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31387A - 按键开关 - Google Patents

按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1387A
CN103531387A CN201310216863.8A CN201310216863A CN103531387A CN 103531387 A CN103531387 A CN 103531387A CN 201310216863 A CN201310216863 A CN 201310216863A CN 103531387 A CN103531387 A CN 103531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contact member
key switch
moving contact
long lim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168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1387B (zh
Inventor
加藤秀和
大场广纪
高桥一成
前岑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31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1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1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1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即使在斜向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按键开关包含:可动触点部件,其具有形成为穹面状的膨出部;壳体,其具有用于容置可动触点部件的容置部以及与可动触点部件发生接触的固定触点部件;和片,其粘贴在壳体的上表面一侧,并具有从外部进行按压的按压件;其结构为:在从上方对按键开关的壳体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壳体的外形形状大致长方形;在形成壳体的外形形状的4条边中对置配置的2条边所成的组之中至少一组所延伸的方向上,壳体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在其两端部从壳体的底面到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中央部的高度。

Description

按键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开关,特别地,涉及一种即使在斜向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
背景技术
近来,出现了利用按压部件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在利用按压部件进行操作的情况下,由于按压方式的不同,有时候会使按压部件发生倾斜,形成斜向按压。因此,需要一种即使在利用按压部件斜向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
已知的按键开关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900。下面使用图7至图9对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9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900的结构的剖视图。图9是表示按键开关900被斜向按压时的状态的图,图9(a)是表示向按键开关900上表面在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较小的方向倾斜而进行斜向按压时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向按键开关900上表面在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较大的方向倾斜而进行斜向按压时的状态的图。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900如图7和图8所示,其具有:基体910,包含位于开口部910a的内底面上的中央触点部件920和外侧触点部件930;由弹性金属薄板制成并形成为圆形穹面(dome)状的可动触点部件940;和由具备挠曲性的绝缘胶片制成的盖板950。可动触点部件940配置在基体910的开口部910a的内部。这样,可动触点部件940的外周部配置在外侧触点部件930上方,配置到既可以使可动触点部件940与外侧触点部件930电导通,又可以使可动触点部件940在被按压时与中央触点部件920电导通的位置。在基体910的开口部910a内配置有可动触点部件940,而基体910的上表面则固定着盖板950,由此形成了按键开关900。另外,如图8所示,通过按压部件pp对盖板950的按压件950a进行按压,使按键开关900发挥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43476号公报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按压部件pp形成为图8所示的板状,在其一个面上大多具备突起部li供操作者进行按压,突起部li的背面一侧与按压件(日文原文:押し子)950a相对应着配置。但是,在例如以俯视图观察突起部li和按压件900a时,如果按压部件pp的突起部li的面积大于按键开关900的按压件950a的面积,那么当突起部li的周边部附近被按压时,按压部件pp就会以按压件950a的周边部为支点而发生倾斜。假定在倾斜状态下操作了按压部件pp,则如图9(a)所示,在按键开关900上表面的平面方向上尺寸较小的部位,按压部件pp与按键开关900难以在除了按压件950a以外的部位发生接触;而如图9(b)所示,在按键开关900上表面的平面方向上尺寸较大的部位,在对按键开关900的操作结束之前,按压部件pp就会与按键开关900的按压件950a以外的部位发生接触,有可能会导致操作困难、有时候甚至无法完成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即使在斜向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
解决问题的方法
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动触点部件,具备形成为穹面状的膨出部;壳体,具有用于容置该可动触点部件的容置部以及与所述可动触点部件接触的固定触点部件;和片,粘贴在该壳体的上表面侧,并且具有从外部进行按压的按压件;在从上方俯视所述壳体时所述壳体的外形形状是大致长方形,在形成所述壳体的外形形状的4条边的对置配置的2条边所成的组之中的至少一组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其两端部的从底面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中央部的高度。
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按键开关的特征在于,作为所述一组的边的长边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形成为相同的高度;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侧并粘贴所述片的粘贴面沿着虚拟面而形成,所述虚拟面是通过连接所述长边彼此之间而形成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形成为所述虚拟面以下的高度。
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按键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长边的形状是曲率半径为恒定的弧。
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按键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可动触点部件在从上方俯视时为细长形状,在所述可动触点部件中,所述可动触点部件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边的延伸方向被配置为大致一致的朝向,并且,在从所述壳体的长边侧的侧方进行观察时,所述膨出部的顶点部与所述壳体的长边的中央部相对应地被配置在一致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至少在配置着壳体的短边的方向上、或者在配置着壳体的长边的方向上形成为在边的两端部从壳体的底面到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边的中央部的形态。因此,能够达成以下效果,即:即使假设在安装着按键开关的电子设备的按压部件处于倾斜状态下对按键开关进行了按压操作,按压部件也不容易接触到按键开关的按压件以外的部位,从而能够防止操作性变差,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仅在与短边方向相比倾斜的按压部件更容易接触到的长边方向形成为在长边的两端部从壳体的底面到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长边的中央部,由此,与长边方向相对应的按压部件的外周端部能够避开比中央部低的地方,不容易接触到壳体。另外,粘贴着片的粘贴面形成为与连接两条长边而形成的虚拟面是相同的面,并且壳体的上表面高度形成在虚拟面以下的高度,这样就不会突出到虚拟面以上,因此不容易接触到壳体。进而,粘贴面的凹凸变小,不会突出到虚拟面以上,因此使片更容易粘贴。因此,能够提供一种按压部件比过去更不容易接触到壳体、片更容易粘贴的按键开关。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在壳体的上表面上所形成的粘贴面变成了没有凹形状的曲面,由此,既能与现有技术同样容易地进行片的粘贴,又能够使片在整个粘贴面上更可靠地被保持,即使在实施小型化处理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发生片脱落。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将可动触点部件配置为可动触点部件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与壳体的长边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的朝向,并且,将可动触点部件中高度最高的部位即膨出部的顶点部与壳体中高度最高的部位即长边的中央部的位置配置在从壳体的长边一侧的侧方进行观察时相一致的位置,并且,沿着壳体的上表面形状收纳可动触点部件,这样就可以将具有更高高度的可动触点部件收纳到壳体内,即使在对按键开关实施了小型化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操作冲程。
由上可知,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即使在斜向按压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按键开关100的图,图1(a)是表示按键开关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Z1方向观察按键开关100时所见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按键开关1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壳体2的外观的图,图3(a)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Z1方向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图3(b)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Y2方向观察壳体2所得的俯视图,图3(c)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X2方向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图1(a)所示的截面I-I的剖视图,图4(a)是表示未被执行按压操作而处于初始状态的按键开关100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正处于按压操作状态的按键开关100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壳体2的上表面形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5(a)是表示壳体2的上表面2b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而图5(b)是表示与图5(a)不同的壳体2的上表面2b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粘贴面2b的变形例的图,图6(a)是以俯视图观察壳体2所得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从图6(a)所示的X2方向一侧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图6(c)是表示从图6(a)所示的Y2方向一侧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900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按键开关9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表示按键开关900被斜向按压时的状态的图,图9(a)是表示向按键开关900上表面的平面方向上的尺寸较小的方向倾斜而进行斜向按压时的状态的图,图9(b)是表示向按键开关900上表面的平面方向上尺寸较大的方向倾斜而进行斜向按压时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按键开关100。
首先,使用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按键开关100的结构。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按键开关100的图,图1(a)是表示按键开关100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Z1方向观察按键开关100时所见的状态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按键开关10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配置有可动触点部件1的壳体2的外观的图,图3(a)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Z1方向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图3(b)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Y2方向观察壳体2所得的俯视图,图3(c)是表示从图1(a)所示的X2方向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
按键开关100具有如图1所示的外观,如图2所示,包含:可动触点部件1,其具有形成为穹面状的膨出部1a;壳体2,其具有用于容置可动触点部件1的容置部2a以及与可动触点部件1接触的固定触点部件3;和片(sheet)4,其覆盖着壳体2的容置部2a,并具有用于从外部进行按压的按压件4a。
可动触点部件1如图2所示,包含:膨出部1a,其由金属薄板制成,呈穹面状,该穹面状会因来自上方(Z1方向)的按压操作而发生反转;和锷部1b,其形成在膨出部1a周围,在从Z1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其外形形状呈细长形状。
壳体2如图2所示,其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在从上方(Z1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壳体2的外形形状大致长方形。在壳体2上,用于容置可动触点部件1的容置部2a形成为在从Z1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呈大致长方形的凹状槽。设置在容置部2a的内部底面上的固定触点部件3从内部底面向上方(Z1方向)突起。固定触点部件3由金属薄板制成,包含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和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设置在容置部2a的中央;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设置在容置部2a的X1-X2方向的两端附近,包夹着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此外,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和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不电导通。
另外,壳体2具有可以使按键开关100与外部设备进行电连接的第1外部连接端子3c和第2外部连接端子3d。在壳体2上,在X1-X2方向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形成有一个第1外部连接端子3c,分别从两个侧面上的Y2方向侧突出出来。在壳体2上,在X1-X2方向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形成有一个第2外部连接端子3d,分别从两个侧面上的Y1方向侧突出出来。此外,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和第1外部连接端子3c由同一金属板制成,形成电导通;并且,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和第2外部连接端子3d由同一金属板制成,形成电导通。
另外,如图3(a)所示,在从上方对壳体2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与大致形成壳体2的外形形状的长方形的4条边是对置配置的2条长边LE组和同样地对置配置的2条短边SE组。在对置配置的两条边所成的组之中的至少一组的延伸方向上,壳体2的上表面2b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其两端部的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低于中央部的高度。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仅在长边LE组中形成为,长边LE的两端部的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低于长边LE的中央部的高度。
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形成为:在长边LE的两端部的高度低于长边LE的中央部的高度,并且在从长边LE方向(Y1方向或Y2方向)观察壳体2时,两条长边LE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形成为相同高度。此外,如图3(b)所示,两条长边LE形成为沿着虚拟曲线VC呈现出相同的形状,该虚拟曲线VC描绘出曲率半径R0为恒定(日文原文:一定)的弧线。
另外,在壳体2的上表面2b一侧形成有粘贴面2c,在该粘贴面2c上粘贴片4。粘贴面2c形成为与通过连接两条长边LE而形成的虚拟面VF是相同的面,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形成为虚拟面VF以下的高度。
如图2所示,片4由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包含形成为片状的盖部4b和在盖部4b的一个面的中央部朝Z1方向突出设置的按压件4a。按压件4a由比盖部4b更硬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在从Z1方向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呈大致圆形,并且头顶部形成有与盖部4b的一个面平行的平面,利用粘合剂等固定在盖部4b上。另外,片4的盖部4b具有能够覆盖壳体2的容置部2a的大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八角形状。此外,在盖部4b的另一个面上具有涂敷着粘着剂的粘着层4c。
接着使用图3和图4说明按键开关100的结构。图4是表示图1(a)所示的截面I-I的剖视图,图4(a)是表示未被执行按压操作而处于初始状态的按键开关100的剖视图,图4(b)是表示正处于按压操作状态的按键开关100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可动触点部件1以其膨出部1a突起的一侧的背面面对着壳体2的容置部2a的内部底面的方式置于容置部2a的内部。这时,可动触点部件1被配置为可动触点部件1的锷部1b的一部分与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发生接触而电导通的状态。另外,可动触点部件1被配置为可动触点部件1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与壳体2的长边LE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的朝向(X1-X2方向),并且,在从壳体2的长边LE一侧的侧方进行观察时,膨出部1a的顶点部与壳体2的长边LE的中央部相对应被配置在一致的位置。如图4(a)所示,壳体2的上表面2b(Z1方向一侧的面)与粘着层4c相面对,片4以覆盖着收纳可动触点部件1的容置部2a的方式叠加在壳体2上,并被粘着层4c保持。此外,这时,按压件4a与可动触点部件1的膨出部1a的顶部相对应着配置。由此构成了按键开关100。
接着使用图4说明按键开关100的动作。
在被安装了电子设备的按压部件OP被按压操作之前,按键开关100如图4(a)所示,其可动触点部件1的膨出部1a未发生反转,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和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不电导通。在图4(a)的状态下,按压部件OP的突起部LB被按压后,按压部件OP就会将片4的按压件4a向Z2方向进行按压操作,这样一来,如图4(b)所示,可动触点部件1的膨出部1a就会经由片4而受到按压。被按压的膨出部1a向Z2方向弯曲而进行反转动作,膨出部1a与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发生接触。膨出部1a与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发生接触后,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就会经由可动触点部件1与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电导通。另外,在图4(b)的状态下,按压部件OP的按压解除之后,可动触点部件1会利用可动触点部件1所带有的复原力而恢复为图4(a)所示状态,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与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变为不电导通。这样,通过切换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3a和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3b的电导通状态来实现开关功能。
下面说明采用本实施方式时所达成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0包含:可动触点部件1,其具有形成为穹面状的膨出部1a;壳体2,其具有用于容置可动触点部件1的容置部2a以及与可动触点部件1发生接触的固定触点部件3;和片4,其粘贴在壳体2的上表面2b一侧,并具有按压件4a以供外部按压;其结构为:在从上方对壳体2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壳体2的外形形状大致长方形;在形成壳体2的外形形状的4条边中对置配置的2条边所成的组之中至少一组所延伸的方向上,壳体2的上表面2b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在其两端部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低于中央部的高度。
由此,即使假设在按压部件OP倾斜着的状态下进行了按压,至少在壳体2的俯视图中配置着短边SE的方向上、或者在壳体2的俯视图中配置着长边LE的方向上,按压部件OP不容易接触到按键开关100的按压件4a以外的部位。特别是按压部件OP的外周端部,在发生倾斜时其倾斜量比中央部更大,因此,容易靠近按键开关100。在边的两端部,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低于边的中央部,采用这种方式后,原本与按压部件OP的外周端部最接近的边的两端部变得远离按压部件OP的外周端部,难以接触到按键开关100。因此,能够达成以下效果:按压部件OP的突起部以外的部位变得难以接触到按键开关100,由此能够防止按压部件OP难以按压、或者按压后没有反应等操作性变差,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进行操作的按键开关。
另外,这样一来,与现有的结构相比,壳体2与片4的粘贴面积增大,因此,即使在按键开关100实施小型化之后,与现有的结构相比,片4也不容易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0中,作为一组的边的长边LE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形成为相同的高度;形成在壳体2的上表面2b上并粘贴着片4的粘贴面2c形成为与通过连接两条长边LE而形成的虚拟面VF是相同的面,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形成为处于虚拟面VF以下的高度。
另外,这样一来,与短边方向相比,仅在倾斜的按压部件OP的突起部LB以外的部位更容易接触到的长边方向,形成为在长边LE的两端部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低于长边LE的中央部的形态。倾斜的按压部件OP的外周端部有时候比突起部LB更低,但形成为在长边LE的两端部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低于长边LE的中央部的形态之后,与长边方向相对应的按压部件OP的外周端部就能够避开比中央部更低的地方,不容易接触到壳体2。另外,粘贴着片4的粘贴面2c形成为与连接两条长边LE而形成的虚拟面VF是相同的面,并且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形成为虚拟面VF以下的高度,这样就不会突出到虚拟面VF以上,因此不容易接触到壳体2。进而,粘贴面2c的凹凸变小,不会突出到虚拟面VF以上,因此使片4更容易粘贴。因此,其达成的效果是,能够提供一种按压部件OP比过去更难接触到壳体2、片4更容易粘贴的按键开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0中采用以下结构,即长边LE的形状是曲率半径R0为恒定的弧。
由此使壳体2粘贴面2c形成为没有凹凸形状的曲面。假设在壳体2的粘贴面2c上存在着形成了凹凸形状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在形成了凹凸形状的部位,片4和壳体2的上表面2b变得难以粘合。为了将片4粘贴到壳体2的粘贴面2c上,必须采取一些特别措施,例如一边按压片4一边进行粘贴。壳体2的粘贴面2c形成为没有凹状的曲面后,既能够像在形成为一个平面的现有技术的基体910的上表面上进行粘贴那样同样容易地完成,并且片4也能够在整个壳体2的粘贴面2c上更可靠地保持住,即使在实施了小型化处理的情况下片4也不容易脱落。
另外,这样一来,与加工带有凹凸形状的曲面的情形相比,壳体2的粘贴面2c的加工变得更容易,能够减小形状偏差,因而在粘贴面2c上更不容易产生凹凸,更不容易发生片4脱落。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0的结构为,可动触点部件1在从上方进行观察的俯视图中呈细长形状,可动触点部件1被配置为可动触点部件1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与壳体2的长边LE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的朝向,并且,在从壳体2的长边LE一侧的侧方进行观察时,膨出部1a的顶点部与壳体2的长边LE的中央部相对应地配置在一致的位置。
由此,将可动触点部件1配置为可动触点部件1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与壳体2的长边LE的延伸方向大致一致的朝向,并且,将可动触点部件1中高度最高的部位即膨出部1a的顶点部与壳体2中高度最高的部位即长边LE的中央部的位置配置在从壳体2的长边LE一侧的侧方进行观察时相一致的位置,并且,按照壳体2的上表面2b的形状收纳可动触点部件1,这样就可以将具有更高高度的可动触点部件1收纳到壳体2内,即使在对按键开关100实施了小型化处理的情况下,也能够延长操作冲程。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按键开关100的结构为,按压件4a配置在与可动触点部件1的膨出部1a的顶部相对应的位置,经由按压件4a按压可动触点部件1。
由此能够收到的效果是,可动触点部件1的膨出部1a的顶部会受到按压,因此,与顶部被按压后的情形相比,反转动作变得流畅,而且可动触点部件1发生的反转会作为操作触感更明确地传递给操作者,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
以上具体说明了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相关的按键开关100;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加以变形而实施,这些实施方式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2的俯视图中的长边LE形成为与虚拟曲线VC相一致的形状;但也可以采用如图5(a)或图5(b)所示的多条倾斜直线相连而成的形状。其中,图5是表示壳体2的上表面2b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图5(a)是表示壳体2的上表面2b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而图5(b)是表示与图5(a)不同的壳体2的上表面2b的形状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2)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结构是,对于形成了壳体2的上表面2b的外形形状的4条边所构成的2条边所成的组之中至少一组而言,在边的两端部,从壳体2的底面到壳体2的上表面2b的高度低于边的中央部的高度。假设按键开关100的结构中包含由金属板制成的保护壳等,该保护壳覆盖着除了片4的按压件4a以外的部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相同的同一平面形成壳体2的上表面2b,并利用保护壳形成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
(3)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结构是,使用与片4的盖部4b不同的材料形成按压件4a,并使用胶粘剂等将其固定在形成有粘着层4c的面的背面一侧;但也可以采用例如在盖部4b和可动触点部件1之间配置并夹持与盖部4b分体的按压件4a的结构等。
(4)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结构是,粘贴着片4的粘贴面2c形成为与连接两条长边LE而形成的虚拟面VF是相同的面;但也可以像例如图6所示那样,沿着壳体2在俯视图中的外形的外周,根据需要设置锷部G,该锷部G形成为与壳体2的底面平行的平坦面。图6是表示粘贴面2b的变形例的图,图6(a)是以俯视观察壳体2所得的俯视图,图6(b)是表示从图6(a)所示的X2方向一侧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图6(c)是表示从图6(a)所示的Y2方向一侧观察壳体2所得的侧视图。
符号的说明
1     可动触点部件
1a    膨出部
1b    锷部
2     壳体
2a    容置部
2b    上表面
2c    粘贴面
3     固定触点部件
3a    第1固定触点部件部
3b    第2固定触点部件部
3c    第1外部连接端子
3d    第2外部连接端子
4     片
4a    按压件
4b    盖部
4c    粘着层
100   按键开关
LE    长边
SE    短边
VC    虚拟曲线
VF    虚拟面

Claims (4)

1.一种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动触点部件,具备形成为穹面状的膨出部;壳体,具有用于容置该可动触点部件的容置部以及与所述可动触点部件接触的固定触点部件;以及片,粘贴在该壳体的上表面侧,并且具有从外部进行按压的按压件;在从上方俯视所述壳体时所述壳体的外形形状是大致长方形,
在形成所述壳体的外形形状的4条边中的对置配置的2条边所成的组之中的至少一组的延伸方向上,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其两端部的从底面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低于中央部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一组的边的长边以彼此相同的形状形成为相同的高度;
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侧并粘贴有所述片的粘贴面沿着虚拟面而形成,所述虚拟面是通过连接所述长边彼此之间而形成的,
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高度形成为所述虚拟面以下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长边的形状是曲率半径为恒定的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触点部件在从上方俯视时为细长形状,
在所述可动触点部件中,所述可动触点部件的长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边的延伸方向被配置为大致一致的朝向,并且,在从所述壳体的长边侧的侧方进行观察时,所述膨出部的顶点部与所述壳体的长边的中央部相对应地被配置在一致的位置。
CN201310216863.8A 2012-07-04 2013-06-03 按键开关 Active CN103531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150051A JP5846642B2 (ja) 2012-07-04 2012-07-04 押釦スイッチ
JP2012-150051 2012-07-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1387A true CN103531387A (zh) 2014-01-22
CN103531387B CN103531387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933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16863.8A Active CN103531387B (zh) 2012-07-04 2013-06-03 按键开关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846642B2 (zh)
CN (1) CN10353138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9759A (zh) * 2018-05-30 2020-11-24 柏恩氏株式会社 断路器、安全电路和二次电池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41509B2 (ja) * 2014-09-26 2018-06-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JP6399706B2 (ja) * 2015-03-24 2018-10-0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可動接点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可動接点部材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WO2016181829A1 (ja) * 2015-05-09 2016-11-17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092A (zh) * 2003-04-25 2005-01-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06732B2 (ja) * 1993-03-15 1998-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押釦スイッチ
JP2011243476A (ja) * 2010-05-20 2011-12-01 Panasonic Corp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1092A (zh) * 2003-04-25 2005-01-26 欧姆龙株式会社 开关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89759A (zh) * 2018-05-30 2020-11-24 柏恩氏株式会社 断路器、安全电路和二次电池组
CN111989759B (zh) * 2018-05-30 2023-04-25 柏恩氏株式会社 断路器、安全电路和二次电池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846642B2 (ja) 2016-01-20
JP2014013672A (ja) 2014-01-23
CN103531387B (zh) 2016-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6953B (zh) 按键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CN103531387A (zh) 按键开关
US20140027259A1 (en) Key input device
US8143537B2 (en) Keyboard
CN101473394B (zh) 用于往复键的开关
CN106339030A (zh) 输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20150014140A1 (en) Thin key structure and pressable module thereof
JP2014011032A (ja) コネクタ
CN202523610U (zh) 可借单键执行不同指令的按键装置
JP6212156B2 (ja) 電子機器
EP2515315B1 (en) Movable contact member and switch device using movable contact member
JP2014220088A (ja) 可動接点部材及び可動接点部材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CN104282469A (zh) 按压开关
CN102543531B (zh) 开关用可动接点
JP4539787B1 (ja) 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携帯端末
JP5978990B2 (ja) 電子装置
JP2011187406A (ja) スイッチユニット、操作スイッチ、および携帯端末
US2013024446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fpc
JP3431404B2 (ja) キーボード装置
CN105788924A (zh) 按键结构
CN201751967U (zh) 键盘用金属穹顶形开关
CN204315432U (zh) 薄型键盘
JP6283518B2 (ja) スイッチ
JP3096605U (ja) テレビジョン用スイッチ装置
US20200365349A1 (en) Keyboar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