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12997B -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12997B
CN103512997B CN201210210614.3A CN201210210614A CN103512997B CN 103512997 B CN103512997 B CN 103512997B CN 201210210614 A CN201210210614 A CN 201210210614A CN 103512997 B CN103512997 B CN 1035129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ase
phase
gradient
cut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06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12997A (zh
Inventor
秦钧
钱小红
丁琛
应万涛
张养军
卫军营
宋雷
江静
张姣
贺福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roteome Research Center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AMMS of PLA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OTEOM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OTEOME RESEARCH CENTER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OTEOME RESEARC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2102106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129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12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29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129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129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技术。本发明的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从离体的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混合物;2)采用蛋白酶将待分离鉴定的蛋白质混合物酶切成肽段混合物;3)将酶切获得的肽段混合物进行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反相色谱采用的柱温为30℃-80℃,采用流动相pH为7-12,有效梯度时间仅为26分钟;收集馏分,并对馏分进行干燥浓缩;4)将步骤3)获得的干燥浓缩样本复溶后,采用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反相色谱采用的流动相的pH值为2-5,有效梯度时间仅为30分钟。本发明的方法在6-24小时内,假阳性率低于1%条件下,实现对6000-9000个蛋白质的分析鉴定。

Description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蛋白质组学不仅研究特定细胞、组织、体液及亚结构中蛋白质的组成和表达变化,而且还研究蛋白质异构体、翻译后修饰及其相互作用及功能等,其中蛋白质组与基因组的对接是一项重要研究内容,但其前提之一是实现对蛋白质组的高覆盖率鉴定,而采用何种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是实现上述研究的关键。目前,有两种蛋白质组学分析策略:一是基于凝胶电泳分离-质谱鉴定的技术策略;二是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鉴定的技术策略。随着蛋白质组技术的发展,基于多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的技术已经成为蛋白质组研究中的主流技术,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表达、修饰及蛋白复合物等的研究中。这种分析技术的改进有助于提高蛋白质组的鉴定覆盖率。
由于生物样本中蛋白质组成的高度复杂性,在多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应用过程中,质谱分析时的离子抑制效应和质谱扫描速度的限制,致使许多肽段不能被检出,严重影响了蛋白质组的鉴定覆盖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发展了多种提高蛋白质/多肽分离和质谱检测效率的方法。例如,在分离部分采用离子交换-反相液相色谱分离技术、超长梯度分离技术和超长色谱柱分离等;在质谱鉴定部分采用高雾化效率离子源、多次重复实验和质谱分段扫描等。虽然这些方法可有效提高蛋白质组鉴定的覆盖率,但它们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需要较长的分析时间,严重影响了生物样本分析的通量和效率。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技术。
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从离体的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混合物;
2)采用蛋白酶将待分离鉴定的蛋白质混合物酶切成肽段混合物;
3)将酶切获得的肽段混合物进行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收集馏分,并对馏分进行干燥浓缩;
4)将步骤3)获得的干燥浓缩样本复溶后,采用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
所述步骤1)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混合物的提取方法为:利用6~8M尿素溶液将细胞或组织混悬后,在冰浴上超声提取蛋白质混合物;
所述步骤2)蛋白酶切方法为:使用Trypsin、GluC或Lys-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蛋白酶任意组合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酶切。
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的流动相pH值为pH 7-12;所述柱温为30℃-80℃,优选为60℃。
具体的,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7-12的2%乙腈水溶液(体积百分比浓度,下同;用氨水调节pH值),具体可以为pH 10的2%的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pH 7-12的98%乙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具体可以为pH 10的98%的乙腈水溶液。
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1.9-5μm,填料孔径为10-50nm,反相色谱分离柱长度为50-500mm。
有效梯度时间最低为26分钟,具体设置为:1)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0~5)%,终止含量为(8~10)%,梯度时间为2~5分钟;2)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8~10)%,终止含量为(18~25)%,梯度时间为11~14分钟;3)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18~25)%,终止含量为(32~45)%,梯度时间为9~12分钟;4)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32~45)%,终止含量为95%,梯度时间为1~4分钟;5)流动相B的含量始终为95%,梯度时间为1~4分钟;6)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95%,终止含量为5%,梯度时间为2~5分钟;所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速为0.2-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4nm。
所述步骤4)中,所述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2-5的2%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流动相B为pH 2-5的98%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
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1.9-5μm,填料孔径为10-50nm,反相色谱分离柱长度为50-500mm。流速为100-500nL/min。
根据第一维馏分的收集先后顺序,如图2所示,进行针对性梯度设置,根据步骤3)获得的馏分集先后顺序,每四个馏分分成一组,即第1-4馏分、5-8馏分、9-12馏分,……以此类推;采用的梯度设置为:在第0-4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均为0,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在第4-25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在第25-30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均为30%;所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有效梯度时间仅为30分钟。如图3所示,所述质谱鉴定系采用电喷雾质谱仪进行分析鉴定。
本发明方法的特征在于对复杂生物蛋白质组的仪器分析效率达到6-24小时内实现在假阳性率低于1%时,对6000-9000个蛋白质的分析鉴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技术路线图
图2为实施例1获得的样品的梯度设置示意图和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3为实施例2获得的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4为实施例3获得的样品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Hela细胞混悬于8M尿素溶液,在冰浴上超声提取蛋白质混合物,并使用Trypsin进行酶切,得到其肽段混合物。
将从Hela细胞中提取的400μg蛋白混和物酶切后,进行一维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10的2%乙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流动相B为pH 10的98%乙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Durashell反相色谱分离柱购自Agela公司,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5μm,填料孔径为15nm,反相色谱分离柱为4.6×250mm。梯度设置为第一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5%,终止含量为8%,梯度时间为2分钟;第二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8%,终止含量为18%,梯度时间为11分钟;第三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18%,终止含量为32%,梯度时间为9分钟;第四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32%,终止含量为95%,梯度时间为1分钟;第五梯度:流动相B的含量始终为95%,梯度时间为1分钟;第六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95%B,终止含量为5%,梯度时间为2分钟。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4nm,柱温为60℃。从第2分钟开始收集馏分,共得到24个馏分。并用Savant SPD 2010真空离心干燥机(Thermo公司)对馏分进行浓缩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45℃,至馏分完全干燥。上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将获得的干燥浓缩馏分用pH 3的2%乙腈水溶液复溶后,依次进行低pH反相色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采集和分析。低pH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3的2%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流动相B为pH 3的98%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反相色谱分离柱采用C18反相硅胶填料,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3μm,填径为30nm,反相色谱分离柱为75μm×150mm。流速为380nL/min。根据上述馏分的收集先后顺序,进行针对性梯度设置(如图2所示),每四个馏分分成一组,即第1-4馏分、5-8馏分、9-12馏分,……以此类推;采用的梯度设置为:在第0-4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均为0,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在第4-25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在第25-30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均为30%;上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质谱采集系统为5600Q-TOF质谱仪(美国AppliedBiosystems公司),扫描采用数据依赖模式:进行一个全扫描(扫描范围m/z 350-1250),选择最强的50个母离子进行二级扫描(信号阈值为120cps)。电喷雾电压1800V,正离子模式。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如图2所示。24个馏分经采集分析后,在假阳性率低于1%时,12小时(30分钟*24个馏分)共鉴定到8035个蛋白质。
实施例2
C57小鼠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将从小鼠肝脏得到的细胞核提取物混悬于8M尿素溶液,在冰浴上超声提取其蛋白质混合物,并使用Trypsin进行酶切,得到其肽段混合物。
将鼠肝细胞核提取的400μg蛋白混和物酶切后,进行一维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10的2%乙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流动相B为pH 10的98%乙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Durashell反相色谱分离柱购自Agela公司,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5μm,填料孔径为15nm,反相色谱分离柱为4.6×250mm。梯度设置为第一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5%,终止含量为8%,梯度时间为2分钟;第二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8%,终止含量为18%,梯度时间为11分钟;第三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18%,终止含量为32%,梯度时间为9分钟;第四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32%,终止含量为95%,梯度时间为1分钟;第五梯度:流动相B的含量始终为95%,梯度时间为1分钟;第六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95%,终止含量为5%,梯度时间为2分钟。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4nm,柱温为60℃。从第2分钟开始收集馏分,共得到24个馏分。并用SavantSPD 2010真空离心干燥机(Thermo公司)对馏分进行浓缩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45℃,至馏分完全干燥。上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将获得的干燥浓缩馏分用pH 3的2%乙腈水溶液复溶后,依次进行低pH反相色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采集和分析。低pH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3的2%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流动相B为pH 3的98%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反相色谱分离柱采用C18反相硅胶填料,填料粒径为3μm,填料孔径为30nm,反相色谱分离柱为75μm×150mm。流速为300nL/min。根据上述馏分的收集先后顺序,进行针对性梯度设置,即第1-4馏分、5-8馏分、9-12馏分,……以此类推;采用的梯度设置为:在第0-4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均为0,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在第4-25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在第25-30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均为30%;上述%均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质谱采集系统为线性轨道离子阱质谱仪(LTQ-Orbitrap-Velos,Thermo公司),扫描采用数据依赖模式:进行一个全扫描(扫描范围m/z 350-2000),选择最强的20个母离子进行二级扫描(信号阈值为1000)。电喷雾电压1700V,正离子模式。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如图3所示。24个馏分经采集分析后,在假阳性率低于1%时,12小时(30分钟*24个馏分)共鉴定到6684个蛋白质。
实施例3
将Hela细胞混悬于8M尿素溶液,在冰浴上超声提取蛋白质混合物,并使用Trypsin进行酶切,得到其肽段混合物。
将从Hela细胞中提取的400μg蛋白混和物酶切后,进行一维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10的2%乙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流动相B为pH 10的98%乙腈水溶液(用氨水调节pH值)。Durashell反相色谱分离柱购自Agela公司,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5μm,填料孔径为15nm,反相色谱分离柱为4.6×250mm。梯度设置为第一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5%,终止含量为8%,梯度时间为2分钟;第二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8%,终止含量为18%,梯度时间为11分钟;第三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18%,终止含量为32%,梯度时间为9分钟;第四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32%,终止含量为95%,梯度时间为1分钟;第五梯度:流动相B的含量始终为95%,梯度时间为1分钟;第六梯度: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为95%B,终止含量为5%,梯度时间为2分钟。流速为1.5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4nm,柱温为60℃。从第2分钟开始收集馏分,共得到24个馏分。并用Savant SPD 2010真空离心干燥机(Thermo公司)对馏分进行浓缩干燥,干燥温度设置为45℃,至馏分完全干燥。上述%均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将获得的每个干燥浓缩馏分用pH 3的2%乙腈水溶液复溶后,分为等量的两份样品,依次进行低pH反相色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采集和分析。低pH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3的2%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流动相B为pH 3的98%乙腈水溶液(用甲酸调节pH值)。反相色谱分离柱采用C18反相硅胶填料,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3μm,填径为30nm,反相色谱分离柱为75μm×150mm。流速为380nL/min。根据上述馏分的收集先后顺序,进行针对性梯度设置(如图2所示),每四个馏分分成一组,即第1-4馏分、5-8馏分、9-12馏分,……以此类推;采用的梯度设置为:在第0-4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均为0,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在第4-25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在第25-30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均为30%;上述%均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质谱采集系统为Q Exactive质谱仪(Thermo公司),扫描采用数据依赖模式:进行一个全扫描(扫描范围m/z 400-1400),选择最强的75个母离子进行二级扫描(信号阈值为6300)。电喷雾电压1900V,正离子模式。得到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如图4所示。所有馏分经采集分析后,在假阳性率低于1%时,24小时(24个馏分*30分钟=12小时,重复进行一次实验)共鉴定到9032个蛋白质。

Claims (10)

1.一种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1)从离体的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混合物;
2)采用蛋白酶将待分离鉴定的蛋白质混合物酶切成肽段混合物;
3)将酶切获得的肽段混合物进行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收集馏分,并对馏分进行干燥浓缩;
4)将步骤3)获得的干燥浓缩样本复溶后,采用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进行鉴定;
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由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组成,流动相A为pH 7-12的2%的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pH 7-12的98%的乙腈水溶液;
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采用的梯度范围设置为:1)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0~5)%,终止含量为(8~10)%,梯度时间为2~5 分钟;2)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8~10)%,终止含量为(18~25)%,梯度时间为11~14分钟;3)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18~25)%,终止含量为(32~45)%,梯度时间为9~12分钟;4)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32~45)%,终止含量为95%,梯度时间为1~4分钟;5)流动相B的含量始终为95%,梯度时间为1~4分钟;6)流动相B的起始含量为95%,终止含量为5%,梯度时间为2~5分钟;
所述步骤4)中,所述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中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采用的流动相由流动相A和流动相B组成,流动相A为pH 2-5的2%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pH 2-5的98%乙腈水溶液;所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根据步骤3)获得的馏分集先后顺序,每四个馏分分成一组,即第1-4馏分、5-8馏分、9-12馏分,……以此类推;采用的梯度设置为:在第0-4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均为0,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在第4-25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4%、6%、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在第25-30分钟的梯度时间内,流动相B的初始含量按照分组顺序依次为14%、16%、18%……以此类推,流动相B的终止含量均为30%;从第2分钟开始收集馏分,共得到24个馏分;所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所述柱温为30℃-8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柱温为6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10的2%的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pH10的98%的乙腈水溶液;
所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和/或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采用的流速为0.2-1.5 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14 n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高温高pH短梯度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1.9-5 μm,填料孔径为10-50 nm,反相色谱分离柱长度为50-500 m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从细胞或组织中提取蛋白质混合物的提取方法为利用6-8 M尿素溶液将细胞或组织混悬后,在冰浴上超声提取蛋白质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蛋白酶切方法为使用Trypsin、GluC或Lys-c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蛋白酶任意组合对蛋白质混合物进行酶切。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中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采用的流动相A为pH 3的2%乙腈水溶液,流动相B为pH 3的98%乙腈水溶液;
所述%表示体积百分比浓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采用反相色谱分离柱填料粒径为1.9-5 μm,填料孔径为10 -50 nm,反相色谱分离柱长度为50-500 mm;
和/或,所述步骤4)中,所述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中反相色谱流速为100-500 nL/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pH短梯度反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使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鉴定。
CN201210210614.3A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Active CN1035129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0614.3A CN103512997B (zh)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0614.3A CN103512997B (zh)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2997A CN103512997A (zh) 2014-01-15
CN103512997B true CN103512997B (zh) 2015-09-02

Family

ID=49896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0614.3A Active CN103512997B (zh) 2012-06-20 2012-06-20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129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4071A (zh) * 2015-12-31 2017-01-1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细菌耐药蛋白ArmA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81538B (zh) * 2017-05-08 2019-08-27 南方医科大学 一种胃修复用贻贝来源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08448A (zh) * 2019-04-28 2019-09-06 北京谷海天目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蛋白质组样本处理试剂盒、处理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8625Y (zh) * 2008-12-26 2009-11-18 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色谱联用分离装置
CN101788541A (zh) * 2009-01-24 2010-07-28 复旦大学 一种分离富集和鉴定大分子量蛋白质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348625Y (zh) * 2008-12-26 2009-11-18 上海通微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维色谱联用分离装置
CN101788541A (zh) * 2009-01-24 2010-07-28 复旦大学 一种分离富集和鉴定大分子量蛋白质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nsjrg Tolla et al.Separation,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eptides by ion-pair 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at high and low pH.《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5,第1079卷(第1-2期),274-286. *
James A. Dowell et al.Comparison of Two-Dimensional Fractionation Techniques for Shotgun Proteomics.《Analytical Chemistry》.2008,第80卷(第17期),6715-6723. *
Martin Gilar et al.Two‐dimensional separation of peptides using RP‐RP‐HPLC system with different pH in first and second separation dimensions.《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2005,第28卷(第14期),1694-1703. *
Wang Yuexi et al.Reversed‐phase chromatography with multiple fraction concatenation strategy for proteome profiling of human MCF10A cells.《Proteomics》.2011,第11卷(第10期),2019-2026. *
李笃信 等.高温二维液相色谱系统的构建及其评价.《化学学报 》.2009,第67卷(第21期),2481-2485. *
贾伟.稳定高效的纳升二维分离技术——在线双反相色谱.《液相色谱·质谱通讯》.2012,(第60期),16-1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4071A (zh) * 2015-12-31 2017-01-1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细菌耐药蛋白ArmA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CN106324071B (zh) * 2015-12-31 2019-10-0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细菌耐药蛋白ArmA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12997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mpson et al. Combining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with mass spectrometry for applications in proteomics
Cooper et al. Recent advances in capillary separations for proteomics
Gaspari et al. Nano LC–MS/MS: A robust setup for proteomic analysis
Zhao et al.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mass spectrometry for analysis of complex samples
CN105784879B (zh) 一种基于磁珠分离的抗血栓药物筛选方法
CN102243218B (zh) 体内终端氨基酸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方法
Skinner et al. Native GELFrEE: a new separation technique for biomolecular assemblies
CN106770814B (zh) 一种蛋白质色谱分离平台及其应用
CN103512997B (zh) 一种两维短梯度高效蛋白质组分离鉴定方法
CN106093244A (zh) 一种羊特征性多肽及其应用
Beer et al. In-depth, reproducible analysis of human plasma using IgY 14 and SuperMix immunodepletion
CN101885754B (zh) 一种连续高通量富集分离磷酸肽的方法
Chan et al. Fractionation of peptides by strong cation-exchang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O2006062471B1 (en) A methods and interfaces for single and multidimentional separations for characterization and/or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es by mass spectrometry
Chen et al. Construction of discontinuous capillary isoelectric focusing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e-fractionation of exosomal proteins
Gao et al. Two‐dimensional electrophoretic/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s combin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FTICR mass spectrometry for high throughput proteome analysis
CN111239271A (zh) 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定量微量生物样本蛋白质组的方法
Liu et al. Quantitative comparisons of large numbers of human plasma samples using TMT10plex labeling
Fesenko et al. Analysis of Endogenous Peptide Pools of Physcomitrella patens Moss
US20020155614A1 (en) Peptide esterification
Gao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contributions from Chinese scientists in multidimensional separations for proteomic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Marina et al. Derivatization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JP2004537719A (ja) 微小規模アフィニティー精製システム
Liu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membrane-associated glycoproteins using lectin affinity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metry
CN105203677A (zh) 一种利用生物质谱技术快速检测僵蚕蛋白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03

Address after: 100850 No. 27 Taiping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ACADEMY OF MILITARY MEDICAL SCIENCES

Patentee after: Beijing Proteome Research Center

Address before: 102206 No. 33, shengshengyuan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ROTEOME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