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8302A -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8302A
CN103508302A CN201210214647.5A CN201210214647A CN103508302A CN 103508302 A CN103508302 A CN 103508302A CN 201210214647 A CN201210214647 A CN 201210214647A CN 103508302 A CN103508302 A CN 1035083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rope
new type
weight structure
type detach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2146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8302B (zh
Inventor
黄红云
肖永恒
李飙
张晓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21464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08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8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8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8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8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包括对重和与对重连接的曳引钢丝绳;所述对重包括:一个第一对重,其上端面与曳引钢丝绳连接;和N个第二对重,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第一对重的下方;每一第二对重的上端面设有一卷绳机构和一与该卷绳机构连接的连接绳索,且第1个第二对重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与第一对重的下端面连接,而第M个第二对重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与第M-1个第二对重的下端面连接;其中,N为不少于1的自然数,M为大于等于2但不大于N的自然数。本发明使电梯无需配置补偿装置,电梯曳引机两侧拉力变化小,系统更稳定;同时更有利于电梯底坑空间和井道布置,轿厢的滞留工况越来越好,减少了轿厢冲顶和冲底的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用对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电梯的轿厢和对重重量变化很小,由于曳引钢丝绳重量原因,因此电梯需要配置补偿装置来平衡轿厢和对重侧的总重量,以此来满足曳引系统要求。有些电梯补偿装置重量多达2吨,导致整个系统重量增加很多;而且对曳引主机的要求也会更高,其他配置也相应增加,最后导致整个系统的各个部件规格加大,增加各公司开发周期和电梯成本。补偿装置的重量影响到电梯整个系统开发,因此减少补偿重量或者无补偿装置有利于整个电梯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以使电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无需配置补偿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包括对重和与对重连接的曳引钢丝绳;所述对重包括:一个第一对重,其上端面与曳引钢丝绳连接;和N个第二对重,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第一对重的下方;每一第二对重的上端面设有一卷绳机构和一与该卷绳机构连接的连接绳索,且第1个第二对重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与第一对重的下端面连接,而第M个第二对重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与第M-1个第二对重的下端面连接;其中,N为不少于1的自然数,M为大于等于2但不大于N的自然数。
进一步,每一第二对重的上端面设有一安装腔,所述卷绳机构设置在该安装腔中。
作为优选,每一卷绳机构包括:一定轴,架设在所述安装腔中;一卷绳轮,活动套设在定轴上,供连接绳索绕设其中;和一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定轴和卷绳轮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一平面蜗卷弹簧,该平面蜗卷弹簧设置在定轴和卷绳轮之间的间隙中,其一端与定轴连接,其另一端与卷绳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卷绳轮上设有绳索防跳杆,该绳索防跳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固定在卷绳轮上。
作为优选,所述卷绳轮通过定位轴承活动套设在定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对重和每一第二对重的侧立面处设有对重导靴,其下端面则设有对重垫板。
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一对重支撑装置,该对重支撑装置设置在第N个第二对重和对重缓冲器之间的井道中。
作为优选,所述对重支撑装置由两个对重支撑组件组成,该两个对重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对重导轨上。
作为优选,每一对重支撑组件包括:一支撑连接支架,由垂直设置并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板和支撑板组成,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与一侧对重导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以滑动方式水平设置一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设有一限位板,在限位座内壁与限位板之间的限位轴上套设一限位弹簧以使限位板自限位座伸出;和一支撑主架,所述支撑主架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支撑轴铰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主架水平设有一支撑垫板,及其一端侧设有一与所述限位板发生干涉的导向斜面。
本发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电梯无需配置补偿装置,电梯曳引机两侧拉力变化小,系统更稳定;同时更有利于电梯底坑空间和井道布置,轿厢的滞留工况越来越好,减少了轿厢冲顶和冲底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卷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卷绳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对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处于轿厢上行、对重下行的工况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电梯处于轿厢下行、对重上行的工况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对重支撑装置处于第一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对重支撑装置处于第二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1—曳引钢丝绳;12—轿厢;13—对重井道;14—对重导轨;15—对重缓冲器;21—第一对重;22—第二对重;221—安装腔;23—对重导靴;24—对重垫板;3—卷绳机构;31—定轴;32—卷绳轮;33—平面蜗卷弹簧;34—绳索防跳杆;35—插销;36——定位轴承;4—连接绳索;5—对重支撑装置;511—连接板;512—支撑板;513—限位座;514——限位轴;515—限位板;516—限位弹簧;52—支撑主架;521—支撑座;522—支撑轴;523—支撑垫板;524—导向斜面;53—连接件。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主要由曳引钢丝绳11、一个第一对重21、N个第二对重22(本实施例N=3)和一个对重支撑装置5组成。
第一对重21的上端面与曳引钢丝绳11连接,其侧立面处设有与对重导轨14配合的对重导靴23,其下端面则设有对重垫板24。三个第二对重22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在第一对重21的下方。每个第二对重22的上端面均设有一个安装腔221,安装腔内设有一个卷绳机构3,每个卷绳机构3连接有一条连接绳索4;每个第二对重22的侧立面处设有与对重导轨14配合的对重导靴23,其下端面亦设有对重垫板24。第1个第二对重22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4与第一对重21的下端面连接;第2个第二对重22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4与第1个第二对重22的下端面连接;第3个第二对重22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4与第2个第二对重22的下端面连接。卷绳机构3主要由定轴31、卷绳轮32、平面蜗卷弹簧33、绳索防跳杆34、插销35和定位轴承36组成:定轴31架设在安装腔221中;卷绳轮32通过两个定位轴承36活动套设在定轴31上并可绕定轴旋转;连接绳索4绕设其中;平面蜗卷弹簧33设置在定轴31和卷绳轮32之间的间隙中,其一端与定轴31连接,其另一端则与卷绳轮32连接;绳索防跳杆34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35固定在卷绳轮32上。
对重支撑装置5设置在第3个第二对重22和对重缓冲器15之间的对重井道13中,由两个对重支撑组件组成,该两个对重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对重导轨14上。每个对重支撑组件主要由支撑连接支架和支撑主架52组成:支撑连接支架主要由垂直设置并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板511和支撑板512组成,连接板511通过螺栓螺母、压码等连接件53与一侧对重导轨14连接;连接板上设有一个限位座513,限位座内以滑动方式水平设置一条限位轴514,限位轴的一端设有一块限位板515,在限位座内壁与限位板之间的限位轴上套设一个限位弹簧516以使限位板自限位座伸出。支撑主架52上设有一个支撑座521,支撑座521内水平设置一条支撑轴522,支撑主架52通过该支撑轴522铰接在支撑板512上;支撑主架上水平设有一块支撑垫板523,其一端侧设有一个与限位板513发生干涉的导向斜面524。
本发明的第一对重使正常悬挂在曳引钢丝绳上,不与第二对重接触,以满足最基本的曳引对重重量和系统需要,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5所示,当电梯处于轿厢上行、对重下行的工况时,对重侧的钢丝绳逐渐增多,第二对重逐渐落在对重支撑装置上,对重侧拉伸钢丝绳拉力逐渐减少,使对重侧的总重量基本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第二对重逐渐落在对重支撑装置的过程中,由于第二对重完全压在对重支撑装置上,其上的连接绳索开始松弛触动卷绳机构动作,平面蜗卷弹簧释放能量使卷绳轮旋转,与卷绳轮连接的连接绳索被卷起收缩;此时对重支撑装置的限位板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对支撑主架的导向斜面施加一压力,使支撑主架得以保持水平状态以支撑对重。当轿厢在顶层平层继续上行冲顶时,第一对重压在第1个第二对重之上,对重侧曳引钢丝绳悬挂重量逐渐减少时,可以使电梯轿厢侧无向上拉力,轿厢自重使轿厢冲顶减慢,使冲顶破坏性最小,轿厢的滞留工况越来越好。
如图6所示,当电梯处于轿厢下行、对重上行的工况时,第二对重依次被拉起,在第二对重被拉起的过程中,由于拉力的作用,收卷于卷绳轮中的连接绳索将被拉出并拉直,在拉直的同时亦带动卷绳轮旋转使平面蜗卷弹簧卷缩而储蓄能量。当轿厢到达底层后仍继续下行时,对重侧的重量将突然增重较多,使轿厢满载底层制动效果更好,避免轿厢冲底,轿厢的滞留工况越来越好。
如图7和图8所示,当发生第一对重和第二对重完全压在对重支撑装置或者对重急速下行的工况时,由于全部对重短时间压在对重支撑装置上,使施加在支撑垫板的力大于限位板施加于支撑主架的导向斜面的压力,支撑主架绕支撑轴向下旋转而松开,对重支撑装置的限位作用消失,所有对重脱离对重支撑装置继续下行并开始接触对重缓冲器,完成对重与对重缓冲器的撞击动作。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包括对重和与对重连接的曳引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包括:
一个第一对重,其上端面与曳引钢丝绳连接;和
N个第二对重,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第一对重的下方;每一第二对重的上端面设有一卷绳机构和一与该卷绳机构连接的连接绳索,且第1个第二对重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与第一对重的下端面连接,而第M个第二对重通过其上的连接绳索与第M-1个第二对重的下端面连接;其中,N为不少于1的自然数,M为大于等于2但不大于N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二对重的上端面设有一安装腔,所述卷绳机构设置在该安装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卷绳机构包括:
一定轴,架设在所述安装腔中;
一卷绳轮,活动套设在定轴上,供连接绳索绕设其中;和
一弹性复位机构,设置在定轴和卷绳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机构为一平面蜗卷弹簧,该平面蜗卷弹簧设置在定轴和卷绳轮之间的间隙中,其一端与定轴连接,其另一端与卷绳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轮上设有绳索防跳杆,该绳索防跳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插销固定在卷绳轮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绳轮通过定位轴承活动套设在定轴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重和每一第二对重的侧立面处设有对重导靴,其下端面则设有对重垫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重支撑装置,该对重支撑装置设置在第N个第二对重和对重缓冲器之间的井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重支撑装置由两个对重支撑组件组成,该两个对重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对重导轨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对重支撑组件包括:
一支撑连接支架,由垂直设置并相互垂直连接的连接板和支撑板组成,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件与一侧对重导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一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内以滑动方式水平设置一限位轴,所述限位轴上设有一限位板,在限位座内壁与限位板之间的限位轴上套设一限位弹簧以使限位板自限位座伸出;和
一支撑主架,所述支撑主架通过一水平设置的支撑轴铰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主架水平设有一支撑垫板,及其一端侧设有一与所述限位板发生干涉的导向斜面。
CN201210214647.5A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Active CN103508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647.5A CN103508302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214647.5A CN103508302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8302A true CN103508302A (zh) 2014-01-15
CN103508302B CN103508302B (zh) 2015-07-22

Family

ID=49891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214647.5A Active CN103508302B (zh) 2012-06-27 2012-06-27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0830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6648A (zh) * 2016-05-23 2017-12-01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装置
CN108343298A (zh) * 2018-04-27 2018-07-31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使用发条弹簧的举升机和多层停车位用配重替代机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568A (ja) * 1993-07-09 1995-01-27 Kajima Corp 昇降機のカウンターウェイトチェンジシステム
JP2001080837A (ja) * 1999-09-13 2001-03-2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6327733A (ja) * 2005-05-25 2006-12-07 Mitsubishi Materials Techno Corp 無動力降下搬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568A (ja) * 1993-07-09 1995-01-27 Kajima Corp 昇降機のカウンターウェイトチェンジシステム
JP2001080837A (ja) * 1999-09-13 2001-03-27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06327733A (ja) * 2005-05-25 2006-12-07 Mitsubishi Materials Techno Corp 無動力降下搬送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16648A (zh) * 2016-05-23 2017-12-01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装置
CN107416648B (zh) * 2016-05-23 2019-03-29 株式会社日立大厦系统 电梯装置
CN108343298A (zh) * 2018-04-27 2018-07-31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使用发条弹簧的举升机和多层停车位用配重替代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8302B (zh) 2015-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00508Y (zh) 无机房电梯
CN101920882A (zh) 一种电梯的补偿装置
CN111924682A (zh) 一种电梯用弹簧减震器及其使用方法
CN102992148A (zh) 一种新型电梯结构
CN210854899U (zh) 一种直角开门家用电梯
CN201737555U (zh) 一种电梯的补偿装置
CN102745578A (zh) 一种电梯装置
CN103508302B (zh) 一种新型分体式对重结构
JP2011213420A (ja) 油圧エレベータのリニューアル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リニューアルされたロープ式エレベータ
CN103523638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井道布置结构
CN103274278A (zh) 电梯轿厢托架
CN202272602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布置结构
CN107575067A (zh) 一种钢丝绳滑轮组合牵引的立体车库升降机构
CN201808994U (zh) 家用电梯
WO2019091212A1 (zh) 一种稳定式电梯轿厢用导向轮装置
CN202156855U (zh) 一种电梯轿厢传动结构
CN105236249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CN202296708U (zh) 一种新型电梯结构
CN201793300U (zh) 一种电梯
CN202729537U (zh) 下置式间接驱动电梯
CN202038799U (zh) 4: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对重装置
CN202022643U (zh) 4:1小机房载货电梯的对重装置
CN203392676U (zh) 一种用于电梯运行平衡的弹簧组件
CN205099168U (zh) 无机房电梯
CN216129169U (zh) 一种上吊轮背包式电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