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6423B - 按摩椅 - Google Patents

按摩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6423B
CN103536423B CN201210248192.9A CN201210248192A CN103536423B CN 103536423 B CN103536423 B CN 103536423B CN 201210248192 A CN201210248192 A CN 201210248192A CN 103536423 B CN103536423 B CN 1035364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side air
basin
armrest part
butt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4819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6423A (zh
Inventor
原岛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DERS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DERS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DERSH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DERS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4819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364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3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6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6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642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按摩椅,包含椅子本体及复数个蛇纹管状气囊;该椅子本体包含由椅子本体的右扶手部、左扶手部及座部所围成的空间,该空间形成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的大小;该复数个气囊内装于该椅子本体的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且该气囊借助供气装置而膨胀时,则相对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盘两侧,向垂直方向由左右扶手部夹入,且借助以一定律动重复供排气的进行膨胀及收缩,对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盘、臀部或大腿部进行按摩。

Description

按摩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借助内装于椅子本体的气囊的伸缩,以对使用者进行按摩的按摩椅。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贩卖的借助使治疗球转动或震动,以进行各种按摩的按摩椅,其可使用如下所述的气囊进行三度空间的伸展或扭转。
例如,请参照日本特开2012-50582号揭示的按摩机,其是在椅子本体的扶手部内装气囊,借助该气囊对使用者的臀部,进行向内倾斜方向的加压,而只举起使用者臀部的右侧,以促使腰部等的扭捏。
然而,前述日本特开2012-50582号记载的技术中,内装于扶手部的气囊是借助向内倾斜方向进行加压以举起臀部,到底只不过仅能进行扭转或伸展运动,而无法达到对骨盘、大腿部或臀部进行加压,以有效的改善血流的目的。
于此,为了改善血流,针对骨盘内、大腿部或臀部的筋肉,进行所谓的挤乳动作是极具效果;且一般而言,借助步行等的运动,对筋肉给与刺激较为适当。再者,与步行相同的,借助对骨盘内、大腿部或臀部的筋肉进行加压以进行按摩,亦可获得挤乳动作的效果。因此,除了由按摩师等的借助他人的按摩之外,也要求有可自己进行如此按摩的按摩机或按摩椅。
再者,前述日本特开2012-50582号记载的技术中,其是以全身的按摩为目的,且由于配设有对靠背及胫胀进行按摩的气囊,因此作为按摩椅形成较大尺寸的构成,女性无法轻松的搬运,即使配置在室内,亦无作为家居装饰用品的设计性,且亦存在着无法确保配置空间的难题。
于是,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按摩椅及使用该按摩椅按摩的方法,其是更小型化,并有较佳的设计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按摩椅。亦即,相关本发明的按摩椅,其包含椅子本体、复数个气囊、供气装置、空气软管及控制装置;该复数个气囊内装于该椅子本体;该供气装置使空气供给该气囊;该空气软管连接该复数个气囊及供气装置;该控制装置控制对该气囊的空气的供排气;其中,该椅子本体包含由椅子本体的右扶手部、左扶手部及座部所围成的空间,该空间形成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的大小;该复数个气囊分别形成蛇纹管状,配设在该椅子本体的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且借助来自该供气装置的空气的供给,相对该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的内侧面向垂直方向膨胀,并借助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夹入使用者,以进行加压;该气囊是借助该控制装置,以一定律动重复供排气的进行膨胀及收缩,对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盘、臀部或大腿部进行按摩。
再者,所述的按摩椅,其中,该蛇纹管状的复数个气囊包含配设在右扶手部的三层蛇纹管状的右骨盘侧气囊、配设在右扶手部的二层蛇纹管状的右大腿部侧气囊、配设在左扶手部的三层蛇纹管状的左骨盘侧气囊及配设在左扶手部的二层蛇纹管状的左大腿部侧气囊。
再者,所述的按摩椅,其中,该椅子本体的座部内装座面气囊,该座面气囊相对该座部的上面向垂直方向膨胀。
再者,一种使用所述按摩椅对使用者的骨盘的按摩方法,其是使用前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其包含A1步骤、B1步骤、C1步骤、D1步骤及E1步骤;该A1步骤是将空气供给该右骨盘侧气囊及该左骨盘侧气囊,并使膨胀;该B1步骤是将空气供给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该左大腿部侧气囊,并使膨胀;该C1步骤是将供给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的空气的排气及空气的供给,使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一边重复收缩及膨胀,缓慢的由两侧加压大腿部;该D1步骤是将供给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的空气的排气及空气的供给,使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缓慢的膨胀,由两侧加压骨盘;该E1步骤,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由该D1步骤而膨胀的状态下,以比该D1步骤更长时间的间隔重复收缩,并以一定的律动进行膨胀及收缩,且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相对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的膨胀,形成收缩的交互的重复进行膨胀及收缩,以由两侧加压该骨盘及大腿部;一次或重复的进行该各段阶。
再者,所述的对使用者的骨盘的按摩方法,其是使用前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其包含A2步骤、B2步骤、C2步骤、D2步骤、E2步骤、F2步骤及G2步骤;该A2步骤是将空气供给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该左大腿部侧气囊,并使膨胀;该B2步骤是将空气供给该右骨盘侧气囊右骨盘侧气囊及该左骨盘侧气囊,并使膨胀;该C2步骤,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及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于膨胀的状态下,使该座面气囊的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并使缓慢的膨胀,由座面加压臀部;该D2步骤,于使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膨胀的状态下,使该左大腿部侧气囊的空气排气形成收缩,且使该座面气囊的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进而膨胀,由座面加压臀部;该E2步骤,使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的空气排气形成收缩,且将空气供给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形成膨胀,并使该座面气囊的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进而膨胀,由座面加压臀部;该F2步骤,于使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膨胀的状态下,将空气供给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形成膨胀,且使该座面气囊的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进而膨胀,由座面加压臀部;该G2步骤,将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及该座面气囊的空气排气,并使一口气的收缩;一次或重复的进行该各段阶。
再者,所述的按摩方法,其是使用前述的按摩椅的按摩方法,包含对骨盘的按摩方法及前述的由各步骤的对臀部的按摩方法;该对骨盘的按摩方法包含A3步骤、B3步骤、C3步骤、D3步骤及E3步骤;该A3步骤将空气供给该右骨盘侧气囊及该左骨盘侧气囊,并使膨胀;该B3步骤是将空气供给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该左大腿部侧气囊,并使膨胀;该C3步骤是将供给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的空气的排气及空气的供给,使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一边重复收缩及膨胀,缓慢的由两侧加压大腿部;该D3步骤是将供给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的空气的排气及空气的供给,使空气的供给时间比排气时间长,且交互的进行,缓慢的膨胀,由两侧加压骨盘;该E3步骤,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由该D3步骤而膨胀的状态下,以比该D3步骤更长时间的间隔重复收缩,并以一定的律动进行膨胀及收缩,且该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相对该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的膨胀,形成收缩的交互的重复进行膨胀及收缩,以由两侧加压该骨盘及大腿部。
所述的按摩椅,由于其形成有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在由左右的扶手部及座面所围成的空间的程度的大小,且配设在左右的扶手部的气囊形成蛇纹管状,因此各气囊相对骨盘及大腿部向垂直方向,即容易向蛇纹管状的伸长方向加压,且可更有效率的夹入骨盘及大腿部,并由左右加压。
再者,由于特别进行对于使用者的骨盘或大腿部的按摩,且形成可供使用者的的臀部契合在由椅子本体的座面及左右的扶手部所围成的空间的程度的大小,因此可形成即使是女性亦可轻松的将该按摩椅收藏在室内的小型的设计。
再者,根据所述的按摩椅,由于在左右之扶手部分别设有骨盘侧及大腿部侧之气囊,因此可进行更有变化之按摩,且由于使各气囊有效的膨胀及收缩。
再者,所述的按摩椅,由于设有座面气囊,而可由座面向与臀部方向垂直方向的加压,且由于由座面方向加压臀部,因此对臀部的按摩当然比该左右的扶手部之的囊更可促进效果。
再者,所述的相对使用者的骨盘的按摩方法,在C1步骤及D1段阶中,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及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为一边间隔短暂的重复膨胀及收缩,且借助使膨胀时间的间隔变长,而可缓慢的去压迫大腿部及骨盘,以进行按摩。再者,在E1步骤中,交互的重复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和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的膨胀及收缩,而可更仔细的进行按摩。借此,可由间隔短暂的按摩到仔细的进行按摩止。
再者,所述的相对使用者的臀部的按摩方法,在C2步骤及D2段阶中,于加压固定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状态下,使臀部间隔短暂的膨胀及收缩,且借助举起使用者的臀部似的进行按摩。再者,在F2步骤及G2段阶中,于固定骨盘及大腿部的状态下,座面气囊重复膨胀及收缩,且在加压臀部缓慢的一边举起的进行按摩之后,借助压迫大腿部及臀部全部后抽出空气,以摆脱压迫。
再者,所述的按摩方法,可获得相对该使用者的骨盘的按摩方法的效果,及相对臀部的按摩方法的效果的双重效果,进而可更有效率的获得相对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相关本发明的按摩椅的外观立体图。
图2:该按摩椅的气囊的内装状态的俯视图。
图3:该按摩椅的底面的仰视图。
图4:该按摩椅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5:该按摩椅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6:该按摩椅的按摩方法的示意图。
图7:该按摩椅的按摩方法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按摩椅2椅子本体3右扶手部4左扶手部
5座部6靠背部7a脚部7b脚部
7c脚部7d脚部11右骨盘侧气囊
12右大腿部侧气囊13左骨盘侧气囊14左大腿部侧气囊
15右臀部侧气囊16左臀部侧气囊21供气装置
22空气软管22a骨盘侧空气软管22b大腿部侧空气软管
22c臀部侧空气软管23控制装置24操作装置25空气储存部
26连接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根据图面具体的说明本发明。首先,图1为相关本发明的按摩椅1的外观立体图。请参照图1所示,该按摩椅1为由椅子本体2、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座部5及靠背部6所构成。该椅子本体2的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及座部5所围成的空间,即为供使用者就座的空间,其形成当使用者就座之际,可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的大小,且构成比较小型的尺寸,具备较佳的设计性的形状。借此,即使使用者为女性,也可容易的搬运等,且作为家居装饰用品,亦可轻松的置放在屋内。该椅子本体2的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及座部5所围成的空间,即供使用者就座的空间为形成宽38cm、深45cm、高35cm,且为平均的体型,特别是可契合女性的臀部的大小。再者,该空间亦可在宽33cm~43cm、深40cm~50cm、高30cm~40cm的范围,形成可配合假想的使用者的体型。
在如此的椅子本体2中,右扶手部3、左扶手部4及座部5中,其为配设可按摩使用者的骨盘、大腿部或臀部的复数个气囊。以下,就复数个气囊,参照图2予以说明。
右扶手部3中内装相对右扶手部3的内侧面,且蛇纹管状向垂直方向伸长的右骨盘侧气囊11及右大腿部侧气囊12;该右骨盘侧气囊11作为于使用者就座之际,供骨盘附近的体部位抵接的位置,而配设在三层蛇纹管状的气囊;该右大腿部侧气囊12作为于使用者就座之际,供大腿部附近的体部位抵接的位置,而配设在二层蛇纹管状的气囊。再者,左扶手部4中,其与右扶手部3对应,内装相对左扶手部4的内侧面,且蛇纹管状是向垂直方向伸长的左骨盘侧气囊13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该左骨盘侧气囊13配设在三层蛇纹管状的气囊;该左大腿部侧气囊14配设在二层蛇纹管状的气囊。
如此的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为了对应内装于该些的各气囊,且相对使用者的体部位可容易的膨胀,其内侧面由可任意伸缩的伸展材料所制成。再者,如图1所示,在该伸展材料的座部5侧的表面上,与该椅子本体2的表面相同的布料只缝在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的内侧周端。
再者,座部5内装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以作为座面气囊。该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分别形成半圆柱形状的袋状,且借助将该半圆柱形状的弯曲面侧朝上方配设,以形成相对座部5的上面向垂直方向膨胀。
接着,就将空气供给该复数气囊个的构成,利用图3的揭示该按摩椅1的底面的仰视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3,在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的底面,其分别设有支撑椅子本体2的脚部7a~7d。再者,座部5的底面,其由供气装置21、空气软管22、控制装置23及操作装置24所构成;该供气装置21将空气供给该各气囊;该空气软管22由该供气装置21,将空气分配供给该各气囊;该控制装置23控制该些充气的操作;该操作装置24的由遥控装置所构成。再者,供气装置21由连接软管26连接空气储存部25,该空气储存部25是为了稳定的供给空气,而可预先储存空气。该操作装置24可由电线从靠背部6的背后侧,设置在座部5的上面或右扶手部3及左扶手部4的内侧面或上面。
该供气装置21,虽然其详细并无附图,但亦可形成包含空气泵及利用三通阀的复数阀的构成,该空气泵可产生供给该各气囊的高压空气,该复数阀是将该高压空气分配供给该各气囊。
由该供气装置21对各气囊的空气的供排气,其是借助该控制装置23进行控制。该控制装置23,虽然其详细并无附图,但亦可形成包含主控制部、空气泵控制部及空气阀控制部;该主控制部控制整体;该空气泵控制部接受来自该主控制部的信号,进行该空气泵的控制;该空气阀控制部为个别地控制该三通阀。
再者,空气软管22由骨盘侧空气软管22a、大腿部侧空气软管22b及臀部侧空气软管臀部侧空气软管22c所构成;该骨盘侧空气软管22a对该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供给空气;该大腿部侧空气软管22b对该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供给空气;该臀部侧空气软管臀部侧空气软管22c对该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供给空气。
该各三通阀由该空气阀控制部控制,且在由该空气软管22连接空气泵及该各气囊,并使空气泵作动的状态下,各气囊的内压上升而膨胀;相反的,将该各空气软管22由空气泵形成开放的状态下,该各气囊的内压降低而收缩。再者,各气囊在膨胀的状态下,当空气泵停止,则该气囊的内压是被维持着。如此,借助该复数的各气囊重复的膨胀及收缩,而对使用者进行加压及按摩。
再者,该控制装置23形成包含自动运转控制部及作动时间控制部的构成,该自动运转控制部控制该复数的各气囊的自动运转模式,该作动时间控制部控制连续运转时间。复数的各气囊按照预先输入的一定的律动数据,且由该操作装置按照输入的计时器,并借助该自动运转控制部及作动时间控制部,自动的重复膨胀及收缩,而可相对使用者的骨盘、大腿部及臀部进行按摩。
图4及图5为相关本发明的按摩椅1的使用状态的立体图。请参照图4,使用者就座在该按摩椅1,且操作该操作装置24,以使该按摩椅1起动时,则该些复数的各气囊的右骨盘侧气囊11、右大腿部侧气囊12、左骨盘侧气囊13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其如图中的箭头方向重复膨胀及收缩,且对抵接的使用者的骨盘及大腿部加压进行按摩。该复数的各气囊的膨胀及收缩,其是借助该控制装置23以一定的律动而控制,刺激使用者的骨盘内及大腿部的筋肉。
再者,请参照图4,由于使右骨盘侧气囊11、右大腿部侧气囊12、左骨盘侧气囊13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形成蛇纹管状,因此可相对使用者的骨盘及大腿部向垂直抵接的方向伸长,而可更具效果的进行加压及按摩。进而,由于使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形成三层蛇纹管状,因此可比形成二层蛇纹管状的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更强力的加压,可相对使用者的骨盘内的筋肉给与更佳的加压的按摩效果。
图5是由按摩椅1的靠背部6侧观看的使用状态的示意图。请参照图5,内装在座部5的半圆柱形状的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其与该右骨盘侧气囊11、右大腿部侧气囊12、左骨盘侧气囊13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组合,且借助该控制装置23以一定的律动重复膨胀及收缩,由使用者的臀部下方向垂直方向进行臀部的加压按摩。如此,借助由下方加压使用者的臀部,可更有效的提升该右骨盘侧气囊11、右大腿部侧气囊12、左骨盘侧气囊13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的按摩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按摩椅1,借助利用三层蛇纹管状的右骨盘侧气囊11与左骨盘侧气囊13、二层蛇纹管状的右大腿部侧气囊12与左大腿部侧气囊14及右臀部侧气囊15与左臀部侧气囊16的组合重复膨胀及收缩,以进行加压及按摩。
再者,不设置座面5的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而只在右扶手部3设置右骨盘侧气囊11及右大腿部侧气囊12,并只在左扶手部4设置左骨盘侧气囊13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即使不受到来自臀部下方的加压,只相对使用者的骨盘及大腿部进行按摩,也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接着,就利用该按摩椅1的按摩方法,利用将该各气囊的膨胀及收缩以时序表示的图6及图7予以说明。再者,以图中的斜线所围成之处是揭示各气囊的“膨胀”,而涂黑之处是揭示各气囊的“收缩”。再者,图中由A1步骤至E1步骤方向的横方向,其是揭示经过时间。
首先,就主要相对使用者的骨盘的按摩方法,利用图6予以说明。于此所使用的是右骨盘侧气囊11与左骨盘侧气囊13(图中的“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及右大腿部侧气囊12与左大腿部侧气囊14(图中的“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
请参照图6,于A1步骤中,对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以约8.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以加压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后,在使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膨胀的状态下,于B1步骤中,对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以约10.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以加压使用者的左右大腿部。
之后,于C1步骤中,一旦对该右骨盘侧气囊11与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骨盘侧气囊13与左大腿部侧气囊14的全部,以约1.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之后,再对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以约16.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另一方面,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重复7次“以约1.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及“以约0.5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后,以约2.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
此时,在使用者的左右二大腿部,骨盘的左右两侧在被加压固定的状态下,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为“膨胀的间隔”比“收缩的间隔”长约1.0秒,且借助间隔短暂的重复膨胀及收缩,缓慢的进行压迫的按摩。
接着,于D1步骤中,使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与该C1步骤的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相同的,重复8次“以约1.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及“以约0.5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后,以约1.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另一方面,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以约15.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维持膨胀状态,且与该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的第8次的收缩同时的,以约0.5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后,再以约1.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张。
此时,在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左右的大腿部在被加压固定的状态下,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为“膨胀的间隔”比“收缩的间隔”长约1.0秒,且借助间隔短暂的重复膨胀及收缩,缓慢的进行压迫的按摩。
接着,于E1步骤中,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在以约15.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再以约4.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之后,以约12.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再以约6.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进而,再以约10.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另一方面,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在以约5.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再以约4.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之后,以约16.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再以约6.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进而,以约12.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再以约4.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如此,右骨盘侧气囊11与左骨盘侧气囊13,及右大腿部侧气囊12与左大腿部侧气囊14如图6所示,借助交互的重复比该C1及D1更长间隔的膨胀及收缩,则可对骨盘的二左右侧及左右的大腿部进行仔细的按摩。
一次或重复的进行该按摩方法的话,则于C1步骤及D1步骤中,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及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以间隔短暂的重复膨胀及收缩,且借助使膨胀的时间变长,而可进行缓慢的去压迫大腿部及骨盘的按摩。再者,于E1步骤中,交互的重复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及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的膨胀及收缩,可更仔细的进行按摩。借此,可由间隔短暂的按摩到仔细的进行按摩止,可有效的相对骨盘内及大腿部的筋肉。
再者,该按摩方法虽亦可使用于只配设右骨盘侧气囊11、右大腿部侧气囊12、左骨盘侧气囊13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的按摩椅1,然而亦可设置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并由臀部下方加压固定臀部,进行该按摩方法。
接着,就主要相对使用者的骨盘的按摩方法,利用图7予以说明。于此所使用的是右骨盘侧气囊11与左骨盘侧气囊13(图中的“右骨盘侧气囊及左骨盘侧气囊”),右大腿部侧气囊12与左大腿部侧气囊14(图中的“右大腿部侧气囊及左大腿部侧气囊”),及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图中的“座面气囊”)。
请参照图7,于A2步骤中,对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以约7.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在使该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膨胀的状态下,于B2步骤中,对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亦以约8.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
如此,使右大腿部侧气囊12与左大腿部侧气囊14,及右骨盘侧气囊11与左骨盘侧气囊13膨胀,且一边使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及左右的大腿部形成加压状态,一边于C2步骤中,使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以约3.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再重复2次以约0.5秒的间隔的收缩及约1.5秒间隔的膨胀,进而以约0.5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
如此,在加压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状态下,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一边重复膨胀及收缩,缓慢的举起使用者的臀部的进行按摩。
之后,于D2步骤中,由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以约17.5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另一方面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以约2.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后,以约3.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进而以约1.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后,再重复4次约1.5秒的间隔的膨胀及约0.5秒的间隔的收缩,而且以约3.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
接着,于E2步骤中,以约14.5秒的间隔,由右骨盘侧气囊11及左骨盘侧气囊13排出空气并使收缩,且一边对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另一方面,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以约3.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后,再以约3.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进而以约1.0秒的间隔排出空气并使收缩后,再重复3次约1.5秒的间隔的膨胀及约0.5秒的间隔的收缩,而且以约1.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
如此,于D2步骤及E2步骤中,在加压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或左右的大腿部的状态下,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一边重复膨胀及收缩,缓慢的举起使用者的臀部的进行按摩。
接着,于F2步骤中,以约19.5秒的间隔,一边对右骨盘侧气囊11与左骨盘侧气囊13,及右大腿部侧气囊12及左大腿部侧气囊14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另一方面,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以约1.5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后,再以约3.0秒的间隔收缩,进而重复2次约1.5秒的间隔的膨胀及约0.5秒的间隔的收缩后,再以约7.0秒的间隔供给空气并使膨胀。
如此,在加压固定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状态下,右臀部侧气囊15及左臀部侧气囊16一边重复间隔短暂的膨胀及收缩,缓慢的举起使用者的臀部的进行加压及按摩。
于该F2步骤中,在压迫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全部后,于G2步骤中,排出右骨盘侧气囊11与左骨盘侧气囊13、右大腿部侧气囊12与左大腿部侧气囊14及右臀部侧气囊15与左臀部侧气囊16的空气,以使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的全部解除加压。
根据该按摩方法,于C2步骤、D2步骤及E2步骤中,在加压固定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及左右的大腿部的状态下,使臀部间隔短暂的膨胀及收缩,且借助举起使用者的臀部的进行按摩。再者,于F2步骤及G2步骤中,在固定骨盘及大腿部的状态下,座面气囊重复膨胀及收缩,且加压臀部缓慢的举起的进行按摩后,压迫骨盘、大腿部及臀部的全部之后,借助抽出空气而解除压迫。
接着,就该使用者的主要相对骨盘的按摩方法,及该主要相对臀部的按摩方法的二种按摩方法,所进行的按摩方法,利用图7予以说明。具体的说明及附图,由于其与该使用者的主要相对骨盘的按摩方法,及该主要相对臀部的按摩方法相同,因此予以省略。
该按摩方法,其是进行了与该主要相对骨盘的按摩方法的A1步骤至E1步骤相同的A3步骤至E3步骤的按摩方法后,再一次或重复的进行该主要相对臀部的按摩方法的A2步骤至G2步骤的按摩方法。
根据该按摩方法,可获得该使用者的相对骨盘的按摩方法的效果,及相对臀部的按摩方法的效果的双方面的效果;再者,可有效的相对使用者的骨盘的左右两侧、左右的大腿部及臀部获得按摩的效果。
再者,于该实施例中,各气囊的膨胀及收缩的间隔,其并不只限于该实施例的秒间隔,间隔短暂的膨胀及收缩等,只要是可提供本发明的效果的秒间隔即可。
再者,于该各实施例中,借助配合使用者的臀部等的体型,亦可在靠背部6设置软垫等缓冲件,以调整使用者的就座位置进行按摩。
在该实施例的靠背部6配设装着可任意旋转的按摩球的按摩装置,且借助进行背部或腰部的按摩,而可实施气囊及按摩球的复合式的按摩。
再者,在该靠背部6下端设置靠背可活动后仰机构,且借助复数阶段的变更靠背部6的倾斜角度,而可配合使用者喜好的靠背部6的倾斜角度下进行按摩。

Claims (2)

1.一种按摩椅,其特征包含:
椅子本体;
复数个气囊,内装于该椅子本体;
供气装置,使空气供给该数个气囊;
空气软管,连接该复数气囊及供气装置;
控制装置,控制对该数个气囊的空气的供排气;
其中,该椅子本体包含由椅子本体的右扶手部、左扶手部及座部所围成的空间,该空间形成供使用者的臀部契合的程度大小;
该复数个气囊分别形成蛇纹管状,配设在该椅子本体的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且借助来自该供气装置的空气的供给,相对该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的内侧面向垂直方向膨胀,并借助由右扶手部及左扶手部夹入使用者,以进行加压;
该数个气囊借助该控制装置,以一定律动重复供排气的进行膨胀及收缩,对就座的使用者的骨盘、臀部或大腿部进行按摩;
其中,该蛇纹管状的复数个气囊包含配设在右扶手部的三层蛇纹管状的右骨盘侧气囊、配设在右扶手部的二层蛇纹管状的右大腿部侧气囊、配设在左扶手部的三层蛇纹管状的左骨盘侧气囊及配设在左扶手部的二层蛇纹管状的左大腿部侧气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椅,其特征在于,该椅子本体的座部内装座面气囊,该座面气囊相对该座部的上面向垂直方向膨胀。
CN201210248192.9A 2012-07-17 2012-07-17 按摩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64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192.9A CN103536423B (zh) 2012-07-17 2012-07-17 按摩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48192.9A CN103536423B (zh) 2012-07-17 2012-07-17 按摩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6423A CN103536423A (zh) 2014-01-29
CN103536423B true CN103536423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960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4819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6423B (zh) 2012-07-17 2012-07-17 按摩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36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73748B (zh) * 2014-11-28 2016-08-24 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器的自适应性按摩方法
CN108542742A (zh) * 2018-05-02 2018-09-18 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腿敲击按摩装置
CN109044777B (zh) * 2018-08-13 2020-11-20 奥佳华智能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摩椅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8458Y (zh) * 2007-02-08 2008-01-23 上海久工实业有限公司 骨盆保健椅
KR100940545B1 (ko) * 2008-12-27 2010-02-10 주식회사 청우메디칼 등,골반 교정용 공기 마사지기
KR20120055067A (ko) * 2010-11-23 2012-05-31 이남용 원적외선 방사용 골반 교정 기능을 갖는 의자형 좌훈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08458Y (zh) * 2007-02-08 2008-01-23 上海久工实业有限公司 骨盆保健椅
KR100940545B1 (ko) * 2008-12-27 2010-02-10 주식회사 청우메디칼 등,골반 교정용 공기 마사지기
KR20120055067A (ko) * 2010-11-23 2012-05-31 이남용 원적외선 방사용 골반 교정 기능을 갖는 의자형 좌훈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6423A (zh) 2014-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58209B2 (ja) エアーマッサージマット
JP4773272B2 (ja) 施療機
JP6483939B2 (ja) マッサージ椅子
CN103536423B (zh) 按摩椅
CN203829296U (zh) 一种腰、臀部按摩器
JP200828956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4344589A (ja) 椅子型マッサージ機
TWI499410B (zh) Massage chair and massage method using the massage chair
JP2007307179A (ja) 肩等のマッサージ器具及びマッサージ機能を備えた腰掛け具
JP2001029413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H08224137A (ja) 座席用エアマット
JP2001112829A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199605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55794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47428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236792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5200131B2 (ja) 施療機
JP5279888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3988881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7470417B2 (ja) 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4188772B (zh) 自助按摩防褥疮轮椅
JP5335053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CN220442271U (zh) 一种座椅靠背支撑装置及座椅
JP5335044B2 (ja) マッサージ機
JP2002011062A (ja) 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