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8461B -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8461B
CN103508461B CN201210223140.6A CN201210223140A CN103508461B CN 103508461 B CN103508461 B CN 103508461B CN 201210223140 A CN201210223140 A CN 201210223140A CN 103508461 B CN103508461 B CN 1035084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ane coupling
coupling agent
hollow silica
preparation
fluorescen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231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8461A (zh
Inventor
马小军
谭明乾
爱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jiaga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22314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84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84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84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84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84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方法,特征是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水中,然后再加入由环己烷、正辛醇和Triton X-100组成的反相微乳液,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在氨水的引发下室温反应,经过丙酮沉淀、醇洗和水洗后,一步制得尺寸在30~50纳米,空心直径在2~15纳米的中空二氧化硅荧光纳米微粒。本方法得到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制备方法不需要繁琐的固体成形模板、腐蚀性的刻蚀试剂和高能耗的高温煅烧过程,操作简便,粒径均匀,性能稳定,可以作为荧光物质载体,药物载体以及磁性纳米粒子载体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材料,具体地说是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具有中空结构的无机纳米颗粒(粒径尺寸<100纳米)是一类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材料,特别是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存储量、高的热和力学稳定性等特性,在纳米限域催化、药物和基因的控制释放及靶向传输、光子晶体、介电材料以及磁性载体材料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目前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主要采用模板法辅助法:就是以特定的物质为形貌模板,然后根据所需材料包覆或填充在模板中形成中空的纳米结构的方法。模板法通常需要经过两步:第一步在模板体系中,采用层层自组装和溶胶-凝胶法,通过二氧化硅前驱体(如正硅酸乙酯等)在模板的表面发生水解或缩聚反应形成氧化硅的壳;第二步通过高温煅烧、酸碱刻蚀或有机熔剂溶解来破坏和去除模板以获得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上述繁琐制备过程需要大量耗费能源或因采用酸碱试剂而导致的环境问题,而且因高温煅烧或化学刻蚀去除模板方法还存在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壳体破坏及模板物质残留问题,以及采用聚合物胶乳、嵌段聚合物等昂贵的制备成本问题等。
模板法包括硬模板和软模板两种方法。硬模板法主要采用无机纳米微粒或高分子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作为模板(美国专利US 7094369;US1506308;Advanced Materials,2006,18,801;Current AppliedPhysics,2006,6,1059;Chemistry Materials,2007,19,1700;中国专利CN101282907A),尽管硬模板法为制备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制备方法,但是这种牺牲模板材料的方法存在巨大的材料和能源浪费。软模板法主要包括聚合物胶乳、嵌段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囊泡、气泡等(中国专利CN101857234A;CN101732719A;CN101348254B;Science,1990,247,1439;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Physics,2006,8,3496;Science,1998,282,1111),现有的软模板法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粒径分布不均,易发生粘连以及采用聚合物胶乳、嵌段聚合物等昂贵等问题。
最近,一种新型的采用微乳液为模板的制备方法在室温条件下成功地制备了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hemistry Communication,2009,3542),然而该方法需要耗时一周左右,而且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粒径仍然不均匀。因此需要发展新型环境友好的、低能高效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反相微乳液为模板,在室温条件下一步制备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方法,及其作为荧光试剂和磁性材料纳米载体的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以反相微乳液为模板,将硅烷偶联剂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到由油相、助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甲酯,在氨水的引发下室温反应20~30小时后,经过丙酮沉淀、醇洗和水洗后,一步制得尺寸在30~50纳米,中空直径在2~10纳米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如果在上述制备过程中将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一步制得中空的二氧化硅荧光纳米微粒。如果在上述的制备过程中引入疏水性的磁性纳米颗粒,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一步制得二氧化硅包裹的磁性纳米微粒。如果在上述的制备过程中将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并同时引入疏水性的磁性纳米颗粒,利用上述方法可以一步制得二氧化硅包裹的磁性荧光纳米微粒。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或3-巯基丙基三烷氧基硅;所述的反相微乳液的油相为环己烷、正己烷,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基辛基苯基醚(Triton X-100系列),助表面活性剂为正己醇、正辛醇、正癸醇等。所述的荧光染料为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或β-二酮-三价铕配合物等具有可与氨基或巯基反应和荧光物质。所述的磁性纳米颗粒为Fe3O4、Fe2O3、NiCo Fe、MeFe2O3(Me为Co、Mn、Ni)等纳米粒子。
一种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将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到由油相、助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甲酯,在氨水的引发下室温反应后,经过丙酮沉淀、醇洗和水洗后,一步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
具体:将1~15μL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加入到1.1克水中,然后再加入14.5克环己烷、3.64克正辛醇和4.74克Triton X-100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50~300μL的正硅酸乙酯,在氨水的引发下室温反应20-30小时后,经过丙酮沉淀、醇洗和水洗后,一步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
所述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为,将硅烷偶联剂与FITC或β-二酮-三价铕配合物混合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
3~10mg的FITC加入到1~15μL硅烷偶联剂中,优选硅烷偶联剂用量10~15μL;
BHHCT-Eu3+与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1∶5~1∶50;优选摩尔比1∶7~1∶18。
硅烷偶联剂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中,硅烷偶联剂用量为1~15μL,磁性纳米颗粒用量1~10mg,优选1~5mg。
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中,荧光复合物用量为1~15μL,磁性纳米颗粒用量1~10mg,优选1~5mg。
所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中空二氧化硅荧光纳米微粒,在作为纳米载体中的应用,所述纳米载体包括催化剂纳米载体、药物纳米载体、基因纳米载体、生长因子纳米载体以及磁性材料纳米载体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荧光纳米微粒、二氧化硅包裹的磁性纳米微粒以及二氧化硅包裹的磁性荧光纳米微粒应用于物理、化学以及生命科学领域应用;如细胞成像、荧光可视化药物递送、荧光可视化细胞磁性分离以及核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成像等。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完全解决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时存在的巨大的材料和能源浪费问题。使用本发明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完全在室温条件下进行,不需要任何加热等耗能过程;采用反相微乳液为模板,不存在牺牲模板材料而带来的材料浪费问题。
(2)避免采用硬模板法制备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第二步去除模板时需要引入的强腐蚀性刻蚀试剂问题。本发明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只要经过简单的丙酮沉淀、乙醇和水等简单的洗涤步骤,即可以一步获得。
(3)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粒径均匀,形状规整,分散性好,很好地解决了高温煅烧方法制备的纳米粒子的团聚和相互粘连问题。
(4)采用本发明制备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可以在一天左右时间内完成,较已有的繁琐的制备过程大大缩短了制备周期(Chemistry Communication,2009,3542方法需要耗时一周左右),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制备效率。
(5)本发明建立以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二氧化硅包裹磁性纳米微粒和二氧化硅包裹磁性荧光纳米微粒,将在细胞成像、荧光可视化药物递送、荧光可视化细胞磁性分离以及核磁共振荧光双模态成像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2是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FITC)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3是用中空二氧化硅荧光纳米微粒(键合FITC)标记神经胶质母细胞瘤的荧光照片
图4是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BHHCT-Eu3+)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5是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6在自然光和紫外光下的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照片。自然光/无磁铁(A),自然光/有磁铁(B),紫外光/有磁铁(C)紫外光/有磁铁(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
(1)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022NR2011)
将1μL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加入到1.1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到14.5克环己烷、3.64克正辛醇和4.74克Triton X-100组成的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5分钟,形成反相微乳液。然后再加入200μL正硅酸乙酯。将200μL的质量浓度28%氨水加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引发聚合,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后,经丙酮、乙醇和水洗涤后,即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
(2)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的TEM表征
图1是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从照片可以看出,纳米粒子的粒径在30~40纳米左右,内部中心孔径在5~8纳米之间。通过调节水相和油相的比例,TEOS的量、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改变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大小,通过调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的量,可以改变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中空内径的尺寸大小。
实施例2: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FITC)(003NR2011)
(1)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APS)—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复合物的制备
将3mg的FITC加入到15μL的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中,然后加入15μL的三乙胺,室温下搅拌15分钟,形成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APS)—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复合物,不需要任何处理,可以直接用于下述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的制备。
(2)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FITC)的制备
将上述的APS-FITC荧光复合物溶液加入到1.1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到14.5克环己烷、3.64克正辛醇和4.74克Triton X-100组成的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5分钟,形成反相微乳液。然后再加入200μL正硅酸乙酯。将200μL的28%氨水加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引发聚合,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后,经丙酮、乙醇和水洗涤后,即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
(3)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的TEM表征
图2是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结果表明采用TEOS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得的荧光纳米微粒呈中空的球形,大小均匀,粒径尺寸为35±4nm,内部中心孔径在11±3纳米之间。通过调节水相和油相的比例、TEOS的量、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改变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的大小,通过调节APS-FITC荧光复合物的量,可以改变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中空内径的尺寸大小。
(4)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标记实验
将人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在DMEM细胞培养基中培养下,加入灭菌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共同孵育1,2,4,6天后,经PBS溶液充分洗涤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从图3结果可见,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被成功地应用于细胞荧光标记,经过长达6天的细胞标记后,荧光信号依然清晰可见。
实施例3: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BHHCT-Eu3+)(009NR2011)
(1)APS-BHHCT-Eu3+荧光复合物的制备
将β-二酮-三价铕配合物,4,4’-二(1”,1”,1”,2”,2”,3”,3”-七氟-4”,6”-己二酮-6”-基)氯磺酰基-邻二苯基苯-铕配合物(简称BHHCT-Eu3+)(合成方法参见文献:J.Yuan,K.Matsumoto,H.Kimura,Anal.Chem.,1998,70,596)和APS(BHHCT与APS的摩尔比1∶7)加入到环己烷中,体系中BHHCT的摩尔浓度为0.05~0.9μmol/ml,室温下搅拌反应2小时,然后加入BHHCT摩尔量二分之一的三氯化铕,超声波振荡20分钟,制备好的APS-BHHCT-Eu3+荧光复合物保存备用。
(2)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BHHCT-Eu3+)的制备
将上述的APS-BHHCT-Eu3+荧光复合物15μL加入到1.1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到14.5克环己烷、3.64克正辛醇和4.74克TritonX-100组成的溶液中,室温下搅拌15分钟,形成反相微乳液。然后再加入200μL正硅酸乙酯。将200μL的28%氨水加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引发聚合,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后,经丙酮、乙醇和水洗涤后,即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BHHCT-Eu3+)。
(3)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BHHCT-Eu3+)的TEM表征
图4是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键合BHHCT-Eu3+)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结果表明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得的铕荧光纳米微粒呈规则的中空球形,大小均匀,粒径尺寸为33±4nm,内部中心孔径在10±3纳米之间,壁厚为10nm左右。通过调节水相和油相的比例、TEOS的量、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改变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的大小,通过调节APS-BHHCT-Eu3+荧光复合物的量,可以改变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中空内径的尺寸大小。
实施例4: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035NR2011)
(1)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的制备
将10μL的APS-BHHCT-Eu3+荧光复合物加入到1.1mL去离子水中,然后加入到14.5克环己烷、3.64克正辛醇和4.74克Triton X-100组成的溶液中,接着加入2 mg的Fe3O4磁性纳米粒子,室温下搅拌15分钟形成反相微乳液。然后再加入200μL正硅酸乙酯。将200μL的28%氨水加入到上述反应体系中引发聚合,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后,经丙酮、乙醇和水洗涤后,即制得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
(2)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的TEM表征
图5是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结果表明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得的磁性铕荧光纳米微粒呈规则的球形,大小均匀,粒径尺寸为40±4nm,内部中心磁性粒子所占空间约10纳米左右,壁厚为15nm左右。通过调节水相和油相的比例、TEOS的量、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数量和种类可以改变中空二氧化硅纳米荧光微粒的大小。
(3)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的荧光和磁性
二氧化硅包裹磁性(Fe3O4)荧光纳米微粒(键合BHHCT-Eu3+)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可以看到Eu的特征性红色荧光(图6 C,D)。在有磁场(磁铁)的作用下,该磁性荧光纳米微粒表现出明显的超顺磁性,将磁铁撤销后,磁性荧光纳米微粒的磁性消失,恢复到初始状态。

Claims (6)

1.一种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到由油相、助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反相微乳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正硅酸乙酯或正硅酸甲酯,在氨水的引发下室温反应后,经过丙酮沉淀、醇洗和水洗后,一步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所述的反相微乳液的油相为环己烷或正己烷,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基辛基苯基醚,助表面活性剂为正己醇、正辛醇或正癸醇;所述的荧光染料为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或β-二酮-三价铕配合物;所述的磁性纳米颗粒为Fe3O4、Fe2O3、CoFe2O3、MnFe2O3、NiFe2O3纳米粒子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所述聚氧乙烯基辛基苯基醚为Triton X-100系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1~15μL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或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加入到0.6~1.5mL水中,然后再加入到由摩尔比为20~25:3~7:1的环己烷、正辛醇和Triton X-100组成的20-28g反相微乳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150-300μL的正硅酸乙酯,在氨水的引发下室温反应20-30小时后,经过丙酮沉淀、醇洗和水洗后,一步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为,将硅烷偶联剂与FITC或β-二酮-三价铕配合物混合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
3~10mg的FITC加入到5~20μL硅烷偶联剂中;
BHHCT-Eu3+与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1∶5~1∶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的制备过程为,将硅烷偶联剂与FITC或β-二酮-三价铕配合物混合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
3~10mg的FITC加入到10~15μL硅烷偶联剂中;
BHHCT-Eu3+与硅烷偶联剂的摩尔比1∶7~1∶18。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硅烷偶联剂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中,硅烷偶联剂用量为1~15μL,磁性纳米颗粒用量1~10mg;
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中,荧光复合物用量为1~15μL,磁性纳米颗粒用量1~10m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空二氧化硅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硅烷偶联剂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中,硅烷偶联剂用量为1~15μL,磁性纳米颗粒用量1~5mg;
硅烷偶联剂与荧光染料反应形成荧光复合物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物中,荧光复合物用量为1~15μL,磁性纳米颗粒用量1~5mg。
CN201210223140.6A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35084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3140.6A CN103508461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23140.6A CN103508461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8461A CN103508461A (zh) 2014-01-15
CN103508461B true CN103508461B (zh) 2015-09-23

Family

ID=4989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23140.6A Active CN103508461B (zh) 2012-06-29 2012-06-29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84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77428B (zh) * 2014-06-04 2016-05-04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药物缓控释及标记双功能中空纳米介孔载体材料
CN104342431B (zh) * 2014-11-03 2017-10-10 遵义医学院 一种固定化酶用磁性纳米载体的制备方法
CN105236428B (zh) * 2015-09-06 2017-05-03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蠕虫状空心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5566A (zh) * 2018-03-16 2018-08-28 南京邮电大学 富勒烯嵌入的二氧化硅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853495A (zh) * 2018-06-01 2018-11-2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类基于荧光素衍生染料的复合纳米粒子、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504366A (zh) * 2019-01-07 2019-03-22 青岛大学 一种稀土络合物包覆纳米空心SiO2和包覆型稀土络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94140B (zh) * 2019-07-08 2023-06-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小尺寸空心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CN110963495A (zh) * 2019-12-26 2020-04-07 沃克福德环境科技(深圳)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多种载荷介孔的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2239595B (zh) * 2020-09-22 2021-12-28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产品用高透明tpu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8851B (zh) * 2020-09-30 2023-03-03 武汉工程大学 一种异硫氰基功能化的二氧化硅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4316737A (zh) * 2021-12-28 2022-04-12 无锡华东锌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高性能柔性陶瓷涂料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871A (zh) * 2009-05-05 2009-10-07 南京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871A (zh) * 2009-05-05 2009-10-07 南京大学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ynthesis of Uniform-Size Hollow Silica Microspheres through 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 in Monodisperse Water-in-Oil Droplets;Dianyan Li, et al.;《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00927;第2卷(第10期);2711-2714以及supproting informati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8461A (zh) 201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8461B (zh) 一种中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Hao et al. Microfluidic continuous flow synthesis of functional hollow spherical silica with hierarchical sponge-like large porous shell
Liu et al. Magnetic nanocomposites with mesoporous structures: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s
Zhang et al. Hollow titania spheres with movable silica spheres inside
CN1215902C (zh) 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磁性荧光双功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20168B (zh) 多功能核壳结构荧光编码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Yang et al. Luminescence functionalization of SBA-15 by YVO4: Eu3+ as a novel drug delivery system
Darbandi et al. Hollow silica nanospheres: in situ, semi-in situ, and two-step synthesis
CN102198385B (zh) 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氧化硅空心微球的制备方法
Atabaev et al. Mesoporous silica with fibrous morphology: a multifunctional core–shell platform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3663478A (zh) 一种树枝状孔道结构介孔二氧化硅球形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Bifunctional nanoparticles with magnetization and luminescence
CN101775112A (zh) 一种磁性荧光双功能温敏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Wang et al. Aqueous solution synthesis of CaF2 hollow microspheres via the ostwald ripening process at room temperature
Yanli et al. Synthesis of bifunctional Gd2O3: Eu3+ nanocryst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biomedical imaging
CN103011177A (zh) 一种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Hagemans et al. Synthesis of cone-shaped colloids from rod-like silica colloids with a gradient in the etching rate
CN104448168A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Ma et al. Facile synthesis and functionalization of color-tunable Ln3+-doped KGdF4 nanoparticles on a microfluidic platform
CN103923656B (zh) 一种氧化钆包裹四氧化三铁磁性荧光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9950014A (zh) 一种弱水解体系制备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复合微球的方法
Zhao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single-phase multifunctional BaGdF5 nanospheres as drug carriers
Shi et al. Facile fabrication of hollow mesoporous Eu3+-doped Gd2O3 nanoparticles for dual-modal imaging and drug delivery
Zheng et al. Fabrication of luminescent TiO2: Eu3+ and ZrO2: Tb3+ encapsulated PLGA microparticles for bioimaging application with enhanced biocompatibility
CN104903706A (zh) 包含金属的半导体聚合物点、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17

Address after: 215600 A 207 room A building center of Zhangjiagang Free Trade Zone, Suzhou Free Trade Zon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Zhangjiagang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a Academy of Sciences

Address before: 116023 Zhongshan Road, Liaoning, No. 457,

Patentee befor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