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8233A - 显示装置、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8233A
CN103518233A CN201280021770.3A CN201280021770A CN103518233A CN 103518233 A CN103518233 A CN 103518233A CN 201280021770 A CN201280021770 A CN 201280021770A CN 103518233 A CN103518233 A CN 1035182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play device
light guiding
guiding lens
curv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217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8233B (zh
Inventor
森胁弘幸
伊藤健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3518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8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8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or geometrical disposition of the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26Video wall, i.e. stackable semiconductor matrix display modu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6Combining plural substrates to produce large-area displays, e.g. ti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将显示面板(110)配置于箱体(130)的内部;第2工序,包括使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导光透镜形成工序和将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用覆盖层(152)覆盖而在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形成非凹凸面来作为导光部件(150)的覆盖层形成工序;以及第3工序,将导光部件(150)粘接于显示面板(110)表面的外周缘部和窗框部(130)表面。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使用它的显示无缝图像的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以用于数字标牌等为目的,积极进行了大画面显示器的开发。其中,组合多个超窄边框化的显示器来构成大画面的多显示器系统受到关注。
在组合多个显示器来构成大画面的情况下,优选进行显示器的接缝不易被视觉识别的无缝显示。因此,进行了以下处理:在各显示器的周缘部框状地配置导光透镜等导光部件使接缝不易被视觉识别(例如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0-725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在将导光透镜用作导光部件的情况下,当导光透镜的表面存在凹凸时,则会有如下问题:从导光部件的表面出射的光在出射面发生散射,图像模糊而产生暗斑,视觉识别性下降。因此,优选由导光透镜引导的光从无凹凸的表面(非凹凸面)出射。
作为使导光透镜的表面形成为无凹凸的面的方法,可举出对导光透镜表面进行研磨加工来形成非凹凸面的方法。具体地说,例如准备表面粗糙度不同的多个砂纸和使磨粒附着于棉布、麻布等而成的软皮(buff)。然后,从粗砂纸(例如#80程度)到细砂纸(例如#2000程度)为止对导光透镜的表面依次进行研磨,进一步地,使用软皮进行软皮研磨,对其抛光,由此将导光透镜的表面形成为非凹凸面。
然而,根据上述的方法,需要在进行利用砂纸的研磨后进一步利用软皮研磨对导光透镜的表面抛光,而且,在利用砂纸的研磨工序中需要从#80程度的粗砂纸到#2000程度的细砂纸为止按顺序进行研磨。因此,工序数非常多,因而希望提高生产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显示面板的周缘部具备导光部件的显示装置中,利用简单的制造工序使由导光部件引导的光所出射的面成为非凹凸面,从而得到优异的生产率。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
箱体,其内配置上述显示面板,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构成为与该显示面板的周缘部对应的窗框部,能通过被该窗框部包围的窗部从外部视觉识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以及
导光部件,其覆盖该显示面板表面的外周缘部和上述窗框部表面而设置,将进行图像显示的光向上述显示面板外引导,包括导光透镜以及覆盖层,该导光透镜具有平坦面和曲面,该平坦面面对上述显示面板侧,该曲面是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且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该覆盖层覆盖该导光透镜的曲面且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是非凹凸面。
根据上述的构成,设置有覆盖作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导光透镜的曲面且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是非凹凸面的覆盖层,因此,由导光部件引导的光所出射的面为非凹凸面。因此,会抑制因从导光部件的表面出射的光在出射面进行散射导致图像产生模糊、暗斑而视觉识别性下降。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覆盖层也可以是粘附膜,该粘附膜由上述导光透镜侧的粘附层和基体层层叠而成,该粘附层具有比上述曲面的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的厚度。
在该情况下,上述粘附膜也可以在上述基体层的与上述粘附层相反一侧的表面还具备防反射膜。
作为上述粘附层的材料,优选光学用透明双面胶带或者凝胶片。
根据上述的构成,覆盖层是由具有比曲面的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的厚度的上述导光透镜侧的粘附层和基体层层叠而成的粘附膜,因此,粘附层以填埋曲面的凹凸面的凹部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使作为覆盖层的粘附膜表面成为非凹凸面。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上述覆盖层也可以是以将上述曲面的凹凸面平坦化的方式涂覆的包括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或者透明涂层树脂的涂层。
根据上述的显示装置,作为覆盖层,设置有以将曲面的凹凸面平坦化的方式涂覆的包括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或者透明涂层树脂等的涂层,因此,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或者透明涂层树脂以填埋曲面的凹凸面的凹部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使作为覆盖层的涂层的表面成为非凹凸面。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在显示面板的周缘部设置有导光部件,由导光部件引导的光所出射的面为非凹凸面,因此,通过组合多个该显示装置,能够形成即使在多个显示装置中将图像放大显示,接缝部分也不易被视觉识别的多显示器系统。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将上述显示面板配置于上述箱体的内部,使得能通过被箱体的与显示面板的周缘部对应的窗框部包围的窗部从外部视觉识别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
第2工序,包含: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使具有面对上述显示面板侧的平坦面和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的曲面的导光透镜的该曲面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以及覆盖层形成工序,将上述导光透镜的上述曲面用覆盖层覆盖而在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形成非凹凸面来作为导光部件;以及
第3工序,把将进行图像显示的光向上述显示面板外引导的导光部件粘接于该显示面板表面的外周缘部和上述窗框部表面,
在分别独立地经过上述第1和第2工序后,经过上述第3工序,或者,
在将上述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形成的导光透镜粘接于上述显示面板表面的外周缘部和上述窗框部表面后,经过上述覆盖层形成工序,由此完成上述第3工序。
根据上述的方法,在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只要使导光透镜的曲面成为表面粗糙度40~250μm的凹凸面即可,因此,不需要将研磨进行到表面粗糙度比40μm细,能够简化研磨工序。另外,在覆盖层形成工序中,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以覆盖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导光透镜的曲面的方式形成非凹凸面的覆盖层,因此能够不经过软皮研磨等工序地,使由导光部件引导的光的出射面成为非凹凸面。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上述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用研磨材料研磨上述导光部件的曲面表面。
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上述覆盖层形成工序中,贴设由具有比上述曲面的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的厚度的粘附层和基体层层叠而成的粘附膜作为上述覆盖层,使得该粘附层侧与上述导光部件接触。
在该情况下,上述粘附膜也可以在上述基体层的与上述粘附层相反一侧的表面还具备防反射膜。
作为上述粘附层的材料,优选光学用透明双面胶带或者凝胶片。
另外,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上述覆盖层形成工序中,以将上述曲面的凹凸面平坦化的方式涂覆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或者透明涂层树脂来形成涂层作为上述覆盖层。
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也可以被与上述导光部件一体地设置的前面覆盖部覆盖,优选上述导光部件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和上述前面覆盖部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由平滑的曲面连接。
根据上述的构成,具备前面覆盖部,该前面覆盖部是与导光部件成为一体的构成,导光部件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和上述前面覆盖部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由平滑的曲面连接,因此,从导光部件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出射的光和在比导光部件靠内侧处从前面覆盖部的表面出射的光的接缝部分没有边界线。因此,收看者会视觉识别到更自然的显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只要使导光透镜的曲面成为表面粗糙度40~250μm的凹凸面即可,因此,不需要将研磨进行到表面粗糙度比40μm细,能够简化研磨工序。另外,在覆盖层形成工序中,用覆盖层覆盖作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导光透镜的曲面而在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形成非凹凸面,因此,能够不经过软皮研磨等工序地,使由导光部件引导的光的出射面成为非凹凸面。
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制造工序使由导光部件引导的光所出射的面成为非凹凸面,从而得到优异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多显示器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要示意图。
图2是示出多显示器系统的显示器的组装状态的图。
图3是大画面显示器的概要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处的截面图。
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粘附膜的截面图。
图7是变形例1所涉及的粘附膜的截面图。
图8是变形例2所涉及的粘附膜的截面图。
图9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实施的方式。此外,在附图中相同或者对应的构成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实施方式1》
(多显示器系统)
图1是多显示器系统10的概要示意图。多显示器系统10例如用于进行大画面显示的数字标牌用途等。
多显示器系统10具有多个显示装置100(图1中为4个)和管理部200。管理部200与每个显示装置100经由网络20相互通信。管理部200具有传送显示于各显示装置100的内容或进行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模式的切换的功能。此外,各显示装置100除了如图1所示并联连接以外,也可以利用GPIB接口板(General Purpose Interface Bus接口板)等而串联连接。
图2示出将多个显示装置100组装为一体后的状态。多个显示装置100作为整体构成大画面显示器300。各显示装置100可以基于来自管理部200的指示,以在大画面显示器300中构成1个图像的方式,将该图像的一部分放大显示。另外,也可以在各显示装置100中不放大,而显示相同的图像(即,4个图像显示为瓷砖状)。或者,还可以在各显示装置100中显示不同的图像。
(显示装置)
图3和4分别是多显示器系统10的大画面显示器300的概要俯视图和其截面图的一部分。另外,图5是将显示装置100的导光部件附近放大示出的截面图。
显示面板110未图示,但2个基板相对配置,在它们之间的周缘部框状地设置有密封构件。并且,在基板间的密封构件所包围的区域设置有液晶层,作为整体构成液晶显示面板。在2个基板各自的与液晶层相反一侧的表面设置有偏振板。显示面板110例如是纵长度为747mm和横长度为1328mm的60英寸大小程度的显示器。
背光源单元120以与显示面板110的与显示视觉识别侧相反一侧的表面相对的方式配置。背光源单元120未图示,但例如具有:冷阴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等光源;以及将来自光源的光导向显示面板110的导光板和扩散板。被导光板引导而入射到显示面板110的光透射过液晶层时,利用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来调整其透射率,从显示视觉识别侧的基板出射,使显示被视觉识别。
箱体130未图示,但例如包括:其内配置显示面板110的前面箱体部;以及支撑背光源单元120的背面箱体部。箱体13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成为与显示面板110的周缘部对应的窗框部130F,窗框部130F所包围的部分构成窗部130W。并且,显示面板110以从外部通过窗部130W能视觉识别显示图像的方式定位到箱体130内。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沿着周缘部框状地形成有间隔物131,将显示面板110和箱体130的内面固定。
导光部件150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表面框状地设置于周缘部。导光部件150包括导光透镜151和作为覆盖其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而设置的覆盖层的粘附膜152。
导光透镜151具有面对显示面板110侧的平坦面151a、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的曲面151b以及构成导光部件150的外侧面的第2平坦面151c,作为整体为平凸透镜形状。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的表面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此外,在图5中,为了示出曲面151b是凹凸面,强调了凹凸。导光透镜151例如用丙烯酸树脂等透明的绝缘性材料形成。导光透镜151的宽度例如为10~100mm,厚度例如为10~30mm。导光透镜151在第1平坦面151a处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等粘接剂159粘接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
粘附膜152具有由基体层152A和粘附层152B层叠而成的构成,以粘附层152B侧与导光透镜151的显示视觉识别侧(曲面151b和第2平坦面151c)接触的方式设置。
基体层152A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等形成。基体层152A的厚度例如为0.01~0.5mm。
粘附层152B用光学用双面胶带形成。粘附层152B的厚度比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的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例如为0.05~1mm。由于粘附层152B的厚度比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的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因此,通过将粘附层152B设置于曲面151b,能够使粘附层152B的一部分以沿着曲面151b的凹凸面的凹部的方式变形,填埋该凹部。另外,即使粘附层152B的表面以沿着曲面151b的凹部的方式变形,表面的变形也不会影响到基体层152A,因此粘附膜152的表面152a成为非凹凸面。
在显示面板110中进行图像显示的光在未设置导光部件150的区域中,如图4中的箭头A所示相对于显示面板110平均地垂直出射。另一方面,由于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周缘部框状地设置有导光部件150,如图4中的箭头B所示,显示面板110的周缘部的光在透射过导光部件150时在导光部件150的曲面进行折射,而朝显示面板110外前进。因此,在使用多个显示装置100构成具有大画面显示器300的多显示器系统10来将图像放大显示时,进行图像显示的光中的周缘部的出射光被导向显示面板110外,各显示装置100的接缝处的显示容易被视觉识别,接缝变得不醒目。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上述的构成的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第2工序以及第3工序。
-第1工序(显示面板和箱体的组装)-
首先,利用现有公知的方法准备显示面板110、背光源单元120以及箱体130。并且,将背光源单元120固定于箱体130的内部的与窗部130W相反一侧的面。接着,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的周缘部或者箱体130的窗框部130F的内面框状地配置间隔物131,以能通过窗部130W从外部视觉识别显示面板110的显示图像的方式定位显示面板110和箱体130,将两者固定。由此,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源单元120包含于箱体130内部。
-第2工序(导光部件的制作)-
独立于上述第1工序地在第2工序中制作导光部件150。第2工序包含导光透镜形成工序和覆盖层形成工序。
-导光透镜形成工序-
首先,用机械研削丙烯酸树脂,由此形成导光透镜。利用机械研削而形成的导光透镜,具有宽度为10~100mm、高度为10~30mm、长度为500~1500mm程度的长条状,成为显示面板110侧的面和成为显示装置100的外周缘侧的面分别成为平坦面151a、151c。另外,各个平坦面151a、151c由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的曲面151b连结。并且,导光透镜作为整体具有平凸透镜形状。
对在此形成的导光透镜151的曲面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作为研磨加工的方法,例如可举出使用砂纸的研磨。首先,用#80程度的粗砂纸研磨,然后,按#120、#160、#240的顺序改为细砂纸来研磨,最后,用#400程度的细砂纸研磨。#400的砂纸在砂纸的研磨面设置有直径50μm程度的粒状研磨材料,因此能够以使曲面151b的表面粗糙度成为50μm程度的凹凸面的方式研磨。此外,在此只要以曲面151b的表面粗糙度成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方式研磨即可,在一连串的利用砂纸的研磨作业中,当将#500的砂纸用作最细的砂纸时,曲面151b的表面粗糙度会成为40μm程度的凹凸面。另外,当将#100的砂纸用作最细的砂纸时,曲面151b的表面粗糙度会成为250μm程度的凹凸面。
此外,除了用机械研削形成导光透镜151以外,也可以利用金属模具形成法使丙烯酸树脂成型来形成导光透镜151。
-覆盖层形成工序-
接着,在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后的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和平坦面151c的表面贴附粘附膜152。粘附膜152以粘附层152B侧与曲面151b、平坦面151c的表面重叠的方式贴附,从粘附膜152朝导光透镜151侧加压。由此,粘附膜152的粘附层152B的表面以填埋曲面151b的凹凸面的凹部的方式变形,粘附膜152的表面152a成为非凹凸面。此外,示出了在曲面151b和平坦面151c的表面贴附粘附膜152的构成,但只要至少以覆盖曲面151b的方式进行粘附膜152的贴附即可。
由此,得到导光部件150。
-第3工序(导光部件的粘接)-
在分别经过第1工序和第2工序后,将导光部件150粘接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的外周缘部和窗框部130F的表面。具体地说,在导光部件150中导光透镜151的第1平坦面151a的表面,涂敷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等作为粘接剂,将导光部件150配置于显示面板110和窗框部130F的规定的区域。并且,在将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或者热固化性树脂用作粘接剂的情况下利用紫外线照射和/或者加热将粘接剂固化,将导光部件150粘接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的外周缘部和窗框部130F的表面。另外,在将双组分固化型树脂用作粘接剂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干燥将粘接剂固化,将导光部件150粘接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的外周缘部和窗框部130F的表面。
此外,也可以在显示面板110和窗框部130F的规定的区域涂敷粘接剂159后,在其上配置导光部件150。通过以上的工序制作显示装置100。
(实施方式1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1,在制造工序中,只要使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成为表面粗糙度40~250μm的凹凸面即可,因此,不需要将研磨进行到表面粗糙度比40μm细,能够简化研磨工序。另外,在覆盖层形成工序中,以覆盖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的方式设置粘附膜152,由此能够使导光部件15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152a成为非凹凸面。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粘附膜152是由基体层152A和粘附层152B层叠而成的构成,但也可以如作为变形例1的图7所示,在基体层152A的与粘附层152B相反的一侧还具备防反射膜152C。由此,能够防止外光映入导光部件150的表面,会得到更优异的视觉识别性。作为防反射膜152C,优选使用防止表面处的反射的AR(AntiReflection:防反射)膜、具有防眩功能的AG(Anti Glare:防眩)膜,具有蛾眼(Moth Eye)结构的无反射膜(蛾眼膜)等,具体地说,例如可举出日油株式会社生产的“ReaLook”(注册商标)、住友大阪水泥株式会社生产的“クリアラスAR-F系列”(注册商标)等。
另外,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将光学用双面胶带用作粘附膜152的粘附层152B,但也可以如作为变形例2的图8所示,将凝胶片用作粘附层152B。在将凝胶片用作粘附层152B的情况下,粘附层152B也以填埋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的凹凸面的凸部的方式贴设,因此能够使由导光部件150引导的光从非凹凸面出射。作为凝胶片,从使其为与导光透镜151相同的折射率这一点出发,优选丙烯酸凝胶片。作为丙烯酸凝胶片,例如可举出共同技研化学株式会社生产的“300Z”系列等。
在实施方式1中,在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的说明中,说明了在形成第2工序中的导光部件150后进行第3工序,即将导光部件150粘接于显示面板110和窗框部130F的表面,但也可以在第2工序的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形成导光透镜151后,将导光透镜151粘接于显示面板110和窗框部130F的表面,然后以覆盖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和平坦面151c的方式形成粘附膜152。在该情况下,在与经过覆盖层形成工序同时,完成第3工序。
在实施方式1中说明了导光部件150框状地覆盖显示面板表面的外周缘部而设置,但导光部件150只要设置于显示面板110的外周缘部中的、在组合多个显示装置100来构成大画面显示器300时与其它显示装置100相邻的区域即可。
《实施方式2》
(显示装置)
然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同样,通过组合多个来构成多显示器系统10。
显示装置100具备:显示面板110,其进行图像显示;背光源单元120,其使光入射到显示面板110;箱体130,其内配置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源单元120;以及导光部件150,其与显示面板110的周缘部对应地设置。
如图9所示,导光部件150在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表面框状地设置在周缘部。导光部件150包括导光透镜151和作为覆盖其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而设置的覆盖层的涂层153。
导光透镜151是平凸透镜形状,具有:面对显示面板110侧的平坦面151a;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的曲面151b;以及构成导光部件150的外侧面的第2平坦面151c。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的表面是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导光透镜151例如用丙烯酸树脂等透明的绝缘性材料形成。导光透镜151的宽度例如为10~100mm,厚度例如为10~30mm。导光透镜151以第1平坦面151a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等粘接剂159粘接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
涂层153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双组分固化型树脂形成。涂层153是通过涂覆在导光透镜151的表面而设置的,因此树脂填充到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表面的凹凸面的凹部,且涂层153的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153a成为非凹凸面。涂层153以填充到凹凸面的凹部而使表面153a成为非凹凸面的方式形成,因此优选厚度比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另外,若涂层153的厚度过厚则透射率会下降,因此优选不过厚。例如,在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为50μm的情况下,优选涂层153的厚度是比50μm大且80μm以下程度。
除了导光部件150以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上述的构成的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第2工序以及第3工序。
-第1工序(显示面板和箱体的组装)-
首先,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源单元120配置于箱体130的内部。
-第2工序(导光部件的制作)-
独立于上述第1工序地在第2工序中制作导光部件150。第2工序包含导光透镜形成工序和覆盖层形成工序。
-导光透镜形成工序-
首先,与实施方式1同样,用机械研削丙烯酸树脂来形成平凸透镜形状的导光透镜,用砂纸对曲面151b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使其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
-覆盖层形成工序-
接着,在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后的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和平坦面151c的表面,进行刷涂或进行浸涂处理,由此形成紫外线固化性树脂膜、热固化性树脂膜、双组分固化型树脂膜等。这时,树脂填充到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表面的凹凸面的凹部。并且,在将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和/或者热固化性树脂用作粘接剂的情况下进行紫外线照射和/或者加热将树脂固化,形成涂层153。另外,在将双组分固化型树脂用作粘接剂的情况下利用自然干燥将树脂固化,形成涂层153。
-第3工序(导光部件的粘接)-
在分别经过第1工序和第2工序后,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导光部件150粘接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的外周缘部和窗框部130F的表面。由此得到显示装置100。
(实施方式2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在制造工序中,只要使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成为表面粗糙度40~250μm的凹凸面即可,因此,不需要将研磨进行到表面粗糙度比40μm细,能够简化研磨工序。另外,在覆盖层形成工序中,以覆盖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的方式设置涂层153,由此能够使导光部件15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153a成为非凹凸面。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用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或者双组分固化型树脂形成涂层153,但也可以用透明涂层树脂形成涂层153。作为透明涂层树脂,例如可举出汽车的涂装表面的透明涂层所使用的市售的丙烯酸系树脂等。在该情况下,能够在导光透镜151的表面喷涂透明涂层树脂后进行自然干燥来形成涂层153。
《实施方式3》
(显示装置)
然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显示装置100。显示装置100与实施方式1同样,通过组合多个来构成多显示器系统10。
显示装置100具备:显示面板110,其进行图像显示;背光源单元120,使光入射到显示面板110;箱体130,其内配置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源单元120;导光部件150,其与显示面板110的周缘部对应地设置;以及前面覆盖部154,其覆盖显示面板110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表面。
前面覆盖部154是与导光部件150成为一体的构成。具体地说,前面覆盖部154包括与导光透镜151成为一体的前面覆盖部主体155和覆盖其显示视觉识别侧的表面而设置的粘附膜152。粘附膜152是导光部件150的粘附膜152延伸到前面覆盖部154而成的。在导光部件150和前面覆盖部154的接缝的部分在截面中由平滑的曲线连接。换言之,导光部件150的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的曲面152b和前面覆盖部154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154a由平滑的曲面150d连接。前面覆盖部154的厚度例如为0.5~5mm。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除了导光部件150和前面覆盖部154以外,具有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构成。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接着,说明上述的构成的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具备第1工序、第2工序以及第3工序。
-第1工序(显示面板和箱体的组装)-
首先,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显示面板110和背光源单元120配置于箱体130的内部。
-第2工序(导光部件的制作)-
独立于上述第1工序地在第2工序中制作导光部件150。第2工序包含导光透镜形成工序和覆盖层形成工序。
-导光透镜形成工序-
首先,用机械研削平凸透镜形状的导光透镜151和与前面覆盖部主体155成为一体的上述的构成的丙烯酸树脂来使其成型。并且,用砂纸对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和前面覆盖部主体155的表面155a进行研磨加工来使其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
-覆盖层形成工序-
接着,在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后的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和平坦面151c的表面以及前面覆盖部主体155的表面155a贴附粘附膜152。粘附膜152以粘附层152B侧与曲面151b、平坦面151c的表面、前面覆盖部主体155的表面155a重叠的方式贴附,从粘附膜152朝导光透镜151和前面覆盖部主体155侧加压。由此,粘附膜152的粘附层152B的表面以填埋曲面151b和面155a的凹凸面的凹部的方式变形,粘附膜152的表面152a成为非凹凸面。此外,示出了在曲面151b和平坦面151c的表面以及面155a贴附粘附膜152的构成,但只要以至少覆盖曲面151b和面155a的方式进行粘附膜152的贴附即可。
由此,得到导光部件150。
-第3工序(导光部件的粘接)-
在分别经过第1工序和第2工序后,与实施方式1同样,将导光部件150和前面覆盖部154粘接于显示面板110的表面和窗框部130F的表面。由此得到显示装置100。
(实施方式3的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3,在制造工序中,只要使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成为表面粗糙度40~250μm的凹凸面即可,因此,不需要将研磨进行到表面粗糙度比40μm细,能够简化研磨工序。另外,在覆盖层形成工序中,以覆盖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和前面覆盖部主体155的表面155a的方式设置粘附膜152,由此能够使导光部件150和前面覆盖部154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表面152a成为非凹凸面。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具备作为与导光部件150成为一体的构成的前面覆盖部154,导光部件150的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的曲面和上述前面覆盖部154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154a由平滑的曲面150d连接,因此在穿过导光部件150而从曲面出射的光和在比导光部件150内侧处从面152a出射的光的接缝部分没有边界线。因此,收看者会视觉识别到更自然的显示。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100,显示面板110的表面被前面覆盖部154覆盖,因此显示面板110的物理强度变高。
(实施方式3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前面覆盖部154与导光部件150一体地设置的情况,但这时前面覆盖部154也可以仅由包括丙烯酸树脂的前面覆盖部主体155构成。在该情况下,前面覆盖部主体155是与导光部件150的导光透镜151成为一体的构成。在制造工序中,在第2工序的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用砂纸对导光透镜151的曲面151b和前面覆盖部主体155的表面155a进行研磨加工使其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说明了在导光透镜151和前面覆盖部主体155的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设置有粘附膜152的构成,但也可以如实施方式2那样,通过在导光透镜151和前面覆盖部主体155的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设置涂层153来使导光部件150和前面覆盖部154的表面成为非凹凸面。
《其它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2中,在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能通过利用砂纸的研磨使导光透镜的曲面151b的表面成为40~250μm的表面粗糙度的凹凸面,但在能够在用机械研削丙烯酸树脂的阶段使曲面151b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的情况下,能够将进行研磨加工的作业省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作为显示装置100示出了液晶显示装置所涉及的显示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EL显示装置、电泳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器(PD(plasma display))、等离子体选址液晶显示器(PALC(plasmaaddress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场发射显示器(FED(fieldemission display))或者表面电场显示器(SED(surface-conductionelectron-emitter display))等。另外,在显示装置100中,显示面板110的驱动方式也可以利用场序彩色方式。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显示装置、使用它的显示无缝图像的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        多显示器系统
100       显示装置
110       显示面板
130       箱体
130F      窗框部
130W      窗部
150       导光部件
151       导光透镜
151a      平坦面
151b      曲面(凹凸面)
152       粘附膜(覆盖层)
152A      基体层
152B      粘附层
152C      防反射膜
152D      粘附层
152a      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非凹凸面)
153       涂层(覆盖层)
153a      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非凹凸面)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显示面板;
箱体,其内配置上述显示面板,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构成为与该显示面板的周缘部对应的窗框部,能通过被该窗框部包围的窗部从外部视觉识别该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以及
导光部件,其覆盖该显示面板表面的外周缘部和上述窗框部表面而设置,将进行图像显示的光向上述显示面板外引导,包括导光透镜以及覆盖层,该导光透镜具有平坦面和曲面,该平坦面面对上述显示面板侧,该曲面是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且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该覆盖层覆盖该导光透镜的曲面且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是非凹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覆盖层是粘附膜,该粘附膜由上述导光透镜侧的粘附层和基体层层叠而成,该粘附层具有比上述曲面的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附膜在上述基体层的与上述粘附层相反一侧的表面还具备防反射膜。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附层是光学用透明双面胶带或者凝胶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覆盖层是以将上述曲面的凹凸面平坦化的方式涂覆的包括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或者透明涂层树脂的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被与上述导光部件一体地设置的前面覆盖部覆盖,
上述导光部件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和上述前面覆盖部的显示视觉识别侧的面由平滑的曲面连接。
7.一种多显示器系统,
组合多个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来进行大画面显示。
8.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具备:
第1工序,将上述显示面板配置于上述箱体的内部,使得能通过被箱体的与显示面板的周缘部对应的窗框部包围的窗部从外部视觉识别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图像;
第2工序,包含: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使具有面对上述显示面板侧的平坦面和向显示视觉识别侧鼓出的曲面的导光透镜的该曲面成为表面粗糙度为40~250μm的凹凸面;以及覆盖层形成工序,将上述导光透镜的上述曲面用覆盖层覆盖而在显示视觉识别侧表面形成非凹凸面来作为导光部件;以及
第3工序,把将进行图像显示的光向上述显示面板外引导的导光部件粘接于该显示面板表面的外周缘部和上述窗框部表面,
在分别独立地经过上述第1和第2工序后,经过上述第3工序,或者,
在将上述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形成的导光透镜粘接于上述显示面板表面的外周缘部和上述窗框部表面后,经过上述覆盖层形成工序,由此完成上述第3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导光透镜形成工序中,用研磨材料研磨上述导光透镜的曲面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覆盖层形成工序中,贴设由具有比上述曲面的凹凸面的表面粗糙度大的厚度的粘附层和基体层层叠而成的粘附膜作为上述覆盖层,使得该粘附层侧与上述导光透镜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附膜在上述基体层的与上述粘附层相反一侧的表面还具备防反射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粘附层是光学用透明双面胶带或者凝胶片。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覆盖层形成工序中,以将上述曲面的凹凸面平坦化的方式涂覆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双组分固化型树脂或者透明涂层树脂来形成涂层作为上述覆盖层。
CN201280021770.3A 2011-05-11 2012-05-07 显示装置、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106606 2011-05-11
JP2011-106606 2011-05-11
PCT/JP2012/002988 WO2012153510A1 (ja) 2011-05-11 2012-05-07 表示装置、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8233A true CN103518233A (zh) 2014-01-15
CN103518233B CN103518233B (zh) 2016-08-31

Family

ID=47138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2177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18233B (zh) 2011-05-11 2012-05-07 显示装置、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926161B2 (zh)
CN (1) CN103518233B (zh)
WO (1) WO2012153510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5105A (zh) * 2014-03-29 2014-06-25 郑州枫华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变焦led灯具的透镜处理工艺
CN103969736A (zh) * 2014-04-24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4407461A (zh) * 2014-11-26 2015-03-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107615141A (zh) * 2015-05-27 2018-01-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9791449A (zh) * 2016-10-03 2019-05-21 麦克斯根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用于调节装卸的微小突起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23567A (zh) * 2020-01-16 2020-05-08 深圳市乐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屏幕曲面镀膜工艺
CN111312087A (zh) * 2020-04-01 2020-06-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屏连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1833758A (zh) * 2019-04-18 2020-10-2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装置
CN114267251A (zh) * 2021-12-16 2022-04-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42521B2 (ja) * 2012-03-23 2016-06-2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配列型表示装置
US20150277025A1 (en) * 2014-03-27 2015-10-01 Acrylic Design Associates, Inc. Fine line gridable light panel
CN104062805A (zh) * 2014-06-13 2014-09-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2348956B1 (ko) * 2015-07-31 2022-0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표시패널을 이용한 멀티비젼 표시장치
CN105208255B (zh) * 2015-10-27 2018-08-07 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头组件
US20180039106A1 (en) * 2016-08-02 2018-02-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Electronic liquid crystal lenses
CN106057095B (zh) * 2016-08-18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式显示面板及拼接式显示装置
KR102514876B1 (ko) * 2018-05-02 2023-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20974B1 (ko) * 2018-10-05 2024-01-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292A (zh) * 2003-07-10 2006-08-23 奥库提有限公司 定向显示装置
CN101004509A (zh) * 2006-01-18 2007-07-25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扩散反射层的形成方法及部分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WO2008149449A1 (ja) * 2007-06-07 2008-12-11 Telesystems Co., Ltd.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09162999A (ja) * 2008-01-07 2009-07-23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01765792A (zh) * 2007-09-27 2010-06-30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凹凸膜及光扩散性片
WO2010092794A1 (ja) * 2009-02-10 2010-08-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80602A (ja) * 1998-12-18 2000-06-30 Hitachi Koki Co Ltd ハイブリッドレンズとその製造方法
JP3762123B2 (ja) * 1998-12-21 2006-04-05 日本放送協会 マルチ投射型スクリーン
JP3780758B2 (ja) * 1999-07-21 2006-05-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TW200632466A (en) * 2004-09-30 2006-09-16 Sony Corp Optical sheet, back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072522A (ja) 2008-09-22 2010-04-02 Nec Personal Products Co Ltd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表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292A (zh) * 2003-07-10 2006-08-23 奥库提有限公司 定向显示装置
CN101004509A (zh) * 2006-01-18 2007-07-25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扩散反射层的形成方法及部分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WO2008149449A1 (ja) * 2007-06-07 2008-12-11 Telesystems Co., Ltd. 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1765792A (zh) * 2007-09-27 2010-06-30 木本股份有限公司 表面凹凸膜及光扩散性片
JP2009162999A (ja) * 2008-01-07 2009-07-23 Hitachi Ltd 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WO2010092794A1 (ja) * 2009-02-10 2010-08-1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5105A (zh) * 2014-03-29 2014-06-25 郑州枫华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变焦led灯具的透镜处理工艺
CN103885105B (zh) * 2014-03-29 2015-12-30 郑州枫华实业有限公司 用于变焦led灯具的透镜处理工艺
CN103969736A (zh) * 2014-04-24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3969736B (zh) * 2014-04-24 2016-05-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光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04407461A (zh) * 2014-11-26 2015-03-11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曲面液晶显示装置
CN107615141A (zh) * 2015-05-27 2018-01-19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09791449A (zh) * 2016-10-03 2019-05-21 麦克斯根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用于调节装卸的微小突起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9791449B (zh) * 2016-10-03 2022-03-15 麦克斯根科技有限公司 包含用于调节装卸的微小突起的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1833758A (zh) * 2019-04-18 2020-10-27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拼接显示装置
CN111123567A (zh) * 2020-01-16 2020-05-08 深圳市乐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屏幕曲面镀膜工艺
CN111123567B (zh) * 2020-01-16 2020-09-15 深圳市乐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器屏幕曲面镀膜工艺及应用该工艺制成的显示器
CN111312087A (zh) * 2020-04-01 2020-06-1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屏连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1312087B (zh) * 2020-04-01 2021-11-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拼接屏连接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4267251A (zh) * 2021-12-16 2022-04-0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拼接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926161B2 (en) 2015-01-06
WO2012153510A1 (ja) 2012-11-15
US20140078778A1 (en) 2014-03-20
CN103518233B (zh) 2016-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8233A (zh) 显示装置、多显示器系统以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4731637B2 (ja) 表示装置
US9158040B2 (en) Anti-reflection article
JP6477026B2 (ja) 映像投影窓
WO2017094581A1 (ja) 透明スクリーンシート、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WO2010092794A1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958596B2 (en) Display device, multilayer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front light module
WO2015199027A1 (ja) 映像表示透明部材、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JP2010537234A (ja) 改善された光学ディフューザ
CN103493120B (zh)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显示装置以及多显示器系统
KR20200060052A (ko) 광학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WO2012120838A1 (ja) 表示装置、マルチ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659994B2 (ja) 表示装置
JP6096410B2 (ja) 平板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304912A1 (en) Multi-layer film depicting a colour two-dimensional image which is only visible through a polarizing filter and process for making the film
JP2013195914A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装置
CN109716205B (zh) 平视显示装置用罩透光构件以及平视显示装置
JP2016114628A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6540249B2 (ja) 表示装置
JP2001356704A (ja) 面光源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51715B2 (ja) 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
JP2016114617A (ja) 光学フィルム、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US9746704B2 (en) Support structur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3120266A (ja) 光学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JP7124535B2 (ja) 反射スクリーン、合わせガラス及び映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