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48414A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48414A
CN103548414A CN201280024218.XA CN201280024218A CN103548414A CN 103548414 A CN103548414 A CN 103548414A CN 201280024218 A CN201280024218 A CN 201280024218A CN 103548414 A CN103548414 A CN 103548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quest
effect
communicator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noun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42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48414B (zh
Inventor
千贺谕
太田雄策
西冈伸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filed Critical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Publication of CN103548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4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484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484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8Access secu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66Checking the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其通过很少的步骤决定各通信装置的作用。第一通信装置(100)是能够起到接受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对本装置的访问的设备的作用,和访问第二通信装置(200)的主机的作用中的至少一个作用的装置,包括: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将表示本装置的作用的请求向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以及冲突判别单元(150),在该请求与第二通信装置(200)已发布的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或者该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下,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将表示其他作用的请求向第二通信装置(200)再发布。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通信在与位于远程的其他通信装置之间决定进行数据访问所需要的作用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背景技术
近年,将存储于BD(Blue-lay Disk)记录器等的数据存储单元的录像内容向移动电话机等移动终端转发之类的基于机器协作的用例逐渐增多。
作为以往的转发方法,基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那样的有线通信的PAN(Personal Area Network,个人区域网络),或SD存储卡那样的媒体桥(Bridge Media)被广泛使用。然而,因为在USB或SD存储卡中,需要电缆连接或卡插拔,所以从提升机器的可用性的观点出发,在各种领域,正在推进机器间的无线连接化。
在以这样的无线连接化为前提的用例中,对方的机器不限于固定机器。因此,对于移动终端,例如可以设想在外出目的地与不确定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内容转发的机会增多等。
从而,各终端发挥访问另一终端所具有的数据存储单元的作用(以下称为“作为主机的作用”)以及接受对本终端的数据存储单元的访问的作用(以下称为“作为设备的作用”)中的任一个作用。然而,在基于这样的无线通信的对话中,各终端担负作为主机的作用与作为设备的作用中的哪个作用成为问题。
原因是,移动终端的各个功能几乎等价,不能将作用固定的例子很多。另外,能够发挥的作用根据移动终端不同而不同,并且,即使是相同的移动终端,也由于用户设定等而能够变化。
因此,作为决定这样的访问所需要的作用的以往技术,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该以往技术中,各通信装置预先相互交换与本装置能够发挥的作用有关的功能信息,对这些功能信息进行比较,并基于特定的规则,决定各通信装置的作用。即,以往技术中,通过功能信息的交换,确认对方通信装置能够发挥作为主机的作用和作为设备的作用中的哪个作用。而且,以往技术中,根据该确认结果,发布用于本机发挥其中一个作用的请求。
在这样的以往技术中,通过预先交换功能信息,能够确定可否改变对方的作用等,能够基于该信息决定彼此的作用,实现内容的转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584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以往技术中有在事先需要执行的步骤多的问题。原因是,以往技术中,如果不在通信装置间预先交换功能信息,就不能决定各通信装置的作用。决定通信装置的作用所需的步骤多,则使到建立对话为止的处理为复杂,并使处理负荷、通信负荷以及到建立对话为止需要的时间增多。因此,希望以少的步骤决定通信装置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通过很少的步骤决定各通信装置的作用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具有数据储存单元,具有数据储存单元,并且能够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和作为主机的作用之中的至少一个作用,该作为设备的作用是接受位于远程的其他通信装置对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的访问的设备的作用,该作为主机的作用是对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具有的数据储存单元进行访问的作用,该通信装置包括:访问控制单元,其对所述通信装置发挥的所述作用进行控制;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其将旨在发挥所述通信装置能够发挥的所述作用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获得单元,其通过所述访问控制单元获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以及针对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请求的响应;以及冲突判别单元,其在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以及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所述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根据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将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通过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再次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
本发明的通信方法是用于通信装置的通信方法,该通信装置具有数据储存单元,并且能够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和作为主机的作用之中的至少一个作用,该作为设备的作用是接受位于远程的其他通信装置对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的访问的作用,该作为主机的作用是对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具有的数据储存单元进行访问的作用,该方法包括:将旨在所述通信装置发挥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步骤;获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以及针对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的步骤;判断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是否发生冲突的步骤;在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所述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以及已发布的所述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根据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将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再次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步骤;以及根据针对已发布的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对所述通信装置发挥的所述作用进行控制的步骤。
本发明的通信程序是使通信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该通信装置具有数据储存单元,并且能够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和作为主机的作用之中的至少一个作用,该作为设备的作用是接受位于远程的其他通信装置对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的访问的作用,该作为主机的作用是对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具有的数据储存单元进行访问的作用,该通信程序包括:将旨在所述通信装置发挥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处理;获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以及针对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的处理;判断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是否发生冲突的处理;在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所述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以及已发布的所述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根据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将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再次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处理;以及根据针对已发布的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对所述通信装置发挥的所述作用进行控制的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以很少的步骤决定各通信装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发送信息的结构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发送信息的内容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请求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请求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第一例的时序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第二例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第三例的时序图。
标号说明
100 第一通信装置
110、210 通信单元
120、220 数据储存单元
130、230 访问控制单元
140、240 访问请求发布单元
150、250 冲突判别单元
200 第二通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由两个通信装置构成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在图1中,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装置100是要开始与远程的第二通信装置200通信的移动式或固定式的装置。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作为主机的作用和作为设备的作用中,将第一通信装置100作为本装置发挥的作用而最初对第二通信装置200请求的作用称为“第一作用”。而且,将另一个作用称为“第二作用”。另外,将旨在本装置发挥第一作用的请求称为“第一请求”,并将旨在本装置发挥第二作用的请求称为“第二请求”。另外,将第一请求和第二请求适当地总称为“请求”。
此外,设为,对于第一通信装置100及第二通信装置200能够发挥的作用,例如,能够通过用户设定等,适当地变更其中一方的作用或双方的作用。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第一通信装置100至少能够发挥第一作用。
如图1所示,第一通信装置100具有通信单元110、数据存储单元120、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访问控制单元130和冲突判别单元150。
另外,第二通信装置200具有通信单元210、数据存储单元220、访问请求发布单元240、访问控制单元230和冲突判别单元250。这些各功能单元,按顺序,实现与第一通信装置100的通信单元110、数据存储单元120、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访问控制单元130及冲突判别单元150相同的功能。即,第二通信装置200的结构与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第二通信装置200的结构的说明。
通信单元110进行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的发送信息(指令)的发送、以及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的请求、和对该发送信息(指令)的响应的接收。例如,通信单元110将以第一请求、第二请求及对这些请求的响应为内容的发送信息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进行发送接收。通信单元110例如是无线LAN设备及Wireless Gigabit(WiGig,无线千兆比特)设备等无线通信接口。其中,WiGig是假定对超过1Gbps的有线PAN的用途进行替代的、利用60GHz频带的毫米波的无线通信标准。
数据存储单元120是能够进行数据的写入和读取的非易失性记录介质。非易失性记录介质例如是SD、SDHC(SD High Capacity,高容量SD)、或SDXC(SD eXtended Capacity)存储卡。数据存储单元120能够通过通信单元110和后述的访问控制单元130,接受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访问。
访问控制单元130对第一通信装置100发挥的作用进行控制。
更具体而言,访问控制单元130对由后述的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生成的指令进行识别,根据指令切换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并且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另外,访问控制单元130将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了的请求转发到冲突判别单元150。
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为了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建立连接(决定作用),将旨在第一通信装置100要发挥能够发挥的作用之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向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
更具体而言,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生成指令,该指令用于向第二通信装置200请求或通知作为第一作用和第二作用中的哪个作用进行连接。而且,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对访问控制单元130指示依据了所生成的指令的作用切换和向第二通信装置200转发所生成的指令。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发布”包括根据请求来设定第一通信装置100发挥的作用,以及将请求对第二通信装置200进行通知。
此外,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在决定第一作用时,可以预先确定为作为主机的作用和作为设备的作用中的哪个作用,也可以随机地进行选择,或者也可以利用本终端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决定。
此外,将第一请求的指令适当地称为“第一请求”,并将第二请求的指令适当地称为“第二请求”。另外设为,第二通信装置200与第一通信装置100同样地发布第一请求或者第二请求。
冲突判别单元150在接收到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的请求时,判断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已发布的请求与第二通信装置200已发布的请求是否发生冲突。而且,在这些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冲突判别单元150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根据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发挥的作用而再次发布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
更具体而言,冲突判别单元150在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几乎同时发布了指令的情况下,判别这些指令(以下称为“两个指令”)是否发生冲突。而且,冲突判别单元150在两个指令发生冲突并且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发挥第二作用的情况下,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动态地切换到第二作用的请求并再次发布请求。
此外,所谓几乎同时发布是指,第一通信装置100在接收针对已发布的指令的响应之前,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指令。另外,所谓指令发生冲突是指,双方指令都是第一请求及双方的指令都是第二请求。
另外,在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在先发布请求并且该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下,冲突判别单元150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根据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发挥的作用而再次发布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
另外,在第二通信装置200在先发布了请求的情况下,冲突判别单元150对第一通信装置100所设定的作用与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请求所希望的作用之间的冲突进行判定。在发生冲突并能够切换至其他作用请求的情况下,冲突判别单元150将表示接受的意思的连接响应送至第二通信装置200。另一方面,在不能切换至其他作用的情况下,冲突判别单元150将表示拒绝的意思的连接响应送至第二通信装置200。
另外,两个请求几乎同时发布的状况例如会在各通信装置从电波无法到达的地方逐渐接近而变得能够进行通信那样的时刻产生。此外,两个请求几乎同时发布的状况例如会在一方的通信装置从电源关断状态或睡眠状态,转变为电源接通状态或待机状态时产生。
另外,在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已发布的请求与第二通信装置200已发布的请求未发生冲突时,冲突判别单元150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接受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请求。也就是,因为根据来自冲突判别单元150的请求接受通知,第一通信装置100与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请求未发生冲突,所以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照原样接受所设定的内容。
另外,在上述两个请求发生冲突并且第一通信装置100只能发挥已发生冲突的作用的情况下,冲突判别单元150等待旨在第二通信装置200发挥该作用以外的作用的请求的发布。而且,在该请求被发布后,冲突判别单元150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接受该请求。总之,因为对方侧改变请求并再次发布过来,所以在从第一通信装置100看的情况下,由于第二通信装置200再次发布的内容是对自身没有问题的请求,所以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接受该请求。
第一通信装置100例如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了控制程序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存储介质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访问存储器)等操作用存储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CPU执行控制程序来实现上述的各结构单元的功能。
此外,例如也可以利用集成电路构成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各功能单元。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各功能单元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将多个集成为单芯片。集成电路根据集成度不同,可以设为LSI(Large Scale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系统LSI、超大LSI、或特大LSI等。另外,集成电路也可以由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另外,集成电路也可以使用可在其制造后进行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能够对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进行重构的可重构处理器。此外,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各功能单元也可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他技术的出现,通过代替LSI的其他集成电路技术(例如生物技术)进行集成来实现。
另外,虽然未图示,但第一通信装置100也可以具有用于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用户选择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动作并执行的用户界面。例如,第一通信装置100也可以具有输入键、显示器、麦克、扬声器、照相机、振荡器及用于程序存储和执行的存储器等功能,作为用户界面。
这样的第一通信装置100即使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请求发生了冲突时,也能够动态地决定作用。由此,第一通信装置100不进行事先的能力信息交换,也能够准确地决定第一通信装置100及第二通信装置200各自的作用。即,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仅通过很少的步骤建立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的对话。
以上,结束了对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结构及内容的说明。
接下来,对第一通信装置100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发送接收的发送信息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一例发送信息的结构的图。
发送信息310由报头311和按类型不同的数据312构成。报头311包括发送目的地地址313、发送源地址314及指令类型315。
在第一通信装置100发送了的发送信息310中,在发送目的地地址313中记述目的地即第二通信装置200的地址,在发送源地址314中记述发送源即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地址。地址例如是用于识别通信设备的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在指令类型315中,例如用数个比特的信息来表现并记述用于识别指令的信息(指令识别信息)。在数据312中,设定由指令类型315指定的附随于指令识别信息的详细的内容。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指令类型315的内容与数据312的内容的组合例的图。
如图3所示,作为指令类型315的内容321,使用“连接请求”和与其相对的“连接响应”。另外,作为与“连接请求”对应的数据312的内容322,使用“第一作用”和“第二作用”。而且,作为与“连接响应”对应的数据312的内容322,使用针对请求的“许可”和“拒绝”。即,对于与请求及其响应有关的发送信息310,存在4个模式。
此外,对于连接请求,为了区别是第一次请求还是第二次请求,可以追加“再连接请求”的指令类型,或者设置表示是再请求的标记。
另外,在建立对话后发送或接收数据存储单元120的数据时,例如,指令类型315的内容为“数据种类”、数据312为“实际数据”的区域。
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以与需要对应的内容生成这些4个模式的发送信息310。另外,冲突判别单元150对从第二通信装置200送来的发送信息310是哪个模式进行解释。设定有“连接请求”及“第一作用”的发送信息为第一请求,设定有“连接请求”及“第二作用”的发送信息为第二请求。
以上,结束了对发送信息的结构及内容的说明。
接下来,对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此,说明直到得到建立对话及不建立对话的结果为止的处理。
图4是表示一例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100中,访问控制单元130判断是否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了请求。可以基于是否通过通信单元110从第二通信装置200接收到包括“连接请求”的发送信息(参照图2及图3),判断该请求是否已发布。
在接收了请求的情况下(S1100:“是”),访问控制单元130将该接收到的请求转发到冲突判别单元150,并进入步骤S1200。另外,访问控制单元130在未接收到请求的情况下(S1100:“否”),进入步骤S1300。
在步骤S120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是否可以对接收到的请求进行许可。更具体而言,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在请求中第二通信装置200要求发挥的作用是否与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发挥的作用冲突。即,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第二通信装置200要发挥的作用是否为与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发挥的作用相反的作用。
冲突判别单元150在可以许可接收到的请求的情况下(S1200:“是”),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通过访问控制单元130将表示连接许可的指令向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回。而且,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1400。
另外,冲突判别单元150在不能许可接收到的请求的情况下(S1200:“否”),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通过访问控制单元130将表示连接拒绝的指令向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回。而且,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1500。
在步骤S150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等待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第二请求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该规定时间可以是基于随机数的随机时间,也可以是由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用户预先设定的静态的时间等。
在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了第二请求的情况下(S1500:“是”),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1400。另一方面,在未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第二请求的情况下(S1500:“否”),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后述的步骤S1600。
在步骤S1400中,访问控制单元130按照表示连接许可的指令,适当地切换第一通信装置100发挥的作用。例如设为,接收到的请求是第二通信装置200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的请求,并许可该请求。在这种情况下,访问控制单元130使第一通信装置100发挥作为主机的作用。其结果为,在第一通信装置100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建立对话。
在步骤S1300中,访问控制单元130判断是否从第一通信装置100开始对话。例如在存在基于用户操作的对话开始指示的情况下,或者在第一通信装置100接近到能够与第二通信装置200进行无线连接的距离等情况下,访问控制单元130将其检测出。而且,访问控制单元130判断为开始对话。例如,可以通过检测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出的无线信号来判断是否能够进行无线连接。
在开始对话的情况下(S1300:“是”),访问控制单元130将该意思通知给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并进入步骤S1700。另外,在不开始对话的情况下(S1300:“否”),访问控制单元130进入步骤S1800。
在步骤S1700中,第一通信装置100进行第一请求处理。第一请求处理是发布第一请求的处理。
图5是表示一例第一请求处理(图4的步骤S1700)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710中,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生成第一请求的指令并将其发布。其结果为,访问控制单元130设定第一作用作为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并且通过通信单元110将第一请求的指令发送到第二通信装置200。
而且,在步骤S172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确认是否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同时发布了请求。即,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是否在接收对在步骤S1710中所发布的请求的响应之前,从访问控制单元130接受了从第二通信装置200接收到的请求的转发。冲突判别单元150在同时发布了请求的情况下(S1720:“是”),进入步骤S1730。另外,在未同时发布请求的情况下(即在只有仅由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单方面请求的情况下)(S1720:“否”),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1740。
在步骤S173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的请求所表示的作用是否是第一作用(即,是否发生冲突)。
冲突判别单元150在该作用是第一作用的情况下(S1730:“是”),进入步骤S1750。此外,在该时间点,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也可以发回设定有“连接响应”及“拒绝”的发送信息(参照图2以及图3),作为针对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请求的响应。另外,冲突判别单元150在该作用不是第一作用的情况下(即,是第二作用的情况下)(S1730:“否”),进入后述的步骤S1760。
另外,在步骤S174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第一通信装置100发布的第一请求是否已被第二通信装置200许可。对于该判断,可以根据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发回了表示针对第一请求的许可的发送信息来进行判断。在第一请求被许可的情况下(S1740:“是”),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后述的步骤S1760。
在步骤S175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等待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第二请求直到经过规定时间为止。该规定的时间可以是基于随机数的随机时间,也可以是由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用户预先设定的静态的时间等。
在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了第二请求情况下(S1750:“是”),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1760。另外,在未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第二请求的情况下(S1750:“否”),冲突判别单元150返回到图4的处理。
在步骤S1760中,访问控制单元130作为第一作用而建立连接。即,第一通信装置100照原样维持依据了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发布的第一请求的作用。
在图4的步骤S190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向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确认第一通信装置100是否能够发挥第二作用。
在不能够发挥第二作用的情况下(S1900:“否”),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1600。另外,在能够发挥第二作用的情况下(S1900:“是”),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2000。
在步骤S160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判定为不能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建立对话。这是因为,尽管第一通信装置100只能发挥第一作用,可是第二通信装置200拒绝了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第一请求或者只发布了第一请求。
此外,通过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设定变更等,之后,有可能第二通信装置200接受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第一请求或者发布第二请求。因此,第一通信装置100也可以在不建立对话的判定之后,反复进行步骤S1100、1300、1800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00中,第一通信装置100进行第二请求处理。第二请求处理是发布第二请求的处理。
图6是表示一例第二请求处理(图4的步骤S2000)的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010中,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生成第二请求的指令,并将其发布。其结果为,访问控制单元130将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从第一作用切换到第二作用而进行设定,并且通过通信单元110,将第二请求的指令发送到第二通信装置200。
然后,在步骤S202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确认是否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同时发布了请求。在同时发布了请求的情况下(S2020:“是”),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2030。另外,在未同时发布请求的情况下(S2020:“否”),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2040。
在步骤S203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布的请求所表示的作用是否是第二作用(即,是否发生冲突)。
在该作用是第二作用的情况下(S2030:“是”),冲突判别单元150返回到图4的处理。此外,在该时间点,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也可以发回设定有“连接响应”及“拒绝”的发送信息(参照图2以及图3),作为针对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请求的响应。另外,在该作用不是第二作用的情况下(即,是第一作用的情况下),冲突判别单元150进入步骤S2050。
另外,在步骤S2040中,冲突判别单元150判断第一通信装置100发布的第二请求是否已被第二通信装置200许可。对于该判断,可以根据在规定时间内是否发回表示针对第二请求的许可的发送信息来进行判断。冲突判别单元150在第二请求被许可的情况下(S2040:“是”),进入步骤S2050。
在步骤S2050中,访问控制单元130作为第二作用而建立连接。即,第一通信装置100照原样维持依据了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发布的第二请求的作用。
在图4的步骤S2100中,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配合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能力,进行再次请求。即,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设定随机时间等,并发布第一请求和第二请求中的任意一个请求。这是因为,在该时间点,已知第一通信装置100及第二通信装置200均能够发挥第一作用及第二作用两者。此外,在再次产生了冲突的情况下,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再次进行请求的发布即可。
另外,在步骤S1800中,访问控制单元130判断是否通过用户操作等被指示了结束处理。在未被指示结束处理的情况下(S1800:“否”),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返回到步骤S1100,等待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请求发布以及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对话开始。另外,在被指示了结束处理的情况下(S1800:“是”),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通过这样的动作,第一通信装置100即使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决定相互的作用的请求发生冲突时,也能够动态地实现作用的解决。由此,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只通过很少的步骤而实现对话建立。
以上,结束对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动作的说明。
以下,对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的整体(以下称为“通信系统”)的动作的例子,例举3个模式进行说明。
第一模式为,以第一请求发生冲突,第一通信装置100能够发挥第一作用和第二作用两者,而第二通信装置200只能发挥第一作用的情况下的模式。
第二模式为,以第一请求发生冲突,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均能够发挥第一作用和第二作用两者的情况下的模式。
第三模式为,同时发布了第一请求和第二请求的情况下的模式。
图7为表示一例在上述第一模式下的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此外,以下,将第一通信装置100的访问控制单元130、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及冲突判别单元150按顺序称为“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第一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另外,将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访问控制单元130、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及冲突判别单元150按顺序称为“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第二访问请求发布单元240”、“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
如图7所示,为了开始对话,第一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生成第一请求的指令(S001)。而且,第一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将所生成的第一请求的指令转发到访问控制单元130(S002)。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设定第一作用作为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S003),并将指令发送到第二通信装置200。
假设为,此时,第二访问请求发布单元240为了开始对话,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开始连接的请求几乎同时地,生成第一请求的指令(S004),并转发到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S005)。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设定第一作用作为第二通信装置200的作用(S006),并将指令发送到第一通信装置100。
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指令的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为了实施指令解析,将接收到的指令转发到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S007)。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参照收到的指令的指令类型315,开始对请求的判别处理。在本例中,与第一通信装置100已发布的第一请求同样,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指令中设定有“连接请求”和“第一作用”。即,第二通信装置200同样地发布了第一请求。因此,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检测出冲突状态(S008)。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也可以在该时间点暂时发回设定有“连接响应”和“拒绝”的发送信息,作为对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请求的响应。
接下来,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确认是否具有第二作用(S009),并在具有的情况下,对第一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委托再发布第二请求的指令(S010)。接收了再发布委托的第一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生成第二请求的指令(S011),并转发到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S012)。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再设定第二作用作为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S013),并将指令发送到第二通信装置200(S014)。
接收到来自第一通信装置100的指令的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将该指令的解析移交至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S015)。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参照收到的指令的指令类型315(参照图2),开始对请求的判别处理。在本例中,与第二通信装置200已发布的第一请求同样,从第一通信装置100接收到的指令中设定有“连接请求”和“第一作用”。即,第一通信装置100同样地发布了第一请求。因此,与上述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同样地,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检测出冲突状态(S016)。
此外,虽然未图示,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也可以在该时间点暂时发回设定有“连接响应”和“拒绝”的发送信息,作为对来自第一通信装置100的请求的响应。
接下来,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确认是否具有第二作用(S017)。在本例中,第二通信装置200因为只能够发挥第一作用,所以不能再发布作用的变更请求,而一直待机规定时间(S018)。
在规定时间内从第一通信装置100接收到指令(第二请求)的情况下,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将该指令的解析移交至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S019)。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参照收到的指令的指令类型315(参照图2),开始对请求的判别处理。在本例中,从第一通信装置100接收到的指令虽然与第二通信装置200已发布的第一请求同样地设定有“连接请求”,但与该第一请求不同地设定有“第二作用”。因此,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检测出未产生冲突状态,并接受请求(S020),即,使访问请求发布单元240接受第一通信装置100的请求,进行响应(S021)。接收了响应的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按原样将响应的指令发送到第一通信装置100(S023)。
此时,因为不会从已在步骤S006中设定的第一作用发生改变,所以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将第二通信装置200的作用保持原样而决定为第一作用(S022)。
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响应的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将响应通知到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其结果为,将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被决定为第二作用(S024)。
此外,在图7中,删除了步骤S001~S003、S015~S018后的动作为,从第二通信装置200发出了单方面请求的情况下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动作,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在仅单方能够发挥第二作用的情况下,能够使各自的请求最终确立为第一请求与第二请求这样的不冲突的组合。另外,第一通信装置100以及第二通信装置200能够在一方发出不符合对方的能力的请求的情况下,或来自两者的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进行这样的请求的组合的解决。此外,在图7中,说明了在第一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的动作,但是在第二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也同样。
图8是表示上述第二模式下的一例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直到步骤S014的动作,以及第二通信装置200的直到步骤S016的动作与图7同样。另外,在本例中,第二通信装置200也能够发挥第二作用,所以进行与第一通信装置100的直到步骤S014的动作相同的动作。
与图7中说明的一系列动作不同的是下述部分,即,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彼此检测到在检测出第一请求的冲突之后再发布的第二请求再次发生冲突的情况(S401)。
即,本例中,请求发生两次冲突。然而,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在该时间点能够把握彼此具有第一作用和第二作用两者。
通过这样的动作,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在双方通信装置能够发挥两个作用的情况下,能够最终确立为第二请求彼此的关系。另外,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能够在该时间点把握彼此能够发挥两者的作用这一情况。因此,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例如在待机规定时间之后,通过再次发出对方一定能够接受的作用的请求,从而能够建立连接。
即,第一通信装置100以及第二通信装置200不用利用一些手段来预先交换彼此能够发挥的作用,而能够建立连接。
图9是表示上述第三模式下的一例通信系统的动作的时序图。
第一访问请求发布单元140为了开始对话,生成第一请求的指令(S001),并转发到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S002)。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设定第一作用作为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S003),并将指令发送到第二通信装置200。
设为,此时,第二访问请求发布单元240为了开始对话,与上述第一通信装置100的开始连接请求几乎同时地,生成第二请求的指令(S501),并转发到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S502)。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设定第二作用作为第二通信装置200的作用(S503),并将指令发送到第一通信装置100。
接收到来自第二通信装置200的指令的第一访问控制单元130为了实施指令解析,将接收到的指令转发到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S007)。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参照收到的指令的指令类型315(参照图2),开始对请求的判别处理。在本例中,从第二通信装置200接收到的指令虽然与第一通信装置100已发布的第一请求同样地设定有“连接请求”,但与第一请求不同地设定有“第二作用”。因此,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检测出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未发生冲突状态(S008)。而且,第一冲突判别单元150接受请求(S504),并进行响应(S505)。
接收到响应的访问控制单元130按原样将响应的指令发送到第二通信装置200。此时,因为不会从已在步骤S003中设定的第一作用发生改变,所以访问控制单元130将第一通信装置100的作用保持原样而决定为第一作用(S506)。
同样地,接收了来自第一通信装置100的指令的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为了实施对该指令的解析,将该指令转发到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S015)。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参照收到的指令的指令类型315(参照图2),开始请求的判别处理。在本例中,从第一通信装置100接收到的指令虽然设定有与第二通信装置200已发布的第二请求同样的“连接请求”,但与第二请求不同地设定有“第一作用”。因此,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检测出在与第一通信装置100之间未产生冲突状态(S016)。而且,第二冲突判别单元250接受请求(S507),并进行响应(S508)。
接收了响应的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按原样将响应的指令发送到第一通信装置100。此时,因为不会从已在步骤S503中设定的第二作用发生改变,所以第二访问控制单元230将第二通信装置200的作用保持原样而决定为第二作用(S509)。
其结果为,第一通信装置100和第二通信装置200彼此接收响应并建立连接(S510)。
通过这样的动作,第一通信装置100以及第二通信装置200即使在彼此的请求同时产生的情况下,如果请求的内容相异,则能够保持原样地建立连接。
如以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装置100在本装置已发布的请求与第二通信装置200已发布的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能够根据可发挥的作用而发布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通信装置100即使在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请求发生冲突时,也能够动态地切换请求,以最终确立为不冲突的组合,实现作用的解决。由此,第一通信装置100仅通过很少的步骤,而能够建立与第二通信装置200之间的对话。
另外,以上的说明中,使用第一作用及第二作用这样的描述进行了说明。对于该描述,例如在将一方设为作为主机的作用,而将另一方设为作为设备的作用进行描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仅单方的通信装置能够发挥作为主机的作用的情况下,能够使各自的作用最终确立为主机的请求和设备的请求这样的不冲突的组合。因此,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能够保持原样地实现对话建立。
另外,在两者的通信装置能够发挥作为主机的作用的情况下,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能够最终确立为主机的请求彼此的关系。在该情况下,虽然需要解决作为主机的作用的请求冲突,但是在该时间点,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能够把握彼此能够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这一情况。从而,本发明的通信装置不需要利用一些手段来预先交换彼此能够发挥的作用。
另外,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在两方通信装置不具有作为主机的作用的情况下,不能向彼此发出主机的请求。因此,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能够通过检测出超时等来把握彼此不能够发挥作为主机的作用这一情况。因此,本发明的通信装置能够直接把握不需要继续以后的连接处理这一情况,从而能够避免进一步执行多余的步骤。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在同时发布的两个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以及已发布的请求被拒绝的情况这两种情况下,根据能够发挥的作用,再发布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但是不限于此。即,通信装置也可以仅在这两个情况的任意一个情况下,根据能够发挥的作用,再发布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
2011年7月2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1-162002号中包括的说明书、附图以及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到本申请中。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作为能够通过少的步骤决定各通信装置的作用的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极为有用。本发明能够适用于,例如移动电话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以及个人电脑。

Claims (5)

1.通信装置,具有数据储存单元,并且能够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和作为主机的作用之中的至少一个作用,该作为设备的作用是接受位于远程的其他通信装置对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的访问的作用,该作为主机的作用是对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具有的数据储存单元进行访问的作用,该通信装置包括:
访问控制单元,其对所述通信装置发挥的所述作用进行控制;
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其将旨在发挥所述通信装置能够发挥的所述作用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
获得单元,其通过所述访问控制单元获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以及针对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请求的响应;以及
冲突判别单元,其在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以及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所述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根据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将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通过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再次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在旨在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挥所述两个作用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被发布,并且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不冲突时,所述冲突判别单元使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接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所述请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在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所述请求发生冲突,并且所述通信装置不能发挥另一作用的情况下,所述冲突判别单元等待旨在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被发布,在该请求被发布时,使所述访问请求发布单元接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所述请求。
4.通信方法,用于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数据储存单元,并且能够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和作为主机的作用之中的至少一个作用,该作为设备的作用是接受位于远程的其他通信装置对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的访问的作用,该作为主机的作用是对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具有的数据储存单元进行访问的作用,该通信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
将旨在所述通信装置发挥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步骤;
获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以及针对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的步骤;
判断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是否发生冲突的步骤;
在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所述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以及已发布的所述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根据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将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再次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步骤;以及
根据针对已发布的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对所述通信装置发挥的所述作用进行控制的步骤。
5.通信程序,是使通信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通信程序,该通信装置具有数据储存单元,并且能够发挥作为设备的作用和作为主机的作用之中的至少一个作用,该作为设备的作用是接受位于远程的其他通信装置对所述数据储存单元的访问的作用,该作为主机的作用是对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具有的数据储存单元进行访问的作用,该通信程序包括如下的处理:
将旨在所述通信装置发挥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中的一个作用的请求,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处理;
获得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以及针对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的处理;
判断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请求是否发生冲突的处理;
在已发布的所述请求与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已发布的所述请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以及已发布的所述请求被拒绝的情况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根据所述能够发挥的作用,将旨在发挥另一作用的请求再次向所述其他通信装置发布的处理;以及
根据针对已发布的所述请求的来自所述其他通信装置的响应,对所述通信装置发挥的所述作用进行控制的处理。
CN201280024218.XA 2011-07-25 2012-04-27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035484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62002 2011-07-25
JP2011162002 2011-07-25
PCT/JP2012/002898 WO2013014834A1 (ja) 2011-07-25 2012-04-27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48414A true CN103548414A (zh) 2014-01-29
CN103548414B CN103548414B (zh) 2017-12-19

Family

ID=47600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4218.XA Active CN103548414B (zh) 2011-07-25 2012-04-27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319275B2 (zh)
EP (1) EP2704515B1 (zh)
JP (1) JP5844366B2 (zh)
CN (1) CN103548414B (zh)
WO (1) WO20130148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61577B2 (ja) * 2013-06-18 2018-0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815080B1 (ja) * 2014-05-21 2015-11-17 健二 小國 情報伝播方法、情報伝播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伝播システム
US11804970B2 (en) * 2021-10-15 2023-10-31 Lenovo Global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Inc. 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 group administration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533A (zh) * 2002-11-13 2005-12-21 诺基亚有限公司 配置同步会话
US20060072525A1 (en) * 2004-09-23 2006-04-06 Jason Hillya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le management for complex bluetooth® devices
US20070129052A1 (en) * 2005-11-23 2007-06-07 Dilithium Networks Pty Ltd. Methods and system for fast session establishment for H.324 and related telecommunications terminals
CN101317387A (zh) * 2005-11-28 2008-12-03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用于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CN201387666Y (zh) * 2009-02-27 2010-01-20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带主从机冲突检测的交通控制系统
US20100057882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emote user interface in multiphone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26708A1 (en) 1999-08-27 2001-08-2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devices through analog line
JP2001245225A (ja) * 2000-02-29 2001-09-07 Toshiba Corp 双方向通信回線を利用した機器間接続システム
FR2829649B1 (fr) * 2001-09-13 2004-01-30 Cit Alcatel Passerelle protocolaire entre un terminal h.323 et un autre terminal, sans mise en oeuvre du role de maitre
JP2004032552A (ja) 2002-06-27 2004-01-29 Uniden Corp 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42807B2 (ja) * 2007-05-07 2011-03-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形成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JP5564774B2 (ja) * 2008-09-24 2014-08-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705415B2 (ja) 2009-04-06 2015-04-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343841B2 (ja) * 2009-12-22 2013-11-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4115451A (zh) * 2012-02-27 2014-10-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主机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1533A (zh) * 2002-11-13 2005-12-21 诺基亚有限公司 配置同步会话
US20060072525A1 (en) * 2004-09-23 2006-04-06 Jason Hillyar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ole management for complex bluetooth® devices
US20070129052A1 (en) * 2005-11-23 2007-06-07 Dilithium Networks Pty Ltd. Methods and system for fast session establishment for H.324 and related telecommunications terminals
CN101317387A (zh) * 2005-11-28 2008-12-03 佳能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用于通信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US20100057882A1 (en) * 2008-08-29 2010-03-0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Remote user interface in multiphone environment
CN201387666Y (zh) * 2009-02-27 2010-01-20 上海宝康电子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带主从机冲突检测的交通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014834A1 (ja) 2013-01-31
EP2704515A1 (en) 2014-03-05
EP2704515A4 (en) 2015-01-07
US9319275B2 (en) 2016-04-19
EP2704515B1 (en) 2017-05-31
CN103548414B (zh) 2017-12-19
US20140082163A1 (en) 2014-03-20
JPWO2013014834A1 (ja) 2015-02-23
JP5844366B2 (ja) 2016-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00466B2 (en) Mass re-formation of groups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US20130231048A1 (en) Device with an eeprom having both a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and a second interface
EP2861037A1 (en)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EP3285159B1 (en)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memories, control chip and storage medium
CN101114272A (zh) 一种可实现芯片内多核间通信的芯片及通信方法
US9736878B2 (en) NFC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3548414A (zh)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通信程序
US20130223361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access channel
JP200635257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設定方法、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
CN113438314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10033735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US11374881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network packet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10027678B1 (en) Location-aware security configuration of peripheral devices
US10911292B1 (en) Controll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9699658B2 (e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admission
US20050228914A1 (en) Matrix type bus connection system
US20180295017A1 (en) Dynamic interface identification and configuration
WO2018045722A1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JP5010065B2 (ja)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US2015010501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paring method thereof
JPWO2020137437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12161042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258074A1 (zh) 会议一体机的网络共享方法、装置及会议一体机
WO2022083507A1 (zh) 设备间联通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2001908A1 (ja) 応答装置とその集積回路、応答方法、および応答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9

Address after: California, USA

Patentee after: Apple Inc.

Address before: Osaka Japan

Patentee befor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