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2416A -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2416A
CN103532416A CN201310528277.7A CN201310528277A CN103532416A CN 103532416 A CN103532416 A CN 103532416A CN 201310528277 A CN201310528277 A CN 201310528277A CN 103532416 A CN103532416 A CN 103532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vector
phase
zero
space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2827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斌
谭彦波
李启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e Fenghe Motor Vehicle Of Loudi C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e Fenghe Motor Vehicle Of Loudi C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e Fenghe Motor Vehicle Of Loudi C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e Fenghe Motor Vehicle Of Loudi C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2827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324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32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24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基于SVPWM算法的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特定开关模式产生的脉宽调制波;再按SVPWM算法的平均值等效原理,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通过对基本电压矢量加以组合,使其平均值与给定电压矢量相等,进而在某个时刻,电压矢量旋转到某个区域中,由组成这个区域的两个相邻的非零矢量和零矢量在时间上的不同组合来得到;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分多次施加,从而控制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使电压空间矢量接近按圆轨迹旋转,通过逆变器的不同开关状态所产生的实际磁通去逼近理想磁通圆,并由两者的比较结果来决定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从而形成PWM控制波形。本方案的算法简单、仅需进行简单的逻辑判断,即可得到用于合成参考的电压矢量。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逆变器包括有正弦波逆变器和方波逆变器。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的是同我们日常使用的电网一样甚至更好的正弦波交流电,因为它不存在电网中的电磁污染。方波逆变器输出的则是质量较差的方波交流电,其正向最大值到负向最大值几乎在同时产生,这样,对负载和逆变器本身造成剧烈的不稳定影响。同时,其负载能力差,仅为额定负载的40-60%,不能带感性负载。如所带的负载过大,方波电流中包含的三次谐波成分将使流入负载中的容性电流增大,严重时会损坏负载的电源滤波电容。针对上述缺点,出现了准正弦波(或称改良正弦波、修正正弦波、模拟正弦波等等)逆变器,其输出波形从正向最大值到负向最大值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使用效果有所改善,但准正弦波的波形仍然是由折线组成,属于方波范畴,连续性不好。总括来说,正弦波逆变器提供高质量的交流电,能够带动任何种类的负载,但技术要求和成本均高。准正弦波逆变器可以满足我们大部分的用电需求,效率高,噪音小,售价适中,因而成为市场中的主流产品。但现有的逆变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负载电流通过各相桥臂,会在直流侧中点产生一定的电流,使分压电容电压不平衡。电容电压不平衡会增大输出电压波形的谐波含量,同时会加大开关器件的电压应力,甚至会损坏开关器件、击穿直流侧电容。因此,在变频调速系统中,需要通过控制算法进行适当选择开关状态方程的自由度来均衡电容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基于SVPWM算法的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特定开关模式产生的脉宽调制波;再按SVPWM算法的平均值等效原理,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通过对基本电压矢量加以组合,使其平均值与给定电压矢量相等,进而在某个时刻,电压矢量旋转到某个区域中,由组成这个区域的两个相邻的非零矢量和零矢量在时间上的不同组合来得到;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分多次施加,从而控制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使电压空间矢量接近按圆轨迹旋转,通过逆变器的不同开关状态所产生的实际磁通去逼近理想磁通圆,并由两者的比较结果来决定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从而形成PWM 控制波形;首先,设直流母线侧电压为Udc,逆变器输出的三相相电压为UA、UB、UC,其分别加在空间上互差120°的三相平面静止坐标系上,定义三个电压空间矢量 UA(t)、UB(t)、UC(t),它们的方向始终在各相的轴线上,而大小则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变化,时间相位互差120°,当相电压有效值为Um,电源频率为f时,则有: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01
  (1-1)
其中,
Figure 101599DEST_PATH_IMAGE002
,则三相电压空间矢量相加的合成空间矢量U(t)就可以表示为:
         (1-2)
可见 U(t)是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它的幅值为相电压峰值的1.5倍,Um为相电压峰值,且以角频率ω=2πf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的空间矢量,而空间矢量 U(t)在三相坐标轴(a,b,c)上的投影就是对称的三相正弦量;
由于逆变器三相桥臂共有6组开关管,为了研究各相上下桥臂不同开关组合时逆变器输出的空间电压矢量,定义开关函数
Figure 376854DEST_PATH_IMAGE004
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05
        (1-3)
(Sa、Sb、Sc)的全部组合共有八个,包括六个非零矢量 Ul(001)、U2(010)、U3(011)、U4(100)、U5(101)、U6(110)、和两个零矢量U0(000)、U7(111),其中,非零矢量的幅值相同(模长为2Udc/3),相邻的矢量间隔 60°,而两个零矢量幅值为零,位于中心;在每一个扇区,选择相邻的两个电压矢量以及零矢量,按照伏秒平衡的原则来合成每个扇区内的任意电压矢量,即:
               (1-5)
或者等效成下式: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07
        (1-6)
其中,Uref 为期望电压矢量;T为采样周期;Tx、Ty、T0分别为对应两个非零电压矢量 Ux、Uy和零电压矢量 U0在一个采样周期的作用时间;其中U0包括了U0和U7两个零矢量,式(1-6)的意义是,矢量 Uref 在T时间内所产生的积分效果值和 Ux、Uy、U0分别在时间 Tx、Ty、T0内产生的积分效果相加总和值相同;
由于三相正弦波电压在电压空间向量中合成一个等效的旋转电压,其旋转速度是输入电源角频率,等效旋转电压的轨迹将是圆形,所以要产生三相正弦波电压,可以利用以上电压向量合成的技术,在电压空间向量上,将设定的电压向量由U4(100)位置开始,每一次增加一个小增量,每一个小增量设定电压向量可以用该区中相邻的两个基本非零向量与零电压向量予以合成,如此所得到的设定电压向量就等效于一个在电压空间向量平面上平滑旋转的电压空间向量,从而达到电压空间向量脉宽调制的目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仅需进行简单的逻辑判断,即可得到用于合成参考的电压矢量,同时,在算法中引入输出开关状态方程,可以有效的控制直流侧中点电位平衡,避免了复杂的运算,节省了计算量,且实现了对逆变器的实时控制,使用方法可以有效的应用到车辆控制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逆变电路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矢量U4(100)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八个基本电压空间矢量的大小和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压空间向量在第Ⅰ区的合成与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SVPWM模式下电压矢量幅值边界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I扇区时示意图。
图7为应用本算法计算出的车辆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7,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首先,建立基于SVPWM算法的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特定开关模式产生的脉宽调制波;再按SVPWM算法的平均值等效原理,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通过对基本电压矢量加以组合,使其平均值与给定电压矢量相等,进而在某个时刻,电压矢量旋转到某个区域中,由组成这个区域的两个相邻的非零矢量和零矢量在时间上的不同组合来得到;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分多次施加,从而控制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使电压空间矢量接近按圆轨迹旋转,通过逆变器的不同开关状态所产生的实际磁通去逼近理想磁通圆,并由两者的比较结果来决定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从而形成PWM 控制波形;首先,设直流母线侧电压为Udc,逆变器输出的三相相电压为UA、UB、UC,其分别加在空间上互差120°的三相平面静止坐标系上,定义三个电压空间矢量 UA(t)、UB(t)、UC(t),它们的方向始终在各相的轴线上,而大小则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变化,时间相位互差120°,当相电压有效值为Um,电源频率为f时,则有:
               
Figure 461671DEST_PATH_IMAGE001
           (1-1)
其中,
Figure 266947DEST_PATH_IMAGE002
,则三相电压空间矢量相加的合成空间矢量U(t)就可以表示为:
       
Figure 227950DEST_PATH_IMAGE003
  (1-2)
可见 U(t)是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它的幅值为相电压峰值的1.5倍,Um为相电压峰值,且以角频率ω=2πf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的空间矢量,而空间矢量 U(t)在三相坐标轴(a,b,c)上的投影就是对称的三相正弦量。
参见附图1,由于逆变器三相桥臂共有6组开关管,为了研究各相上下桥臂不同开关组合时逆变器输出的空间电压矢量,特定义开关函数
Figure 733DEST_PATH_IMAGE004
为:
                  
Figure 275857DEST_PATH_IMAGE005
              (1-3)
(Sa、Sb、Sc)的全部可能组合共有八个,包括6个非零矢量 Ul(001)、U2(010)、U3(011)、U4(100)、U5(101)、U6(110)、和两个零矢量U0(000)、U7(111),下面以其中一种开关组合为例分析,假设
Figure 450486DEST_PATH_IMAGE008
, 此时,参见附图2 矢量U4(100),得出如下方程式: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09
        (1-4)
求解上述方程可得:UaN=2Ud/3、UbN=-Ud/3、UcN=-Ud /3。同理可计算出其它各种组合下的空间电压矢量,列表如下:
表 1-1  开关状态与相电压和线电压的对应关系
参见附图3,其中非零矢量的幅值相同(模长为2Udc/3),相邻的矢量间隔 60°,而两个零矢量幅值为零,位于中心。在每一个扇区,选择相邻的两个电压矢量以及零矢量,按照伏秒平衡的原则来合成每个扇区内的任意电压矢量,即:
          
Figure 129861DEST_PATH_IMAGE006
     (1-5)
或者等效成下式:
                     (1-6)
其中,Uref 为期望电压矢量;T为采样周期;Tx、Ty、T0分别为对应两个非零电压矢量 Ux、Uy和零电压矢量 U0在一个采样周期的作用时间;其中U0包括了U0和U7两个零矢量。式(1-6)的意义是,矢量 Uref 在T时间内所产生的积分效果值和 Ux、Uy、U0分别在时间 Tx、Ty、T0内产生的积分效果相加总和值相同。
由于三相正弦波电压在电压空间向量中合成一个等效的旋转电压,其旋转速度是输入电源角频率,等效旋转电压的轨迹将是如图1-3 所示的圆形。所以要产生三相正弦波电压,可以利用以上电压向量合成的技术,在电压空间向量上,将设定的电压向量由U4(100)位置开始,每一次增加一个小增量,每一个小增量设定电压向量可以用该区中相邻的两个基本非零向量与零电压向量予以合成,如此所得到的设定电压向量就等效于一个在电压空间向量平面上平滑旋转的电压空间向量,从而达到电压空间向量脉宽调制的目的。
SVPWM 法则推导
三相电压给定所合成的电压向量旋转角速度为
Figure 747716DEST_PATH_IMAGE012
,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13
;若载波频率是,则频率比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15
 。这样将电压旋转平面等 切 割 成 
Figure 610816DEST_PATH_IMAGE016
个 小 增 量 ,亦 即 设 定 电 压 向 量 每 次 增 量 的 角 度 是 : 
                     (1-7)                            
今假设欲合成的电压向量Uref 在第Ⅰ区中第一个增量的位置,如图1-4所示,欲用 U4、U6、U0 及 U7 合成,用平均值等效可得:
                 
Figure 843345DEST_PATH_IMAGE018
            (1-8)                                   
参见附图4,在两相静止参考坐标系(α,β)中,令 Uref 和 U4 间的夹角是θ,由正弦定理
可得:
        
Figure 257009DEST_PATH_IMAGE019
   (1-9)                         
因为 |U4|=|U6|=2Udc/3 ,所以可以得到各矢量的状态保持时间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20
             (1-10)
式中m为SVPWM调制系数,
Figure 140651DEST_PATH_IMAGE021
。(调制比=调制波基波峰值/载波基波峰值)
而零电压向量所分配的时间为:
                    T7=T0=(TS-T4-T6)/2               (1-11)                                   
                       T7=(TS-T4-T6)                 (1-12)                                                    
得到以 U4、U6、U7 及 U0 合成的 Uref 的时间后,接下来就是如何产生实际的脉宽调制波形。在SVPWM 调制方案中,零矢量的选择是最具灵活性的,适当选择零矢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关次数,尽可能避免在负载电流较大的时刻的开关动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关损耗。
一个开关周期中空间矢量按分时方式发生作用,在时间上构成一个空间矢量的序列,空间矢量的序列组织方式有多种,按照空间矢量的对称性分类,可分为两相开关换流与三相开关换流。下面对常用的序列做分别介绍。
7段式SVPWM
我们以减少开关次数为目标,将基本矢量作用顺序的分配原则选定为:在每次开关状态转换时,只改变其中一相的开关状态。并且对零矢量在时间上进行了平均分配,以使产生的 PWM 对称,从而有效地降低 PWM 的谐波分量。当 U4(100)切换至 U0(000)时,只需改变 A 相上下一对切换开关,若由 U4(100)切换至 U7(111)则需改变 B、C 相上下两对切换开关,增加了一倍的切换损失。因此要改变电压向量 U4(100)、U2(010)、 U1(001)的大小,需配合零电压向量 U0(000),而要改变 U6(110)、U3(011)、U5(100), 需配合零电压向量 U7(111)。这样通过在不同区间内安排不同的开关切换顺序, 就可以获得对称的输出波形,其它各扇区的开关切换顺序如表 1-2 所示。
表 1-2 UREF 所在的位置和开关切换顺序对照序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22
以第Ⅰ扇区为例,其所产生的三相波调制波形在时间 TS 时段中如图所示,图中电压向量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U0、U4、U6、U7、U6、U4、U0,各电压向量的三相波形则与表1-2 中的开关表示符号相对应。再下一个 T时段,Uref 的角度增加一个
Figure 614358DEST_PATH_IMAGE023
,利用式(1-9)可以重新计算新的 T0、T4、T6 及 T7 值,得到新的合成三相类似新的三相波形;这样每一个载波周期TS就会合成一个新的矢量,随着θ的逐渐增大,Uref 将依序进入第Ⅰ、Ⅱ、Ⅲ、Ⅳ、Ⅴ、Ⅵ区。在电压向量旋转一周期后,就会产生 R 个合成矢量。
5段式SVPWM
对7段而言,发波对称,谐波含量较小,但是每个开关周期有6次开关切换,为了进一步减少开关次数,采用每相开关在每个扇区状态维持不变的序列安排,使得每个开关周期只有3次开关切换,但是会增大谐波含量。具体序列安排见下表。
表1-3 UREF 所在的位置和开关切换顺序对照序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24
基于SVPWM 算法的控制系统
通过以上 SVPWM 的法则推导分析可知要实现SVPWM信号的实时调制,首先需要知道参考电压矢量 Uref(期望电压矢量)所在的区间位置(参见图4),然后利用所在扇区的相邻两电压矢量和适当的零矢量来合成参考电压矢量。图1-4是在静止坐标系(α,β)中描述的电压空间矢量图,电压矢量调制的控制指令是矢量控制系统给出的矢量信号 Uref,它以某一角频率ω在空间逆时针旋转,当旋转到矢量图的某个60°扇区中时,系统计算该区间所需的基本电压空间矢量,并以此矢量所对应的状态去驱动功率开关元件动作。当控制矢量在空间旋转360° 
后,逆变器就能输出一个周期的正弦波电压。
 合成矢量 Uref所处扇区 N 的判断
空间矢量调制的第一步是判断由 Uα和Uβ所决定的空间电压矢(Uref)量所处的扇区。假定合成的电压矢量落在第 I 扇区,可知其等价条件如下:0<arctan(Uβ/Uα)<60 o 
 以上等价条件再结合矢量图几何关系分析,可以判断出合成电压矢量。 
Uref 落在第 X扇区的充分必要条件,得出下表1-4: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26
    若进一步分析以上的条件,有可看出参考电压矢量Uref 所在的扇区完全由Uβ,
Figure 285959DEST_PATH_IMAGE027
 Uα- Uβ,-
Figure 289687DEST_PATH_IMAGE027
 Uα- Uβ 三式决定,因此令: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28
             (1-13)                    
再定义,若U1>0 ,则 A=1,否则 A=0; 若U2>0 ,则 B=1,否则 B=0;若U3>0 ,则 C=1,否则 C=0。可以看出 A,B,C 之间共有八种组合,但由判断扇区的公式可知 A,B,C 不会同时为 1 或同时为 0,所以实际的组合是六种,A,B,C 组合取不同的值对 应着不同的扇区,并且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完全可以由 A,B,C 的组合判断所在的扇区。为区别六种状态,令 N=4*C+2*B+A,则可以通过下表计算参考电压 矢量 Uref 所在的扇区。
表 1-5 N值与扇区对应关系
N 3 1 5 4 6 2
扇区号
采用上述方法,只需经过简单的加减及逻辑运算即可确定所在的扇区,对于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进行仿真都是很有意义的。
基本矢量作用时间计算与三相 PWM 波形的合成 
    在传统 SVPWM 算法如式(1-10)中用到了空间角度及三角函数,使得直接计算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变得十分困难。实际上,只要充分利用 Uα 和 Uβ 就可以使计算大为简化。以 Uref 处在第Ⅰ扇区时进行分析,根据图 1-4 有:
       
Figure 934295DEST_PATH_IMAGE029
  (1-14)         
经过整理后得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30
            (1-15)            
      
Figure 141417DEST_PATH_IMAGE031
(1-16)
同理可求得Uref在其它扇区中各矢量的作用时间,结果如表1-6所示。由此可根据式(1-13)中的U1 、U2 、U3 判断合成矢量所在扇区,然后查表得出两非零矢量的作用时间,最后得出三相PWM波占空比,表1-6可以使SVPWM算法编程简易实现。
为了实现算法对各种电压等级适应,一般会对电压进行标幺化处理,实际电压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32
为标幺值,在定点处理器中一般为Q12格式,即标幺值为1时,等于4096,假定电压基值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34
,Unom为系统额定电压,一般为线电压,这里看出基值为相电压的峰值。
以DSP的PWM模块为例,假设开关频率为fs,DSP的时钟为fdsp,根据PWM的设置要是想开关频率为fs时,PWM周期计数器的值为NTpwm=fdsp/fs/2,则对时间转换为计数值进行如下推导:
其中
Figure 489538DEST_PATH_IMAGE035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36
为实际值的标幺值,令发波系数, 
Figure 305048DEST_PATH_IMAGE037
同理可以得到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38
Figure 996536DEST_PATH_IMAGE039
表 1-6各扇区基本空间矢量的作用时间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41
Figure 555693DEST_PATH_IMAGE043
由公式(1-16)可知,当两个零电压矢量作用时间为0时,一个PWM周期内非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最长,此时的合成空间电压矢量幅值最大,由图1-5,可知其幅值最大不会超过图中所示的正六边形边界。而当合成矢量落在该边界之外 时,将发生过调制,逆变器输出电压波形将发生失真。在SVPWM调制模式下, 逆变器能够输出的最大不失真圆形旋转电压矢量为图1-5所示虚线正六边形的内切圆,其幅值为:
Figure 268434DEST_PATH_IMAGE044
,即逆变器输出的不失真最大正弦相电压幅值为
Figure 458107DEST_PATH_IMAGE045
 ,而若采用三相SPWM调制,逆变器能输出的不失真最大正弦相电压幅值为 Udc/2 。显然SVPWM  调制模式下对直流侧电压利用率更高,它们的直流利用率 之比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46
,即SVPWM法比SPWM法的直流电压利用率提高了15.47%。
参见附图5,如图当合成电压矢量端点落在正六边形与外接圆之间时,已发生过调制,输出电压将发生失真,必须采取过调制处理,这里采用一种比例缩小算法。定义每个扇区中先发生的矢量作用为TNx,后发生的矢量作用时间为TNy。当Tx+Ty≤TNPWM 时,矢量端点在正六边形之内,不发生过调制;当  TNx+TNy> TNPWM时,矢量端点超出正六边形,发生过调制。输出的波形会出现严重的失真,需采取以下措施:
设将电压矢量端点轨迹端点拉回至正六边形内切圆内时两非零矢量作用时间分别为 TNx',TNy',则有比例关系:
                     
Figure 170979DEST_PATH_IMAGE047
                 (1-17)
因此可用下式求得 TNx',TNy',TN0,TN7: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48
            (1-18)
按照上述过程,就能得到每个扇区相邻两电压空间矢量和零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当Uref所在扇区和对应有效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确定后,再根据PWM调制原理,计算出每一相对应比较器的值,参见附图6,其运算关系如下: 
             
Figure 268248DEST_PATH_IMAGE049
        (1-19)                                  
同理可以推出5段时,在I扇区时如式,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50
            (1-20)
不同PWM比较方式,计数值会完全不同,两者会差180度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52
其他扇区以此类推,可以得到表1-7,式中 Ntaon 、Ntbon 和Ntcon 分别是相应的比较器的计数器值,而不同扇区时间分配如表1-7所示,并将这三个值写入相应的比较寄存器就完成了整个 SVPWM 的算法。
表 1-7  不同扇区比较器的计数值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2DEST_PATH_IMAGE054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首先,建立基于SVPWM算法的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特定开关模式产生的脉宽调制波;再按SVPWM算法的平均值等效原理,在一个开关周期内通过对基本电压矢量加以组合,使其平均值与给定电压矢量相等,进而在某个时刻,电压矢量旋转到某个区域中,由组成这个区域的两个相邻的非零矢量和零矢量在时间上的不同组合来得到;两个矢量的作用时间在一个采样周期内分多次施加,从而控制各个电压矢量的作用时间,使电压空间矢量接近按圆轨迹旋转,通过逆变器的不同开关状态所产生的实际磁通去逼近理想磁通圆,并由两者的比较结果来决定逆变器的开关状态,从而形成PWM 控制波形;首先,设直流母线侧电压为Udc,逆变器输出的三相相电压为UA、UB、UC,其分别加在空间上互差120°的三相平面静止坐标系上,定义三个电压空间矢量 UA(t)、UB(t)、UC(t),它们的方向始终在各相的轴线上,而大小则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做变化,时间相位互差120°,当相电压有效值为Um,电源频率为f时,则有: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1-1)
其中,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则三相电压空间矢量相加的合成空间矢量U(t)就可以表示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1DEST_PATH_IMAGE006
       (1-2)
可见 U(t)是一个旋转的空间矢量,它的幅值为相电压峰值的1.5倍,Um为相电压峰值,且以角频率ω=2πf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的空间矢量,而空间矢量 U(t)在三相坐标轴(a,b,c)上的投影就是对称的三相正弦量;
由于逆变器三相桥臂共有6组开关管,为了研究各相上下桥臂不同开关组合时逆变器输出的空间电压矢量,定义开关函数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1DEST_PATH_IMAGE008
为: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1DEST_PATH_IMAGE010
      (1-3)
(Sa、Sb、Sc)的全部组合共有八个,包括六个非零矢量 Ul(001)、U2(010)、U3(011)、U4(100)、U5(101)、U6(110)、和两个零矢量U0(000)、U7(111),其中,非零矢量的幅值相同(模长为2Udc/3),相邻的矢量间隔 60°,而两个零矢量幅值为零,位于中心;在每一个扇区,选择相邻的两个电压矢量以及零矢量,按照伏秒平衡的原则来合成每个扇区内的任意电压矢量,即:
       
Figure 2013105282777100001DEST_PATH_IMAGE012
      (1-5)
或者等效成下式:
         (1-6)
其中,Uref 为期望电压矢量;T为采样周期;Tx、Ty、T0分别为对应两个非零电压矢量 Ux、Uy和零电压矢量 U0在一个采样周期的作用时间;其中U0包括了U0和U7两个零矢量,式(1-6)的意义是,矢量 Uref 在T时间内所产生的积分效果值和 Ux、Uy、U0分别在时间 Tx、Ty、T0内产生的积分效果相加总和值相同;
由于三相正弦波电压在电压空间向量中合成一个等效的旋转电压,其旋转速度是输入电源角频率,等效旋转电压的轨迹将是圆形,所以要产生三相正弦波电压,可以利用以上电压向量合成的技术,在电压空间向量上,将设定的电压向量由U4(100)位置开始,每一次增加一个小增量,每一个小增量设定电压向量可以用该区中相邻的两个基本非零向量与零电压向量予以合成,如此所得到的设定电压向量就等效于一个在电压空间向量平面上平滑旋转的电压空间向量,从而达到电压空间向量脉宽调制的目的。
CN201310528277.7A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Pending CN1035324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8277.7A CN103532416A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28277.7A CN103532416A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2416A true CN103532416A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3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28277.7A Pending CN103532416A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32416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7594A (zh) * 2014-12-01 2015-03-25 沈阳工业大学 应用于电机驱动系统中的svpwm调制方法
CN104601081A (zh) * 2015-01-14 2015-05-06 上海交通大学 非正交坐标系下双三相感应电机svpwm控制方法
CN104767447A (zh) * 2015-03-31 2015-07-08 江苏大学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五段式矢量控制系统
CN104767444A (zh) * 2015-01-23 2015-07-0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CN104868820A (zh) * 2014-08-26 2015-08-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容运行式单相感应电机的调速方法和调速装置
CN105450061A (zh) * 2015-12-29 2016-03-3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开关器件损耗的pwm调制方法
CN106788121A (zh) * 2016-11-18 2017-05-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及设备
CN107332487A (zh) * 2017-06-12 2017-11-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svpwm实现方法
CN108449002A (zh) * 2018-05-09 2018-08-24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驱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68605A (zh) * 2019-10-30 2020-0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vpwm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68122A (zh) * 2019-11-26 2020-03-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93445A (zh) * 2020-01-13 2020-05-22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vpwm过调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40630A (zh) * 2020-07-07 2020-10-02 河北申科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大功率变换器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54844A (zh) * 2021-04-28 2021-06-29 西安工业大学 基于驱动器拓扑结构的开关损耗减小方法
CN113328565A (zh) * 2021-05-08 2021-08-3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机电惯容器
CN117559864A (zh) * 2024-01-12 2024-02-13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机电压计算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1442A1 (en) * 1988-11-30 1990-06-06 Hitachi, Ltd. Control method of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nverter an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nvert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71442A1 (en) * 1988-11-30 1990-06-06 Hitachi, Ltd. Control method of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nverter an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inverter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ZN136: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技术", 《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9D420682BCEB19E8B8F6BA9D.HTML》, 18 November 2011 (2011-11-18) *

Cited B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8820A (zh) * 2014-08-26 2015-08-2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容运行式单相感应电机的调速方法和调速装置
CN104868820B (zh) * 2014-08-26 2017-12-0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容运行式单相感应电机的调速方法和调速装置
CN104467594B (zh) * 2014-12-01 2017-05-10 沈阳工业大学 应用于电机驱动系统中的svpwm调制方法
CN104467594A (zh) * 2014-12-01 2015-03-25 沈阳工业大学 应用于电机驱动系统中的svpwm调制方法
CN104601081A (zh) * 2015-01-14 2015-05-06 上海交通大学 非正交坐标系下双三相感应电机svpwm控制方法
CN104767444A (zh) * 2015-01-23 2015-07-08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并网双馈风力发电机变流器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
CN104767447A (zh) * 2015-03-31 2015-07-08 江苏大学 一种无刷直流电机五段式矢量控制系统
CN105450061A (zh) * 2015-12-29 2016-03-30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减小开关器件损耗的pwm调制方法
CN106788121A (zh) * 2016-11-18 2017-05-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及设备
CN106788121B (zh) * 2016-11-18 2019-03-2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及设备
CN107332487A (zh) * 2017-06-12 2017-11-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基于fpga的永磁同步电机svpwm实现方法
CN108449002B (zh) * 2018-05-09 2020-10-02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驱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8449002A (zh) * 2018-05-09 2018-08-24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三相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装置、驱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68605A (zh) * 2019-10-30 2020-02-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vpwm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768605B (zh) * 2019-10-30 2021-09-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vpwm调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868122A (zh) * 2019-11-26 2020-03-0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193445A (zh) * 2020-01-13 2020-05-22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vpwm过调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93445B (zh) * 2020-01-13 2023-08-08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Svpwm过调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40630A (zh) * 2020-07-07 2020-10-02 河北申科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大功率变换器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1740630B (zh) * 2020-07-07 2021-10-22 河北申科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大功率变换器模块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54844A (zh) * 2021-04-28 2021-06-29 西安工业大学 基于驱动器拓扑结构的开关损耗减小方法
CN113328565A (zh) * 2021-05-08 2021-08-3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机电惯容器
CN113328565B (zh) * 2021-05-08 2022-06-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的机电惯容器
CN117559864A (zh) * 2024-01-12 2024-02-13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机电压计算方法
CN117559864B (zh) * 2024-01-12 2024-04-09 质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车电机电压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2416A (zh) 一种基于svpwm算法的车辆控制系统
CN108923666A (zh) 基于载波pwm的双输出双级矩阵变换器调制方法
Tran Matlab/simulink implementation and analysis of three pulse-width-modulation (pwm) techniques
CN104578879A (zh) 一种svpwm调制方法
CN103107761B (zh) 基于四相五线拓扑的三维svpwm方法
CN103731055B (zh) 一种简化的三电平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02882462B (zh) 组合式svpwm调制方法
CN108429469B (zh) 基于载波pwm的z源双级矩阵变换器调制方法
CN103746593A (zh) 基于自然换向的统一pwm调制方法及系统
CN106160541A (zh) 基于开关状态优化的中点电压纹波抑制系统及方法
CN106169879A (zh) 修正注入零序分量的vienna整流器调制方法、控制器及系统
CN105226982A (zh) 一种基于中点电流的三电平npc逆变器中点电位均衡控制方法
Palanisamy et al. Maximum Boost Control for 7-level z-source cascaded h-bridge inverter
CN104300817B (zh) 能量转换系统中的t型三电平svpwm的控制方法
Ma et al. Research on the simplified SVPWM for three-phase/switches Y-type two-level rectifier
CN206533300U (zh) 一种五段式svpwm调制系统
CN109149983A (zh) 基于三维坐标系的快速三相空间矢量调制方法
CN109067224A (zh) 一种二维坐标系下三相空间矢量快速调制方法
Nguyen et al. A carrier-based pulse width modulation method for indirect matrix converters
CN111800026B (zh) 一种三相电流型七电平pwm整流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
Jin et al. Novel SVPWM overmodulation schem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ree-level inverter
WO2018133407A1 (zh) 一种i/o时刻表及制作方法及输出方法及应用其的设备
Lin et al. A fast and flexible nearest-level-equivalent space vector modulation algorithm for three-phase multilevel converters
CN204013277U (zh) 基于自然换向的统一pwm调制系统
Nevoloso et al. Implementation on NI-SOM sbRIO-9651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of multi-carrier PWM techniques for three-phase five level cascaded H-bridge invert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