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1200A -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51200A
CN103551200A CN201310589786.0A CN201310589786A CN103551200A CN 103551200 A CN103551200 A CN 103551200A CN 201310589786 A CN201310589786 A CN 201310589786A CN 103551200 A CN103551200 A CN 103551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composite
porous graphite
graphite carbon
parts
composit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897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51200B (zh
Inventor
陈寒玉
裴晓红
王宁
余宏伟
张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13105897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512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51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12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512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512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70~80份、热固性树脂8~15份、沥青焦10~12份、聚乙烯醇溶液100~120份、煤沥青20~35份。本发明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以石墨作为主要成分,热固性树脂作为成孔模型和活性炭的主要碳源,辅以沥青焦、煤沥青等原料,形成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含碳量、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孔隙率;与活性炭性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由于石墨成分的耐高温性,具有比活性炭更好的耐热性、抗热震性和耐冲击性;经过挤压成型,可制成蜂窝状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良好的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墨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同时涉及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该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代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固体催化剂的种类越来越多,这些催化剂所依附的载体种类也是各种各样。在众多的催化剂载体中,碳材料占据了重要的部分。由于碳材料的表面吸附性能好,原子的价电子比较活泼等原因,活性炭、碳纳米管、碳纤维等各种碳的同素异形体材料都被人们拿来作为催化剂的载体使用。其中,活性炭以其良好的吸附性以及高的比表面积和通透性等特征,被广泛的应用在催化氢化、催化裂解等技术领域。活性炭是一种具有发达孔隙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炭材料,兼具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同时表面含有多种酸性或碱性官能团,因此活性炭不仅是优良的吸附剂,也常用作催化剂载体或者催化剂。
日本和德国的一些公司开发了活性炭脱硫脱硝工艺,成功的应用到了实验示范场地中,目前该方法已进行了市场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活性炭在使用的过程中,表现出床层压力大、抗粉尘堵塞能力弱等缺陷,进而造成能耗高,脱氮效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活性炭的功效,当前在电力行业的SCR工艺中,采用了经过机械压制形成的蜂窝状活性炭催化剂载体。相对于传统的颗粒状活性炭脱硝材料,蜂窝材料最大的优点在于其蜂窝直通孔道在烟气通过时压降低,并且由于蜂窝材料开孔率高,抗粉尘堵塞能力也很强。蜂窝状活性炭整合了蜂窝材料的力学特点和传统活性炭材料的低温脱硝优越性,使得其在烟气脱硝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蜂窝状活性炭实质上就是一类具有开孔结构的块状活性炭,其结构如图1所示。按制备方法的不同可以将蜂窝状活性炭分为两种类型:涂层式蜂窝结构和整体式蜂窝结构。整体式蜂窝结构由含碳物质直接制备,含炭量高,但机械性能差,结构一旦损害,重建反应器的费用昂贵;涂层蜂窝结构由非炭蜂窝结构和涂在其上的炭层组成,含炭量较低,但机械强度高,对涂层蜂窝结构来说,涂层成片脱落是个问题,涂层成片脱落会造成活性炭材料减少且对上流式装置有害,并且其含炭量低,一般不超出蜂窝总重量的1/4。
蜂窝结构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活性炭的吸附孔隙率、蜂窝结构的壁厚和炭的含量等因素,整体式蜂窝状活性炭在对烟气除氮技术上具有良好的应用空间,但是其材料强度和含碳量之间存在一个矛盾,因此开发新的碳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对于工业催化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解决现有活性炭催化剂载体材料强度与含碳量不能兼顾造成的整体性能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70~80份、热固性树脂8~15份、沥青焦10~12份、聚乙烯醇溶液100~120份、煤沥青20~35份。
所述石墨为粉体,粒度为100~200目。
所述热固性树脂为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酚醛树脂。
所述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前经过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将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浸泡10~15h,后用清水洗涤至中性,在80~100℃条件下烘干,备用。
所述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
一种上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取70~80重量份的石墨粉、8~15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10~12重量份的沥青焦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100~12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溶液,在捏合釜中捏合1~2h后,再加入20~35重量份的熔融煤沥青,搅拌并混合均匀后进行模压成型,得胚体,在室温下放置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胚体进行焙烧,焙烧的控温程序为: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300℃,保温1h,再以4℃/min的速度升温至600℃,保温1h,后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000℃,保温2h,以3℃/min的速度冷却至室温,得半成品;
3)将步骤2)所得半成品在硝酸中浸泡4~10h,后用清水洗涤,在空气中晾干或烘干,即得所述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
所述石墨粉使用前经过了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将石墨粉用浓度为0.5~2mol/L的硝酸浸泡0.5~1h后,超声洗涤10~20min,过滤后用清水洗至中性,在100~120℃条件下干燥1~2h,备用。
步骤1)中所述模压成型的温度是150~180℃,压力为30~40MPa。
步骤3)所述硝酸的浓度为1~3mol/L。
步骤3)所烘干的温度为110~120℃。
一种上述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其中,石墨为人造石墨粉,是人造高纯石墨经机械切削打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或粉碎、球磨产生,经过筛后所得的100~200目的粉体。
本发明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以石墨作为主要成分,热固性树脂作为成孔模型和活性炭的主要碳源,辅以沥青焦、煤沥青等原料,利用高温下多聚碳链分解再聚合的原理,形成以石墨成分为主、活性炭为辅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含碳量、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吸附孔隙率;与活性炭性比,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由于石墨成分的耐高温性,具有比活性炭更好的耐热性、抗热震性和耐冲击性;经过挤压成型,可制成蜂窝状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一种良好的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使用。
本发明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原料混合、模压成型、高温焙烧、硝酸浸泡的工序,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蜂窝状活性炭材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焙烧时的控温程序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得多孔石墨碳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75份、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13份、沥青焦12份、质量浓度为15%的聚乙烯醇溶液100份、煤沥青30份。
本实施例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下列步骤:
1)预处理:
将石墨粉用浓度为1mol/L的硝酸浸泡0.5h后,超声洗涤10min,过滤后用清水洗至中性,在烘箱中110℃条件下干燥1h,备用;
将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用1mol/L的盐酸浸泡10h,用清水洗涤至中性,在80℃条件下烘干,备用;
将沥青焦研磨成粉状并过200目的筛子筛分后,取细粉备用;
2)取75重量份的石墨粉、13重量份的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12重量份的沥青焦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100重量份的质量浓度为15%的聚乙烯醇溶液,在捏合釜中捏合2h后,再加入30重量份的熔融煤沥青,搅拌并混合均匀得糊状混合物,将糊状混合物倒入不锈钢的长方形模具,在150℃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保压30min,得胚体,在室温下放置备用;
3)将步骤2)所得胚体进行焙烧,焙烧的控温程序如图3所示,具体为: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300℃,保温1h,再以4℃/min的速度升温至600℃,保温1h,后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000℃,保温2h,以3℃/min的速度冷却至室温,得半成品;
4)将步骤3)所得半成品在浓度为2mol/L的硝酸中浸泡4h,后用清水洗涤,在110℃条件下烘干,即得所述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所得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SEM图如图4所示,从图4可知:本实施例制备的多孔石墨碳材料,其主要的基体材料为石墨,在石墨的表面,具有很多由于树脂碳化后形成的不规则空隙。这些空隙的微孔中含有一定量的活性炭成分,可以在工业催化过程中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点和物质交换孔道;同时,空隙也具有一定的毛细管效应,可以对负载的催化剂和反应物进行吸附,孔隙率越高,这些材料的吸附性越强。
本实施例所得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应用。
我国大气环境主要问题之一是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污染,它是造成硝酸型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的基础物质。其中NOx90%以上来源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在日益严峻的NOx污染状况及严格的排放标准下,加大NOx的控制力度,寻求高效的氮氧化物治理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众多研究结果中,选择催化还原(SCR)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广泛认可,并有了一定的应用经验和较好的应用效果。在SCR技术中,脱硝催化剂的制备是关键技术。而催化剂一般由活性物质、载体和助催化剂组成,所以要提高SCR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只有找到效率高的活性物质、性能更好的载体以及协同能力更强的助催化剂。
以本实施例制备的多孔碳材料作为催化剂载体,该催化剂载体兼具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作用,同时碳表面上含有多种酸性或碱性官团,所以活性炭不仅是优良的吸附剂,也常用作催化剂载体或者催化剂。
通过浸渍工艺,把V2O5作为催化剂,负载到本实施例提供的载体上,经过热处理以后,形成V2O5/C催化剂,经过研究发现,催化剂负载量在1%~2%的情况下,本催化剂在180~250℃范围内对烟道气中的氮氧化物具有良好的脱硝活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70份、酚醛树脂8份、沥青焦10份、质量浓度为10%的聚乙烯醇溶液120份、煤沥青20份。
本实施例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预处理:
将石墨粉用浓度为1mol/L的硝酸浸泡0.5h后,超声洗涤10min,过滤后用清水洗至中性,在烘箱中110℃条件下干燥1h,备用;
将沥青焦研磨成粉状并过200目的筛子筛分后,取细粉备用;
2)取70重量份的石墨粉、8重量份的酚醛树脂、10重量份的沥青焦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120重量份的质量浓度为10%的聚乙烯醇溶液,在捏合釜中捏合2h后,再加入20重量份的熔融煤沥青,搅拌并混合均匀得糊状混合物,将糊状混合物倒入不锈钢的长方形模具,在165℃条件下进行模压成型,保压30min,得胚体,在室温下放置备用;
3)将步骤2)所得胚体进行焙烧,焙烧的控温程序为: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300℃,保温1h,再以4℃/min的速度升温至600℃,保温1h,后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000℃,保温2h,以3℃/min的速度冷却至室温,得半成品;
4)将步骤3)所得半成品在浓度为1mol/L的硝酸中浸泡10h,后用清水洗涤,在空气中晾干,即得所述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
本实施例所得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应用。
光催化氧化技术作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绿色环境治理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去除。近20年来,TiO2作为一种新兴的光催化剂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环保领域。用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空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用于空气净化的研究近年来开展得也很广泛大量研究表明,纳米TiO2对甲醛,丙酮等有机污染物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纳米二氧化钛微粒太小,在应用中回收困难,于反应条件不易控制、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比较复杂等,影响到其进一步的应用。因此,近年来大量研究都倾向于利用载体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制备出用于空气污染物降解的光催化剂。多孔材料作为吸附中心可为TiO2光催化剂提供高浓度反应环境,提高催化剂矿化效率并抑制催化剂失活、解决催化剂分离等难题。多孔碳材料与纳米TiO2复合是目前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是商品活性炭的制备也受到其硬度和颗粒度的影响,其在作为载体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选择不同系列的掺杂物质如铁、氮、硫等作为掺杂剂,用传统的sol-gel方法制备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共掺杂的TiO2纳米颗粒,采用喷涂的方法负载在本方案制备出的多孔石墨材料上,经过400~500℃活化后,得到一种新型的光催化剂。
这种催化剂在对苯、甲醛等有机物的光降解试验中,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自然光照射4h后,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可达到85~93%。而以活性炭做载体的催化剂的降解效率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只能达到75~84%。
实验例
本实验例对实施例1、2所得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对比例为活性炭材料(市售)。
表1 实施例1~2所得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结果
项目 检测方法 实施例1 实施例2 对比例
含碳量,% GB/T 3521 98.1 98.2 95
比表面积,m2/m3 BET法 780 800 1500
孔隙率,% 质量体积法 35 38 90
抗压强度,MPa GB/T 13465.3 24.5 23.4 12.5
耐高温性能,℃ GB/T 3074.3 450 450 350

Claims (10)

1.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墨70~80份、热固性树脂8~15份、沥青焦10~12份、聚乙烯醇溶液100~120份、煤沥青20~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性树脂为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或酚醛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使用前经过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将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浓度为1~2mol/L的盐酸浸泡10~15h,后用清水洗涤至中性,在80~100℃条件下烘干,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取70~80重量份的石墨粉、8~15重量份的热固性树脂、10~12重量份的沥青焦粉混合并搅拌均匀,加入100~12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溶液,在捏合釜中捏合1~2h后,再加入20~35重量份的熔融煤沥青,搅拌并混合均匀后进行模压成型,得胚体,在室温下放置备用;
2)将步骤1)所得胚体进行焙烧,焙烧的控温程序为: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300℃,保温1h,再以4℃/min的速度升温至600℃,保温1h,后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1000℃,保温2h,以3℃/min的速度冷却至室温,得半成品;
3)将步骤2)所得半成品在硝酸中浸泡4~10h,后用清水洗涤,在空气中晾干或烘干,即得所述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粉使用前经过了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将石墨粉用浓度为0.5~2mol/L的硝酸浸泡0.5~1h后,超声洗涤10~20min,过滤后用清水洗至中性,在100~120℃条件下干燥1~2h,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模压成型的温度是150~180℃,压力为30~40MPa。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硝酸的浓度为1~3mol/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烘干的温度为110~12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作为工业催化剂载体材料的应用。
CN201310589786.0A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12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9786.0A CN103551200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89786.0A CN103551200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1200A true CN103551200A (zh) 2014-02-05
CN103551200B CN103551200B (zh) 2015-06-03

Family

ID=50005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89786.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51200B (zh) 2013-11-20 2013-11-20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512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6468A (zh) * 2020-12-18 2021-03-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观形貌可控的煤沥青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8784A1 (ja) * 2008-09-30 2010-04-08 保土谷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を含有する複合材料
CN102886814A (zh) * 2011-07-19 2013-01-23 无锡中强电碳有限公司 热压碳石墨材料的生产方法
CN102910909A (zh) * 2012-10-19 2013-02-06 辽宁辽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碳套及其抗氧化浸渍处理方法
CN103214245A (zh) * 2013-03-29 2013-07-2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碳/碳复合微球材料、生产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38784A1 (ja) * 2008-09-30 2010-04-08 保土谷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を含有する複合材料
CN102886814A (zh) * 2011-07-19 2013-01-23 无锡中强电碳有限公司 热压碳石墨材料的生产方法
CN102910909A (zh) * 2012-10-19 2013-02-06 辽宁辽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石墨碳套及其抗氧化浸渍处理方法
CN103214245A (zh) * 2013-03-29 2013-07-24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碳/碳复合微球材料、生产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56468A (zh) * 2020-12-18 2021-03-09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微观形貌可控的煤沥青基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51200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i et al. Enhanced elemental mercury removal via chlorine-bas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biochar with CaCO3 as template
CN107029668A (zh) 一种蜂窝型分子筛‑活性炭复合吸附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801154B (zh) 具有TiO2薄膜保护层的催化过滤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62072A (zh) 脱除二氧化碳中微量苯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N103801387A (zh) 一种用于光催化氧化半焦基烟气脱硫、脱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5493A (zh) 石墨烯改性的复合介孔碳微球空气净化剂制备方法
CN102824849B (zh) 一种降低FCC再生过程中NOx排放的方法
CN105712347B (zh) 利用高硫石油焦制备富硫活性炭的方法
CN110961106A (zh) 一种利用废固资源制备的高性能低温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61846B (zh) 一种制备活性炭的方法
CN103111264B (zh) 一种离子液体与金属双改性菌渣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190358B (zh) NOx吸附剂
Wu et al. Synthesis and catalytic performances of manganese oxides-loaded porous halloysite/carbon composites for th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CN105797691A (zh) 一种多孔颗粒状漂浮性活性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88263A (zh) 一种再生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57615A (zh) 用于超深度油气回收的Mn改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剂的制备方法
Jia et al. Lotus leaves‐derived MnOx/biochar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low‐temperature NH3‐SCR removal of NOx: effects of modification methods of biochar
CN103551200B (zh) 一种多孔石墨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Xia et al. Denitration and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heat-treated bamboo charcoal
CN103877929B (zh) 吸附NOx的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ai et al. 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monolithic 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a critical review
CN103301742B (zh) 一种脱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4884A (zh) 一种蜂窝结构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Review on Nitrogen-Doped Porous Carbon Materials for CO2 Adsorption and Separation: Recent Advances and Outlook
CN105688533A (zh) 一种空气过滤混合纤维网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6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