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6523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6523A
CN111556523A CN201910111300.XA CN201910111300A CN111556523A CN 111556523 A CN111556523 A CN 111556523A CN 201910111300 A CN201910111300 A CN 201910111300A CN 111556523 A CN111556523 A CN 111556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sdu
target base
data transmission
forwa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113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大钧
陈瑞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113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65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6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6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解决在终端发起切换后,目标基站再通知源基站进行数据前传,带来了较大中转时延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应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不断演进,传统网络架构下的节点间移动事件无法满足针对移动性能提出的更高需求。传统的切换流程中,先中断源侧的数据传输,接入到目标节点后再继续业务传输,该切换方式导致较长的数据中断时间。基于此,提出了改进的条件切换,然而条件切换流程中,在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发起切换后,再由目标基站通知源基站进行数据前转,带来了较大的中转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用以解决在终端发起切换后,目标基站再通知源基站进行数据前传,带来了较大中转时延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基站,包括:
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其中,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其中,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非确认UM模式的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组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
所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序列号SN状态报告并转发下行数据,包括:
根据切换确认消息中的前转地址,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容器container,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处理。
其中,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其中,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更新后的缓存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更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是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对缓存的前转SDU进行更新处理后得到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备选目标基站,包括:
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其中,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和RRC容器;
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还包括备选目标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丢弃超出前转SDU窗口的前转SDU,得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并通知给源基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通过收发机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非确认UM模式的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组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切换确认消息中的前转地址,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容器container,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处理。
其中,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更新后的缓存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更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是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对缓存的前转SDU进行更新处理后得到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应用于源基站侧的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通过收发机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和RRC容器;
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其中,所述切换确认消息还包括备选目标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丢弃超出前转SDU窗口的前转SDU,得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并通知给源基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应用于备选目标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其中,上述基站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其中,上述基站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其中,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技术方案,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源基站及备选目标基站间的交互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源基站及备选目标基站间的交互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源基站及备选目标基站间的交互示意图之三;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第一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的第二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
以下描述提供示例而并非限定权利要求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者配置。可以对所讨论的要素的功能和布置作出改变而不会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各种示例可恰适地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规程或组件。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基站,包括:
步骤101: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终端移动到两个网络实体(如主基站和辅基站)的信号覆盖交叠处后,网络将触发移动性事件,终端进行切换。
该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是条件切换请求消息,也可以是除条件切换请求消息之外的任何一类切换请求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源基站可以是eNB或gNB,目标基站也可以是eNB或gNB。
步骤102: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这里,切换确认消息可以是条件切换确认消息,也可以是除条件切换确认消息之外的任何一类切换确认消息。例如,在上述切换请求消息为条件切换请求消息时,该切换确认消息为条件切换确认消息。
上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这里,通过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以便于备选目标基站根据该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及时清除相应的缓存数据,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备选目标基站缓存过多的数据。
具体的,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bitmap形式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这里,在前转SDU属于AM模式的DRB时,若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PDCP序列号为连续的序列号,则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若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PDCP序列号为非连续的序列号,则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上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非确认UM模式的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组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通过bitmap形式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这里,在前转SDU属于UM模式的DRB时,若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PDCP序列号为连续的序列号,则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若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PDCP序列号为非连续的序列号,则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允许源基站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这里,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可有备选目标基站在条件切换准备阶段进行配置。可选的,该发送周期取决于源基站的实现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
所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序列号SN状态报告并转发下行数据,包括:
根据切换确认消息中的前转地址,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容器container,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例如,上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可以是0毫秒中断时延需求指示。
这里,通过传输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使得终端在发起切换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减少了中断时延。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例如,前转SDU窗口的大小。
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更新后的缓存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更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是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对缓存的前转SDU进行更新处理后得到的。
这里,备选目标基站根据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进行流量控制,即当缓存数据超出前转SDU窗口的情况下,丢弃超出前转SUD窗口的数据,能够有效防止备选目标基站缓存过多的数据。源基站根据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将被备选目标基站丢弃的数据再重新转送给备选目标基站。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LTE/NR系统下条件切换的数据前传优化机制1。
如图2所示,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1:源基站根据RRM策略以及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消息。
该源基站可以是eNB或gNB。
步骤22:备选目标基站接收到条件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源基站返回条件切换确认消息。
该条件切换确认消息携带前转地址和RRC容器(container)。可选的,该条件切换确认消息中还包含数据传输状态更新周期。
步骤23:源基站与终端之间完成RRC重配置过程。
该RRC重配置过程包括传输多个RRC container给终端。
步骤24:收到前转地址后,源基站发送SN状态报告给备选目标基站。
这里,源基站在收到前转地址后,可以随时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SN状态报告,该SN状态报告中包含前转SDU的起始PDCP SN以及与起始PDCP SN对应的HFN。
步骤25:源基站进行下行数据的转发。
这里,每个转发的数据,均包含PDCP SN以及对应的PDCP SDU。
步骤26:备选目标基站缓存源基站发送的数据。
步骤27:根据源基站数据的传输情况,源基站向备选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具体地,针对AM模式DRB,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成功的最高PDCP SN号;还可以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成功的PDCP SN号(以位图bitmap形式)。针对UM模式DRB,向多个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过的最高PDCP SN号;还可以向多个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过的PDCP SN号(以bitmap形式)。
备选目标基站在接收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后,会根据该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数据缓存区,将确认的数据包清除。
步骤28:终端判断某备选目标小区满足网络配置的切换条件,准备接入操作。
步骤29: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执行上行接入。
步骤210:终端向目标基站传输条件切换命令。
步骤211:目标基站将执行路径转换操作。同时,目标基站通知源基站释放终端上下文及相关资源。
这里,具体路径转换操作与传统的X2切换后路径转换操作类似。
步骤212:源基站通知其他备选目标基站释放预留的资源。
上述实施例一中,源基站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且在数据前转期间,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使得备选目标基站及时更新数据缓存区,避免备选目标基站缓存过多的数据。
实施例二:LTE/NR系统下支持0ms中断时延的条件切换数据前传优化机制。
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1:源基站根据RRM策略以及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消息。
这里,源基站和备选目标基站具体为gNB。可选的,条件切换请求消息中指明0ms中断时延需求。
步骤32:备选目标基站接收到条件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源基站返回条件切换确认消息。
该条件切换确认消息携带前转地址和RRC container。该RRC container包括RRC重配置消息,可选的,该RRC container还包括:0ms中断时延需求。
可选的,上述条件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数据传输状态更新周期。
步骤33:源基站与终端之间完成RRC重配置过程。
该RRC重配置过程包括传输多个RRC container以及0ms中断时延需求指示给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上述步骤31和32中包含0ms中断时延需求指示,则该步骤中可以不传输上述0ms中断时延需求指示。
步骤34:收到前转地址后,源基站发送SN状态报告给备选目标基站。
这里,源基站在收到前转地址后,可以随时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SN状态报告,该SN状态报告中包含前转SDU的起始PDCP SN以及与起始PDCP SN对应的HFN。
步骤35:源基站进行下行数据的转发。
这里,每个转发的数据,均包含PDCP SN以及对应的PDCP SDU。
步骤36:备选目标基站缓存源基站发送的数据。
步骤37:根据源基站数据的传输情况,源基站向备选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具体地,针对AM模式DRB,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成功的最高PDCP SN号;还可以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成功的PDCP SN号(以位图bitmap形式)。针对UM模式DRB,向多个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过的最高PDCP SN号;还可以向多个目标基站周期性地发送面向UE传送过的PDCP SN号(以bitmap形式)。
备选目标基站在接收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后,会根据该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数据缓存区,将确认的数据包清除。
步骤38:终端判断某备选目标小区满足网络配置的切换条件,准备接入操作。
步骤39: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执行上行接入。
步骤310:终端向目标基站传输条件切换命令,且终端与源侧的数据传输仍然继续。
步骤311:目标基站将执行路径转换操作。同时,目标基站通知源基站释放终端上下文及相关资源。
这里,具体路径转换操作与传统的X2切换后路径转换操作类似。
步骤312:源基站通知其他备选目标基站释放预留的资源。
上述实施例二中,源基站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且在数据前转期间,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使得备选目标基站及时更新数据缓存区,避免备选目标基站缓存过多的数据。另,通过传输0ms中断时延需求,使得终端在发起切换时,仍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减少了中断时延。
实施例三:LTE/NR系统下条件切换的数据前传优化机制2。
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1:源基站根据RRM策略以及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向多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条件切换请求消息,该条件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步骤42:备选目标基站接收到条件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源基站返回条件切换确认消息。
该条件切换确认消息携带前转地址和RRC container。该RRC container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步骤43:源基站与终端之间完成RRC重配置过程。
该RRC重配置过程包括传输多个RRC container给终端。
步骤44:收到前转地址后,源基站发送SN状态报告给备选目标基站。
这里,源基站在收到前转地址后,可以随时向备选目标基站发送SN状态报告,该SN状态报告中包含前转SDU的起始PDCP SN以及与起始PDCP SN对应的HFN。
步骤45:源基站进行下行数据的转发。
这里,每个转发的数据,均包含PDCP SN以及对应的PDCP SDU。
步骤46:备选目标基站缓存源基站发送的数据,并根据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进行流量控制。
具体的,当缓存数据超出前转SDU窗口的时候,将超出前转SDU窗口的缓存数据丢弃。
步骤47:备选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溢出通知。
该溢出通知用于告知源基站缓存数据超出前转SDU窗口以及超出前转SDU窗口的缓存数据。
步骤48:源基站根据备选目标基站的反馈,更新前转SDU。
步骤49:终端判断某备选目标小区满足网络配置的切换条件,准备接入操作。
步骤410: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执行上行接入。
步骤411:终端向目标基站传输条件切换命令。
步骤412:目标基站将执行路径转换操作。同时,目标基站通知源基站释放终端上下文及相关资源。
这里,具体路径转换操作与传统的X2切换后路径转换操作类似。
步骤413:源基站通知其他备选目标基站释放预留的资源。
上述实施例三中,源基站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且通过在条件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使得备选目标基站能够根据该配置参数进行流量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备选目标基站,包括:
步骤501: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该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是条件切换请求消息,也可以是除条件切换请求消息之外的任何一类切换请求消息。上述切换确认消息可以是条件切换确认消息,也可以是除条件切换确认消息之外的任何一类切换确认消息。例如,在上述切换请求消息为条件切换请求消息时,该切换确认消息为条件切换确认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源基站可以是eNB或gNB,目标基站也可以是eNB或gNB。
步骤502: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上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进一步地,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或者,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在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的情况下;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在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的情况下;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这里,备选目标终端根据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及时请求已向终端传送过或者传送成功的数据,避免缓存过多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和RRC容器;
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源基站根据该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重配置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确认消息还包括备选目标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例如,上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可以是0毫秒中断时延需求指示。终端根据该0毫秒中断时延需求指示,在发起切换时,仍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减少了中断时延。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例如,前转SDU窗口的大小。
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丢弃超出前转SDU窗口的前转SDU,得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并通知给源基站。
这里,备选目标基站根据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进行流量控制,即当缓存数据超出前转SDU窗口的情况下,丢弃超出前转SUD窗口的数据,能够有效防止备选目标基站缓存过多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备选目标基站与基站以及终端的交互流程已在上述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存储器620、处理器600、收发机610、总线接口及存储在存储器620上并可在处理器6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600用于读取存储器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6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6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6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620可以存储处理器6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非确认UM模式的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组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可选的,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切换确认消息中的前转地址,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可选的,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容器container,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处理。
可选的,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更新后的缓存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更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是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对缓存的前转SDU进行更新处理后得到的。
该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应用于源基站侧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600还用于读取存储器6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可选的,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可选的,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可选的,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和RRC容器;
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可选的,所述切换确认消息还包括备选目标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可选的,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丢弃超出前转SDU窗口的前转SDU,得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并通知给源基站。
该处理器能够实现上述应用于备选目标基站侧的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源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实现上述应用于备选目标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701,用于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702,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前转SDU属于非确认UM模式的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组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
所述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切换确认消息中的前转地址,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容器container,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更新后的缓存数据;
第二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更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是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对缓存的前转SDU进行更新处理后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便开始向备选目标基站转发下行PDCP SDU,而不是在终端发起切换后再进行数据前转,减少了切换时延。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801,用于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和RRC容器;
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切换确认消息还包括备选目标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还包括:
通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丢弃超出前转SDU窗口的前转SDU,得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并通知给源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能够实现上述应用于备选目标基站侧的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非确认UM模式的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组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
所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序列号SN状态报告并转发下行数据,包括:
根据切换确认消息中的前转地址,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容器container,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更新后的缓存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更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是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对缓存的前转SDU进行更新处理后得到的。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备选目标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之后,还包括:
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和RRC容器;
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还包括备选目标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20.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丢弃超出前转SDU窗口的前转SDU,得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并通知给源基站。
21.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在通过收发机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所述前转SDU属于非确认UM模式的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二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二PDCP序列号组为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27.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切换确认消息中的前转地址,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28.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容器container,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中的RRC重配置消息,对终端进行RRC重配置处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30.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更新后的缓存数据;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更新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前转SDU;
其中,所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是所述备选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对缓存的前转SDU进行更新处理后得到的。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33.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收发机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通过收发机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38.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包括前转SDU的前转地址和RRC容器;
所述RRC容器包括RRC重配置消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确认消息还包括备选目标基站配置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RRC容器还包括: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所述中断时延需求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向选中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命令时,保持与源基站的数据传输。
41.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携带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前转SDU窗口的配置参数,丢弃超出前转SDU窗口的前转SDU,得到更新后的缓存数据并通知给源基站。
4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4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至少一个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确认消息后,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的发送周期。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前转SDU属于确认AM模式的无线数据承载DRB的情况下,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或者,向所述备选目标基站发送第一PDCP序列号组;
其中,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为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所述第一PDCP序列号组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4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五发送模块,用于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源基站根据所述切换确认消息发送的前转业务数据单元SDU以及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转SDU的序列号SN状态报告包括:
前转SDU的起始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序列号以及与起始PDCP序列号对应的超帧号HFN。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源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状态报告;
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更新缓存的前转SDU。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源基站向终端传输成功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成功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成功传送给终端的SDU。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最高PDCP序列号或者包括向终端传送过的SDU的所有非连续的PDCP序列号;
所述第一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传输状态报告,在缓存的前转SDU中,清除已向终端传送过的SDU。
CN201910111300.XA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Pending CN1115565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1300.XA CN111556523A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11300.XA CN111556523A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6523A true CN111556523A (zh) 2020-08-18

Family

ID=7200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11300.XA Pending CN111556523A (zh) 2019-02-12 2019-02-12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65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73563A (zh) * 2021-07-05 2021-10-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分配方法、移动网络切换方法、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CN114125954A (zh) * 2020-08-28 2022-03-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14499749A (zh) * 2020-11-13 2022-05-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6761222A (zh) * 2023-08-21 2023-09-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6677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order delivery in downlink during handover
CN103533586A (zh) * 2012-07-03 2014-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77879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基站设备
CN107404738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2292A (zh) * 2017-01-06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N108282825A (zh) * 2017-01-05 2018-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86677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order delivery in downlink during handover
CN103533586A (zh) * 2012-07-03 2014-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77879A (zh) * 2016-04-01 2017-10-2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基站设备
CN107404738A (zh) * 2016-05-18 2017-1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282825A (zh) * 2017-01-05 2018-07-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282292A (zh) * 2017-01-06 2018-07-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954A (zh) * 2020-08-28 2022-03-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14499749A (zh) * 2020-11-13 2022-05-13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CN113473563A (zh) * 2021-07-05 2021-10-0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分配方法、移动网络切换方法、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CN113473563B (zh) * 2021-07-05 2022-09-0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分配方法、移动网络切换方法、系统、服务器及介质
CN116761222A (zh) * 2023-08-21 2023-09-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61222B (zh) * 2023-08-21 2023-1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2825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423123B (zh) 一种支持无缝切换的方法及基站设备
JP6405454B2 (ja) ユーザー装置の基地局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基地局、ユーザー装置
US8725149B2 (en) Handover method and radio base station
CN111556523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US807767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330451B (zh) 数据包的转发处理方法、节点与分组核心装置
US20120051349A1 (en) Base Station Caching for an Efficient Handover in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with Relays
JP490506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そ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8029054A (zh) 锚点更换的方法及设备
EP2938025B1 (en) Method of data retransmission in collaborative service transmission and access network gateway thereof
NO328029B1 (no) System for effektiv gjenvinning av data bufret i B-node etter skifte av en betjenende høyhastighets nedlinks delt kanal
EP3614733A1 (en) Switching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RU2486685C2 (ru)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мобильная станция,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упорядочивания
JP5790818B2 (ja) 基地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7250114B2 (ja) サービスノードの更新方法、端末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CN102474337B (zh) 在中继链路上处理数据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US11159997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4125954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基站
CN117156505A (zh) 支持自配置自优化的基站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7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