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22529B -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22529B
CN103522529B CN201310535538.8A CN201310535538A CN103522529B CN 103522529 B CN103522529 B CN 103522529B CN 201310535538 A CN201310535538 A CN 201310535538A CN 103522529 B CN103522529 B CN 103522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w cores
blow
cores
cooling device
airflow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553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22529A (zh
Inventor
谢国基
姜晓平
董书生
胡青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XL Precis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5355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22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22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2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22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22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包括外套和吹芯,所述吹芯包括吹芯座、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所述吹芯座、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的端部依次相连,在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内设置有多组气流孔,对较厚的瓶口进行二次冷却。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根据不同部位冷却所需的气体量,对瓶坯不同的厚度的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冷却,达到了冷却气体利用率高、冷却效率高、瓶坯冷却均匀、瓶坯变形小、瓶坯合格率高等有益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瓶坯模具设计中,瓶坯冷却装置的设计关系到瓶坯的生产效率和瓶坯的质量。因此,冷却装置的设计尤为重要。目前瓶坯模具模外冷却装置的设计结构,不能根据瓶坯的结构特点合理分配冷却气体流量。因此,现有瓶坯模具的模外冷却装置,冷却效率低,瓶坯冷却不均匀、变形大、报废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能针对瓶坯的结构特点,对瓶坯不同厚度部位进行不同程度的冷却,使瓶坯整体均匀冷却,提高质量,减低报废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包括外套和吹芯;
所述外套为圆柱形壳体,其一端开口,另一端中心开孔;
所述吹芯包括吹芯座、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所述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为圆柱体,所述吹芯座、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的下端部依次相连,所述第一吹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吹芯的直径;所述吹芯座固定在所述外套的开孔处,并且伸出于所述外套的开口一端,所述吹芯座在远离所述第一吹芯的一端设有进气槽;
所述第一吹芯在与所述第二吹芯连接一端的端部设有数个第一气流孔,所述第一气流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吹芯的周围,所述第一气流孔与所述进气槽连通;
所述第一吹芯的侧壁设有数个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呈圆形围绕着所述第一吹芯的侧壁均匀分布,其与所述第一气流孔连通;
所述第二吹芯中心设置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一吹芯下端;
所述吹芯座与第一吹芯连接位置的侧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孔连通。
进一步,所述吹芯座在所述进气槽一端还设有带螺纹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伸出于所述外套的开孔。
进一步,所述进气槽呈环形设于所述连接头周围。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流孔与所述第一吹芯的中心线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流孔与所述第一吹芯的中心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回流孔与所述第二吹芯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吹芯与所述第二吹芯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回流孔的中心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孔和排气孔的数量都为四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吹芯与第二吹芯的连接处设有圆角。
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根据不同部位冷却所需的气体量,对瓶坯不同的厚度的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冷却,达到了冷却气体利用率高、冷却效率高、瓶坯冷却均匀、瓶坯变形小、瓶坯合格率高等有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套;2、吹芯;21、吹芯座;22、第一吹芯;23、第二吹芯;24、连接头;201、进气槽;202、第一气流孔;203、第二气流孔;204、回流孔;205、排气孔;3、瓶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包括外套1和吹芯2;
所述外套1为圆柱形壳体,其一端开口,另一端中心开孔;
所述吹芯2包括吹芯座21、第一吹芯22和第二吹芯23,所述第一吹芯22和第二吹芯23为圆柱体,所述吹芯座21、第一吹芯22和第二吹芯23的下端部依次相连,所述第一吹芯2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吹芯23的直径;所述吹芯座21固定在所述外套1的开孔处,并且伸出于所述外套1的开口一端,所述吹芯座21在远离所述第一吹芯22的一端设有进气槽201;
所述第一吹芯22在与所述第二吹芯23连接一端的端部设有数个第一气流孔202,所述第一气流孔202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吹芯23的周围,所述第一气流孔202与所述进气槽201连通;
所述第一吹芯22的侧壁设有数个第二气流孔203,所述第二气流孔203呈圆形围绕着所述第一吹芯22的侧壁均匀分布,其与所述第一气流孔202连通;
所述第二吹芯23中心设置有回流孔204,所述回流孔204延伸至所述第一吹芯22下端;
所述吹芯座21与第一吹芯22连接位置的侧壁设有排气孔205,所述排气孔205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孔204连通。
根据不同部位冷却所需的气体量,冷却气体在进入吹芯后,被吹芯分为相应的两部分。一部分冷却瓶坯身,一部分冷却瓶坯口。其中,冷却瓶坯身的气体排出后,经吹芯外套调整气流方向,会对瓶坯口进行第二次冷却。外套1将排出的冷却气体引导经过瓶胚口的外表面,提高冷却效率,对较厚瓶胚口部分进行更大程度的冷却。
进一步,所述吹芯座21在所述进气槽201一端还设有带螺纹的连接头24,所述连接头伸出于所述外套1的开孔。
通过连接头24将整个冷却装置固定在其他装置上。
进一步,所述进气槽201呈环形设于所述连接头24周围。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流孔202与所述第一吹芯22的中心线平行。
进一步,所述第二气流孔203与所述第一吹芯22的中心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回流孔204与所述第二吹芯23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吹芯22与所述第二吹芯23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所述排气孔205与所述回流孔204的中心线垂直。
进一步,所述第一气流孔202、第二气流孔203和排气孔204的数量都为四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吹芯22与第二吹芯23的连接处设有圆角。
本发明通过以上结构,根据不同部位冷却所需的气体量,对瓶坯不同的厚度的部分进行不同程度的冷却,达到了冷却气体利用率高、冷却效率高、瓶坯冷却均匀、瓶坯变形小、瓶坯合格率高等有益的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和吹芯;
所述外套为圆柱形壳体,其一端开口,另一端中心开孔;
所述吹芯包括吹芯座、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所述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为圆柱体,所述吹芯座、第一吹芯和第二吹芯的下端部依次相连,所述第一吹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吹芯的直径;所述吹芯座固定在所述外套的开孔处,并且伸出于所述外套的开口一端,所述吹芯座在远离所述第一吹芯的一端设有进气槽;
所述第一吹芯在与所述第二吹芯连接一端的端部设有数个第一气流孔,所述第一气流孔呈环形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吹芯的周围,所述第一气流孔与所述进气槽连通;
所述第一吹芯的侧壁设有数个第二气流孔,所述第二气流孔呈圆形围绕着所述第一吹芯的侧壁均匀分布,其与所述第一气流孔连通;
所述第二吹芯中心设置有回流孔,所述回流孔延伸至所述第一吹芯下端;
所述吹芯座与第一吹芯连接位置的侧壁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另一端与所述回流孔连通;
所述吹芯座在所述进气槽一端还设有带螺纹的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伸出于所述外套的开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槽呈环形设于所述连接头周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孔与所述第一吹芯的中心线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流孔与所述第一吹芯的中心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孔与所述第二吹芯的中心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芯与所述第二吹芯的中心线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回流孔的中心线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孔、第二气流孔和排气孔的数量都为四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芯与第二吹芯的连接处设有圆角。
CN201310535538.8A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Active CN103522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5538.8A CN103522529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5538.8A CN103522529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2529A CN103522529A (zh) 2014-01-22
CN103522529B true CN103522529B (zh) 2016-01-20

Family

ID=49925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5538.8A Active CN103522529B (zh) 2013-10-31 2013-10-31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225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3280A1 (en) * 2014-05-29 2015-12-03 Discma Ag Method of cooling a finish and providing counter pressure during forming of a container
CN106457655B (zh) * 2014-05-29 2019-07-09 帝斯克玛股份有限公司 向终止部提供冷却及反向压力的注射喷嘴
CN105711014A (zh) * 2016-04-12 2016-06-29 江苏惠源包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油桶通气盖
CN105948466A (zh) * 2016-06-16 2016-09-21 苏州市灵通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容量玻璃容器初型瓶坯冲压机构
CN106915061B (zh) * 2017-02-28 2023-04-07 广东星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瓶坯的模外拾取器、瓶坯的模外拾取装置及转移瓶坯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7606A (zh) * 1998-03-31 2006-08-16 哈斯基注模系统有限公司 预制坯模制后冷却方法和装置
CN102497968A (zh) * 2008-12-12 2012-06-13 Mht模具及热转子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预制件的后处理及传递的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7606A (zh) * 1998-03-31 2006-08-16 哈斯基注模系统有限公司 预制坯模制后冷却方法和装置
CN102497968A (zh) * 2008-12-12 2012-06-13 Mht模具及热转子技术股份公司 用于预制件的后处理及传递的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22529A (zh)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22529B (zh) 一种瓶胚模具模外冷却装置
CN202683972U (zh) 一种轮毂模具用风管
CN202909571U (zh) 喷吹导流管
CN202449979U (zh) 玻璃瓶生产线上的底模
CN203919673U (zh) 一种多层共挤膜生产装置
CN206579107U (zh) 3d打印模具
CN204097609U (zh) 一种纺丝间侧吹风空调余风回收稳定装置
CN203409007U (zh) 用于拉丝退火机上的快速吹干装置
CN204827855U (zh) 一种均流排气型压缩机
CN203585628U (zh) 一种燃气轮机涡轮叶片冷却效果试验接头
CN202709663U (zh) 一种扁线干燥装置
CN205467325U (zh) 汽车内饰件生产用热铆装置
CN203349659U (zh) 保温炉入口浇嘴
CN208052545U (zh) 一种聚乙烯管材挤出冷却装置
CN202912823U (zh) 芯子
CN203494681U (zh) 一种用于压铸脱模的节能喷雾头
CN20392084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效果的小车
CN203173799U (zh) 分节漏斗
CN204770487U (zh) 砂芯
CN203543072U (zh) 管材成型模具中的真空箱与定径套的固定装置
CN202065603U (zh) 具有缓冲器的导气装置
CN202764101U (zh) 一种新型橡胶电线电缆硫化进汽装置
CN203185662U (zh) 一种吹风冷却装置
CN204234677U (zh) 一种用于高压供水系统中的精密铸件制造模具
CN204295962U (zh) 一种吊环瓶胚一体式瓶胚成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