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3586A -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3586A
CN103533586A CN201210229436.9A CN201210229436A CN103533586A CN 103533586 A CN103533586 A CN 103533586A CN 201210229436 A CN201210229436 A CN 201210229436A CN 103533586 A CN103533586 A CN 103533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cp
base station
terminal
sdu
coun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943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3586B (zh
Inventor
刘佳敏
许芳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21022943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3358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33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3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3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3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用于在对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DCP序列号SN的长度扩展后,能够保证终端进行切换后的正常数据传输过程。该方法中,源基站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以及前转数据包,目标基站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以及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切换后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过程。

Description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的协议栈结构如图1所示。
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端和基站(eNB)端的协议栈从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控制面用于传输和处理信令,即信令承载。用户面用于传输和处理数据流,即数据承载。
图1中,用户面的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主要用来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头压缩(\解头压缩)、加密(\解密)操作,以及在切换发生时将源eNB乱序接收或尚未获得确认的发送数据及新数据按序转发给目标eNB以继续进行接收和发送。控制面的PDCP层主要用来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解密)、完整性保护(\完整性验证)操作。
为了完成头压缩、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等功能,PDCP层将从高层收到的需要传输的数据包即高层的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做相应处理然后加上PDCP协议头,形成PDCP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发送给低层。
根据PDU所携带的数据内容和作用的不同,PDCP PDU分为PDCP控制PDU和PDCP数据PDU,PDCP数据PDU用于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Bearer,DRB)。如图2所示,为当前的LTE规范中定义的一种PDCP数据PDU的格式。
PDCP PDU格式中的各个域为接收端对接收到数据包进行处理提供相应的信息,如:数据/控制(D/C)域用来标识接收到的数据面的PDCP PDU是数据PDU还是控制PDU。PDCP数据PDU中都包含PDCP序列号(Serial Number,SN)域,这是因为接收端的PDCP层需要对接收到的PDCP SDU进行加密、完整性保护等操作,需要使用SN来构成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所使用的计数(COUNT)值。另外,为了对映射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的数据提供无损切换,切换时需要对乱序的数据包进行重排序,因此也必须对PDCP SDU进行编号。在加密/解密过程中用的COUNT值由超帧号(HyperFrame Number,HFN)和PDCP SN组成,因此,PDCP SN必须足够长,以避免由于eNB过载导致块丢弃而出现HFN误匹配。为避免块丢弃出现HFN误匹配需要的SN长度与无线承载的传输速率,数据从源端到目的端传输所需要的往返时间(Round Trip Time,RTT)有关。另外,SN的长度也要避免发生切换时,接收端对切换过程中乱序提交的数据包进行重排序时使用相同序列号的前面发送的数据包与后面发送的数据包不能区分的情况出现。上行重排序需要的SN的长度与RLC层重排序窗口的长度有关,下行重排序需要的SN的长度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速率和切换时数据由源eNB向目标eNB前转所花费的时间有关。
LTE系统中PDCP SN的长度的设计是按下行传输速率为100Mbps设计的,而长期演进升级(Long Term Evolution-Advanced,LTE-A)系统中,下行传输速率增加为1Gbps,当前PDCP SN的长度将不能满足要求,另外,为了支持载波聚合(CA)或协作多点(CoMP)传输技术的应用,LTE-A系统中的PDCPPDU格式中也可能需要添加其他的域。因此,会出现新的PDCP PDU格式,典型的会扩展PDCP SN域的长度。
LTE系统中的X2切换过程如图3所示:
在X2切换过程中,源eNB根据测量结果,判决执行X2切换操作,由源eNB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消息中包含切换后需要改变的接入层密钥KeNB*以及UE所有承载相关的参数等,随后目标eNB根据这些参数,配置新的承载,包括信令无线承载(Signalling Radio Bearer,SRB)以及DRB的PDCP/RLC/媒体介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实体等。如果配置成功,目标eNB将返回切换响应消息。
源eNB向UE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重配置消息,该消息携带通知UE更换接入层密钥的NCC以及所有承载的重配置信息,同时,源eNB停止数据和控制面的接收和发送。
UE接收到消息后,开始停止在源eNB的数据和控制面的接收和发送,向目标eNB进行上下行同步操作。包括:首先完成下行同步,随后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目标eNB接到后,回复随机接入信道响应(RACH response)消息,该消息中携带调整的时间提前量(TA)值等,一旦完成了上行同步,UE将开始启用新的安全密钥,开始应用新的PDCP/RLC/MAC实体进行数据和控制面的接收和发送。UE最先发送的是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目标eNB接收到此消息后,返回RLC的肯定应答(ACK)消息,同时开始进行下行数据的发送。而UE在接收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的ACK消息后,开始数据面的上行发送。
此外,在网络侧,为了确保AM数据的无损操作,源eNB向目标eNB前转没有得到确认或新到的PDCP SDU。
目标eNB接收到RRC重配置完成消息后,将通知核心网转换路径,收到来自核心网的证实后,目标eNB将通知源eNB释放旧的承载。
现有技术中,仅考虑了在原有PDCP SN长度下的切换和处理流程,而这套流程简单的套用在扩展后的PDCP SN长度的切换场景下,将造成接收端和发送端对于PDCP SN和HFN维护的不同步,致使后续数据无法正确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用于在对PDCP SN的长度扩展后,能够保证终端进行切换后的正常数据传输过程。
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
源基站在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并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SN状态传输信令,根据确定结果生成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的前转数据包,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前转数据包,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和前转数据包继续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该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SN状态传输信令,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前转数据包,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在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目标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一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站在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确定终端正确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确定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基站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一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该方法包括:
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与基站间切换相关的方案中,源基站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以及前转数据包,目标基站也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以及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继续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终端则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目标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切换到目标基站后目标基站与终端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与基站内切换相关的方案中,基站在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确定终端正确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根据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同样的,终端根据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基站与终端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协议栈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用于DRB的PDCP数据PDU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的X2切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设备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设备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设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供一种在对PDCP SN的长度扩展后终端进行基站间切换过程中源基站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终端的正常数据传输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源基站在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并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即扩展PDCP SN是长度比LTE系统中的PDCPSN的长度大的PDCP SN;
这里,源基站可以根据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携带的目标基站的PDCP SN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当然,也可以其他源基站与目标基站之间交互的信息来确定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
步骤41: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SN Status Transfer)信令,并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SN状态传输信令;SN状态传输信令为LTE协议中规定的信令,SN Status Transfer信令用于传输上行PDCP SN和HFN的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和HFN的发送状态。
步骤42: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的前转数据包,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前转数据包,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和前转数据包继续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步骤4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步骤41中,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源基站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计数(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该上行COUNT值是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该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该下行COUNT值的取值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该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是根据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这里,新PDCP SDU是指源基站为分配PDCP SN的PDCP SDU。
步骤42中,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前转数据包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源基站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SDU。
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可以包括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上行PDCP SDU和/或下行PDCP SDU,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上行PDCP SDUU包括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接收到的上行PDCP SDU;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下行PDCP SDU包括未收到终端的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以及还未分配PDCP SN的下行PDCP SDU。
进一步的,对于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对于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SDU对应的PDCP SN;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扩展PDCPSN的长度。
具体的,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可以为2A,A为扩展PDCP SN的长度。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步骤4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步骤41中,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源基站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该上行COUNT值是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该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该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为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或者,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且不携带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
步骤42中,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前转数据包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源基站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SDU。
具体的,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下行COUNT值为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或为第N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该第N个下行PDCP SDU是对应的COUNT值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的差值在(0,2B]范围内、最大的一个下行PDCP SDU;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SN的长度。
具体的,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包括: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范围内的上行PDCP SDU、以及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包括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包括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的下行PDCP SDU;或者,
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包括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包括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的下行PDCP SDU;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具体的,对于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均不携带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或者,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之内,则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大于2B,则该GTP-U数据包中不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以及,
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具体的,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为,该PDCPSDU对应的PDCP SN的低B位。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步骤4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时:
步骤41中,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源基站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仅携带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并且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均为0;
步骤42中,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前转数据包的具体实现方法为:源基站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SDU、且不携带该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具体的,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包括: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包括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包括第一个未传输的的下行PDCP SDU)的下行PDCP SDU。
作为第四种实施方式,在步骤4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源基站可以按照现有方法执行步骤41和步骤42。当然,也可以按照上述第三种实施方式执行步骤41和步骤42。
为了提供一种在对PDCP SN的长度扩展后终端进行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目标基站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终端的正常数据传输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目标基站在向源基站返回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SN状态传输信令,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根据确定结果对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
这里,目标基站可以根据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的源基站的PDCP SN配置信息确定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SN或是扩展PDCP SN,当然也可以根据目标基站与源基站之间的其他信令来确定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SN。
步骤51: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携带PDCP SDU的前转数据包,根据确定结果对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
步骤52:目标基站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步骤5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 SN时:
根据确定结果对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的具体实现方法为:目标基站按照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对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SN,例如,将上行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将上行COUNT值的高C-A位作为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目标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例如,将下行COUNT值的低A位作为目标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将下行COUNT值的高C-A位作为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这里,新PDCP SDU指在源基站没有分配PDCP SN的PDCP SDU。
步骤51中,目标基站接收到的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根据确定结果对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的具体实现方法为: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得到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步骤52中,目标基站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其实现具体为:目标基站根据对上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解析结果生成PDCP SDU状态报告,并向终端发送PDCP SDU状态报告,PDCP SDU状态报告用于指示需要终端重传的上行PDCP SDU;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重传的上行PDCP SDU后,将重传的上行PDCP SDU发送给核心网,或者将重传的上行PDCP SDU和前转数据包中的上行PDCP SDU发送给核心网。以及,目标基站将前转数据包中的携带有PDCP SN的下行PDCP SDU重传给终端,重传的PDCP SDU所使用PDCP SN为前转数据包中的携带的对应PDCP SN,目标基站将前转数据包中的未携带有PDCP SN的下行PDCP SDU发送给终端,发送的第一个下行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为对下行COUNT值解析得到的PDCP SN,后面的下行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依次加一。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在步骤5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 SN时:
根据确定结果对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的具体实现方法为:目标基站按照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对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例如,将上行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SN,将上行COUNT值的高C-A位作为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目标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例如,将下行COUNT值的低A位作为目标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将下行COUNT值的高C-A位作为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这里,新PDCPSDU指在源基站没有分配PDCP SN的PDCP SDU。
步骤51中,目标基站接收到的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根据确定结果对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的具体实现方法为:目标基站按照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对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转换得到的PDCP SN为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具体的,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若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上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上行Count值,上行Count值+2B-1]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上行Count值为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上行Count值;
若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下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下行Count值-2B+1,下行Count值]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下行Count值为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下行Count值;其中: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步骤52中,目标基站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其实现具体为:目标基站根据对上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解析结果生成PDCP SDU状态报告,并向终端发送PDCP SDU状态报告,PDCP SDU状态报告用于指示需要终端重传的上行PDCP SDU;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重传的上行PDCP SDU后,将重传的上行PDCP SDU发送给核心网,或者将重传的上行PDCP SDU和前转数据包中的上行PDCP SDU发送给核心网。以及,目标基站将前转数据包中的携带有PDCP SN的下行PDCP SDU重传给终端,重传的PDCP SDU所使用PDCP SN为前转数据包中的携带的对应PDCP SN,目标基站将前转数据包中的未携带有PDCP SN的下行PDCP SDU发送给终端,发送的第一个下行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为对下行COUNT值解析得到的PDCP SN,后面的下行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依次加一。
作为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步骤5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时,目标基站可以按照现有方法执行步骤50中SN状态传输信令的解析、步骤51中前转数据包的解析及步骤52的过程。
作为第四种实施方式,在步骤50中的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目标基站可以按照第二种实施方式执行步骤50中SN状态传输信令的解析、步骤51中前转数据包的解析及步骤52的过程。当然,也可以按照现有技术执行步骤50中SN状态传输信令的解析、步骤51中前转数据包的解析及步骤52的过程。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和第四种实施方式中,即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SN,或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另一种处理方法是:目标基站接收到SN状态传输信令后,将目标基站维护的全部的PDCP SN和HFN变量置为初始值,将前传数据包中的全部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或者丢弃前传数据包中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将未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
为了提供一种在对PDCP SN的长度扩展后终端进行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终端侧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终端的正常数据传输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重建方法。
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终端在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这里,终端可以根据源基站对终端的配置信息,确定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基站的PDCP SN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
步骤61: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目标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具体的,步骤61中,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若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全部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具体的,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PDCP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为了提供一种在对PDCP SN的长度扩展后终端进行基站内切换过程中基站侧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终端的正常数据传输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一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重建方法。
参见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基站在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确定终端正确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确定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步骤71:基站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具体的,步骤71中,基站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若确定结果为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确定结果为对源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对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确定结果为对源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对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具体的,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 SN与对应的HFN作合并,得到新的COUNT值,取新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新的PDCP SN,取新的COUNT值的高a位作为新的HFN,a=C-A;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为了提供一种在对PDCP SN的长度扩展后终端进行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终端侧的处理方法,以保证终端的正常数据传输过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第二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重建方法。
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这里,终端可以根据切换命令中携带的目标小区PDCP SN配置信息,确定基站对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SN;
步骤81: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具体的,步骤81中,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若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基站对源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对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基站对源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对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具体的,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具体实现可以如下: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
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三种切换场景:
场景一:源eNB支持扩展PDCP SN,目标eNB也支持扩展PDCP SN;
场景二:源eNB支持扩展PDCP SN,目标eNB只支持12bit的PDCP SN,即LTE系统中的PDCP SN;
场景三:源eNB只支持12bit的PDCP SN,目标eNB支持扩展PDCP SN。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到的切换UE均是能支持扩展PDCP SN的UE,因为如果UE不支持扩展PDCP SN,则无论源eNB还是目标eNB都只能给该UE配置12bit的PDCP SN,也就是说任何切换流程都可以遵循现有切换流程进行处理。同样的,对于切换UE的非确认模式(UM)承载来说,由于不涉及PDCP SN的扩展,因此也是可以遵循现有切换流程进行处理。本发明实施例着重于涉及扩展PDCP SN的承载在切换时的处理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文中举例的UE,假设该UE只有一个无线承载(RB),且该RB需要配置扩展PDCP SN,对于其他RB与本文重点无关所以简单起见,不涉及。所有针对UE的SN状态传输、数据前转、PDCP SN配置等操作均是针对该UE的这个RB进行。如果现实中UE的RB众多,分别处理即可,非扩展RB以现有流程处理,只有涉及扩展PDCP SN的RB采取本文方法处理。
实施例一:针对场景一。
在本实施例中,源eNB和目标eNB均能支持扩展PDCP SN,对于切换UE,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对UE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对SN Staus Transfer信令中的与SN相关的域以及GTP-U的数据结构中携带的PDCP SN,也做相应的扩展,具体细节如下:
对于SN Status Transfer信令中与PDCP SN尺寸相关的如下域作扩展,其中扩展的比特数取决于SN扩展到多少比特,例如SN扩展到14比特,则该域长度为16384;如果SN扩展到15比特,则该域长度为32768;
Figure BDA00001846471600191
Figure BDA00001846471600201
另外,对前转数据所使用的GTP-U的数据结构,也需要做相应的扩展,其中GTP-U扩展头结构中,按照现有协议是携带12比特的PDCP SN,扩展之后,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进行携带,即PDCP SN的长度扩展到14比特,则GTP-U的相应域也扩展到14比特;PDCP SN的长度如果扩展到15比特,则GTP-U的相应域也扩展到15比特。原GTP-U的描述中,在第2个字节的5-8比特位为保留位,如果PDCP SN尺寸扩展到14比特,则描述需要改为在第2个字节的7-8比特位为保留位,细节如下:
Figure BDA00001846471600202
Figure BDA00001846471600211
源eNB的行为可以参见如图4所示的源基站流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零:对UE配置扩展PDCP SN,并在与目标eNB的交互中获知目标eNB支持扩展PDCP SN,可以通过X2接口上现有的消息交互相关信息,例如X2建立和更新消息等;这里,对UE配置的具体含义是对UE的某个RB按照需要配置合适的PDCP SN长度,例如该UE的RB1需要的数据速率较大,则可以配置成扩展PDCP SN,否则配置原有的12bit的PDCP SN尺寸也是可行的。在本文中,重点讨论需要配置成扩展PDCP SN的RB,对其它RB,本文中不做过多涉及,例如可以假设所有举例UE仅有一个需要配置扩展PDCP SN的RB,因此操作中虽然没有对每个RB进行分别论述,而以UE来说明,但针对的是UE的具体RB,下同。
步骤一:源eNB接收到UE的测量报告,或者经过无线资源管理(RRM)算法,判断该UE需要切换,则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收到目标eNB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这里,在切换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源eNB的PDCP SN配置信息,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的切换命令里会携带目标eNB的PDCP SN配置信息,以使源与目标知道彼此的配置,以便于后续不同的操作。
步骤二:源eNB向目标eNB发送SN Staus Transfer信令,其中,“ReceiveStaus Of UL PDCP SDUs”域按照扩展之后的比特位进行填写;
步骤三:源eNB按照协商的结果,向目标eNB发送GTP-U数据包,以进行上下行数据前转,其中需要携带PDCP SN的GTP-U数据包中,PDCP SN的长度都按照扩展之后的比特位数如实填写;
步骤四:源eNB完成所有数据的前转过程,收到目标eNB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释放UE上下文,完成切换过程。
目标eNB的行为可以参见如图5所示的目标基站流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一:目标eNB接收到源eNB的切换请求,完成接纳,为切换UE的AM承载配置扩展PDCP SN,向源eNB返回切换请求确认;
步骤二:目标eNB接收源eNB发送的SN Staus Transfer信令,其中,“Receive Staus Of UL PDCP SDUs”域按照扩展之后的比特位进行解析,并对上下行Count值按照HFN+SN的由高到低的比特位进行解析,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计算,例如PDCP SN为14比特,则PDCP SN取Count值的最低的14比特数值,HFN取Count值的最高18比特数值;
步骤三:目标eNB接收源eNB发送的GTP-U数据包,其中携带PDCP SN的GTP-U数据包中,PDCP SN的长度都按照扩展之后的比特位数进行解析;
步骤四:该步骤为可选,目标eNB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向UE发送PDCP状态报告,以告知UE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其中状态报告中携带的PDCP SN也为扩展PDCP SN;
步骤五:目标eNB完成与核心网之间的路径转换,及与源eNB之间的数据前转之后,向源eNB发送信令,要求释放UE上下文,完成切换过程。
UE行为可以参见如图6所示的终端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零一:UE向服务小区上报其支持扩展PDCP SN的能力,该上报可以是隐式的,例如版本信息或者其他已有域的取值来指示,或者是显示的,例如1bit来指示其支持PDCP SN扩展;
步骤零二:服务eNB为该UE的AM承载配置扩展PDCP SN;
步骤一:UE向服务eNB发送测量报告(非必选);
步骤二:UE收到服务eNB发来的切换命令,依照切换命令的配置,得知目标eNB仍旧配置了扩展PDCP SN;
步骤三:对PDCP层进行重建,对AM承载,PDCP层的所有SN和HFN相关的变量保持不变,完成重建过程,上行数据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PDCP SDU开始重传或者传输,如果配置了PDCP状态报告功能,则第一个数据包发送PDCP状态报告,告知目标eNB其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状态报告中携带的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进行组织;
步骤四:UE完成对目标eNB的接入,返回切换完成命令给目标eNB。
实施例二:针对场景一。
在本实施例中,源eNB和目标eNB均能支持扩展PDCP SN,对于切换UE,在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对AM承载均配置扩展PDCP SN。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对SN Status Transfer信令中的与SN相关的域以及GTP-U的数据结构中携带的PDCP SN,不做任何扩展,保持原有的12比特。
源eNB的行为可以参见如图4所示的源基站流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零:源eNB对UE配置扩展PDCP SN,并在与目标eNB的交互中获知目标eNB支持扩展PDCP SN;
步骤一:源eNB接收到UE测量报告,或者经过RRM算法,判断该UE需要切换,则,则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收到目标eNB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
步骤二:源eNB向目标eNB发送SN Status Transfer信令,其中,“ReceiveStatus Of UL PDCP SDUs”域按照原有的12比特位进行填写,对于超出该范围的PDCP SDU,源eNB当成该SDU从未接收过;另一种处理方法是不携带“Receive Status Of UL PDCP SDUs”域,对第一个丢包之后的所有数据包,源eNB都当成这些SDU从未接收过;
对于上行Count值,可以按照实际的第一个丢包对应的Count值进行填写;
但对于下行Count值,有两种处理方式:
一是填写成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数据包所对应的Count值;
二是填写成距离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数据包的Count值在4096的范围之内,最大的一个未确认数据包的Count值;
步骤三:源eNB按照协商的结果,向目标eNB发送GTP-U数据包,以进行上下行数据前转,其中需要携带PDCP SN的GTP-U的数据包中,PDCP SN的长度都按照12比特位数填写原扩展SN的低12比特位;
上行前转:只对第一个丢包之后SN距离在4096范围之内的数据包进行前转,或者不前转任何上行数据包;
下行前转:下行SDU完全不携带SN;或者对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数据包及距离其SN的距离在4096范围之内的SDU携带12比特的PDCPSN,后续数据包都当成完全没有传输过,不携带任何SN;
步骤四:源eNB完成所有数据的前转过程,收到目标eNB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释放UE上下文,完成切换过程。
目标eNB的行为可以参见如图5所示的目标基站流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一:目标eNB接收到源eNB的切换请求,完成接纳,为切换UE的AM承载配置扩展PDCP SN,向源eNB返回切换请求确认;
步骤二:目标eNB接收源eNB发送的SN Staus Transfer信令,其中,“Receive Staus Of UL PDCP SDUs”域按照12比特位进行解析,并对上下行Count值按照HFN+SN的由高到低的比特位进行解析,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计算,例如PDCP SN为14比特,则PDCP SN取Count值的最低的14比特数值,HFN取Count值的最高18比特数值;
步骤三:目标eNB接收源eNB发送的GTP-U数据包,其中携带PDCP SN的GTP-U的数据包中,PDCP SN的长度都按照12比特位数进行解析;其中12比特的PDCP SN换算成扩展PDCP SN的方法如下:
上行:根据SN Staus Transfer中携带的UL Count值进行换算,上行SN必须是位于UL Count值之后并且距离在4096之内的SDU。
下行:根据SN Staus Transfer中携带的DL Count值进行换算,下行SN必须是位于DL Count值之前并且距离在4096之内的SDU。
步骤四:该步骤为可选,目标eNB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向UE发送PDCP状态报告,以告知UE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其中状态报告中携带扩展PDCP SN;
步骤五:目标eNB完成与核心网之间的路径转换,及与源eNB之间的数据前转之后,向源eNB发送信令,要求释放UE上下文,完成切换过程。
UE行为可以参见如图6所示的终端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零1:UE向服务eNB上报其支持扩展PDCP SN的能力,该上报可以是隐式的,例如版本信息或者其他已有域的取值来指示,或者是显示的,例如1bit来指示其支持PDCP SN扩展;
步骤零2:服务eNB为该UE的AM承载配置扩展PDCP SN;
步骤一:UE向服务eNB发送测量报告(非必选);
步骤二:UE收到服务eNB发来的切换命令,依照切换命令的配置,得知目标eNB配置扩展PDCP SN;
步骤三:UE对PDCP层进行重建,对AM承载,PDCP层的所有SN和HFN相关的变量保持不变,完成重建过程,上行数据从第一个没有收到底层确认的PDCP SDU开始重传或者传输,如果配置了PDCP状态报告功能,则第一个数据包发送PDCP状态报告,告知目标eNB其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状态报告中携带的SN按照扩展SN进行组织;
步骤四:UE完成对目标eNB的接入,返回切换完成命令给目标eNB。
实施例三:针对场景二。
在本实施例中,源eNB支持扩展PDCP SN,而目标eNB不支持扩展PDCPSN,相当于由大SN小区切换到小SN小区,对于切换UE,在源小区对AM承载配置PDCP SN,而在目标小区,对AM承载配置12bit的PDCP SN。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对SN Status Transfer信令中的与SN相关的域以及GTP-U的数据结构中携带的PDCP SN,只能采用原有的12bit SN的方式来传递,即不采用扩展形式。
源eNB的行为可以参见如图4所示的源基站流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零:源eNB对UE配置扩展PDCP SN;
步骤一:源eNB接收到UE测量报告,或者经过RRM算法,判断该UE需要切换,则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收到目标eNB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
步骤二:源eNB向目标eNB发送SN Status Transfer信令,其中,“ReceiveStatus OfUL PDCP SDUs”不出现,UL Count值和DL Count值全部置为0;
步骤三:源eNB按照协商的结果,向目标eNB发送GTP-U数据包,以进行上下行数据前转,其中所有GTP-U数据包都不需要携带PDCP SN,下行前转从第一个未确认的数据包开始,后续全部SDU都前转;或者下行前转从源eNB未传输过的第一个数据包开始,后续SDU全部前转;
步骤四:源eNB完成所有数据的前转过程,收到目标eNB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释放UE上下文,完成切换过程。
目标eNB因为是个旧版本基站,全部行为均执行现有过程。
UE行为可以参见如图6所示的终端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零:服务eNB根据UE能力为该UE的AM承载配置扩展PDCP SN;
步骤一:UE向服务eNB发送测量报告(非必选);
步骤二:UE收到服务eNB发来的切换命令,依照切换命令的配置,得知目标eNB配置12bit的PDCP SN;
步骤三:UE对PDCP层进行重建,对AM承载,PDCP层的所有SN和HFN相关的变量全部置为初始值,完成重建过程,上行数据从第一个没有收到底层确认的PDCP SDU开始重传或者传输,如果配置了PDCP状态报告功能,则第一个数据包发送PDCP状态报告,告知目标eNB其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状态报告中携带的SN按照12比特SN进行组织;
步骤四:UE完成对目标eNB的接入,返回切换完成命令给目标eNB。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eNB如果发现源eNB是个不同版本的基站,也可以采取Full Configuration的方式,即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所有SN和HFN相关的变量全部置为初始值,以到达完成UE和目标eNB的PDCP层复位操作的目的。
实施例四:针对场景三。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eNB支持扩展PDCP SN,而源eNB不支持扩展PDCPSN,相当于由小SN小区切换到大SN小区,对于切换UE,在目标小区对AM承载配置扩展PDCP SN,而在源小区,对AM承载配置12bit的PDCP SN。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对SN Status Transfer信令中的与SN相关的域以及GTP-U的数据结构中携带的PDCP SN,只能采用原有的12bit SN的方式来传递,即不采用扩展形式。
源eNB的行为可以参见如图4所示的源基站流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零:源eNB对UE配置12bit的PDCP SN;
步骤一:源eNB接收到UE测量报告,或者经过RRM算法,判断该UE需要切换,则向目标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收到目标eNB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
步骤二:源eNB向目标eNB发送SN Status Transfer信令,其中,“ReceiveStatus Of UL PDCP SDUs”域和上下行Count值完全按照现有过程填写,因为源eNB本身就是一个旧版本,不支持任何扩展SN相关内容;
步骤三:源eNB按照协商的结果,向目标eNB发送GTP-U数据包,以进行上下行数据前转,其中需要携带PDCP SN的GTP-U的数据包中,PDCP SN的填写也完全按照现有流程进行;
步骤四:源eNB完成所有数据的前转过程,收到目标eNB的UE上下文释放消息,释放UE上下文,完成切换过程。
目标eNB行为可以参见如图5所示的目标基站流程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步骤一:目标eNB接收到源eNB的切换请求,并完成接纳,为切换UE的AM承载配置扩展PDCP SN,向源eNB返回切换请求确认;
步骤二:目标eNB接收源eNB的SN Staus Transfer信令,其中,“ReceiveStaus OfUL PDCP SDUs”域按照12比特位进行解析,并对上下行Count值按照HFN+SN的由高到低的比特位进行解析,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计算,例如PDCP SN为14比特,则PDCP SN取Count值的最低的14比特数值,HFN取Count值的最高18比特数值;
步骤三:目标eNB接收源eNB的发送的GTP-U数据包,其中携带PDCPSN的GTP-U的数据包中,PDCP SN的长度都按照12比特位数进行解析;其中12比特的PDCP SN换算成扩展PDCP SN的方法如下:
上行:根据SN Staus Transfer中携带的UL Count值进行换算,上行SN必须是位于UL Count值之后并且距离在4096之内的SDU;
下行:根据SN Staus Transfer中携带的DL Count值进行换算,下行SN必须是位于DL Count值之前并且距离在4096之内的SDU;
步骤四:该步骤为可选,目标eNB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向UE发送PDCP状态报告,以告知UE上行数据的接收状态,其中状态报告中携带的PDCP SN也为扩展尺寸;
步骤五:目标eNB完成与核心网之间的路径转换,及与源eNB之间的数据前转之后,向源eNB发送信令,要求释放UE上下文,完成切换过程。
UE行为可以参见如图6所示的终端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零:服务eNB为UE的AM承载配置12bit的PDCP SN;
步骤一:UE向服务eNB发送测量报告(非必选);
步骤二:UE收到服务eNB发来的切换命令,依照切换命令的配置,得知目标eNB配置了扩展PDCP SN;
步骤三:UE对PDCP层进行重建,对AM承载,PDCP层的所有SN和HFN相关的变量按照下列规则进行重置,以PDCP SN由12bit扩展到14比特为例,其它扩展情况类似处理:
HFN取原HFN的高18位比特;
PDCP SN的低12位取原PDCP SN的对应比特位,而PDCP SN的高2位按序取HFN的最低两个比特位,从而得到14位的PDCP SN。
完成重建过程,上行数据从第一个没有收到底层确认的PDCP SDU开始重传或者传输,如果配置了PDCP状态报告功能,则第一个数据包发送PDCP状态报告,告知目标eNB其下行数据的接收状态,状态报告中携带的SN按照扩展SN进行组织;
步骤四:UE完成对目标eNB的接入,返回切换完成命令给目标eNB。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处理方法不仅仅应用于切换的场景,当UE的DRB在非切换的场景下需要对PDCP SN进行重配置时,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处理方法:如需要将扩展PDCP SN重配成现有PDCP SN时,需要将PDCP层的全部PDCP SN及HFN变量进行初始化;需要将现有PDCP SN重配成扩展PDCP SN时,可以维持SN和HFN按照Count值不变而SN位数变化的情况,进行相应更新,具体将自身维护的PDCP SN与对应的HFN作合并,得到新的COUNT值,取新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新的PDCP SN,取新的COUNT值的高a位作为新的HFN,a=C-A;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上述各实施例均是以基站间切换为基础,这类切换流程最复杂。事实上,基站内切换,比如基站内不同小区间的切换(intra-eNB handover)和基站内同一小区的切换(intra-cell handover)场景,也可以类似处理。具体的:
如果由扩展PDCP SN配置切换到扩展PDCP SN配置:
eNB确定UE收到切换命令后的处理流程同现有流程,只是保持扩展PDCPSN的长度不变;
UE收到切换命令后,其处理流程同实施例一中UE的行为。
如果由扩展PDCP SN配置切换到12bit的PDCP SN配置:
eNB的处理流程采取PDCP SN和HFN相关的变量全部置为初始值的操作;
UE的处理流程同实施例三中的UE的行为。
如果由12bit的PDCP SN配置切换到扩展PDCP SN配置:
eNB的处理流程中对相应的变量采取保持Count值不变,而SN由12bit变为14比特的操作,SN和HFN以变换后的数值开始正常操作;具体的,将自身维护的PDCP SN与对应的HFN作合并,得到新的COUNT值,取新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新的PDCP SN,取新的COUNT值的高a位作为新的HFN,a=C-A;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UE的处理流程同实施例四中的UE行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扩展PDCP SN配置切换到现有PDCP SN配置的情况,以及现有PDCP SN配置切换到扩展PDCP SN配置的情况,采取了分别的处理方法,事实上,简单处理方法还可以对所有涉及不同PDCP SN配置之间的切换都以类似实施例三的的方式来处理,缺点是切换中数据损失无法避免。本文举例中区分的处理方法其好处是最大限度的避免切换数据损失。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90,用于在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并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本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传输单元91,用于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SN状态传输信令,根据确定结果生成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SDU的前转数据包,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前转数据包,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和前转数据包继续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91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计数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所述上行COUNT值是本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所述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所述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是根据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前转数据包: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
进一步的,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扩展PDCP SN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为2A,A为扩展PDCP SN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91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所述上行COUNT值是本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所述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所述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为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或者,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所述上行COUNT值和所述下行COUNT值、且不携带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前转数据包: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
进一步的,所述下行COUNT值为: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SDU对应的COUNT值;或第N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该第N个下行PDCP SDU是对应的COUNT值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的差值在(0,2B]范围内、最大的一个下行PDCP SDU;
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包括: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范围内的上行PDCP SDU、以及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或者,
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
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进一步的,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均不携带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或者,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之内,则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大于2B,则该GTP-U数据包中不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SN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为,该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低B位。
进一步的,所述传输单元91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或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仅携带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并且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均为0;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前转数据包: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且不携带该PDCP SDU对应的PDCPSN。
进一步的,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包括: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解析单元101,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SN状态传输信令,确定源基站及本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前转数据包,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
传输单元102,用于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单元101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SN时: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按照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本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所述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得到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单元101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SN,或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为LTE系统中的PDCP SN、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为扩展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按照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本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所述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按照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对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转换得到的PDCP SN为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SN。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单元10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
若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上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上行Count值,上行Count值+2B-1]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上行Count值为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上行Count值;
若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下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下行Count值-2B+1,下行Count值]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下行Count值为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下行Count值;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解析单元101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或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
接收到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后,将本基站维护的全部的PDCP SN和HFN变量置为初始值,将所述前传数据包中的全部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或者丢弃所述前传数据包中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将未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110,用于在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重建单元111,用于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目标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进一步的,所述重建单元111用于:
若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全部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进一步的,所述重建单元11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PDCP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仍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110,用于在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确定终端正确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确定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SN的长度;
重建单元111,用于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进一步的,所述重建单元111用于:
若确定结果为源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确定结果为源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进一步的,所述重建单元11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
将自身维护的PDCP SN与对应的HFN作合并,得到新的COUNT值,取新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新的PDCP SN,取新的COUNT值的高a位作为新的HFN,a=C-A;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仍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110,用于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重建单元111,用于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进一步的,所述重建单元111用于:
若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基站对源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对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基站对源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对目标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进一步的,所述重建单元111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综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与基站间切换相关的方案中,源基站在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以及前转数据包,目标基站也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以及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终端则根据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目标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切换到目标基站后目标基站与终端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与基站内切换相关的方案中,基站在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确定终端正确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根据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同样的,终端根据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从而保证了终端在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基站与终端之间能够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过程。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0)

1.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源基站在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并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DCP序列号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SN状态传输信令,根据确定结果生成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的前转数据包,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前转数据包,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和前转数据包继续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所述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具体包括:源基站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计数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业务数据单元SDU接收状态域;所述上行COUNT值是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所述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所述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是根据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
所述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前转数据包,具体包括:源基站生成GPRS隧道协议用户面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扩展PDCP SN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为2A,A为扩展PDCP SN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所述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具体包括:源基站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所述上行COUNT值是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所述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所述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为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或者,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所述上行COUNT值和所述下行COUNT值、且不携带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
所述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前转数据包,具体包括:源基站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COUNT值为: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或第N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该第N个下行PDCP SDU是对应的COUNT值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的差值在(0,2B]范围内、最大的一个下行PDCP SDU;
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包括: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范围内的上行PDCP SDU、以及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或者,
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
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5-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均不携带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或者,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之内,则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大于2B,则该GTP-U数据包中不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SN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为,该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低B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或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
所述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具体包括:源基站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仅携带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并且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均为0;
所述源基站根据确定结果生成前转数据包,具体包括:源基站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且不携带该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SDU包括: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
12.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SN状态传输信令,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
目标基站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前转数据包,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并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 SN时:
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具体包括:目标基站按照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超帧号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目标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
所述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具体包括: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得到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 SN,或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为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为扩展PDCP SN时:
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具体包括:目标基站按照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目标基站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目标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
所述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具体包括:目标基站按照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对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转换得到的PDCP SN为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具体包括:
若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上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上行Count值,上行Count值+2B-1]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上行Count值为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上行Count值;
若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下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下行Count值-2B+1,下行Count值]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下行Count值为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下行Count值;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或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
目标基站接收到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后,将目标基站维护的全部的PDCPSN和HFN变量置为初始值,将所述前传数据包中的全部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或者丢弃所述前传数据包中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将未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
17.一种基站间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在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目标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具体包括:
若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全部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具体包括: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PDCP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20.一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在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确定终端正确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确定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基站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具体包括:
若确定结果为源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确定结果为源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具体包括:
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 SN与对应的HFN作合并,得到新的COUNT值,取新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新的PDCP SN,取新的COUNT值的高a位作为新的HFN,a=C-A;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23.一种基站内切换过程中的PDCP层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具体包括:
若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基站对源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对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基站对源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对目标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具体包括: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2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并接收到目标基站返回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本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结果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SN状态传输信令,根据确定结果生成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SDU的前转数据包,向目标基站发送生成的前转数据包,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SN状态传输信令和前转数据包继续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计数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所述上行COUNT值是本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所述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所述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是根据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前转数据包: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扩展PDCP SN的长度。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为2A,A为扩展PDCP SN的长度。
30.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的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上行COUNT值、下行COUNT值和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所述上行COUNT值是本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所述下行COUNT值是目标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COUNT值;所述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携带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并且该上行PDCP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为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或者,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所述上行COUNT值和所述下行COUNT值、且不携带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前转数据包: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COUNT值为: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或第N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该第N个下行PDCPSDU是对应的COUNT值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COUNT值的差值在(0,2B]范围内、最大的一个下行PDCP SDU;
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32.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包括: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范围内的上行PDCP SDU、以及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或者,
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
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上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对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各下行PDCP SDU,该GTP-U数据包中均不携带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或者,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在(0,2B]之内,则该GTP-U数据包中还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若该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与第一个没有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差值大于2B,则该GTP-U数据包中不携带该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N的长度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SN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规定的PDCP SN的长度。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为,该PDCP SDU对应的PDCP SN的低B位。
35.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或确定结果为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生成SN状态传输信令,该SN状态传输信令中仅携带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并且上行COUNT值和下行COUNT值均为0;
按照如下方法生成前转数据包:生成GTP-U数据包,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且不携带该PDCP SDU对应的PDCPSN。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需要前转给目标基站的PDCP SDU包括:第一个未收到肯定确认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或第一个未传输的下行PDCP SDU之后的下行PDCP SDU。
3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解析单元,用于接收源基站发送的SN状态传输信令,确定源基站及本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接收源基站发送的前转数据包,根据确定结果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解析结果与终端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单元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SN时: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按照对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扩展后的长度,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本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所述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得到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 SN。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单元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和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为扩展PDCPSN,或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为LTE系统中的PDCP SN、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为扩展PDCP SN时: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进行解析:按照LTE系统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的长度,对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的上行PDCP SDU接收状态域进行解析,得到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之后的上行PDCP SDU是否被正确接收的信息;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上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上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源基站第一个丢失的上行PDCP SDU对应的PDCP SN;按照扩展PDCP SN的长度对下行COUNT值进行解析,得到与终端继续进行下行传输所使用的HFN和本基站向终端传输的第一个新PDCP SDU所使用的PDCP SN;
按照如下方法对所述前转数据包进行解析:所述前转数据包为GTP-U数据包,按照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对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进行解析,并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转换得到的PDCP SN为该GTP-U数据包中携带的PDCP SDU对应的PDCPSN。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转换为扩展PDCP SN长度的PDCP SN:
若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上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上行Count值,上行Count值+2B-1]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上行Count值为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上行Count值;
若所述GTP-U数据包中的PDCP SN对应下行PDCP SDU,则计算出区间[下行Count值-2B+1,下行Count值]内的所有的C比特的Count值,将解析得到的PDCP SN与计算得到的2B个Count值的低B位分别进行比较,将比较结果相等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转换后的PDCP SN,其中下行Count值为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中携带的下行Count值;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析单元用于:
在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或确定结果为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的PDCP SN、本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时:
接收到所述SN状态传输信令后,将本基站维护的全部的PDCP SN和HFN变量置为初始值,将所述前传数据包中的全部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或者丢弃所述前传数据包中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将未携带有PDCP SN的PDCP SDU作为未传输数据。
4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确认模式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重建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目标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单元用于:
若源基站及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全部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源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基站对终端的AM承载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PDCP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45.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向终端发送切换命令并确定终端正确接收到该切换命令后,确定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 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SN的长度;
重建单元,用于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单元用于:
若确定结果为源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确定结果为源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目标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基站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47.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
将自身维护的PDCP SN与对应的HFN作合并,得到新的COUNT值,取新的COUNT值的低A位作为新的PDCP SN,取新的COUNT值的高a位作为新的HFN,a=C-A;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4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后,确定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AM承载配置的是长期演进LTE系统中的PDCP SN或是扩展PDCPSN;扩展PDCP SN的长度大于LTE系统中的PDCP SN的长度;
重建单元,用于终端根据确定结果对PDCP层进行重建过程,以使终端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PDCP SN及HFN变量,与基站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同步。
49.如权利要求48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单元用于:
若基站对源小区和目标小区配置的均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保持不变;
若基站对源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对目标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则终端对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置为初始值;
若基站对源小区配置的是LTE系统中的PDCP SN、对目标小区配置的是扩展PDCP SN,则终端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或置为初始值。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建单元用于:按照如下方法将自身维护的PDCP层的AM承载的SN及HFN相关的变量,按照设定的规则进行重置:
对于维护的HFN,取该HFN的高a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HFN,a=C-A,
对于维护的PDCP SN,将该PDCP SN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低B位,将HFN的低b位的比特作为重置后的PDCP SN的高b位,得到A比特的SN,b=A-B;
A为扩展PDCP SDU的长度,B为LTE系统中的PDCP SDU的长度,C为LTE系统中的Count值的长度。
CN201210229436.9A 2012-07-03 2012-07-03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3533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9436.9A CN103533586B (zh) 2012-07-03 2012-07-03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9436.9A CN103533586B (zh) 2012-07-03 2012-07-03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3586A true CN103533586A (zh) 2014-01-22
CN103533586B CN103533586B (zh) 2016-07-20

Family

ID=49935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9436.9A Active CN103533586B (zh) 2012-07-03 2012-07-03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33586B (zh)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4031A (zh) * 2015-02-12 2015-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协调基站和终端序列号的方法和装置
WO2015172525A1 (zh) * 2014-05-15 2015-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04599A1 (zh) * 2014-07-10 2016-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6664628A (zh) * 2014-06-17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14330A (zh) * 2015-11-12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类型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7347199A (zh) * 2016-05-06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7690197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节点更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059447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dering of protocol data unit delivery
CN107959948A (zh) * 2016-10-14 2018-04-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压缩处理方法、基站及系统
WO2018098687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6449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输窗口变换的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WO2018141241A1 (zh) * 2017-02-03 2018-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切换方法及设备、承载配置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N108702333A (zh) * 2017-07-20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8702671A (zh) * 2016-02-19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小化切换时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227628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8228445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9047163A1 (zh) * 2017-09-08 2019-03-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479228A (zh) * 2016-08-12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获取方法以及终端
WO2019056389A1 (zh) * 2017-09-25 2019-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设备产生上行信令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61137A1 (zh) * 2017-09-28 2019-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691155A (zh) * 2016-08-09 2019-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用户平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92659A (zh) * 2018-05-30 2019-05-21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修改用户数据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72233A (zh) * 2014-01-28 2019-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密钥更改方法和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9153367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153366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0351786A (zh) * 2018-04-03 2019-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557783A (zh) * 2018-06-22 2019-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双连接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583043A (zh) * 2017-03-24 2019-12-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Rrc inactiv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CN110831083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00850A (zh) * 2018-11-19 2020-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56523A (zh) * 2019-02-12 2020-08-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11866971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789839A (zh) * 2019-06-25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6238A (zh) * 2018-10-26 2021-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38531A (zh) * 2021-03-12 2021-06-25 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研究院 基于增强型rlc数据pdu的容错方法和系统
CN113133071A (zh) * 2020-01-16 2021-07-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和基站
US11109260B2 (en) 2017-07-20 2021-08-3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596737A (zh) * 2020-04-30 2021-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目标节点、源节点及终端
WO2021218788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目标节点、源节点及终端
WO2022021301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voiding long transmission delays introduction
CN115174491A (zh) * 2021-04-02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765627B2 (en) 2019-05-29 2023-09-19 Google Llc Sequence number transfer for radio bearers
US11895722B2 (en) 2018-06-22 2024-0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168A (zh) * 2007-08-10 2009-02-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的方法
CN101400156A (zh) * 2007-09-29 2009-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1切换的下行及上行数据包转发方法
US20090175241A1 (en) * 2008-01-07 2009-07-09 Fujitsu Limited Method for dropping packet dat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00289A (zh) * 2008-01-29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包转发方法、系统及演进基站
CN102026279A (zh) * 2009-09-23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049149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Alcatel Lucent In-sequence delivery of upstream user traffic during handov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5168A (zh) * 2007-08-10 2009-02-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的方法
CN101400156A (zh) * 2007-09-29 2009-04-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s1切换的下行及上行数据包转发方法
US20090175241A1 (en) * 2008-01-07 2009-07-09 Fujitsu Limited Method for dropping packet dat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00289A (zh) * 2008-01-29 2009-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包转发方法、系统及演进基站
CN102026279A (zh) * 2009-09-23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系统
WO2012049149A1 (en) * 2010-10-13 2012-04-19 Alcatel Lucent In-sequence delivery of upstream user traffic during handover

Cited By (8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2233A (zh) * 2014-01-28 2019-07-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密钥更改方法和基站及用户设备
WO2015172525A1 (zh) * 2014-05-15 2015-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6664628A (zh) * 2014-06-17 2017-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64628B (zh) * 2014-06-17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7935B (zh) * 2014-07-10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WO2016004599A1 (zh) * 2014-07-10 2016-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CN105637935A (zh) * 2014-07-10 2016-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US10419991B2 (en) 2014-07-10 2019-09-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4684031A (zh) * 2015-02-12 2015-06-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协调基站和终端序列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84031B (zh) * 2015-02-12 2018-12-1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协调基站和终端序列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14330A (zh) * 2015-11-12 2017-05-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类型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06714330B (zh) * 2015-11-12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无线承载类型获取方法和装置
US10764799B2 (en) 2016-02-19 2020-09-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interruption time of data transfer on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8702671A (zh) * 2016-02-19 2018-10-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小化切换时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02671B (zh) * 2016-02-19 2021-12-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最小化切换时数据传输的中断时间的方法和设备
US11432212B2 (en) 2016-02-19 2022-08-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nimizing interruption time of data transfer on handov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7347199B (zh) * 2016-05-06 2019-05-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7347199A (zh) * 2016-05-06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切换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7690197B (zh) * 2016-08-05 2020-02-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节点更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7690197A (zh) * 2016-08-05 2018-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节点更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115105B2 (en) 2016-08-09 2021-09-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ser plane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658722B2 (en) 2016-08-09 2023-05-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ser plane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691155A (zh) * 2016-08-09 2019-04-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用户平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US10945183B2 (en) 2016-08-12 2021-03-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ell obtaining method, and terminal
CN109479228A (zh) * 2016-08-12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获取方法以及终端
WO2018059447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rdering of protocol data unit delivery
CN107959948B (zh) * 2016-10-14 2021-06-0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压缩处理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7959948A (zh) * 2016-10-14 2018-04-24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压缩处理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9863769A (zh) * 2016-11-30 2019-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098687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安全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26449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传输窗口变换的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CN108391297B (zh) * 2017-02-03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切换方法及设备、承载配置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N108391297A (zh) * 2017-02-03 2018-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切换方法及设备、承载配置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WO2018141241A1 (zh) * 2017-02-03 2018-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设备切换方法及设备、承载配置方法及设备、通信系统
CN110583043B (zh) * 2017-03-24 2022-03-2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Rrc inactiv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CN110583043A (zh) * 2017-03-24 2019-12-1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Rrc inactive状态下的数据传输
CN109565722B (zh) * 2017-06-16 2021-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8227628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8228445A1 (zh) * 2017-06-16 2018-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151925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小区切换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565722A (zh) * 2017-06-16 2019-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8702333B (zh) * 2017-07-20 2021-11-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109260B2 (en) 2017-07-20 2021-08-31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702333A (zh) * 2017-07-20 2018-10-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9047163A1 (zh) * 2017-09-08 2019-03-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757130A (zh) * 2017-09-08 2019-05-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757130B (zh) * 2017-09-08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716822B (zh) * 2017-09-25 2020-06-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设备产生上行信令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56389A1 (zh) * 2017-09-25 2019-03-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设备产生上行信令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716822A (zh) * 2017-09-25 2019-05-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终端设备产生上行信令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483695B2 (en) 2017-09-28 2022-10-2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new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61137A1 (zh) * 2017-09-28 2019-04-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1889582B2 (en) 2017-09-28 2024-01-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Terminal device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re-establish a PDCP layer entity based on indication received from a network device
US11363672B2 (en) 2018-02-12 2022-06-14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153366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WO2019153367A1 (zh) * 2018-02-12 2019-08-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351786B (zh) * 2018-04-03 2022-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0351786A (zh) * 2018-04-03 2019-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9792659A (zh) * 2018-05-30 2019-05-21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修改用户数据路径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57783A (zh) * 2018-06-22 2019-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双连接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19242773A1 (zh) * 2018-06-22 2019-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制式双连接中的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895722B2 (en) 2018-06-22 2024-02-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US11696191B2 (en) 2018-08-10 2023-07-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to implement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a source base station and a target base station in a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 between a terminal device and the target base station
CN110831083A (zh) * 2018-08-10 2020-0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2956238B (zh) * 2018-10-26 2024-04-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CN112956238A (zh) * 2018-10-26 2021-06-1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移交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03807A1 (zh) * 2018-11-19 2020-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200850B (zh) * 2018-11-19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885385A (zh) * 2018-11-19 2022-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200850A (zh) * 2018-11-19 2020-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556523A (zh) * 2019-02-12 2020-08-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11866971A (zh) * 2019-04-29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765627B2 (en) 2019-05-29 2023-09-19 Google Llc Sequence number transfer for radio bearers
CN112789839A (zh) * 2019-06-25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9839B (zh) * 2019-06-25 2023-01-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33071A (zh) * 2020-01-16 2021-07-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和基站
CN113133071B (zh) * 2020-01-16 2022-05-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前转方法和基站
CN113596737B (zh) * 2020-04-30 2023-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目标节点、源节点及终端
CN113596737A (zh) * 2020-04-30 2021-11-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目标节点、源节点及终端
WO2021218848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目标节点、源节点及终端
WO2021218788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目标节点、源节点及终端
WO2022021301A1 (en) * 2020-07-31 2022-02-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voiding long transmission delays introduction
CN113038531A (zh) * 2021-03-12 2021-06-25 中科院计算所南京研究院 基于增强型rlc数据pdu的容错方法和系统
CN115174491A (zh) * 2021-04-02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3586B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3586B (zh)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KR102598001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효율적인 패킷 중복 전송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886725B (zh) 用于促进终端设备的切换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方法
CN109922051B (zh) 用于使能用于enb间的传输的安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JP4954996B2 (ja) 基地局、ユーザ装置及び方法
EP2916572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US8379855B2 (en) Ciphering in a packet-switched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7113901B (zh) 双连接中的数据转发支持
KR102341420B1 (ko) 스위칭 방법,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
WO2018127243A1 (zh) 网络实体切换的方法、终端及网络实体设备
EP3649829B1 (en) Enabling efficient handling of redundant packet copi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64125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771191A (zh) 用于实现作为影响正在被使用的安全密钥的连接重新配置的一部分的承载特定改变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19529A (zh) 一种用于对用户设备进行传输控制的方法、设备与系统
CN108886726A (zh) 移动性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202131A1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00076561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dcp 계층 장치 기반 보안키 확인 방법 및 장치
CN112449348B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456146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loss mitigation during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switching
CN102026279A (zh) 一种数据反传的方法和系统
CN10442910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TWI797414B (zh) 用於行動性增強之方法及其使用者設備
KR20180107664A (ko) 이중 연결 네트워크에서의 연계 기지국의 데이터 전송 속도를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방법이 적용된 기지국
KR20210023687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의 보안키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20180081648A (ko) Nr에서 pdcp sn 변경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25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