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6282B -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6282B
CN108866282B CN201810701185.7A CN201810701185A CN108866282B CN 108866282 B CN108866282 B CN 108866282B CN 201810701185 A CN201810701185 A CN 201810701185A CN 108866282 B CN108866282 B CN 1088662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controlling
heat treatment
treatment furnace
f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11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6282A (zh
Inventor
葛炳灶
朱洪斌
陈国华
田锋
关兴元
姚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Fuyuan Modern Flying Wheel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JINFEI KAIDA WHEEL HUB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Fuyuan Modern Flying Wheel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JINFEI KAIDA WHEEL HUB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Fuyuan Modern Flying Wheel Manufacturing Co Ltd, ZHEJIANG JINFEI KAIDA WHEEL HUB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Fuyuan Modern Flying Wheel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11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62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6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62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62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62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18Hardening; Quenching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temp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1/00Process control or regulation for heat treat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和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热处理炉包括内腔和第一炉门,内腔设置有多个进料区域和进料口,第一炉门设置于进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进料口,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Description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热处理炉内设置有三层传送装置,送料架也为三层结构,在进料时,先将工件放置在送料上,再将热处理炉门整体开启,然后工件由送料架传送至炉内的传送装置上,由于在进料的过程中,需要将炉门整体开启,造成热处理炉内热量的散失,从而增加了热处理炉重新加热的时间,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造成了能耗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热处理炉包括内腔和第一炉门,内腔设置有多个进料区域和进料口,第一炉门设置于进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进料口,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首先,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并设置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同时,设置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然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即表明待进料区域的位置靠近进料口底部,因此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当第一炉门在第一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进料区内的工件通过进料口进入到热处理炉内,还可使第一炉门对部分进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当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时,即表明待进料区域的位置靠近进料口顶部,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当第一炉门在第二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进料区内的工件通过进料口进入到热处理炉内,还可使第一炉门对部分进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再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以进行热处理。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减少热处理炉内热量的散失,减小待进料区域内的温度变化量,使热处理炉内不会产生温度突变,进而使热处理炉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处理炉还包括出料口和第二炉门,第二炉门设置于出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料口,内腔还包括多个出料区域,在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之后,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并设置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同时,设置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然后,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即表明待出料区域的位置靠近出料口底部,因此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当第二炉门在第三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出料区域内的工件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待淬火架上,还可使第二炉门对部分出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当第三距离小于第四距离时,即表明待出料区域的位置靠近出料口顶部,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当第二炉门在第四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出料区域内的工件通过出料口送入到待淬火架上,还可使第二炉门对部分出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以完成工件的淬火工序。采用上述控制方法,不减少热处理炉内热量的散失,减小待出料区域内的温度变化量,使热处理炉内不会产生温度突变,进而使热处理炉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同时,当内腔内多个出料区域内都有工件时,多个出料区域内的工件分批进入待淬火架上,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在其中一个出料区域内的工件进行出料时,可保证其余出料区域内的工件的温度,从而防止其余出料区域内的工件的表面或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发生变化,进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出料部,出料部设置于待出料区域内,在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与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之间,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将工件由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且控制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待出料区域上的工件数量;当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控制第二炉门打开,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以将工件从待出料区域传送至待淬火架;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第一转速小于第三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控制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实现将工件由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同时,控制在待出料区域内的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由于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因此工件逐渐在待出料区域上聚集;其次,通过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待出料区域上所聚集的工件数量,当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控制第二炉门打开,并控制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由于第一转速小于第三转速,因此,聚集在出料区域上的工件将整体按批次的进入到待淬火架上,提高了工件进入到待淬火架上的速度,减少了第二炉门开启的时间,不仅提高了热处理炉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因第二炉门开启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热处理炉内热量的大量散失,降低了热处理炉二次加热的时间与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之后,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控制淬火升降机靠近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淬火升降机;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控制排气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控制淬火升降机进入冷却液中,以对工件进行淬火。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控制淬火升降机靠近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淬火升降机,同时将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以使工件处于淬火池上方;然后,通过控制排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以实现防止雾气对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的上电器元件的干扰,不仅可保证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的正常使用,从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还延长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的使用年限,降低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的使用成本;再后,通过控制淬火升降机进入冷却液中,以实现对工件进行淬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之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计时装置计算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判断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当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当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工件的数量;当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当内腔中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再次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当内腔中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且使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控制传送装置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计时装置计算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并判断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当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以实现热处理炉的正常工作;当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便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工件的数量;当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内腔的加热,以使内腔的温度逐渐下降,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当内腔中的温度下降至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再次对内腔加热,以使内腔的温度逐渐上升,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当内腔中的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内腔加热,并使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再后,控制传送装置运行,并使其运行的时长为第二预设时长,以实现传送装置空转运行,从而实现对传送装置的校直;如此运行,不仅降低传送装置产生的噪音,还可以使传送装置运行的更加平稳,并防止传送装置发生卡死现象,进而延长热处理炉的使用年限,提高热处理炉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滚筒,在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之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滚筒转动圈数;当滚筒转动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滚筒的转动圈数,并在滚筒的转动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以实现第二批工件进入热处理炉时与第一批工件有一定距离,以避免两批工件发生碰撞,从而提高了热处理炉对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热处理炉包括内腔和第一炉门,内腔设置有多个进料区域和进料口,第一炉门设置于进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进料口,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确定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一控制单元、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三控制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本发明所提供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首先,通过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并确定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同时,确定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然后,通过第一判断单元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即表明待进料区域的位置靠近进料口底部,因此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当第一炉门在第一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进料区内的工件通过进料口进入到热处理炉内,还可使第一炉门对部分进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当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时,即表明待进料区域的位置靠近进料口顶部,因此通过第一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当第一炉门在第二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进料区内的工件通过进料口进入到热处理炉内,还可使第一炉门对部分进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后,通过第二控制单元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再后,通过第三控制单元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以进行热处理。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减少热处理炉内热量的散失,减小待进料区域内的温度变化量,使热处理炉内不会产生温度突变,进而使热处理炉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处理炉还包括出料口和第二炉门,第二炉门设置于出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料口,内腔还包括多个出料区域,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第二确定单元、第二判断单元、第四控制单元和第五控制单元;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第四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第五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第二确定单元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并设置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同时,设置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然后,通过第二判读单元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即表明待出料区域的位置靠近出料口底部,因此通过第四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当第二炉门在第二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出料区域内的工件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待淬火架上,还可使第二炉门对部分出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当第三距离小于第四距离时,即表明待出料区域的位置靠近出料口顶部,因此通过第四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当第二炉门在第四预设位置时,即能满足在待出料区域内的工件通过出料口进入到待淬火架上,还可使第二炉门对部分出料口进行封闭,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后,通过第五控制单元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以完成工件的淬火工序。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减少热处理炉内热量的散失,减小待进料区域内的温度变化量,使热处理炉内不会产生温度突变,进而使热处理炉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同时,当内腔内多个出料区域内都有工件时,多个出料区域内的工件分批进入待淬火架上,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在其中一个出料区域内的工件进行出料时,可保证其余出料区域内的工件的温度,从而防止其余出料区域内的工件的表面或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发生变化,进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出料部,出料部设置于待出料区域内,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第六控制单元、第一检测单元和第七控制单元;第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将工件由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且控制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待出料区域上的工件数量;第七控制单元,用于当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控制第二炉门打开,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以将工件从待出料区域传送至待淬火架上;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第一转速小于第三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第六控制单元控制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实现将工件由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同时,控制在待出料区域内的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由于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因此工件逐渐在待出料区域上聚集;其次,通过第一检测单元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待出料区域上所聚集的工件数量,当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通过第七控制单元控制第二炉门打开,并控制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由于第一转速小于第三转速,因此,聚集在出料区域上的工件将整体按批次的进入到待淬火架上,提高了工件进入到待淬火架上的速度,减少了第二炉门开启的时间,不仅提高了热处理炉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因第二炉门开启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热处理炉内热量的大量散失,降低了热处理炉二次加热的时间与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八控制单元和、第九控制单元和第十控制单元;第八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淬火升降机靠近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淬火升降机,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第九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排气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第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淬火升降机进入冷却液中,以对工件进行淬火。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第八控制单元制淬火升降机靠近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淬火升降机,同时将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以使工件处于淬火池上方;然后,通过第九控制单元控制排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以实现防止雾气对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上电器元件的干扰,不仅可保证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的正常使用,从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还延长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的使用年限,降低热处理炉及淬火升降机的使用成本;再后,通过第十控制单元控制淬火升降机进入冷却液中,以实现对工件进行淬火。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计时单元、第二判断单元、第一确定单元、第二检测单元、第一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第三加热单元和第十一控制单元;计时单元,用于控制计时装置计算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工件的数量;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当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当内腔中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再次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第三加热单元,用于当内腔中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且使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第十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装置运行第二预设时长。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计时单元控制计时装置计算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并通过第二判断单元判断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当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通过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以实现热处理炉的正常工作;当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便通过第二检测单元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工件的数量;当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通过第一加热单元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内腔的加热,以使内腔的温度逐渐下降,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当内腔中的温度下降至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二加热单元控制加热装置再次对内腔加热,以使内腔的温度逐渐上升,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当内腔中的温度上升至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通过第三加热单元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对内腔加热,并使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再后,通过第十一控制单元控制传送装置运行,并使其运行的时长为第二预设时长,以实现传送装置空转运行,从而实现对传送装置的校直;如此运行,不仅降低传送装置产生的噪音,还可以使传送装置运行的更加平稳,并防止传送装置发生卡死现象,进而延长热处理炉的使用年限,提高热处理炉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滚筒,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计数单元和第一确定单元;计数单元,用于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滚筒转动的圈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计数单元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滚筒转动的圈数,并在当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通过第一确定单元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以实现第二批工件进入热处理炉时与第一批工件有一定距离,以避免两批工件发生碰撞,从而提高了热处理炉对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和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热处理炉包括内腔和第一炉门,内腔设置有多个进料区域和进料口,第一炉门设置于进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进料口,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02,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步骤104,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步骤106,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步骤108,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步骤110,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步骤112,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控制方法,不仅减少因热处理炉内热量过多散失,而导致热处理炉重新加热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热处理的炉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热处理炉的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内腔设置有四个进料区域,由内腔的顶部至底部分别为第一进料区域、第二进料区域、第三进料区域和第四进料区域,同时,每个进料区域都配置有传送装置,分别为第一传送装置、第二传送装置、第三传送装置和第四传送装置。当确定第一进料区域为待进料区域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进料口中部或第一进料区域处,使第一进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一进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进入热处理炉内,并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第一传送装置上,以使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内;当确定第二进料区域为待进料区域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进料口中部或第二进料区域处,使第二进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二进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进入热处理炉内,并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第二传送装置上,以使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内;当确定第三进料区域为待进料区域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进料口中部或第三进料区域处,使第三进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三进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进入热处理炉内,并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第三传送装置上,以使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内;当确定第四进料区域为待进料区域时,故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进料口中部或第四进料区域处,使第四进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四进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进入热处理炉内,实现第一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第四传送装置上,以使工件进入热处理炉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热处理炉还包括出料口和第二炉门,第二炉门设置于出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料口,内腔还包括多个出料区域,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202,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步骤204,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步骤206,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步骤208,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步骤210,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步骤212,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步骤214,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步骤216,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步骤218,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步骤220,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步骤222,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在该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控制方法,不仅减少因热处理炉内热量过多散失,而导致热处理炉重新加热所需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热处理炉的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热处理炉的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当内腔内多个出料区域内都有工件时,多个出料区域内的工件分批进入待淬火架上,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在其中一个出料区域内的工件进行出料时,可保证其余出料区域内的工件的温度,从而防止其余出料区域内的工件的表面或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组织发生变化,进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具体地,内腔设置有四个出料区域,由内腔的顶部至底部分别为第一出料区域、第二出料区域、第三出料区域和第四出料区域,同时,每个出料区域都配置有传送装置,分别为第五传送装置,第六传送装置,第七传送装置和第八传送装置。当确定第一出料区域为待出料区域时,故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出料口中部或第一出料区域处,使第一出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一出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被送入至待淬火架上,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第五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以完成淬火工序;当确定第二出料区域为待出料区域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出料口中部或第二出料区域处,使第二出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二出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被送入至待淬火架上,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第六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以完成淬火工序;当确定第三出料区域为待出料区域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出料口中部或第三出料区域处,使第三出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三出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被送入至待淬火架上,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第七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以完成淬火工序;当确定第四出料区域为待出料区域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出料口中部或第四出料区域处,使第四出料区域露出,以满足在第四出料区域内的工件可被送入至待淬火架上,实现第二炉门不完全开启,以减少热处理炉内的热量散失,再控制第八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以完成淬火工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出料部,出料部设置于待出料区域内,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302,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步骤304,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步骤306,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步骤308,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步骤310,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步骤312,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步骤314,控制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将工件由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且控制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步骤316,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待出料区域上的工件数量;步骤318,当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控制第二炉门打开,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以将工件从待出料区域传送至待淬火架;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第一转速小于第三转速;步骤320,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步骤322,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步骤324,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步骤326,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步骤328,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在该实施例中,聚集在出料区域上的工件将整体按批次的进入到待淬火架上,提高了工件进入到待淬火架上的速度,减少了第二炉门开启的时间,不仅提高了热处理炉的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因第二炉门开启时间过长而导致的热处理炉内热量的大量散失,降低了热处理炉二次加热的时间与能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地,第一数量检测装置为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包括红外线发送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将红外线发送装置和红外线接收装置设置在待出料区域内,并使红外线接收装置接收红外线发送装置所发出的红外线,当工件在待出料区域内聚集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工件将阻隔红外线发送装置所发送的红外线,故红外线接收装置无法接收到红外线,此时触发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实现聚集在出料区域上的工件将整体按批次的进入到待淬火架上。
具体地,第一数量检测装置为摄像头;将摄像头设置在待出料区域内,并使摄像头对待出料区域实时拍摄,当工件在待出料区域内聚集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将布满工件,此时触发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实现聚集在出料区域上的工件将整体按批次的进入到待淬火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402,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步骤404,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步骤406,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步骤408,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步骤410,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步骤412,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步骤414,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步骤416,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步骤418,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步骤420,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步骤422,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步骤424,控制淬火升降机靠近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淬火升降机;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步骤426,控制排气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步骤428,控制待淬火架进入冷却液中,以对工件进行淬火。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排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以实现防止雾气对热处理炉上电器元件的干扰,不仅可保证热处理炉的正常使用,从而提高工件热处理的质量,还延长热处理炉的使用年限,降低热处理炉的使用成本;再后,通过控制待淬火架进入冷却液中,以实现对工件进行淬火。
具体地,冷却液为水,盐水,油等液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502,控制计时装置计算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步骤504,判断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步骤506,当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步骤508,当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工件的数量;步骤510,当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步骤512,当内腔中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再次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步骤514,当内腔中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且使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步骤516,控制传送装置运行第二预设时长,传送装置运行第二预设时长后执行步骤506;步骤518,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步骤520,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步骤522,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步骤524,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步骤526,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在该实施例中,当校直完成后时间归零,从新开始计时,当再次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再次进行校直,以形成循环,从而实现对传送装置的定期校直。如此运行,不仅降低传送装置产生的噪音,还可以使传送装置运行的更加平稳,并防止传送装置发生卡死现象,进而延长热处理炉的使用年限,提高热处理炉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第一预设温度为10℃至30℃,优选地,第一预设温度为20℃,当室温高于20℃时,则第一预设温度为室温。
具体地,第二预设温度为500℃至600℃,优选地,第二预设温度为535℃或540℃。
具体地,第二预设时长为30分钟至60分钟。
具体地,计时装置为时间继电器,单片机中的时间控制单元等。
具体地,第二数量检测装置也为红外线传感器和摄像头。
具体地,传送装置为由多个棍子、链轮、链条和电机等部件组成的装置;其中,将每个棍子上安装链轮,并通过链条将多个棍子连接,将电机与链条连接,并使电机通过链条带动棍子转动,从而传送棍子上的工件。
具体地,传送装置为由多个棍子、齿轮、电机等部件组成的装置;其中,将齿轮安装在每个棍子上,并使每个棍子通过齿轮啮合连接,同时将其中一个齿轮与电机连接,以使电机通过齿轮带动多个棍子转动,从而传送棍子上的工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6所示,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滚筒,在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之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602,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滚筒转动圈数;步骤604,当滚筒转动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步骤606,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步骤608,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步骤610,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步骤612,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步骤614,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滚筒的转动圈数,并在滚筒的转动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以实现第二批工件进入热处理炉时与第一批工件有一定距离,以避免两批工件发生碰撞,从而提高了热处理炉对工件热处理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70,热处理炉包括内腔和第一炉门,内腔设置有多个进料区域和进料口,第一炉门设置于进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进料口,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7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702、第一判断单元704、第一控制单元706、第二控制单元708和第三控制单元710;第一确定单元702,用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判断单元704,用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第一控制单元706,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控制单元706,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708,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第三控制单元710,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8所示,热处理炉还包括出料口和第二炉门,第二炉门设置于出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出料口,内腔还包括多个出料区域,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8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802、第一判断单元804、第一控制单元806、第二控制单元808,第三控制单元810,第二确定单元812、第二判断单元814、第四控制单元816和第五控制单元818;第一确定单元802,用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判断单元804,用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第一控制单元806,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控制单元806,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808,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第三控制单元810,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第二确定单元812,用于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二判断单元814,用于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第四控制单元816,用于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第四控制单元816,还用于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第五控制单元818,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9所示,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出料部,出料部设置于待出料区域内,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9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902、第一判断单元904、第一控制单元906、第二控制单元908、第三控制单元910、第六控制单元912、第一检测单元914、第七控制单元916、第二确定单元918、第二判断单元920、第四控制单元922和第五控制单元924,;第一确定单元902,用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判断单元904,用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第一控制单元906,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控制单元906,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908,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第三控制单元910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第六控制单元912,用于控制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将工件由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且控制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第一检测单元914,用于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待出料区域上的工件数量;第七控制单元916,用于当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控制第二炉门打开,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以将工件从待出料区域传送至待淬火架上;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第一转速小于第三转速;第二确定单元918,用于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二判断单元920,用于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第四控制单元922,用于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第四控制单元922,还用于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第五控制单元924,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0所示,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第一确定单元1002、第一判断单元1004、第一控制单元1006、第二控制单元1008、第三控制单元1010、第二确定单元1012、第二判断单元1014、第四控制单元1016、第五控制单元1018、第八控制单元1020、第九控制单元1022和第十控制单元1024;第一确定单元1002,用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判断单元1004,用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第一控制单元1006,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控制单元1006,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1008,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第三控制单元1010,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所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第二确定单元1012,用于确定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第二判断单元1014,用于判断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第四控制单元1016,用于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第四控制单元1016,还用于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第五控制单元1018,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第八控制单元1020,用于控制淬火升降机靠近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淬火升降机,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第九控制单元1022,用于控制排气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第十控制单元1024,用于控制淬火升降机进入冷却液中,以对工件进行淬火。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1所示,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110包括:计时单元1102、第二判断单元1104、第一确定单元1106、第二检测单元1108、第一加热单元1110、第二加热单元1112、第三加热单元1114、第十一控制单元1116、第一判断单元1118、第一控制单元1120、第二控制单元1122和第三控制单元1124;计时单元1102,用于控制计时装置计算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第二判断单元1104,用于判断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第一确定单元1106,还用于当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二检测单元1108,用于当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工件的数量;第一加热单元1110,用于当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第二加热单元1112,用于当内腔中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再次加热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内腔中的温度;第三加热单元1114,用于当内腔中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内腔,且使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第十一控制单元1116,用于控制传送装置运行第二预设时长;第一判断单元1118,用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第一控制单元1120,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控制单元1120,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1122,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第三控制单元1124,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2所示,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滚筒,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120还包括:计数单元1202、第一确定单元1204、第一判断单元1206、第一控制单元1208、第二控制单元1210和第三控制单元1212;计数单元1202,用于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滚筒转动的圈数;第一确定单元1204,还用于当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第一判断单元1206,用于判断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第一控制单元1208,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第一控制单元1208,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第二控制单元1210,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第三控制单元1212,用于控制传送装置将工件从待进料区域输送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包括内腔和第一炉门,所述内腔设置有多个进料区域和进料口,所述第一炉门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料口,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所述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
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所述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
控制所述传送装置将工件从所述待进料区域输送到所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还包括出料口和第二炉门,所述第二炉门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所述内腔还包括多个出料区域,在所述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所述待进料区域之后,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所述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
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
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
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
控制所述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出料部,所述出料部设置于所述待出料区域内,在所述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所述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与所述确定所述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之间,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将工件由所述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且控制所述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
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待出料区域上的工件数量;
当所述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控制所述第二炉门打开,所述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以将工件从所述待出料区域传送至所述待淬火架;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所述第三转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之后,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控制淬火升降机靠近所述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淬火升降机;所述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
控制排气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
控制所述淬火升降机进入冷却液中,以对所述工件进行淬火。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之前,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计时装置计算所述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
判断所述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当所述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
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腔中工件的数量;
当所述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腔中的温度;
当所述内腔中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再次加热所述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腔中的温度;
当所述内腔中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内腔,且使所述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
控制传送装置运行第二预设时长,以实现传送装置空转运行,从而实现对传送装置的校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滚筒,在所述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之前,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所述滚筒转动圈数;
当所述滚筒转动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
7.一种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包括内腔和第一炉门,所述内腔设置有多个进料区域和进料口,所述第一炉门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进料口,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其中,所述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待进料区域与进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二距离;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距离是否大于第二距离;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当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一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一预设位置;
第一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一炉门向下滑动至第二预设位置;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进料装置将工件送入所述待进料区域的传送装置上;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传送装置将工件从所述待进料区域输送到所述进料口内的炉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还包括出料口和第二炉门,所述第二炉门设置于所述出料口处,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料口,所述内腔还包括多个出料区域,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多个出料区域中的待出料区域,其中,所述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顶部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待出料区域与出料口底部的距离为第四距离;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三距离是否大于第四距离;
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当第三距离大于第四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二炉门向上滑动至第三预设位置;
第四控制单元,还用于当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第四距离时,控制所述第二炉门向下滑动至第四预设位置;
第五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传送装置将工件送入待淬火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部和出料部,所述出料部设置于所述待出料区域内,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
第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传送部以第一转速转动,以将工件由所述待进料区域传送至待出料区域,且控制所述出料部以第二转速转动或停止;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数量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待出料区域上的工件数量;
第七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数量达到第一预设数量时,控制所述第二炉门打开,所述出料部以第三转速转动,以将工件从所述待出料区域传送至所述待淬火架上;
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所述第一转速小于所述第三转速。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八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淬火升降机靠近所述待淬火架后,将工件输送至所述淬火升降机,所述淬火升降机移到至淬火池上方;
第九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排气风扇开启,以排出淬火过程中所产生的雾气;
第十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淬火升降机进入冷却液中,以对所述工件进行淬火。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包括:
计时单元,用于控制计时装置计算所述热处理炉的运行时长;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运行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运行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所述运行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第二数量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腔中工件的数量;
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当所述内腔中工件的数量为零时,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腔中的温度;
第二加热单元,用于当所述内腔中的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再次加热所述内腔,并控制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所述内腔中的温度;
第三加热单元,用于当所述内腔中的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所述内腔,且使所述内腔中的温度维持在第二预设温度;
第十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传送装置运行第二预设时长,以实现传送装置空转运行,从而实现对传送装置的校直。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多个平行排列的滚筒,所述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计数单元,用于控制圈数计数装置计算所述滚筒转动的圈数;
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当所述圈数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圈数后,确定所述多个进料区域中的待进料区域。
CN201810701185.7A 2018-06-29 2018-06-29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Active CN1088662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1185.7A CN108866282B (zh) 2018-06-29 2018-06-29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1185.7A CN108866282B (zh) 2018-06-29 2018-06-29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6282A CN108866282A (zh) 2018-11-23
CN108866282B true CN108866282B (zh) 2020-01-10

Family

ID=64297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1185.7A Active CN108866282B (zh) 2018-06-29 2018-06-29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628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1635U (zh) * 2010-03-02 2011-02-02 李晓明 热水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CN103525983A (zh) * 2013-09-29 2014-01-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炉
CN103925796A (zh) * 2014-04-28 2014-07-16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炉炉门的开关控制方法
CN104567418A (zh) * 2014-12-17 2015-04-29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出料炉门的节能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31635U (zh) * 2010-03-02 2011-02-02 李晓明 热水锅炉自动控制系统
CN103525983A (zh) * 2013-09-29 2014-01-22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加热炉
CN103925796A (zh) * 2014-04-28 2014-07-16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氧化炉炉门的开关控制方法
CN104567418A (zh) * 2014-12-17 2015-04-29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蓄热式加热炉出料炉门的节能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6282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4519U (zh) 一种自动化隧道炉
CN109186233A (zh) 一种线路板用立式烘箱及其烘干方法
CN105834268A (zh) 铝合金板材热冲压成型生产线
CN208983810U (zh) 一种线路板用立式烘箱
CN106507528B (zh) 自动微波隧道线
CN205933934U (zh) 一种钢球淬火生产线
CN108866282B (zh) 热处理炉的控制方法及热处理炉的控制系统
CN109160277A (zh) 一种建筑设计用石膏烘干装置
CN108707737A (zh) 一种自动固溶生产线及固溶处理方法
CN104738208B (zh) 喷涂式豆棒卷制机
CN110926188A (zh) 一种用于中药材的均匀烘干装置
CN104359309B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预热炉
CN215757507U (zh) 密封箱式热处理多用炉自动生产线装置
CN214390945U (zh) 可发性树脂原料模型及模型挂涂料后的烘干设备
CN208776783U (zh) 一种自动固溶生产线
CN201732426U (zh) 一种用于食品自动加工售卖机的微波加热装置
CN209371731U (zh) 一种隧道式烘干设备
CN211060636U (zh) 一种节能隧道炉
CN110923419A (zh) 一种适用于非晶纳米钢热处理的高效退火系统
CN208667781U (zh) 一种外球笼高温快速正火装置
CN206891094U (zh) 浸粉涂装线的高温烘干炉
CN219010494U (zh) 一种用于芯片表面的电镀退火设备
CN215975906U (zh) 一种直接加热型金属表面热处理装置
CN111707082A (zh) 烘干装置和烘干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4214246U (zh) 一种全自动真空预热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