自动定位,其定位简单快速,几乎无需花消定位程序资源,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程序空间来做Bootload功能或其它功能,大大提高了整个泊车辅助系统的响应速度;
二、由于其他感测器与第一感测器之间采用的为并联关系,如此当任意一个其他感测器处于损坏状态时,其均不会影响到其他正常感测器的工作,从而可以发挥泊车辅助系统的最大性能;同时在进行诊断时,某个或某些感测器损坏,也可以直接对该感测器进行检测,具有执行速度以及能同时诊断所有感测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无主机泊车雷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中感测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
第一感测器        1        微处理器        11
超声波传感器      12       第一信号端      13
第二信号端        14       驱动发送模块    15
超声波接收模块    16       其他感测器      2
第一感测器        10a      第二感测器      10b
第三感测器        10c      第四感测器      10d
模拟开关          10e。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感测器以及报警器或总线模块(图中未示出),每一感测器均包括微处理器11、超声波传感器12、第一信号端13、第二信号端14以及设置在微处理器11与超声波传感器12之间的驱动发送模块15和超声波接收模块16,该第一信号端13和第二信号端14均与微处理器11相连。对于微处理器11、超声波传感器12、驱动发送模块15和超声波接收模块16之间的工作原理,可以参照背景技术,其与现有技术相同,故不进行多余描述。
本发明的核心改进之处在于,该至少两个感测器包括第一感测器1以及其他感测器2,该第一感测器1的第一信号端13与报警器或总线模块相连,其他感测器2彼此间呈并联关系并均与第一感测器1相连,其他感测器2中的感测器,即第二感测器至第N感测器与第一感测器1的连接方式以不重叠的方式从如下七种连接方式中选择一个:
①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13和第二信号端14均与第一感测器1的第二信号端14相连;
②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13与第一感测器1的第二信号端14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14接地;
③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13与第一感测器1的第二信号端14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14接高电平;
④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13与第一感测器1的第二信号端14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14悬空;
⑤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13接地,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14与第一感测器1的第二信号端14相连;
⑥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13接高电平,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14与第一感测器1的第二信号端14相连;
⑦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13悬空,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14与第一感测器1的第二信号端14相连;
N选自二、三、四、五、六、七或八中的一个。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N=8,该第一感测器1为RL,第二感测器为RRM,第三感测器为RLM,第四感测器为RR,第五感测器为FL,第六感测器为FRM,第七感测器为FLM,第八感测器为FR;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设置为2~7个探头,此时亦是从上述7种连接方式中选择几种进行组配即可。另外,该第一感测器1与报警器或总线模块之间通过LIN总线或其它总线相连,该第一感测器1与其他感测器2之间亦是通过LIN总线或其它自定义总线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由于其他感测器2中的感测器第一信号端13和第二信号端14的连接方式各不相同,如此在前期设计时,即可让每个感测器的微处理器11根据当前感测器所属的硬件连接方式而进行自动定位,其定位简单快速,几乎无需花消定位程序资源,从而可以腾出更多程序空间来做Bootload功能或其它功能,大大提高了整个泊车辅助系统的响应速度;
二、由于其他感测器2与第一感测器1之间采用的为并联关系,如此当任意一个其他感测器处于损坏状态时,其均不会影响到其他正常感测器的工作,从而可以发挥雷达的最大性能;同时在进行诊断时,某个或某些感测器损坏,也可以直接对该感测器进行检测,具有执行速度快的特点。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3)

1.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包括至少两个感测器以及报警器或总线模块,每一感测器均包括微处理器、超声波传感器、第一信号端、第二信号端以及设置在微处理器与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驱动发送模块和超声波接收模块,该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均与微处理器相连;
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两个感测器包括第一感测器以及其他感测器,该第一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报警器或总线模块相连,其他感测器彼此间呈并联关系并均与第一感测器相连,其他感测器中的感测器,即第二感测器至第N感测器与第一感测器的连接方式以不重叠的方式从如下七种连接方式中选择一个:
①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和第二信号端均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②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接地;
③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接高电平;
④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悬空;
⑤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接地,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⑥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接高电平,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⑦第N感测器的第一信号端悬空,第N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与第一感测器的第二信号端相连;
N选自二、三、四、五、六、七或八中的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器与报警器或总线模块之间通过LIN总线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感测器与其他感测器之间通过LIN总线相连。
CN201310539930.XA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Active CN103558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9930.XA CN103558603B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9930.XA CN103558603B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8603A true CN103558603A (zh) 2014-02-05
CN103558603B CN103558603B (zh) 2017-07-28

Family

ID=50012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9930.XA Active CN103558603B (zh) 2013-11-05 2013-11-05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8603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461A (zh) * 2014-07-17 2014-10-22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串并结构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WO2015172680A1 (zh) * 2014-05-14 2015-11-19 林海明 一种可快速定位探头id的泊车雷达数字探头模组及其id定位方法
CN107783138A (zh) * 2017-09-04 2018-03-09 佛山市索尔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用雷达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871A (ja) * 1992-02-12 1994-03-29 Idec Izumi Corp 電子式制御装置
CN102129076A (zh) * 2011-01-06 2011-07-20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结构的无主机泊车雷达系统
CN102590819A (zh) * 2011-12-29 2012-07-18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雷达系统
CN203595806U (zh) * 2013-11-05 2014-05-14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871A (ja) * 1992-02-12 1994-03-29 Idec Izumi Corp 電子式制御装置
CN102129076A (zh) * 2011-01-06 2011-07-20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结构的无主机泊车雷达系统
CN102590819A (zh) * 2011-12-29 2012-07-18 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雷达系统
CN203595806U (zh) * 2013-11-05 2014-05-14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72680A1 (zh) * 2014-05-14 2015-11-19 林海明 一种可快速定位探头id的泊车雷达数字探头模组及其id定位方法
CN104111461A (zh) * 2014-07-17 2014-10-22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串并结构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CN104111461B (zh) * 2014-07-17 2017-07-04 同致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串并结构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CN107783138A (zh) * 2017-09-04 2018-03-09 佛山市索尔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公交用雷达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8603B (zh) 2017-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77081B (zh) 用于导弹自动测试的i/o测试监测器及监测方法
CN105699825A (zh) 一种汽车静态电流检测设备及方法
CN107209811A (zh) 用于异步切换i2c数据线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58603A (zh)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CN105699798A (zh) 一种机上复杂告警设备bit自检测方法
CN102902613B (zh) 计算机系统及其诊断方法
CN103197210B (zh) 一种用于开关柜局部放电检测的一体式传感器
CN110658400A (zh) 基于嵌入式的测试方法、微控制器和系统
CN205067616U (zh) 通用测试平台
CN103399250A (zh) 一种数字电路开路故障诊断的方法及系统
CN203595806U (zh) 一种自定位无主机泊车辅助系统
CN103728510B (zh) 励磁装置现场测试系统和方法
CN104880222A (zh) 基于3g无线通信的二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
CN101872194A (zh) 低串扰、快速和主被动兼容型压电通道切换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5004967A (zh) 一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586788B (zh) 监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56390B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汽车地下停车系统
JP2007292501A (ja) 診断用信号処理装置
CN102435914B (zh) 便携式飞机导线综合性能测试仪
CN109542706A (zh) 一种连接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4484247A (zh) 汽车设备同步自动测试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5300199A (zh) 用于导弹自动测试的rs-422/485通讯测试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104852950A (zh) 混合动力汽车经济性参数的同步采集系统、方法和车辆
CN103412241A (zh)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
CN211782126U (zh) 热泵电路板故障自诊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