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9989A -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9989A
CN103529989A CN201310491796.0A CN201310491796A CN103529989A CN 103529989 A CN103529989 A CN 103529989A CN 201310491796 A CN201310491796 A CN 201310491796A CN 103529989 A CN103529989 A CN 103529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rative layer
protection panel
substrate
reg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917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
唐根初
陈运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OFilm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Suzhou OFilm Tech Co Ltd, Shenzhen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917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9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9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9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其中所述保护面板包括具有可视区和装饰区的基板和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特别是,所述装饰层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本发明所述保护面板制作程序简便、制作成本低廉,所述装饰层在保护面板上附着力好,不易脱落。本发明所述触摸屏包括所述保护面板和触控感应元件,所述触控感应元件设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装饰层的一侧,所述触控感应元件在与所述保护面板贴合时不易产生气泡残留。

Description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摸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装饰层的保护面板以及含有该保护面板的触摸屏。
背景技术
触摸屏通常与显示屏结合,用于接收手指触摸等输入讯号,其赋予信息交互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信息交互设备。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信息传媒界的普遍关注,已成为光电行业异军突起的朝阳高新技术产业。
传统的触控屏通常包括一个保护面板,保护面板中央区域为可示区,在可示区的四周为装饰区。装饰区设有装饰油墨,从而形成环绕可示区的遮蔽区,用以遮蔽触控显示屏的内部线路。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在保护面板上涂覆油墨,从而形成所述装饰油墨,然而这种方式得到的装饰油墨颜色单一、缺少变化,并且无法实现彩色渐变、纹理、拉丝纹等视觉效果,从而使得采用该保护面板的电子装置的外观较为死板,缺乏动感和活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护面板,其装饰区设置多样化的精密图案,外观动感、活泼,此外其制作程序方便快捷,并且制作成本相对低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摸屏,其包含所述保护面板,不仅具有多样化且持久的视觉效果,而且没有气泡残留。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保护面板,包括具有可视区和装饰区的基板和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保护面板,所述装饰层的厚度为5um~50um,所述装饰层具有两种以上颜色,例如所述装饰层可以包括两个以上显示区,各显示区分别对应一种颜色,并且至少有两个显示区对应两种不同颜色,每一显示区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图案。其中,每一显示区包括的所述图案可以为圆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等图案中的一种或多种,各显示区共同构成所述装饰层,以形成包括但不限于彩色图案、彩色渐变图案、纹理、拉丝纹等图案,彩色图案的分辨率可以为600*720dpi、720*900dpi、720*1200dpi、1200*1440dpi或1800*1800dpi。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保护面板,所述装饰层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在本发明中,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可以方便地形成所述装饰层,所述装饰层的颜色选择以及其上所设置的图案可以根据产品对装饰层的外观要求来进行确定。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保护面板,其还包括设于所述装饰层上的遮光层,用于遮蔽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自所述装饰层紧邻所述可视区的一侧向所述装饰层的另一侧缩进0.1~1.0mm。鉴于在后续的保护面板与感应装置或其它部件进行贴合时容易产生气泡,本发明将所述遮光层向所述保护面板外侧方向缩进一段距离,从而使所述遮光层与所述装饰层之间形成一个类似于台阶的结构,此结构能够在后续的贴合工艺中将贴合面所产生的气泡排尽,从而有效解决气泡残留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遮光层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装饰层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保护面板,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装饰层之间的底层。本发明所述底层与所述基板之间的附着力以及所述底层与所述装饰层之间的附着力均优于所述装饰层与所述基板之间的附着力,因此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底层能够有效地改善所述装饰层的附着力问题,从而使所述装饰层能够持久地附着于所述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自所述基板可视区的外侧向所述基板的外侧缩进不大于0.5mm的距离,从而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底层缩进区,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上。本发明所述底层至少不会从所述装饰层中暴露出,从而在可视区内不会看到所述底层,因此不会影响可视区的外观效果;特别是,将所述底层向所述保护面板外侧方向缩进一段距离,可以避免由于光折射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地保证可视区的外观和视觉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层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保护面板,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基板的厚度为0.3mm~1.0mm,优选为0.4mm~0.7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保护面板的制造方法,包括:
在基板上设定可视区和装饰区;
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装饰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保护面板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装饰层上设定遮光层缩进区,所述遮光层缩进区为自所述装饰层紧邻所述可视区的一侧向所述装饰层的另一侧延伸0.1~1.0mm的距离所形成的区域,所述装饰层上的其它区域形成遮光区;
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遮光区上形成遮光层。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保护面板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
在所述装饰区上设定底层缩进区,所述底层缩进区为自所述基板可视区的外侧向所述基板的外侧延伸不大于0.5mm的距离所形成的区域,所述装饰区上的其它区域形成底层区;
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底层区上形成底层;
其中所述装饰层形成于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制造方法,在利用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所述装饰层时采用的油墨可以为热固化型油墨或UV固化型油墨;其中,所述用于装饰层的热固化型油墨的粘度为1.5cps~50cps,其可在热固化温度为50℃~120℃、热固化时间为5min~30min的条件下固化,所述热固化时间与所述热固化温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常热固化温度越高,热固化时间越短;所述用于装饰层的UV固化型树脂的粘度为1.5cps~50cps,其可在固化波长300~400nm、固化能量为50mj/cm2~500mj/cm2的条件下固化。
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用于装饰层的热固化型油墨的组分可以包括热固性树脂、溶剂和单色颜料。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装饰层的热固化型油墨还可以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可以为流平剂、消泡剂、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100份所述用于装饰层的热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热固性树脂10~20份;溶剂40~70份;单色颜料10~30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0.1~5份;增塑剂0.1~5份。
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用于装饰层的UV固化型油墨的组份可以包括有机单体、稀释剂、光引发剂和单色颜料。进一步地,所述用于装饰层的UV固化型油墨还可以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可以为稳定剂、流平剂、消泡剂、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100份所述用于装饰层的UV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有机单体10~20份;稀释剂40~70份;光引发剂0.1~5份;单色颜料10~30份;稳定剂0.1~2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0.1~5份;增塑剂0.1~5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制造方法,在利用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所述遮光层时采用的油墨可以为热固化型油墨,其粘度为1.5cps~50cps,并且可以在热固化温度为50℃~120℃、热固化时间为5min~30min的条件下固化。
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用于遮光层的热固化型油墨的组分可以包括热固性树脂、溶剂和颜料,其中所述颜料的颜色可以为黑色、白色或银灰色。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遮光层的热固化型油墨还可以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可以为流平剂、消泡剂、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在100份所述用于遮光层的热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热固性树脂40~70份;溶剂10~30份;颜料10~20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0.1~5份;增塑剂0.1~5份。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所述制造方法,在利用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形成所述底层时采用的油墨可以为UV固化型油墨,其粘度为1.5cps~50cps,并且可以在固化波长300~400nm、固化能量50mj/cm2~500mj/cm2的条件下固化。
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用于底层的UV固化型油墨的组份可以包括有机单体、稀释剂和光引发剂。进一步地,所述用于底层的UV固化型油墨还可以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可以为稳定剂、流平剂、消泡剂、增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并且在100份所述用于底层的UV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有机单体60~80份;稀释剂10~30份;光引发剂0.01~1份;稳定剂0.2~2份;流平剂0.2~2份;消泡剂0.3~2份;增塑剂0.5~3份。在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喷墨印刷方式,并且在100份所述用于底层的UV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有机单体20~40份;稀释剂50~70份;光引发剂0.01~1份;稳定剂0.2~2份;流平剂0.2~2份;消泡剂0.3~2份;增塑剂0.5~3份。
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热固化型油墨中的热固性树脂可以为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可以为乙醇、正丁醇、乙二醇-丁醚、乙酸丁酯、环己酮、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颜料可以为相应颜色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其具体可以根据打印色彩及打印图案的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在打印白色时可以采用钛白粉作为所述颜料,在打印黑色时可以采用碳粉作为所述颜料。
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UV固化型油墨中的有机单体可以为低粘度的有机化合物,从而提供较好的流动性,如可以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稀释剂主要起稀释及交联作用,其不仅可以使所述UV固化型油墨具有便于使用的粘度,而且还能改善所述UV固化型油墨的粘接力、柔韧性、硬度等性能,提高油墨的固化速度,其可以为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乙氧基化新戊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引发剂用于在所述UV固化型油墨吸收紫外光能后,经分解产生自由基或离子,进而引发有机单体聚合交联成网络结构,从而达到粘接作用,其可以为芳香重氮盐、芳香硫鎓盐、芳香碘鎓盐、二茂铁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颜料可以为相应颜色的无机物或有机物。
在本发明具体方案中,所述助剂中的流平剂用于改善所述热固性树脂的流平性能,防止缩孔和针眼等涂层弊病的产生,从而使涂膜平整并提高光泽度,其可以为聚丙烯酸酯、醋酸丁酸纤维、硝化纤维素和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用于防止和消除油墨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气泡,防止涂层产生针眼,其可以为磷酸酯、脂肪酸酯、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用于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提高胶液的柔韧性并松弛内应力,其可以为邻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偏苯三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稳定剂用于减少油墨存放时发生的聚合反应,从而提高油墨的存储稳定性,其可以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一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蒽醌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摸屏,包括上述保护面板和触控感应元件,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元件设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所述装饰层的一侧。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摸屏中,所述触控感应元件为表面设有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导电膜贴合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所述装饰层的一侧。
在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摸屏中,所述触控感应元件为直接沉积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所述装饰层一侧的透明电极层。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电极层的材料为氧化铟锡(ITO)。
本发明所提供的保护面板具有装饰层,其在保护面板上的附着力好,不易脱落,本发明的装饰层具有两种以上颜色,可形成彩色图案、彩色渐变图案、纹理或拉丝纹等多样化的图案,所述保护面板的制作程序方便快捷,制作成本相对低廉。此外,本发明提供的触摸板在保护面板与触控感应元件贴合时不易产生气泡残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面板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面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面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保护面板的一种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保护面板的另一种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触摸屏的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触摸屏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0、保护面板;11、保护面板可视区;12、保护面板装饰区;121、第一显示区;122、第二显示区;123、第三显示区;124、第四显示区;13、基板;14、装饰层;15、遮光层;16、底层;17、基材;18、触控感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保护面板10包括基板13,装饰层14以及遮光层15;其中,所述基板13具有可视区11和装饰区12,所述装饰层14设于所述装饰区12上,所述遮光层15设于所述装饰层14上。所述装饰层14包括第一显示区121(图1黑色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122(图1白色显示区域),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122对应不同颜色,并且共同构成装饰层1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显示区121和第二显示区122分别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菱形图案。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装饰层14可以包括更多的显示区,如第三显示区123、第四显示区124等,并且至少有两个显示区对应两种不同颜色,每一显示区可以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图案,所述图案选自圆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等图案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可视区11设置于基板13中部,通常为一矩形区域;所述装饰区12围绕所述可视区11设置。所述装饰层14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13的一侧并覆盖所述装饰区12,由于装饰层14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因此可方便地使装饰层14具有各种彩色图案,所述装饰层14的厚度可以为5~50um。所述遮光层15可以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将黑色、白色或银灰色等遮光性油墨沉积于装饰层14远离基板13的一侧而形成,其厚度可以为5~50um。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遮光层15自所述装饰层14紧邻所述可视区11的一侧向所述装饰层14的另一侧缩进一段距离(即图2所示的d1,其中d1为0.1~1.0mm),从而使所述遮光层15与所述装饰层14之间形成一个类似于台阶的结构,以便在后续的贴合工艺中更容易将产生的气泡排尽。由于用于喷墨打印形成装饰层14的彩色油墨的遮光效果较差,并且为了保证喷墨打印的效率及成本,遮光层15的厚度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遮光层15能够保证保护面板10的遮蔽效果,并且能够衬托装饰层14,使装饰层14具有更加艳丽的视觉效果。
如图3、图4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护面板1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底层16,其设于所述基板装饰区12上,此时所述装饰层14设于所述底层16上。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所述装饰层14包括第一显示区121(图3黑色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122(图3深灰色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123(图3浅灰色显示区域)和第四显示区124(图3白色显示区域),各显示区121~124分别对应四种不同颜色,共同构成装饰层14;此外,各显示区121~124分别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正方形和/或长方形图案。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基板装饰区12上设定底层缩进区,所述底层缩进区为自所述基板可视区的外侧向所述基板13的外侧延伸不大于0.5mm的距离(即图4所示的d2,其中d2为0~0.5mm))所形成的区域,所述装饰区12上的其它区域形成底层区,并且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底层区上形成底层16,即,所述底层16自所述基板可视区11的外侧向所述基板13的外侧缩进不大于0.5mm的距离,此时,所述装饰层14形成于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16上。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底层16露出装饰层14而影响装饰效果,还可以避免由于光折射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更好地保证可视区11的外观和视觉效果。所述底层16为透明油墨形成的涂层,其厚度可以为1~10um。底层16能够有效地改善所述装饰层14在所述基板13上的附着力问题,从而使所述装饰层14能够持久地附着于所述基板13上。
如图5所示,本发明保护面板的一种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1、提供大片基材17;
具体可以包括:根据喷墨打印设备的打印尺寸和产品的预设尺寸选取相应规格的大片基材17,其能够被切割成N个所述预设尺寸的基板13,采用大片基材17进行喷墨打印能够提高打印效率,此外还能避免在将制作好的大片基材切割成最终产品时造成材料浪费。所述大片基材17的材质可以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厚度可以为0.4mm~0.7mm。
S12、分别提供用于所述底层、所述装饰层和所述遮光层的油墨;
具体地,用于本实施例所述装饰层14的油墨可以为粘度1.5cps~50cps的热固化型油墨,其可在固化温度为50℃~120℃,热固化时间为5min~30min的条件下固化,所述热固化时间与所述热固化温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常热固化温度越高,热固化时间越短。在100份所述用于装饰层的热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热固性树脂10~20份;溶剂40~70份;单色颜料10~30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0.1~5份;增塑剂0.1~5份。
用于本实施例所述装饰层14的油墨除上述热固化型油墨外,还可以采用粘度为1.5cps~50cps的UV固化型油墨,其可在固化波长300~400nm,固化能量50mj/cm2~500mj/cm2的条件下固化。在100份所述用于装饰层的UV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有机单体10~20份;稀释剂40~70份;光引发剂0.1~5份;单色颜料10~30份;稳定剂0.1~2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0.1~5份;增塑剂0.1~5份。
用于本实施例所述遮光层15的油墨可以为粘度1.5cps~50cps的热固化型油墨,其可在热固化温度为50℃~120℃,热固化时间为5min~30min的条件下固化。在100份所述用于遮光层的热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热固性树脂40~70份;溶剂10~30份;颜料10~20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0.1~5份;增塑剂0.1~5份。
用于本实施例所述底层16的油墨可以为UV固化型油墨,其粘度为1.5cps~50cps,并可在固化波长300~400nm,固化能量50mj/cm2~500mj/cm2的条件下固化。采用喷墨印刷方式形成所述底层16时,在100份所述用于底层16的UV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有机单体20~40份;稀释剂50~70份;光引发剂0.01~1份;稳定剂0.2~2份;流平剂0.2~2份;消泡剂0.3~2份;增塑剂0.5~3份。在采用丝网印刷方式形成所述底层16时,在100份所述用于底层的UV固化型油墨中,各组分的重量比分别为:有机单体60~80份;稀释剂10~30份;光引发剂0.01~1份;稳定剂0.2~2份;流平剂0.2~2份;消泡剂0.3~2份;增塑剂0.5~3份;
其中,所述热固性树脂可以为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乙烯基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溶剂可以为乙醇、正丁醇、乙二醇-丁醚、乙酸丁酯、环己酮、缩水甘油醚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颜料为相应颜色的无机物或有机物,本实施例采用C、M、Y、K四种颜色的相应颜料,从而形成相应的四色油墨;所述流平剂为聚丙烯酸酯、醋酸丁酸纤维、硝化纤维素、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消泡剂为磷酸酯、脂肪酸酯、有机硅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塑剂为邻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偏苯三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一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蒽醌中的一种或多种。
S13、对所述大片基材17进行清洗。
S14、根据产品的预设尺寸要求,在大片基材17上分别设定N个基板13的可视区11和装饰区12。
S15、可选地,在所述N个基板13的装饰区12上形成底层16;
具体可以包括: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装饰区12上设定底层缩进区,所述底层缩进区为自所述基板13可视区11的外侧向所述基板13的外侧延伸不大于0.5mm的距离所形成的区域,所述装饰区12上的其它区域形成底层区;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底层区上涂覆上述用于底层的UV固化型油墨,并在固化波长300~400nm、固化能量50mj/cm2~500mj/cm2下进行固化,形成底层16。
S16、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上形成装饰层14或者直接在所述大片基材17的各个基板13对应的装饰区12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装饰层14;
具体可以包括:
S161、根据产品的色彩及图案要求在计算机上预先设置所需的打印颜色;其中,所述打印图案为最终呈现在所述基板装饰区12上的图案,其可以为彩色图案、彩色渐变图案、纹理或拉丝纹效果的图案等;所述打印颜色为C、M、Y、K四色;
S162、将所述大片基材17放置在打印平台对应的位置上;
S163、通过计算机控制,将上述用于装饰层14的热固化型油墨或UV固化型油墨在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16上打印出预设图案(在基板装饰区12上形成底层16时),或者直接在所述大片基材17的装饰区12表面打印出预设图案(不在基板装饰区12上形成底层16时),其中,打印次序根据预设图案进行配置;打印墨点尺寸控制在2~20pL;打印的彩色图案的分辨率为600*720dpi、720*900dpi、720*1200dpi、1200*1440dpi或1800*1800dpi;打印模式为CMYK四色打印;
S164、将打印好的大片基材17在50℃~120℃下加热5min~30min(针对上述热固化油墨)或在固化波长300~400nm、固化能量50mj/cm2~500mj/cm2下(针对上述UV固化油墨)进行固化,形成装饰层14;
除采用CMYK四色打印外,还可以采用CMYKLcLm六色打印,从而使打印图案的颜色更加柔和、自然,上述C、M、Y、K、Lc、Lm分别代表青色、洋红色、黄色、黑色、浅青色、浅洋红色。
S17、在所述装饰层14上形成遮光层15;
具体可以包括:在所述装饰层14上设定遮光层缩进区,所述遮光层缩进区为自对应的装饰层14紧邻所述可视区的一侧向所述装饰层的另一侧延伸0.1~1.0mm的距离所形成的区域,所述装饰层14上的其它区域形成遮光区;在所述遮光区上以喷墨打印方式涂覆上述用于遮光层15的热固化型油墨,并在50℃~120℃下热固化5min~30min形成遮光层15,其用于遮蔽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
S18、将形成遮光层的大片基材17切割成N个预设尺寸的保护面板10;
具体可以包括:切割大片基材17形成N个保护面板10及对切割后的保护面板10进行强化,以消除切割过程中在保护面板10的基板13边缘所产生的微裂纹,提高基板13的强度。所述强化可以为物理强化或化学强化;其中所述物理强化的作业流程为:将切割好的保护面板10的正面和反面贴覆保护膜,再对其侧边进行抛光或研磨,以除去侧边切割时产生的微裂纹,实现物理强化;所述化学强化的作业流程为:将切割好的保护面板10的正面和反面均贴覆耐酸保护膜以确保后续的腐蚀液不流入面板内部,仅留出侧边,将上述贴覆耐酸保护膜的保护面板10放入腐蚀液中将侧边区域腐蚀掉,从而去除了切割时产生的微裂纹,实现化学强化,即制得本发明的保护面板10。
如图6所示,本发明保护面板的另一种制备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21、提供大片基材17;
S22、将大片基材17切割成N个与预设尺寸的保护面板10相对应的基板13;
具体可以包括:切割大片基材形成N个基板13以及对切割后的基板13进行强化,消除基板13边缘在切割过程中所产生的微裂纹,提高基板13的强度。所述强化可以为物理强化或化学强化;所述物理强化的作业流程为:将切割好的基板13的正面和反面贴覆保护膜,再对其侧边进行抛光或研磨,以除去侧边切割时产生的微裂纹,实现物理强化;所述化学强化的作业流程为:将切割好的基板13的正面和反面均贴覆耐酸保护膜以确保后续的腐蚀液不流入面板内部,仅留出侧边,将上述贴覆耐酸保护膜的基板13放入腐蚀液中将侧边区域腐蚀掉,从而去除了切割时产生的微裂纹,实现化学强化。
S23、提供用于所述底层、所述装饰层和所述遮光层的油墨;
此步骤可以参照上述S12。
S24、清洗所述基板13。
S25、根据产品的预设尺寸要求在所述基板13上设定可视区11及装饰区12。
S26、可选地,在所述基板13的装饰区12上形成底层16;
此步骤可以参照上述S15。
S27、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上形成装饰层或者直接在所述基板的装饰区12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装饰层14;
此步骤可以参照上述S16。
S28、在所述装饰层14上形成遮光层15,此步骤可以参照上述S17,即制得本发明的保护面板10。
在本方法中,可以对每个基板13单独进行喷墨打印以制作成本发明的保护面板,也可以通过定位治具将多个基板13拼接定位后实现对多个基板13同时进行喷墨打印。
本发明的触摸屏包括上述保护面板10的任一种实施方式及一触控感应元件18,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元件18设于所述保护面板10具有所述装饰层14的一侧。
在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摸屏中,如图7所示,所述触控感应元件18可以为表面设有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导电膜贴合于所述保护面板10具有所述装饰层14的一侧。在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触摸屏中,如图8所示,所述触控感应元件18为直接沉积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所述装饰层14一侧的透明电极层。在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电极层的材料均为ITO。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可视区和装饰区的基板和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包括两个以上显示区,各显示区分别对应一种颜色,并且至少有两个显示区对应两种不同颜色,每一显示区包括多个间隔分布的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层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于所述装饰层上的遮光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自所述装饰层紧邻所述可视区的一侧向所述装饰层的另一侧缩进0.1~1.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层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装饰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于所述基板和所述装饰层之间的底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自所述基板可视区的外侧向所述基板的外侧缩进不大于0.5mm的距离,从而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底层缩进区,所述装饰层设于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质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保护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基板上设定可视区和装饰区;
通过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基板装饰区的至少部分区域上形成装饰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装饰层上设定遮光层缩进区,所述遮光层缩进区为自所述装饰层紧邻所述可视区的一侧向所述装饰层的另一侧延伸0.1~1.0mm的距离所形成的区域,所述装饰层上的其它区域形成遮光区;
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遮光区上形成遮光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保护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装饰区上设定底层缩进区,所述底层缩进区为自所述基板可视区的外侧向所述基板的外侧延伸不大于0.5mm的距离所形成的区域,所述装饰区上的其它区域形成底层区;
通过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方式在所述底层区上形成底层;
其中所述装饰层形成于所述底层缩进区和所述底层上。
14.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保护面板和触控感应元件,其中所述触控感应元件设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所述装饰层的一侧。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元件为表面设有透明电极层的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导电膜贴合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所述装饰层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感应元件为直接沉积于所述保护面板具有所述装饰层一侧的透明电极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电极层的材料为ITO。
CN201310491796.0A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Pending CN103529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796.0A CN103529989A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91796.0A CN103529989A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9989A true CN103529989A (zh) 2014-01-22

Family

ID=49932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91796.0A Pending CN103529989A (zh) 2013-10-18 2013-10-18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998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7166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CN105525488A (zh) * 2014-09-30 2016-04-27 绥中明晖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玻璃触摸操作面板
CN106033271A (zh) * 2015-03-17 2016-10-19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4315A (zh) * 2016-08-31 2017-01-25 无锡市科虹标牌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按键的制作方法
TWI571784B (zh) * 2015-09-06 2017-02-2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7077254A (zh) * 2015-05-28 2017-08-1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用层间填充材料及层叠体
CN108582976A (zh) * 2018-03-21 2018-09-2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网版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6215A (zh) * 2011-10-14 2013-04-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203025671U (zh) * 2012-12-20 2013-06-26 宸正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317933A (zh) * 2013-06-26 2013-09-25 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屏玻璃装饰方法
CN203658963U (zh) * 2013-10-18 2014-06-18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16215A (zh) * 2011-10-14 2013-04-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203025671U (zh) * 2012-12-20 2013-06-26 宸正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3317933A (zh) * 2013-06-26 2013-09-25 浙江星星瑞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d显示屏玻璃装饰方法
CN203658963U (zh) * 2013-10-18 2014-06-18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5488A (zh) * 2014-09-30 2016-04-27 绥中明晖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洗衣机玻璃触摸操作面板
CN104527166A (zh) * 2014-11-24 2015-04-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作方法
CN106033271B (zh) * 2015-03-17 2019-05-10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3271A (zh) * 2015-03-17 2016-10-19 南昌欧菲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77254B (zh) * 2015-05-28 2020-12-04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用层间填充材料及层叠体
CN107077254A (zh) * 2015-05-28 2017-08-1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触摸面板用层间填充材料及层叠体
US11981835B2 (en) 2015-05-28 2024-05-14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nterlayer filler material for touch panels, and laminate
CN106502438A (zh) * 2015-09-06 2017-03-15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TWI571784B (zh) * 2015-09-06 2017-02-21 宸鴻科技(廈門)有限公司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6502438B (zh) * 2015-09-06 2024-03-29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6354315A (zh) * 2016-08-31 2017-01-25 无锡市科虹标牌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按键的制作方法
CN108582976A (zh) * 2018-03-21 2018-09-2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网版
CN108582976B (zh) * 2018-03-21 2021-04-13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网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9989A (zh)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CN203658963U (zh) 一种保护面板及触摸屏
US10643503B2 (en) Motherboar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over pl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521385B1 (ko) 이중층 터치 스크린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203535602U (zh) 强化玻璃结构及具有强化玻璃结构的触控装置
CN104756052B (zh) 带有装饰材料的基材以及其制造方法、触摸屏以及信息显示装置
KR20130049987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잉크 인쇄 방법
CN103853366B (zh) 应用在触控面板的粘合层及其制备方法
CN204184116U (zh) 装饰面板及触控装置
CN203350833U (zh) 保护面板、触控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08192518B (zh) 一种防窥膜
KR20120139407A (ko) 터치스크린용 데코레이션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터치스크린용 데코레이션 필름
CN100529805C (zh) 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CN203386167U (zh) 触摸显示屏及其滤光片组件
CN204977659U (zh) 一种具有网纹效果的防指纹玻璃盖板
CN103246410B (zh)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CN203386168U (zh) 触摸显示屏及其滤光片组件
CN104238857B (zh) 触控显示屏
CN203909768U (zh) 触控装置及其覆盖模块
CN104571674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45324B (zh) 触摸显示屏及其滤光片组件
CN203179769U (zh) 一种薄膜开关视窗面板
KR101687206B1 (ko) 커버글라스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커버글라스
KR102117639B1 (ko) 표시장치용 윈도우,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3336383B (zh) 偏光-滤光模块及触摸显示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