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5983B - 加热炉 - Google Patents

加热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5983B
CN103525983B CN201310457119.7A CN201310457119A CN103525983B CN 103525983 B CN103525983 B CN 103525983B CN 201310457119 A CN201310457119 A CN 201310457119A CN 103525983 B CN103525983 B CN 1035259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furnace
element heater
heating element
furnac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4571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5983A (zh
Inventor
郑永赛
李冬
窦学刚
董立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4571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59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59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59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5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59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炉,包括:由钢板焊接成的炉壳,炉壳内形成有加热腔,炉壳的前侧设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开口;炉衬;碳化硅层,碳化硅层设在炉壳的内壁与炉衬之间;耐火砖层,耐火砖层铺设在加热腔底部;第一加热元件,第一加热元件设在耐火砖层内;第二加热元件,第二加热元件设在加热腔顶部;炉门,炉门设在开口处以打开和关闭开口;以及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加热炉,通过在炉壳内部铺设碳化硅层和耐火砖层,可以提升加热炉的保温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蓄热,由此,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

Description

加热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炉。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加热炉采用在炉内的上部设置辐射管,在炉内下部设置高电阻合金铁铬铝电阻丝,在炉内设置辅助加热元件的加热方式对放入炉内的加热部件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结合现有的炉体结构在加热过程中具有升温速度较慢,保温效果较差的缺点。并且,加热炉对放入其中的加热部件尺寸要求较高,较大尺寸的部件无法放入到加热炉内。同时,加热炉不能满足如45,7GrSiMnMov,Gr12MnMov,HT300等材料的金属镶块加热之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需要提供一种升温速度快、保温效果好的加热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炉,包括:由钢板焊接成的炉壳,所述炉壳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炉壳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开口;炉衬,所述炉衬设在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碳化硅层,所述碳化硅层设在所述炉壳的内壁与所述炉衬之间;耐火砖层,所述耐火砖层铺设在所述加热腔底部;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在所述耐火砖层内;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在所述加热腔顶部;炉门,所述炉门设在所述开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热炉,通过在炉壳内部铺设碳化硅层和耐火砖层,可以提升加热炉的保温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蓄热,由此,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同时,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可以使加热炉能够满足不同加热部件对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的升温速度淬火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炉门升降装置,所述炉门升降装置与所述炉门和控制器分别连接,以控制所述炉门在打开所述开口的第一位置和关闭所述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设在所述加热腔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为由0Cr21Al6Nb电阻绕制成的螺旋状电阻丝。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阻丝通过刚玉瓷钉与所述炉壳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炉衬由硅酸铝针刺毯构造成。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炉壳的顶板厚度为1-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炉壳的侧板厚度为3-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炉门有厚度为14-18mm的Q235钢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炉壳外表面设有面漆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腔内的所述开口的周边砌筑有重质耐火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保温砖。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器为控制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炉的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加热炉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
100加热炉,10炉壳,11加热腔,12开口,13顶板,14侧板,15重质耐火砖,16保温砖,20炉衬,30碳化硅层,40耐火砖层,50第一加热元件,60第二加热元件,70炉门,80炉门升降装置,90刚玉瓷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根据发明的实施例的加热炉100,包括:炉壳10、炉衬20、碳化硅层30、耐火砖层40、第一加热元件50、第二加热元件60、炉门70、以及控制器(未示出)。
具体而言,炉壳10由钢板焊接而成。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设置炉壳10的大小,使其能够满足对不同规格的加热部件的加热。炉壳10内形成有加热腔11,用来放置被加热的加热部件。炉壳10的前侧设有与加热腔11连通的开口12。炉衬20设在加热腔11的内壁上。碳化硅层30设在炉壳10的内壁与炉衬20之间,由于碳化硅具有绝缘和隔热的特点,碳化硅层30可以起绝缘、隔热保温的作用。耐火砖层40铺设在加热腔11底部,耐火砖层40的耐压强度更高,方便单独设置的取件机构,例如为叉车,进出加热腔11。第一加热元件50可以为多个,设在耐火砖层40内,以使加热部件均匀受热,同时,将第一加热元件50设在耐火砖层40内,可以避免工件氧化皮直接掉落在第一加热元件50上,防止第一加热元件50意外短路。第二加热元件60可以为多个,设在加热腔11顶部,与第一加热元件50配合使用,可以使加热腔11能够迅速升温。炉门70可以设在开口12处,以打开和关闭开口12。控制器与第一加热元件50和第二加热元件60连接,以控制第一加热元件50和第二加热元件60的接通和断开。同时,控制器也可以选择性控制部分第一加热元件50和部分第二加热元件60的接通与断开,或者通过控制第一加热元件50和第二加热元件60功率的大小,满足加热炉100对不同的加热部件对不同温度、不同的升温速度的要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加热炉100,通过在炉壳10内部铺设碳化硅层30和耐火砖层40,可以提升加热炉100的保温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蓄热,由此,可以缩短加热时间,达到节约电能的效果。同时,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加热元件50和第二加热元件60,可以使加热炉100能够满足不同加热部件对不同温度以及不同的升温速度淬火的要求。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炉100进一步包括炉门升降装置80,炉门升降装置80与炉门70和控制器分别连接,以控制炉门70在打开开口12的第一位置和关闭开口12的第二位置之间转换。可以理解的是,当需要向加热腔11内放置加热部件或从加热腔11取出已加热部件时,控制器将控制炉门升降装置80将炉门70置于打开开口12的第一位置处;当需要对加热腔11加热时,控制器将控制炉门升降装置80将炉门70置于关闭开口12的第二位置处。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炉100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未示出),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并设在加热腔11内,以对加热腔11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温度传感器将其检测到的加热腔11内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其所收到的温度信息对第一加热元件50和第二家热元件60的接通或断开进行控制。由此,可以实现加热腔11内的加热温度、升温速度以及保温时间的自动控制。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加热元件50和第二加热元件60可以为由0Cr21Al6Nb电阻绕制成的螺旋状电阻丝。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第一加热元件50和第二加热元件60通过刚玉瓷钉90与炉壳10相连。部分刚玉瓷钉90设置在炉壳10底部,以便于与第一加热元件50连接。另一部分刚玉瓷钉90可以设置在侧板14的上部,以便于将第二加热元件60悬挂在加热腔11顶部,可以理解的是,悬挂第二加热元件60的刚玉瓷钉的位置并不限于此,刚玉瓷钉90可以设置在顶板13上。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炉衬20可以由硅酸铝针刺毯构造成。硅酸铝针刺毯材质的炉衬20可以减少炉衬20的蓄热,有利于加热腔11的快速升温。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炉壳10的顶板13厚度为1-3mm。炉壳10的顶板13可以通过螺栓紧固在炉衬20上,以便于炉壳10的安装与拆卸。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炉壳10的侧板14厚度为3-5mm。炉壳10的侧板14可以与顶板13通过焊接连接,以使炉壳10的侧板14与顶板13连接的更加牢固。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炉门70有厚度为14-18mm的Q235钢板。需要说明的是,炉门70与开口12临近的一侧设有一层硅酸铝针刺毯,以使炉门70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同时,为防止炉门70不发生热变形,炉门70上远离开口12的一侧的Q235钢板裸露在炉门10外侧。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炉壳10外表面设有面漆层。例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防止炉壳10表面生锈或被腐蚀,可以先对炉壳10外表面进行防锈处理,然后再对炉壳10外表面喷射两层面漆层,最后再对炉壳10外表面喷射一层高温银粉。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腔11内的开口12的周边砌筑有重质耐火砖15。由此,在炉门70处于关闭开口12的第二位置时,以便于炉门升降装置80将炉门70垂直压制在开口12处。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热腔11底部设有保温砖16,以使加热炉100具有均匀恒定的保温效果。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为控制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2)

1.一种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由钢板焊接成的炉壳,所述炉壳内形成有加热腔,所述炉壳的前侧设有与所述加热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加热腔底部设有保温砖;
炉衬,所述炉衬设在所述加热腔的内壁上;
碳化硅层,所述碳化硅层设在所述炉壳的内壁与所述炉衬之间;
耐火砖层,所述耐火砖层铺设在所述加热腔底部,所述耐火砖层上设有敞开口朝向加热腔内部的安装槽,所述保温砖设在所述安装槽上以封闭所述安装槽的敞开口;
第一加热元件,所述第一加热元件设在所述耐火砖层的所述安装槽内;
第二加热元件,所述第二加热元件设在所述加热腔顶部;
炉门,所述炉门设在所述开口处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以及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第二加热元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炉门升降装置,所述炉门升降装置与所述炉门和控制器分别连接,以控制所述炉门在打开所述开口的第一位置和关闭所述开口的第二位置之间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设在所述加热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元件和所述第二加热元件为由0Cr21Al6Nb电阻绕制成的螺旋状电阻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丝通过刚玉瓷钉与所述炉壳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衬由硅酸铝针刺毯构造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的顶板厚度为1-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的侧板厚度为3-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有厚度为14-18mm的Q235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外表面设有面漆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内的所述开口的周边砌筑有重质耐火砖。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控制柜。
CN201310457119.7A 2013-09-29 2013-09-29 加热炉 Active CN1035259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7119.7A CN103525983B (zh) 2013-09-29 2013-09-29 加热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457119.7A CN103525983B (zh) 2013-09-29 2013-09-29 加热炉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5983A CN103525983A (zh) 2014-01-22
CN103525983B true CN103525983B (zh) 2016-08-17

Family

ID=49928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457119.7A Active CN103525983B (zh) 2013-09-29 2013-09-29 加热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59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66282B (zh) * 2018-06-29 2020-01-10 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CN111560504A (zh) * 2020-04-24 2020-08-21 丹阳市恒泰电炉有限公司 一种箱式淬火炉专用淬火系统
CN113976874A (zh) * 2021-07-12 2022-01-28 邯郸市碳德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电加热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烘烤器
CN113843330B (zh) * 2021-11-30 2022-02-15 济南奥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冲压钢板发射率标定实验平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747U (zh) * 1990-05-30 1991-10-16 湖北省仙桃市郭河轴承厂 热处理电炉
CN201680719U (zh) * 2010-04-21 2010-12-22 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 无坩埚底热式加热、保温电炉
CN102586553A (zh) * 2012-03-15 2012-07-18 重庆飞达电炉有限公司 高精度钛合金电阻加热炉
CN203216247U (zh) * 2013-01-21 2013-09-25 洛阳华旭利尔电炉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纤维马弗炉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6747U (zh) * 1990-05-30 1991-10-16 湖北省仙桃市郭河轴承厂 热处理电炉
CN201680719U (zh) * 2010-04-21 2010-12-22 山东滨州渤海活塞股份有限公司 无坩埚底热式加热、保温电炉
CN102586553A (zh) * 2012-03-15 2012-07-18 重庆飞达电炉有限公司 高精度钛合金电阻加热炉
CN203216247U (zh) * 2013-01-21 2013-09-25 洛阳华旭利尔电炉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全纤维马弗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5983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5983B (zh) 加热炉
EP3159077B1 (en) Metal transfer device
EP2818816B9 (en) Multilayer cooling panel and electric arc furnace
CN102703656A (zh) 电阻坑式退火炉
CN201390766Y (zh) 一种特大型链轮门门叶及整体门槽退火热处理装置
CN202267361U (zh) 板式组合高温实验电炉炉膛
CN204718378U (zh) 一种无芯感应炉
WO2015170549A1 (ja) 取鍋加熱装置
CN215713205U (zh) 燃气炉及燃气炉系统
CN103836922B (zh) 台车式电阻炉
JP3192138U (ja) 非鉄金属の溶解保持炉
CN105972999A (zh) 一种铝液保温热反射炉
CN211177945U (zh) 一种用于烧成炉的耐高温炉衬
CN102990049B (zh) 真空抬包
CN113862451A (zh) 燃气炉及燃气炉的使用方法
CN204678877U (zh) 箱式电阻炉
CN202501753U (zh) 一种五面加热的箱式电炉
CN107449278B (zh) 一种坩埚式铝合金熔化炉
KR20160015545A (ko) 보일러 내화재의 건조방법 및 건조장치
CN109983291A (zh) 用于熔炉的壁系统、包括这种壁系统的熔炉以及用于设置这种壁系统的方法
CN219315017U (zh) 高温电阻热处理炉
CN203144447U (zh) 一种多段式加热炉
CN102288036A (zh) 微波窑炉及炉衬
CN202973875U (zh) 适合于连铸连轧工艺的矩形铝液保温炉
JP6054162B2 (ja) 取鍋予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