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3484B -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3484B
CN103553484B CN201310472703.XA CN201310472703A CN103553484B CN 103553484 B CN103553484 B CN 103553484B CN 201310472703 A CN201310472703 A CN 201310472703A CN 103553484 B CN103553484 B CN 103553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template
heat
beads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727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3484A (zh
Inventor
卢子敬
曾东升
王运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Guo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DIANB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DIANB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DIANB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727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34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3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3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3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3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所述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组分为:水、硅酸盐水泥、玻化微珠、碎石、粗砂和外加剂。本发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的优越效果在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既能满足建筑物结构受力要求,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在防火、耐高温、抗渗、耐久性能等方面比普通混凝土更加优良。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在使用功能和寿命上明显优于其它保温节能系统。从而有效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施工工艺。

Description

玻 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保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90%以上的多高层建筑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少数钢结构建筑物,其围护结构包括外墙与楼屋也主要是混凝土材料建成的。在全面“禁砖”的今天,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更加广泛,但是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体材料,其保温性能很差(其保温系数为1.7w/m.k左右)。所以为了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不得不在混凝土结构的内外加设保温层。同内外层使用的保温材料相比,混凝土的保温系数极高,这样就只有将内外保温层加设得很厚,才能保证建筑物内部的温度,导致建造成本增加的同时,不利于结构受力和施工及使用安全。
保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建造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主体材料是混凝土,因此,从系统科学的方法与原理出发,找出一种内外保温层与混凝土共同起保温作用的保温体系,从而构成一个建筑节能系统,且该系统每一种材料都是节能的,这样整体造价低,保温性能好,结构受力更加合理,并利于结构抗震。目前,具有保温性能的混凝土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未见有所报道。
因此,从系统科学的方法与原理出发,研究开发一种既具有一般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同时又具有保温性能,符合绿色环保的高效益生态建筑材料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混凝土导热系数高,保温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所述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组分为:水、硅酸盐水泥、玻化微珠、碎石、粗砂和外加剂。
优选为,所述碎石的粒径≦30毫米,含泥量<0.8%。
优选为,所述粗砂的细度模数≥2.3,含泥量≤3%。
一种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施工工艺,所述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测量。
b:模板的设计和安装。
c:捆扎钢筋。
d: 浇筑混凝土。
e: 拆除模板。
优选为,步骤a中,所述施工测量包括标识测设,结构平面尺寸控制和标高控制。
优选为,步骤b中,所述模板的设计和安装包括模板设计,模板施工放线和模板安装。
优选为,步骤c中,所述捆扎钢筋包括钢筋翻样和制作,钢筋定位与保护层控制,钢筋绑扎和钢筋的固定和保护。
优选为,步骤d中,所述浇筑混凝土通过水、硅酸盐水泥、玻化微珠、碎石、粗砂和外加剂混合而成,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既能满足建筑物结构受力要求,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采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节能、社会效益,且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整体性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用于保温节能要求的建筑物,能够同时实现承受荷载和保温节能。可靠性较高,用作保温节能系统的墙、板、梁、柱构件都能在建造过程中方便地连接。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的结构比常用粘、挂、抹等方式施工建造的保温结构在整体上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其它保温节能系统极易出现防护层开裂和饰面层脱落的情况,同时还能防止保温系统被大风刮掉以及雨水渗至外墙内表面。
保温性能佳: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加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结构体系整体性较好,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采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浇筑保温节能构件,可以实现墙、柱、梁板的一体化施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避免其它保温节能体系造成的热、冷桥现象,导致建筑物的热量损耗流失。
综合性强:由于玻化微珠材料本身具有优良的性能,加之使用了外加剂,因此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在防火、耐高温、抗渗、耐久性能等方面比普通混凝土更加优良。使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建造的保温建筑物在使用功能和寿命上明显优于其它保温节能系统。
本发明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保温效果,有效节约能源,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施工工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由水、硅酸盐水泥、玻化微珠、碎石、粗砂和外加剂成分组成。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五个步骤。
1:施工测量。
标识测设:测设轴线、标高的标识,保证测设精度高和控制方便。在隐蔽部位设置准确、牢固的标识。
控制结构的平面尺寸:将平面轴线控制点投测到各层,建立各层各施工段的控制网,确定平面各构件的轴线,并测设竖向结构的轮廓线。
控制标高:按照常规操作布置,对于预埋预留的控制,在钢筋上设卡子,缠有色胶带作为控制点。
2:设计和安装模板。
设计模板:模板设计按平面模板、阴阳角模板、弧形模板及梁与墙接头模板等类型配置,并计算模板支撑点和对拉螺杆的受力值,保证模板拼接严密且具有良好的刚度,确保构件成型的棱角方正、大小面顺直。
模板施工放线:清理墙筋绑扎、隐检、浇筑砼处的杂物;安装模板定位塑料套管、预埋线管并安装线盒;然后安装墙模板配件、并在各配件上涂刷一层脱模剂。
安装模板:立好墙体阴角部位、阳角部位处的模板,临时固定模板;将安装好的模板吊装到定位线处;并将模板调到合适的位置,带上穿墙杆;在模板的上口处,以一定间距位置处放置顶撑件,锁紧穿墙杆螺母,并调整模板的垂直度。
3:捆扎钢筋。
钢筋翻样和制作:专人配料,且配料单须经过反复核对无误后方可加工,保证钢筋下料尺寸。钢筋翻样需考虑构件内各钢筋的空间位置,解决好避让穿插关系,配料表审核后要严格控制制作尺寸,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出现负误差,杜绝出现露筋情况。
钢筋定位与保护层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砼的外观。必须严格保证钢筋连接、锚固、搭接、绑扎安装牢固和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从而保证砼的效果。
钢筋绑扎:在墙筋绑扎完毕后,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为防止门窗移位,在安装门窗框的同时,用ø11钢筋在洞口墙体水平筋的附加筋上焊接上、中、下三道限位筋。
采用梯子筋限位,梯子筋比设计钢筋提高一级,从而保证墙体双层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正确。在拉螺杆处增加短钢筋内撑,保证短钢筋两端平整,用无齿锯切割短钢筋,两端刷上防锈漆,保证墙体的厚度,防止因模板支撑体过于紧固而造成墙体厚度变小。
钢筋的固定和保护:在模板上口使用钢管抱箍固定并增加斜撑,防止浇捣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自重冲击力导致钢筋移位,并在柱顶以上的外露插筋、铁件上均涂刷一层泥浆,以防生锈。
4:浇筑混凝土。
将硅酸盐水泥、玻化微珠、碎石、粗砂和外加剂通过与水混合成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水泥选用活性好、标准稠度用水量小、标号较高硅酸盐水泥,且硅酸盐水泥与外加剂的适应性良好、原材料色泽均匀一致,并且硅酸盐水泥必须为同一批熟料。
碎石选用强度高、连续级配好,颜色一致,产地、规格相同的碎石。碎石最大粒径控制在30mm以内,而且含泥量小于0.8%,碎石粒径大于5mm的泥含量须小于0.4%,碎石中不含杂物。粗砂选用细度模数在2.3以上,且颜色相同的粗砂,粗砂的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粗砂粒径大于5mm的泥含量须小于1%。
选用专用的外加剂,满足保温混凝土的各项工作性能。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泵为主、塔吊为辅的方式浇筑,入泵时塌落度控制在16±1cm。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要有足够的粘聚性,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泵送混凝土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得超过40%,搅拌站供应的混凝土泌水速度要慢,以保证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稳定性和可泵性。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初凝时间在6-8h之间,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冷缝。
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需检查钢筋、模板、支撑系统,如果一旦钢筋、模板、支撑系统移位,变形或者松动须立即修复。顶板钢筋的水平骨架,需要足够的钢筋撑脚和钢支架,钢筋重要节点需要采取加固措施。观察钢筋的情况,对钢筋较密处预备好φ30mm振捣棒。对于外墙、梁板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分界处,采用5mm×5mm钢板网封堵密实。墙体混凝土浇筑流向应以角部为起点,先在根部浇筑5-10c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用铁锹均匀入模,不能用吊斗或泵管直接将混凝土倾入模板内,以免砂浆溅到模板上凝固,导致拆模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表面形成小斑点。砂浆不能铺的太早或太开,以免在砂浆和混凝土之间形成冷缝,影响观感。
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标尺控制分层厚度,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严格控制在40cm以内,振捣时须快插慢抽,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上下略有抽动,上下混凝土从而能够振动均匀,混凝土中的气泡充分上浮消散。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大于35cm,在钢筋较密的情况下振捣棒移动间距保持在20cm左右。浇筑门窗洞口时,沿洞口两侧均匀对称下料,振动棒距洞边30cm以上,从两侧同时振捣,为防止洞口变形,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洞,从而能够补充混凝土及振捣。浇筑过程中用小锤敲击模板侧面检查,振捣时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不能出现漏振、欠振或过振。
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秒左右,上层混凝土表面以出现浮浆,并且不下沉,不上冒气泡为符合标准。
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处,从而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
第一次振捣结束后20-30分钟,在上层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振捣,从而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气泡。
5:拆除模板。
当混凝土达到1.2MP之后,开始拆除模板;先松开穿墙杆螺母,将穿墙杆从墙体中退出来;用锤头敲打销子,松开模板夹具。然后松开墙体模板的支撑,模板与墙体分离;将脱离砼面的模板吊到地面、清灰并涂刷一层脱膜剂,以备周转。再用撬棍撬动角模或角部模板,使模板脱离混凝土墙面;并将角部模板吊到地面,清灰、涂刷一层脱模剂,以备周转。
本发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既能满足建筑物结构受力要求,又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采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具有显著的经济、环保、节能、社会效益,且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具有以下优点:
整体性强: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用于保温节能要求的建筑物,能够同时实现承受荷载和保温节能。可靠性较高,用作保温节能系统的墙、板、梁、柱构件都能在建造过程中方便地连接。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的结构比常用粘、挂、抹等方式施工建造的保温结构在整体上更加安全可靠,能够有效避免其它保温节能系统极易出现防护层开裂和饰面层脱落的情况,同时还能防止保温系统被大风刮掉以及雨水渗至外墙内表面。
保温性能佳: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导热系数低,加之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结构体系整体性较好,在建筑物外围护结构采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浇筑保温节能构件,可以实现墙、柱、梁板的一体化施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避免其它保温节能体系造成的热、冷桥现象,导致建筑物的热量损耗流失。
综合性强:由于玻化微珠材料本身具有优良的性能,加之使用了外加剂,因此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在防火、耐高温、抗渗、耐久性能等方面比普通混凝土更加优良。使用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建造的保温建筑物在使用功能和寿命上明显优于其它保温节能系统。
本发明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保温效果,有效节约能源,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施工工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

1.一种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施工测量,施工测量包括标识测设,结构平面尺寸控制和标高控制;其中,标识测设是在隐蔽部位测设轴线、标高的标识;结构平面尺寸控制是将平面轴线控制点投测到各层,建立各层各施工段的控制网,确定平面各构件的轴线,并测设竖向结构的轮廓线;控制标高是对于预埋预留的控制,在钢筋上设卡子,并缠上有色胶带作为控制点;
b:模板的设计和安装,模板的设计和安装包括模板设计,模板施工放线和模板安装;其中,模板设计是按平面模板、阴阳角模板、弧形模板及梁与墙接头模板类型配置,并计算模板支撑点和对拉螺杆的受力值;模板施工放线是清理墙筋绑扎、隐检、浇筑砼处的杂物,安装模板定位塑料套管、预埋线管并安装线盒;然后安装墙模板配件,并在各配件上涂刷一层脱模剂;模板安装是立好墙体阴角部位、阳角部位处的模板,临时固定模板,然后将安装好的模板吊装到定位线处;并将模板调到合适的位置以带上穿墙杆,最后在模板的上口处,以一定间距位置处放置顶撑件,锁紧穿墙杆螺母,并调整模板的垂直度;
c:捆扎钢筋,捆扎钢筋包括钢筋翻样和制作、钢筋定位与保护层控制、钢筋绑扎以及钢筋的固定和保护;
d: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通过水、硅酸盐水泥、玻化微珠、碎石、粗砂和外加剂混合而成,其中,所述碎石的粒径为5~30毫米,含泥量<0.4%,碎石中不含杂物,所述粗砂的细度模数≥2.3,含泥量≤3%,所述粗砂的粒径大于5mm时,其含泥量小于1%;用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混凝土是采用混凝土泵为主、塔吊为辅的方式浇筑,入泵时塌落度控制在16±1cm;在泵送过程中不泌水、不离析;泵送混凝土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不超过40%;混凝土在施工期间的初凝时间在6-8h之间;浇筑时采用标尺控制分层厚度,分层下料、分层振捣;每层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40cm以内,振捣时须快插慢抽;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秒,上层混凝土表面以出现浮浆,并且不下沉,不上冒气泡为符合标准;上层混凝土振捣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处,与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第一次振捣结束后20-30分钟,在上层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混凝土进行第二次振捣;
e:拆除模板,当混凝土达到1.2MP之后,开始拆除模板。
CN201310472703.XA 2013-10-12 2013-10-12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Active CN1035534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2703.XA CN103553484B (zh) 2013-10-12 2013-10-12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72703.XA CN103553484B (zh) 2013-10-12 2013-10-12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3484A CN103553484A (zh) 2014-02-05
CN103553484B true CN103553484B (zh) 2016-05-04

Family

ID=50007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72703.XA Active CN103553484B (zh) 2013-10-12 2013-10-12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34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10901A (zh) * 2014-09-28 2015-01-28 青岛佰众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抗渗混凝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896A (zh) * 2010-03-20 2010-07-21 浙江裕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垫上制作沉井的施工方法
CN102731023A (zh) * 2011-03-29 2012-10-17 太原思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废弃纤维保温承重混凝土砌块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1896A (zh) * 2010-03-20 2010-07-21 浙江裕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混凝土垫上制作沉井的施工方法
CN102731023A (zh) * 2011-03-29 2012-10-17 太原思科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废弃纤维保温承重混凝土砌块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3484A (zh) 2014-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8595B (zh) 陶粒清水混凝土墙施工方法
CN101713237B (zh) 大体积原浆饰面大墩柱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03570317B (zh) 一种使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生产的清水混凝土
CN103883026B (zh) 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复合外墙体系的施工方法
CN109267677A (zh) 一种gat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N102116061A (zh)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芯柱、芯梁、砌块砌筑施工方法
CN107268878A (zh) 预制夹芯墙板的制作安装方法
CN104405062A (zh) 整体带柱保温墙板和生产建筑工艺及相配套的设备
CN103866885A (zh) 采光窗的节能保温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32466A (zh) 一种桥墩翻模施工工艺
CN105780976A (zh) 复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混凝土浇筑方法
CN103938767B (zh) 外包钢丝网砂浆板发泡混凝土槽形节能承重墙体及作法
CN103306497B (zh) 既有砌体住宅装配式结构抗震加固施工工法
CN102644382A (zh) 大模块墙体的安装工艺
CN104452591A (zh) 一种应用于桥梁工程的现浇箱梁施工工艺
CN106088578A (zh) 免拆模板、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复合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5935640U (zh) 免拆模板、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复合墙体结构
CN203856100U (zh) 绿色节能现浇保温复合外墙体系
CN103883022B (zh) 围护结构内外墙抗震与隔音抗裂一体化构造的施工方法
CN208039541U (zh) 一种无模板低能耗无冷桥现浇混凝土外墙
CN101089309A (zh) 现浇轻质复合墙体的建筑方法
CN103553484B (zh) 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及施工工艺
CN207110214U (zh) 一种预制内填充混凝土墙板
CN110468967B (zh) 超大超重预制外挂板与主体结构梁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103132494B (zh) 预埋锚锥精确定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Guozi

Inventor after: Zhang Min

Inventor after: Lu Shaojun

Inventor after: Li Caihong

Inventor after: Tao Donghua

Inventor after: Chen Wen

Inventor before: Lu Zijing

Inventor before: Zeng Dongsheng

Inventor before: Wang Yunli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21

Address after: 330201, Nanchang, Jiangxi, Nanchang County No. 1 South Road, Tanggu town

Patentee after: Jiangxi Guo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The 525400 Guangdong city of Maoming province Dianbai County town No. 108 Canton Road (Changxin building) on the third floor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Dianba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