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61222A -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761222A CN116761222A CN202311048058.9A CN202311048058A CN116761222A CN 116761222 A CN116761222 A CN 116761222A CN 202311048058 A CN202311048058 A CN 202311048058A CN 116761222 A CN116761222 A CN 1167612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dcp
- base station
- parameter
- configuration
- termina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IESVDEZGAHUQJU-ZLBXKVHBSA-N 1-hexadecanoyl-2-(4Z,7Z,10Z,13Z,16Z,19Z-docosahexaenoyl)-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CCCCCCCCCCCC(=O)OC[C@H](COP([O-])(=O)OCC[N+](C)(C)C)OC(=O)CC\C=C/C\C=C/C\C=C/C\C=C/C\C=C/C\C=C/CC IESVDEZGAHUQJU-ZLBXKVHB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595193 Homo sapiens Podocin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6037 Podocin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175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92 cor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07 loca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应用于终端设备中,该方法包括:在切换的过程中,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第一重配消息携带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第一重配消息用于指示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确定第一PDCP参数,第一PDCP参数是基于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或者是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本申请在基站切换过程中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使得切换过程中不发生连接中断,从而降低了在基站切换过程中发生用户掉话等业务中断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通话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在连接基站后可以实现通话、上网等业务,从而为用户提供各种业务服务。在一些场景下,终端设备可能需要从一个基站切换至另一个基站,比如,由于无线传输业务负荷量调整、激活操作维护、设备故障等原因,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终端设备可以从源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
在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可以进行信号测量,并在测量后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源基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报的测量报告决策是否执行基站切换,当源基站判决需要切换后,可以触发终端设备进行基站切换。
然而,在基站切换过程中,容易导致用户掉话,影响用户通话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切换基站过程中导致用户掉话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切换的过程中,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携带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重配消息用于指示对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参数进行配置;
确定第一PDCP参数,所述第一PDCP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或者是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上一次配置PDCP参数时使用的配置参数;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
如此,在进行基站切换的过程中,可以对PDCP参数重新进行配置,并在配置完成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由于在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的情况下,说明基站切换成功,在基站切换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并不会进行重建连接这个操作,且在基站切换成功过后,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切换至目标基站,该过程不会发生连接断开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在切换过程中发生用户掉话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通话质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为RRC配置完成消息。
如此,在第一重配消息为RRC重配消息,且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为RRC配置完成消息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终端设备与目标基站之间的交换配置信息达成一致。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确定第一PDCP参数,包括:
释放第二PDCP参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其中,所述第二PDCP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的;
或者,
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如此,通过不同方式配置PDCP参数,从而提高了配置方式的丰富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确定第一PDCP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序列号SN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如此,通过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来选择配置PDCP参数的方式,从而提高了配置PDCP参数的准确性,同时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或者,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如此,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SN的长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确定第一PDCP参数,从而提高了配置PDCP参数的丰富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重配消息中还携带算法指示信息,所述算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过程中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时所使用的算法。
如此,在第一重配消息中携带算法指示信息情况下,可以指示终端设备通过算法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加密算法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从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在切换的过程中,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之前,还包括:
在接入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所述源基站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所述源基站在确定所述目标基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发送。
如此,通过进行信号测量,可以使终端设备切换至更合适的基站中,从而提高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在接入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新空口NR基站重定向至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将第三PDCP参数确定为第二PDCP参数,所述第三PDCP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NR基站时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
如此,通过继续使用之前配置的PDCP参数,不需要重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从而提高了配置PDCP参数的效率。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配置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通过PDCP层接收服务数据单元SDU;
根据所述第一PDCP参数对所述SDU进行处理,得到协议数据单元PDU;
将所述PDU传输至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层。
如此,由于第一PDCP参数中的PDCP SN长度通常为符合目标基站要求的长度,因此,在通过第一PDCP参数对接收到的SDU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基站的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切换基站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切换基站的方法行为的功能。所述切换基站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切换基站的方法。所述切换基站的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在切换的过程中,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携带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重配消息用于指示对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参数进行配置;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PDCP参数,所述第一PDCP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或者是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上一次配置PDCP参数时使用的配置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为RRC配置完成消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释放第二PDCP参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其中,所述第二PDCP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的;
或者,
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序列号SN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或者,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重配消息中还携带算法指示信息,所述算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过程中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时所使用的算法。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在接入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所述源基站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所述源基站在确定所述目标基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发送。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新空口NR基站重定向至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将第三PDCP参数确定为第二PDCP参数,所述第三PDCP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NR基站时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PDCP层接收服务数据单元SDU;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DCP参数对所述SDU进行处理,得到协议数据单元PDU;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PDU传输至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层。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切换基站的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切换基站的方法所涉及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建立连接。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切换基站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切换基站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和第五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重定向和基站切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软件系统的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基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为了能够给用户提供各种业务服务,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与基站连接,或者说终端设备需要接入基站,如终端设备可以接入新空口(New Radio,NR)基站。在终端设备接入NR基站后,终端设备所接入的基站可能会发生多次更换,示例性地,参见图1,图1为终端设备接入NR基站后,先后发生重定向和基站切换的流程示意图,该过程可以参考下述步骤A1-步骤A12。
其中,步骤A1:NR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 RRC)重配消息(即RRCReconfiguration,该消息中携带drb-Identity2 pdcp,本申请实施例中该RRC重配消息可以称为第二重配消息)。步骤A2:终端设备响应于RRC重配消息,对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参数进行配置,并在配置完成后向NR基站发送RRC配置完成消息(即RRCConfuguration Complete,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称为第二配置完成消息)。步骤A3:在终端接入NR基站的情况下,若存在其他设备向终端设备发起通话请求,则IP多媒体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会话邀请消息(即IMS_SIP_INVITE)。步骤A4:终端设备响应于会话邀请消息,可以向IMS发送会话进行中消息(SESSION_PROGRESS)。在进行通话业务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一些原因,需要将终端设备由NR基站重定向至其他基站,该种情况下,执行步骤A5。步骤A5:NR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重定向消息(RRCRelease)。步骤A6:终端设备响应于RRC重定向消息,可以根据RRC重定向消息中携带的频率,重新定向连接至该频率指示的基站上,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重定向后的基站为前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基站,为了便于区分,该重定向后的基站称为源基站。也即是,终端设备响应于RRC重定向消息,可以重定向至源基站。步骤A7:源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消息,该RRC重配消息同样可以为RRCReconfiguration(相当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重配消息),该消息中同样可以携带“nonCriticalExtension nr-RadioBearerConfig1 drb-Identity2 pdcp”。步骤A8:终端设备使用接入NR基站时配置的PDCP参数为接入源基站的PDCP参数。其中,由于NR基站与源基站为不同系统中的基站,因此,终端设备在接收到重定向后的源基站发送的RRC重配消息的情况下,根据该RRC重配消息中携带的“nonCriticalExtension nr-RadioBearerConfig1 drb-Identity2 pdcp”,可以直接使用上一次配置的PDCP参数。步骤A9: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RRC配置完成消息(相当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三配置完成消息),并向IMS发送响铃消息(即RINGING),该响铃消息可以指示通话业务由NR小区切换至LTE小区。步骤A10:终端设备进行信号测量,并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步骤A11:在允许终端设备切换至目标基站的情况下,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重配消息(相当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重配消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RRC重配消息的情况下,由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均为LTE系统中的基站,终端设备确定在同系统下接收到2次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的消息,而相关技术中要求在同系统下不能对PDCP参数进行2次配置,因此,终端设备无法向目标基站发送RRC配置完成消息,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下述步骤A12的操作。步骤A12:终端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RRC重新建立连接请求消息,该重新建立连接请求消息可以为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quest。步骤A13:目标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重建拒绝消息,该RRC重建拒绝消息可以为RRCConnectionReestablishmentReject。终端设备在接收到RRC重建拒绝消息的情况下重连失败,终端设备将断开与源基站的连接,从而执行下述步骤A14的操作。步骤A14:终端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RRC连接请求消息,该RRC连接请求消息可以为RRCConnectionRequest。步骤A15:目标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连接建立消息(RRCConnectionSetup),以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目标基站。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终端设备端来了与任意一个基站之间的连接,导致终端设备无法进行各类业务,参见步骤A16,IMS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通话取消消息(IMS_SIP_CANCEL)。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当前进行的通话业务将中断,从而影响用户通话质量。
为了降低在切换基站过程中发生掉话等业务中断的可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该方法中,在切换基站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的情况下,可以确定第一PDCP参数,该第一PDCP参数可以是基于第一重配消息中携带的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也可以是基于之前配置PDCP参数使用的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以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由于通常情况下,在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配置完成消息的情况下,说明基站切换成功,在基站切换成功的情况下,并不会进行连接重建这个操作,且由于在基站切换成功过后,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切换至目标基站,该过程不会发生连接断开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在切换过程中发生用户掉话等业务中断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通话质量。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基站的方法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予以说明。
作为一个示例,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能够与基站或微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终端设备中。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且终端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手机、智能手表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比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其中,控制器可以是终端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该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如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接口。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接口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UART接口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UART接口可以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比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播放音乐的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终端设备100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终端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比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终端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比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比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来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100在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比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终端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终端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个SIM卡接口,N为大于1的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终端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终端设备100中,不能和终端设备100分离。
接下来对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系统予以说明。
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对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系统的框图。参见图3,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层,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比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比如,包括显示短信通知图标的视图,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包括显示图片的视图。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终端设备100的通信功能,比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比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比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终端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比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比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比如:SGL)等。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比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拍照场景,示例性说明终端设备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传感器180K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原始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机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程序框架层的接口,启动相机应用,再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通过摄像头193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执行主体,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基站的方法进行介绍。请参考图4,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方法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部分或者全部内容:
步骤401:在切换的过程中,终端设备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重配消息携带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该第一重配消息用于指示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且该第一重配消息可以是RRC重配消息。
作为一个示例,源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属于LTE系统中的基站,也可以称为S-eNodeB,且源基站为进行基站切换前,终端设备所接入的基站。目标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同样可以属于LTE系统中的基站,也可以称为T-eNodeB,且目标基站为进行基站切换后,终端设备所要接入的基站。
由于PDCP是终端设备与基站的协议栈之间的一层协议,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和基站的协议栈从垂直方向上可以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PDCP进行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完整性保护和协察工作。其中,用户面的PDCP可以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头压缩或解头压缩、加密操作或解密操作,以及在切换基站的情况下,将源基站乱序接收或尚未获得确认的发送数据及新数据按序转发给目标基站以继续进行接收和发送。控制面的PDCP主要用来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加密或解密、完整性保护操作或完整性验证操作。PDCP层承担业务连续性的工作,因此,在进行基站切换过程中,为了保证终端设备当前所进行的业务的连续性,源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消息,以指示终端设备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包括对PDCP 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的配置,因此,第一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指示PDCP SN的长度的参数。当然,在一些情况下,对PDCP参数的配置不仅包括对PDCP SN的配置,还包括对其他方面的配置,如头压缩处理方式、安全功能等,因此,该第一配置参数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如还可以包括drb-Identity2 pdcp配置。
作为一个示例,通常情况下,有的基站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过程中,需要对传输的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因此,第一重配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算法指示信息,该算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目标基站通信过程中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时所使用的算法。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重配消息中携带算法指示信息情况下,可以指示终端设备通过算法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加密算法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从而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重配消息在指示终端设备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的情况下,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对其他参数进行配置。示例性地,该第一重配消息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测量配置(measconfig)、小区组配置(cellGroupConfig)、无线承载配置(radiobearerConfig)、服务数据应用协议层(Service Data Application Protocol,SDAP)配置、非接入层专用信息(dedicatedInfoNASList)配置、主密钥更新配置(masterKeyupdate)、设备内共存(In-Device Coexistence,IDC)配置、能量选择指示配置(powerprefindicationconfig)、位置获取配置(obtainlocationconfig)、临近上报配置(reportproximityconfig)等。其中,对SDAP和PDCP参数的配置可以称为是进行无线承载配置(radiobearerConfig)。测量配置包括测量对象配置、测量上报配置、测量空隙(gap)配置等。小区组配置包括配置主小区组或辅小区组。如此,第一重配消息中不仅可以携带第一配置参数和算法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重配消息是源基站在确定目标基站允许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发送。也即是,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信号测量,并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用于源基站确定目标基站,从而在确定目标基站允许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源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消息。
由于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存在更适合接入的基站,通常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信号测量,并在信号测量后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可以按照预设周期主动周期性地进行信号测量,也可以被动进行信号测量。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源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消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测量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对当前服务小区和邻区小区的无线链路进行测量,并在测量完毕后,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进行信号测量的方式可以为上述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基站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以及其他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基站切换。在确定需要进行基站切换的情况下,可以从测量报告中确定切换后的基站,即确定目标基站。源基站可以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等信息;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消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等信息以及目标基站的可用资源等信息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在确定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的情况下,目标基站可以向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源基站在接收到切换确认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切换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一重配消息;或者,该切换确认消息中可以不包括该第一重配消息,且该切换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一配置参数,源基站接收到该切换确认消息的情况下,可以从切换确认消息中获取第一配置参数,并将第一配置参数携带在第一重配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进行信号测量,可以使终端设备切换至更合适的基站中,从而提高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
作为一个示例,源基站可以是终端设备接入NR基站后,通过重定向使得终端设备接入的基站。也即是,终端设备接入源基站之前,还可能会接入其他基站。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之前,还可以接入NR基站,在终端设备接入NR基站的情况下,NR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消息,该第二重配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配置参数;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重配消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三PDCP参数;在配置完成后终端设备可以向NR基站发送第二配置完成消息。在一些情况下,终端设备可能会从NR基站重定向至源基站;在重定向源基站的情况下,源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第三重配消息;终端设备在是接收到第三重配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三PDCP参数确定为第二PDCP参数。也即是,在终端设备从NR基站重定向至源基站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三PDCP参数确定为第二PDCP参数,该第三PDCP参数是终端设备在接入NR基站时根据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
需要说明的是,NR基站也可以称为gNB,该gNB为5G基站的名称,其中,g代表“nextGeneration”,意思是下一代NodeB。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继续使用之前配置的PDCP参数,不需要重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从而提高了配置PDCP参数的效率。
步骤402:终端设备确定第一PDCP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PDCP参数是基于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或者是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该第二配置参数是终端设备上一次配置PDCP参数时使用的配置参数。
由上述可知,终端设备在进行基站切换之前已进行PDCP参数的配置,因此,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重配消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重配消息中携带的第一配置参数确定第一PDCP参数,也可以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确定第一PDCP参数。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确定第一PDCP参数的操作包括:释放第二PDCP参数,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一PDCP参数,其中,第二PDCP参数是根据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的;或者,将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可以包括:根据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PC SN的长度,对PDCP参数中PDPC SN进行配置。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不同方式配置PDCP参数,从而提高了配置方式的丰富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PDCP参数直接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也可以再次通过第二配置参数重新配置PDCP参数,得到第一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由于对PDCP参数的配置包括对PDCP SN的配置,且PDCP SN的长度会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因此,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第一PDCP参数。作为一个示例,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一PDCP参数;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将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PDCP 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SDU)的情况下,可以对接收到的PDCP SDU进行加密、完整性保护等操作,而PDCP SN可以用来构成加密和完成性保护所使用的计数(COUNT)值,因此,PDCP SN必须足够长,以避免由于目标基站过载导致数据丢弃,其中,终端设备在PDCP层接收到的数据可以称为PDCP SDU。因此,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说明目标基站所要求的PDCP SN的长度比源基站所要求的PDCP SN的长度长,如果继续使用第二PDCP参数,则可能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而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加快配置速度,终端设备可以直接将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来选择配置PDCP参数的方式,从而提高了配置PDCP参数的准确性,同时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说明目标基站所要求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源基站所要求的PDCP SN的长度,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一PDCP参数,或者,直接将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确定第一PDCP参数,从而提高了配置PDCP参数的丰富性。
步骤403:终端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该第一配置完成消息可以为RRC配置完成消息。
值得说明的是,在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为RRC配置完成消息的情况下,可以使得终端设备与目标基站之间的交换配置信息达成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后,若终端设备通过PDCP层接收到高层传输的数据(称为PDCP SUD或SDU),则终端设备可以在PDCP层中根据第一PDCP参数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将PDU传输至底层,如传输至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
通常情况下,在LTE系统的用户面协议栈中,从上至下依次有PDCP层、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等。其中,当PDCP层需要与下层的RLC层交互信息时,PDCP层可以对从高层中接收到的SDU进行处理,得到PDU,并将得到的PDU传输至RLC层。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根据第一PDCP参数对接收到的SDU进行处理包括:将SDU与第一PDCP参数中PDCN SN进行关联,然后执行头压缩、完整性保护和加密操作,并更新状态变量,最后将生成PDU。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第一PDCP参数中的PDCP SN长度通常为符合目标基站要求的长度,因此,在通过第一PDCP参数对接收到的SDU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进行基站切换的过程中,可以对PDCP参数重新进行配置,并在配置完成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由于在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的情况下,说明基站切换成功,在基站切换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并不会进行重建连接这个操作,且在基站切换成功过后,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切换至目标基站,该过程不会发生连接断开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在切换过程中发生用户掉话等业务中断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通话质量。
接下来,请参考图5,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示出的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图5是以终端设备在进行通话业务过程中进行基站切换为例进行说明。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里以终端设备、NR基站、源基站、目标基站和IP多媒体系统(IP MultimediaSubsystem,IMS)之间的交互为例进行说明,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部分或者全部内容:
步骤501:终端设备在接入NR基站的情况下,NR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消息。
由上述可知,在终端设备与NR基站之间进行通话业务、音视频业务等业务的过程中,PDCP层可以承担业务连续性的工作,因此,在终端设备接入NR基站的情况下,NR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重配消息,以指示终端设备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
作为一个示例,该第二重配消息同样可以为RRC重配消息,即RRCReconfiguration,且该第二重配消息中可以携带第二配置参数,该第二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指示PDCP SN长度的参数,当然,第二配置参数也可以包括其他参数,如包括drb-Identity 2 pdcp配置。
作为一个示例,第二重配消息不仅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还可以指示终端设备对其他参数进行配置,例如,指示终端设备进行测量配置、小区组配置、无线承载配置、服务数据应用协议层配置、非接入层专用信息配置、主密钥更新配置、设备内共存配置、能量选择指示配置、位置获取配置、临近上报配置等。
步骤502:终端设备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三PDCP参数。
步骤503:终端设备向NR基站发送第二配置完成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NR基站可以使用第三PDCP参数进行数据的加密、解密、完整性保护等。
步骤504:IMS向终端设备发送会话邀请消息。
通常情况下,终端设备在接入NR基站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通过NR基站实现各种各样的业务,如通话业务、音视频业务等。因此,终端设备在接入NR基站后,终端设备随时可以进行通话业务、音视频业务等,且通话业务可以是终端设备主动发起,也可以是其他设备发起。其中,若其他设备向终端设备发起通话请求,则IMS在接收到该通话请求的情况下,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会话邀请消息。
步骤505:终端设备响应于会话邀请消息,向IMS发送会话进行中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会话进行中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正在尝试做些工作以使得呼叫成功。该会话进行中消息可以为SESSION_PROGRESS。
步骤506:NR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RRC重定向消息。
通常情况下,在终端设备接入NR基站的情况下,若终端设备需要进行通话业务,则通常需要将NR小区的通话业务承载至LTE小区中,该种情况下,NR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重定向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RRC重定向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从NR基站重定向到属于LTE系统的基站。该RRC重定向消息中携带属于LTE系统的基站的基站信息,该基站信息可以包括目标频率或基站标识等,该目标频率为属于LTE系统的基站的频率。
步骤507:终端设备根据RRC重定向消息中携带的基站信息,重定向至源基站。
由于基站信息可以包括目标频率或基站标识等信息,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接入频率为目标频率的基站(该基站称为源基站),或者,终端可以接入基站标识所指示的基站中(该基站同样称为源基站)。
步骤508:在终端设备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重配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重配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该第三重配消息同样可以为RRC重配消息。
由于重定向发生在不同系统之间,因此,终端设备在重定向至源基站的情况下,源基站不清楚终端设备是否对PDCP参数已进行配置,因此,源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三重配消息。
步骤509:终端设备确定第三PDCP参数为第二PDCP参数。
通常情况下,在重定向发生在不同系统之间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直接使用上一次配置后的PDCP参数,也即是,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三PDCP参数为第二PDCP参数。
步骤510: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第三配置完成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三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已由NR基站重定向至源基站。
步骤511:终端设备向IMS发送响铃消息。
在终端设备由NR基站重定向至源基站的情况下,说明通话业务已由NR小区切换至LTE小区,该种情况下,其他设备通过IMS对终端设备的呼叫成功,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向IMS发送响铃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响铃消息用于指示对终端的设备的呼叫成功,该响铃消息可以为RINGING。
步骤512: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
由于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可能还会存在更适合接入的基站,通常为了保证通信的连续性和服务质量,终端设备还可以进行信号测量。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可以按照预设周期主动周期性地进行信号测量,也可以被动进行信号测量。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在接入源基站的情况下,源基站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消息;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测量消息的情况下,可以对当前服务小区和邻区小区的无线链路进行测量。
步骤513: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需要说明的是,测量报告用于源基站确定目标基站。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在测量完成的情况下,即可发送该测量报告,也可以在信号测量结果满足发送条件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在测量到异频邻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RSRP)大于预设强度阈值(如100dBm(每毫瓦分贝)或120dBm等)的情况下,可以触发终端设备上报A4事件,即触发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步骤514:源基站根据测量报告确定目标基站。
在一些实施例中,源基站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报告以及其他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基站切换。在确定需要进行基站切换的情况下,可以从测量报告中确定切换后的基站,即确定切换后的基站为目标基站。
步骤515: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切换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等信息。
步骤516:目标基站在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的情况下,向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作为一个示例,目标基站在接收到该切换请求消息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的上下文等信息以及目标基站的可用资源等确定是否允许终端设备接入,在确定允许终端设备接入的情况下,目标基站可以向源基站发送切换确认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切换确认消息中可以包括发送给终端设备的第一重配消息;或者,该切换确认消息中可以不包括该第一重配消息,该切换确认消息中可以携带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作为一个示例,在目标基站要求通信过程中对传输数据加密的情况下,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可以携带算法指示信息,或者,在切换确认消息中包括第一重配消息的情况下,该算法指示信息还可以携带于第一重配消息中,该算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与目标基站通信过程中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时所使用的算法。
需要说明的是,切换请求消息中不仅可以包括需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括第一配置参数和算法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其他需要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参数,以及发送给源基站且不发送给终端设备的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进行一一列举。
步骤517:源基站接收到确认切换消息的情况下,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重配消息。
作为一个示例,在确认切换消息中包括该第一重配消息的情况下,源基站可以直接将确认切换消息中的第一重配消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在确认切换消息中不包括第一重配消息,且携带第一配置参数的情况下,源基站接收到该切换确认消息的情况下,可以从切换确认消息中获取第一配置参数,并将第一配置参数携带在第一重配消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重配消息用于指示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且第一重配消息可以是RRC重配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切换请求消息中还可能携带算法指示信息,该种情况下,源基站在接收到确认切换消息的情况下,可以从该确认切换消息中获取算法指示信息,并将该算法指示信息添加至第一重配消息中。
步骤518:终端设备确定第一PDCP参数。
由上述可知,终端设备在进行基站切换之前已进行PDCP参数的配置,因此,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重配消息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一重配消息中携带的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PDCP参数,也可以基于第二配置参数确定第一PDCP参数。
作为一个示例,终端设备确定第一PDCP参数的操作包括:释放第二PDCP参数,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一PDCP参数,其中,第二PDCP参数是根据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的;或者,将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
值得说明的是,通过不同方式配置PDCP参数,从而提高了配置方式的丰富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PDCP参数直接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也可以再次通过第二配置参数重新配置PDCP参数,得到第一配置参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由于对PDCP参数的配置包括对PDCP SN的配置,且PDCP SN的长度会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因此,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确定第一PDCP参数。
作为一个示例,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一PDCP参数;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将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说明目标基站所要求的PDCP SN的长度小于源基站所要求的PDCP SN的长度,该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第一PDCP参数,或者,直接将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第一PDCP参数。
步骤519:终端设备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该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为RRC配置完成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进行基站切换的过程中,可以对PDCP参数重新进行配置,并在配置完成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由于在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的情况下,说明基站切换成功,在基站切换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并不会进行重建连接这个操作,且在基站切换成功过后,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切换至目标基站,该过程不会发生连接断开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在切换过程中发生用户掉话等业务中断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通话质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基站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由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终端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终端设备可以为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参见图6,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和第一发送模块603。
接收模块601,用于在切换的过程中,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携带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重配消息用于指示对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参数进行配置;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第一PDCP参数,所述第一PDCP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或者是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上一次配置PDCP参数时使用的配置参数;
第一发送模块603,用于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为RRC配置完成消息。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
释放第二PDCP参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其中,所述第二PDCP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的;
或者,
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序列号SN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或者,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一重配消息中还携带算法指示信息,所述算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过程中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时所使用的算法。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测量模块,用于在接入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所述源基站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所述源基站在确定所述目标基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发送。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新空口NR基站重定向至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将第三PDCP参数确定为第二PDCP参数,所述第三PDCP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NR基站时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通过PDCP层接收服务数据单元SDU;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PDCP参数对所述SDU进行处理,得到协议数据单元PDU;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PDU传输至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进行基站切换的过程中,可以对PDCP参数重新进行配置,并在配置完成后向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由于在目标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配置完成消息的情况下,说明基站切换成功,在基站切换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并不会进行重建连接这个操作,且在基站切换成功过后,终端设备可以成功切换至目标基站,该过程不会发生连接断开的情况,从而降低了在切换过程中发生用户掉话等业务中断的可能性,提高了用户通话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基站的装置在进行基站切换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基站的装置与切换基站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上述实施例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及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方法实施例部分,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比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比如:同轴电缆、光纤、数据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比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比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比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半导体介质(比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为本申请提供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切换基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切换的过程中,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携带目标基站的第一配置参数,所述第一重配消息用于指示对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参数进行配置;
确定第一PDCP参数,所述第一PDCP参数是基于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或者是基于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上一次配置PDCP参数时使用的配置参数;
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第一配置完成消息,所述配置完成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对PDCP参数的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无线资源控制RRC重配消息,所述第一配置完成消息为RRC配置完成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PDCP参数,包括:
释放第二PDCP参数,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其中,所述第二PDCP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的;
或者,
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PDCP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序列号SN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配置参数所指示的所述PDCP SN的长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所述第一PDCP参数,或者,将所述第二PDCP参数确定为所述第一PDCP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消息中还携带算法指示信息,所述算法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基站通信过程中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时所使用的算法。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切换的过程中,接收源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消息之前,还包括:
在接入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
向所述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所述源基站确定所述目标基站,所述第一重配消息是所述源基站在确定所述目标基站允许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情况下发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入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进行信号测量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从新空口NR基站重定向至所述源基站的情况下,将第三PDCP参数确定为第二PDCP参数,所述第三PDCP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在接入所述NR基站时根据所述第二配置参数对PDCP参数进行配置得到。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配置完成消息之后,还包括:
通过PDCP层接收服务数据单元SDU;
根据所述第一PDCP参数对所述SDU进行处理,得到协议数据单元PDU;
将所述PDU传输至无线链路控制层RLC层。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程序。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48058.9A CN116761222B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048058.9A CN116761222B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61222A true CN116761222A (zh) | 2023-09-15 |
CN116761222B CN116761222B (zh) | 2023-11-07 |
Family
ID=8795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048058.9A Active CN116761222B (zh) | 2023-08-21 | 2023-08-21 |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761222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28342A1 (zh) * | 2017-06-13 | 2018-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556523A (zh) * | 2019-02-12 | 2020-08-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CN112449348A (zh) * | 2019-08-16 | 2021-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
2023
- 2023-08-21 CN CN202311048058.9A patent/CN11676122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28342A1 (zh) * | 2017-06-13 | 2018-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9151918A (zh) * | 2017-06-13 | 2019-01-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556523A (zh) * | 2019-02-12 | 2020-08-1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
CN112449348A (zh) * | 2019-08-16 | 2021-03-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761222B (zh) | 2023-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35188B2 (en)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20233538A1 (zh) | 一种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和终端 | |
CN113676935A (zh) | 一种提升通话质量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0730448A (zh) | 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EP4213512A1 (en) |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4247031A1 (en) |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20201678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399476B (zh) | 一种数据包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
CN113038627B (zh) |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移动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22001573A1 (zh) | 报告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EP4102927B1 (en) | Dual wifi connection | |
US20230080142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7156567B (zh) | 蜂窝网络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 | |
WO2022022653A1 (zh) |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
CN105792368A (zh) | 一种控制信息处理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 |
WO2021147678A1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6761222B (zh) | 切换基站的方法、终端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390502A (zh) | 蓝牙通信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16723552B (zh) | 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6709582B (zh) | 辅助通话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6471707B (zh) | 一种路由器的连接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22153749A1 (ja) | ユーザ機器、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基地局 | |
RU2805992C2 (ru) |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сетев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компьютерный носитель | |
CN118450451A (zh) | 小区切换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8695402A (zh) | 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