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48C -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48C
CN1035548C CN90106143A CN90106143A CN1035548C CN 1035548 C CN1035548 C CN 1035548C CN 90106143 A CN90106143 A CN 90106143A CN 90106143 A CN90106143 A CN 90106143A CN 1035548 C CN1035548 C CN 103554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blow molding
molding apparatus
side plate
mol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0106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3388A (zh
Inventor
黄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90106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48C/zh
Publication of CN1053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3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在挤出机机体上部有一下弯的挤出头,在机体内设有与前后模具组穿设的活塞杆,挤出机头的中心线与模具组垂直升降移动的中心线相同心,在基板与模具之间连接板上连接有位于模具外围的浮动式侧板,在机体内探伸出两与模具组整体相同步垂直升降的支臂,其中一支臂位于模具基板左侧并固定有吹气针筒和喷油机构,另一侧支臂固定有另一吹气针筒,机体壁上开设有纵向并平行分布的两组供活塞杆和支臂穿出的滑槽。

Description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本发明涉及塑料成型技术,尤其指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现有一般中空挤出成型的制造方式,均以挤出机挤出中空圆筒状膜料,配合挤出头下方组配的模具组进行位移、夹模、吹气、冷却、开模等步骤,完成生产中空成型的塑料制品,而在所有挤出中空成型制造过程中,主要步骤在于模具组与挤出机的出料搭配,以及连续生产时的模具设计和其作动结构,已知国内、外有关连续生产中空成型塑料制品的机具大致上可分为:
1、传统方式斜移模具组设计,这种挤出机制造过程,是以挤出头挤出膜料时,位于挤出头正下方的模具组及其夹具,将膜料夹于模具中,并利用一侧吹气针筒穿入膜料中吹入气体,使膜料按照模具模型膨胀成型;且由另一设制于模具组与挤出头间的切刀将膜料切断,其后模具组向侧下方斜着下降,与此同时模具中膜料进行冷却定型;然后再斜着下降定位后开模,以及模具组回到挤出头下方承接继续下降挤出的膜料,这样,循回反复进行加工。这种斜降式生产制造机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如下缺点与不便:
a、膜料具有高粘性且为加热的软融性高的物体,所以当膜料遇到膜具组夹合时,吹气针筒必须立即剌入吹气使中空膜料立刻按照模具内模型膨胀,以防止膜料被膜具夹合成扁平时,膜料内部中空间距小造成膜料相粘连而形成废品情形发生,故中空吹气成型仅能制造中空比较开宽的产品,而不能生产中空间距很扁小的产品。
b、切刀切料时,模具与挤出头的膜料很软,故切断时切口不够平整且切断后的膜料尚留一些余边突露出模具组上方,而该突露膜料将需作为废料回收。
c、生产速度缓慢、废料多、回收频繁,且无法生产扁平中空产品,这是此种机构所无法排除的严重局限与困扰。
2、另有将挤出机模具组位移方式改为采用两套模具组相互交借位移地进行加工,其应将两套模具组前、后排列,利用前方模具组夹料后移,后方模具组开模前移的交互式横向行进方式来达到两套模具组连续作动生产制造的功能;这种机构在制造上仍有如下明显的缺点:
a、任何一组模具夹合膜料时,仍需以切刀将膜料切断,故废料问题,裁切修饰手续,以及回收频繁等问题仍然存在。
b、依然需依赖吹气针筒剌入模具内对膜料进行吹气成型,故仍不能生产出间距扁窄的产品。
c、制造过程中模具组夹料、切断、吹气等手续仍然比较繁琐。
d、两套模具组交互横行进行加工,其机构复杂,故障率高。
3、另有一组是将模具组以两套设计成左、右交互位移的方式进行加工,亦即左膜具组夹料、切断、后退,右模具组前进夹料、切断、后退,如此一左、一右的交互加工,这种机构设计仍和上述加工机构相同,只是模具组位移方向改变而巳,对于实际制造的模具组机构以及制造过程等均末简化、改进,也同样的不能生产扁窄中空间距小的产品。
上述几种制造塑料制品的挤出机机构,因需随时以吹气针筒吹气成型,以及膜料易相互粘连等问题,并进而导致一般中空吹气成型制造出来的产品,在中空间距上有一定的宽度限制,以避免膜料在未吹气即相粘成废品的严重缺点;所以总起来看一般的内部中空的挤出成型塑料制品从未有内部中空间距在2mm以下的产品,主要就是受到上述中空吹气成型、模具组设计,以及机构的传统技术所限制,所以也从未有模具组垂直升降进行制作的挤出机出现。
但是,我们知道垂直升降制作方式较为迅速简捷,又因垂直升降与挤出膜料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易产生膜料切断后又相接连的问题,所以至今仍未见有任何挤出机将模具组以垂直升降方式来实现生产制作塑料产品的机具出现。
US4 303 381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注拉吹塑成型装置,它的基座上部设有可水平开合的模具组,在模具组之间有一供料头,在基座下部有一可上升或下降的底模,底模上升后与闭合后的水平模具组拼构成一完整的成型模腔,而底模的垂直升降由油缸驱顶,底模部分又与一转动机构相连并能使开模后的底模在下降后能转出,它是一种生产饮料瓶等中空塑料制品的多功位设备,其上部模具只能左右对开或水平移动。而不能作垂直运动,也不能用于生产中空度较窄的中空片状制品。
而,一般扁平中空间距太小的塑料制品因不适合挤出生产,所以能看到的也仅是以两个片材热封的方式来生产,加工出产品,所以就制造功能以及挤出机的生产效益来看,现有挤出机具归纳有如下共同的局限:
1、整体机构不适合垂直升降制造生产。
2、呈斜方向升降的模具设计,必须夹模位移前以切刀切断膜料,才能进行下一动作。
3、中空成型须依赖吹气完成。
4、不适合生产扁平中空间距小的产品。
5、废料回收频繁。
6、无法使膜料达到延伸效果。
7、成品侧壁不够光滑平整。
8、成品各边线无法做成垂直锐角、而都具有一圆角。
9、无法控制制造过程中产品壁厚的变化。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具有垂直升降的模具组,中空产品壁厚易于调整控制,既可吹气成型,又可免吹成型,适合用生产边壁平滑的中空间距小的扁平制品的吹塑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在挤出机机体上部有一下弯的挤出头,在机体内设有与前后模具组穿设的活塞杆,在模具组正下方设有传送机,在基板侧面设有吹气针筒及喷油机构,机体内设有驱动模具组移动的液压机构,其特征在于:挤出机头的中心线与模具组垂直升降移动的中心线相同心,在基板与模具之间有一连接板,连接板上连接有位于模具外围的浮动式侧板,在机体内探伸出两与模具组整体相同步垂直升降的支臂,其中一支臂位于模具基板左侧并固定有吹气针筒和喷油机构,另一侧支臂固定有另一吹气针筒,机体壁上开设有纵向并平行分布的两组供活塞杆和支臂穿出的滑槽。
上述设计通过水平安设的油压活塞杆可以使前、后模具基板水平移动时相互对合或分开,同时,夹合模具组及侧板可通过油压垂直升降机构,实现同步上、下升降,接受挤出头的膜料;通过吹气针筒进行吹气成型、吹气脱模,通过喷油机构供给脱模油;通过程序控制实现按时按步骤水平移动、垂直升降、夹模、脱模等工序进行反复循回操作,制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合格的塑料制品,由传送机把产品外传送出。整个加工动作迅速可靠,特别是本发明克服了同类塑料制作机所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试生产情况来看,工作效率增长,产品质良好,设计完全达到了预计的要求。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是通过下面附图和实施例实现的。
图1本发明吹塑成型机正面主视图;
图2本发明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模具组实施例之一的前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模具组实施例之一的后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4中4-1-4-1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模具组实施例之二的前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模具组实施例之二的后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5-1剖面的剖面图;
图9为图8中5-1剖面的剖面图;
图10本发明传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挤出机机体、2模具组、3传送机、4喷水管、5喷气管、6马达、10模料、11挤出头、1 2滑槽、20支臂、21前模具基板、22后模具基板、2 3脱模销、24气压缸、25触动杆、26侧板、27镂空侧板、28螺孔、31滚筒组、32滚筒组、3 3滚筒组、34滚筒组、41喷水孔、61皮带、62转轴、63机架、64皮带轮、201吹气针筒、202脱模喷油机构、203活塞杆、204喷油柱、205导油管、206油道、207喷油孔、212导气通道、222导气通道、21 3连接板、22 3连接板、214连结孔、224连结孔、225穿孔、210前模具、211油压活塞杆、221油压活塞杆、220后模具、231弹簧、232空心螺栓、251微动开关、261螺栓、281螺栓、262弹簧、263贯穿孔、218连结件、228连结件、266螺栓孔。
下面将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挤出机体1上部有一下弯的挤出机头11,在机体内设有驱动前后模具2移动的油压活塞211、221,模具组2有模具基板21和22及位于基板内侧的模具210和220,在模具组正下方设有传送机3,基板21和22内设有冷却机构,基板21和22边侧装设有吹气针筒201和喷油机构202,在机体1上设有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挤出机头1的中心线与模具组2垂直升降时移动的中心线相同心,在模具基板21、22与模具210和220之间有一与基板相连接的连接板213和223,连接板213和223内侧连接有位于模具210和220外围的浮动式侧板26,在机体1内探伸出两组与模具组2同步垂直升降的支臂20。参见图1和图2。
本发明的结构特征还在于:
两支臂20分别位于模具基板22安装位置的的左、右边侧并与模具组2同步垂直上升或下降,在其中一支臂20上固定有吹气针筒201和喷油机构202,在另一支臂20上固定有吹气针筒201,在机体1的前侧壁板上开设有两组平行的供活塞杆211、221及支臂20探伸出的纵向滑槽12。参见图1和图2。
挤出机头11的挤出方向与其下方的模具组2的水平开合方向相垂直,而与模具组2的垂直升降方向处于同一纵向平面内。参见图1。
在模具基板22左侧边的支臂20上固定的喷油机构202为两组,喷油机构202是由压缸内的活塞杆203、与活塞杆203前端连接的喷油柱204及与喷油柱204的内部油道206相引连的导油管205构成的,在喷油柱前侧开设有喷油孔207。参见图1和图2。
两组喷油机构202的喷油柱204的喷油孔207的喷施方向互为反向并与模具组2开启后的两模具210和220的模面相对应。参见图1和图2。
在前后模具基板21和22的对角处开设有与活塞杆211相穿装的穿孔214和225,其中后模具基板22上的穿孔225与活塞杆211滑动套配,而前模具基板21上的穿孔214与活塞杆211前段固定套装,位于活塞杆211内侧的两活塞杆221与后模具基板22的对角处的另一组穿孔224相固定套装。参见图1和图2。
位于浮动式侧板26内围的模具210和220为一整体式结构或组合式分离结构,在模具基板21和22内侧面固定的连接板213和223的内侧面开设有与脱模销23相作用的导气通道212和222,脱模销23活动装设在模具210和220内,在连接板213和223与浮动式侧板26之间装设有弹簧262,浮动式侧板26与其内围的模具210和220呈活动配合。参见图1、图2及图3至图5。
位于浮动式侧板26内围的模具210和220是由上、下对称模体和中段模体组拼成的组合式分离结构,上、下模体的后侧的连接板213和223中设有推顶上、下模体沿其厚度方向移动的推顶气缸24,推顶气缸24由安装在前模具基板21顶部的触动杆25及与触动杆相触顶动作的微动开关251控制,微动开关251设置在挤出机体1前壁面的探伸杆上。参见图1、图2及图3至图5。
脱模销23设置在模具210和220的贯穿孔内,脱模销23的后端套撑有弹簧231,弹簧231后部有一带孔螺栓232,带孔螺栓232与其后部的内凹于连接板本体上的导气通道212和222导通,脱模销23的前端呈浮动凸出状露于模具210和220的内模表面。参见图3至图5。
浮动式侧板26由螺钉261固定在连接板213和223的内侧的周边,螺钉261与浮动式侧板26的螺孔266活动插装,螺钉261前伸段与连接板相拧连,在浮动式侧板26与连接板之间套撑有弹簧262。参见图3至图5。
在浮动式侧板26的边侧开设有与吹气针筒201装设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孔263。参见图1、图3至图5。
浮动式侧板26是两块挡设在模具210和220纵向两侧边的外侧的板条,固定浮动式侧板26的螺钉261呈上下两组对称分布,弹簧262位于螺钉261之间。参见图3至图5。
浮动式侧板26是一带有与模具210和220形状相同的空穴的整体式镂空结构。参见图3至图5。
浮动式的带空穴的组拼式或整体式的侧板26上开设有吹气针筒201刺入的吹气用贯穿孔263。参见图3至图5。
在免吹模具210和220上开设有一沿模具厚度方向贯通的内螺孔28,在内螺孔28拧设一调整螺钉281,内螺孔28与外部泄压通道相贯通。参见图6至图9。
安装在模具210和220上的沿厚度方向活动移动的脱模销23为一支或相间隔的数支。参见图3和图6。
模具210和220是由穿设在前后模具基板21和22中的螺钉218和228在穿连过连接板213和223后与其连接固定的。参见图2。
浮动式侧板26在弹簧262和合模力作用下呈外凸于模具210和220内侧模面的外凸状或受压后的回缩状活动式框体。参见图3至图5、图6至图9。
位于模具组2下方的传送机3有一机架63和驱动机构,在机架63上设有外送脱模后制品的数组的滚筒组31-34,在滚筒组之间设有若干开有喷水孔41的喷水管4及喷气管5。参见图1和图10。
机架6 3呈阶梯形,在第一阶梯处设有与模具组2下部相对应的两组上下分布纵向输送的滚筒组31和32,在第一组滚筒组31上部有一组喷水管4,在第二阶梯部间隔设有数组平面输送的滚筒组33-34,驱动机构由一电机6、皮带轮转轴62及皮带61构成,各滚筒组31-34分别与皮带相套合并同步等速转动。参见图10。
在连接板213和223与浮动式板26之间设置的弹簧262的个数及弹簧弹力的大小按产品的厚度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或调整。
如图6和图7所示:另侧板可采用设计为整体式并为镂空结构,故称为镂空侧板27,该镂空侧板27亦设有容置模具的侧板空穴。模具210、220厚度与侧板26或镂空侧板27厚度相等。
垂直升降位移的前、后模具基板21、22的两相对内板面各设有可相夹合的模具,该模具的上、下侧端模具体可突出于中段模具体的平面,亦能收回并与模具中段模具面成一完整平面。而位于模具两侧的侧板26内顶出的弹簧262可加、减或替换不同弹力弹簧。
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上述工件机构及其中空吹气成型的模具组的制作动态情况大致如下:挤出机挤出膜料10至位于上定点前、后模具210及220间,此时前、后模具210、220开始位移接近,进行施夹模具动作,当前、后两模具210、220接近至某一设定间距时,位于其中前模具210的前模具基板21内侧面上缘的触动杆25立即触动一对应的微动开关251,使前、后模具210、220的上、下段模具同时外突,达到封合预成型的膜料10上、下端部,并继续进行作两模具夹合动作,而于前、后两模具210、220彼此侧板26相接触后,利用继续夹合产生的力支撑侧板26上的弹簧262压缩,使各侧板26后退,直到前、后模具210及220模具面内的脱模销23相抵置的瞬间,此时设定的夹合速度减缓一设定时间后再行紧密夹合,而此缓速作用是在于防止脱模销23刺破膜料10。于前、后模具210、220夹合后整体模具组2及吹气针筒201,脱模喷油机构202等均同步一体向下垂直下降至下定点处,于此夹模及下降至下定点的期间,恰进行冷却、成型过程,其中模具部分原设有水冷却装置,是公知技术至此阶段传送机3均等速搭配运行。当模具等全部下降至下定点时,前、后模具210、220开模,并随即开始上升,而于开模时,位于模具侧方的脱模喷油机构202使两喷油柱204移入前、后模具210、220间,并立即分别将脱模油喷附于前、后模具210、220的模具中;另当前、后模具210、220在夹合后同时以吹气针筒201插入模具内的膜料10中吹气膨胀,使膜料10以吹气方式依模具面设计而成型,且在开模时吹气针筒201方才退出,并改由前、后模具210、220内的脱模销23以弹簧231的弹力及吹气将成型的塑料制品在开模瞬间顶离模具面以确实达到脱膜动作,其后利用挤出机继续挤出膜料10的下降动作,使成品下降至传送机3处定位等速外送。
另当前、后模具210、220开模上升至上定点后,延迟一设定时间,这即为等待挤出适量膜料的时间,其后再重复上述夹模、下降、成型、脱模、喷油、传送、上升等连续生产动作,而完成垂直升降作业的全部作业与要求。其中位于模具组下方并垂直于挤出机挤出头挤出方向的传送机3,其机架63上设有马达6及数组定位外送成品的滚筒组31-34,而于第一组滚筒组31至最后组滚筒组34间设有喷水管4以及喷气吹干成品的喷气管5,喷水管4上有喷水孔41,通过程序控制机构其中传送机3可作数段不同速率变化,而其变速控制可由变频器操纵,并与挤出机膜料10挤出速度做等速或不等的不同生产要求,以对膜料10进行夹模前的延伸或不延伸以及延伸数值的调整变化。其中垂直升降模具的升、降速度可等速及不等速于挤出机挤出速度,而其中速率变化则亦可由计时器及变频器搭配事先设定。其中设于两模具周缘可凸出及后退的侧板26或镂空侧板27顶置弹簧262数量可相同或不同。其模具组2运用镂空侧板27工作时,可免用吹气针筒201,即能以镂空侧板27的封闭欲成型膜料10上、下端部及界定两侧的方式,使密封欲成型的膜料10接受模具夹合缩小内部空间时,使膜料10内部产生高压而自动中空成型。其中免吹气即能以镂空侧板27促使欲成型膜料10内部产生高压而自动成型的模具2,于其任一模具内模面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界相通的的内螺孔28,于内螺孔28内螺设有一可控制压力泄出速度与时间的调整螺栓281。其膜料10内气压大小、排放速度与时间由调整螺栓281通过设定其进入内螺孔28的深、浅度而于以设定膜料10泄压的状况。
如图6-9所示:其中设于前、后模具21、22内板面的前、后模具210、220内脱模销23的设制均与图3、4、5相同,而不同之处在于侧板为整体式镂空结构,称为镂空侧板27,此镂空侧板27与模具基板21、22的组合亦由螺栓261及弹簧262所组配定位成可位移的状况,且前、后模具210、220为整体模具螺固于模具基板21、22上。但通过螺孔266的设置,镂空侧板27与连接板213、223为活动连接,另在其中一模具210或220上设有一与外界导通的内螺孔28,于此内螺孔28中设有一调整螺栓281,利用此调整螺栓281螺设间隙作为内部空气的外排。这即是自动中空成型的模具设置,其工件情况如下:以挤出机的挤出膜料10至适当长度后,此时前、后模具210、220计数等待直到膜料10挤出达到要求完成同时,前、后模具210、220立即相对接近,先由两对置模具突出镂空侧板27相贴,界定膜料10于镂空侧板27内部空间中,再经继续夹合的动作使两镂空侧板27上弹簧262压缩,直到前、后模具210、220于镂空侧板27镂空区265紧密贴合后,整体开始垂直下降,而于模具夹模同时因欲成型的膜料10上、下端均巳受镂空侧板27密封,且界定于镂空侧板27有限空间中,使原在该段膜料10中的大气压力,以P1V1=P2V2的变化,由前、后模具210、220对合接近的缩小空间动作,使原有封闭膜料10内部压力呈倍数增加,并同时利用该空间缩小,内压增大的自然现象,由内部高压促使膜料10立即循前、后模具210、220所界定的模具面设计而立刻均衡的依附成型,接受模具基板21、22所传来的冷剂,交换冷却即定型步骤,以及整体的下降至下定点后开模,而于上述夹模过程中封闭的膜料10内所产生的高压除瞬间使膜料10成型外,其剩部分压力气体则由调整螺栓281处定量排出,其排出点即利用夹模所产生的高压于膜料10成型同时,因螺栓281深浅可调整,且螺栓281螺设在螺孔28深浅关系到该孔处的膜料10表面张力强度,故由深浅调整该螺栓281即得控制设定该处膜料10破孔的大小,也就间接的设定了压力外排速度。
当下降到下定点后开模,脱膜销23顶出并吹气使成品确实脱离之后,脱模喷油机构202伸出喷油柱204将脱模油喷附于前、后模具210、220模面,并再自动收回,之后,前、后模具210、220连同喷油机构202全部上升至上定点,延迟一设定时间,等待挤出适量膜料10后再重复上述夹模、泄压、冷却成型、开模、脱模、喷油等动作,以及传送机3的定位夹置外送,这就是可免吹气即能自动中空成型的模具特点,可完成制造超窄中空间距的塑料制品的生产,也即可有效生产1至2mm中空间距的立体塑料制品。于脱模后的连串成品则直接由正下方的传送机3传送并进行喷水冷却和吹气风干等步骤。可配合检知装置设定测量以及切刀予以自动测量裁切成单元商品,而其中测量、设定方式是以一般巳知检知器、译码器等实现的。又上述制造过程可经由变频器予以控制传送机3。传送机3的传送速度至少具有四档,还可自动变速,其设定速度为:
1、传送机外送速度等速于挤出机挤出速度。
2、传送机平时与挤出机挤出速度相等,然于模具组2夹合前设定一瞬间加速,以作尚未进行夹合施工膜料10设定延伸一数值时,使膜料10材质伸张,以求得制成完成品时,具有较佳的抗伸性。
3、传送机亦可搭配挤出机做停止的动作。
而上述制造机构中的模具2,其中前、后模具210、220的侧板或镂空侧板27其可视产品制造要求予以加减弹簧262以作不同弹力时能使弹力较小的一侧侧板先得后退,以便使该侧模具面先行接触膜料10,以制出具有不同厚薄度的产品,使机构能随意调整做不同产品的要求与设计,所有以上所述均是本发明的特色。
由上所述不同模具组的运用加上垂直升降工作机构的配合,可分别获得以下效果:
1、中空吹气成型模具组:
①于模具组夹合前,彼此侧板先接触而将欲成型的膜料两侧边限定于其中,故制作出的产品两侧边不存在接缝,而可得具有非常平整光滑的侧壁。
②于模具组夹合前,膜料两侧先受侧板限定,并再由模具上端部先凸伸的模具部份再封闭模料上、下模,达到欲成型膜料密封成一中空体并限定于其中,故制造成品仅上、下端有接缝,且废料极少。
③垂直升降制作方式能有效缩短作动位距,进而使制作较为迅速、顺畅。
④垂直升降制作方式能使机构达到最简化,故障率最小。
⑤垂直升降制作方式可藉由传送机的速度控制而使膜料的延伸拉长,使成品产生不同的抗伸性能。
⑥两模具的侧板可调弹性,使两模具退缩等速、或不等速,而做单面立体、对称或不对称以及不同面的壁厚控制。
2、自动中空成型模具组:
①运用先行界定预成型膜料于镂空侧板范围内,使制成产品两侧边光滑平整,无接缝存在,亦无吹气孔存在,而使产品完整性达到最佳境界。
②由于成型前膜料内部受外在镂空侧板事先封闭接合成一密封中空袋体,所以当模具夹合时,膜料内原有的大气压因受空间的缩小而产生高压,对免吹结构有效保证使膜料充塞于模具内模面预先设定的形状,并由一外泄压作用的调整螺栓事先设定泄压孔大小,从而自动使膜料上对应形成可预先确定的泄压孔,而达到成型、泄压、定型的自动完成工续及免用吹气装置及手段。
③由于成型膜料内部压力的变化,且气体外泄为渐进的,故即使膜料内部中空间距小到1mm仍能确实做到膜料不会相粘的问题,因再小的间距,在该间距中仍存在高压向外推贴膜料于两模面上,绝不可能向内粘到另一面膜料。
④垂直升降制作方式,动作简捷、顺畅、机构精简实用、故障率低。
⑤可由传送机控速度变化使挤出机挤出的膜料作可控制其延伸变化,以达到制作出的产品,具有所需抗伸性能。
⑥两模具的镂空侧板可调整顶出弹簧数量或弹力,以作不同单面立体、对称或不对称,以及不同面的膜料壁厚变化的产品。
综上所述,本发明,特别是其所包括的油压垂直升降动作的制作机构,不但为世界各地所未有,且突破巳有技术认为无法突破的垂直升降工作难题,另外在模具组结构上能制作出侧边无接缝的平整光滑状,以及超薄扁平的窄中空间距产品,可调膜料延伸性的产品具有较佳抗伸的独特实用功能与作用,亦都是前所未有的,且本发明巳实际制造完成,并经实地测试生产,确无疑虑,完全达到了预计的效果,即主要是其无侧边接缝和免吹气即能自动中空成型的效能及可生产出以往认为不可能生产的超薄形中空塑料制品。

Claims (20)

1、一种吹塑成型装置,在挤出机体(1)上部有一下弯的挤出机头(11),在机体内设有驱动前后模具(2)移动的油压活塞(211)、(221),模具组(2)有模具基板(21)和(22)及位于基板内侧的模具(210)和(220),在模具组正下方设有传送机(3),基板(21)和(22)内设有冷却机构,基板(21)和(22)边侧装设有吹气针筒(201)和喷油机构(202),在机体1上设有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挤出机头(1)的中心线与模具组(2)垂直升降时移动的中心线相同心,在模具基板(21)、(22)与模具(210)和(220)之间有一与基板相连接的连接板(213)和(223),连接板(213)和(223)内侧连接有位于模具(210)和(220)外围的浮动式侧板(26),在机体(1)内探伸出两组与模具组(2)同步垂直升降的支臂(2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两支臂(20)分别位于模具基板(22)安装位置的的左、右边侧并与模具组(2)同步垂直上升或下降,在其中一支臂(20)上固定有吹气针筒(201)和喷油机构(202),在另一支臂(20)上固定有吹气针筒(201),在机体(1)的前侧壁板上开设有两组平行的供活塞杆(211)、(221)及支臂(20)探伸出的纵向滑槽(12)。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挤出机头(11)的挤出方向与其下方的模具组(2)的水平开合方向相垂直,而与模具组(2)的垂直升降方向处于同一纵向平面内。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在模具基板(22)左侧边的支臂(20)上固定的喷油机构(202)为两组,喷油机构(202)是由压缸内的活塞杆(203)、与活塞杆(203)前端连接的喷油柱(204)及与喷油柱(204)的内部油道(206)相引连的导油管(205)构成的,在喷油柱前侧开设有喷油孔(207)。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两组喷油机构(202)的喷油柱(204)的喷油孔(207)的喷施方向互为反向并与模具组(2)开启后的两模具(210)和(220)的模面相对应。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在前后模具基板(21)和(22)的对角处开设有与活塞杆(211)相穿装的穿孔(214)和(225),其中后模具基板(22)上的穿孔(225)与活塞杆(211)滑动套配,而前模具基板(21)上的穿孔(214)与活塞杆(211)前段固定套装,位于活塞杆(211)内侧的两活塞杆(221)与后模具基板(22)的对角处的另一组穿孔(224)相固定套装。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浮动式侧板(26)内围的模具(210)和(220)为一整体式结构或组合式分离结构,在模具基板(21)和(22)内侧面固定的连接板(213)和(223)的内侧面开设有与脱模销(23)相作用的导气通道(212)和(222),脱模销(23)活动装设在模具(210)和(220)内,在连接板(213)和(223)与浮动式侧板(26)之间装设有弹簧(262),浮动式侧板(26)与其内围的模具(210)和(220)呈活动配合。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浮动式侧板(26)内围的模具(210)和(220)是由上、下对称模体和中段模体组拼成的组合式分离结构,上、下模体的后侧的连接板(213)和(223)中设有推顶上、下模体沿其厚度方向移动的推顶气缸(24),推顶气缸(24)由安装在前模具基板21顶部的触动杆(25)及与触动杆相触顶动作的微动开关(251)控制,微动开关(251)设置在挤出机体(1)前壁面的探伸杆上。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脱模销(23)设置在模具(210)和(220)的贯穿孔内,脱模销(23)的后端套撑有弹簧(231),弹簧(231)后部有一带孔螺栓(232),带孔螺栓(232)与其后部的内凹于连接板本体上的导气通道(212)和(222)导通,脱模销(23)的前端呈浮动凸出状露于模具(210)和(220)的内模表面。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浮动式侧板(26)由螺钉(261)固定在连接板(213)和(223)的内侧的周边,螺钉(261)与浮动式侧板(26)的螺孔(266)活动插装,螺钉(261)前伸段与连接板相拧连,在浮动式侧板(26)与连接板之间套撑有弹簧(262)。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在浮动式侧板(26)的边侧开设有与吹气针筒(201)装设位置相对应的贯穿孔(263)。
12、按照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浮动式侧板(26)是两块挡设在模具(210)和(220)纵向两侧边的外侧的板条,固定浮动式侧板(26)的螺钉(261)呈上下两组对称分布,弹簧(262)位于螺钉(261)之间。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浮动式侧板(26)是一带有与模具(210)和(220)形状相同的空穴的整体式镂空结构。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浮动式的带空穴的组拼式或整体式的侧板(26)上开设有吹气针筒(201)刺入的吹气用贯穿孔(263)。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在免吹模具(210)和(220)上开设有一沿模具厚度方向贯通的内螺孔(28),在内螺孔(28)拧设一调整螺钉(281),内螺孔(28)与外部泄压通道相贯通。
16、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安装在模具(210)和(220)上的沿厚度方向活动移动的脱模销(23)为一支或相间隔的数支。
1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模具(210)和(220)是由穿设在前后模具基板(21)和(22)中的螺钉(218)和(228)在穿连过连接板(213)和(223)后与其连接固定的。
1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浮动式侧板(26)在弹簧(262)和合模力作用下呈外凸于模具(210)和(220)内侧模面的外凸状或受压后的回缩状活动式框体。
1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模具组(2)下方的传送机(3)有一机架(63)和驱动机构,在机架(63)上设有外送脱模后制品的数组的滚轮组(31-34),在滚轮组之间设有若干开有喷水孔(41)的喷水管(4)及喷气管(5)。
20、按照权利要求19所述的吹塑成型装置,其特征是:机架(63)呈阶梯形,在第一阶梯处设有与模具组(2)下部相对应的两组上下分布纵向输送的滚筒组(31)和(32),在第一组滚筒组(31)上部有一组喷水管(4),在第二阶梯部间隔设有数组平面输送的滚筒组(33-34),驱动机构由一电机(6)、皮带轮转轴(62)及皮带(61)构成,各滚筒组(31-34)分别与皮带相套合并同步等速转动。
CN90106143A 1990-12-19 1990-12-19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4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0106143A CN1035548C (zh) 1990-12-19 1990-12-19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0106143A CN1035548C (zh) 1990-12-19 1990-12-19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88A CN1053388A (zh) 1991-07-31
CN1035548C true CN1035548C (zh) 1997-08-06

Family

ID=487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010614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48C (zh) 1990-12-19 1990-12-19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4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28882B4 (de) * 2007-06-20 2015-04-23 Kautex Textron Gmbh & Co. Kg Extrusionsblasform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unststoffhohlkörpers
CN106637547A (zh) * 2015-10-30 2017-05-10 北京新长征天高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轮组式双路往复升降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381A (en) * 1979-05-10 1981-12-01 Katashi Aoki Device for setting a base cup in a blow mold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03381A (en) * 1979-05-10 1981-12-01 Katashi Aoki Device for setting a base cup in a blow mol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3388A (zh) 1991-07-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0260A (zh) 一种大规格超薄瓷板的压制设备及其压制方法
CN1757502A (zh) 片材压制机
CN206999592U (zh) 一种中空塑料吹塑成型设备
CN1035548C (zh) 一种吹塑成型装置
CN219926423U (zh) 一种新型的烧结砖成型机
CN111907042A (zh) 一种儿童滑梯部件吹塑工艺
CN212021567U (zh) 一种注塑机
WO1981002133A1 (en)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a parison and transferring it to a molding machine
CN113601766A (zh) 一种智能化橡胶密封圈自动硫化成型设备
CN2243976Y (zh) 双面液压成型机
CN204979477U (zh) 旋转式自动贴标塑片气压热成型装置
CN201172277Y (zh) 热塑性塑料成型制品的高速热成型机
CN220113878U (zh) 一种挡泥板用注塑机
CN219855746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注塑装置
CN211942035U (zh) 一种吹塑机用送料装置
CN104890964B (zh) 旋转式自动贴标塑片气压热成型装置
CN220808601U (zh) 一种轮胎硫化装置
CN117125881B (zh) 化妆品玻璃瓶加工用全自动多工位制瓶机
CN219381567U (zh) 一种可多角度吹塑的塑料瓶生产装置
CN220611917U (zh) 一种增厚成型拉伸机构
CN213830304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吸塑机模具
CN113650268B (zh) 一种吹塑成型设备
CN218168453U (zh) 一种可提高成型质量的铝合金型材模具
CN109109132B (zh) 一种双移模双工位成型机
CN111267214B (zh) 一种混凝土砌块、制作机械及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