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02686B -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 Google Patents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686B
CN103502686B CN201280016734.8A CN201280016734A CN103502686B CN 103502686 B CN103502686 B CN 103502686B CN 201280016734 A CN201280016734 A CN 201280016734A CN 103502686 B CN103502686 B CN 103502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 bar
connector
flange
fac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67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2686A (zh
Inventor
迪莫塞·格伦·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solate Lov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solate Lov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solate Lov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solate Lov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5666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329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02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2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6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0PRESSES
    • B30BPRESSES IN GENERAL
    • B30B15/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resses; Auxiliary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pressing
    • B30B15/04Frames; Gui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 F16G3/16Devices or machines for connecting driving-belt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40General aspects of 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plates, sheets or web-like materials;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Joining single elements to substantially flat surfaces
    • B29C66/41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9C66/43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 B29C66/432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for making tubular articles or closed loops, e.g. by joining several sheets ; for making hollow articles or hollow preforms
    • B29C66/4324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for making tubular articles or closed loops, e.g. by joining several sheets ; for making hollow articles or hollow preforms for making closed loops, e.g. be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4Specific machine types or machines suitable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29C66/855Belt splic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1/00Apparatus for splicing web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3/00Belt fastenings, e.g. for conveyor belts
    • F16G3/10Joining belts by sewing, sticking, vulcanising, or the like; Constru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belt ends for this purp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40General aspects of 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plates, sheets or web-like materials;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Joining single elements to substantially flat surfaces
    • B29C66/41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9C66/43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 B29C66/432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for making tubular articles or closed loops, e.g. by joining several sheets ; for making hollow articles or hollow preforms
    • B29C66/4322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for making tubular articles or closed loops, e.g. by joining several sheets ; for making hollow articles or hollow preforms by joining a single sheet to itsel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Moulding By Coating Mould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需要一种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其重量更轻并且更容易检测到对拉杆的损坏。解决方案是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30)基于高强度合成纤维的绳索环(45),围绕凸缘缠绕,凸缘和环被封装在模制的塑料(56)中。拉杆连接接合器的横梁。拉杆的另外特征包括联接器,联接器在梁弯曲偏转时允许转动(52)。拉杆可以被存放在梁的中空内部里面。联接器包括可以被定向以调整拉杆的长度的偏心安装的块(43)。

Description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专利公开US-7,325,580(2008年2月,Woolner等)中披露的那种带接合器。
背景技术
在带接合器中,要接合的带的两端以重叠关系放到一起,并且施加适当的粘接剂。一般来说,粘接剂必须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进行硫化。带接合器包括用于施加压力在接头上的可操作压力垫,并且包括用于加热接头的加热器。
压力垫的结构传统地包括可膨胀的袋。袋填充有流体。对于达到约6个大气压的压力,流体是空气,在较高的压力下,流体是液体。通常情况下,只设置有一个袋,但有时使用两个袋-一个在带上面并且一个在带下面。一般情况下,提供两个加热器,一个在带上面,一个在带下面(即,带的两个端部之间的接头)。
常规的带接合器包括上梁,或者上梁组,并包括下梁,或下梁组。梁的长度在上方和下方跨过带的宽度。梁足够长以使得梁的端部伸出超过带的宽度。
梁成对布置,一对梁包括一个上梁和一个下梁。左和右拉杆关于每一对梁设置,并且拉杆在梁的各自的端部之间垂直地延伸。通过可充气袋施加的推动梁分开的压力被拉杆中的拉力反作用。
传统的拉杆是金属杆形式,在端部上具有相反旋向的螺纹,和相应的相反旋向的螺母。螺母接合在梁的端部中的槽中。如螺丝扣一样,通过转动杆,拉杆可以调节长度。
拉杆绝不允许由于拉力而失效。在每一个拉杆中的作用力通常是10或15吨,并且拉杆必须设计为以足够安全的余量支撑作用力。
在确定安全余量时,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之一是拉杆被滥用。带接合 的操作在现场执行,往往在开放空间执行,而且往往在涉及爬梯等的位置处。其结果是,相比于在操作中承受过度应力,更多地由于在运输设备到接合位置的过程中以及在现场处理的过程中的猛烈撞击和其他类似的滥用,梁和拉杆经受许多不同的和不可预知的滥用。
作为拉杆经受的滥用的不可预测性的示例,对于传统的杆和螺母组成的拉杆被用来作为一个方便的大锤并不是未知的。此外,在许多情况下,滥用可以是习惯性的和持续的,并且经常发生的是滥用的事实没有被记录。此外,经常地,滥用虽然经常的确留下标记,但是没有指示显示是否滥用已经足够糟糕到质疑拉杆的持续整体性。被滥用的拉杆被简单地使用,然后放回储存,准备重新使用。
过了一段时间,这种习惯和持续滥用的一个后果是拉杆可能开始出现裂缝。在操作过程中的高的拉伸应力加剧裂缝,不是不知道拉杆将失效。也不是不知道拉杆将在承受显著低于设计的作用力的拉力的同时失效。注意到所述的US-7,325,580不是关注防止拉杆失效,而是关注最小化该失效产生的后果。
在大多数工程应用中,拉杆过早失效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拉杆的拉伸能力来简单地解决。然而,在这种情况下,该问题不能以那种方式解决。(当然,增加的负载容量没有坏处-除了浪费地增加生产拉杆所需的资源以外)。
相反地,所需要的是提供具有抵御猛烈滥用损害的能力的拉杆,并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提供具有显示何时拉杆已经被损坏的能力的拉杆。也就是说,如果该拉杆看起来没有损坏,重要的是该拉杆应该实际上未损坏,即该拉杆还没有经受影响其完整性这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的损害。推论是-如果拉杆确实显示出可见的损坏迹象,拉杆实际上被损坏-其并不重要,因为促成以下程序是简单的事情,在该程序下,如果拉杆显示任何种类的可见损害,因为同样的原因,它必须被丢弃-非常类似于对钢丝绳吊索所做的那样。
重要的是还要注意,对拉杆损坏的事实或程度每天进行评估的人是接合器的操作者或仓库保管员,而不是专业的安全人员。由破坏滥用所留下的标记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是“不会弄错的”。
与在带式接合器中使用的传统的金属杆-螺母拉杆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拉杆的重量。这些拉杆每个可能重20磅(lbs)或更多。事实在于,带接合器往往要在这样的场所和环境中配置,使得带接合器的全部部件必须爬上梯子手工携带。虽然这作为无法更改的事实被接受,带接合器的设计者总是处于使部件更轻和更容易处理的压力下。
这也是事实:当操作者携带东西时,而且是在梯子上时,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有一只手空闲,抓住梯子或其他支撑件。同样,设计者必须要牢记这个要求。
接合器的一些部件是沉重的,但是容易抓住和携带;一些部件很轻,但是不容易携带。例如,梁通常由铝挤出件形成,并且是一个梁能够容易地被拾取和携带的形状,即使大而笨重。然而,杆-螺母拉杆是重的并且难以携带。基本上,操作者在爬梯子时一次仅能携带一个拉杆。因此,经常地,需要许多路程以运输带状接合器的全部部件到工作现场。
发明内容
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拉杆的塑料覆盖层。用于在带接合器中连接横向梁的端部在一起的拉杆封装在诸如聚氨酯的软质塑料材料的防护层中。塑料覆盖层被布置为使得如果塑料具有完好无损的可见的外观,拉杆本身必然是完好的(在仍保留其拉力支撑整体性和其设计的安全余量的意义上)。
因此,如果塑料覆盖层具有可见的切口或缝隙,例如,甚至对于临时操作者或者仓库保管员,这个事实是立即显而易见的,并且该人可以无可争议地决定丢弃每个这种拉杆。相反,如果是如下情况:操作者不得不判断决定塑料的这样或那样的标记或挫伤是否是破坏性的,这将不会是令人满意的。但是,操作者和仓库保管员可以自信地判定,例如,是否在塑料中有实际切口。
在塑料覆盖层的情况下,如果塑料(即使有标记和擦伤)是完整的和没有裂开,该条件表示拉杆的承载结构还没有被损坏–对于拉杆可以被传递以重新使用有足够的信心。只有当塑料被切断或断开时,才有承载结构可能被破坏的可能。
可以注意到,这种有利的“无错误确定”情况不出现在其他类型的承载部件的情况中,如果部件被滥用的方式是简单的过载。在承载部件是在带接合器中的拉杆的特定情况下,拉杆很少经受简单过载。传统地,带接合器的拉杆已经在低于其理论能力的负载下经历失效-但是原因是来自滥用处理所造成的损害,而不是由于过度负载造成的损害。
因此,拉杆的塑料封装,作为确保拉杆的承载完整性的方式,在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的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
在塑料覆盖层中的切口,甚至比在传统的钢制杆-螺母拉杆中的大的(并且是高度危险的)裂纹更加可视地非常明显。这样的裂纹,如果存在,不可避免地隐藏在螺纹中。
可以注意到,与传统的金属杆-螺母拉杆相比-其至少具有硬的重头和基本轴,塑料封装的拉杆是极其不可能被用来作为大锤的。
当拉杆被封装在塑料中时,非常简单的事情是配置模制塑料以形成手柄,从而简化携带拉杆上梯子的任务等。而且,不同尺寸或不同负载能力等的拉杆可以被非常清楚地区分,只需通过使用不同颜色的塑料。
优选地,塑料覆盖层应配置为塑料不会暴露到将通过拉杆支撑的大的位力下。因此,拉杆(包括拉力支撑结构和塑料覆盖层)应该配置为暴露金属表面,来自梁的作用力实际上通过该金属表面送入拉杆。换而言之,塑性材料本身不应在负载线中。
优选地,塑料封装的拉杆的长度应该能够被调整,出于与传统的杆-螺母拉杆可调的同样的原因。需要接合的传送带的厚度不同;并且相关的设备的总厚度(充气袋,加热器,压盘等)并不总是相同的。
优选地,拉杆的拉力支撑结构是绳索的无端环的形式。形成绳索的纤维可以是金属。然而,优选的是,纤维是结实且轻的非金属,例如KEVLAR(商标),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oly paraphenylene terephthalamide)。如本文所述,绳索是无端环的形式,优选地是跑道形状。优选地,所述纤维不是例如缠绕成圆圈并且然后弯曲到跑道形状,而是环实际上制成跑道形状。
使用合成绳索-环的好处之一在于其失效模式。如果绳索-拉杆承受过应力(拉力),绳索往往屈服和拉伸,据此绳索拉杆不会突然地松开。与 此相反,传统的杆-螺母拉杆,当其失效时,突然断裂。这可能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量势能存储在加压空气袋中,并且这种能量会在螺栓失效时突然地释放。
绳索-环的塑料封装非常有效地保护绳索防止撞击、挫伤、擦伤、割伤等。应该理解的是,拉杆经受的几乎所有滥用来自存储处理和运输处理过程中,在拉杆无负荷时,而不是在实际负载支撑操作过程中。
认识到模压塑料封装是拉杆单元的脆弱部位,但是塑料不在任何重的作用力的路径或负载线中。塑料可能通过撞击损坏,但是足够厚到可以经受几乎所有滥用,除了对塑料的切削,这可能直接通过并且破坏内部的绳索的纤维。
认识到,如果塑料被损坏到足以使绳索被损坏或可能被损坏,该事实对于观察者是显而易见的。
优选地,拉杆的长度是上和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的分开距离,不小于20厘米和不超过70厘米。小于20厘米,拉杆太小处理会成为问题,无论其结构如何;大于70厘米,处理将是很大问题,无论其结构如何。
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拉杆单元,其包括联接器,联接器具有枢转能力。
当梁经受弯曲偏转时,作为梁的端部的转动的结果,US-7,325,580的杆-螺母拉杆可能承受过度应力。所描述的拉杆提供联接器,其允许在拉杆和梁间的接头处枢转。因此,所描述的拉杆本身不会经受杆-螺母拉杆所经受到的弯曲力矩。
如本文所述,在操作期间,拉杆单元仅在拉力下被施加应力。所描述的拉杆也明显比同等尺寸的常规拉杆强度大。所描述的拉杆通常小于传统的拉杆的重量的四分之一。
在本文中所描述的设计中,拉杆不直接枢转进入梁。相反地,拉杆直接地相对于联接器的颊块枢转,并且联接器滑动入梁中。每次作业拉杆需要组装到梁和从梁拆卸,与需要操作者制造/断开枢转接头的设计相比,通过使用滑入块更容易使其成为可能。此外,优选地,梁为挤出件,其自身形成为滑入形状。另外,颊块以其平坦侧面在梁的(软)铝材的大面积上在梁和拉杆之间分散重的作用力,并且将难以在枢转接头处提供可比较 的承载面积。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其中:
图1是带接合器的立体图。本设计采用三对梁,三对梁在其两端处使用塑料封装拉杆连在一起。
图2是带接合器的类似的视图,其仅具有单对梁。待接合的带、加热器、压力垫等已经从该图中省去。
图3是带接合器的端视图,示出拉杆单元与多对梁相互作用的方式。在图3中,衬垫设置在梁之间,执行在所述US-7,325,580中所描述的功能。
图4a是示出带接合器适当组装在带上的正视图。
图4b是与图4a相同的视图,除了压力垫已经被激励,在带中的接头上施加大的压缩压力。上和下梁已经以弯曲模式偏转,从而梁的两端发生转动。拉杆单元的联接器已经相应地枢转。
图5是拉杆单元的立体图,其包括拉杆和上下成对连接的枢转联接器,通过所述联接器,拉杆与上下梁相互作用。
图6a、6b是图示部分剖开视图,示出拉杆的结构。
图7是放大侧剖视图,示出拉杆单元以及其与一个梁的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节。
图8是绳索的平面图,绳索已经形成为跑道形的无端环,绳索的纤维已经缠绕在间隔开的靠模件上。
图9A、9B示出拉力元件,包括图8中所示的绳索的无端环和已经组装到绳索中的两个凸缘。
图10a、10b是半模的俯视图和侧面剖视图,将在半模中进行塑料封装。
图11a、11b是半模的俯视图和侧面剖视图,图9a、9b中所示的拉力元件已经放置在其中。
图12a与图11a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现在放置在凸缘中的心轴正在被推动分开。这将在绳索的纤维中产生拉力。
图12b是对应于图12a的侧剖视图,不同之处在于现在包括模具的另一 半。
图13是将被拆卸的带接合器的部分的正视图。左和右拉杆单元在其通常位置中,操作地接合在上梁和下梁的端部中。
图13a是相同的视图,但是仅显示梁的端部。
图14显示当拉杆单元的上联接器已经滑出上梁中的槽时的情况。拉杆单元已经围绕下联接器的枢轴轴线转动,并且与垂直线形成角度,并且下梁仍然与下联接器接合。
图15示出拉杆单元已经围绕下枢轴轴线进一步枢转的状态。
图16示出拉杆的角度现在与下梁的长度对齐。现在,下联接器已经进一步滑动进入下梁。拉杆和上联接器也跟随下联接器进入下梁的中空内部。
图17是枢轴销和拉杆单元的一对颊块的部分侧剖视图。
图18示出在正视图中的相同结构,并且显示在颊块中的枢轴轴线的定位的偏心位置。
图19是显示拉杆单元的联接器可以转动成各种配置的视图,从而能够调整拉杆单元的颊块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所寻求的专利保护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在附图中所示和本文所描述的装置和方法是示例。
此处所描述的装置的一些物理特性仅仅在一个设备中被描绘。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选项的所有的变化已被描绘。熟练的设计师应该明白如下意图:在可能的情况下,描绘的特征可以被包含,或者在其他描述的设备中被选择地代替。
在附图中的一些部件和特征已经给定具有字母后缀的数字,表明部件的上/下等型式。不带后缀的标号在本文中用于总体地表示部件。
方向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在本文所用的意图可以解释如下。术语应用于装置,只要没有装置或装置的图像(包括镜像)能够被放置的一个单一方向,装置仅通过方向的术语区别,其中术语应被保持一致地应用。
在此所用的限定各个理论构造的术语意图根据目的结构解释。
图1显示将被接合在一起的带的两端21a、21b。带接合器23包括加热器/冷却器压板25U、25L和能够加压的气囊或压力垫27。要将带的两端接合在一起,合适的粘合剂被施加到接头,然后压力垫被赋能,以将端部压在一起,并且施加热量。为了硫化/固化粘合剂,热量和压力被保持一段时间。
在进行接合操作时,典型地,带状接合器的所有部件必须被带到将要进行接合的场所。通常情况下,这必须由手工完成。通常情况下,包括爬上梯子的同时携带部件。因此,部件应该重量轻并且携带方便。设计师应该考虑:部件掉落和撞击以及其他误用,并且因而一般坚固性是期待的。部件应该足够轻到能够人工操作就位,并且应该容易组装和拆卸。当然,不排除使用工具,但是更好的是,较少的工具、螺母和螺栓等必须被携带到接合场所。
本技术关注梁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跨过带21的上梁和下梁29U、29L与将梁29的端部连接在一起的拉杆单元30之间的相互作用。在附图中,在准备接合时,梁29被手工操作进入带21的上方和下方的适当位置,并且拉杆单元30接合到梁的端部中。一旦被组装,停止销32(例如参见图13a)用于保持拉杆单元30在梁的端部中的适当位置中。
梁29形成为铝挤出件。梁的挤出轮廓限定封闭的中空空间34。空间34包括在梁的侧壁38中的凹部或槽36。槽36形成有各自的力传送表面40-在上梁29U的情况下是在槽36的底部处的表面,在下梁29L的情况下是在槽36的顶部处的表面。力传送表面40是当压力垫27赋能时与拉杆单元30的接合面41进行有力接触的表面,并且拉杆单元执行保持上和下梁29U、29L在一起的作用。
图4a显示被组装的带接合器23,带的端部21a、21b已经被准备,并且涂抹粘合剂,并且接合器准备好使压力垫27充气。图4b显示已经被充气的压力垫。现在,上梁29U和下梁29L已经弯曲偏转;这已引起梁的端部转动一个角度。拉杆单元30设置有可枢转的颊块43,颊块43可以枢转并且因此跟随梁的端部的转动,由此防止任何反常弯矩被传送到拉杆单元30。
在使用传统的杆-螺母拉杆(参见US-7,325,580)的带接合器中,在 那里,拉杆确实受到反常弯矩,该反常弯矩在梁在负载下弯曲时由梁的端部的转动导致。在当前拉杆中这种弯矩的消除被认为是克服过早失效的重要保障。
拉杆单元30的结构示于图5至图7中。从支撑趋于分开梁29U、29L的作用力的观点看,拉杆单元30的拉伸强度由绳索的无端环45确定,无端环45围绕上凸缘47U和下凸缘47L缠绕。凸缘47形状像滑轮;但是,它被施加应力,使得凸缘47不倾向于转动,或相对于绳索45根本不进行任何运动。
图5中所示的子部件在本文中称为拉杆单元,标注为30。示于图6a、6b中的装置在本文中称为拉杆,标注为49。在图5中的拉杆单元30包括拉杆49和两个联接器50。联接器50包括凸缘47和枢轴销52。枢轴销52接合凸缘47中的通孔54。
枢轴销52还承载颊块43。在图示的结构中,颊块43成对使用;一对颊块都被锁定到枢轴销,使得两个颊块被强制与枢轴销一致地转动。
(优选地,颊块43不应该被锁紧到枢轴销52。在图17中,例如,平头螺钉56拧紧到颊块,但是松动配合在枢轴销52中的凹部中。无论枢轴销+颊块相对凸缘47的转动方向如何,施加于拉杆单元30的大的拉力通过枢轴销52和通孔54之间的界面传递,上述松动允许枢轴销“适应”颊块43中的通孔54)。
拉杆49,如图5中所示,包括绳索的无端环45、两个凸缘47U、47L,和塑料覆盖层56。绳索的无端环45围绕上凸缘47U和下凸缘47L缠绕,由此环是跑道形状,包括由两条直线段连接的两个半圆。
认识到,在拉杆的重负载下,塑料覆盖层不容易从绳索的纤维脱离和变成为从绳索的纤维拆卸。虽然绳索在重的拉力下拉伸,塑料柔韧到足以跟随运动,并且“脱离”不会成为问题。在这方面,优选地,在塑料的模制过程中和固化过程中,在液体塑料在绳索上并且围绕绳索浇注时,绳索应该处于施加的拉力下。
认识到,在模制过程中,所施加的拉力不必是拉杆额定的全部最大拉力;但是所施加的拉力应该是足够至少拉紧在绳索中和在纤维中的松弛,使得在纤维被封装时,纤维差不多在重作用力到来时它们将在的位置。认识到,纤维相对于彼此的任何轻微的进一步移动,如在松弛拉紧状态和全 部负载状态之间的移动,足够小到不影响在纤维和塑性覆盖层之间的模制结合的一体性。
在无端环45的直环段中,绳索的横截面轮廓将是绳索自身固有的形状。然而,在凸缘47上的半圆形环段中,绳索的轮廓将沿着在凸缘47的外表面中设置的槽的轮廓。在图7中,槽有圆的圆形轮廓。因此,绳索的纤维,当它们经过凸缘时,深深地压入这个槽,并且适应槽的形状。
通过在凸缘(或在复制凸缘的轮廓的靠模件)上缠绕纤维准备绳索的无端环,从而在其经过凸缘时,绳索的横截面轮廓或形状如图7中所示。应当理解,在图7中,绳索的环已经以这样一种方式制成:在绳索形成以后,纤维不在凸缘上弯曲,这会造成绳索的轮廓的外部纤维被拉紧,并且内部纤维松弛。相反,当绳索在成形为图7中所示的形状时,绳索在拉力下被缠绕。因此,在轮廓中的全部位置中的所有纤维至少在理论上在相同的拉力下。(与此相反,通常地在绳索的环在拉力下在滑轮上被弯曲时,当然,绳索的外部纤维处于比内部纤维更大的拉力下。
凸缘47中的槽是圆形的,但是所提到的条件-所有的纤维都在相同的拉力下-适用于在凸缘中的凹槽的任何轮廓,假设在拉力下通过围绕两个凸缘缠绕纤维形成绳索。这就是说,形成绳索的这种方式使每根纤维具有需要的长度,处于与其它纤维相同的拉力下。
槽应是具有高到足以包含所有纤维的侧壁的通道,并且槽表面应平滑和良好地切成圆角,但是,除此之外,沟槽可以是例如,平底或任何形状。
虽然相同形状是优选的,但是在上凸缘47U中的槽不需要与在下凸缘47L中的槽相同。不需要半圆形环段是严格的恒定半径,但是,恒定半径的圆形是优选的。
可以注意,除了模制到塑料覆盖层56以外,凸缘47不固定或锁定到绳索的环45,也不是彼此固定,或者作为子部件固定到拉杆49中。因此,如果重的转矩被施加到凸缘47,凸缘将转动,并且将损坏塑料覆盖层。认识到,联接器的存在,利用它们的转动能力,将凸缘与全部但是小的微不足道转矩隔离。
因此,认识到在图示的设计中,凸缘和绳索的环不需要通过塑料覆盖层以外的任何物体保持它们的相互位置-因为可能会在处理(包括不可避 免的粗糙处理)过程中发生导致移动和移去部件的反常作用力和转矩,并且在拉杆在重的操作负载下时不发生反常作用力和转矩。认识到,塑料覆盖层,如所描述的,能够提供执行这个(有限)角色的绝佳使用寿命,并且凸缘不需要以其他方式固定到绳索的环。
图8至12b中显示拉杆的制造。在图8中,通过围绕靠模件缠绕绳索纤维已经形成绳索的无端环45。在图9中,靠模件已经被移除并且由凸缘47L、47U代替,或者绳索可能已经围绕凸缘自身形成。在图9A、9B中,心轴58已被放置在凸缘的通孔54中。
图10a、10b图示半模60。图11a、11b显示放置在半模60中的图9A、9B的部件。心轴58通过半模的右侧和左侧孔突出,将会注意到,左侧孔是细长的。在图12a、12b中,作用力已经施加于心轴,如箭头所示,推动它们分开。细长的孔意味着作为作用力施加到心轴58的结果绳索的无端环45可以拉伸。在图12b中,模具已经完成,发生液体塑料的浇注,同时绳索被拉伸。优选地,在塑料的固化过程中还保持拉力。
优选地,塑料是冷浇注聚氨酯。塑料的模内固化在设定至适当的温度的烘箱中进行。当浇注塑料材料时,其是液体形式。重要的是,从塑料的质量的观点出发,如果在液体被制备时任何空气被引入,这些空气被移除。液体在浇注前应在真空室中脱气。
模具应布置为使得模具密封凸缘47的侧面。因此,在侧表面上没有塑料覆盖层。此外,在凸缘中的通孔54在操作中应离开塑料,通孔54作为拉杆的负载接收金属表面,拉杆支撑的全部拉力通过通孔54传送。模具应布置为使得,除了那些表面,两个凸缘和绳索的环应完全由塑料覆盖层封装。
槽可以模制到塑料材料中,以作为方便的把手。
从理论上讲,在模制过程中施加的拉力应不小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最大拉力。然而,已经发现,只要在模制过程中施加的拉力足够拉紧松弛,在模制过程中进一步施加拉力几乎没有好处。已经发现,施加到围绕凸缘缠绕的绳索的环的第一拉力以相当低的速度拉紧松弛-这就是说,作用力的增量增加产生环的大的拉伸。但是,一旦松弛已经拉紧,速度变动,并且作用力的增量增加仅产生微小拉伸。因此,在环中的拉力应该足够拉紧松弛。
不可避免地,当负载发生时,纤维必定经历一些相对于彼此的运动。然而,当纤维在拉力下围绕具有如上所述的与凸缘相同的轮廓和间距的靠模件被缠绕时,在操作过程中的纤维的这样的相对运动的量被最小化。认识到,如果在液体塑料被浇注进入模具中时并且在固化过程中,松弛拉紧拉力被施加到绳索环,不会产生在操作过程中塑料从纤维分离的问题。
如本文所述,拉杆包括封装在模制塑料覆盖层中的绳索的环和两个凸缘。拉杆单元包括拉杆加上上联接器和下联接器。每个联接器包括一对颊块和枢轴销。在拉杆单元中,关于每个联接器,枢轴销被组装进入凸缘中的通孔,并且两个颊块被锁定到枢轴销,在凸缘的每一个侧有一个颊块。一对颊块可作为一个单元关于凸缘转动。
优选地,联接器在出厂时装配到拉杆,从而拉杆单元在装配好的情况下运输,两对颊块约束地组装到拉杆。颊块组装在枢轴销的端部上,并且使用平头螺钉固定就位。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移除颊块(在松开平头螺钉时),但是意图是,它们在其使用寿命中保持连接到它们各自的绳索拉杆上。
图13、图16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中拉杆单元存储在梁的中空内部中。
图13显示已被用于制造接头的带接合器23,并且现在需要被拆除,并且运回商店。图13a是带接合器的一端的放大图。拉杆单元30位于梁的端部的切口65中。(切口65只需要在梁的面对其他梁的一侧上,但是切口设置在梁的两侧中,使得操作者不必担心梁以正确方式向上)。切口65限定当拉杆单元定向为用于操作使用时拉杆单元可以在纵向方向上插入梁的长度多远。
在带接合器23的装配过程中,停止销32被插入在梁的壁中的适当定位的孔中,用于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拉杆单元在适当位置。可以注意,在带接合器的操作中,拉杆单元不接合,或不强力接合切口或停止销。
在拆卸时,停止销32退出(图14)。现在,通过沿着梁的槽36在纵向上滑动颊块43,拉杆单元可以容易地退出梁的端部。
在图示的设计中,代替从梁完全地移除拉杆单元,拉杆单元从一个梁中分离,然后作为一个单元纵向地插入另一个梁。图14显示拉杆单元的上 联接器50U从上梁29U退出。拉杆围绕下联接器50L的枢轴轴线转动,以实现如图13-16中所示的运动。将会理解的是,操作者此时人工操纵拉杆单元30。
在图15中,拉杆单元已经进一步转动,并且现在保持几乎水平,并且几乎准备插入到梁的轮廓内的中空空间34中。在图16中,这种情况已经实现。操作员定位上联接器50U的颊块,使得颊块将进入下梁29L的槽36。然后,操作者沿着下梁的长度纵向地滑动整个拉杆单元。应注意的是,下联接器5OL的颊块永远不会离开在下梁29L中的槽36,使得操作者不需要处理,或设置下颊块的方向。
在拉杆单元停留在下梁(图16)内的状态下,操作者可以安装停止销在梁中的合适的预先定位的孔中,以保持拉杆单元在原位置。一对梁的拉杆单元可以在一个梁的每一端放置一个,或者可以在梁的每一个中放置一个。
应当理解的是,为了拆卸,拉杆单元被放置或者可以被放置到中空的梁的内部的受保护的存储位置,甚至不从梁中移除。而且,这个放置发生在部件甚至开始从作业现场被移除之前。同样地,为了组装,拉杆单元不从它们的被保护腔室中抽出,直到最后的时刻,在全部东西已经运送到作业现场并且已经就位以后。虽然不能说对拉杆单元的存储和处理损坏已经完全消除-但这差不多是可能的。
为了使存储拉杆单元的上述有利方式在工程上应用,拉杆单元当然必须具有使得它们配合在梁内部的形状和尺寸。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拉杆单元自动地具有这种形状和尺寸。整个拉杆单元必须装配到中空空间中-但是当然整个拉杆单元被装配到中空空间中。
图17-19体现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其中偏心安装颊块提供具有调整能力的拉杆单元。在前面的附图中,枢轴销52的轴线已经定位在颊块的中心。在图17-19中,枢轴销的轴线偏心设置在颊块中。这使得拉杆单元可以调节上联接器和下联接器的接合面的分开距离。上联接器和下联接器的各自的接合面的分开距离可能会被视为拉杆单元的有效操作长度。这种接合长度标注为EL。
每个联接器包括一对颊块,其被布置成能够围绕联接器的枢轴轴线彼 此一致地转动。
联接器的颊块是方形的,并且具有限定其周边的四个面。这四个面标注为FP、FQ、FR、FS。图18示出从这些面到枢轴销52的轴线的四个不同径向距离,标注为DP、DQ、DR、DS。DP是最短的半径,然后是DQ,再然后是DS,DR是最长的半径。方形颊块的侧边的长度为L,DP+DR=L,和DQ+DS=L。
通过转动上联接器的一对颊块和/或通过转动下联接器的一对颊块,拉杆单元的接合长度EL可以改变/调整。相对于拉杆的长度转动一个或两个联接器,改变联接器的表面FP、FQ、FR、FS的哪一个变成联接器的接合面,从而改变拉杆单元的接合长度EL。
上联接器的接合面41U是上联接器的表面FP、FQ、FR、FS中的正好面向下的那一个。下联接器的接合面41L是下联接器的表面FP、FQ、FR、FS中的正好面向上的那一个。如果/当颊块转动时,从接合面到枢轴轴线的距离变化。
上联接器的枢轴轴线离开下联接器的枢轴轴线的距离指示为距离PAD。当然,在颊块转动时,距离PAD不变化,而是保持恒定。在上联接器的表面FP向下,并且下联接器的表面FP向上时,产生拉杆单元的最大接合长度ELmax。在上联接器的面FS向下,并且下联接器的面FS向上时,产生最小接合长度ELmin。在尺寸上,ELmax=PAD-2xFR,而ELmin=PAD-2xFP。
联接器的方向的其他的组合提供接合长度EL的中间值。方形块的侧面的长度L可以从概念上分为12个长度单位。枢轴轴线的优选的布置是:其中DP=4个长度单位,DQ=5个长度单位,DR=8个长度单位和DS=7个长度单位。
在此,给定例如PAD尺寸(拉杆的上和下枢轴轴线的不变的相隔距离)为100个长度单位,ELmax是100-2×4=92个长度单位,而ELmin=100-2×8=84个长度单位。
这两者之间的7个长度单位间隔全部可以通过适当地转动颊块产生,例如,以图19中示出的方式。
为了获得由偏心块所提供的可调节能力的最佳优点,优选地操作者应以颊块上的指示当前的块所处的方向的可见标记的形式给予协助,并且简化执行什么转动以对接合长度EL进行大或小的增量调整的估计工作。优选地,除了例如在块的四个面上仅标记A、B、C、D,这些标记应该进一步指 示实际距离的差异。因此,这些块应标有4、5、7、8。阅读显示在上联接器的颊块上的标记和显示在下联接器上的标记,操作人员简单地将它们加在一起,以显示给定这些方向的情况下拉杆单元被缩短的距离。
因此,在图19中,标记“I”可以被“4”替换;标记“Ⅱ”由“5”替换,标记“III”由“7”替换,并且标记“IIII”由“8”替换。
将注意到,在图19中,在颊块的一些方向组合中,拉杆位于与垂直方向形成角度的位置处。这通常是没有结果的。
为了进行调整,当然,联接器必须从在梁中的成型槽中退出。然而,这不是问题。一般地,接合工作需要接合器具有几对梁,并且一次调整针对一个拉杆单元。因此,不存在梁作为组件不被支撑的时候。
在颊块的表面被适当地标记时,对于操作者,确保所有的拉杆单元被设置为相同的距离是普通的简单的事情。事实上,操作者遵循的好的纪律是在调整之后拍摄拉杆的设置(即两张照片,带的每一侧有一张),其中如果发生故障,全部标记作为确定的证据显示失效不是由调整不当造成的。利用如本文所述的拉杆单元,这种证据是十分容易提供的,但是使用传统的杆-螺母拉杆会是十分困难的。
当拉杆单元被组装时,在工厂中,颊块应被装配到拉杆的凸缘,使得对于全部四个块,全部数字总是显示竖直。
本文所寻求的专利保护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显示在附图和在此描述的设备和方法是示例。
在附图中使用的数字可以概括为:
21a、b 带(的端部)
23 带接合器
25 加热器压板
27 可膨胀压力垫
29U、L 上梁、下梁
30 拉杆单元=拉杆(tension-link)+联接器(couplings)
32 停止销
34 梁挤出件中的中空空间
36 在梁的侧壁中的槽/凹槽
38 梁的侧壁
40 在槽/凹槽中的梁的力传送表面
41U、L 拉杆单元的联接器的颊块的接合面
43 联接器的颊块
45 绳索的无端环,
47U、L 上凸缘、下凸缘
49 拉杆
50U/L 上联接器和下联接器,联接器=颊块+枢轴销
52 枢轴销
54 在凸缘中的通孔
56 拉杆的塑料覆盖层
58 心轴,用在塑料模具中
60 半模
61 在半模中的细长左侧孔
63U、L 上和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
65 梁的端部中的切口。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其中:
所述拉杆能够与相关机器一起使用,所述机器:
(a)具有上和下作用力传送表面;和
(b)布置为在操作过程中有力地推动这两个表面分开;
所述拉杆包括上凸缘和下凸缘;
所述凸缘由金属制成;
所述拉杆包括拉力元件;
所述两个凸缘通过拉力元件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拉力元件防止所述两个凸缘在操作过程中移动分开;
所述上凸缘具有上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其在操作中接收至少间接地来自机器的上作用力传送表面的作用力;
所述下凸缘具有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其在操作中接收至少间接地来自机器的下作用力传送表面的作用力;
所述拉杆包括塑料覆盖层;
所述塑料覆盖层封装两个凸缘和拉力元件;
所述塑料覆盖层配置为:
(a)基本上覆盖所有的拉力元件;
(b)不覆盖上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和
(c)不覆盖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其中:
所述拉力元件是绳索的形式;
所述绳索由纤维材料制成;
所述绳索是无端环的形式;
所述无端环在两个金属凸缘上和周围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其中:
所述绳索由重量轻、高强度的非金属纤维材料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杆,其中:
在绳索的制造的过程中,构成绳索的纤维围绕两个金属凸缘或者围绕靠模件缠绕,所述靠模件复制金属凸缘的轮廓;和
在纤维围绕凸缘或靠模件缠绕时,纤维保持处于张力作用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其中:
所述拉杆是拉杆单元的部件;
所述拉杆单元包括连接的上联接器和连接的下联接器;
所述连接的上联接器包括上接合面,并且上联接器连接上接合面到上凸缘的上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并且在上接合面和上负载接收金属表面间传送和传导作用力;
所述连接的下联接器包括下接合面,并且下联接器连接下接合面到下凸缘的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并且在下接合面和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间传送和传导作用力;
所述连接的上联接器包括上枢轴,所述上枢轴使拉杆能够相对于机器围绕垂直于拉杆的长度的轴线转动;
所述连接的下联接器包括下枢轴,所述下枢轴能够使拉杆相对于机器围绕垂直于拉杆的长度的轴线转动;
其中塑料覆盖的拉杆和两个联接器集成在一起的拉杆单元能够由个人拿起,并且作为坚固的、独立的单一整体结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杆,其中:
具有两个联接器的拉杆单元布置成与机器相关,使得:
当在机器的操作过程中施加作用力时,所述作用力推动上作用力传送表面与下作用力传送表面移动分开,所述作用力还推动拉杆单元的上联接器的上接合面与下联接器的下接合面移动分开;
对于两个联接器,作用力沿着从接合面到枢轴的力作用线传递,并且从枢轴到达凸缘的负载接收金属表面、以及从凸缘的负载接收金属表面进入拉杆。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杆,其中:
所述上联接器包括上颊块,所述上接合面是上颊块的表面;
所述上联接器包括上枢轴销,所述上枢轴销限定枢轴轴线,上颊块能够围绕所述枢轴轴线相对于上凸缘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杆,其中:
所述上颊块包括两个上颊块元件;
所述上枢轴销被安装在两个上颊块元件中,并且安装成相对于两个上颊块元件不可转动;
所述两个上颊块元件设置成在上凸缘的每一侧上有一个;
所述上枢轴销穿过在上凸缘中的通孔,并且能够相对于上凸缘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杆,其中:
所述拉杆单元是两个拉杆单元中的一个,所述两个拉杆单元是带接合器的部件;
所述带接合器包括上梁和下梁;
所述带接合器包括可操作压力垫,所述可操作压力垫在被操作时有效地将压力施加到被接合的带;
所述带接合器的结构使得在操作中所施加的压力被梁反作用;
所述反作用推动梁分开,并且导致梁弯曲偏转;
所述两个拉杆单元连接上梁和下梁的端部,并且防止梁在操作过程中移动分开;
每个梁具有在沿着梁的长度的所有点处相同的横截面轮廓;
所述轮廓包括槽,所述槽构造成接收拉杆单元的联接器;和
所述联接器滑动配合在槽中,并且带接合器布置成使得拉杆单元能够通过沿着梁的长度纵向地滑动联接器进入梁的端部中而组装到梁。
10.一种用于制造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围绕两个金属凸缘或围绕复制金属凸缘的轮廓的靠模件缠绕构成绳索的纤维;
当进行所述缠绕时,保持凸缘或靠模件间隔开预定距离;
将被缠绕的绳索和两个凸缘一起放置在合适的模具中;
准备批量液态塑料材料,包括如果有气泡的话从液体中除去气泡;
浇注液体到模具;
在模具中固化塑料;
从模具中移除具有模制塑料覆盖层的成品拉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
在进行所述缠绕时,在纤维中保持至少轻微拉紧;
在将两个凸缘和绳索的子组件放置进入模具中时,在两个凸缘之间施加作用力,以在绳索中产生拉力,所述拉力使得在绳索的纤维中基本上没有松弛;
布置模具,使得绳索的纤维直接接触进入模具的液体塑料,从而液体可以至少部分地渗透进入绳索;
在塑料的浇注过程中保持在两个凸缘之间的作用力。
12.一种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单元,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杆,其中:
所述拉杆单元结合拉杆与上联接器和下联接器;
所述拉杆包括拉力元件以及上凸缘和下凸缘;
所述拉力元件连接到两个凸缘,并且当在操作中被加载时有效地防止两个凸缘相对地移动分开;
在拉杆单元中,所述上联接器连接到上凸缘;
所述下联接器连接到下凸缘;
所述上联接器包括上接合面,所述上接合面布置为与机器的上作用力传送表面操作地接合;
所述下联接器包括下接合面,所述下接合面布置为与机器的下作用力传送表面操作地接合;
连接的所述上联接器包括上枢轴销,所述上枢轴销使拉杆能够相对于机器围绕垂直于拉杆的长度的轴线转动;
连接的所述下联接器包括下枢轴销,所述下枢轴销使拉杆能够相对于机器围绕垂直于拉杆的长度的轴线转动;
其中拉杆和两个联接器集成在一起的拉杆单元能够作为坚固的、独立的单一整体结构被拾取和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拉杆单元,其中:
所述上联接器包括上颊块;
所述下联接器包括下颊块;
所述上接合面是上颊块的表面;
所述下接合面是下颊块的表面;
所述上联接器的上枢轴销使上颊块能够相对于拉杆转动;
所述下联接器的下枢轴销使下颊块能够相对于拉杆转动;
具有两个联接器的拉杆单元关于机器布置为:
在机器的操作过程中,当施加推动上作用力传送表面从下作用力传送表面移动分开的作用力时,所述作用力还推动拉杆单元的上联接器的上接合面从下联接器的下接合面移动分开;
关于上联接器和下联接器,作用力沿着从颊块的接合面到枢轴销的力作用线通过,并且从枢轴销到达凸缘的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并且从凸缘的负载接收金属表面进入拉力元件;
所述两个颊块相对于拉力元件和两个凸缘安装成使得在颊块的转动方向上的角度变化对于上枢轴销的轴线和下枢轴销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没有影响,所述距离保持恒定并且不能改变。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拉杆单元,其中:
上颊块的所述上接合面是四个面之一,所述四个面被称为上颊块的面FP、面FQ、面FR和面FS;
上颊块能够围绕上枢轴轴线转动,使得根据上颊块被放置的转动方向,面FQ、面FP、面FR和面FS的任何一个面能够变成上接合面;
下颊块的所述下接合面是四个面中的一个,所述四个面被称为下颊块的面FP、面FQ、面FR和面FS;
下颊块能够围绕下枢轴轴线转动,使得根据下颊块被放置的转动方向,面FP、面FQ、面FR和面FS的任何一个面能够变成下接合面;
从上枢轴轴线到上颊块的面FP、FQ、面FR和面FS的距离分别是DP、DQ、DR、DS厘米;
从下枢轴轴线到下颊块的面FP、FQ、面FR和面FS的距离分别是DP、DQ、DR、DS厘米;
距离DP、DQ、DR、DS是彼此不同的;据此,
通过改变上颊块和下颊块的角度方向,拉杆单元的联接器的上接合面和下接合面之间的距离能够被改变和调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拉杆单元,其中:
面FP与面FR相对,并且面FQ与面FS相对;和
距离DP是4个长度单位,DQ是5个长度单位,DR是8个长度单位,DS是7个长度单位。
16.一种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其中:
所述拉杆能够与相关机器一起使用,所述机器:
(a)具有上和下作用力传送表面;和
(b)布置为在操作过程中有力地推动这两个表面分开;
所述拉杆包括上凸缘和下凸缘;
所述凸缘由金属制成;
所述拉杆包括具有固定的操作长度的拉力元件;
所述两个凸缘通过拉力元件连接在一起,并且通过拉力元件防止所述两个凸缘在操作过程中沿着所述操作长度而移动分开;
所述上凸缘具有上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其在操作中接收至少间接地来自机器的上作用力传送表面的作用力;
所述下凸缘具有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其在操作中接收至少间接地来自机器的下作用力传送表面的作用力;
所述拉杆包括柔韧的塑料覆盖层;
所述塑料覆盖层被模制在所述两个凸缘和所述拉力元件上,且封装所述两个凸缘和所述拉力元件;
所述塑料覆盖层配置为:
(a)基本上覆盖所有的拉力元件;
(b)基本上没有所述塑料覆盖层位于所述拉力元件的负载线中;
(c)不覆盖所述上负载接收金属表面;和
(d)不覆盖所述下负载接收金属表面。
CN201280016734.8A 2011-04-04 2012-04-04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2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56668.5A CN107932975B (zh) 2011-04-04 2012-04-04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105764.3 2011-04-04
GBGB1105764.3A GB201105764D0 (en) 2011-04-04 2011-04-04 Link connector for belt-splicer
PCT/CA2012/000334 WO2012135945A1 (en) 2011-04-04 2012-04-04 Tension link for a belt splice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6668.5A Division CN107932975B (zh) 2011-04-04 2012-04-04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686A CN103502686A (zh) 2014-01-08
CN103502686B true CN103502686B (zh) 2017-11-24

Family

ID=440719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6668.5A Active CN107932975B (zh) 2011-04-04 2012-04-04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CN2012800167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2686B (zh) 2011-04-04 2012-04-04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56668.5A Active CN107932975B (zh) 2011-04-04 2012-04-04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9810284B2 (zh)
EP (1) EP2694839A4 (zh)
CN (2) CN107932975B (zh)
AU (2) AU2012239799B2 (zh)
CA (1) CA2832208A1 (zh)
CL (1) CL2013002859A1 (zh)
GB (1) GB201105764D0 (zh)
WO (1) WO201213594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2975A (zh) * 2011-04-04 2018-04-20 萧爱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1516626D0 (en) * 2015-09-18 2015-11-04 Shaw Almex Ind Ltd Modular belt splic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8481A (en) * 1964-04-24 1966-01-11 Bendix Corp Tie bar bushing
US6085628A (en) * 1995-09-07 2000-07-11 Marlow Ropes Limited Buoyant rope
EP1564355A1 (en) * 2004-02-10 2005-08-17 Gammastamp S.p.A. Doorstop device for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8499A (en) * 1937-09-07 1941-07-08 James C Heintz Belt splice vulcanizer
DE1202979B (de) 1962-03-22 1965-10-14 Hans Ziller Druckvorrichtung fuer das Vulkanisieren von Foerderbaendern od. dgl.
US3355343A (en) * 1963-12-30 1967-11-28 Gen Tire & Rubber C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utt splicing coated fabric
US3370483A (en) * 1966-03-09 1968-02-27 Bendix Corp Laminated tension-torsion tie-bar
FR2172606A5 (zh) * 1972-02-17 1973-09-28 Minet Ets
US3969051A (en) * 1975-06-13 1976-07-13 D.G. Rung Industries, Inc. Vulcanizing apparatus
DE2653492B1 (de) 1976-11-25 1977-12-01 Wagner & Co Pressengestell fuer,insbesondere transportable,Vulkanisierpressen
DE2654594B1 (de) * 1976-12-02 1978-05-11 Wagener & Co Pressengestell fuer,insbesondere transportable,Vulkanisierpressen zum Reparieren oder Endlosmachen von Foerdergurten
DE2734025C3 (de) * 1977-07-28 1982-01-07 Wagener Schwelm GmbH & Co, 5830 Schwelm Vorrichtung für die Reparatur und für das Endlosmachen von Fördergurten
DD148200A1 (de) 1979-12-21 1981-05-13 Emil Wiesner Transportable vorrichtung zum vulkanisieren von foerderbaendern
US4597351A (en) * 1981-08-17 1986-07-01 Endeco-Environmental Devices Corp. Accumulator
US4430146A (en) * 1982-02-22 1984-02-07 Scandura, Inc. Belt spli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splice formed thereby
DE3320784C1 (de) * 1983-06-09 1984-10-18 Wagener Schwelm GmbH & Co, 5830 Schwelm Vorrichtung fuer die Reparatur und zum Endlosmachen von Foerdergurten
US4609100A (en) * 1984-06-25 1986-09-02 Wagener Schwelm Gmbh & Co. Clamping device for belts
DE3742650C1 (de) * 1987-12-16 1989-05-11 Fudickar Kg C S Vorrichtung fuer das Endlosmachen und fuer die Reparatur von Foerdergurten
US4819547A (en) * 1988-03-28 1989-04-11 Mirko Kukolj Axially contractable actuator
US5881843A (en) 1996-10-15 1999-03-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Synthetic non-metallic rope for an elevator
US7137483B2 (en) 2000-03-15 2006-11-21 Hitachi, Ltd. Rope and elevator using the same
CN1625618A (zh) 2002-01-30 2005-06-08 泰盛电梯资金股份有限公司 升降机用的合成纤维绳索
BR0200820B8 (pt) * 2002-02-27 2013-02-19 tirante de ligaÇço em compàsito.
US7168231B1 (en) 2002-09-05 2007-01-30 Samson Rope Technologies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rope systems and methods
US6876338B1 (en) 2003-09-22 2005-04-05 Spx Corporation Fall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5296135A (ja) * 2004-04-07 2005-10-27 Jms Co Ltd 接続具付きシリンジ、およびシリンジに用いる接続具、並びにシリンジ
US7475926B2 (en) 2004-06-19 2009-01-13 First Sling Technology Llc Synthetic roundsling with inspectable core
RU2340457C1 (ru) * 2004-08-26 2008-12-10 Нитта Корпорейшн Способ соединения ремня, приспособление дл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й установк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ремня
US7325580B2 (en) * 2005-03-23 2008-02-05 Shaw-Almex Industries Ltd. Safety system for constraining crossbeams in a belt splicer
SG143143A1 (en) 2006-12-04 2008-06-27 Inventio Ag Synthetic fiber rope
NZ553958A (en) 2007-03-19 2008-04-30 Miles Edward Moffat Ground Anchor with cable guiding means for a loop of a winch cable
DE202007010606U1 (de) * 2007-07-27 2007-11-29 Künneth & Knöchel KG Pressvorrichtung
DE102008005713A1 (de) * 2008-01-21 2009-07-30 Solon S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Photovoltaikmodule auf Schrägdächern
US7651299B2 (en) 2008-02-13 2010-01-26 Yun Peng Huang Anchoring cable with new structure and materials to buffer stress and restore elasticity
US7858180B2 (en) 2008-04-28 2010-12-2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igh tenacity polyolefin ropes having improved strength
US8679275B2 (en) * 2008-08-26 2014-03-25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tie rod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201346870Y (zh) * 2008-12-18 2009-11-18 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用于液压机的加热板补偿式连接结构
GB201105764D0 (en) * 2011-04-04 2011-05-18 Shaw Almex Ind Ltd Link connector for belt-splicer
US8950350B2 (en) * 2012-06-26 2015-02-10 David A Merrill Extensible shield for protecting the attachment ends of a stretchable mooring rode segment
GB201516626D0 (en) * 2015-09-18 2015-11-04 Shaw Almex Ind Ltd Modular belt splice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28481A (en) * 1964-04-24 1966-01-11 Bendix Corp Tie bar bushing
US6085628A (en) * 1995-09-07 2000-07-11 Marlow Ropes Limited Buoyant rope
EP1564355A1 (en) * 2004-02-10 2005-08-17 Gammastamp S.p.A. Doorstop device for vehicle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32975A (zh) * 2011-04-04 2018-04-20 萧爱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CN107932975B (zh) * 2011-04-04 2020-02-28 萧爱工业有限公司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19774A1 (en) 2018-05-03
AU2012239799A1 (en) 2013-10-17
CN107932975A (zh) 2018-04-20
CA2832208A1 (en) 2012-10-11
AU2017202932A1 (en) 2017-05-25
CN103502686A (zh) 2014-01-08
AU2012239799B2 (en) 2017-02-02
WO2012135945A1 (en) 2012-10-11
CN107932975B (zh) 2020-02-28
GB201105764D0 (en) 2011-05-18
US10724601B2 (en) 2020-07-28
AU2017202932B2 (en) 2019-04-18
CL2013002859A1 (es) 2014-05-02
US20140014275A1 (en) 2014-01-16
US9810284B2 (en) 2017-11-07
EP2694839A4 (en) 2015-07-08
EP2694839A1 (en)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6319B2 (en) Advanced composite rim having molded in spoke holes
CN103502686B (zh) 用于带接合器的拉杆
EP2640566B1 (fr)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ressort en materiau composite, tel qu'un ressort de suspension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H06219393A (ja) ヘリコプタのダクト付熱可塑性複合材料製回転翼用羽根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62323B (zh) 用于组装和拆卸轮胎硫化模具的装置和方法
JP5550537B2 (ja) 複合材製造方法
CN101462330A (zh) 用于组装和拆卸轮胎硫化模具的装载设备和方法
US20090070980A1 (en) System for servicing machine track and method
US20150167898A1 (en) Wheels for pressure vessel
KR100961995B1 (ko) 와이어 로프 슬링의 제조방법
KR20110074406A (ko) 와이어 로프 슬링
CN102834198B (zh) 金属部件连接结构以及装置
JP4500513B2 (ja) 鋼板フレームのプレス装置
JP3265551B2 (ja) ゴムクロ−ラの製造方法
KR101180186B1 (ko) 와이어 로프 슬링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00084219A (ko) 압연기의 유니버설조인트 하부커버 센터링 방법과 그에 사용되는 지그
KR101219610B1 (ko) 타이로드 및 이를 구비한 연주기용 세그먼트
JP7156196B2 (ja) チェーンカシメ装置およびカシメ方法
JP3725939B2 (ja) 注型エラストマーベルトの製造用金型装置
CN111855400A (zh) 一种悬索桥as法主缆股靴钢丝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KR100961997B1 (ko) 중량물 하역 작업용 와이어 로프 고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905547A (zh) 树脂基复合材料两次成型法
US20050217341A1 (en) Apparatus for straightening a propeller drive shaft
GB2419839A (en)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 helmet shell
JPS63197605A (ja) タイヤ加硫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Termination date: 202004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