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6270A -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6270A
CN103556270A CN201310527847.0A CN201310527847A CN103556270A CN 103556270 A CN103556270 A CN 103556270A CN 201310527847 A CN201310527847 A CN 201310527847A CN 103556270 A CN103556270 A CN 103556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charcoal
spinning
trefoil
fiber
visc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78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6270B (zh
Inventor
冯涛
邓传东
李蓉玲
陈明付
毛远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Yibin Grace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Grace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Grace Co Ltd, Yibin Haisite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Gra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784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62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6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6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6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6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适应产品市场客户的需求,解决竹炭粘胶纤维可纺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0~20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1~10%,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5级。本发明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纤维皮层表面积大,在保持竹炭粘胶纤维杀菌、除臭、远红外、吸附异味功效的前提下,吸湿性更佳,使产品的附加值得以大幅提高,穿着更舒适,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了竹炭纤维的优良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粘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竹炭主要由炭、氢、氧等元素组成,质地坚硬,细密多孔,吸附能力强,其吸附能力是同体积木炭的10倍以上,所含矿物质是同体积木炭的5倍以上,因此具有良好的除臭、防腐、吸附异味的功能。纳米级竹炭微粉还具有良好的抑菌、杀菌的功效,可以吸附并中和汗液所含有的酸性物质,达到美白皮肤的功效。不仅如此,竹炭还是很好的远红外和负离子的发射材料。竹炭共混保健纤维既能发射负离子且加工时又不损害设备,克服了负离子纤维加工面料时磨针严重的缺点,深受加工客户的欢迎和青睐。除以上优点外,由于自身特点,竹炭共混纤维还具有抗静电性和抗电磁辐射功能,它的研制成功给人类健康带来较多好处。可以说竹炭共混纤维满足了人们对保健产品的多样选择,同时也满足了面料制造商的要求,是具有磁性保健纤维、远红外纤维、抗菌纤维等诸多功能型纤维优点
的升级换代新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国内对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还未见报道。
如201110229992.1,名称为“一种三叶纤维生产工艺及其纤维喷丝头”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三叶纤维生产工艺,包括原液、酸站、纺丝和后处理工序,其特征在于:原液部份(1)纺胶甲纤含量8.8~9.2%;(2)纺胶含碱4.8~5.2%;(3)纺胶粘度40~60秒;(4)纺胶熟成度8~14mL;酸站部份(1)硫酸浓度100~120g/L;(2)硫酸锌浓度20~30g/L;(3)酸浴比重1.180~1.250Kg/L;(4)酸浴温度48~55℃;纺丝部份(1)纺丝速度48~65m/min;(2)牵伸率60~80%;后处理部份(1)脱硫温度70~90℃,浓度1.0~3.0g/L,残硫≤5.0mg/100g;(2)漂白温度55~70℃,浓度0.5~1.2g/L;(3)上油温度60~70℃,PH值4~6,上油率:0.01~0.08%;(4)水洗温度:60~80℃。该专利存在以下缺点:
1、酸浴工艺的硫酸锌含量过高,锌离子对环境污染大;
2、后处理工艺的脱硫温度过高、浓度过大,对纤维强伸度有损伤;
3、后处理工艺的漂白温度高、浓度高,双氧水分解快,浪费大,成本增加。
4、纺丝工艺的纤维牵伸率过高,而三叶形竹炭纤维为异形纤维,且添加有竹炭,因此可纺性及产品强伸度会降低,过高的牵伸率会造成纤维可纺性差、易断头、疵点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适应产品市场客户的需求,解决竹炭粘胶纤维可纺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本发明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纤维皮层表面积大,在保持竹炭粘胶纤维杀菌、除臭、远红外、吸附异味功效的前提下,吸湿性更佳,使产品的附加值得以大幅提高,穿着更舒适,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了竹炭纤维的优良特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0~20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1~10%,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5级。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长丝,干强1.6~2.5cN/dtex,干伸18~22%,干伸变异≤8%。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干强2.2~3.5cN/dtex,干伸18~20%,干强变异≤18%,疵点≤3mg/100g。
本发明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2%。有助于竹炭粉在水中分散均匀,且不易沉降;同时,浆液无气泡,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
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5%。目的是增加竹炭浆的粘度,与粘胶的粘度与含碱量相一致,使之与粘胶具有相容性,不破坏、影响粘胶的稳定性,保证了竹炭纤维的可纺性。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因为粘胶纤维生产的碱多使用氢氧化钠,为了与粘胶纤维生产相匹配,增加相容性,可保证粘胶的稳定性。
本发明所述的竹炭浆粘度为30~70s(落球粘度),含碱量为4~6%,竹炭的粒径≦0.8μm。
本发明所述粘胶的粘度30~70 s(落球粘度)、熟成度7~12mL、含碱4~6%、甲纤含量8~10%。
丝条横截面的长宽比越大,比表面积越大,吸湿性大、手感好,但生产难度大,丝条易破损。因此,本发明对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 原液制备
将竹炭浆与粘胶通过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直接送往纺丝机纺丝,所述的竹炭浆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大于粘胶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
由于粘胶进入静态混合器的管道后,会凝固造成管道堵塞,竹炭浆的流速大于粘胶,先进入管道,避免粘胶的进入,不会造成堵管。
B 纺丝
粘胶由供胶管路送进纺丝机,由计量泵定量送入,粘胶在压力下通过三叶形喷丝孔,形成粘胶细流,粘胶细流进入凝固浴,经凝固成型后形成生丝条。所述喷孔截面的长宽比为10~200:1。
C 后处理
将生丝条经过脱硫、上油、烘干后得到竹炭粘胶扁平丝。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0~20℃。由于竹炭的黏度较低, 导致粘胶的整体黏度下降, 故纺丝温度的设定要略低于常规工艺温度。降低温度可防止粘胶表面黏度下降, 改善粘胶的流变性能, 提高竹炭粉体分布的均匀性。
本发明所述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00~120g/L,硫酸钠240~320g/L,硫酸锌10~15g/L,硫酸铝1~10g/L;凝固浴的温度为40~50℃。
凝固浴中加入硫酸铝的目的是:提高纤维强度、伸度,减少硫酸锌用量,锌离子为重金属,对水体、土壤污染严重,废水处理困难。硫酸铝的加入,实现低锌或无锌环保纺丝技术,同时采用低酸高盐的酸浴工艺,避免粘胶因含杂质而易断丝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为40~60℃,浓度为1~4g/L。采用低温、低浓度的脱硫工艺,减少对纤维强伸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浓度过大,对纤维强伸度有损伤。
本发明三叶形竹炭纤维为异形纤维,且添加有竹炭,因此可纺性及产品强伸度会降低,同时由于均匀性的降低,必须降低纺丝速度,防止断头,改善可纺性。根据粘胶长丝与短纤工艺的不同,分别采取以下纺丝工艺,保证纺丝可纺性良好,同时纤维强伸度高。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70~90m/min,喷头拉伸0~-8%,紧张牵伸6~8%;烘干温度70~100℃。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洗涤-烘干-成品。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40~55m/min,总牵伸120~160%;烘干温度100~14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 本发明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0~20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1~10%,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5级,是一种新产品。由于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纤维皮层表面积比普通的竹炭圆截面纤维大,具有显著的导湿性,热湿的舒适性更好;就保健功能而言,本发明竹炭中空纤维抑菌率可达56. 8%,远红外发射率88. 9%,具有显著的远红外保健功能;紫外线屏蔽率99. 0%,具有显著的紫外线屏蔽率;氨吸附率≥60%,具有显著的除臭功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了竹炭纤维的优良特性。
2、本发明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所采用的竹炭浆的配制原料中增加了现有技术中没有的增稠剂与碱,目的是增加竹炭浆的粘度和含碱量,使之与粘胶的粘度与含碱量相一致,与粘胶具有相容性,不破坏、影响粘胶的稳定性,保证了竹炭纤维的可纺性。
3、本发明竹炭浆的配制原料选用无泡分散剂聚丙烯酸钠盐,有助于竹炭粉在水中分散均匀,且不易沉降;同时,浆液无气泡,不影响纤维的可纺性,是竹炭纤维可纺性的进一步保障。
4、本发明竹炭浆的配制原料碱选用氢氧化钠,用量控制在4~6%,是由于粘胶纤维生产的碱多使用氢氧化钠,为了与粘胶纤维生产相匹配,增加相容性,可保证粘胶的稳定性。
5、本发明竹炭浆的粘度设定为30~70s(落球粘度法),含碱量为4~6%,这样设置是为了与粘胶的粘度与含碱量一致,使之与粘胶具有相容性,不破坏、影响粘胶的稳定性;竹炭的粒径≦0.8μm,竹炭的吸附功能明显增强。竹炭浆采用以上指标有效地保证了纺丝的可纺性。
6、本发明的生产工艺,竹炭浆与粘胶通过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直接送往纺丝机台纺丝,无需混合后再增加竹炭粘胶储罐和过滤设备,减少中间停顿时间,避免混合液发生变化,并且大大减少了日常生产过程中拆滤机、冲罐子和管道时粘胶、竹炭浆的浪费,同时减小了环境污水治理的费用和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粘胶进入静态混合器的管道后,会凝固造成管道堵塞,竹炭浆的流速大于粘胶,先进入管道,避免粘胶的进入,不会造成堵管,确保纺丝工序顺利进行。
7、本发明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低酸高盐,温度控制在40~50℃,并且凝固浴的组成中含有硫酸铝,是为了提高纤维强度、伸度,减少硫酸锌用量,实现低锌或无锌环保纺丝技术;同时采用低酸高盐的酸浴工艺,避免粘胶因含杂质而易断丝的问题,进一步保证了丝条的可纺性。
8、本发明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控制在10~20℃,由于竹炭的黏度较低,导致粘胶的整体黏度下降,故粘胶温度的设定要略低于常规工艺温度。降低温度可防止粘胶表面黏度下降,改善粘胶的流变性能,提高竹炭粉体分布的均匀性。
9、本发明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控制在40~60℃,浓度控制在1~4g/L。采用低温、低浓度的脱硫工艺,减少对纤维强伸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浓度过大,对纤维强伸度有损伤。
10、本发明根据粘胶长丝与短纤工艺的不同,分别对纺丝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由于三叶形竹炭纤维为异形纤维,且添加有竹炭,因此可纺性及产品强伸度会降低,同时由于均匀性的降低,必须降低纺丝速度,防止断头,改善可纺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实质性内容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1%,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级。
实施例2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长丝,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20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10%,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5级,干强1.6cN/dtex,干伸18%,干伸变异≤8%。
实施例3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长丝,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5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2%,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级,干强2.5cN/dtex,干伸22%,干伸变异≤8%。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实施例4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长丝,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6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8%,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级,干强1.8cN/dtex,干伸20%,干伸变异≤8%。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实施例5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长丝,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6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3.6%,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级,干强2.0cN/dtex,干伸20%,干伸变异≤8%。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2%。
实施例6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长丝,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6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7%,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级,干强2.1cN/dtex,干伸21%,干伸变异≤8%。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
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
实施例7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2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6%,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级,干强2.2cN/dtex,干伸18%,干强变异≤18%,疵点≤3mg/100g。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2%。
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5%。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实施例8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1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3.5%,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5级,干强3.5cN/dtex,干伸20%,干强变异≤18%,疵点≤3mg/100g。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5%。
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2%。
所述的竹炭浆中竹炭粉的量为350%。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竹炭浆粘度为40s,含碱量为5%,竹炭的粒径为0.8μm。
实施例9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35: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6%,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级,干强3.0cN/dtex,干伸19%,干强变异≤18%,疵点≤3mg/100g。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6%。
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3%。
所述的竹炭浆中竹炭粉的量为50%。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竹炭浆粘度为30s,含碱量为4%,竹炭的粒径为0.2μm。
所述粘胶的粘度30s、熟成度7mL、含碱4%、甲纤含量8%。
实施例10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85: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2.6%,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5级,干强3.2cN/dtex,干伸19%,干强变异≤18%,疵点≤3mg/100g。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4%。
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2.5%。
所述的竹炭浆中竹炭粉的量为10%。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竹炭浆粘度为70s,含碱量为6%,竹炭的粒径为0.5μm。
所述粘胶的粘度70 s、熟成度12mL、含碱6%、甲纤含量10%。
实施例11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25: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7.8%,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5级,干强2.9 cN/dtex,干伸19%,干强变异≤18%,疵点≤3mg/100g。 
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8%。
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3.5%。
所述的竹炭浆中竹炭粉的量为50%。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的竹炭浆粘度为60s,含碱量为4.5%,竹炭的粒径为0.3μm。
所述粘胶的粘度60 s、熟成度10mL、含碱4.5%、甲纤含量9%。
实施例12
本发明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 原液制备
将竹炭浆与粘胶通过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直接送往纺丝机纺丝,所述的竹炭浆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大于粘胶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
B 纺丝
粘胶由供胶管路送进纺丝机,由计量泵定量送入,粘胶在压力下通过三叶形喷丝孔,形成粘胶细流,粘胶细流进入凝固浴,经凝固成型后形成生丝条。所述喷孔截面的长宽比为10:1。
C 后处理
将生丝条经过脱硫、漂白、上油、烘干后得到竹炭粘胶扁平丝。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B步骤的喷孔截面的长宽比为50:1。
实施例14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B步骤的喷孔截面的长宽比为150:1。
实施例15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2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B步骤的喷孔截面的长宽比为100:1。
实施例16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00g/L,硫酸钠240g/L,硫酸锌10g/L,硫酸铝1g/L;凝固浴的温度为40℃。
实施例17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20g/L,硫酸钠320g/L,硫酸锌15g/L,硫酸铝10g/L;凝固浴的温度为50℃。
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20℃。
实施例18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10g/L,硫酸钠250g/L,硫酸锌12g/L,硫酸铝2g/L;凝固浴的温度为42℃。
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5℃。
所述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为40℃,浓度为1g/L。
实施例19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05g/L,硫酸钠260g/L,硫酸锌11g/L,硫酸铝3g/L;凝固浴的温度为43℃。
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6℃。
所述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为60℃,浓度为4g/L。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70m/min,喷头拉伸0%,紧张牵伸6%;烘干温度70℃。
实施例20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15g/L,硫酸钠270g/L,硫酸锌14g/L,硫酸铝5g/L;凝固浴的温度为45℃。
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8℃。
所述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为45℃,浓度为2g/L。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90m/min,喷头拉伸-8%,紧张牵伸8%;烘干温度100℃。
实施例21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08g/L,硫酸钠300g/L,硫酸锌12.5g/L,硫酸铝9g/L;凝固浴的温度为48℃。
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7℃。
所述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为56℃,浓度为2g/L。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80m/min,喷头拉伸-5%,紧张牵伸7%;烘干温度85℃。
实施例22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5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16g/L,硫酸钠290g/L,硫酸锌13.5g/L,硫酸铝4g/L;凝固浴的温度为43℃。
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2.6℃。
所述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为48℃,浓度为3.5g/L。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75m/min,喷头拉伸-2%,紧张牵伸7%;烘干温度90℃。
实施例23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后处理-成品。
实施例24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3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后处理-成品。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40~55m/min,总牵伸120~160%;烘干温度100~140℃。
实施例25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6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后处理-成品。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40~55m/min,总牵伸120~160%;烘干温度100~140℃。
实施例26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7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后处理-成品。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40~55m/min,总牵伸120~160%;烘干温度100~140℃。
实施例27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8基本相同,在此基础上:
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后处理-成品。
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40~55m/min,总牵伸120~160%;烘干温度100~140℃。

Claims (16)

1.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通过纺前注射将竹炭浆与粘胶混合,经湿法纺丝、后处理即得;纤维的横截面为三叶形,横截面的长宽比为10~200:1;竹炭含量为纤维总重量的0.1~10%,氨吸收率≥60%,透气性≥500mm/s,耐水洗色牢度4~5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长丝,干强1.6~2.5cN/dtex,干伸18~22%,干伸变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干强2.2~3.5cN/dtex,干伸18~20%,干强变异≤18%,疵点≤3mg/100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浆的制备方法为:在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泡分散剂、竹炭粉、增稠剂、碱后,经搅拌、研磨均匀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泡分散剂为聚丙烯酸钠盐,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为纤维素类增稠剂,按重量计,加入量为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竹炭浆粘度为30~70s,含碱量为4~6%,竹炭的粒径≦0.8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的粘度30~70 s、熟成度7~12mL、含碱4~6%、甲纤含量8~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 原液制备
将竹炭浆与粘胶通过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后直接送往纺丝机纺丝,所述的竹炭浆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大于粘胶进入静态混合器的流速;
B 纺丝
粘胶由供胶管路送进纺丝机,由计量泵定量送入,粘胶在压力下通过三叶形喷丝孔,形成粘胶细流,粘胶细流进入凝固浴,经凝固成型后形成生丝条;所述喷孔截面的长宽比为10~200:1;
C 后处理
将生丝条经过脱硫、漂白、上油、烘干后得到竹炭粘胶扁平丝。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工序中凝固浴的组成为:硫酸100~120g/L,硫酸钠240~320g/L,硫酸锌10~15g/L,硫酸铝1~10g/L;凝固浴的温度为40~50℃。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工序的纺丝混合液温度是10~20℃。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的脱硫工艺,温度为40~60℃,浓度为1~4g/L。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70~90m/min,喷头拉伸0~-8%,紧张牵伸6~8%;烘干温度70~100℃。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为三叶形竹炭粘胶短纤,工艺流程为:原液制备-纺丝-塑化牵伸-切断-后处理-成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丝工序的纺速为 40~55m/min,总牵伸120~160%;烘干温度100~140℃。
CN201310527847.0A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035562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7847.0A CN103556270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7847.0A CN103556270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6270A true CN103556270A (zh) 2014-02-05
CN103556270B CN103556270B (zh) 2015-10-28

Family

ID=50010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7847.0A Active CN103556270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62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1271A (zh) * 2021-12-24 2022-04-15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遇水透明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9420A (zh) * 2007-03-24 2007-09-05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04960A (zh) * 2007-06-14 2008-01-16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竹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02770A (zh) * 2010-09-20 2011-04-06 四川大学 一种无卤阻燃高强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443864A (zh) * 2011-08-11 2012-05-09 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三叶纤维生产工艺及其纤维喷丝头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9420A (zh) * 2007-03-24 2007-09-05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04960A (zh) * 2007-06-14 2008-01-16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竹炭纤维素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002770A (zh) * 2010-09-20 2011-04-06 四川大学 一种无卤阻燃高强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2443864A (zh) * 2011-08-11 2012-05-09 赛得利(江西)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三叶纤维生产工艺及其纤维喷丝头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51271A (zh) * 2021-12-24 2022-04-15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遇水透明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51271B (zh) * 2021-12-24 2023-10-13 唐山三友集团兴达化纤有限公司 一种遇水透明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6270B (zh) 2015-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6272B (zh) 一种富含纳米铜的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61B (zh) 一种消光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75B (zh) 一种远红外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52B (zh) 一种抗紫外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63B (zh) 一种中空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CN103556260A (zh) 一种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78B (zh) 一种抗菌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79B (zh) 一种牛奶蛋白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91831A (zh) 一种植物改性粘胶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03556276B (zh) 一种光敏变色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1035B (zh) 一种芳香性竹炭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CN104846453A (zh) 一种超细型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28786A (zh) 一种半消光高强低伸粘胶纤维的制备工艺
CN103556267B (zh) 一种大豆蛋白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70B (zh) 一种三叶形竹炭粘胶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CN104862802A (zh) 一种制备高强低伸粘胶纤维的工艺方法
CN103556264B (zh) 一种芳香性竹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69B (zh) 一种具有金属质感的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66B (zh) 一种竹炭粘胶扁平丝及其生产工艺
CN104831390A (zh) 一种有光型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46458A (zh) 一种半消光高强低伸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556271B (zh) 一种蛹蛋白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80B (zh) 一种抗静电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68B (zh) 一种阻燃竹炭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56273B (zh) 一种中空竹炭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