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3319B - 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3319B
CN103503319B CN201380000291.8A CN201380000291A CN103503319B CN 103503319 B CN103503319 B CN 103503319B CN 201380000291 A CN201380000291 A CN 201380000291A CN 103503319 B CN103503319 B CN 103503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hard
level component
iteration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0029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3319A (zh
Inventor
喻凡
常德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03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3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3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92Interleaver wherein interleaving is performed jointly with another technique such as puncturing, multiplexing 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7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 H03M13/3784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for soft-output decoding of 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37Decoding methods or techniques, not specific to the particular type of coding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3M13/03 - H03M13/35
    • H03M13/45Soft decoding, i.e. using symbol reliability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47Decoding adapted to other signal detection operation
    • H04L1/005Iterative decoding, including iteration between signal detection and decoding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05Decoding
    • H03M13/1111Soft-decision decoding, e.g. by means of message passing or belief propagation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9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combining two or more codes or code structures, e.g. product codes, generalised product codes, concatenated codes, inner and outer codes
    • H03M13/2957Turbo codes and 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2Amplitud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e.g. using on-off keying; Single sideband or vestigial sideband modulation
    • H04L27/06Demodulator circuits; Receiver circui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通过软判决纠错编码和硬判决纠错编码混合的方式实现多级编码,并通过软判决纠错译码和硬判决纠错译码混合的方式实现多级译码,集中了两种方式的优点:仅采用一级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方式,相比较多级均采用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的方式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和资源开销;在一级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级的硬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保证了增益性能,从而满足高速光传输系统对增益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编码技术,特别涉及一种调制解码系统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互联网业务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着光传输网络线路传输速率逐渐从40Gbps发展到100Gbps,再到400Gbps甚至1Tbps发展。在高速光传输系统中,采用高阶调制方式可以获得更高的频谱效率,例如采用频移键控(FSK,Frequency-Shift Keying),差分移相键控(DPSK,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Modulation)等高阶调制方式。
在100Gbps以及更低速的光传输系统中,采用的是启闭键控(OOK,On-OffKeying)/四相相移键控(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方式,发射机中的前向差错编码(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过程与调制过程是分开进行的,接收机中的译码与解调也是如此。在下一代更高速的系统中,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带宽和功率,必须将编码和调制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而将高阶调制和FEC编码结合设计的调制编码技术成为高速光系统的关键技术。其中,多级编码(MLC,Multi-Level Coding)是一种高效的调制编码方案,它既不增加信号带宽,又不降低有效数据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性能。
现有技术的MLC系统,发送端中的编码装置对信息的各比特进行分级,每一级由不同码率的FEC进行编码保护,然后映射到高阶调制星座图上后,将映射得到的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中的译码装置对接收到的信息解映射后得到的比特分别进行各级的FEC译码。在多级译码(MSD,Medium Specific Decoding)方式中,低比特译码后的信息传递到下一级译码的解映射单元,降低了下一级解映射的BER,然后才进行下一级的译码。
现有技术中MLC系统的每一级都采用软判决纠错编码(SD FEC,Soft-Decision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的方式。这种方式实现复杂度很高,特别是在高速光传输系统应用中,FEC的开销受到较大的限制(约7%~30%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用于保护MSB的高码率FEC所分配的开销将很小,高复杂度的SD FEC再加上大的吞吐率使得整个系统的实现资源非常大,不具有可实现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以降低实现复杂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译码装置,该译码装置包括:初级解映射单元、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解映射单元、第一解交织器和、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和输出单元;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用于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将得到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输出给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
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给所述第一解交织器;
所述第一解交织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对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得到的第一级分量的硬信息,以及输出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级分量相对于所述第二级分量为较低位比特。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译码装置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一交织器;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还用于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一交织器、第二解映射单元、第二解交织器和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
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第二解交织器,用于对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译码装置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二交织器;
所述第二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第一交织器还用于将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所述第二交织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二交织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二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一交织器和第二解映射单元;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
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所述译码装置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
所述第一交织器还用于将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还用于将解映射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二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级分量相对于所述第三级分量为较低位比特。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编码装置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译码装置。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装置包括: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交织器和映射单元;
所述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用于对待处理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编码后输出给所述映射单元;
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信息的第二级分量进行编码后输出给所述第一交织器;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映射单元;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各级分量进行调制映射,输出调制映射后得到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编码装置还包括: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和第二交织器;
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信息的第三级分量进行编码后输出给所述第二交织器;
所述第二交织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三级分量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映射单元。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映射单元进行所述调制映射的对象包括所述待处理信息的第三级分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该编码方法包括:
S1、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
S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
S3、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S4、对所述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再进行译码,得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S5、输出对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进行判决后得到的第一级分量的硬信息,以及输出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该译码方法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6、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转至所述步骤S1开始进行下一轮迭代,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在从第二轮迭代开始的各轮迭代中,在执行步骤S1时将上一轮迭代中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7、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
S8、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步骤S7交织处理后得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S9、第二解交织器对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再进行译码,得到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在所述步骤S5中进一步输出所述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译码方法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在所述步骤S9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10、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转至所述步骤S1开始进行下一轮迭代,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从第二轮迭代开始的各轮迭代中,在执行步骤S1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步骤S10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执行步骤S3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步骤S10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得到的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11、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
S12、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步骤S11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在所述步骤S5中进一步输出所述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该译码方法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在所述步骤S12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转至所述步骤S1开始进行下一轮迭代,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从第二轮迭代开始的各轮迭代中,在执行步骤S1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步骤S12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执行步骤S3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步骤S12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得到的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结合上述第三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二级分量相对于所述第三级分量为较低位比特。
由以上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软判决纠错编码和硬判决纠错编码混合的方式实现多级编码,并通过软判决纠错译码和硬判决纠错译码混合的方式实现多级译码,集中了两种方式的优点:仅采用一级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方式,相比较多级均采用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的方式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和资源开销;在一级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级的硬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保证了增益性能,从而满足高速光传输系统对增益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采用的基于自然分割映射的映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编码装置的编码的信令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译码装置的一轮译码的信令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译码装置的多轮译码的信令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采用的基于自然分割映射的映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中采用的基于自然分割映射的映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系统中的编码装置采用软判决纠错编码方式对待处理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编码并采用硬判决纠错编码方式对待处理信息的第二级分量进行编码,然后对编码后的各级分量进行映射后输出。编码装置输出的信息经过信道传输后到达译码装置,译码装置采用软判决纠错译码方式对译码装置接收到信息进行第一级分量的解映射和译码,采用硬判决纠错译码方式对译码装置接收到信息进行第二级分量的解映射和译码,并且在各级分量的解映射中对会利用其他级分量的译码结果作为先验信息。另外,除了上述两级之外,还可以将待处理信息分为更多级别,例如还可能存在第三级分量、第四级分量等。对于除了第一级分量和第二级分量之外,其他级分量的编译码均采用硬判决纠错方式,或者不进行编译码而仅在编码装置中进行映射以及在译码装置中进行解映射。
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系统、装置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由于高阶调制映射导致符号中不同位置比特的误码率不同,如16QAM格雷(Gray)映射,低位比特(LSB,Least Significant Bit)b0b2的误码率(BER,Bit Error Rate)是高位比特(BER,Most Significant Bit)b1b3的BER的2倍。MLC的核心思想是采用不同速率的分量码对不同的信息位进行保护,从而实现总体性能优化。对于易出错的LSB,用具有更高纠错能力的低码率FEC保护;而对于MSB,因其间有较大的欧氏距离,故用具有更低纠错能力的高码率FEC来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16QAM为例,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待处理信息的每个4比特的符号分为两级,每2比特分为一级。这里比特分级和调制映射方式相关,本实施例的映射关系如图2中所示,b0、b1、b2、b3的比特位顺序为从低到高。也就是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划分各级分量时,通常第一级分量相对于第二级分量为具有更高误码率的较低比特位,第二级分量相对于第三级分量为具有更高误码率的较低比特位,以此类推,在后续实施例中均采用此原则,不再赘述。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级分量为比特位b0和b2,后续将采用b0/b2进行表示,第二级分量为比特位b1和b3,后续将采用b1/b3表示。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调制编码系统通信系统的示意图,编码装置可以设置在信息的发送端,译码装置可以设置在信息的接收端。下面就对该调制编码系统通信系统中的编码装置和译码装置分别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编码装置包括: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硬判决纠错编码器、交织器和映射单元。
除此之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编码装置中还会存在一个比特分级单元,用于将待处理信息进行比特分级,在本实施例中是分级为第一分量b0/b2和第二分量b1/b3,然后分别送入软判决纠错编码器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当然,鉴于该比特分级单元也可能是位于编码装置之外的独立单元,因此在图中1中并未示出。后续实施例中均是如此,由比特分级单元进行待处理信息的比特分级,只是所分的级数与本实施例不相同,后续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对于待处理信息的第一级分量b0/b2的处理为:软判决纠错编码器对待处理信息的b0/b2进行编码,软判决纠错编码器采用的是SD FEC编码,可以采用但不限于LDPC编码器、Turbo编码器等。然后软判决纠错编码器将编码后得到的b0/b2输出给映射单元。
对于待处理信息的第二级分量b1/b3的处理为: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对待处理信息的b1/b3进行编码,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硬判决纠错编码器采用的是HD FEC编码,可以采用但不限于RS编码器、BCH编码器等,然后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将编码后的b1/b3输出给交织器,由交织器对b1/b3进行交织处理以降低译码时的误码扩散问题,并将交织处理后的b1/b3输出给映射单元。
映射单元对接收到的各级分量(按照同一符号进行分组),即b0/b2以及b1/b3,进行调制映射,输出调制映射后得到的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映射单元为16QAM映射单元,进行16QAM调制映射,可以采用基于自然分割的映射方式,如图2所示。
上述编码装置的编码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图3中两个虚线框中的步骤是分别对两级分量的处理,通常是并行执行的。
然后编码装置所在的发送端就能够将映射单元输出的信息通过诸如信道等传输给接收端,由接收端的译码装置进行处理。继续如图1所示,该译码装置包括:初级解映射单元、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解映射单元、解交织器、硬判决纠错译码器和输出单元。
对于译码装置接收到的第一级分量b0/b2的处理为:初级解映射单元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0/b2的解映射获得b0/b2的软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软信息指的是对数似然比(LLR,Loglikelihood Ratro)信息,并将该b0/b2的软信息输出给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软判决纠错译码器利用该b0/b2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0/b2的软信息。
对译码装置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b1/b3的处理为:第一解映射单元的输入端与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端存在连接关系,将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2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可作为已知正确信息修正或参与解调计算),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1/b3的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b1/b3的硬信息给解交织器。在此处进行的解映射实际上就是将b0的LLR和b2的LLR作为先验信息辅助计算b1和b3的后验概率,从而解调得到b1/b3的比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硬信息为比特信息。然后解交织器对b1/b3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对b1/b3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1/b3的硬信息。
其中初级解映射单元中具体的算法可以如下:
初级解映射单元中具体的算法如下:
由于16QAM对称调制映射,来自信道的信息可以分为IQ对称的Rx和Ry,计算后验概率,其中,p(M/N)为接收到N时条件M成立的后验概率,其中N的取值为Rx或Ry,例如p(b0=0/Rx)为接收到Rx时b0=0的后验概率;p(b1b0=00/Rx)为接收到Rx时b1b0=00的后验概率,其他项含义类似。
p(b0=0/Rx)=p(b1b0=00/Rx)+p(b1b0=10/Rx)
p(b0=1/Rx)=p(b1b0=01/Rx)+p(b1b0=11/Rx)
p(b2=0/Ry)=p(b3b2=00/Ry)+p(b3b2=10/Ry)
p(b2=1/Rx)=p(b3b2=01/Ry)+p(b3b2=11/Ry)
则b0/b2的解映射后软信息为LLR(b0)和LLR(b2),即b0和b2比特的对数似然比。
L L R ( b 0 ) = l o g p ( b 0 = 0 / R x ) p ( b 0 = 1 / R x )
L L R ( b 2 ) = l o g p ( b 2 = 0 / R x ) p ( b 2 = 1 / R x )
以上解映射算法在实现时可以根据max log map等算法进行简化。
第一解映射单元中具体的算法如下:
根据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2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计算后验概率:
p(b1=0/Rx)=p(b1b0=01/Rx)+p(b1b0=00/Rx)*exp(LLR(b0))
p(b1=1/Rx)=p(b1b0=11/Rx)+p(b1b0=10/Rx)*exp(LLR(b0))
p(b3=0/Ry)=p(b3b2=01/Ry)+p(b3b2=00/Ry)*exp(LLR(b2))
p(b3=1/Rx)=p(b3b2=11/Ry)+p(b3b2=10/Ry)*exp(LLR(b2))
b0/b2的解映射后软信息为:
L L R ( b 1 ) = l o g p ( b 1 = 0 / R x ) p ( b 1 = 1 / R x )
L L R ( b 3 ) = l o g p ( b 3 = 0 / R x ) p ( b 3 = 1 / R x )
则b1/b3的解映射后硬信息HD(b1)和HD(b3)分别为:
如果LLR(b1)<0,则HD(b1)=1;否则HD(b1)=0。
如果LLR(b3)<0,则HD(b3)=1;否则HD(b3)=0。
如果该译码装置仅存在一次译码迭代,即预设的迭代次数阈值为1,则至此就结束译码处理,此时输出单元输出的内容是由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确定的,即对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的内容以及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需要说明的是,对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的判决可以是由输出单元执行的,也可以由额外的一个现有的判决单元执行,以下实施例中均是如此,不再一一赘述。
对应的译码装置的信令图如图4所示。
但很多情况下,译码装置可能存在多轮译码迭代,即预设迭代次数阈值为大于1的值,需要进行多轮迭代直至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阈值。这种情况下,上述的过程仅仅是一次迭代的译码过程,为了适用于多轮迭代,此时的译码装置还会存在一交织器,交织器会将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1/b3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初级解映射单元,供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对于第二轮的迭代过程如下:
初级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交织器输出的b1/b3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b0/b2的解映射获得b0/b2的软信息,并将该b0/b2的软信息输出给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软判决纠错译码器利用该b0/b2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0/b2的软信息。
第一解映射单元将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2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1/b3的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b1/b3的硬信息给解交织器。然后解交织器对b1/b3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对b1/b3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1/b3的硬信息。交织器将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1/b3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初级解映射单元,供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再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迭代时初级解映射单元中具体的算法如下:
根据上一轮交织器输出的b1/b3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计算后验概率为:
如果HD(b1)=0,则p(b0=0/Rx)=p(b1b0=00/Rx),
p(b0=1/Rx)=p(b1b0=01/Rx)
否则p(b0=0/Rx)=p(b1b0=10/Rx),p(b0=1/Rx)=p(b1b0=11/Rx);
如果HD(b3)=0,则p(b2=0/Ry)=p(b3b2=00/Ry),
p(b2=1/Rx)=p(b3b2=01/Ry)
否则p(b2=0/Ry)=p(b3b2=10/Ry),p(b2=1/Rx)=p(b3b2=11/Ry)
则b0/b2的解映射后软信息LLR(b0)和LLR(b2)分别为:
L L R ( b 0 ) = l o g p ( b 0 = 0 / R x ) p ( b 0 = 1 / R x )
L L R ( b 2 ) = l o g p ( b 2 = 0 / R x ) p ( b 2 = 1 / R x )
以上解映射算法在实现时可以根据max log map等算法进行简化。
如果加入上述第二轮迭代,则译码装置执行的译码信令图可以如图5所示,后续轮的迭代过程与第二轮相同,不再一一赘述,在图5中也不再一一示出。最终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阈值后,结束译码处理,输出单元将对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的内容以及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作为译码装置输出的内容。
上述实施例一中的方案可以应用于QPSK到16QAM的升级系统,QPSK调制时单纯采用软判决纠错译码器(例如LDPC译码器),升级到16QAM后,能够继续兼容QPSK时采用的软判决纠错译码器,只是增加硬判决的资源,吞吐量提升了1倍但复杂度却没有增加1倍,且节约了升级成本。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32QAM为例,如果采用如图7所示的映射方式,可以将待处理信息的每个5比特的符号分为3级,第一级分量为比特位b0和b1,后续将采用b0/b1进行表示,第二级分量为比特位b2,第三级分量为比特位b3和b4,后续将采用b3/b4进行表示,这里b0、b1、b2、b3、b4的比特位顺序为从低到高。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同样,编码装置可以设置在信息的发送端,译码装置可以设置在信息的接收端。下面就对该通信系统中的编码装置和译码装置分别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编码装置包括: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交织器、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二交织器和映射单元。
对于待处理信息的第一级分量b0/b1的处理为:软判决纠错编码器对待处理信息的b0/b1进行编码,软判决纠错编码器采用的是SD FEC编码,可以采用但不限于LDPC编码器、Turbo编码器等。然后软判决纠错编码器将编码后得到的b0/b1输出给映射单元。
对于待处理信息的第二级分量b2的处理为: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对待处理信息的b2进行编码,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的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和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采用的是HD FEC编码,可以采用但不限于RS编码器、BCH编码器等,然后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将编码后的b2输出给第一交织器,由第一交织器对b2进行交织处理以降低译码时的误码扩散问题,并将交织处理后的b2输出给映射单元。
对于待处理信息的第三级分量b3/b4的处理为: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对待处理信息的b3/b4进行编码,然后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将编码后的b3/b4输出给第二交织器,由第二交织器对b3/b4进行交织处理以降低译码时的误码扩散问题,并将交织处理后的b3/b4输出给映射单元。
映射单元对接收到的各级分量(按照同一符号进行分组),即b0/b1、b2以及b3/b4,进行调制映射,输出调制映射后得到的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映射单元为32QAM映射单元,进行32QAM调制映射,可以采用基于自然分割的映射方式,此时的映射图可以如图7所示。
然后编码装置所在的发送端就能够将映射单元输出的信息通过诸如信道等传输给接收端,由接收端的译码装置进行处理。继续如图6所示,该译码装置包括:初级解映射单元、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解映射单元、第一解交织器、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交织器、第二解映射单元、第二解交织器、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和输出单元。
对于译码装置接收到的第一级分量b0/b1的处理为:初级解映射单元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0/b1的解映射获得b0/b1的软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软信息指的是LLR信息,并将该b0/b1的软信息输出给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软判决纠错译码器利用该b0/b1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0/b1的软信息。
对译码装置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b2的处理为:第一解映射单元的输入端与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端存在连接关系,将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1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2的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b2的硬信息给第一解交织器。在此处进行的解映射实际上就是将b0的LLR和b1的LLR作为先验信息辅助计算b2的后验概率,从而解调得到b2的比特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硬信息为比特信息。然后第一解交织器对b2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第一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对b2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2的硬信息。第一交织器对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2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后输出给第二解映射单元。
对译码装置接收到的第三级分量b3/b4的处理为:第二解映射单元的输入与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以及与第一交织器的输出均存在连接关系,第二解映射单元将软第一交织器输出的b2的硬信息以及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1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3/b4的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b3/b4的硬信息给第二解交织器。然后第二解交织器对b3/b4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第二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二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对b3/b4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3/b4的硬信息。
如果该译码装置仅存在一次译码迭代,即预设的迭代次数阈值为1,则至此就结束译码处理,输出单元输出的内容是对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的内容、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以及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
但很多情况下,译码装置可能存在多轮译码迭代,即预设迭代次数阈值为大于1的值,需要进行多轮迭代直至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阈值。这种情况下,上述的过程仅仅是一次迭代的译码过程,为了适用于多轮迭代,此时的译码装置还会存在第二交织器,第二交织器会将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3/b4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初级解映射单元和第一解映射单元,供初级解映射单元和第一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同时,第一交织器还会将交织处理后的b2的硬信息输出给初级解映射单元,供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对于第二轮的迭代过程如下:
初级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第一交织器输出的b2的硬信息以及第二交织器输出的b3/b4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b0/b1的解映射获得b0/b1的软信息,并将该b0/b1的软信息输出给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软判决纠错译码器利用该b0/b1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0/b1的软信息。
第一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第二交织器输出的b3/b4的硬信息以及本轮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1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b2的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b2的硬信息给第一解交织器。然后第一解交织器对b2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第一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对b2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2的硬信息。第一交织器对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2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后输出给第二解映射单元。另外,第一交织器会输出b2的硬信息给初级解映射单元,供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再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第二解映射单元将软第一交织器输出的b2的硬信息以及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1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3/b4的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b3/b4的硬信息给第二解交织器。然后第二解交织器对b3/b4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第二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二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对b3/b4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b3/b4的硬信息。第二交织器对第二硬件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3/b4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初级解映射单元和第一解映射单元,供初级解映射单元和第一解映射单元进行在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后续轮的迭代过程与第二轮相同,不再一一赘述,可以看出从第二轮迭代开始,各解映射单元均存在两路输入(即另外两级分量译码后反馈回来的信息)作为先验信息。最终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阈值后,结束译码处理,将对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的内容、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以及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作为输出单元输出的内容。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仍采用32QAM为例,仍将待处理信息的每个5比特的符号分为3级,第一级分量为比特位b0和b1,后续将采用b0/b1进行表示,第二级分量为比特位b2,第三级分量为比特位b3和b4,后续将采用b3/b4进行表示,这里b0、b1、b2、b3、b4的比特位顺序为从低到高。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三针对第三级分量的编码和译码采用了不同的实现方式。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编码装置包括: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交织器和映射单元。
在该编码装置中,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交织器和映射单元的处理与实施例二中描述的相同,即对于待处理信息的第一级分量b0/b1和第二级分量b2的处理与实施例二中描述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对于待处理信息的第三级分量b3/b4的处理为,直接将待处理信息的第三级分量b3/b4输入映射单元,即对于b3/b4不进行编码。
对于译码装置而言,该译码装置包括:初级解映射单元、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解映射单元、第一解交织器、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交织器、第二解映射单元和输出单元。
如果仅存在一次迭代,初级解映射单元、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解映射单元、第一解交织器、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交织器和第二解映射单元的处理与实施例二中描述的相同,即对于译码装置接收到的第一级分量b0/b1和第二级分量b2的处理与实施例二中描述的相同,对于译码装置接收到的第三级分量b3/b4的处理为:第二解映射单元将软第一交织器输出的b2的硬信息以及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1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b3/b4的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b3/b4的硬信息。仅存在一次译码迭代时,输出单元输出的内容是对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的内容、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以及第二解映射单元的输出。
如果存在多轮译码迭代,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由第二解映射单元将解映射得到的b3/b4的硬信息输出给初级解映射单元和第一解映射单元,供初级解映射单元和第一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从第二轮迭代开始,初级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第一交织器输出的b2的硬信息以及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b3/b4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b0/b1的解映射获得b0/b1的软信息。第一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b3/b4的硬信息以及本轮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b0/b1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上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b2的解映射。其他处理与第一轮中的处理过程相同,不再赘述。
最终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阈值后,结束译码处理,将对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的内容、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以及第二解映射单元的输出作为输出单元输出的内容。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64QAM为例,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将待处理信息的每个6比特的符号分为3级,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系统中编码装置和译码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二中类似,对各级分量的处理方式也与实施例二中类似。在本实施例四中,如果采用如图10所示的基于自然分割映射的调制映射方式,则各级分量的划分可以为:第一级分量为比特位b0和b3,图中采用b0/b3进行表示,第二级分量为比特位b1和b4,图中采用b1/b4进行表示,第三级分量为比特位b2和b5,图中采用b2/b5进行表示,这里b0、b1、b2、b3、b4、b5的比特位顺序为从低到高。即第一级分量相对于第二级分量为具有更高误码率的较低位比特,第二级分量相对于第三级分量为具有更高误码率的较低位比特。
具体对各级分量的处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见实施例二中的描述。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以采用64QAM为例,这种情况下同样可以将待处理信息的每个6比特的符号分为3级,本实施例中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系统中编码装置和译码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三中类似,对各级分量的处理方式也与实施例三中类似。在本实施例五中,如果采用如图10所示的基于自然分割的调制映射方式,则各级分量的划分方式可以为:第一级分量为比特位b0和b3,图中采用b0/b3进行表示,第二级分量为比特位b1和b4,图中采用b1/b4进行表示,第三级分量为比特位b2和b5,图中采用b2/b5进行表示,这里b0、b1、b2、b3、b4、b5的比特位顺序为从低到高。即第一级分量相对于第二级分量为具有更高误码率的较低位比特,第二级分量相对于第三级分量为具有更高误码率的较低位比特。
具体对各级分量的处理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可以参见实施例三中的描述。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并不能对所有可能的情况进行穷举,例如采用更高阶的调制时,本发明还可以包含四级、五级等甚至更多级的处理方式,诸如采用256QAM时,每个符号8比特,可分为4级分量,第一级分量为b0和b4,第二级分量为b1和b5,第三级分量为b2和b6,第四级分量为b3和b7。4级分量中低级分量采用SD FEC进行编译码,高级分量采用HD FEC进行编译码或者不编码,译码采用SD FEC和HD FEC混合多级译码方式,采用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进行更多级别的扩充,其实现原理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系统、装置和方法具备以下优点:
1)通过软判决纠错编码和硬判决纠错编码混合的方式实现多级编码,并通过软判决纠错译码和硬判决纠错译码混合的方式实现多级译码,集中了两种方式的优点:仅采用一级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方式,相比较多级均采用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的方式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和资源开销;在一级软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级的硬判决纠错编码和译码,保证了增益性能,从而满足高速光传输系统对增益的要求。
2)方便进行更高阶调制的扩展,满足更高阶调制的使用需求。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译码装置包括:初级解映射单元、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第一解映射单元、第一解交织器、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和输出单元;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用于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将得到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输出给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
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给所述第一解交织器;
所述第一解交织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对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的输出进行判决后得到的第一级分量的硬信息,以及输出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级分量相对于所述第二级分量为较低位比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译码装置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一交织器;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还用于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一交织器、第二解映射单元、第二解交织器和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
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第二解交织器,用于对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输出给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
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译码装置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二交织器;
所述第二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第一交织器还用于将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所述第二交织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二交织器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二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译码装置还包括:第一交织器和第二解映射单元;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将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
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用于将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输出解映射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输出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译码装置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
所述第一交织器还用于将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还用于将解映射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输出给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供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和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进行下一轮迭代的解映射,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所述初级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一交织器输出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所述第一解映射单元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第二解映射单元输出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所述软判决纠错译码器输出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译码装置所接收到信息的第二级分量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权项所述的译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分量相对于所述第三级分量为较低位比特。
8.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通信系统包括编码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项所述的译码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装置包括: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第一交织器和映射单元;
所述软判决纠错编码器,用于对待处理信息的第一级分量进行编码后输出给所述映射单元;
所述第一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信息的第二级分量进行编码后输出给所述第一交织器;
所述第一交织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二级分量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映射单元;
所述映射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各级分量进行调制映射,输出调制映射后得到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译码装置时,所述编码装置还包括: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和第二交织器;
所述第二硬判决纠错编码器,用于对所述待处理信息的第三级分量进行编码后输出给所述第二交织器;
所述第二交织器,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三级分量进行交织处理后输出给所述映射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当采用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译码装置时,所述映射单元进行所述调制映射的对象包括所述待处理信息的第三级分量。
12.一种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译码方法包括:
S1、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
S2、根据接收到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进行译码,输出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
S3、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S4、对所述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再进行译码,得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S5、输出对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进行判决后得到的第一级分量的硬信息,以及输出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级分量相对于所述第二级分量为较低位比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译码方法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6、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转至所述步骤S1开始进行下一轮迭代,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在从第二轮迭代开始的各轮迭代中,在执行步骤S1时将上一轮迭代中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7、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
S8、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步骤S7交织处理后得到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S9、对所述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解交织后再进行译码,得到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在所述步骤S5中进一步输出所述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译码方法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在所述步骤S9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10、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后,转至所述步骤S1开始进行下一轮迭代,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从第二轮迭代开始的各轮迭代中,在执行步骤S1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步骤S10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执行步骤S3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步骤S10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得到的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S11、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进行交织处理;
S12、将所述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和步骤S11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映射,得到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在所述步骤S5中进一步输出所述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若该译码方法采用的译码迭代次数大于1,则在所述步骤S12之后且所述步骤S5之前还包括:
转至所述步骤S1开始进行下一轮迭代,直至迭代次数达到预设的阈值;
从第二轮迭代开始的各轮迭代中,在执行步骤S1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所述交织处理后的第二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步骤S12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在执行步骤S3时将上一轮迭代中步骤S12得到的第三级分量的硬信息和本轮迭代中得到的译码后的第一级分量的软信息作为先验信息,对所述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本轮迭代的解映射。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任一项所述的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分量相对于所述第三级分量为较低位比特。
CN201380000291.8A 2013-04-03 2013-04-03 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Active CN103503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3/073699 WO2014161171A1 (zh) 2013-04-03 2013-04-03 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3319A CN103503319A (zh) 2014-01-08
CN103503319B true CN103503319B (zh) 2016-12-14

Family

ID=49866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00291.8A Active CN103503319B (zh) 2013-04-03 2013-04-03 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941904B2 (zh)
EP (1) EP2963830B1 (zh)
CN (1) CN103503319B (zh)
ES (1) ES2633186T3 (zh)
WO (1) WO201416117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91305A (zh) * 2014-04-01 2015-1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调制编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71520A4 (en) * 2014-07-31 2017-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coding method and decoder
CN113225091A (zh) * 2015-07-08 2021-08-06 北京忆芯科技有限公司 Ldpc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EP3472955B1 (en) 2016-07-29 2020-09-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n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6254031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编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07565982B (zh) * 2017-09-20 2020-11-17 上海东软载波微电子有限公司 Turbo迭代译码的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译码设备
CN107682122B (zh) * 2017-10-20 2020-09-04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 一种无线光通信多级编码调制系统的迭代解调译码方法
US10511326B2 (en) * 2017-11-14 2019-12-17 Nyquist Semiconductor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coding error correcting codes
CN113396547B (zh) * 2019-08-01 2022-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前向纠错比特和功率加载的装置及方法
CN110572243B (zh) * 2019-09-17 2021-05-14 天地信息网络研究院(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级联系统及其信息传输方法、解调译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13131947B (zh) * 2019-12-30 2023-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译码方法、译码器和译码装置
CN110996309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大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蓝牙5.0协议的分段译码方法
US11876622B2 (en) * 2020-03-20 2024-01-16 Intel Corporation LDPC encoder and decoder for multi-mode higher spe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
CN111669186A (zh) * 2020-05-30 2020-09-15 上海师范大学 利用Turbo方法实现卷积+交织+RS的译码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3949453B (zh) * 2020-07-15 2023-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编码、解调译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通信系统
US11621726B1 (en) 2021-09-10 2023-04-0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ultidimensional multilevel coding encoder and decoder
CN115225202B (zh) * 2022-03-01 2023-10-13 南京大学 一种级联译码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000A (zh) * 2005-05-10 2006-11-15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空时格码发射、接收装置及其对应的信息发射、接收方法
CN101494462A (zh) * 2009-03-03 2009-07-29 东南大学 Rs乘积码级联卷积码系统的迭代译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78792B2 (ja) * 1996-10-31 1999-11-15 株式会社次世代デジタルテレビジョン放送システム研究所 軟判定方式及び受信装置
FI104133B (fi) 1997-11-28 1999-11-1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Koodaus- ja modulointimenetelmä ja laite sen soveltamiseksi
EP0998045A1 (en) * 1998-10-30 2000-05-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JP2001086008A (ja) * 1999-09-16 2001-03-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ターボ符号復号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受信装置
CN1572060A (zh) * 2001-08-23 2005-01-26 北方电讯网络有限公司 降低多载波调制中的峰值功率的系统和方法
US7383487B2 (en) 2004-01-10 2008-06-03 Broadcom Corporation IPHD (iterative parallel hybrid decoding) of various MLC (multi-level code) signals
US8352827B2 (en) 2009-06-25 2013-01-08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LDPC hard decision decoder for high-speed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JP5299130B2 (ja) * 2009-07-03 2013-09-25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受信データ処理回路及び受信データ処理切り替え方法
US8532229B2 (en) 2009-08-24 2013-09-10 Trellis Phase Communications, Lp Hard iterative decoder for multilevel codes
GB2499050A (en) * 2012-02-06 2013-08-07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 Non-uniform QAM constellations with constellation points at positions of maximum capacity for a selected signal to noise ratio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3000A (zh) * 2005-05-10 2006-11-15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空时格码发射、接收装置及其对应的信息发射、接收方法
CN101494462A (zh) * 2009-03-03 2009-07-29 东南大学 Rs乘积码级联卷积码系统的迭代译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963830B1 (en) 2017-06-14
US20160028417A1 (en) 2016-01-28
EP2963830A1 (en) 2016-01-06
WO2014161171A1 (zh) 2014-10-09
US9941904B2 (en) 2018-04-10
CN103503319A (zh) 2014-01-08
EP2963830A4 (en) 2016-02-24
ES2633186T3 (es) 2017-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3319B (zh) 一种译码方法、译码装置和通信系统
CN109964426B (zh) 用于解析接收信号的信号接收器和方法、通信系统
Nguyen et al. 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 with mismatched decoding metrics
CN110535802A (zh) 逼近容量的多载波调制和编码系统及方法
EP3665883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 apsk signal
CN102868482B (zh) 多级编码调制方法及装置
US79070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using embedded coding
CN1463499A (zh) 用于互补编码器/译码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59082B (zh) 基于多进制编码与高阶调制的联合编码调制方法、装置
US11522635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multilevel cod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1574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 MESSAGE INCLUDING TARGE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CODE SYMBOLS
US20200295872A1 (en) 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155680A1 (en) Modulation and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modulation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0157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 MESSAGE WITH TARGET PROBABILITY OF CODE SYMBOLS
CN115225202B (zh) 一种级联译码方法
US7388522B2 (en) Sequentially decoded low density parity coding (LDPC)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i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odulation (OFDM) systems
JP2022027455A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EP240816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and data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14070463A (zh) 通过使用多层编码来发送数据的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JP5153588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Matsumine et al. Triple parallel concatenated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WO2022089137A1 (zh) 一种编码方法、解码方法、相关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506401B (zh) 用于延迟比特交织编码调制的发送器和接收器
KR20230141188A (ko) 두 개의 편이된 직교 진폭 변조 성상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7640320A (zh) 一种混合整形多维调制与解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