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722B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722B
CN109565722B CN201780049132.5A CN201780049132A CN109565722B CN 109565722 B CN109565722 B CN 109565722B CN 201780049132 A CN201780049132 A CN 201780049132A CN 109565722 B CN109565722 B CN 1095657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u
length
network device
value
coun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913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5722A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5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7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57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7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数据协议单元PDU的第二序列号SN长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且所述第一SN长度与所述第二SN长度不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SN长度,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PDU的传输。由于第一网络设备使用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PDU,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Description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中,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的包头(beader)主要由序列号(Sequence Number,简称“SN”)组成,用来向对端PDCP实体指示具体的PDU序列,从而保证PDU在向高层递交时能够按照接收的顺序递交。在现有协议中SN主要支持7bits、12bits、15bits、16bits、18bits等长度配置。不同长度的SN可以用来指示不同业务量大小的数据包,长度越长的SN能够指示的PDU数量就越多,但是相应的开销也就越大。比如对于7bits的SN理论上可以支持同时指示128个PDU。
但是,在一些场景下,例如LTE系统和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之间采用双连接方式时,终端设备从LTE系统中的基站切换到NR系统中的基站时,两个基站所配置的SN序列号的长度不同;又例如终端设备的承载类型发生变化,比如由主基站(MeNB)服务小区组(MeNB Community Group,MCG)承载(bearer)变成由辅基站(SeNB)服务小区组(SeNBCommunity Group,SCG)bearer时,SN的长度也可能发生变化。
SN的变化使得源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简称“PDCP”)实体中已经生成的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在转发到目标PDCP实体时,由于目标PDCP实体不支持源PDCP实体使用的SN长度而导致丢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避免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数据协议单元PDU的第二序列号SN长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且所述第一SN长度与所述第二SN长度不同;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SN长度,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PDU的传输。
因此,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第二SN长度,并根据该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PDU,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PDU中的SN的值小于或等于2n,n为所述第二SN长度。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PDU的第二SN长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PDU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PDU。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PDU的第二SN长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PDU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PDU。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分别为不同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分别为不同承载类型下的不同网络设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操作。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操作的模块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确定待接收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携带的第二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大于所述第二SN长度;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
因此,终端设备在重建PDCP实体后SN长度由长SN(第二SN)变为段SN(第一SN)时,在第二SN中识别具有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并基于PDU的传输顺序利用本地的HFN对PDU进行记录,从而使终端设备能够正确指示网络设备从而获取携带该第一SN的该PDU。
可选地,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PDU的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下界为所述第二SN的前一个SN的值,所述接收窗的上界为所述下界加上所述接收窗的长度,所述前一个SN的值比所述第二SN的值小1。
可选地,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窗的长度为2N-1,N等于所述第一SN长度。例如,如果第一SN长度为2bit,那么接收窗的长度为2。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携带第二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大于所述第二SN长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其中,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
可选地,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包括: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的操作。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模块单元。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操作。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操作的模块单元。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前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前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七方面或第七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八方面或第八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窗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简称“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简称“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简称“UMTS”)、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结合网络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等。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网络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网络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均可以用于为终端设备30提供通信服务。图1中实线所示出的箭头可以表示通过终端设备30与网络设备10之间的蜂窝链路进行的上/下行传输,图1中虚线所示出的箭头可以表示通过终端设备30与网络设备20之间的蜂窝链路进行的上/下行传输。
终端设备30可以在网络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之间进行连接切换,例如终端设备30在切换前向网络设备i0发送PDU,终端设备30在切换后向网络设备20发送PDU。假设网络设备10支持的SN长度,与网络设备20支持的SN长度不同,终端设备30在网络设备10和网络设备20之间切换时就存在SN从短变长或SN从长变短的过程。网络设备10已经生成的PDU在发送至网络设备20时,如果网络设备20的PDCP协议层不支持网络设备10的SN长度,那么这些已生成的PDU会被丢弃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第二SN长度,并在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PDU传输之前将自己用于传输PDU的SN长度调整为该第二SN长度,使得第一网络设备能够根据该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PDU,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可以是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e LandMobile Network,简称“PLMN”)或者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简称“D2D”)网络或者机器对机器/人(Machine to Machine/Man,简称“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简称“PDCP”)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简称“PDU”)简称为PDU。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200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该第一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或网络设备20。如图2所示,该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在210中,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数据协议单元PDU的第二序列号SN长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且所述第一SN长度与所述第二SN长度不同。
在220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SN长度,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PDU的传输。
具体来说,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第二SN长度,并在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PDU或者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PDU之前,对第一网络设备的SN长度进行调整,使得第一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SN长度由原来的第一SN长度变为第二SN长度。这里,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SN长度在进行调整之前,支持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SN长度在进行调整之后,支持的SN长度变为第二SN长度,因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第二SN长度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PDU或者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PDU,因而不会发生丢包。该第一SN长度和第二SN长度的单位可以为比特(bit)。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第二SN长度,并根据该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PDU,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可选地,该PDU中的SN的值小于或等于2n,n为该第二SN长度。
具体地说,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在将第一SN长度调整为第二SN长度时,需要保证数据在接收端即在第二网络设备处不会造成丢失。如果第一SN长度大于第二SN长度,例如第一SN长度为18比特(bit),第二SN长度12bit,在将18bit的SN调整为12bit的SN时,对于已经生成PDU的数据,如果其SN的值小于或等于212,即该SN的值位于第二SN长度的SN所能表示的范围内,或者说是位于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SN空间范围内,则第一网络设备能够使用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PDU。
当然,如果第一SN长度小于第二SN长度,那么第一网络设备中已经生成的PDU的SN的值一定位于第二SN长度的SN所能表示的范围内。
举例来说,第一SN长度为18bit,第二SN长度为12bit。假设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的PDU的包头中携带的SN的值为000000111101111100,由于该SN的前6位为0,即该SN的值小于或等于212,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SN长度18bit调整为第二SN长度12bit时,该PDU中的SN的后12位(111101111100)不会丢失。而如果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的PDU的包头中携带的SN的值为11100011101111100,由于该PDU中的SN的值大于212,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一SN长度18bit调整为第二SN长度12bit时,该PDU中的部分内容例如该PDU中的SN的前6位(111000)可能会丢失。
但是第一SN长度小于第二SN长度时,例如第一SN长度为12bit,第二SN长度为18bit,由于是将SN长度由短变长,则无论该PDU中的SN的值为多少,均不会发生丢包。
下面分别以终端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一网络设备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情况1
可选地,在210之前,即在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使用第二SN长度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该PDU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该第一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该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该终端设备的PDU。
具体地说,与第一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该第二网络设备,从而继续与第二网络设备继续进行通信。当第一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把已经从终端设备接收的那些数据转发给第二网络设备。但由于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第一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第二SN长度)不同,因而第一网络设备在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之前,可以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第二SN长度,并将第一网络设备的SN长度从第一SN长度调整为第二SN长度,从而基于该第二SN长度向第二网络设备转发该数据,避免了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因无法识别第一SN长度的PDU而发生丢包。
在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转发该数据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其PDCP实体所使用的SN长度重新调整为第一SN长度,以用于与其他终端设备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由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二网络设备时,也会将该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由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同的第一SN长度,调整为与第二网络设备相同的第二SN长度。从而在切换后使用该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情况2
可选地,在210之前,即在该第一网络设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使用第二SN长度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该第一网络设备,该PDU为该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该第二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该第二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该终端设备的PDU。
具体地说,与第二网络设备进行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由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该第一网络设备从而与第一网络设备继续进行通信。当第二网络设备确定该终端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把已经从终端设备接收的那些数据转发给第一网络设备。但由于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第一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第二SN长度)不同,因而第一网络设备可能无法正确接收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的该数据。这时,第一网络设备可以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第二SN长度,并将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的SN长度从第一SN长度调整为第二SN长度,从而基于该第二SN长度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该数据,避免了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因无法识别第二SN长度的PDU而发生丢包。
第一网络设备在接收完第二网络设备转发的该PDU之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其PDCP实体所使用的SN长度重新调整为第一SN长度,以用于与该终端设备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应理解,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由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一网络设备时,也会将该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由与第二网络设备相同的第二SN长度,调整为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同的第一SN长度。从而在切换后使用该第一SN长度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在情况1和情况2中,第一网络设备对SN长度进行调整的触发事件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两个网络设备间的切换,例如在LTE系统的基站和NR系统(5G系统)的基站之间的切换;或者是终端设备的承载类型发生变化,例如从MCG承载变为SCG承载。也就是说,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为不同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的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为不同承载类型下的不同网络设备。
并且,可选地,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在切换前可以直接将第二SN长度指示给第一网络设备,或者通过终端设备将第二SN长度间接地指示给第一网络设备,从而使第一网络设备能够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第二SN长度。
举例来说,第一网络设备为NR系统中的NR基站,该NR基站的PDCP实体支持18bit的SN长度。第二网络设备为LTE系统中的LTE基站,该LTE基站的PDCP实体支持12bit的SN长度。终端设备现在需要从NR系统切换到LTE系统中,则该NR基站可以获取LTE基站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并将自己的SN长度由18bit调整为12bit,并使用12bit的SN长度将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该LTE基站,从而避免了LTE基站因无法识别18bit的SN长度而发生丢包。
又例如,第一网络设备为SCG承载下的SeNB,该SeNB的PDCP实体支持12bit的SN长度。第二网络设备为MCG承载下的MeNB,该MeNB的PDCP实体支持18bit的SN长度。终端设备现在需要从MCG承载切换为SCG承载,则SeNB可以获取MeNB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并将自己的SN长度由12bit调整为18bit,并使用18bit的SN长度接收MeNB转发的来自终端设备的数据,从而避免了SeNB因无法识别18bit的SN长度而发生丢包。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3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3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300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30。如图3所示,该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在310中,终端设备确定待接收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携带的第二SN,该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具体地,终端设备在因切换或者承载变化等原因而引起PDCP实体重配置时,SN长度可能发生变化。当终端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一网络设备时,需要由第二SN长度切换至第一SN长度,其中第二SN程度为切换前的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第一SN长度为切换后的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所支持的SN长度。
在320中,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该第二SN中识别该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该第一SN长度大于该第二SN长度。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需要把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的PDU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从而让第一网络设备将这些PDU转发给切换后的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自己哪些PDU发生了丢包,并将这些PDU指示给第一网络设备从而让第一网络设备将这些PDU发送给自己。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支持的SN长度为第二SN长度,该PDU的第二SN的长度等于该第二SN长度,但是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支持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因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SN长度,该PDU的第二SN中识别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
例如第二SN长度为4bit,第一SN长度2bit时,若第二SN为1101,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可以为01;若第二SN为1000,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可以为00。
在330中,终端设备根据该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该PDU。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确定待接收的PDU时,根据该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yper Frame Number,HFN)记录该PDU,即对该PDU进行标识以便于和其他携带第二SN的PDU进行区分,HFN是本地维护的一个变量。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分别对接收到的多个PDU的第二SN进行识别所得到的多个第一SN可能相同。例如若该PDU的第二SN为0000,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可以为00;若另一个PDU第二SN为1000,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也为00,这样,就识别出来相同的两个第一SN,但是这两个第一SN所对应的PDU的内容却是不同的。因此,终端设备要对这两个第一SN进行区分,或者说是对这两个PDU进行区分。终端设备可以通过HFN对待接收的PDU进行记录,每个PDU对应的HFN的值,是根据该PDU的顺序确定的。记录该PDU顺序的HFN和从该PDU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组成计数值(Count值)。该Count可以唯一标识一个PDCP PDU。
举例来说,假设第二SN长度为4bit,终端设备在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2bit的SN值以形成该PDU对应的第一SN。终端设备待接收四个PDU,这四个PDU的相对顺序不相同。假设这四个PDU携带的第二SN分别为0000、0100、1000和1100,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识别后得到的四个第一SN均为00。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将这四个PDU中最先传输的PDU的HFN记录为00,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0000,其中前两位00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终端设备将这四个PDU中第二个传输的PDU的HFN记录为01,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0100,其中前两位01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终端设备将这四个PDU中第三个传输的PDU的HFN记录为10,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1000,其中前两位10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终端设备将这四个PDU中最后传输的PDU的HFN记录为11,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1100,其中前两位11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虽然这四个PDU对应的第一SN均为00,但是终端设备根据每个PDU的传输顺序,设置HFN为不同的值从而能够对识别出相同第一SN的PDU进行标记,从而能够有效地区分具有相同第一SN的PDU。
对于第一SN均为01的四个PDU、第一SN均为10的四个PDU、第一SN均为11的四个PDU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进行记录,例如第一SN均为01的四个PDU也可以通过2bit的HFN记录,形成Count值0001、0101、1001和1101。
在340中,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该Count值包括该HFN和该第一SN。
具体地,终端设备需要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自己所需的PDU时,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PDU对应的Count值,该Count值用于指示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Count值对应的PDU,该Count值包括该HFN的值和该第一SN的值。由于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此时使用的SN长度也为第一SN长度,因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的该PDU的传输顺序,使用与终端设备相同的记录方式,通过HFN对接收到的PDU进行记录,并在从终端设备接收到该PDU的Count值时,将与该Count值对应的PDU发送给终端设备。
例如第一SN长度为2bit,HFN为2bit,该PDU对应的Count值为1000,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Count值后,将Count值为1000的PDU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Count值1000的前2位10为该PDU的HFN的值,该HFN的值可以表示PDU传输顺序,而后两位00为第一SN的值。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Count值后,根据该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该Count值对应的PDU,其中该PDU携带的SN为该第一SN即00。
在350中,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Count值发送的该PDU,该PDU携带的SN由该第二SN替换为该第一SN。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Count值后,根据该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与该Count值对应的PDU,并且该PDU携带的SN为第一SN而非第二SN。例如,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的Count值为1000,则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与Count值1000对应的PDU,该PDU中携带的第一SN,即该PDU的SN为00。
可选地,在350之前,在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Count值发送的该PDU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根据该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该PDU的接收窗,该接收窗的下界为该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该接收窗的上界为该下界加上该接收窗的长度,该前一个SN的值比该第一SN的值小1。
进一步地,可选地,该接收窗的长度为2N-1,N等于该第一SN长度。例如第一SN长度为2bit,则接收窗的长度为22-1=2。如果接收窗的下界为1(即01),那么上界就为3(即11)。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在接收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该PDU之前,需要移动接收窗。接收窗的移动是基于窗口下界的更新来实现的,接收窗的长度是固定的,在接收窗之外的数据包被认为是过时的数据包,需要做丢弃处理,而在接收窗之内的数据可以向上层递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PDU对应的Count值,将该接收窗的下界确定为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
例如,该Count值为0001,其中该Count值中包括的HFN为00,第一SN为01,那么该接收窗的下界的值可以为00(该第一SN的下一个SN的值为00),若该接收窗的长度为2,那么该接收窗的上界就为10。终端设备接收到Count值为0001的该PDU后才会对窗口进行下一次移动。
举例来说,如图4所示的接收窗。图4中的空心圆圈表示终端设备丢包的PDU,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这些PDU的Count值,从而使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与Count对应的PDU。接收窗的挪动是根据下界的变化来挪动的,比如终端设备当前希望接收目标PDU,则下界挪动到黑色实心圆点,该黑色实心圆点为该目标PDU对应的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上界以此在下界的基础上加窗长,当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目标PDU时,终端设备将该接收窗的下界移动至下一个待接收的PDU对应的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依次类推,直到所有的空心圆圈即所有丢包的PDU都被收到。
可以看出,终端设备需要把接收窗的下界设置为第一个没有成功接收的(即丢包的)PDCP PDU对应的第一SN的前一个SN值,但是这个时候由于SN长度发生了变化,由第二SN长度(例如4bit)变为第一SN(例如2bit),比如终端设备第一个没有成功接收的PDU对应的第二SN为0001,这个时候由于SN只能用2bit表示了。换到新的短SN之后,终端设备依然要确保这些丢包的PDU能够成功接收,接收窗的变量就要根据新的短SN来变化。如果切换前的SN=0001且HFN=0000,那么需要将SN=0001和HFN=0000,转化为SN=01和HFN=000000;对于SN=0101,HFN=0000的情况,转化之后SN=01和HFN=000001。这样的话,接收窗口的下界与短SN(即第一SN)的值相关,而上界变成了接收窗的下界与接收窗长度之和。
可选地,上述过程的触发事件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两个网络设备间的切换,例如在LTE系统的基站和NR系统(5G系统)的基站之间的切换;或者是终端设备的承载类型发生变化,例如从MCG承载变为SCG承载。也就是说,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为不同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的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为不同承载类型下的不同网络设备。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500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执行,该第一网络设备例如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或网络设备20。如图5所示,该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具体流程包括:
在510中,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该PDU携带第二SN,该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在520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该第二SN中识别该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该第一SN长度大于该第二SN长度。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由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第一网络设备时,第二网络设备需要把没有发给终端设备的PDU发送至第一网络设备,从而让第一网络设备将这些PDU转发给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支持的SN长度为第二SN长度,第一网络设备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的PDU中携带的SN就为第二SN长度,但是第一网络设备的PDCP实体支持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因而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SN长度,在接收到的该PDU的第二SN中识别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
例如第二SN长度为4bit,第一SN长度2bit时,若第二SN为1101,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可以为01;若第二SN为1000,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可以为00。
在530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PDU的接收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该PDU。
具体来说,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该PDU时,根据该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yper Frame Number,HFN)记录该PDU,即对该PDU进行标识以和接收到的其他PDU进行区分,HFN是本地维护的一个变量。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分别对接收到的多个PDU的第二SN进行识别所得到的多个第一SN的值可能相同,例如若该PDU的第二SN为0000,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可以为00;若另一个PDU的第二SN为1000,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第二SN中识别的2bit的SN值也为00,这样,就识别出来相同的两个第一SN,但是这两个第一SN所对应的PDU的内容却是不同的。因此,第一网络设备要对这两个第一SN进行区分,或者说是对这两个PDU进行区分。第一网络设备可以通过HFN对接收到的PDU进行记录,每个PDU对应的HFN的值,是根据该PDU的顺序确定的。记录该PDU传输顺序的HFN和从该PDU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组成一个计数值(Count值)。该Count可以唯一标识一个PDCP PDU。
举例来说,假设第二SN长度为4bit,第一网络设备在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2bit的SN值以形成该PDU对应的第一SN。第一网络设备待接收四个PDU,这四个PDU的相对顺序不相同。假设这四个PDU携带的第二SN分别为0000、0100、1000和1100,则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识别后得到的四个第一SN均为00。因此,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将这四个PDU中最先接收到的PDU的HFN记录为00,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0000,其中前两位00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第一网络设备将这四个PDU中第二个接收到的PDU的HFN记录为01,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0100,其中前两位01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第一网络设备将这四个PDU中第三个接收到的PDU的HFN记录为10,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1000,其中前两位10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第一网络设备将这四个PDU中最后接收到的PDU的HFN记录为11,那么该PDU的Count值就为1100,其中前两位11为该PDU的HFN的值,后两位00是从该PDU携带的第二SN中识别出的第一SN。虽然这四个PDU对应的第一SN均为00,但是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每个PDU的传输顺序,设置HFN为不同的值从而能够对识别出相同第一SN的PDU进行标记,从而能够有效地区分具有相同第一SN的PDU。
在540中,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PDU的接收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该PDU,其中,该PDU携带的SN由该第二SN替换为该第一SN。
应理解,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此时使用的SN长度也为第一SN长度,第一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转发该PDU时,该PDU携带的SN应为第一SN长度而不是第二SN长度,因而第一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PDU中携带的SN应为第一SN而不是第二SN。假设一网络设备接收的Count值为1000(前两位为HFN的值,后两位为第一SN的值),那么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在记录的多个PDU中选择Count值为1100的PDU,并向终端设备发送Count值为1100的PDU,该PDU中的携带的SN为第一SN即00。
可选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PDU的传输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该PDU,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该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该Count值包括该HFN和该第一SN;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该PDU。
具体地,终端设备需要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自己所需的PDU时,可以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PDU对应的Count值,该Count值包括该HFN的值和该第一SN的值。由于终端设备的PDCP实体此时使用的SN长度也为第一SN长度,并且终端设备通过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同的记录方式也使用HFN对该PDU进行了记录,从而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PDU的Count值后,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该与该Count值对应的PDU。
例如第一SN长度为2bit,HFN为2bit,该PDU对应的Count值为1000,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Count值后,将Count值为1000的PDU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Count值1000的前2位10为该PDU的HFN的值,该HFN的值可以表示PDU传输顺序,而后两位00为第一SN的值。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Count值后,根据该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该Count值对应的PDU,其中该PDU携带的SN为该第一SN即00。
因此,网络设备通过在第二SN中识别具有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并基于PDU的接收顺序利用本地的HFN对PDU进行记录,从而使能够正确接收SN长度较长的网络设备发送的PDU而不会发生丢包。
进一步地,可选地,在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该PDU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Count值,对当前用于发送PDU的发送窗进行移动,该发送窗的下界为该第二SN的值,该接收窗的上界为该下界加上该发送窗的长度。
具体地说,第一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该PDU之前,需要移动发送窗。发送窗的移动是基于窗口下界的更新来实现的,发送窗的长度是固定的,在发送窗之外的数据包被认为是过时的数据包,需要做丢弃处理,而在发送窗之内的数据才是第一网络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PDU对应的Count值,确定该发送窗的下界。例如,该Count值为0001,其中该Count值中包括的HFN的值为00,第一SN的值为01,那么该发送窗的下界的值可以为00(该第一SN的下一个SN的值为00),若该发送窗的长度为2,那么该发送窗的上界就为10。Count值为0001的该PDU被成功发送后才会对窗口进行下一次移动。
应理解,第一网络设备基于第一SN调整发送窗的过程具体可以参考前述终端设备调整接收窗的过程,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可选地,上述过程的触发事件可以是终端设备在两个网络设备间的切换,例如在LTE系统的基站和NR系统(5G系统)的基站之间的切换;或者是终端设备的承载类型发生变化,例如从MCG承载变为SCG承载。也就是说,上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为不同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的网络设备;或者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可以分别为不同承载类型下的不同网络设备。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如图6所示,该网络设备600包括获取单元610和收发单元620。其中:
获取单元610用于,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数据协议单元PDU的第二序列号SN长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且所述第一SN长度与所述第二SN长度不同;
收发单元620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610获取的所述第二SN长度,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PDU的传输。
因此,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第二SN长度,并根据该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PDU,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可选地,所述PDU中的SN的值小于或等于2n,n为所述第二SN长度。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PDU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PDU。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PDU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PDU。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分别为不同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分别为不同承载类型下的不同网络设备。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700包括处理单元710和收发单元720。其中处理单元710用于:
确定待接收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携带的第二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根据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大于所述第二SN长度;根据所述PDU的接收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收发单元7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
因此,终端设备在重建PDCP实体后SN长度由长SN(第二SN)变为段SN(第一SN)时,在第二SN中识别具有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并基于PDU的接收顺序利用本地的HFN对PDU进行记录,从而使终端设备能够正确指示网络设备从而获取携带该第一SN的该PDU。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710具体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所述PDU的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下界为所述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所述接收窗的上界为所述下界加上所述接收窗的长度,所述前一个SN的值比所述第一SN的值小1。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的示意性框图。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800包括处理单元810和收发单元820。其中,收发单元820用于:
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携带第二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处理单元81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大于所述第二SN长度;根据所述PDU的接收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收发单元820还用于:根据所述PDU的接收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其中,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
因此,网络设备通过在第二SN中识别具有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并基于PDU的接收顺序利用本地的HFN对PDU进行记录,从而使能够正确接收SN长度较长的网络设备发送的PDU而不会发生丢包。
可选地,收发单元82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根据所述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910、收发器920和存储器930,其中,该处理器910、收发器920和存储器9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9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9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9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920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910用于,通过收发器920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数据协议单元PDU的第二序列号SN长度,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SN长度为第一SN长度,且所述第一SN长度与所述第二SN长度不同;
该收发器920用于,根据处理器910获取的所述第二SN长度,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PDU的传输。
因此,第一网络设备通过获取第二网络设备用于传输PDU的第二SN长度,并根据该第二SN长度与第二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PDU,从而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丢包。
可选地,所述PDU中的SN的值小于或等于2n,n为所述第二SN长度。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所述PDU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PDU。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10还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切换至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PDU为所述终端设备在切换前发送至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PDU,或者为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在切换前待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的PDU。
可选地,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分别为不同通信系统中的不同的网络设备;或者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分别为不同承载类型下的不同网络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9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9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9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910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30,处理器910读取存储器9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9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200中用于执行方法200的网络设备,以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且该网络设备900中的各单元或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200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1010、收发器1020和存储器1030,其中,该处理器1010、收发器1020和存储器10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0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0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0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1020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1010用于:确定待接收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携带的第二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大于所述第二SN长度;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PDU的接收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该收发器102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
可选地,所述该处理器1010具体用于:根据所述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所述PDU的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下界为所述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所述接收窗的上界为所述下界加上所述接收窗的长度,所述前一个SN的值比所述第一SN的值小1。
可选地,所述接收窗的长度为2N-1,N等于所述第一SN长度。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0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10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10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0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0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1010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30,处理器1010读取存储器10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0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300中用于执行方法300的网络设备,以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且该网络设备1000中的各单元或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300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100的示意性结构图。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第一网络设备。如图11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1110、收发器1120和存储器1130,其中,该处理器1110、收发器1120和存储器11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11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1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1120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其中,该收发器1120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携带第二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该处理器1110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大于所述第二SN长度;根据所述PDU的接收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该收发器1120还用于:根据所述PDU的接收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其中,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1120具体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根据所述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111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11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11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1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1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1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1110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130,处理器1110读取存储器11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11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500中用于执行方法500的网络设备,以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且该网络设备1100中的各单元或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500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12的系统芯片1200包括输入接口1201、输出接口1202、至少一个处理器1203、存储器1204,所述输入接口1201、输出接口1202、所述处理器1203以及存储器1204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连接。所述处理器12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1204中的代码。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203可以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200。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203可以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300。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1203可以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500。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监测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该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适合私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确定待接收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携带的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小于所述第二SN长度;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所述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其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所述PDU的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下界为所述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所述接收窗的上界为所述下界加上所述接收窗的长度,所述前一个SN的值比所述第一SN的值小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窗的长度为2N-1,N等于所述第一SN长度。
3.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携带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小于所述第二SN长度;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其中,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其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所述PDU的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下界为所述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所述接收窗的上界为所述下界加上所述接收窗的长度,所述前一个SN的值比所述第一SN的值小1。
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待接收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携带的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小于所述第二SN长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收发单元,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ount值发送的所述PDU,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所述PDU的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下界为所述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所述接收窗的上界为所述下界加上所述接收窗的长度,所述前一个SN的值比所述第一SN的值小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窗的长度为2N-1,N等于所述第一SN长度。
6.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所述PDU携带第二序列号SN,所述第二SN的长度为第二SN长度;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的所述第一SN长度,在所述第二SN中识别所述第一SN长度的SN值作为第一SN,所述第一SN长度小于所述第二SN长度;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使用超帧号HFN记录所述PDU;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PDU的传输顺序,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其中,所述PDU携带的SN由所述第二SN替换为所述第一SN;其中,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PDU对应的计数值Count值,所述Count值包括所述HFN和所述第一SN;
根据所述Count值,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U;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Count值,确定当前用于接收所述PDU的接收窗,所述接收窗的下界为所述第一SN的前一个SN的值,所述接收窗的上界为所述下界加上所述接收窗的长度,所述前一个SN的值比所述第一SN的值小1。
CN201780049132.5A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095657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88804 WO2018227628A1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722A CN109565722A (zh) 2019-04-02
CN109565722B true CN109565722B (zh) 2021-04-02

Family

ID=64658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9132.5A Active CN109565722B (zh) 2017-06-16 2017-06-16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65722B (zh)
WO (1) WO201822762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35775A (zh) * 2023-04-04 2023-11-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97A (zh) * 2007-04-26 2012-10-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站
CN103533586A (zh) * 2012-07-03 2014-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88215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7032338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dynamic pdcp status report polling for lte wlan aggreg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11197A (zh) * 2007-04-26 2012-10-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动站
CN103533586A (zh) * 2012-07-03 2014-01-2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及层重建的方法和设备
CN103888215A (zh) * 2012-12-21 2014-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WO2017032338A1 (en) * 2015-08-27 2017-03-0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dynamic pdcp status report polling for lte wlan aggreg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722A (zh) 2019-04-02
WO2018227628A1 (zh) 2018-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4957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EP3637866B1 (en) Pag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2019032701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1935809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278054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
RU2737171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CN111294955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663267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WO2019084800A1 (zh) 上报射频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KR102209558B1 (ko) 서비스 지시 방법, 기지국, 단말 및 시스템
CN110720235A (zh) 上报射频能力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565722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9565694B (zh) 寻呼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9084799A1 (zh) 上报频谱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00229196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9757130B (zh) 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661835B (zh) 一种配置pdcp实体的方法、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
CN114501563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US20200112866A1 (en) Servic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